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铜镜属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
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铜镜属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迄今共发现两面铜镜:一为素镜;一为七角星纹镜,均为圆形。素镜是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广河齐家坪墓葬中发现的,圆形的直径约6cm,镜面平坦,镜背中部有一拱形环钮,无纹饰。七角星纹镜是1977年在青海省贵南县尕马台齐家文化墓地出土的,直径9cm,厚0.4cm,表面光滑,背面为不规则七角星几何纹图案,中间处饰有斜线纹。镜的边缘凿有两小孔,是系绳穿挂之用。
⑵ 中国的青铜镜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多少年前
中国青铜镜最早发现于齐家文化墓葬中,比中原的夏文化稍早一些,距今4000年左右。
1975年在甘肃广河齐家坪墓葬出土了一件青铜镜,直径6厘米,厚0.3厘米,镜面有光泽,镜背中央有一个桥形钮,未施纹饰。
齐家文化墓葬中发现的青铜镜都比较小,制作不够精致,背面有简单的阳线几何纹。齐家文化的时代略早于公元前20世纪以前,可能和早期的夏文化交叉,但是夏文化遗址中没有发现过青铜镜的遗存。齐家文化三角纹镜,直径14.6厘米,弓形钮,无钮座。钮外饰凸弦纹三周,内圈平素无纹饰,中外圈三角纹大小不等,不甚规则,是我国目前发现较早的铜镜之一。齐家文化以后,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很少出现过青铜镜,直到在商代墓葬中发现了少量的、背面有几何纹的青铜镜。
齐家文化是以中国甘肃为中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已经进入铜石并用阶段,其名称来自于其主要遗址齐家坪遗址。齐家坪遗址在1923年由考古学家安特生所发现。
齐家文化广泛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区,距今4000年左右。齐家文化的制陶业比较发达,当时已掌握了复杂的烧窑技术。在墓葬中发现的红铜制品,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后来青铜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齐家文化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居室铺一层白灰面,既坚固美观,又防潮湿。
⑶ 青铜器最早发现在什么地方
中国古代青铜器最早发现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实物是一件半圆形残铜片,经科学测定,为含锌25%的黄铜。1977年在甘肃东乡马家窑遗址和1975年在甘肃永登连城蒋家坪马厂遗址各出土了一件铜刀,马家窑文化遗址的铜刀特征是凸背,刃微凹,刀身前部呈弧状,刀把与刀身分界不明显;马厂遗址的铜刀已残,只存刀体的前半部,刀呈凸背凹刃状,两者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古代青铜兵器。晚于马家窑文化的齐家文化遗址和墓葬中,也出土了以工具和装饰品为主的红铜和青铜制品,主要有甘肃武威黄娘娘台出土的凸背凹刃的长条形刀、凿、长方銎铜斧、铜锥、圆形指环等。甘肃广河齐家坪出土的素面铜镜以及青海贵南尕马台出土的七角星几何纹镜等。1976年甘肃玉门清泉火烧沟齐家文化后期的墓葬中也出土了200多件红铜器与青铜器,以刀、斧、锥、锤、凿、镢、镰等工具与装饰品居多,还发现了镞与镰的石质范。另外,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些龙山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红铜、青铜制品,这些铜器的出现,为青铜时代的到来奠定了物质文化基础。
⑷ 古代为什么用铜做镜子
现代镜子是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一般使用的还原剂是食糖或四水合酒石酸钾钠。后来,英国皮尔顿兄弟通过镀银、镀铜、上漆、干燥等工艺手法进行改进。镜子除掉映照仪容以外,还有聚焦的抛物面镜等。
虽然在技术方面有铁铜两种镜子,但铁镜使用寿命过短,裸露在空气中没多久就会生锈。而铜镜来说,一般很难生锈,使用周期较长。而且从质感上来说,铁镜不像铜镜摸起来有感觉,毕竟生铁较为柔软,不像铜制的坚硬。另外从外观来说,铜镜没有铁镜的刺眼,相对来说画面较为柔和、亲近。再加上铜的工艺已经日臻完善,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⑸ 距今四千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什么铜器
距今四千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青铜器,因为齐家文化大约产生于距今4130±105年前经碳-14测定结果,属于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文化。
⑹ 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什么地方出土了铜镜
甘肃天水市境内
⑺ 中国古代最早的铜镜起源于什么时候
夏、商、周。
青铜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作为当时先进性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夏、商、周被称为“灿烂的青铜器时代”。
春秋战国以后,青铜器逐渐衰落,被更先进的生产力代表铁器所取代,但青铜镜的制造和使用却并没有因青铜器的衰落而衰落,相反,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可以说,古铜镜在青铜文化的大家族中是独立和自成体系的,或者说是青铜文化的延续。
(7)甘肃什么文化遗址出土铜镜扩展阅读:
古铜镜在青铜器时代初期就已经出现,直到清代水银玻璃镜的出现,使它退出了实用领域;然而,它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历史价值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研究与收藏。
历代铜镜的铸造工艺、铜质、纹饰、铭文等无不反映特定的时代背景,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及风俗习惯等。
古铜镜不仅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还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间和投资潜能。投资古铜镜的首要问题就是辨别真伪。
⑻ 什么时候在甘肃武威皇娘娘台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什么铜器
1957~1958年,在甘肃武威皇娘娘台的齐家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批铜器,近30件,包括刀、锥、凿、环等,经分析其含铜量达99%以上,其中不含炼渣等杂物,多数是锻打成型,个别的是熔铸的。学者一致认为它们是天然红铜的制品。现在完全可以应用化学分析和金相分析的方法来区别天然红铜与原始冶金所得的纯铜。
⑼ 甘肃出土的铜镜为何被誉为中华第一镜
因为甘肃出土的这面青铜镜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期的铜镜,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所以被称为“中华第一镜”。铜镜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开始是用作祭拜时的礼器,后来逐渐成为王公贵族的生活用具,用来鉴己整形,直到汉朝才开始在民间普及,成为普罗大众家中都拥有的日常生活用品。
镜子上的小孔细心的专家还发现这枚青铜镜上有两个小孔,它们的作用是可以用绳子穿起来,挂在房门上或者挂在腰间,提到辟邪驱鬼的作用,因为古人相信镜子可以照出妖孽鬼物的原形,对人类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