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州市和福清市有什么区别
1、行政级别不同
福州市的行政级别是地级市,福清市的行政级别是县级市。
2、行政管理上级不同
福州市隶属于福建省,由福建省直管,福清市隶属于福建省,由福州市代管。
福州,别称榕城,简称福、榕,隶属于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
福清(古属福州府福清县),福建省辖县级市,由福州市代管。简称“融”,雅称玉融。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处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和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南翼,素有“文献名邦”之称誉。
3、下辖区域不同
截至2019年,福州市辖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长乐6个区,闽侯、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平潭6个县,以及县级市福清。
截至2019年,福清市下辖7个街道、17个镇,设立52个社区、438个村:玉屏街道、龙山街道、龙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阳下街道,海口镇、城头镇、南岭镇、龙田镇、
江镜镇、港头镇、高山镇、沙埔镇、三山镇、东瀚镇、渔溪镇、上迳镇、新厝镇、江阴镇、东张镇、镜洋镇、一都镇。
4、政府驻地不同
福州市政府驻地为鼓楼区安泰街道乌山路24号;
福清市政府驻玉为屏街道一拂街114号。
5、气候条件不同
福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无霜期达326天。
福清南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1°C。
B. 福建还有哪些文化遗产
目前,泉州有4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花名册项目3类的城市。同时,全州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4项。可以说“泉州文脉满满”。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福建地方戏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清末,高甲戏在泉州迅速崛起,台剧在漳州、厦门广泛传播,大成戏呈现出新面貌。正因为如此,梨园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级和团体的数量日益减少,范围日益缩小。连厦门梨园戏都改成了台剧。19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濒临失传。福州评话是一种独特的传统评书形式,以福建福州方言叙事,以学徒歌穿插演唱的方式演唱。在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以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华侨中流行。2006年5月20日,曲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 杏花村是不是池州的文化遗产
从文化遗传的定义上来讲杏花村可以说是池州的文化遗传,但是没有申请成为文化遗传,在中国也没有把杏花村定为文化遗产。
原因:
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从这个层次来说杏花村可以称得上是文化遗传。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池州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言。正是杜牧的诗名和他这首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字冉予,一字茂之,晚号乳山)的七绝,抒出了千百年来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诗曰:“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引自清《杏花村志》卷五)
池州杏花村的说法最早见于清代贵池县人郎遂所写的《贵池县杏花村志》 而后《广舆记》《江南通志》等书有所收录,而贵池杏花村明代时就由曾出任池州的顾元镜所建。
D. 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信俗、闽剧、高楼米线、词明戏、软木画等。
1、民间信俗
民间信俗(陈靖姑信俗),福建省古田县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福建省古田县申报的民间信俗(陈靖姑信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闽剧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地方戏曲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获得“闽剧”保护单位资格。
3、高楼米线
高楼米线,是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高楼村独有的民间技艺,是以米为线缀连成的各种形状的艺术作品。高楼米线的起源可追溯至清朝末年,民国时期最为鼎盛。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高楼米线于2018年正式列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词明戏
词明戏是流行于福建省长乐、福清、平潭一带的地方小戏。原名“高腔”,系明末清初弋阳腔流行福清、长乐后与当地“白字”曲调结合发展而成。初时高腔不用管弦伴奏,强调唱明台词,故称为“词明”。在音乐曲调上形成用“官话”演唱的“水调”、“阔调”、“北调”和用方言演唱的“白字”。
5、软木画
软木画,福建省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软木画又名“木画”,是流行于福建省福州地区的一种软木雕刻手工技艺的别称。它形成于20世纪初,发源地是福建省福州市东郊的西园村。
E. 福清好玩的景点有哪些
1、石竹山 AAAA
福清南少林寺南少林寺风景区座落在福清东张镇西部戴云山脉九山环绕,状似莲花的山坳盆地之中,规划面积约13平方公里,景区以海拔668.3米的嵩山为主,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腊冬温暖,炎夏清凉。景区内山高谷深,雨量充沛,大部分覆盖着原始次森林。植被覆盖率为98%,林相整齐,群落完整,这里层峦叠嶂,有险峻的天柱峰、逶迤的五老峰等峰峦22座,此外还有寺庙、蹬道、古桥、古墓、古窑、磨崖石刻、溪边水礁,与变幻莫测的日出、云海、松涛、佛光等组成一幅瑰丽奇特的立体画卷。少林寺遗址北山面溪,朝东偏南。寺东面的五老峰与河南嵩山的五乳峰惟妙惟肖,少林溪的流向亦与北少林寺旁的少阳溪相同。从寺址地形上看,从少林尾经少林石路,过少林桥,进入山门,有九个层次分明的大阶地,寺院依山起势成阶梯式建筑,前后进深180米,主座及两厢附廊宽达68米,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寺院建筑群十分浩大,寺内有极为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用特制的瓦筒安装的供水设施,其四周还筑有防火墙,墙外还有附属建筑物,极为雄伟壮观,是一座高规格的大型禅宗寺院。
9、闽中红军游击队第1支队罗汉里根据地旧址
闽中红军游击队第1支队罗汉里根据地旧址位于福清、永泰交界地区,原属永泰县,1958年划归福清管辖。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中游击区是南方游击区之一,罗汉里游击根据地是闽中游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长征后,中共福清县委和刚成立的福清游击大队与上级联系中断,处境艰难,亟需建立游击根据地。1935年2月底,中共福清中心县委派陈云飞到罗汉里附近的集镇琯口开展工作,伺机进入罗汉里。经过辗转,土匪头子刘春水的叔叔刘阿和协助陈云飞把游击大队接入罗汉里,进而开辟罗汉里游击根据地。1935年5月,莆田与福清两个中心县委在樟溪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撤销中共福清、莆田两个中心县委,成立中共闽中特委,王于洁任特委书记,黄孝敏、潘涛、刘突军、余长钺、陈炳奎为委员。福清、莆田游击大队整编为闽中红军游击队第1支队和第2支队,分别以罗汉里和常太为根据地开展游击斗争。中共福清中心县委撤销后,中共福清县委成立,特委委员陈炳奎兼任县委书记,陈金来任副书记。中共福清县委为游击支队筹集经费、粮食、-支、药品,全力支持罗汉里游击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第1支队肃清了罗汉里根据地范围内的刘春水残部,吴守师、黄阿大两股土匪和一都、琯口的-民团。
10、福清市斗垣村革命烈士纪念室
福清市斗垣村革命烈士纪念室位于福清市海口镇斗垣村程序故居内。1932年1月,龙高暴-动-的-声刚刚响过,中共福州市委就派黄孝敏来到福清,总结龙高暴-动-经-验教训,为开展新的斗争做准备。余长钺把黄孝敏带到斗垣村,向刚放寒假回家的陈振芳(程序)了解暴-动-情况,并请其祖父陈国祥为黄孝敏治疗疟疾。于是,黄孝敏便在陈家小0-里住下,一面治病,一面工作。黄孝敏趁机向陈振芳(程序)和陈母夏淑琼传播革命思想,引导他们投身革命。小0-成了党的秘密活动点。1932年9月,陈振芳(程序)召集陈忠雄、陈阿垱、陈如山等12名本村党员,在家中成立斗垣农会,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抗税斗争。1934年,担任过福州中心市委委员、宣传部长的黄孝敏再次来陈家开展工作,陈家成为福清早期的革命联络点。当时,党组织的领导人何文成、陈炳奎、刘突军、余长钺、陈云飞、杨采衡等经-常出入陈家。母亲夏淑琼热情接待革命同志,并加入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1936年,黄孝敏到香港找到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回来后,在陈家传达了“西安事变”经-过,并带来党的许多文件、报刊。陈振先烈士,夏淑琼次子,1922年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F. 福清市高山镇多少个村 都有什么村
截至2020年,福清市高山镇有23个村,分别是北垞村、后耀村、岭下村、洋门村、西郑村、薛港村、北坑村、杭中村、垄上村、玉楼村、后安村、山后村、东进村、高山村、北岭村、门头村、前王村、前岭村、院西村、长安村、西江村、海门村、竹秀村。
高山镇,是福建省福清市辖镇,地处福清市龙高半岛南端,面积40平方公里,坐落在万底山上,因地势高而得名。距县城39公里,与平潭岛隔海相望,东与东瀚乡交界,西和三山乡相连。
2019年12月24日,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
(6)福清一都镇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阅读
1、福清市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福清市下辖7个街道、17个镇,设立52个社区、438个村:玉屏街道、龙山街道、龙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阳下街道,海口镇、城头镇、南岭镇、龙田镇、江镜镇、港头镇、高山镇、沙埔镇、三山镇、东瀚镇、渔溪镇、上迳镇、新厝镇、江阴镇、东张镇、镜洋镇、一都镇。市政府驻玉屏街道一拂街114号。
2、福清市位置境域
福清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福州南翼,地理坐标为北纬25°18′—25°52′,东经119°03′—119°42′之间。北与长乐区、闽侯县、永泰县交界,西与莆田市毗邻,东隔海坛海峡与平潭县相望,南濒兴化湾与莆田市南日岛遥对。陆域面积15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11平方公里。
G. 福清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福清好玩的地方有:
1、天宝陂
天宝陂位于龙江街道观音埔村,是始建于唐天宝年间的水利工程,故而得名。引水坝系河卵石砌筑,主坝长219米,高3.5米,坝体为台阶式结构,系壳灰黄土浆砌条石滚水坝。
它是留存至今的福建省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蓄水、引水和灌溉的功用。 2003年的时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龙江桥
龙江桥位于海口镇,是福建省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宋代石梁桥,与漳州龙海江东桥、泉州洛阳桥、晋江安平桥一起被称为福建省古代四大桥梁,更与赵州桥、安平桥等一起名列中国十大古桥。
3、弥勒石佛
弥勒石佛位于海口镇瑞岩山麓,元至正年间建造,明洪武年间竣工,高6.4米,宽8.9米,厚约8米。石佛盘腿坐地,袒胸露脐,腿、腰上还雕有三尊小罗汉。
石佛由整块岩石就地凿成,石质、规模和雕工艺术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是全国最大的立体石弥勒佛坐像,对于研究元代雕刻艺术有很高的价值。1996年的时候,弥勒石佛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瑞云塔
瑞云塔位于龙江北岸龙山街道,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万历四十三年竣工,号称南天玉柱。由叶向高之子叶成学与知县凌汉翀募捐筹资,名匠李邦达负责设计施工,目的是补龙江地势之旷,点缀融城风景之不足。1965年的时候,瑞云塔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东关寨
东关寨位于一都镇东山村。始建于清干隆元年,系何氏家族为防御盗匪而联合筹资兴建的,是福清市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古城堡式的建筑物,与闽西的土楼有异曲同工之处。2001年的时候,东关寨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南少林寺
据史料记载南少林寺始建于唐代,毁于战乱。福清南少林遗址座落于福清市东张镇泗州村戴云山脉下,面积约13平方公里。
从寺址地形上看,寺院建筑为依山起势的阶梯式,前后进深180米,主座及两厢附廊宽达68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2005年的时候,南少林寺遗址列入福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 福建特产有哪些
1、福州角梳
福州角梳,福建省福州市特产,是福建省福州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以牛角为材料制成的梳子,是福州“三宝”之一,造型美观,经久耐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福建省安溪特产,福建安溪当地茶农发明于1725-1735年间。发源于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山麓(王说)。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
3、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福建省永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永春老醋以优质糯米、红粬、芝麻等原料,用独特配方、精工发酵、陈酿多年而成。它具有色泽棕黑、酸中带甘、醇香爽口、久藏不腐等特点。
4、古田银耳
古田银耳,福建省古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古田银耳淡黄无暇、亮泽通透。2004年6月,原国家质监总局批准对“古田银耳”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5、琯溪蜜柚
琯溪蜜柚,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特产,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干隆年间,琯溪蜜柚被列为朝廷贡品。琯溪蜜柚特点:果皮色橙黄鲜艳,芳香浓郁,果大皮薄,瓤肉无籽、色洁白如玉、多汁柔软、不留残渣、清甜微酸、味极永隽。
I. 福建有什么特产
连城兰花、龙岩花生、长汀豆腐干、上杭萝卜干、武平猪胆干。
1、连城兰花
连城种养兰花历史悠久,民间有句俗语流传:“宁可出门不提篮,不可家中不栽兰”,意思是说,吃的可以节俭些,但兰花不能不种几盆,甚至因为兰的香,有家有兰花不烧香之说。
连城植兰自宋始,以朋口镇桂花村最为有名,百余户人家几乎家家种兰,有100余个品种。
2、龙岩花生
龙岩位于福建的西部,属于山区,矿产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好,有许多闻名于世的特产,其中以“龙岩花生”,“闽西八干”的名气最大。
龙岩花生的闻名,主要在于选料严谨,精选名优花生品种,并在污染极小的山区种植。加工手法特殊,采用湿烤等多种方式,让花生又香又有嚼劲,又不上火,让人吃的不肯罢手。
3、长汀豆腐干
长汀豆腐干是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的传统名菜,属福建客家菜系。始于唐朝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豆腐食品营养丰富,老幼皆宜,已成为中国人民的家常美肴。
长汀豆腐的制法与其他地区不同,采用酸浆(酸的豆腐水)作媒介。制作时适当控制火候,用大瓢盛大酸浆往速效中徐徐注入,使豆腐脑缓缓凝结,再经滤压而成。
4、上杭萝卜干
上杭萝卜干是福建上杭县的传统名菜,属于闽菜系。福建名特产闽西八大干之一。上杭萝卜干是“闽西八大干”之一,它香脆可口,具有补脾益气等作用,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食品,其名传扬国内外。
5、武平猪胆干
武平猪胆又叫武平猪胆肝,是福建省武平县客家人创制的名优特产,“闽西八大干”之一。主要食材有糯米猪肝、猪胆、五香粉、高梁酒、八角茴香、白糖、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