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儒家文化起源于什么时间
儒家的起源应从公元前136年开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
最显着的儒家崇拜者则非康有为莫属了,馀的维新变法,废除八股文,改为尊孔,还提议以孔教为国教。
以下是儒家文化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影响:
宗教
儒家文化的哲学认为,时间是有始无终的一条因果链,空间是有限的,可范围在不断扩大,由于儒教是一种准唯物的宗教,只关心现世,将来世交给其他的宗教,因此对其他宗教有很大的宽容性,任何宗教,只要不试图干涉现世的政权,都可以在儒教的背景下存在,这在封建社会的世界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儒教发源地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实行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
在儒家文化圈内的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世界任何地区在宗教战争中失败的一方,都可以到中国继续传教、发展,儒家文化圈(包括中国、朝鲜半岛和越南)像一个黑洞,任何外来文化都会被吸收和消化,改造为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主动扩张,而是使周围文化一层层塌陷进来,被同化,是一圈一圈地缓慢扩张,周围文化被同化的程度非常高。
政权
儒教的教义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从理论上说,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历史上经常出现起义、造反推翻一个朝代的现象,所谓“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以至于某些西方历史学家认为中国人是一个“喜爱暴动和反抗的民族”,在灾年“吃大户”成为一个可以被容忍的半合法现象,每一个皇帝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民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中国的封建社会和西方的不同,在频繁的朝代更迭中不断地进行改革,从中唐以后贵族和平民的界限已经日趋模糊,所以可以持续如此长的时间。
尊长
儒家文化强调对尊长的服从,信仰对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强烈地对故土的留恋感和民族自豪感,“忘了祖宗”成了最难听的骂人话,生儿子延续香火是最大的生活希望。儒家文化圈各民族的移民总是怀念故乡,很难和当地文化融合,自己人之间却有很强的互助性,在移民地形成自己的文化岛。
2. 儒家思想在哪个朝代开始统治中国思想界
中国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学派。在先秦,儒家在诸子百家中为较大学派。秦代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初崇尚黄老,儒家一度消沉。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直至五四运动之前的2000多年间,儒家思想一直统治中国学术界,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久。
儒家思想统治中国长达2000余年之久。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圣人,儒家学派在漫长的历史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对陶冶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都作出过光辉的贡献,但也因为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利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逐步变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3.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在哪个朝代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在哪个朝代:西汉
西汉在汉武帝之前以道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已死三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
4. 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开始创立的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建立的。
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孝为核心价值,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恕的思想、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也是封建的根本。儒家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学术流派,堪称民族脊梁。
(4)儒家文化哪个朝代开始扩展阅读:
儒家在先秦时,和墨家并称显学。在秦始皇时受到重创,即所谓的"焚书坑儒"。至汉代,汉王朝以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为其文化建设的基本路线。由于宗经而尊儒,这也是儒家交上好运的原因之一。
儒家思想以传统封建社会为物质承担者,而传统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承担者,传统社会的瓦解,致使孔子圣人权威丧失。
当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时,近代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孔运动,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资产阶级革派的辛亥革命以及达到高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八十多年前,时人发愤于国之积弱,诟龟呼天。一批急欲救亡图强的进步青年,以胡适、陈独秀为主将,发起了一场中国近代以来“反孔非儒”的高潮"——五四运动"。他们抱着"打倒孔家店"的决绝姿态,否定了儒学。
5. 儒家思想起源于什么时期
周朝
儒家思想有两种起源说
一是孔子,尊孔子为圣
二是周公,尊周公为圣
6. 儒家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始于哪个朝代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周公及三代礼乐,乃后起儒学之先导,周礼制定之地洛邑成周,乃中国儒学之祖庭。几千年来,为历代儒客尊崇。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影响深远。
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张、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象山、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
7. 儒家思想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儒家思想在中国经历了四个阶段。一、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 二、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以董仲舒、《白虎通义》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 三、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的儒学 四、中国儒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从康有为开始的,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 近代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8. 儒学真正盛行是在哪个朝代
儒学真正盛行是在汉代。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
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已死三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汉代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纲五常”,等政策。
(8)儒家文化哪个朝代开始扩展阅读
儒学的学派构成
4主要学派
编辑
程朱理学
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狭义理学专指程朱学派(广义的理学包括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
该文的理学特指程朱理学)。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程颢、程颐,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理学体系。他把太极之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学说,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学说和有关修养方法的学说。
宋朝时,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因此程朱理学成为儒学主流。朱熹作《伊洛渊源录》确立了北宋理学产生、发展、传衍的历史统绪,使之具有一个统一的学术流派的地位。
陆王心学
中国宋明时期的哲学流派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南宋时期,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陆九渊提出“心即理”;
针对朱熹“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陆九渊提出更为便捷的“发明本心”的主张。到明代中期,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陆九渊的哲学观点是“明心见性”、“心即是理”,经明朝王阳明发展为心学,形成了“陆王心学”。程朱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而陆王心学的根据则是《尚书》中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明代晚期,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间进行的义理之争转入了儒家文献的全面考证,由此产生了顾炎武的汉学。
宋学与汉学
汉学与宋学的对立是清代儒学的主线,又因满清变成儒学和皇权的道统之争,康熙等以宋学的名义逐渐从儒学士人手中夺取儒学道统。
汉学大师惠栋认为“宋儒之祸,甚于秦火”。戴震进而指出无论程朱还是陆王都掺杂了释道的成分,作《原善》《诸言》《孟子私淑录》以及《孟子字义疏证》寻找纯粹的孔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