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西游文化都有哪些

西游文化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26 12:46:51

❶ 六小龄童推广的西游文化是什么

西游文化是指从四大古典之一《西游记》中脱胎而出的,自从《西游记》播出以后,影响了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从而产生的一种学者专家研究的文化,称之为“西游文化”。

“西游文化”与“一带一路”战略的主旋律同频共振。孙悟空这一鲜活的艺术形象,以及他敢于战胜困难的乐观精神,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正是中国人的梦想与追求,其文化精髓和思想精髓是无法估量的。《西游记》来源于丝绸之路创举,来源于玄奘西游的伟大史实。

❷ 西游记体现了中华那些传统文化

我觉得体现的是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❸ 西游记中都出现了那些习俗

1、撞天婚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的婚姻传统,某种程度上也一直延续至今。即便是恋爱自由的今天,多少人的婚姻还是顺承了父母的意志,而放弃风险,拥抱妥协。

我们来看看,以唐朝生活为背景的《西游记》中那另类的征婚形式——撞天婚。都说撞大运,撞天婚也就是按照“天意”来实现婚配。

《西游记》8、9回之间的附录里,提到了陈玄奘的身世。其父陈光蕊,中得状元,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又被丞相家的千金砸中脑袋,当然是绣球砸中的。

2、“打胎”

53回中,师徒四人行至女儿国,三藏和八戒喝了子母河里的水,结果:“他两个疼痛难禁,渐渐肚子大了。用手摸时,似有血团肉块,不住的骨冗骨冗乱动。”

两个大男人“怀孕”了,这对于儿时的我们,不得不说是一大乐事,同时也为这师徒四人揪了一把心。随后悟空排忧解难,在村舍里一再催问,终于得知了西梁女国的习俗。

3、祭河神

悟空等人在与车迟国三个妖僧斗法取胜后,又被通天河阻拦。夜色中,投宿陈家庄,得知了通天河上岸有灵感大王庙,这里的民俗就是每年都要祭祀保风调雨顺的灵感大王。

这不难让人想起,西门豹的故事,同样的骗局,千百年来,也许一直在某处发生。不说传销、不说安利,光想想邪教,可能是盗用了一些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佛学的知识,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与演绎,就形成了一种“骗学”。

4、“撮土”

撮土,就是把土聚拢成堆。《西游记》中,多次出现观世音菩萨救助唐僧等人,几乎每次观音菩萨归去时,唐三藏都会“撮土焚香”,恭敬送别。

唐三藏最需要观世音的时候,恐怕就要数桀骜不驯的猴王还未慑于紧箍咒的时候,观音菩萨化成一个年高的老母,赠送嵌金花帽和定心真言。

5、“女王”席

“东阁之下,又闻得一派 笙歌声韵美,又见两行红粉貌娇娆。正中堂排设两般盛宴:左边上首是素筵, 右边上首是荤筵,下两路尽是单筵。”所用饮食器有“鹦鹉杯、鸬鹚杯、金叵罗、银凿落、玻璃盏、水晶盆、蓬莱碗、琥珀锺。”

这个场面比山妖举行的喜宴场面大多了,有乐队奏美乐侑食,有美女侍候,有多官陪席,所用器皿均属珍奇,这些人间礼仪,贵家排场,字面上是“西梁”女王,实际上还是明代中华风尚。

❹ 西游记体现了中华那些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文章

深受观众喜爱和尊重的、因为“美猴王”形象影响了几代人的“当代美猴王”——六小龄童近日因为怒斥“日版西游记”而受到广泛关注。而他本人在与观众、大学生朋友、媒体的交流中,也反复强调了美猴王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虽然六小龄童并不算走在时尚前沿的代表,但他所表达和阐述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极具魅力的,也无疑代表、诠释了一种新的时尚。毕竟对于时尚,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体现。
记者在陪同前往各地大学演讲的同时与六小龄童进行了很多交流,现把与六小龄童的交流原汁原味的呈现给读者,希望能传达他所代表的“猴王精神”和蕴涵传统意义的“西游文化”给大家留下印象。

对话六小龄童:“猴王精神”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文/王肇辉

我们全家都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我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曾在浙江绍兴演社戏,大家读到鲁迅先生的《社戏》就是我爷爷带领的戏班子在农村演的。解放后我爷爷带领的“社戏剧团”改成“浙江绍剧团”。60年代初的彩色戏剧影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里的老猴王就是我父亲演的,我还有一个哥哥“小六龄童”,在里头演花果山的小猴子,“报,外面来了一个猪八戒”(但是很不幸,二哥在17岁时得白血病去世了。很多年前有一部剧《猴娃》就是描述我哥的,因为这件事,所以我现在出任中国白血病基金会的大使。)这个猪八戒是谁呢?是我伯父,伯父艺名叫七龄童。所以我的家庭因为猴戏的缘故都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看过《艺术人生》西游记专辑的观众知道,首播那天正好是雅典奥运会开幕。当时编导打电话说很担心收视率。没有想到播出后竟是《艺术人生》创办以来收视率最高的一期。好象我们青年观众很多都喜欢美国西部大片,或者一些港台演员,其实真正属于我们国家传统的民族文化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我是从小就跟父亲学戏,但其实我小时候的性格是不喜欢从艺的,很内向。在我哥哥去世前,66年4月,当时我才六岁,他跟我说:我要死了。我问:什么是死?他说:你再也见不到我了。我问:怎么才能见到你呢?他说:当你演成美猴王那天就能见到我了!其实哥哥是一种启示,他不可能跟小孩说很多理想,就用最朴素的话鼓舞我。我也拿他的遗言当成自己的动力。但我真正进剧团很晚,进了浙江昆剧团。我就在这个剧团学习成长,拍《西游记》之前一直在这里工作。昆剧现在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我和父亲、还有《西游记》剧组的演员,专门到西贡给观众演出,非常受欢迎!包括越南在内的很多东南亚国家,甚至有人说中国怎么有一个叫六小龄童的人长的跟猴子一样呢?88年《西游记》在新加坡很轰动的时候,我们剧组去演出,本来计划演3场,后来演了11场,非常轰动,当时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
还有一位80岁的老太太给我写信说:因为很多人家里没有电视机,所以播《西游记》时,大家都围在一起看!我们越南人都会唱《敢问路在何方》,播《西游记》时,街上不光小偷没有了,连警察都没了!
她还写了让我感动的:当时,越南与中国有一些小摩擦,就像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有分歧一样。当时我也有一些偏见,对中国有些不理解。但当看了《西游记》后,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像师徒四人一样团结一致,为了理想一起坚持到最后取到真经。这实际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体现。
《西游记》成就了我和我的家族,甚至是中国的猴戏艺术!我记得有一个郑州大学的女生给我写信说:吴承恩赋予孙悟空是一个生命,六小龄童赋予孙悟空是一个血液。我当时非常感动。其实中国很多人在演孙悟空,不是只有我们章家,我们属于南派猴戏风格,而北派也有很多人像李万春都演得非常好。观众喜欢我,是因为我赶上这个时代,赶上这么一个好的氛围

❺ 西游文化的“精髓和魂”究竟是什么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中国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着。

《西游记》的作者明代人吴承恩(有争议)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时期。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和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正不断激化,并且日趋尖锐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到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❻ 究竟何为他所说的"西游文化

从文化角度来看,《大话西游》已然有了无数的衍生品。各种版本的《大话西游》影碟、图书,网络空间不断被应用的经典台词、网络小说、网络游戏,虽然作为原本的衍生物,但却独立于原本而比真实的现实还要逼真。 在《大话西游》的开头,至尊宝是斧头帮的帮主,带领着一帮弟兄过着浑浑噩噩的山贼生活。忽然有一天,两个美貌的女人闯进了他们的平静世界。在随后的一系列事件中,至尊宝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是五百年前的孙悟空转世,被观世音安排在这里等候唐僧,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至尊宝不愿相信这就是他的命运,但最后他死在强盗刀下,看清了紫霞留在自己心里的眼泪,终于大彻大悟,决心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其实早就有人发现这一模式与风靡世界的奥斯卡获奖影片《黑客帝国》有着惊人的相似:至尊宝时常在梦中被一个声音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尼奥也常常迷失在现实和梦境中,不知道哪一个是真实的自己;白晶晶和菩提老祖的出现开始把至尊宝往他的真正身份上引,墨菲斯也不断尝试让尼奥发现自己要承担的使命,看清他所原有的身份都是虚幻的;至尊宝被月光宝盒带回五百年前,并被唐僧等人告知其真正身份,而墨菲斯给尼奥服下红色药片,开始认识“the real world”;至尊宝拒绝承担责任,不愿保护唐僧,而尼奥也不相信自己就是那个“the one”;最后的结局,至尊宝戴上紧箍咒,变成孙悟空保护唐僧上路,而尼奥最后也承担起了自己的职责。 在《黑客帝国》中,尼奥被告知他一直生活在一个虚拟影像中,整个世界的虚拟影像都只不过是在一个巨大的计算机Matrix制造的一个程序中运行,只有他能够认识幻觉并且超越幻觉,最终带领大家走出幻觉,走向真实。

❼ 西游记的文化内涵是什么简答题

西游记以幽默和讽刺的方法反映和批判了明朝后期的社会现实,显现了人们改造现实的愿望和力量以及反对封建秩序的反抗精神,并且指斥妖魔,调侃神佛,对于天界人间进行嘲讽,想象丰富,神话描写和现实描写相统一,塑造了孙悟空妙趣横生的艺术形象。

❽ 六小龄童经常说弘扬西游文化,你认为什么是西游文化呢

提起《西游记》相信在国内无人不知,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也因此它是“四大名着”中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最多的一部名着。

首先,六小龄童心中的“恶搞西游”现象,最低限度就是不能让孙悟空谈情说爱,正邪不分。因为原着中孙悟空是没有一点情爱的,这一点港台版《西游记》确实有过多放涉及。也正是如此,六小龄童表示常常在一些活动中会有小学生问自己孙悟空到底喜欢谁,喜欢哪个妖精,对此六小龄童非常无奈和气愤。六小龄童认为好的文学那么多,为什么非要来恶搞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名着不可呢?

阅读全文

与西游文化都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