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认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措施是什么
意义:
1、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素质
4、体现了我党始终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措施: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当务之急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愈益突出。一方面,文化事业总体实力不强,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健全,受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不少文化企事业单位缺乏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文化领域一些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性障碍日益凸显出来。解决这些长期积累的问题,惟一的出路在于改革。《决定》指出: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加强和改革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主要是管方向、管干部、管领导班子建设、管重大事项决定。进一步转变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增强服务功能和自律功能,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积极培育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微观组织。
第二,以增加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增加国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在城市,要加大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群艺馆建设的投入,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群众就近、经济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在农村,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要大力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坚持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第三,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以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国有和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要对文化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以骨干文化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推进集团化建设,打造一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微观主体,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第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要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建设,统一文化市场管理规则,实行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严厉打击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进一步整顿文化市场秩序。
第五,健全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步骤、有选择地扩大对外开放。探索建立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抵制腐朽文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格局。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扶持一批文化企事业单位,做大做强一批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品牌,鼓励具有民族特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扩大文化产品出口份额,使我国文化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贰’ 文化站是公益类一类事业单位吗
社会公益类
事业单位
。即通常称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指
图书馆
、
博物馆
等纯粹为
社会
提供优质
文化
服务的单位
难道乡镇文化站不是这一类
乡镇文化站也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这次机构改革也是在内吧!
‘叁’ 乡镇综合文化站激励约束机制
摘要 一、改革目标
‘肆’ 关于乡镇文化站的工作难点和存在问题是
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工作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不少地方的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文化站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性障碍。乡镇文化站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县文化主管部门仅对其行使业务指导职能,这种体制,一是产生了文化专干不专的问题。一些文化站干部常年承担行政工作任务,难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二是县文化主管部门难以调配使用,造成文化站人员不能流动,缺乏活力。三是乡镇政府对文化站投入少,管理不力。有的乡镇因财政紧张,出现文化站被挤占、被挪作它用的现象。
(二)乡镇文化站队伍不稳定。众所周知,农村文化站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其先天性弱点,主要表现在编制偏少,隶属关系不清,生存经费拮据,岗位人员不稳。由于没有编制,人员待遇低,国家曾于1984年和1993年先后两次下拨文化站转干指标,解决了一部分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身份问题,但未转干的人员至今仍是聘用的,他们壮有所用,老无所养,这些根本性待遇问题得不到解决,使绝大多数文化站工作人员人心浮动。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员长期被抽调搞乡镇中心工作,文化站被迫常年关门。
(三)乡镇文化站地位低下。由于没有把已经作为“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的文化站列入国家编制序列,没有真正得到法定的确认,导致文化站得不到应有的位置,文化干部被混岗使用,难以评上专业技术职称。甚至在有些领导眼里,文化站可有可无,根本就无地位而言。处于这样的境地,乡镇文化站的职能作用根本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乡镇文化站功能减弱。文化站是受乡镇人民政府领导的公益型文化事业机构,它的基本任务是运用文化手段进行宣传鼓动和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但由于其功能减弱,加之文化站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难以完成应当承担的工作任务,导致不少地方群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看歌舞难,文体生活十分缺乏,从而使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有所蔓延甚至泛滥。
(五)乡镇文化站经费紧缺。文化站活动经费主要靠乡镇政府解决,由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乡镇可用财力减少,对文化事业投入就更少。现在农村大部分地区农民生活并不富裕,特别是偏远山区文化活动无场地、无设施,与城市相比差距太大。由于经费严重不足,设施设备陈旧限制了文化站的发展,加之管理不善,使农村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而沦为“空壳文化站”。
(六)、领导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中文化站工作实绩没有列入硬性指标。各级领导对领导好或领导不好文化站,在领导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中绝大部分乡镇都没有硬性的指标规定,造成对文化站工作领导不力,或重视不够。使文化站的领导工作处于十分薄弱的状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空气站、牌子站、无人站”等名存实亡的文化站。
对乡镇文化站的现状有深入细致的了解,才能知道存在问题,才能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才能具有危机感,才能具有使命感。
‘伍’ 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是什么性质怎样分类,将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归行政。还是归事业呢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只有具有法律法规、国务院文件赋予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才被划入行政。文化服务中心很明显并不具有管理职能,即使是公益类,届时主持分类改革工作机构也会根据其工作开展情况,考虑为予以保留或整合、撤销。
‘陆’ 乡镇政府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关问题
我们这里的还没有启动,但是像劳动保障事务所是归类为行政的,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而农业技术推广站、计生服务所、水管站、林业站、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文化站、残联、合管办、企业站、兽医站、统计站等是划为事业单位,为财政拨款的,都是公益性的。目前没有经营类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