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有关文化理论视角有哪些

有关文化理论视角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02 09:16:18

㈠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是什么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是荷兰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提出的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一个框架。他认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下人们共同拥有的心理程序,能将一群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通过研究,他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归纳为六个基本的文化价值观维度。

通常可以从对规则的诉求愿望、对具体指令的依赖、对计划的执行程度去考虑。一些文化中的雇员推崇明确,并非常乐意接到其主管的具体指令。

这些雇员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规避,并偏好于回避工作中的模棱两可,别处的雇员则以相反方式进行反应,因为模棱两可并未威胁到他们对稳定和安全的较低需要。这些雇员中甚至可能会对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如鱼得水。

诸如希腊、葡萄牙和比利时等国的雇员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规避特征,并偏好结构、稳定、规则和明确。较低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包括中国、爱尔兰和美国。

(1)有关文化理论视角有哪些扩展阅读:

霍夫斯泰德出版了巨着文化的影响力:价值、行为、体制和组织的跨国比较,后又采纳了彭麦克等学者对他的理论的补充,总结出衡量价值观的六个维度:

(一)权力距离指某一社会中地位低的人对于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

(二)不确定性的规避指一个社会受到不确定的事件和非常规的环境威胁时是否通过正式的渠道来避免和控制不确定性。

(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是衡量某一社会总体是关注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集体的利益。

(四)男性化与女性化维度主要看某一社会代表男性的品质如竞争性、独断性更多,还是代表女性的品质如谦虚、关爱他人更多,以及对男性和女性职能的界定。

(五)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维度指的是某一文化中的成员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

(六)自身放纵与约束维度指的是某一社会对人基本需求与享受生活享乐欲望的允许程度。

在短期取向的文化里,价值观是倾向过去和现在的。人们尊重传统,关注社会责任的履行,但此时此地才是最重要的。比如美国,公司更关注季度和年度的利润成果,管理者在逐年或逐季对员工进行的绩效评估中关注利润。

㈡ 跨文化方面的理论有哪些

转载
最有影响的四个跨文化理论提出了区分文化差异的方法和维度,对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特定群体的文化行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六大价值取向理论(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
最早提出跨文化理论的美国人类学家。Kluckhohn &Strodtbeck
Kluckhohn ,哈佛大学的教授,参与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战争情报处组建的专家队伍,研究不同文化的价 值、民心与士气。
对日本民族心理的研究和价值观的分析、对美国德克萨斯州不同文化与种族的社区共存的大规模研究
成果:《价值取向的变奏》——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1、对人性的看法。
美国认为人性可善可恶,是善恶混合体,又可能改变;美国强调制度,尽可能考虑人性恶带来的坏行为。很难改变。“三岁看、老”
中国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中国制度比较稀松。
2、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
中国人讲求风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美国人更强调通过改变自然环境去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达到自己的目标。人主导环境。
东南亚海啸事件:美国人认为是人类预测不准备;中国及亚洲国家认为是人破坏自然带来的灾难。
3、人们对自身与他人关系的看法。
中国:集体主义
西方:个体主义
4、人的活动导向
美国“强调行动的社会,人必须不断的做事,不断的处于在动之中才有意义,才创造价值。不仅要动,还要快。快餐文化,
亚洲社会。静态取向,安然耐心被视为美德,强调“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强调无为而治。
当美国人发现问题总是倾向于立即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实施;而东方人有时会选择静观,什么也不做,让时间与外界环境自然成熟,再抓时机去把问题解决掉。
5、人的空间观念
中国人倾向于把空间看做公共的东西,没有太多隐私而言;
美国人、德国人倾向于把空间看做个人的私密之处,他人不能轻易走进。
6、人的时间观念
一是关于时间的导向,即一个民族和国家注重过去、现在和还是未来。
一是针对时间的利用。即时间是线性的,应在一个时间里做一件事;还是时间是非线性的,在同一时间里可以做很多事。
中国文化关注过去和现在,而较少注重未来;美国文化很少关注过去,基本着眼于现在和未来,这种导向在中美两国创造的文学、电影和艺术作品中稍见端倪。
美国、德国文化,一个时间做一件事;意大利、中东人,同时做多件事。
该理论没有探索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为什么不同国家和民族在这六大价值取向上会如此不同。

二、文化维度理论(霍夫斯塔德)
文化维度理论是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是实际调查的产物。起初并无理论框架。20世界70年代初,对分布在40个国家和地区的IBM员工的文化价值观的调查。
成果:《文化的后果》 四个价值维度
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益)
2、权利距离(人们对于社会或组织中权利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
3、不确定性回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
4、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追求物质还是强调人际和谐)
20世界80年代,重复研究,不仅证实前面四大维度,还发现一个新的维度:
5、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着眼于现在还是放眼于未来)发表于《文化与组织》书中。

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蔡安迪斯)
霍式理论认为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是同一维度上的两级,即一种文化如果在个体主义上得分高,就意味着在集体主义上得分低;反之亦然。一种文化不可能既很个体又很个体。
蔡认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不是一个维度的概念,也不是两个维度的概念,二是一个文化综合体。并将这个概念降到个体层面,用它来描述个体的文化导向而非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导向。

㈢ 社会学中文化分析的视角包括哪些

社会学的概念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是什么 一整体性,社会学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体系;二综合性,社会学研究总是联系多种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加以考虑;三实证性,社会学强调社会调查和对社会现象的数量分析;四应用性,反映在社会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
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社会学在理论方面的作用。1、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2、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社会观,为人们最终选择“应该怎么样”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二社会学在实践方面的作用。1、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2、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依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

社会运行机制的概念 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种组成机构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也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社会运行的内外条件主要有哪些/社会运行的条件:一人口条件〔指数量、质量、结构〕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二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三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四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五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六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七迟发展社会和迟发展效应。

社会的概念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二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的关系是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是什么 一综合性原则 基本途径,理论综合研究;利用数学、统计学等模型的综合研究。二协调性原则 包括:结构性协调;功能性协调;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协调。三满足需要的原则。
简述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一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宏观社会是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等。微观社会指社会的个体结构,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
二个体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个人关系,指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它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因而它常常是不稳定的、变动不居的。群体关系,指在社会的群体或组织的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三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学院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地缘,是指人类社会关系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的关系。业缘是指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社会学一般使用广义上概念。
广义上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上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社会越轨 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控制的手段
1、 政权:政权是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最高权力机构。
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军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进行社会控制。
2、法律: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政权强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3、纪律:纪律是社会组织要求其成员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约束力局限于制定纪律的群体内部。
4、道德: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形成的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
5、风俗:风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社会生活中相互影响自发形成的,并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习惯。
6、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指公众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共同意见和评价,它是通过在特定人群中传播消息,交换看法而形成的。

社会越轨的功能
1、社会越轨,作为一种违反社会规范的社会行为,是社会控制的主要对象,它有三种不同的性质:消极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起消极妨碍作用的越轨行为;积极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进步作用的越轨行为;中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十分明显的,介于消极与积极之间的越轨行为;
2、社会越轨的社会功能
(1)越轨行为的负向社会功能
A、破坏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的愿望;B、破坏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联系;C、破坏社会成员之间的正常联系
(2)越轨行为的正向社会功能
A、有助于认清和界定社会规范;B、增强社会组织和群体的团结;C、引起社会变迁;D、促使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㈣ hofstede六个文化维度理论是什么

6个维度: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alism/collectivism)表示个人与群体间的关联程度。个人主义文化注重个体目标,相反,集体主义文化则更强调集体目标。

2、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表示人们对组织或机构内权力较少的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

3、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表示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态度。对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强的文化往往有明确的社会规范和原则来指导几乎所有情况下发生的行为。

阳刚型社会的文化成员赞扬成就、雄心、物质、权力和决断性,而阴柔型社会的文化成员则强调生活的质量、服务、关心他人和养育后代。

5、长期方向(Long-term Orientation Index。长期导向表示对待长期生活的态度。长期导向高的社会,人们倾向于节俭、积累、容忍和传统,追求长期稳定和高水平的生活。

6、自身放纵与约束(Inlgence versus Restraint)维度指的是某一社会对人基本需求与享受生活享乐欲望的允许程度。Inlgence(自身放纵)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社会整体对自身约束力不大,社会对任自放纵的允许度越大,人们越不约束自身。


(4)有关文化理论视角有哪些扩展阅读: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荷兰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提出的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一个框架。他认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下人们共同拥有的心理程序,能将一群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通过研究,他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归纳为六个基本的文化价值观维度。

㈤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服饰文化

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

一、关于社会的划分
尽管许多经典社会学家都以对社会的划分来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石,但他们却从未在划分社会类型的方式上达成过共识。而这些不同分类框架常常由于对划分出的社会类型所持有强烈的价值判断而带有缺陷。如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将所有社会分成三组:原始社会、野蛮社会和文明社会(言下之意,非西方社会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原始、野蛮社会);孔德将社会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主义(科学)阶段;而马克思则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及其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波普诺在其着作《社会学》一书中则从社会成员如何生存(即他们的生存方式)为基础,考察了由伦斯基发展出来的分法。即:狩猎采集社会(Hunting and gathering society)、园艺社会(Horticultural society)以及几乎同时代出现的游牧社会(Pastoral society)、农业社会(Agrarian society)、工业社会(Instry society)、后工业社会(Postinstrial society)。

二、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在生物学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发展起来的,并深受物种进化论的影响。孔德和斯宾塞提出了功能主义最基本的原则:社会与生物有机体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后来的追随者更坚持任何社会系统都回像人体系统一样自然地协调发挥作用以确保系统自身的稳定或均衡,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因此,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实在功能上满足整体需要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各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涂尔干常常被视为当代功能主义的奠基人。他把社会看做是一个由道德价值观上的共识来规范的特殊有机体。他对以机械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和以有机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做了区分。以有机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得以存在,是因为社会成员都承担着相似的经济角色,因而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建立在有机团结为基础上的社会则是因为社会成员们承担着高度专业化的经济角色,因此相互高度依赖。

帕森斯是将功能主义发展为社会学分析中一个全面、系统理论的领袖人物。他认为一个社会只有满足了四个基本需求,才能发挥其功能,即维持秩序和稳定的四个基本需求是:目标的获得,对环境的适应,社会的整合以及对越轨行为的控制。帕森斯尤其强调社会整合功能的满足,认为这需要社会成员接受和遵守社会的共享价值观。他认为是这些共享价值观将社会“粘”在了一起。如果过多的人拒绝接受这些价值观,社会稳定将会崩溃。

默顿将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理论进行了改进,使其更有利于经验性研究。他指出社会系统中并非所有组成部分都发挥着正功能,当社会结构中的某一单位阻止了整个社会或其组成部分的需求满足时,它就是反功能的(将资源消耗于制造原子弹,而不是满足社会需求,这便可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的反功能)。此外,社会结构发挥的功能还存在已经预期到或意识到的“显功能”,也存在尚未意识到的“潜功能”。

功能主义在许多问题上受到批评,但主要时因为它所反映的社会观在本质上是保守的。由于它过分强调共享价值观并且将社会看成是由为整体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各部分所组成的,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社会的不满和社会冲突;由于功能主义过分强调秩序、稳定和共识,它甚至可能歪曲社会的真正本质,往往某些部分的获利则是以其他部分的利益受损为代价的。

对功能主义批评最严厉的是冲突主义论者。他们认为功能主义视角在研究稳定的社会时也许是十分有用的;但放眼当今世界,社会在飞速变迁,冲突不是例外而是规律。

三、冲突论的理论视角(Conflict Theory)
冲突论者内部观点不如功能主义那样统一,但他们所持有的一个共同信条就是:社会总是处在对稀有资源的争夺之中的。其中最主要的稀有资源之一即是权力。冲突论者由此认为社会最好是被看做一个持续展开权力之争的竞技场。

许多冲突论的主要假设是:社会、社会设置和社会秩序主要是通过强力来维持的,而并非是通过共享价值观将它们“粘”在一起的。社会中的有权势者在迫使社会中的弱势成员至少在表面上服从他们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运用了强力。因此,冲突论者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明确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群体,探求他们是如何维持其统治的,以及他们在最初是怎样获得这些权力的。

冲突理论有时简单地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强调的是社会中经济力量的重要性,而不是功能主义所强调的共享文化价值。他们所关注的是阶级之间的持续斗争。新马克思主义者通常认为只有在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权力消亡以后,社会进步才能实现。

冲突论者这一术语同样包括许多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家,当代最着名的非马克思主义冲突论者是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他抨击了“社会基本是有序的”这以功能主义的基本前提。达伦多夫与马克思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更愿意把冲突看成权力的争斗,而非不同阶级对经济资源的争夺。然而与马克思一样,他也认为社会总是倾向于不稳定和变动的。他实际上在坚持应将社会变迁,而不是不社会秩序,作为社会分析的主要关注点。

美国的冲突理论奠基人米尔斯,虽然他本人认为自己继承了马克思的传统,但他的许多思想实际上也来自于韦伯。米尔斯的思想反映了美国中西部的民粹主义。这种19世纪晚期的政治意识形态将“人民”看成是美国生活中腐败的“大利益集团”的对立面。在他的着作《权力精英》(The Power Elite 1956)一书中,他试图揭示出谁在真正统治美国。他认为这个国家被来自三个相互关联领域的领导人所主宰,他们是大企业的高级主管、政府行政机构的主要官员,以及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不仅如此,企业主管常常进入政府就职,退休的将军频繁地被选入企业的董事会。米尔斯认为,这个小且非常集中的群体为美国社会做出了绝大多数的重要决策,包括战争于和平,货币于税收,人权于职责等。

米尔斯由此发展出了当代冲突理论的中心思想。冲突论者认为那些权力精英们尽管具有显而易见的成功标志,然而他们并不如其反对者那样意识到了他们所拥有的权力。为了处理反抗和把公众反感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大权在握者总是试图模糊他们于大众的界限。尽管如此,大众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无权,并对此表示愤恨。这种强势者与弱势者之间的紧张状态孕育着社会冲突的火种。从现存社会秩序中受益最多的那些人会试图将这些制度维持下去,而那些被剥夺者则在奋力改变这一切。来自于这些对立群体间的冲突将导致重大的社会变迁。

四、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马克斯·韦伯是最早强调研究互动和意义之重要性的社会学家之一。实际上,他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目的是解释他所讲的“社会行动”。为了做到这一点,韦伯觉得社会学们必须把他们自己放到他们所研究的人的位置,然后去阐释他们的思想和动机。他把这种方法叫做移情式理解。然而韦伯从没有将这种想法付诸实践,他所做的大多数工作是在宏观社会学层次。倒是由美国人米德成了最早对人类互动中的意义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他的理论视角后来被称为符号互动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单位是行动。行动(Act)是指某个人在特定情景下的全部反应。它不仅包括人们的实际行为,而且包括人们对环境中特定事物和人的注意,以及他们对那些事物或人的感觉和想法。

米德还说,人类与动物不同,还在于人类有自我。米德用“自我”这个词强调这样一种事实:我们针对自己采取“行动”,就像我们针对别人一样。我们赞美自己,与自己辩论,在内心感到自豪或陷于自责。在所有这些“行动”中,我们在与我们的自我交流,与一个内在的“人”交流,就像与另外一个人交流一样,而这种与自己“交谈”的过程,是人类意识中最重要的,独一无二的特征。

米德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发现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学习由社会构建并由大家共享的象征意义,同时,人类还不断地“创造”新的意义。人类的互动是基于由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

米德学生布鲁默对他老师的思想进行了提炼和发展,并对符号互动论概括为三个基本原理:第一,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对其采取行动。【如:顾客与收银台结账时的情景,顾客很自然地把账单交给收银员,并且掏出钱包,而收银员也很自然地把一张普通的“纸”接过来,准备收钱找零。他们对于账单的行动都是基于他们所赋予账单这种所共享的意义。】第二,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如:他们之所以知道账单的意义,是由于他们通过以前许多类似的互动学习的结果。】第三,在整个互动过程中,我们赋予某种情景什么意义,并决定怎样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如:当顾客发现没有足够的钱结账,就会表现得很尴尬,并决定临时出去取一点,而收银员则根据情况决定如何行动,是去问经理,还是认为这位顾客诚实可信赖。】

而人们在公共场合那些“想当然”地处事行为其实就是以人类的共享定义为前提的,而这种关于定义的共识是人类互动得以进行的关键。由于社会的成员以同样的方式解释和定义多数同样的情境,所有他们可以以某种组织化的方式共同采取行动。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指出了共享定义的极端重要性:“如果人们将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这就是人们有时所说的“托马斯定理”。如假定全社会人都认定打喷嚏可以传播艾滋病这样一个事实,那么人们就会竭力回避患流感的艾滋病人,尽管这类行为都是基于一些错误的判断。

此外,社会学家还发展了一系列理论来阐释和拓展符号互动论的中心思想。戈夫曼的“拟据论”详细研究了人们尝试在别人眼里制造形象的过程,并在人类互动中通过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或自我呈现(Presentation of Self)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一种努力,从而诱导对方做出行动者所期望的行为。

然而,符号互动论关注的仅仅是个体的行动方式,这种理论方法不能够解释个体无法控制的力量对其行为的塑造,它忽视了社会结构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五、对三种视角的主要评述
这三种理论代表着社会学家认识社会的三种主要视角,而这三种视角所显示的差异性并不是起源于矛盾或者对抗,而是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我们绝不能说一种视角是对的,另一种是错的,只能表示个人更偏向于哪一种,就我个人本身而言,比较赞同冲突论的分析方法,这似乎有点唯恐天下不乱之嫌。每一种视角都考察了同一社会现象的相关方面,而给对方以补充。前两种理论视角都属于研究大型社会系统和整个社会变动机制的宏观社会学理论,而符号互动论则更多的关注微观层面的人类社会行为。

㈥ 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明他们的片面性

1 丹纳《艺术哲学》社会文化视角 依据:种族,历史,文化决定个人审美。 片面性:忽视个体的独特审美特性
2 形式主义的纯文本分析视角 依据:文本只有在自身分析时才有意义。 片面性:忽视文本与外界的联系 3 精神分析的心理学视角 依据:艺术创作的根源是潜意识里的性力。
片面性: 忽视艺术的社会性 群体性

你问题中的第四种我不知道。

㈦ 文化的理论

不同的学科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
从哲学角度解释文化,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由于哲学的时代和地域性从而决定了文化的不同风格。一般来说,哲学思想的变革引起社会制度的变化,与之伴随的有对旧文化的镇压和新文化的兴起。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人们存在于自然中,同时也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时间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自然中的重要平台;社会、国家和民族(家族)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的另一个重要平台;文化是指人们在这种存在过程中的言说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为方式、意识或认知方式。文化不仅用于描述一群人的外在行为,文化特别包括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的心灵意识和感知方式。一个人在回到自己内心世界的时的一种自我的对话、观察的方式。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文化,即使是意识形态,也不是绝对排他的。对葛兰西来说,文化霸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赤裸裸的压迫和被压迫关系。“统治集团的支配权并不是通过操纵群众来取得的,……统治阶级必须与对立的社会集团、阶级以及他们的价值观进行谈判,这种谈判的结果是一种真正的调停。……这就使得意识形态中任何简单的对立,都被这一过程消解了。”它成为一种从不同阶级锚地取来的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动态的联合。

㈧ 什么叫文化学视角

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文化。

它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可以说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 视角就是从这种文化角度去看问题,分析问题。


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它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

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可以说是其主要的基本特征。

㈨ 社会学中关于社会有哪些理论视角

社会学中关于社会有六种理论视角:功能论、冲突论、过程论、符号互动论、批判论和结构化理论。

此处列举五种:

1、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是指侧重对社会系统的制度性结构进行功能分析的社会学理论。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代表为美国的帕森斯、默顿等。

由社会有机体论和早期功能主义发展而来,主张用功能分析方法认识和说明整个社会体系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认为社会生活之所以能维持下去,是因为社会找到了一种手段(结构)去满足人类的需要(功能)。其最重要的理论是社会均衡论。

2、冲突理论

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之一,与结构功能主义相左。本世纪50年代后流行于西欧和美国,着重探讨社会冲突的本质和根源,冲突的类型、预防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等。

冲突理论产生后,在西方社会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它很快渗透到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经验研究中去,在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种族关系、社会分层、集体行为、婚姻家庭等领域出现了大量以冲突概念为框架的论着,在当代社会学发展中有重大的影响。

3、符号互动论

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 H. Mead)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等),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4、批判论

它认为社会学理论知识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就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检视,其基本特征就是不断强调社会学理论批判的、革命的性质,强调理论和理论家在改造、变革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反对那种旨在维护、修补现存社会结构的单纯解释性的“科学”研究和把现代工业社会的既定现实当作合法的做法。

5、结构化理论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以批判的特点而着称,他的结构化理论代中最初萌芽于20世纪70年后期,是在与功能主义的抗衡中诞生的。它的发展与完善经历了很长的时间,1984年出版的《社会的结构》是该理论最成熟、最系统的着述。

阅读全文

与有关文化理论视角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