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中华文化要略怎么复习

中华文化要略怎么复习

发布时间:2022-07-26 09:25:45

Ⅰ 文化要略背诵方法

1.填写记忆法。不用太频繁和着急,每天有时间想起就读一读,一次读3遍,读流利。然后就自己搜集课文内容编辑进入文档界面。做出许多空,自己填空。每天填一填,过几天交换空的位置。自己有了一个印象,再一个自然段地背。

2.理解记忆法。抓关键词背诵。如上面 的空白部分。这些就是文章(第一段)的主要脉络,记住了这些,就差不多了呢。还有要记住注释和翻译,加强理解。按照理解内容背书,主要内容记住了,课文也背熟了。

3.要多回想。一般在路上,其他不用脑的时候,还有晚上临睡觉前,可以回想一下是怎么背的,回想文章主要内容。

4.快速朗读法。记忆的时候要多个感官并用。手上写一写画一画,不停地说,还可以大声的读出来。

5.抓住关键字。“谁在做什么”这样的方式去理出提纲,照着提纲多重复。

6.听录音!生理学家认为,让视觉和听觉共同记忆,要比单用视觉和听觉,提高记忆效果30%—40%,这种记忆方法,被称作“协同记忆法”。自己把课文录下来,每天听,自己就会重复了。我试过,隔壁每天播放同一篇散文,后来我每天听就记下来了的。

6.声情并茂法。就是找一个人听,你声情并茂且一字不漏地朗诵一遍。记住,一边看着书,一边看着她,就多读几遍。背诵嘛,OK的。

Ⅱ 中华文化一般是怎么考考些什么

闭卷,与 文化,历史,风俗。有关

复习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
A.般若学 B.涅盘学
C.禅宗 D.密宗
2.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
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
C.户籍制度 D.宗法制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
A.《刑书》 B.《法经》
C.《秦律》 D.《汤刑》
5."以物比德"属于( )
A.整体思维 B.伦理思维
C.辨证思维 D.类比思维
6.佛教的创始人是( )
A.张道陵 B.葛洪
C.释迦牟尼 D.孔子
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
A.三纲 B.五常
C.五伦 D.十教
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
A.24个 B.25个
C.26个 D.27个
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
A.炎帝 B.黄帝
C.仓颉 D.孔子
10.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赐" D."圣人造字"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大体有( )
A.佛 B.上帝 C.超自然神
D.天地神祗 E.祖先神
2.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着名的三科为( )
A.孝廉 B.茂才 C.秀才
D.贤良方正文学 E.探花
3.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宗族祭祀 C.军事讨伐
D.宗法体系 E.家族血缘
4.下列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 )
A.三月三 B.七月七 C.春节
D.清明 E.端午
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 )
A."天人合一" B."天人感应" C."天人交胜"
D."天人之分" E."重天轻人"
6.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 )
A.生 B.旦 C.净
D.末 E.丑
7.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为( )
A.健舞 B.软舞 C.字舞
D.花舞 E.马舞
8.下列观点中,反映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是( )
A.诗言志 B.尚意追求 C.中和之美
D.尊崇自然 E.乐以教化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文化现象
2.《神灭论》
3.本草之学
4.中体西用论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
2.简述传统儒家伦理学说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3.简述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习惯。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试述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试述中国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内涵及具体表现。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1000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C 3.A 4.B 5.D
6.C 7.A 8.A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CDE 2.ABD 3.BC 4.ABCDE 5.ACDE
6.ABCE 7.AB 8.BCD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2.佛教在中国的流行,必然地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南朝时最富有观念论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的《神灭论》最着名。范缜本着道家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驳佛教,主张形尽神灭的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
3.我国药学理论的出现是在西汉时期,当时出现"本草"一词,将药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中国古代的药学,又称"本草"之学。其主要内容为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着名的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4.这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发展中具有影响力的思潮。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和基本理论。"中体西用"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复兴中华的目的,但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力图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或主导地位,这是它的失误。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1)北方民族大举的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
2.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一是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立法指导;二是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三是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3.(1)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以血缘家族共同体为基础,结合地缘关系和社缘关系,形成集体观念和行为事象,营造亲睦祥和的气氛。
(2)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如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乐善好施等。
(3)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由于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在社会各基层中,耕读成了一种社会理想,也成了一种进己途径。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一般以大业三年(607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的开始。其特点有:一是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二是考试定期举行;三是严格考试 ,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2)科举制也制约和局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科举制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作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极端维护了专制王权。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2.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不少艺术形式都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带有鲜明的服务于现实的致用精神。诗歌、文章、音乐等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主要的观念有:
(1)"诗言志",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一命题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功用,特别在儒家的诗教观念中,诗歌对社会政治的干预更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如《诗经》。
(2)"文以载道"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认为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强调文章要服务于社会。
(3)乐以教化。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悠久,并且很早就与道德教化联系在一起。孔子认为,乐和礼一样,都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作用,只有加强礼乐教化才能使百姓有规可依。这种功利主义音乐观对后世儒家的音乐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语出自( )
A.《论语》 B.《易》
C.《荀子》 D.《礼记》

2.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3.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
A.人文环境 B.地理环境
C.生活环境 D.自然环境

4.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我国重农主义观念起于( )
A.西周 B.东周
C.汉朝 D.明朝

5.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两宋

6.传说车的发明者是( )
A.黄帝 B.高车部
C.鲁班 D.伏羲

7.我国古代着名的法医专着《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8.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 )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唐朝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
A.郑国子产《刑书》 B.魏国李悝《法经》
C.《秦律》 D.汉《九章律》

10.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 )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孔子

11.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 )
A.《论语》 B.《孟子》
C.《礼记·大学》 D.《荀子·劝学》

12.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本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少数民族达到( )
A.24个 B.20个
C.16个 D.12个

13.在近代否定汉字的主潮中,明确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主张的学者是( )
A.章炳麟 B.吴稚晖
C.鲁迅 D.钱玄同

14.“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主张“儒学复兴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贺麟和冯友兰 B.梁赖溟和熊十力
C.唐君毅和牟宗三 D.余英时和杜维明

15.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
A.宗法制 B.监察制度
C.科举制度 D.法律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文化成就表现在( )
A.土地的开垦 B.水利的兴修
C.运河的开凿 D.沙漠的治理

17.秦朝统一王朝政治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其下有“三公”,即( )
A.丞相 B.太尉
C.尚书 D.御史大夫

18.下列选项中,体现魏晋南北朝文化大势的有( )
A.文化的动荡与混乱
B.民族大融合的“汉化”与“胡化”
C.南方的开发与新的经济文化区的出现
D.三教鼎立互相激荡

19.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瑰宝中,孙思邈编写的医学着作有( )
A.《针炙甲乙经》 B.《千金要方》
C.《千金翼方》 D.《伤寒杂病论》

20.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这一文化特色的有( )
A.天人合一,观物比德
B.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指导立法、司法
C.以德为主、德刑并用
D.引经断狱、引经注律

21.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有( )
A.等差性 B.调和性
C.规范性 D.唯一性

2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 )
A.仁爱孝梯 B.谦和礼让
C.重义轻利 D.真诚有信

23.下列哪些方言属于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
A.北方话 B.南方话
C.客家话 D.吴语

24.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 )
A.识字教学 B.写字教学
C.句子训练 D.作文训练

25.下列选项中,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有( )
A.对联 B.字谜
C.预言 D.姓名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广义文化

27.新石器时代

28.摊丁入亩

29.宗法制

30.语言崇拜

四、判断改错题(本大共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干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31.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上层文化精华的荟萃。( )

32.夏是我国第一个皇朝,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 )

33.科举制是由宰相主持,以分科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

34.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

35.汉字艺术的中和之美就是将各种变化的因素协调于一个圆圈之内,达到稳定而又不失灵活的表观形态。(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37.简述清朝时期文学巨大成就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8.简述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四种模式。

39.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有哪些?

40.简述20世纪中国文化三大主要思潮。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论西周分封制实施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42.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

Ⅲ 汉硕考研中的文化要略部分怎么准备基础不是很好

《中国文化要略》书很有趣,内容包含很全面。多看几遍,背一背,基本就可以了。另外,外国文学有的学校也会考。自己要去搜寻各个学校汉硕教育综合卷的出题比例,依据此来有重点的复习记忆。(经验之谈)

Ⅳ 复习文化要略有什么好方法吗

关于复习方法,这里给你一些思路:

1、章节复习,不管是那门学科都分为大的章节和小的课时,一般当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课时就会把整个章节串起来在系统的讲一遍,作为复习,我们同样可以这么做,因为既然是一个章节的知识,所有的课时之前一定有联系,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采用联系记忆法把这些零碎的知识通过线串起来,更方便我们记忆。

2、轮番复习,虽然我们学习的科目不止一项,但是有些学生就喜欢单一的复习,例如语文不好,就一直在复习语文上下功夫,其他科目一概不问,其实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当人在长时间重复的做某一件事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疲劳,进而产生倦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做复习的时候不要单一复习一门科目,应该使它们轮番上阵,看语文看烦了,就换换数学,在烦了就换换英语,这样可以把单调的复习变为一件有趣的事情,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3、纠错整理:考试的过程中难免会做错题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会,都要习惯性的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因此你既然错过一次,保不准会错第二次,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失分。

4、思维导图复习:思维导图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将知识用思维导图画出来进行整理记忆,可以很快分析出知识的脉络和重点,并且记得牢固。

复习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学习资料,想让阅读更有效率的同学,可以通过《精英特全脑快速阅读软件》来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坚持就会有收获,祝你成功!

Ⅳ 中国文化要略怎么复习。。

要点归纳,然后多看

Ⅵ 2021考研 汉硕考研之与中国文化复习指导

大家有没有开始搜集考研信息呢?在2021考研备考期,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专业备考指南!下面环球青藤考研小编整理了“2021考研:汉硕考研之与中国文化复习指导”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决定报考国际汉语教育硕士专业的同学在决定考研前基本上对该专业都有了一些了解,在各大网站中能够找到一些基本信息,比如考察内容,题型,参考书,招生院校。一般院校在专业二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部分的考察一般跑不过三个:中外文化,跨文化,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没有进行过考研的同学们可能认为这三门考察中,最有趣也是最容易的应该就是中国文化这门科目了。但其实不然,虽然对中国文化的好感埋藏在中华民族的骨血里,但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知识体系确实让考过的学姐学长头疼不已。

如何复习好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中国文化?今天我们就谈谈中国文化的知识考察特点,及如何去复习。

中国文化的第一个难点就是在细小且广泛,所以要求同学们能够进行大量的知识摄取。在大部分院校的试题中,文化内容以客观题为主,选择、填空、判断。也有一些院校不断的进行改善出题风格,在文化的考察中不仅有客观题,同时也加入了简答,名词解释这样的主观题。这就要求同学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在细节中要注意,同样也要能够形成知识体系,把文化内容串联起来。各大院校的参考书中都少不了《中国文化要略》这样一本四百多页的宝书,这本书非常适合打基础,分为不同部分的章节让同学们能够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内容不会过于深奥,同时章节与章节之间又存在内在联系,能够让同学们的知识网成为网罗文化知识的容器。同样这本书也适合出客观题,每一句话,甚至序言大家都要能够仔细去阅读,在阅读中去熟悉,在熟悉中去融会贯通。

当然这一本书来应对优秀高校的考察来说是不够的,对于《中国文化概况》也可以对简答题做补充,除此之外有些侧重文学类的内容的考察,所以同学们也可以去看骆玉明的《简明中国文学史》,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文化第二个难点就是在于难背。首先知识庞杂,其次知识点分散,这两个特点让同学们背了忘,忘了背,反反复复,劳心劳力。这里老师们建议,首先再复习套路上,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以一本书为支撑点,进行复习。看过两遍书之后虽然有印象,但抓不住重点方向,这时候可以开始做题,做题的时候就能够感知一句话的重点在哪,题目做的八九不离十之后再回归书本,有重点的进行强化。其次再复习过程中,大家可以采用谐音法,顺口溜来记忆一个体系中大量琐碎的内容。同时,在复习时可以跟小伙伴相互交流沟通,去跟朋友,家人讲一讲有趣的文化内容,增加自己的兴趣及知识的重复率。最后,建议大家提早开始文化的复习,不仅要看书,还要看世界,了解热点信息,常识,看一些娱乐节目,比如《诗词大会》《一站到底》等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补充进知识网中才能够让所学更加牢固。

一颗一星容易坠落,连成银河才不会迷失。

知识如此,学习的人亦如此。环球青藤考研 帮你聚沙成塔,揽星探月。

以上是环球青藤考研小编整理的“2021考研:汉硕考研之与中国文化复习指导”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更多考研专业信息尽在环球青藤考研考研指南频道!

Ⅶ 中华文化复习内容 (请人解答,精彩的加财富)

兄弟,很有前途,你问了我就不用问了。 “天下观”是古代中国借助“天下”、“四海”、“畿服”等概念构建起来的一种世界秩序观念〔16〕。“天下观”产生的前提是“天圆地方”空间经验和华夏(汉)文化的中心地位。天下观的基本思想是,“天子”居中国之中,中国居天下之中,四夷居天下之偏,“天下”作为最大的空间单位,只有中心与边缘之分。中心与边缘构成天下、中国与四夷构成“天下一家”。天下观在制度上面的体现就是“畿服”制原则。以“畿服”制原则,传统中国构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天下”秩序:即大一统国家内部体现等级秩序的华夷“五方格局”和大一统国家与外部世界以朝贡体系形成的“华夷秩序”。
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国人对“天下为公”这四个字,因孙中山的推崇而非常熟悉。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孔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儒家无不讲道德,也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没有道德作指导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v][5]要求政治家首先出自道德家,统治者只有先致力于圣人之道,成为“仁人”,才可能成为天下爱戴的“圣主”。怎样才能成为道德家呢?按照孔子的言论,要做到“仁”与“礼”,达到内圣,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在孔子思想中,政治和道德教化是不分的。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vi][6]孔子以下层百姓为对象,以利乐为主要工具,辅以刑政,试图达到“名人伦”的目的,来稳定民心,稳固统治。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论语》到汉朝,有三种不同的本子:(1)《鲁论语》二十篇;(2)《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3)《古文论语》二十一篇,也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篇次也和《齐论》《鲁论》不一样,文字不同的计四百多字。如果我们要研究孔子,仍然只能以《论语》为最可信赖的材料。
其一,孔子针对时人认为赡养父母就算“孝”的观念和行为,主张“孝”不仅仅是指子女从物质上赡养父母,而且重要的是要尊敬、善待父母,提出了“孝敬”的主张。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其二,孔子倡导“孝敬”的另一含义就是“无违”,即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尽力事亲,让父母高兴,但他反对盲从性的“愚孝”,从子女与父母双向角度,对“孝”进行了内容上的引申和扩展。其三,以“仁”学为旨归,把孝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深刻阐发和揭示了“孝”所具有的普遍社会意义。孔子“孝”论的更深层的创获,就是倡导“孝”行,以推广和实施其“仁”学的主张。 其四,从“慎终,追远”、“亲亲”、“感恩”的角度,对“孝”行的动机和必要性进行了崭新的诠释,阐明“神道设教”的重要性,为其孝论奠定了理论和现实的基础。综上所述,从传统文化角度考察,孔子的最大功绩在于第一次将“孝”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给予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并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加以倡导。
就孔子“孝”论而言,虽然存在着重视葬祭之礼、讲究爱有差等、肯定“父子相隐”、过分强调父母的权威和利益等落后、偏颇的因素,但相比较而言,其本身具有更多的合理性和借鉴作用。即使站在今天现实的角度去衡量,孔子“孝”论中的“合理内核”仍有其存在的社会根据,即亲子关系依然存在,且是我们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需求。可以说,孔子“孝”论的基本内容,更有原汁原味,涵盖了我们今天倡导的孝行的各个方面,如讲求赡养和敬事合一,注重和谐,重视孝行的自主、自觉、自律,特别是寻求和肯定“孝”道的根源性和社会意义所表现出来的“入世”精神,等等,都是当前我们社会家庭道德建设中所应有的内容。

阅读全文

与中华文化要略怎么复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