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陕北的文化怎么发扬

陕北的文化怎么发扬

发布时间:2022-07-27 00:38:31

㈠ 陕北民歌如何走出陕北成为全国性的

全国性,没有哪个地方的民歌能得到多大的普及,陕北民歌在众多民歌中算好的,普及度,大众的熟知度,喜爱都非常不错,阿宝,王二妮在星光大道上的表现也带动了陕北民歌的发展。我看过一次民歌大赛,里面的歌手大多唱的都是陕北民歌,作为陕北人已经够自豪了,就拿那些大明星来说,他们的歌也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喜欢,民歌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传统文化,值得保护和传承,但是又有多少歌手能唱出那个味道,有些人连黄土高原,连农村都没去过,在舞台上谈唱陕北民歌,谈自己的感受。本身就变了味道,越来越商业化了。
但是商业化是难以避免的,也能促进民歌的发展。
个人觉得,1.得到中央文化部,宣传部,文明办等的支持,地方上相关部门必须全力支持,只有政府支持了,才好说
2.好多新一辈子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唱民歌,听民歌了,做好宣传工作是必须的,年轻人喜欢才有发展的希望嘛,支持陕北民歌创新,但尽量不要改变本身的味道,
3.其实好多农村种地的,打工的也有好多唱的好的,要善于发现人才,让那些喜欢唱歌的大胆的唱,政府可以适当进行补贴
4.陕北民歌里面的精神与延安精神有许多相似之处。 民歌的发展有时候直接经济效益可能并不明显,但是间接效益很明显,比如说旅游业,地方小吃餐饮业,民歌就是一个广告,活生生的名片嘛。
我相信陕北民歌一定会得到极大的发展,一定会走出全国。

㈡ 陕北该如何发展

地处陕北革命老区的神木县、靖边县、志丹县、府谷县等县,依托煤、油、气等资源开发,相继实现了由吃饭财政向建设财政的历史性转变,区域竞争力显着提升,已成为领跑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陕北的资源优势如何充分发挥?资源型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什么是支撑陕北未来的主导产业?富县如何强民?

以煤炭、电力、油气和化工四大产业为依托,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陕北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绩已被全国所瞩目。

但富裕和贫穷在陕北同时存在。当人们津津乐道于陕北的煤、油、气资源给地区经济带来的巨大财富时,却忽略了陕北在医疗、教育、生态方面的巨大成就。陕北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谋篇布局。

■陕北最富 陕北最穷——最富县最穷县都在陕北
陕西哪里最富?答案就是:陕北!

2009年的陕西10强县中,府谷、神木、靖边、志丹分别排名前四位,其中神木、靖边﹑已跻身全国百强县,是陕西仅有的二个全国百强县。而在日前揭晓的2009年度“全国百强县”中,府谷再次以黑马之势入百强,至此,全国百强县我省已占据三席。有学者和官员断言,未来几年,陕西的全国百强县也都将出自陕北。2007年,神木县以排名92位的名次跻身全国百强,实现陕西县域在全国“百强县”的零突破;2008年,除神木县外,靖边县也进入全国百强,分别位列59位和93位。以百强县为代表的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领跑陕西县域经济。

但如果要问陕西哪里最穷?答案依然是陕北。

2009年的陕西10强县综合排名,正数第一是府谷,倒数第一是佳县,都属榆林市。耐人寻味的是,佳县从上年的70位后退了13位;而也位于榆林市,工业发展前两位的子洲和清涧,却分别从35位降到54位﹑53位降到74位,都后退了21位,并列“争先进位”的倒数第二名。

“陕北能源化工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上游产业,以开发﹑浅加工为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霍学喜表示,目前陕北的发展很大程度是由外力推动,以政府主导行为为主,想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国际定价权的取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转型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外资,大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实现经济的长足稳定发展;同时,陕北的很多产业包括主导的能源化工等,其投资结构很不合理,固定投资高达80%之多,资源浪费严重,老百姓收入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我们也要看到,全省85个县(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次高值和次低值都在陕北地区内,表明陕北的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分化严重。子洲县副县长康锦宏透露,2009年陕北南边6县域的经济总量加起来,不足北边最差县域经济总量的一半。针对此现象,陕西农业经济研究会会长罗久序表示,靠煤﹑油﹑气的经济增长不能等同于靠草畜业的农民增收,县富民不富,是目前陕北经济跨越式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黄土高坡 绿色高坡——再现山川秀美新陕北

驱车穿行在陕北高原的沟沟峁峁和大漠滩地,快速崛起的县域经济带给这里的开发热浪和巨大变化令人鼓舞。今日的陕北已经是国家西煤东运﹑西电东运﹑西气东输的重要枢纽,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桥头堡。位于陕西最北端的府谷县,从2005年到2009年,全县GDP年均增长率为20.8%,高达162.56亿元,人均9723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6922元,县域经济位列全省第一。

针对县富民不富的现象,原省委农研室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刘华珍表示,陕北采油挖煤的县确有跨越式发展,但那是特例而不是常态。这些财政快富县,虽然农民也得到一些实惠,但其收入并没有跨越式增长。没有煤﹑油﹑气的县,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说明,要想实现陕北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根本上讲,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越来越多的陕北人意识到,仅仅依靠资源,坐吃山空,是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陕北的资源型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什么是支撑陕北未来的主导产业?这也是目前陕北很多县域积极探索的问题。吴起率先在全国实行退耕还林,成为全国生态先进县,一改之前人们对黄土高坡﹑荒山野岭的看法,一个新的陕北﹑可持续发展的陕北呈现在人们眼前。

府谷在教育﹑文体﹑环保﹑交通﹑投资环境﹑合作医疗﹑生态水利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先后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县﹑新能源产业百强县﹑最具发展潜力县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等;在创建城市开发建设模式中,坚持生态兴县战略,走清洁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全县大循环”的发展格局,水碧﹑天蓝﹑山绿的“黄河金三角”正一步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靖边县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规划建设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太阳能产业示范园等,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探寻新的模式,坚持城镇带动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打造陕北区域中心城市。

■财富陕北 幸福陕北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新陕北崛起

地处陕北的陕西榆林市和延安市,共有县(市)25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干旱缺水、贫瘠穷苦、黄土高坡一直是陕北的代名词。而随着2008年吴起县被命名为为退耕还林先进县,生态建设先进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一个新陕北进入人们的视野。

吴起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土地总面积3791.5平方公里,人口12.6万,曾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1998年,吴起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县整体封山禁牧和退耕还林,实现了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近两年,府谷、神木、子长这些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县域经济强县在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府谷以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合力共建新农村的新模式,被国务院誉为独具特色的“府谷现象”。2006年以来累计投入40.7亿元,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着力解决老百姓上学﹑看病﹑就业﹑住房﹑养老等难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008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肉蛋奶补贴工程,推行“双补双管四结合”的医疗体制改革,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34元,高于全省全国水平;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城乡4万名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启动城乡老年人养老保证制度;设立“教育基金”﹑“大病救助基金”,进一步提高教育和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形成了独具府谷特色的民生事业和谐发展新局面。

“大家都只知道府谷经济发展比较快,事实上府谷的各个方面都做得不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鲁向平激动地说。

在神木、府谷、吴起等等强县的带动下,一个令人瞩目的新陕北正在崛起!而这些强县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陕北、乃至中国的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

数字
2009年的陕西10强县中,排名前4位的府谷、神木、靖边、志丹均位于陕北,其中神木、靖边已跻身全国百强县,而在近日揭晓的2009年度“全国百强县”中,府谷再次以黑马之势入百强,至此,全国百强县我省已占据三席。

资源
煤炭、电力、油气和化工四大产业

瓶颈
南北经济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强民不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国际定价权问题;创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问题。

专家支招
子洲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自然条件较差,长期以来基础薄弱,经济社会滞后,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杨培英:应该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发展才是最好的稳定;针对“发展没资源﹑工业没出路”的现状,创新思想,以项目带动壮大主导产业,突出特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农业上,坚持农田基本建设,保证人均不低于2.5亩基本农田,退耕还林,坚持传统产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

靖边县:09年陕西十强县第三名,依托能源﹑区位﹑产业特色,实施“生态立县﹑城镇带动﹑产业富民﹑文化引领”战略,推进新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陕北区域中心城市﹑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等,期待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依托能源化工,靖边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也要看到,目前还是处于初期的上游产业,以开发﹑加工为主,成绩的取得很大一部分由外力推动,以政府主导行为为主,想要取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国际定价权的取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转型过程中,充分利用外资,大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固定投资高达80%之多,老百姓收入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建议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重视软实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机制。

㈢ 举例说明陕北民俗的文化特征

安塞腰鼓,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民众的憨厚朴实、悍勇威猛。信天游,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协,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㈣ 如何利用陕北文化发展陕北旅游业,具体举例。

所谓陕北其实地理范围包括的还是挺大的,但是就行政划分而言却只有延安市和榆林市两个地级市! 在旅游方面还是得把两个地区分开来说!
延安:延安首先毋庸置疑的就是其红色旅游资源,这不用说谁都知道,延安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同时是我党历史上其重要的性不可估量的! 从在抗战时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一直到解放战争胜利延安便一直就是以中共首都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所以其旅游资源主要是红色旅游,说白了就是那些革命旧址!
例如:凤凰山麓革命旧址
编辑本段杨家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
王家坪革命旧址
鲁迅艺术文学旧址
吴旗镇革命旧址
瓦窑堡革命旧址
保安革命旧址
洛川会议旧址
志丹县毛主席旧居
王家湾革命旧址
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
延安革命纪念馆
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
延安南区合作社纪念馆
“四、八”烈士陵园
民族英雄刘志丹烈士陵园
民族英雄谢子长烈士陵园
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
这个够你喝一壶了吧! 还有再加上壶口瀑布啊这就很是得天独厚了!

至于这个榆林这个已经有上千年历史,而又充满了浓厚的华夏文化底蕴的古城就应该发展这些了!
红碱淖
红碱淖位于尔林兔镇东北角,总面积54平方公里,为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湖。平均水深15—16米,最大深度20米,总水量为8.1亿立方米。有札萨毫赖河、蟒盖兔河等7条季节性河流注入湖。
红石峡
红石峡(温盘峪)位于子房湖南,峪内夏日凉爽宜人,隆冬苔卉莳草翠,故称红石峡。它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诸美于一体,被风景园林专家称赞为

㈤ 如何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是各不相同的。

我国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喜气洋洋过春节、张灯结彩过元宵、怀乡祭祖过清明、纪念屈原过端午等各种节庆纪念活动。每个地方又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活动,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的净街、锦鸡源庙会、纪念文天祥诞辰节、乡村皮影戏、民间剪纸;粤港地区的舞狮、舞龙灯、逛花市;关中耍社火,陕北扭秧歌;彝族的火把节、跳虎等等,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

在今天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对营造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中要突出以下几点:

一、创新理念。
要把优秀的民俗文化与促进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机结合起来,与地方经济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在传播地方民俗文化的同时推动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建立队伍。
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民俗文化的专业工作队伍,在加强配备、合理使用、精心培养上下功夫,使其成为民俗文化发掘的行家里手。

三、巩固阵地。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文化场馆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对干部群众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开展民俗文化技能传承培训,对民俗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褒扬新风尚,鞭挞假、丑、恶。

四、发展经济。
当今社会,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最高层次竞争力的战略资源,要提升地区的品位,提高当地发展的竞争力,必须要在发掘文化资源,发挥文化影响力上下功夫。通过创意因子,把发展文化作为提升综合实力的突破口。比如说香包,过去只有在端午节时才戴在孩子的身上,寓意祛毒避邪,现在则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品,寓意也拓展为给小孩祈福、给老人祝寿、替男女传情等,可以按不同对象、不同节令、不同场合制作出不同的香包。这都是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㈥ 《红星照耀中国》中陕北的地域文化

摘要 您好,情况是这样的。斯诺笔下的陕北是一个充满乐观、自由、平等、朝气蓬勃地域文化的红色乌托邦。斯诺对那里的人们尊敬、仰慕、激赏。共产党领袖是“超常”的,是“传奇”。他说,不曾受过一次伤的毛泽东“如同神佑”,刘志丹是“现代的罗宾汉”,贺龙是“传奇”。他在陕北的经历和见闻,不亚于一场浪漫的历险,如同做了一场红色的梦,超过了他最大胆的想象。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㈦ 陕北人的民俗文化

闹秧歌是陕北人的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闹秧歌具有民族和地域性的一种传统民间娱乐艺术活动,它起源于北宋时期,在北方属于一种祭祀活动,又名"阳歌"。秧歌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陕北秧歌经过陕北人民千百年来的不断地创造作与加工,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形成了黄土地上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是陕北人民的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的一朵美丽夺目的奇葩。

㈧ 陕北文化

陕北民俗文化以六怪着称

陕北一大怪,羊肚子手巾当帽戴

陕北四季分明,夏日醋热难当,干活时围一块毛巾,既可消暑,又可吸汗。冬季天寒地冻,羊肚子手巾将头一包,胜过戴顶大棉帽。春秋时节黄沙漫天,羊肚子手巾便成了最好的防尘头巾。陕北早晚温差较大,陕北人认为头是人体最怕凉的地方,头不凉,体无恙。因此,陕北人形成扎羊肚子手巾的习惯。

陕北二大怪,洋芋当饭不当菜

陕北土地贫瘠,适宜洋芋生长。从古至今,洋芋就成了陕北人的主食。陕北人有心,将个洋芋蛋子做出了数不尽的花样;洋芋擦擦、洋芋馍馍、洋芋丸子、洋芋凉粉等等。陕北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吃洋芋、顿顿有洋芋,一次没吃洋芋,也可能吃的是粉条,仍没有离开洋芋系列产品,好个洋芋,养育了世世代代的陕北人。

陕北三大怪,挖个洞洞当家宅

人文初祖耕耘在陕北,他们将凝聚着人祖崇拜的窑洞建筑首先传给了陕北人。陕北历史上又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因此少有人家建设豪宅大院,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就可安家立舍,战乱一起,弃之而去。陕北窑洞,因其挖掘简便、成本低廉、冬暖夏凉成为陕北人民的主要民居建筑。

陕北四大怪,斜跨毛驴走得快

毛驴是陕北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和耕作伙伴,陕北人昵称它为“生灵”。毛驴不仅有可爱的外表,而且生性也确实灵动,它能感觉到主人的喜怒哀乐,主人斜跨毛驴背上,铃声叮当,蹄声嗒嗒,得意之时放声高歌,毛驴也仿佛通了人性奋蹄飞奔。这生灵还能感觉来主人的用意,你若赶着它走,他懒懒散散,你若骑上它,它可能消极怠工,只有斜跨着它,毛驴便觉得主人只是临时坐在它的背上,随时可能下来,只要自己奋力奔跑,主人便会下马。于是便有了陕北一怪,斜跨毛驴走得快。

陕北五大怪,唱着酸曲谈恋爱

酸曲者,民歌也。陕北人生性浪漫,情感多以民歌表达,男女相爱,更是离不开民歌传情达意。不认识的女人可以唱“你若是我的妹妹,招一招那个手,你不是我的妹妹,走你的那个路”;赤裸裸的表白爱慕可以唱“咱们俩个拉手手,亲口口,背洼洼上一哒里走”;思念恋人可以唱“想你来!想你来!眼睛仁仁想你来!看见别人当你来……”“一颗豆豆两颗米,抱在怀里还想你”。唱着民歌谈恋爱,这在陕北是最风光的事。

陕北六大怪,羊肉按件不零卖

陕北人胸膛里有游牧民族的热血在澎拜,饮食习惯有游牧遗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逢年过节更是如此。这样的饮食习惯,反映到交易上的一大怪相,就是陕北人买羊肉从来就是论件,一只羊按四条腿分成四件,这是卖羊肉的最小单位,绝对不会再分割。你要是在陕北想买二斤羊排,不仅买不到,还会被人耻笑的,你道怪也不怪。

阅读全文

与陕北的文化怎么发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