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文化元典意思是什么

文化元典意思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28 04:15:15

1. 文学经典和文化元典的区别

文学
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一)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将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种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二)孔门四科之一。 《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邢炳疏:“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宋书·雷次宗传》:“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
(三)指辞章修养。 元结《大唐中兴颂序》:“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
(四)官名。 汉代置于州郡及王国,或称“文学掾”,或称“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汉武帝为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荐者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文

2. 什么是元典简述元典地位的形成

元典,是元惒的一部分,是总结元惒基本知识范畴的科目书籍。元惒是物理和化学的延伸学科,是人类文明带入第二阶段《后台波导文明研究阶段》中逐渐成为主流的学科,元典在元惒中扮演着元惒专有名词的集合功能,是元惒专有名词的大本营。

3. 什么叫元典时代

元典是距今两三千年前“轴心时代”的创作物,包藏着民族精神的基元。这种“全息性文化基元”某些部分的新生,取决于后来时代提供的条件。考察近代思潮对元典精神的承袭发扬和扬弃创新,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4. 元文化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文化元典”是指在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指针的具有首创性、广阔性和深邃性的文化经典。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的是《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六经。与之相关的《老子》、《庄子》、《墨子》、《论语》、《孟子》、《孙子》等典籍,亦具有“元典”性质。

5. 何谓元典文化

元曲自然出现在元代。
它实际上包括两个内容,即散曲和杂剧。散曲与杂剧有许多共同特点,又有很大的差异。散曲是配乐的新体诗,它与杂剧的唱词同样是由音乐宫调构成。但散曲只是一种歌词,而杂剧是结合宾白,科泛的歌剧体栽,因而又是有区别的。散曲与杂剧虽然同是元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但最有成就及代表性的是杂剧。

6. 中国思想元典是什么

孙中山和蒋介石,作为两位重要历史人物,对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曾发生过深刻影响。他们各自的思想,在现代中国亦曾发生过重大影响。关于其思想上的差异,在以往的研究中不乏明识灼见,但多偏重于政治层面的分析,而人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物的深层意涵长期被忽视,形成了以社会政治背景为参照的非文化的价值观。鉴于此,有必要从文化学的视角,将他们的思想资源及历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事象,转换维度,进行比较和辨析。
考察人们的思想不外乎从言论和行动两个方面着眼。综观孙中山和蒋介石的一生,如果将他们的言行加以比照,确实可以看出两者不少龃龉之处。其思想上的歧异,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对西方民主的不同体认,以及对联俄容共的不同主张诸方面。
中山先生的思想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直接继承关系。在《中国革命史》中,孙中山阐发了自己思想体系的渊源:“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固有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笔者认为,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孙中山的思想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1922年,孙中山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时曾说过:“中国有一个道统,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他在晚年力倡“恢复我一切国粹”,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为中国文化开出新生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孙中山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既非全盘肯定,又非全盘抹煞,而是批判性地继承,选择性地吸收,合理性地改造,创造性地运用。他尝言之:“抑自有人类以来,能纪四五千年之事翔实无间断者,亦惟中国文字所独有,则在学者正当宝贵此资料,思所以利用之。如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则载籍皆似为我调查,而使古人为我书记,多多益善矣。”他还说过:“我国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这些话,集中地反映出孙中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总的来看,孙中山对儒家思想传统,继承了其民族思想、民本思想,吸收了其大同理想,改造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批判了专制、皇权、宗法思想和知行学说,使之成为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合理成分。显而易见,孙中山从传统文化中所继承和吸取的不是消极保守,更不是复古倒退,他从没有离开革命实践和现实需要去谈论文化道德。这种对历史文化的态度,同保守主义的卫道者对“古圣先王”的顶礼膜拜,对“圣经贤传”的崇奉迷信,有着根本的区别。

7. 春秋战国文化元典性特征的主要体现

春秋战国文化呈现明显的元典性特征,这也是其文化辉煌的主要成果。所谓“元典性”,是指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真正源头,其具体体现为:

1、第一批“网络全书式”的渊博学者的涌现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网络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主要指的是创立道家、儒家、墨家等学派的老子、孔子、墨子等人。

2、中华思想文化宝库的初步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子百家的创立及它们的争鸣活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宝库初步形成。

3、第一批流芳千古的文化典籍的制作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派的创立者和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不仅知识渊博,见解独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编纂、修订了一大批中国文化的元典性着作,从而便利了学术思想的保存与传播。

8. 什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元典

《周易》,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元典

9. 中华元典是什么意思 中华元典指什么

1、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五经》文化经典的地位,但回应不了当时社会思想需求和佛学道学的挑战,导致孔子创立的原始儒学日益边缘化。

2、文化元典提供第一批原创性理念与范畴,构筑诸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精神家园。作为先民智慧的结晶、后人思想运行的基轴和腾跃的起跳板,元典精神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英国科学哲学家怀特海说:“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的一连串注脚。”可见西方人对其元典的依凭。中国哲人张载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夫之说:“六经责我开生面”,将作为“往圣绝学”的元典(如六经)视作开辟“万世太平”的精神起点。

阅读全文

与文化元典意思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