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为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为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发布时间:2022-02-27 20:25:44

㈠ 传承非遗文化有什么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保护的意义是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所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二、为何保护非遗文化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非遗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过程,具体有历史的、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和审美的价值,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

保护非遗文化遗产能够帮助各族人民广泛汲取民族精神养分,文物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保护非遗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了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根基。

非遗文化遗产是全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保护非遗文化遗产就是对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一种认同,对于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保护非遗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培植社会文化的根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三、文化遗产蕴含的价值

我国非遗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㈡ 非遗文化传承的意义和目的

非遗传承人在与时俱进的信息时代,已经越来越脱离的原本应有的文化表现形式,据统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有3000多人,但是这些人群年岁都已过高、后继缺乏传承人。传承人年龄出现断层,暗示着我国非遗就有失传的风险,所以国家需要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多开展传习活动,大力培养青少年传承人。

人员的缺少是一项艰巨任务,同样,我国的有多少遗产需要救急,则需要工作人员去普查,在联合国名录中,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记录就有6项,包括中国活字印刷术、麦西热甫、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可见,越来越多的非遗在丢失,国家应该抓紧保护盒扩展这些非遗的延续及传承。

当下,网络信息呈爆炸性的蔓延,非遗可以借助网络进行大力宣传,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的特别节目《非遗公开课》就是一个特别的尝试,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欢非遗,进而去传承和发扬非遗的文化,只要人人都能成为非遗的见证者、传承者和实践者,非遗才具有真正的活力。

国家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发扬新一代的青年加入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增强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让全社会都能一起参与,一起保护文化遗产。只有这样,非遗才能不断的传承,才能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

㈢ 非遗传承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保护非遗文化遗产能够帮助各族人民广泛汲取民族精神养分,文物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保护非遗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了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根基。

保护非遗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中国的非遗

1、端午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京剧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中医针灸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基于中国医学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中国于2010年11月16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5、篆刻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2009年10月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㈣ 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

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人们可以通过博物馆的形式来进行保存,但对于这些传统的民间习俗、民间祭祀、民间歌舞、民间口传文学、民间的各种劳动知识、生产技艺等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我们将如何保存,如何让其继续存活在其生长的文化空间中,这是一个新时代所遇到的新问题。

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历史发展状况。就我们国家来说,初解放时,曾移风易俗,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到文化大革命时,在“破四旧”、“消灭封资修”的浪潮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几乎全部涤荡而尽。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许多旧的传统和地方性文化又开始得到恢复。但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城市化的加剧,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侵染,那些存活在广大偏远乡村的传统地方性文化又再次受到冲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电视媒体的普及使人们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模仿西方,同时,大量的青壮年农民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到远方的城市打工。开始是只身而去,随着在城市里站住脚便将全家人迁居而去。笔者近两年到农村做考察,发现农村的人口正在迅速的疏离化。有的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有的全家都已迁居到城市。笔者今年过年曾到陕北的农村做考察,走过好几个村庄,村中的青壮年几乎都出外打工,仅仅只是过年时回家几天。还有不少人家已全部搬到城市,房子空在那里过年也不回来,这样的人家在村里几乎占到三分之一。如果农村里的这样状态再继续下去,不仅传统的农业生产会衰退,传统的手工技艺会无人继承,而且自古以来的中华民族的乡村文化及风土民情也将面临消失的危机。

保护不仅仅是目的,重要的还要继续存活,作为一种静态的物的保护,相对的来讲比较容易,但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让其继续存在于我们的当今社会之中,却是不太容易的。有关这类问题,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做过不少的探讨。我国的云南省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工作,还有在挪威政府的帮助下,在我国贵州梭嘎地区也设立了生态博物馆,这些试验都是将所有的文化遗产保存在其原有的文化空间中,其做得如何,笔者手中没有翔实的资料。但笔者认为,其经验我们可以参考,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在七十年代,日本也曾遇到目前中国所遇到的同样的问题,高学历化之下的年轻人渐渐离乡他走,农村只剩下老人和孩子,除了农业之外,农村再也没有其他的产业,传统的乡村手工业消失了,传统的乡村的民俗传统也冷寂了。日本人意识到如果这样下去,日本传统的乡土文化将面临灭迹。于是他们开始了一项社区营造工作。

这项工作的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对“社区”的认识,一个村庄、一条街道、一个街区、一个小镇、一座城市,都可以是一个社区,唯一的条件是居住在这个有限范围里的居民,都具有共同体社区的认同意识。日本的宫崎教授认为:“社区乃是各自有其固有历史的人类生活空间”,因此,任何社区都有其固有的历史,都有其承继先人们所累积到今天的固有的生活文化。但如何认识这些文化,并将这些文化不仅在社区中继续保留,而且还让其得到继续的发扬光大,这就是社区营造的基本理念。农村人总是觉得自己生活的地方很贫乏,但日本社区营造的倡导者宫崎教授在其文章中写道:“人们似乎完全忘却了‘清新干净的空气,’‘美丽的山川’,‘优美的自然景观’,‘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浓厚的人情味’等等,在都市中绝对无法接触到的农村情景。”也就是说不仅仅世世代代在我们生活中流传的民间习俗、民间传统是我们所需要保护的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就这些文化遗产所存在的自然空间也同样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宝贵财富。

用这样的观点,笔者认为我们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首先要发动民众参与,要让民众认识到自己的家乡有许多值得自己热爱和保护的文化传统,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及珍贵的自然资源。对于当地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生产技艺资源、自然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这些工作不仅需要有文化的年轻人参与,更需要老人们的回忆、口述与演示。这里首先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因为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储存方式,不是在文献中,也不完全是在一些传统的器物中,而是在人们的大脑里,在人们的记忆里,在人们操作的双手上,在人们的歌喉里。因此,拥有这些记忆、掌握了这些表演技能和劳动技能的艺人们和老人们,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要依靠他们的口述、表演记录保留下这些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同时我们还要依靠他们将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让一部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继续存活在我们当今的文化空间中。

第二个问题是,一定要注意收集和整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各种道具、器物。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有一定的物质载体的,没有了这些物质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难以体现。如代表了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艺术风格、生活方式、历史遗迹的传统民居、桥梁、祠堂等建筑物,代表了不同民族文化特征的各种服饰,还有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及节日庆典表演时的各种道具、各种民间雕刻、民间工艺品等。另外,还有大量的能体现各种生产技能的劳动工具、运输工具等;大量的能体现传统生活方式的各种家用器具,包括家具、炊具、茶具、酒具、烟具等。如果有条件的话,一些村可以将收集来的这些资料,建立村史博物馆。如果没有条件至少可以以县为单位建一个当地的民俗博物馆。规模不一定大,但一定要能真实地反映当地人的文化历史、风俗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艺术创造等。

在保护的前提中,我们还可以考虑是否进行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发展的工作开展的可能性,让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存活于我们的生活空间,并给当地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这也许比单纯的保护更难,也更值得做,但如何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做,这值得探索与尝试。当然,这一定要有很好的考虑,不然很可能是杀鸡取蛋。

㈤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义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确保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和世代相传具有重要意义。

㈥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传承意义

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结晶,既有其艺术价值,又有其文化价值,见证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㈦ 非遗文化传承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非遗文化传承的意义和目的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原则: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要充分尊重民众的创造性,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普查的指导原则。所谓全面性,即在普查和采集过程中,要避免教条主义和机械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全面调查和采录。

所谓代表性,即在普查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对一切民间文化现象平均使用力量,要善于发现一个地区的范围内,哪些形式、哪些作品、哪些类型、哪些民俗现象是有代表性的,抓住了这些,就抓住了主流的或主要的东西。

因此,代表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抽样调查的性质。所谓真实性,即按照民间文化作品和民俗表现形态,真实地、不加修饰地将其记录和描述下来。

更不要以自己的想象或凭自己的知识和爱好去篡改民间文化作品。只有把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符合这“三性原则”的普查和采录成果,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非物质文化遗产

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把传承的意义说说

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4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8 Ⅰ—8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1 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12 Ⅰ—12 满族说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 14 Ⅰ—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17 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 18 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19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20 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 22 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23 Ⅰ—23 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 文艺家协会 26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 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 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 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7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㈨ 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是国家在21世纪初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普查,是掌握全国及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状况和了解民情民心的重要手段。普查所得的资料和数据,作为全面分析国情的重要资料之一,是国家或地区主管机构制定文化政策乃至制定国策的重要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又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的基础。因此,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对全国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进行的普查,无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还是对国情的调查,都具有重要意义。

(9)为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扩展阅读:

凡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普查和保护之列。

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曲艺、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商贸、副业等)、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传统体育与竞技和传统医药等类别。

非遗”,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㈩ 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的理解

从非遗的定义和特征来看,活态或再生产是非遗生存的希望,非遗的保护并不局限于静态固化的记录延续,而更重视向前的发展,活态也正是其生命需要延续的状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操作形式,一是记录、封存、收藏(档案式管理研究),二是衍生、开发、传承(开放式活态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应从教育、生活、市场三个方面展开:传统民俗的活态延续是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首要条件;文化遗产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的贯穿;开发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加大市场流通宣传,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艺术家、设计师取材于民间美术的创作,文化遗产在商品上的提升,汉声杂志等出版业以及教育界的重视等,都是活态传播传统文化的典型事例。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9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7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7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1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5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7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2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2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5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1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0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4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3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