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成都东山客家文化古镇是哪个

成都东山客家文化古镇是哪个

发布时间:2022-07-22 20:06:06

Ⅰ 成都五大古城遗址是哪五个

1、洛带古镇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是成都“东山五场”之一,被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Ⅱ 成都好玩的地方

位于四川成都东山的洛带镇是一个客家古镇,于三国时期建镇,原名甄子场,传说是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小镇旁的一口八角井而得“落带”之名,后演变为“洛带”。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排名东山“三大场镇”之首。洛带镇位于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南距成都市龙泉区区府所在地8km ,西距成都18km。现在是成都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域。外环路绕洛带而过,新建的成洛路为成都市的城市干道高速,洛带与成都连为一体。
四百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从沿海地区迁到了成都东郊的洛带镇。在此之后,洛带镇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小镇,而被称为“西部客家第一镇”。
洛带镇人口2.3万,90%以上为客家人,讲客家话,沿袭客家习俗。洛带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坐落其中,又被人们称为“客家名镇、会馆之乡”。目前,该镇隶属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是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重点镇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镇中发展迅速,现镇上有许多特色小吃与土特产,如:伤心凉粉、古镇老腊肉、天鹅蛋等,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客家,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原有“客户”之意,系与当地土着居民的对称,后相沿成为自称。以洛带镇为中心,周围十几个乡镇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约占当地人口总数的八成以上,他们以是否会说客家话、祖先神位写法和家族来源作为文化认同的标志。
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住我国中原一带,因社会变动及战争等原因,曾有五次大规模的南迁,逐渐形成客家民系,成为汉民族八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第四次迁徙在清康乾之际,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自赣南、粤东、粤北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被称之为客家移民史上的“西进运动”,四川客家即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这里的客家主要习俗是:
1、客家人喜唱山歌,内容丰富多彩,全面反应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和情感世界,唱腔婉转优美,唱词生活气息浓郁,且在每年端午节有斗山歌的传统,男女对歌尢为吸引人,其中不乏即兴之佳作,如《情妹放牛》、《情嫂收衣》、《昨天赶场酒吃醉》等,皆为难得之精品。
当地住宿非常的方便。镇上有招待所,房价便宜,一般在10—30元之间。
洛带古镇距离成都市区约2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可在成都市内乘81路、58路等车到达五桂桥汽车站,那里有直达洛带的汽车,几分钟就有一班。自驾车从成都至洛带仅半个多小时。五桂桥至洛带,可当天往返。
2、客家菜多成系列,最着名为九斗碗,酿豆腐,盐焗鸡等。现洛带境内的供销社饭店的油烫鹅、新民饭店的野山菌全席和客家酒楼的水酥、面片汤等特色菜已成为洛带客家餐饮的特色菜,远近闻名。尢其是夏季,人工无法栽培的野山菌(当地人称“鸡腿菇”)出山之际,慕名前往尝鲜的食客更是络驿不绝。
四川是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客家人的数量在200万人以上,其中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移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东山区域,学术界统称“东山客家”。至今仍有150余万人能讲客家语言,并保持客家的风俗习惯。

Ⅲ 成都一座低调的古镇景区,免费参观,哪个景区呢

大家都知道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各大城市都在积极的建设发展之中,整体上而言城市提升进步的脚步很快。在城市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如今有很多人都喜欢出门旅游,旅游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乐趣,放松身心,愉悦自我,而且旅游还可以增长知识,丰富阅历,近些年来国内的旅游业发展的也是非常的出色,各大城市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比较的重视。

洛带古镇虽然是我国的4A级景区,却是免费参观,很适合周末时间前来这里自驾游玩一番,想要寻一处安静的地区散散心,洛带古镇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Ⅳ 洛带古镇的遗迹

洛带镇位于成都市东部,属于成都市东郊。行政属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距市中心①约18公里。与龙泉驿区同安街办、西河镇、黄土镇、洪安镇、万兴乡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水质、空气均达国家标准,全年均适宜旅游。与成都市东城十陵街办的明蜀王陵同为龙泉驿区境内的文化古迹。地处成都市“二圈层”经济圈,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之一。
位于四川成都东山的洛带镇是一个客家古镇,于三国时期建镇,原名甄子场②,传说是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小镇旁的一口八角井(该井现在位于镇内洛带中学高中部教学楼东后侧)而得“落带”之名,后演变为“洛带”。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排名东山“三大场镇”之首。洛带镇位于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南距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龙泉街道8公里 ,西距成都市主城区③15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43公里、距离成渝高速阳光城入口3公里、距洪安火车站6公里。现在是成都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域。成环路绕洛带而过,2009年经过龙泉驿区“‘四路’拓宽改造工程”的成洛大道龙泉驿段已变成双向八车道(不含非机动车道在内),是成都市的城市主干道,将洛带镇与成都市区连为了一体。
四百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从沿海地区迁到了成都市东郊的洛带镇。在此之后,洛带镇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小镇,而被称为“西部客家第一镇”。
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镇域人口30479人。90%以上为客家人,讲客家话,沿袭客家习俗。洛带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湖广、川北等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坐落其中,又被人们称为“客家名镇”、“会馆之乡”。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镇中发展迅速,现镇上有许多特色小吃与土特产,如:伤心凉粉、古镇老腊肉、天鹅蛋等,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Ⅳ 洛带古镇有什么好玩的呢

有很多小的景点,也不是很特别。从上到下的顺序

1、三百梯【就是在矮山上的长长的石梯】

2、牌坊

3、广东会馆【这里面有伤心凉粉,但有点贵】

4、字库塔【字库塔对角巷子里有捏泥塑的,这一团卖天鹅蛋的比较多】

5、醒酒桩

6、巫士大夫第【没什么好玩的里面】

7、江西会馆,五凤楼广场

8、湖广会馆【又叫禹王宫,里面貌似有博物馆】

9、甄子场【这一团有个卖武大郎烧饼的,其实是武太郎,当然你不在乎也没什么,自我感觉味道不错】

Ⅵ 洛带在哪里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是成都“东山五场”之一,被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洛带古镇是成都近郊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古镇,有“天下客家第一镇”的美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底蕴非常厚重。镇内千年老街、客家民居保存完好,老街呈“一街七巷子”格局,空间变化丰富;街道两边商铺林立,属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

(6)成都东山客家文化古镇是哪个扩展阅读:

洛带镇历史悠久,相传汉代即成街,名"万景街";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福街";后因蜀汉后主刘阿斗的玉带落入镇旁八角井而更名为"落带"(后演变为"洛带")。

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今龙泉驿区),明朝时改隶简州(今简阳),清朝时曾更名为"甑子场"。1950年,简阳成立第八区,区人民政府驻洛带江西会馆。1955年,洛带区为简阳第十四区,辖10个乡。1976年,洛带区所辖的十个公社划归龙泉,同时撤区建镇至今。

Ⅶ 黄龙溪和洛带哪个好玩,有何不同

黄龙溪和洛带相比,黄龙溪更好玩。

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历史以及关于这两者的各自的特有之处。

黄龙溪古镇建镇至今已1700多年,历史底蕴深厚,古名“赤水”。它的核心景区以古街、古树、古庙、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码头、古战场、古崖墓和古衙门的“十古”着称。

而且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子”格局,广东、江西、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坐落其中,是名副其实的“客家名镇、会馆之乡”。况且境内金龙长城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仿真长城。

Ⅷ 成都龙 泉区洛带镇有什么好耍的

概况2008年底,入选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洛带镇位于成都市东部,属于成都市东郊。行政属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距市中心约18公里。与龙泉驿区同安街办、西河镇、黄土镇、洪安镇、万兴乡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水质、空气均达国家标准,全年均适宜旅游。与成都市东城十陵街办的明蜀王陵同为龙泉驿区境内的文化古迹。地处成都市“二圈层”经济圈,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之一。
位于四川成都东山的洛带镇是一个客家古镇,于三国时期建镇,原名甄子场,传说是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小镇旁的一口八角井(该井现在位于镇内洛带中学高中部教学楼东后侧)而得“落带”之名,后演变为“洛带”。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排名东山“三大场镇”之首。洛带镇位于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南距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龙泉街道8公里 ,西距成都市主城区15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43公里、距离成渝高速阳光城入口3公里、距洪安火车站6公里。现在是成都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域。成环路绕洛带而过,2009年经过龙泉驿区“‘四路’拓宽改造工程”的成洛大道龙泉驿段已变成双向八车道(不含非机动车道在内),是成都市的城市主干道,将洛带镇与成都市区连为了一体。
四百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从沿海地区迁到了成都市东郊的洛带镇。在此之后,洛带镇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小镇,而被称为“西部客家第一镇”。
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镇域人口30479人。90%以上为客家人,讲客家话,沿袭客家习俗。洛带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湖广、川北等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坐落其中,又被人们称为“客家名镇”、“会馆之乡”。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镇中发展迅速,现镇上有许多特色小吃与土特产,如:伤心凉粉、古镇老腊肉、天鹅蛋等,深受广大游客喜爱。客家文化 客家人
客家,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原有“客户”之意,系与当地土着居民的对称,后相沿成为自称。以洛带镇为中心,周围十几个乡、镇、街道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约占当地人口总数的八成以上,他们以是否会说客家话、祖先神位写法和家族来源作为文化认同的标志。
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住我国中原一带,因社会变动及战争等原因,曾有五次大规模的南迁,逐渐形成客家民系,成为汉民族八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第四次迁徙在清康乾之际,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自赣南、粤东、粤北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被称之为客家移民史上的“西进运动”,四川客家即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
洛带的客家主要习俗
客家人喜唱山歌,内容丰富多彩,全面反应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和情感世界。唱腔婉转优美,唱词生活气息浓郁,且在每年端午节有斗山歌的传统,男女对歌尢为吸引人,其中不乏即兴之佳作,如《情妹放牛》、《情嫂收衣》、《昨天赶场酒吃醉》等,皆为难得之精品。
客家菜有多成系列,最着名为九斗碗,酿豆腐,盐焗鸡等。现洛带镇内的供销社饭店的油烫鹅、新民饭店的野山菌全席和客家酒楼的水酥、面片汤等特色菜已成为洛带客家餐饮的特色菜,远近闻名。尢其是夏季,人工无法栽培的野山菌(当地人称“鸡肉菌”)出山之际,慕名前往尝鲜的食客更是络驿不绝。
四川省是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客家人的数量在200万人以上,其中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移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东山区域,学术界统称“东山客家”。至今仍有150余万人能讲客家语言,并保持客家的风俗习惯。
洛带每年会举行水龙节,火龙节,在2008年开始起举行客家祭祖活动。[编辑本段]洛带古镇 一街七巷子
洛带古镇古街 洛带古镇景区内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大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千年老街、客家民居、客家博物馆、客家公园、燃灯古寺均保存完好,总面积达20000余平方米,是我国古代建筑“大观园”中的一支奇葩;景区核心部分呈“一街七巷子”(分别为北巷子、凤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巷、柴市巷、马槽堰巷和糠市巷)格局,空间变化丰富,街道两边商铺林立,属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整个“一街七巷子”是一个完整而封闭的防御体系,若将所有巷子和街道的大门全部关闭,里面的人是完全无法出来的。这是客家先民长达千年迁徙智慧的结晶,是客家围楼建筑特点的演变、发展和传承,这在全国所有客家古镇中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一街七巷子”、“五馆一园一寺”形成了整个洛带古镇的旅游观光画面,融合了移民、会馆等元素的客家文化是洛带文化的主流:客家人、客家话、客家建筑、客家风俗……一起构筑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洛带古镇正以“天下客家第一镇”的形象,受到海内外客家人和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目前洛带古镇景区正在创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古镇二期工程
2007年8月,龙泉驿区旅游局了宣布,近期相关部门将再投入1亿元,启动洛带古镇二期整治工程,给洛带注入文化。
打造酒吧一条街
洛带正在加大力度寻找、选择引进大公司、大集团参与洛带古镇二期综合整治建设。为全面启动古镇二期综合整治工作,也为二期工作提供人力、财力资源保障,目前洛带古镇和成都一家公司的合作洽谈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双方前期准备工作也基本就绪,洛带即将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洛带古镇二期整治包括对八角井街、黄家河片区的综合改造;对古镇核心区特色院落打造、“财神大道、三百神梯”等旅游景点及附属设施建设、南干道延伸段进行建设。此外还将对以古镇基督教堂为核心的广场片区进行改造,该教堂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乡村教堂。
目前二期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已通过相关部门的评审,施工设计也已基本完成。古镇的一期工程主要是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二期工程则将对古镇注入更多的文化色彩。预计2008年初将全面完成整治。古镇将打造出“女子街坊”、酒吧一条街等全新的亮点。
新建5座星级公厕
洛带相关部门正加紧落实成都私家收藏博物馆集群项目,以及国际浓园公共艺术村项目、福建会馆、湖南会馆和客家乡村会馆、醋博物馆等项目落地情况,进一步做好协调服务,解决征地拆迁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启动。
洛带镇加快推动古镇至金龙湖景区道路、水杉路、南干道西段启动前各项工作,以此改善旅游景区环境,推动产业发展。
洛带镇今年还将新建5座星级公厕。其中,古镇上场口新建120平方米四星级公厕1座;凤仪巷新建70平方米的三星级公厕1座;八角井整治新建3座公厕,面积约300平方米。并改造利用位于区二医院、新民饭店、洛带粮站内3个单位内部公厕,满足节假日游客需要。
启动客家民居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引进就业岗位多的项目。全力启动客家民居建设,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龙泉驿区将结合洛带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客家民居点位确定在成洛大道以北(柏杨村七、八组),总计划用地面积412.8亩,可吸纳约3000户,10000余人。
设计方案于今年3月通过了龙泉驿区规委会的审查,一期占地面积100亩,净地68.2亩,建筑面积6680余平方米,已完成拆迁、勘测、三通一平和打围工作,2007年5月破土动工,预计2008年2月主体封顶,6月全面完工。建成后可让已征地“过渡期”农民全部住新房,新征地农民“即拆即住新房”。 [编辑本段]燃灯古寺 千年古寺
八角井街燃灯古寺
2005年10月13日重新恢复,开放的燃灯寺距今1400多年,是历史时期就着名的古寺。为成都乐郊历史上一大名寺,影响遍及川北。隋代以来,建有山门(含东楼)、川主殿、钟鼓楼、娘娘殿、大雄宝殿(罗汉堂)、观音殿、燃灯古佛殿等,规模宏大、庄严巍峨。
燃灯寺历史悠久,早在隋开皇(公元581—600年)年间。四川青城县黑水溪人氏褚信相(女、公元581—604)自幼尚佛,乐善好施,选中三峨山为其结庐修炼处。当地时遇大灾,饥民遍野,褚鼎力布施,并亲持“龙头小铛,散粥而施之,日救饥民千余,又其平日常为大众治病”,深得民心,被当地人称为“活菩萨”。圆寂后,“奉之者指其故地置祠”,初名“信相祠”,又传号曰“米母院”。
会昌元年(841年),唐武宗诏令全国来佛废寺(史称“会昌法难”),该祠也在其中。
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丞相白敏中(着名诗人白居易之堂弟)自奉节至蜀,“首谋兴建,寻得法润禅师主之”,于原址上重修,并“刻旧塔石绘其遗像”。唐咸通(公元860—873年)中,悟达知兀国师由长安入蜀,于此侨隐也继任住持。
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成都府府主任中正聆其显迹,上奏朝廷,宋真宗钦赐寺名曰“瑞应禅院”,由此名声大振,香火盛及一时。其后历经兴废,至明万历年间,“寺已残破”。
清代已降,随着客家移民的大批到来,礼佛之风盛行,佛寺又得以恢复和维修重建。清代中叶后,因信士有感,供奉后铁然灯佛一尊,其身108个穴位处,各铸有一窝状大孔,孔内置灯芯,加油悉数点燃时,浑身通亮,信徒身体每有不适,在其对应之处的穴位点燃其灯,消灾祛病,甚是灵验,因而远近闻名,该寺因此更名“燃灯寺”,沿袭至今。
现寺院保存有大量清代碑刻,主要有《重镌古迹旧志碑》,内容包括《圣山母祈雨诗并序》、《灵泉县瑞应禅院祈雨记》、《重镌圣母山瑞应禅院古迹记》和《信相圣母碑记》等。这些碑记,主要记载褚信相应化事迹及燃灯寺的历史沿革。
在寺院大雄殿内,陈列有本寺所铸明宣德钟一口,造型古朴、音质洪亮。燃灯寺内还有不少历代留下的楹联,有的已为《全蜀艺文志》及《蜀中名胜记》等收录。着名诗人流沙河曾撰联云:“玉带落井流到东海,铁钟在亭叩响西川”。
燃灯寺气势雄伟的屹立在新型旅游古镇——湖广会馆,江西会馆,集客家文化重镇——洛带镇的八角井街上(洛带公园对面),是国内外信众最信奉寺院。
燃灯古佛
燃灯寺又名锭光佛,在佛教中是过去古佛之一。
相传他生时身体光亮如灯,所以名燃灯。后来成佛示燃灯为号。
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过去曾名儒童,当时起码是燃灯佛在世为教主之时,有一天,儒童看见一个叫瞿夷的女子严持七支青莲,心生喜欢,因此用五百金钱买其五支,瞿夷见他花高价买青莲,觉得奇怪,就问他,买青莲有何用,儒童回答;用以供佛。儒童来到燃灯佛处供七青莲,又见地上泥泞容易污染佛足,因此脱下衣服铺在地上,见还不够,又解开头发,以发铺地让燃灯佛履其衣发而过泥泞,燃灯佛因而对儒童受记说,由于你这一次敬佛的功德,所以过了九十劫即彼成佛。你一定会成佛名为释迦牟尼如来,按照辈份,燃灯佛是释迦牟尼前事的启蒙老师,因为燃灯佛的辈份最高,法力最大,故深受民间秘密宗教【如白莲教】的敬仰,成为最受膜拜的偶像之一。
燃灯佛身上108个穴位处,各铸有一窝状大孔,孔内置灯芯,加油悉数点燃时,浑身通亮,信徙身体每有不适,在其对应之处的穴位点燃其灯,消灾祛病,甚是灵验,因而远近闻名,补叫做燃灯古佛。
洛带镇金龙长城金龙长城
金龙长城位于洛带镇(原龙泉驿区长安乡)境内。该长城距离洛带古镇景区较远,在洛带客运中心站乘坐公交车即可到达。攀登金龙长城不用买票,即可登上。在山脚下放眼望去:青砖、条石、烽火台;垛口、射口、望口……此“长城”似乎除了“高矮胖瘦”与彼长城不太一致,“长相”上还真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路望去,“长城”内外风景宜人。特别是顺山脊上至山峰,两边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高大的野生植物上还挂满了鲜红诱人的果子。也不失为成都市民生态休闲的一个“步道”。

Ⅸ 成都东山五场是指哪5个地方

成都东山五场是指:龙潭寺、西河场、镇子场、石板滩、廖家场。

1、龙潭寺(今成华区管辖)

清泉镇是东山丘陵五场之首,集贸市场发达,尤以四季水果、蔬菜、生姜、中药材交易最为着名。因交通方便,周边乡镇农民和商贩隔日到此赶集,人流量最高在每天3万左右,车流量高峰期每天超过千辆,现已成为青白江区五乡一镇及邻近区县部份乡镇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是传统的客家人聚居区,境内90%以上是广东籍客家人后裔。

清泉镇奋力打造成都“东进”道路上的重要节点,围绕“一心三轴,三区两线”,以商贸物流、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为基础,以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养生度假为特色,积极承接服务外包、新型建材、汽车产业等外溢产业,大力培育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教育科研等新兴产业,打造成南渝发展带上的绿色产业新城。

清泉镇城镇始建于清朝干隆年间,俗称廖家场,民国初称太平镇,1981年后以更名为清泉镇。

Ⅹ 请问成都哪里的古镇比较好玩些~

洛带古镇,平乐古镇,安仁古镇
洛带镇 位于四川成都东山的洛带镇是一个客家古镇,于三国时期建镇,原名甄子场,传说是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小镇旁的一口八角井而得“落带”之名,后演变为“洛带”。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排名东山“三大场镇”之首。洛带镇位于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南距成都市龙泉区区府所在地8km ,西距成都18km。现在是成都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域。外环路绕洛带而过,新建的成洛路为成都市的城市干道高速,洛带与成都连为一体。
四百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从沿海地区迁到了成都东郊的洛带镇。在此之后,洛带镇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小镇,而被称为“西部客家第一镇”。
洛带镇人口2.3万,90%以上为客家人,讲客家话,沿袭客家习俗。洛带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坐落其中,又被人们称为“客家名镇、会馆之乡”。目前,该镇隶属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是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重点镇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镇中发展迅速,现镇上有许多特色小吃与土特产,如:伤心凉粉、古镇老腊肉、天鹅蛋等,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客家,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原有“客户”之意,系与当地土着居民的对称,后相沿成为自称。以洛带镇为中心,周围十几个乡镇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约占当地人口总数的八成以上,他们以是否会说客家话、祖先神位写法和家族来源作为文化认同的标志。
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住我国中原一带,因社会变动及战争等原因,曾有五次大规模的南迁,逐渐形成客家民系,成为汉民族八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第四次迁徙在清康乾之际,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自赣南、粤东、粤北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被称之为客家移民史上的“西进运动”,四川客家即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这里的客家主要习俗是:
1、客家人喜唱山歌,内容丰富多彩,全面反应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和情感世界,唱腔婉转优美,唱词生活气息浓郁,且在每年端午节有斗山歌的传统,男女对歌尢为吸引人,其中不乏即兴之佳作,如《情妹放牛》、《情嫂收衣》、《昨天赶场酒吃醉》等,皆为难得之精品。
当地住宿非常的方便。镇上有招待所,房价便宜,一般在10—30元之间。
洛带古镇距离成都市区约2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可在成都市内乘81路、58路等车到达五桂桥汽车站,那里有直达洛带的汽车,几分钟就有一班。自驾车从成都至洛带仅半个多小时。五桂桥至洛带,可当天往返。
2、客家菜多成系列,最着名为九斗碗,酿豆腐,盐焗鸡等。现洛带境内的供销社饭店的油烫鹅、新民饭店的野山菌全席和客家酒楼的水酥、面片汤等特色菜已成为洛带客家餐饮的特色菜,远近闻名。尢其是夏季,人工无法栽培的野山菌(当地人称“鸡腿菇”)出山之际,慕名前往尝鲜的食客更是络驿不绝。
四川是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客家人的数量在200万人以上,其中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移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东山区域,学术界统称“东山客家”。至今仍有150余万人能讲客家语言,并保持客家的风俗习惯。
洛带每年会举行水龙节,火龙节,由2008年开始起举行客家祭祖活动。
平乐古镇平乐古镇目录
古镇简介
古镇历史
基本情况
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

[编辑本段]古镇简介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东接临邛、成都,西连雅安、康藏,与水口、油榨、孔明、临济、道佐、火井等镇乡毗邻,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
平乐是国务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镇之一,也是成都市30个重点镇之一,邛崃市2000年实施的“一山一城一镇”中的“一镇”。平乐古镇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及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
[编辑本段]古镇历史
平乐古镇,古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平落四面环山的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而得名。据《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蔡·蒙履平,和夷底绩。”将穿镇而过的白沫江用飞沙堰分为“内江”、“外江”,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独特格局。到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公元970年—997年为火井县治所在地。
[编辑本段]基本情况
平乐镇辖6个社区和21个行政村、189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3.2万人(其中集镇区0.93万人)。幅员面积69.94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区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05亩,农民人均耕地0.69亩。2003年全镇GDP为4.3亿元,财政收入49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5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7.7:65.5:16.8。城镇化水平29%。
社会事业:镇内有高中平乐中学1所,镇中学和中心小学各2所,幼儿园6所(平乐点3个,下坝点3个),村小学4个(平乐点2个,下坝点2个),中心卫生院1所,镇、乡级卫生院2所,村级医疗卫生站25个。自来水普及率达50%,农村沼气池普及率90%以上。市、镇、村道硬化55.69公里,小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处理率100%。2004年2月被建设部列为全国重点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已通过评审,系成都市三十个重点镇之一。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平乐镇属浅丘型地貌,山丘坝各占三分之一,镇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下水资源相当丰富,全镇及相邻镇乡盛产竹木,竹资源尤为丰富。早在宋代平乐镇就是闻名的纸乡。周围四面环山,高处鸟瞰,宛如一小盆地。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古镇明清建筑23.54万平方米,平乐古镇素以“秦汉文化·川西水乡”风情着称。古镇九古: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平乐古镇“镇外有景”,除古镇区外,有四大风景区支撑:芦沟自然风景区、金华山风景区、花楸山风景区和秦汉古驿道风景区;瓷胎竹编历史悠久,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古茶树、农夫手工茶、根雕、木刻和古镇特色名小吃享有盛名。
安仁古镇 古镇介绍:

安仁古镇,地名“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名之。始建于唐朝,现存的旧式街坊建筑多建子清末民初时期,尢以民国年间刘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建筑最多,风格中西式样结合,庄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镇特殊的建筑风貌,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
安仁镇历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就建安仁县(早于大邑建县50周年),隶属于剑南道邛州,据《太平寰宇记》载由“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当时的县治就在今天的安仁镇,因古为“安仁”县治,故得名。直至元朝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安仁县建置撤销,其区域划归大邑县。解放前安仁有“三军九旅十八团”之称,相继涌现出了刘文辉、刘湘等军政要员。
目前在安仁有保存比较完整的历史街区及庄园住宅古建筑群面积约30万平方米;有保存民清时期的刘氏庄园群、刘湘公馆等古公馆27座;有红星街、树人街、裕民街等三条古街;小洋楼(原公益协进社址)、安仁中学(原文彩中学)、钟楼等.
刘体仁小独院:安仁古镇的天福街84号。这个小建筑修建于1937年,建筑面积约有200平方米,其主体建筑系单檐悬山顶砖木结构一楼一底二层楼房,楼房栏杆采用“美女*”(又称“飞来椅”)。这种风格的建筑并非川西特产,系由江浙一带嫁接而来。其主要目的是让主人家的闺女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又不必到处游逛,以免败坏了女德。
看点:
刘氏庄园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地主庄园,占地面积7万余平方米。老公馆现名"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其布局错综复杂,曲折幽深;新公馆现名"川西民俗博馆",其配置对称,主次分明。庄园建筑为高墙深院封闭式院落,山墙压顶,重门深巷,迂回曲折,宛若迷宫,充分体现了近代川西富豪之家的奢侈和排场,古镇上的古建筑群中,中西合璧的同庆茶楼、豪华迷宫般的刘元王宣公馆、古代小姐看风景的刘体仁小独院,气势庞大的刘湘公馆都很值得一看。
建川博物馆聚落与老街、老公馆群街坊构成的古镇旅游区、刘文彩和刘文辉公馆田园风光区形成了安仁古镇的三大旅游版块。安仁古镇是融艺术博览、藏品展示、收藏拍卖、影视拍摄、旅游休闲、教育研究为一体的中国百年文博旅游及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博物馆包括:抗战文物馆系列 编辑本段文革艺术品馆系列 编辑本段民俗博物馆系列 512汶川地震博物馆
出游资讯:
乘车路线:从成都金沙车站坐到安仁镇的车,车票10元/人。
自驾车线路:走大件路或川藏路至新津,往邛崃方向再行约2公里,即右拐,过大邑县的韩场镇、唐场镇,行驶约2 2公里即到安仁镇。或走成温邛公路至崇州市,再经崇州市的隆兴镇、桤泉镇,行驶约1 6公里至安仁镇。或走成温邛公路至大邑县,再行13公里即到安仁镇。走川藏路至双流,再走双崇公路,经过彭镇、金桥镇到三江镇,再经过沙渠镇,就到安仁镇了。
门票:刘氏庄园门票:50元 川西民俗馆:10元 文物珍品馆:10元导游讲解费:50元
美食:庄园里的特色美食有文彩排骨、文清鸭蹼、庄园鱼丝、石磨豆花、庄园前有一家"庄园餐厅",味道很不错。镇上有大邑土特产唐场豆腐乳和大邑酒卖。如果要住宿,可以住在大邑县城或是前往花水湾。

阅读全文

与成都东山客家文化古镇是哪个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