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道家经典着作有哪些
1、《庄子》
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着。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2、《道德经》
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着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⑵ 想了解道家学说,该从哪些典籍开始
你好,其实您最好可以到当地的道观皈依成为居士的,这样能够有人给您面对面的指导
先来回答您的问题吧。初学者,先看看《道门语要》,这样你可以走少很多弯路。
建议您从《太上感应篇》、《道德经》、《清心诀》、《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以及《南华经》开始学习,首先了解道教的思想和哲学体系。
道教诵习经典的禁忌
见经典如见圣真。凡翻阅经典之前,先沐手叩齿,平神静气,恭敬不二第一。凡玄门经典,乃三界自然之真气凝结而成,来之不易,故要用黄布、红布层层包裹。所陈之处,必有铺垫。开卷之前,双手捧经,平举齐眉,后揭开包裹,左手开经。翻阅页码,不得用手,一般须制作经签:将竹片削成约半公分宽、十公分长,尾端可以雕花,坠以简单饰物。若无经签,可以用线香或殿堂中的其他洁净物代替。凡经典上的文字,不得用经签尖、小拇指、中指指点。遇到不认识的字需要求教时,用经签尾、大拇指、食指或无名指指点。
凡经书,不得涂改、书写。或经书错字,或口传秘旨,或神灵讳字,或运气存意,或种种用法,均是心记。心记不能又恐遗忘时,另备洁纸,把经文页码、文字抄誊一遍,再添修改。熟记之后,焚化笔记。凡写有经文的书卷纸张,均不得任意丢弃,应在僻静、无人的地点焚化。更忌心性放荡,折损、破坏经书。
经典不得放于床头、座椅、腿部等不洁、不尊之处。
习悦经典,忌“凉经”。遇《早晚课》出坛时,诵至“欲求无上道,大众称天尊”(这是《早课》;《晚课》为“欲免轮回苦,大众称天尊”),用红布或经布(若均无,取黄表纸亦可;此处,因经未诵完,故不合经书)遮蔽经文。而后站立起来,称三次天尊后出坛。或做完《天地》《祝将》,或转完天尊后回坛,称三次天尊。复跪下,再揭去经布,继续诵《中堂赞》至功课经完。
学习经典,一般选择干净、僻静处,在黄纸上用繁体汉字毛笔书“学习经典,诸神回避”八字,贴于墙上。诵习经典,有度人度己之功,读错一字,伤及十类万灵,背负无穷罪孽。一般,私下偷习熟悉,法器习练无错,方可在殿内公开讽演。若不慎读错,及时悔改。
凡经师念经、高功做法事,须秉诚单一,默佑诸方。
殿堂之内,不得喧哗。神明面前,不得言语不洁。
凡印刷、诵经错误者,或印刷邪术、扰乱正法、劝善为恶、非佛非道的书籍,无功有殃。地狱内,设有专科,凡诵读不专者,或不慎诵读错误者,或印经错误者,或师长教经错误者,亡过之后,先在地狱补习经典,读对、改过为止。而后,才交由十殿阎王(若是冠过巾的道士,则交由三官大帝)审查。所以,读经时,应谦虚谨慎、诚惶诚恐、毕恭毕敬,不生一丝懈怠。
经者,口口相传,秘法均不在字面。习悦经典,先拜明师,这叫“过经”。未“过”之经,不得修持。经不“过”,则无师承;无师承,则失其魂。若师父不“过”,改日复进,以诚心打动。
玄门必诵的经典为《早坛功课经》(含《常清净经》、《护命妙经》、《度厄真经》、《心印妙经》)、《晚坛功课经》(含《救苦妙经》、《生天得道真经》《解冤拔罪妙经》)、《三官经》、《玄灵北斗经》(合称“四品经”);常诵经典还有《度人经》、《雷经》、《玉枢经》、《青玄济炼铁罐施食全集》、《皇经》等。常行科仪有四十几种,在此不提。凡全真弟子,须素食、不食酒荤。若是居士读经,或善信跪经,须在前一日起斋戒沐浴。女人经期不进殿堂。各经念诵,另有时辰禁忌,在此不提。
若是道士读《皇经》,则另有严格禁忌,在此不提。玄门经典中,《皇经》最为尊贵,其禁忌最为复杂。
凡善信在道观遇到道士,或寺院遇到僧人,或其他善人诵经,若能陪同跪诵,专诚用神,获福无量,罪业蠲除。遇殿堂诵经,不得凑身观望、翻拉经书等。凡六道中有生灵读经,必有丁甲护持。凡一人诵经,附木精灵、路过蚁虫、蜎飞禽畜,均沾利益;若遇有慧根者,闻经悟性,可以直接拔离六道。诵经中,遇诸天尊圣号,须敲单磬,善信当闻磬叩拜。诵经之时,专一不二,存神运气,山崩地裂,也当不惊不慌,呼吸均匀,如若平常。诵经毕,方可起立查看。自古全真教有“三不起”,经堂念经是其一(另外两条是:寰堂打坐不起,斋堂用斋不起。“三不起”的涵义是:全真教道士在行以上三件事的时候,即使天子王侯来访,也可不立即礼拜;而天子王侯亦不怪罪;行功完毕后,再行见面礼)。
若念经一半身体遇急症或其他紧急事项,可以三拜后,脱去忏服,离开经单;事毕后,返回搭衣,三拜后继续诵经;若是重疾病,可以由其他道士代替,完成诵经,并代为叩首礼谢神灵。
若遇高功法师行跪拜,众善信应随同叩拜。高功俯首面礼天尊时,众善信亦当俯首,心怀诚恐,或忏悔,或祈福家属。高功默讳或表白宣表时,须全坛肃静,不得有杂音,严禁任何拍照、闪光。
另:文字是圣人所造;遇被人抛弃的、写有文字的纸片,捡起火化或埋于土下。不得裸晾于三光下、任凭风雨。
不得践踏凡人书写的书信灰烬,此对他人不敬;不得践踏殿堂内的表疏(关文、符等也在此列)灰烬,此对神灵不敬,有大罪孽。凡科仪结尾,若是在殿内焚化的表疏,殿主须及时双手护送灰烬捧入焚化炉或送入香炉,不得使灰烬随风飘散,以免造人畜误践踏。
http://www.isms.org/ 这个道教之音网站收录了道教许许多多的资料,平常我们查阅资料的时候也都是经常从这里寻找的,还有就是http://www.worldtaoist.com/index.html 世界道家联谊会官方网站 这两个网站都是常用的道教资料学习网站
最后说一句,持念天尊圣号不可思议功德,圣号到处,灭罪消愆;宝号宣时,扶危救难。
稽首顿首虔诚吕帝祖师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
⑶ 道教基础入门的书与经典的书籍有哪些
《道藏》
《道藏》是历代道教经典文献之集大成者。所收典籍广泛,内容宏富,既有道教经典论着、科教方术、仙道史传,又包括了古代医药养生、天文史地、诸子百家;既是道门研修的经典依据,也是研究传统文化的珍贵文献资料,为道教宫观所珍藏
电驴上有资源,你可以去下载。
你也可以先看下《道德经》《南华真经》。
⑷ 道教文化的经典书籍是
道教奉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为最重要的两部经典。另外,道教模仿佛教的大藏经创制了道藏,收集历代道家着作,不仅包括哲学和道家理论,而且包括炼丹、养生、治病、气功等方面的着作。主要有《正统道藏》、《道藏辑要》、《万历续道藏》等,现仅存明代《正统道藏》流传,其它版本已失传,现存历代道教经典多收录于此。道教的经书数量非常庞大,各派的主要经典也各不相同。
《周易参同契》是最早的丹经,称为丹经之祖,此外《抱朴子》也是道教丹鼎派的基本经典。《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也是道教早期的主要经典。《黄庭经》和《上清大洞真经》则是上清经箓派的主要经典,茅山派也非常重之。《度人经》和《三皇文》则是灵宝派和三皇派的主要经典。《阴符经》和《常清静经》也是道教两部非常重要的经书,是道士必须诵习的经书。此外,《玉皇经》和《心印妙经》也是道教徒的日常功课之一。
道教南宗正一派虽然以符箓、斋醮、科仪为主,但北宋以后也主张三教一理,修炼内丹,出现了《悟真经》、《金丹四百字》等经典。道教北宗全真派更主张三教合一,炼气全神,明心见性,兼融释儒,以《道德经》、《孝经》和《般若心经》三家经典为主,提倡“孝谨纯一,敦厚朴素”。
⑸ 道家经典着作有哪些
1、《庄子》
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着。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⑹ 请问道家经典有哪些初学道者可以看看哪些典籍
第一是《道德经》(即《老子》),第二是《南华经》(即《庄子》),第三是《冲虚经》(即《列子》),第四层次的有如《清静经》、《关尹子》、《阴符经》等等。
初学者,可以直接读道家最经典的《道德经》(版本最好是1973年湖南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本《老子》,这个版本最接近老子写的《老子》,也就是被后人改动得较少。),怎么读呢?从《德经》的中间部分开始读(比如“知不知”那一章),初学者最好不要从《道经》的第一章开始读,虽然《道经》的第一章是整本《道德经》的叙论篇,但是,极少有人把这一章读懂了的,这一章读偏差了的太多了;这一章读偏差了,对整本《道德经》的解读会导入歧途。只有把后面比较浅显易懂的篇章读懂了,再回过头来读前面《道经》篇章是有极大帮助的。其实,《道德经》还是不难读懂的,方法是从已知推未知(从读得懂的去理解、推敲读不懂的),推出来的未知是否符合老子的本意,两个方法可以判定,一是是否符合逻辑(即经得起推敲),二是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即经得起验证)。如“知不知,尚矣”这句,关键在“尚”字,什么样的行为是高尚的呢?因此,“知不知”就只能解释为“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能与“尚”对称、对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