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学经历着自然环境的变迁和历史社会沿革,一直和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息息相关。中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同各种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历代医家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历史唯物认识观,发扬“医者仁术”和“痌瘝在抱”的救死扶伤精神,在对“巫医”、“巫术”、封建迷信以及各种歧视中医思想的不懈斗争中,顽强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时至今日,在我国乃至世界医疗卫生体系中,中医学仍以其实践的普遍有效性和极佳重复性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医学是世界上唯一有着5000年连续历史的,独立于西方医学的医学。其至今存在的原因之一是它植根于中华文化,其中贯穿的是以《易》学思想为基本格局的“象”思维模式。以“象”为认识基本层面的思维,强调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去认识事物现象本质。由于世界的纷繁复杂性和变化随机性,导致这种思维必须依靠经验的总结、归纳和推演,因而是抽象的。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点认为世间万物生长于自然环境之中,无不受到其影响,各种生物的生老病死莫不与其相关,人类与自然同样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中医学通过观察机体的总体状况,不孤立地看待疾病本身,在“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动态的寻找疾病的规律,以对“证”下药。2003年的SARS疫情蔓延全球,西方科学家致力于找到一种特效药物和疫苗杀死“冠状病毒”。中医无法也没有努力找出致病源,但是根据时间、气候环境、病邪的属性、个体差异、证候表现进行辨证论治,针对时、地、人这一宏观现象进行预防与治疗。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一院治疗60例“非典”患者,无一例死亡、无一例转院、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达到3个“零”的奇迹。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治疗80多例,其中中医介入治疗者71例,但这71例中,死亡者仅1例。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纯中医治疗16例,也无一例死亡。而且凡是用中医介入治疗、激素用量少的“非典”患者,至今观察未见有股骨头坏死、肺纤维化等后遗症。事实证明中医防治SARS效果胜于西医,已可定论。 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形势和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机。其中有中医界本身的问题,也有中医圈以外的质疑。主要的辩论集中在“中医是否具有科学性”、“中医是否能看病”、“中药的副作用”等等问题上。这些问题但凡是关心热爱中医的人,抑或是反对抵制中医的人都很关注,围绕这些焦点做了很多文章。他们的观点笔者不愿擅加评论。
‘贰’ 我国传统医学为什么会被全世界公认为一项“大发明”
我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的医学体系。它传播至全世界,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被公认为一项“大发明”。我国传统医学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四诊法,是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瑰宝。汉代医生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麻醉方剂。中医学在理论体系、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外科、免疫、养生等方面的成就独步天下。
‘叁’ 我们现在所称的“中医”为何应该叫“传统医学”
“中医”其实是从我们中国古代一直传承下来的,而且中草药的配方直到现在的在科学证实之后,也是有科学道理的,所以“中药”也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一直流传到现在对当今的医学事业也是由一定的促进意义的。所以现在“中医”因为他的传承意义,更多的人觉得应该被称为“传统医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他与“现代医学”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也是更加正规的叫法。
第三个原因是,“传统医学”带有着我们中国独特的特点,也是其他国家独揽不了的。为了避免“文化丢失”等类似事件的出现,人们也就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发展。
‘肆’ 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化。从中医学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轨迹,这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②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中可谓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医学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这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伍’ 中国十大国粹分别是什么,都有什么特点
1、中国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画
中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传统绘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气质,以其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3、中国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就是我们日常说的中医。它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慢慢开始被大多数当代中国人民所接受,同时在国际上也有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渐渐开始深受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欢迎。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可以说中医学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生理机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体现。在这个终级目标下,中医是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来自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
4、书法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书法为中国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中国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
5、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又称功夫,武功,国术或武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中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武术内容丰富,它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是修习一门制止侵袭的高度自保技术,它在切实解决安全问题的基础上,使我们的头脑得到应变能力的训练,简便易行、能够轻松提升人的精神和身体素质,防卫健身,精进卓越,快乐通融。
6、围棋、中国象棋
围棋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象棋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身,不但可以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辩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7、古琴
古琴,又称玉琴、瑶琴、丝桐、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琴是中国“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渊源贯穿“道儒释”,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
8、汉服、丝绸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
丝绸是中国的特产。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
9、瓷器
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器类有罐和钵。
10、锦与绣
锦是用彩色丝线织成花纹图案的丝绸。其色彩斑斓,图案华丽,是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高等丝绸。如新疆出土的汉代着名的《红地韩仁绣锦》就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它是在红色地锦上,织绣着具有汉代特征的图案,即云气纹、动物纹和吉祥语的组合。
(5)易学为什么是中华文化扩展阅读:
中国文明之所以能长久不衰的发展下去,和它的传承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以父子相传、家族相传的形式流传至今的。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有些文化在国内遍地开花,有些却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情。
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领域的要求愈来愈高,流行音乐和欧美文化的盛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文化的多样性,对传统文化的碰撞明显。
提倡传统文化的应有地位,需引导年青一代的思想观念和加强道德水准,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弘扬“国粹”艺术,振兴“国粹”艺术,传承“国粹”艺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人文教育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
‘陆’ 怎么理解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诞生和发展的。
譬如说,对中医影响最大的就是阴阳五行说。中医把人的五脏与五行相联系,中医认为:心属火,肝说木,脾属金,肾属水,肺属土。又把一般的常见病症分为阴阳两个方面,其中又包含了传统的整体体系的思想。譬如说,中医说的肾,不是专指肾脏,而是指整个肾有关的系统,包括泌尿、生殖系统。等等。
总的来说,中医是非常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中不仅包括人本身的衣食住行因素,还包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因素。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
‘柒’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医学方面还有哪些用途哪些方面的用途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学依赖民族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而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又形成了璀璨的中医文化。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
‘捌’ 中医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解析: (1)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1分)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医药学带有深深的历史印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熏育出来的医疗科学,骨子里渗透着浓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1分)③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医药学延续数千年而不衰,本身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诊疗方法,都说明了这一点。(1分) (2)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既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具体内涵义能够因时而变。②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③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精华和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④对待传统文化,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2分) (3)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③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分)
‘玖’ 中医这种文化,为什么能够在中国持续数千年而不绝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可以先要追溯一下,千百年来中国人看病一直是以中医为主导的局面,十九世纪初,随着西方工业化进展,西医也随之进入到了中国。由此不难看出,中医才是国人的大医师。
之所以有人对中医的存在有质疑,是因为有些庸医生,不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而是把精力用在了写文章,评职称等事务上,对病人更无“医者父母心“的担当,使得本该被发扬光大的中医,越来越被国人垢病。
相信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继提高,人们对中医这门古老技术也会越来越接受,越来越有一个客观和科学的评判。
‘拾’ 中国古代医学至今有千年的历史,为人类医学进步的贡献是不容小觑的
是的,中华医药卫生文明五千年,前半期为启蒙与奠基时期,对人体认识还很简单,对疾病的描述也很原始,虽然实践经验不断丰富,但理论探索、病因分析还离不开巫术的干扰,医药卫生水平由于尚处在造字时期,资料仍依口耳朵相传之后世追记,后来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中国古代医学对人类有主要影响。谢谢你,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问题的话,您可以随时询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