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余景点有哪些
、罗坊会议旧址纪念馆
馆建于1973年。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袁河南岸彭家洲上。地势平坦宽阔,村环水绕,阡陌连片,与罗坊圩隔河对峙,东北紧靠袁河大桥,如彩虹飞跨南北,气势雄伟。北距浙赣铁路1公里,公路四面畅通,水陆交通方便。纪念馆是一幢具有民族风格的四合院,造型优美壮观,布局得体,新颖别致,朴素大方,穆肃庄重。四周桔林成片,绿荫掩映,环境僻静幽雅。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设有6个陈列室,和参观接待室、阅览室、摄影部。
1930年10月23日至11月5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来到罗坊,在彭家洲召开了第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总前委成员和军以上负责人、江西省委负责人及党中央长江局代表周以栗共十余人。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身红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的决议,反对了李立三“左”倾机会主义攻南昌、打九江、会师武汉的错误主张。并制订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同时,为了解苏区土地革命斗争的情况,毛泽东同志找了兴国永丰区来当红军的傅济庭、李昌英、温奉章,陈贞山、钟得五、黄大春、陈北平、雷汉香等八个农民,在彭家洲一间土星里,开了整整一个星期的调查会。永丰区位予兴国、赣县、万安三县交界处,毛泽东同志抓住这个典型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上述三县以至整个赣南土地斗争的情况,写下了《兴国调查》这部光辉着作,为党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一一依靠贫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马列主义的理论基础。在此期间,还召开了工农群众大会,号召广大群众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搞武装斗争,建立工农政权,为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纪念馆的珍贵革命文物有实物,照片、绘画、泥塑,图表等。重点介绍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罗坊的伟大革命实践活动,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九龙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为了昭彰忠烈,砥砺后世,于1959年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1975年另择地重建,现址在九龙山垦殖场场部西南山巅,距场部0.5公里。碑高10米,蔚为壮观。占地480平方米,水泥走道,曲环陡峭。碑上镌刻“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红字,色泽鲜明,异常夺目。碑的南面是烈士墓,墓的南面是烈士烈士墓,墓周幼松环抱,穆肃端正,万人仰慕。
九龙山绵亘于县境西南隅,距县城30公里,是赣西南土地革命时期的重要革命活动地区之一。九龙山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中,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在土地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县革命活动创使人罗日光同志,在赣西延福地区加入了党组织,积极进行革命活动,发展了七名党员,于1928年在花桥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罗日光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1929年成立新余游击队,同年12月组织第一次农民武装暴动。1930年3月成立南区苏维埃政府,接着东区、西区相继成立。1930年10月下旬,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来到罗坊,更加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1932年上半年在上黄虎村成立了新峡县委,刘生元同志任书记。新峡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万圣发。七月成立四个武装大队,新峡县编为第四大队。经过几年的战斗历程,先后建立了106年乡苏维埃政权,工农武装由原来的游击队,发展到警卫营300余2人,有力地支援了主力红军的作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实行清乡、“围剿”,坚壁清野,杀害革命人民,为革命牺牲的烈士140余人,领导人有罗日光、谭斌、袁万龙、陈其才、刘子云等。先烈火的英名永驻人间,和山川共存,与日月同光。革命火焰扑不灭,待到春风吹又生。
魁星阁
风姿雄伟的魁星阁,耸峙于城南虎瞰山,南濒袁河,北傍瀛洲书院(今县二中校舍),阁高5丈余,上下四层,土木结构,造型优美壮观,飞檐画栋,精巧秀拔,古色古香,风韵别致,为典型阁式建筑。加以修缮,大有可观。
初名采芹阁,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为临江军教授叶师中所创。明嘉靖三十六年重建,更名东赢阁,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十年重修,取名文昌阁。康熙十六年再次修葺,改名兹阁。清同治九年狂风毁坏,同治十年重建,四易其名曰魁星阁。阁西侧为瀛洲书院,紧接明伦堂和文庙大成殿,历代文人应试会集于此。相传魁星系文曲星,主宰文章盛衰。所谓魁星点斗,是点定中试人的姓名的。据清代学者顾炎武的《日知录》考证:“奎神像不象奎,而改为魁。乃取字形,为鬼举足而起斗。”魁星阁襟山带水,东有百丈峰,西有钟山(今北山),南有鼎山(今良山),北有蒙山,四山环拱。袁河萦绕于前,古城屏立于后,集山水之精英,此则山水造于天者也。古人称魁星阁“关系渝川文运,不可以不建,”七百多年来废而复兴,标志着全县人文之盛衰。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保护名胜古迹,光耀民族文化,于1957年拨款修缮。1983年再次拨款大修,如今,胜迹更加妖娆,古阁重放光采。
位于县城北面,由于城市扩建,现为县城中心。山巅制高点,登高鸟瞰,视野开阔,全城景物尽收眼底。县人民政府招待所座落在玉几山上,六层宿舍大楼耸峙子北。民国时期,山巅建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塔高3丈,挺拔轩昂,塔身呈三角形,塔基为八角斗拱,四周栏杆环抱,解放后拆毁。据县志载:此山形如几,山巅有小阜方正,呼为印台,远眺袁河如白练,故名玉儿山。
虎瞰山
位于城东南,袁河之滨,山虽不甚高,拨地崛起,势若虎踞,俯视渝水,因名虎瞰山。其下有袁河深潭,相传昔有渔人沿流入内,洞深不测,旋即复返。又说此洞与仰天岗的仰天池相通,有人曾试以物抛入仰天池.沿洞随水流出。
凤凰池
位于县城西南,古县治凤凰门外,水井深广不数尺,水清且甘,四时不竭。相传有凤凰浴于此得名。明宏治年间,曰:瑞泉,旁有瑞井庙,今庙废井存。县城东十五里有凤落滩(今水西公社严家渡)。
崇庆寺
紧靠县城西面,与新钢厂区毗邻,东有新周铁路纵贯。昔日为古城西郊区,松关门外。寺建于隋大业年间,初名唐兴寺。宋太平兴国年间,赐名崇庆寺。明洪武初,寺僧重修。寺为我县最古老的建筑,民间传说,先有崇庆寺,后有新余城。今仅存残垣断壁,巳濒临湮没,急待抢修。
凤凰门
宋靖康元年,县城始建土城.明毫靖壬戍流寇起,知县祝尔庆改土城为砖城。分七门:东迎恩、西集泰,南纳凯、北通瑞、东南云津、西南凤凰、西北松关。凤凰门外有风凰池。(凤池伍氏族谱)伍国正,号仙池,宋绍兴年间,授江西都御史,卜居县城西南凤池。
龙施泉
位于县城西北42公里,蒙山东南麓。人和圩北面0.5公里。又名压石洞,洞旁怪石嶙狮,洞上巨石覆盖,因以名之。洞内泉水清澈,水从岩石中奔涌而出,瀑飞珠溅。日流量8942吨,流量达0.1秒/公分。常年不竭,灌田千亩。夏凉冬暖,空气新鲜,环境静幽。明嘉靖巳丑春二月,巡抚韩雍命知县林钱克书“龙施泉”三字,落款为闽崖林钱克相甫书。泉西侧有无根石,白莹如玉,山容水态,皆出天然之趣。
狮子岩
位于县城西南8公里处,盘踞江边,状若伏狮,以此得名。山上有白衣庵,古木参天,林荫蔽日,形胜景美。邑人张景苍作澄碧亭子南,又建阁于西,相映成趣,各有千秋。据严氏谱记,此处昔称书潭:潭溪。今名潭汾,潭下。系唐状元庐肇渎书之所,其境甚佳,狮岩耸于右,盘古峙于左,前有袁河为之环绕,后有鼎山为之枕籍。
石门
位于下村公社大桥大队南面1.5公里处。明初理学家粱寅的故居。此地依山傍水,泉水清澈,两侧石山对峙,中开一坑,山口怪石蟒岣,峥蝾突兀。俨若石拱门,山谷溪流萦绕。现在山口筑陂挡水,修成一水库。以山水而得名石门醴溪梁家。梁寅值元政昏乱,归故卫建石门书院,自号石门,潜心理学,着有《石门文集》。
洞真观旁的三株古柏
洞真观,位于良山公社夏莲大队驻地西北2公里山脚下。四周崇山峻岭,清流曲环,茂林修竹,风景幽雅。隋大业年问在此建观,观旁植柏树三株。如今古柏浓荫覆盖,苍劲刚毅,挺俊潇洒。相传阴阳术士观其风水龙脉,说此地属犀牛形。前对一匠形小山,状若月亮,谓之“犀牛望月”,地灵人杰,遂建洞真观。据《隆庆临江府志》载;县南二十里仙茅山,隋大业年问,陈罗二仙上升天界,有仙茅向东飞舞五里而坠,三日复生,乡人即其地立观,日仙茅聊,此地称为仙茅山。又传说,陈罗二仙升天时,从仙茅山东行三华里,村民见其道貌非凡,追赶至桥上不见。人们便将桥旁的村取名赶仙桥村。洞真观鼎盛时有僧人一百余。因观年久失修,于1948年倾毁。1970年于旧址上重建大队农科所。附设油榨坊。
凿齿墓
习凿齿生子晋成帝成和三年,享年八十有五,殁即葬子枣木山。
枣木山,座落白梅西南七公里处。四周山峦绵亘,悬崖陡峭,进入海螺坑,两峰对峙,一谷中开,盘着崎岖的山径小道向上攀登,峰回路转,上攀下滑,唯有借助野藤树枝,才得到达峰顶。峰顶为一小块平地,凿齿墓建于此。站在墓旁,纵目四览,峰峦竞秀,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天地造化,宛若一把“大师椅”,陵墓居巾,习公有知,也会含笑于九泉。整个墓地规模不大,仅占地20余平方米。建筑也很平凡,结构系土堆园形,直径5米,从墓基到墓顶1.5米。墓前石碑镌刻“始祖东晋荥阳侯习凿齿老爷,罗氏夫人墓。”右刻“干隆四十六年子月冬至吉旦”。左刻“四十四世孙玉梅(即白梅)、塘西(现属分宜县),习一本同孙合族重立。”距墓堆2米之前两侧,竖立两根石柱,上刻“习氏华表”。墓堆已杂草丛生,绿荫覆盖,四周松林,参差错落,几竿青竹,清风摇曳,沙沙作响。墓由于年久失修,加之十年动乱遭到破坏,石刻的墓志铭和蹲踞的石狮,巳湮没殆尽。目睹古墓,浮想联翩,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科学技术不发达,怎能把这样笨重的棺木抬上高程570多米的峰顶,这充分显示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⑵ 写新余名胜古迹的作文400字
游新余罗坊会议纪念馆
罗坊会议纪念馆位于新余市城东四十华里的罗坊镇袁河南岸,建于1973年,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是井冈山干部学院教育基地(井冈山干部学院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进行中共党史、党建理论、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国家级培训基地)。纪念馆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四合院建筑,设有一个序厅,四个展室,还有电视教育室,来宾接待室及干部培训大楼。馆内辟有花圃,点缀盆景、雕塑,馆舍在一片桔林绿树环抱之中,四时青翠掩映,鸟语花香,风景十分优美,是一个集教育、旅游、娱乐、休闲、食宿为一体的,设施齐全,环境幽雅的好场所。
馆内陈列了《罗坊会议》、《兴国调查》和《新科革命斗争史》三个主题内容,通过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历史照片,实物文献资料以及绘画、雕塑、图表等多种艺术形式,采取“声、光、电”化手段,介绍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于1930年6月9日,率领红军转战闽、赣、湘、鄂边境的革命风云和10月下旬至11月初,在罗坊的革命实践和罗坊会议的伟大功绩,以及毛泽东作兴国调查的实践活动,着重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干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思想和罗访会议所体现的“团结统一”顾全大局;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艰苦创业,英勇奋斗;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革命精神,歌颂了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系统反映了1926年至1949年,新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建党的组织,开展武装斗争,进行政权、经济、文化建设的艰苦业绩,讴歌了革命先烈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和矢志不渝,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品质。
馆内展出的主要文物有:当年罗坊会议的决议,毛泽东、朱德同志在罗坊颁发的命令,有罗坊会议用过的桌子,红军战士和苏维埃工作人员及赤卫队员使用过的马灯、文件箱、印鉴、武器、袖章及红军家属证,互济会员证等革命文物100余件。
纪念馆附近还有罗坊会议旧址和毛泽东旧居,兴国调查会旧址,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和朱德旧居,毛泽东访贫问苦旧址陈家闹樟树下,红军第一座工兵桥,红军练兵场,毛泽东、朱德召开工农群众大会旧址等。罗坊会议纪念馆及革命旧址,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也是人们汲取知识、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的好地方。
⑶ 江西新余市周边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新余市简介
新余地处江西省中西部,东径144° 29′ -115° 24′ ,北纬 27° 33′ -28° 05′ ,位于庐山、井冈山两座名山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水量为1595毫米,无霜期281天。新余为省辖市,现辖渝水区、分宜县、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和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全市总面积317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总人口108.55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8万人。
2、赣西药钢煤都风光
赣西药钢煤都风光此条旅游线路自东向西,由中国药都樟树镇、江西钢城新余市和江西煤都萍乡市组成。平直的湘赣铁路将三市连成一线,交通极为便利。
3、洪阳洞
洪阳洞位于袁岭第七峰的山腰,因晋代大医学家、道教祖师之一葛洪以及娄阳在此修道炼丹,为民治病,故名“洪阳洞”。又因明代大学士严嵩时代曾在洞中勤学,又称“严嵩洞”。
洞口呈弧形,高、宽各20米,洞长达4公里。洞风石笋、石钟乳、石幔、石柱、石花、石塔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钟乳石表面光滑亮丽,造型奇特,有的像铁树开花,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倒挂金钟,有的像雄狮漫步,有的像千手观音,形态生动、栩栩如生,置身其中,仿若进入了一座雕塑园,形似人工,实为自然,让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功。
4、武功山
武功山位于萍乡市东南边缘,罗霄山脉北段,绵亘起伏120公里,为萍乡、宜春、莲花、安福四地天然屏障,上峰白鹤峰海拔1918.3米,是华东地区第一高峰。
武功山奇峰罗列。瑰崎壮丽;怪石林立,形态诡异处处深壑幽谷,美妙绝伦;峰峰悬崖峭壁,涌泉飞瀑。站立远眺,村庄、田野尽收眼底,大有“万进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之意境。早在宋代,武功山就小有名气。
宋代诗人郑强曾登临武功山,并赋诗一首《登武功山》:“绿色青黛梁群山,院锁屋恋迭嶂间,金顶插天云漠漠,飞瀑泻地不潺潺。拔地凌穹吊马桩,巍然在望葛仙坛。灯荧星点清霄静。炉烟燎绕白云还。俯瞰日山齐到眼,江南尽境属吴邦。疑是神仙真洞府,公余幸得一跻攀。”1638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冬游武功山。为山中奇景所陶醉,写下了《游武功山》:“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武功山游记当然地成为《徐霞客游记》中的一部分,因而名声鹊起,成了文人雅士,僧侣道人游览凭吊的胜地。
武功山也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多少珍禽异兽,奇花宝树生长在这里。如黄腹角雉、华南虎、短尾猴、水鹿、白鹇、娃娃鱼等就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珍稀植物有台湾松、云锦杜鹃、猴 头杜鹃、粗榧、水桠木、独花兰等。被誉为“植物三元老”的银杏树连片成林,最大的一株高达24.5米,树围12.1米,直树径3.63米,年逾千载,相传干隆帝曾名这曰“山中树王”。
武功山的松品种繁多,古老巷劲,浓绿幽美,盘根错节,形态奇特,十进而台湾松更给人以浩瀚无边之感。武功山主要景观有:龙王潭、尽心桥、仙池、风火洞、三包盐、吊马栓、鸡冠岩、千丈崖、万松岩、潭口瀑、三叠泉、鸟龙潭、迎宾松等。
5、孽龙洞
孽龙洞位于萍乡城北15公里处的杨歧山下,是一个形成于一点八亿年前的天然溶洞。相传古代鄱阳湖有条孽龙想把江西变成泽国,到处兴风作浪,残害百姓,后被许真君制服于杨歧山下这个山洞里,故名孽龙洞。
洞长4公里,蜿蜒曲折,溪水相伴,水随洞转,洞因水活。洞内厅廊相连,最大洞厅高达30米,可容纳上千人。石笋、石花、石幔玲珑剔透,千姿百态,形成一座蔚为壮观的天然雕塑艺术长廊。洞内主要景观有:千人厅、龙牙穴、擎天柱、知丘田、仙女池、雨打芭蕉、峡谷、鸳鸯池、童子拜观音、洞天飞瀑等。
6、江口风景区
江口风景区位于袁河上游,是1958年修建的一个水库,湖中岛屿众多,有“江西千岛湖”之称,景区面积达175平方公里,四面有青山环抱秀水泱泱。风景区共有三部分,下游三万亩库湾,港叉蜿蜓曲折,岛屿星罗棋布;中游有3公里长的高山峡谷,“两岸对峙倚霄汉,昂首只见 一线天”,是其真实写照,故有“小三峡”之称。
上游水面达三万多亩,烟波浩涉一望无际,渔帆点点,远处山峰或隐或显,好一派湖光山色美景。人到这里,如同置身于山水画面之中,真有“舟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之感。南岸巍巍钟山、葱葱铃岗山,如翡翠屏风横空,北岸袁岭七峰状若游龙,从高耸入云的仰山俯冲而来,气势磅礴,锐不可挡。
7、吴城商代遗址
吴城商代遗址位于樟树市西南四十四公里的山前吴城村,肖江上游的丘陵坡地上。它是在江南首次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商代文化遗址,考古界称之为“吴城文化”。
遗址中心在吴城村土城内。1973年修水库时,被民工发现。后经6次发掘,面积达61.3万平方米,清理出房基二座,灰坑和窑地55个,墓葬16座,陶窑2座,出土较完整的石器、铜器牙雕等900余件。
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为探讨江西地区商周青铅铜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樟树市博物馆陈列有部分实物和资料,供游人参观。
8、樟树市博物馆
樟树市博物馆位于市区鹿江南路,占地4800米,建筑面积2340平方米。该馆以调查、保护、研究、陈列、宣传古代历史文物为主,一九六零年建成。馆标为郭沫若亲笔书写。1981年增建一幢陈列大楼。
樟树境内的吴城、筑卫城、樊城堆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战国的文化遗址出土的大批文物陈列在这里,其中不乏稀世珍品。馆内还有历史文物和药史,酒盐史陈列展览,是江西成立最早、藏品最丰富的县能博物馆之一。
9、道教圣地阁皂山
道教圣地阁皂山位于樟树市东南20公里处的东岸,绵亘200余里,因其“形如阁,色如皂”而得名,相传道学家葛玄曾在此修真司道,后云游四海,最终仍回到阁皂山。
葛玄曾在骆驼峰峰之侧修建卧云庵,筑坛产灶,炼丹八载,终于炼成“九转金丹”。他服丹“飞升”后,被道教尊为“太极仙翁”。葛玄的“仙迹”使得阁皂山成为一名胜,道学家云集于此。北宋杨中《阁皂山景德观记》云:学道之士五百人。为屋一各五百间,可见当时之盛况。阁皂山知峦越百,仙道遗迹比比皆是。
骆驼峰为葛玄得道藏丹处,太极峰为玉女理鬓处,西坑桂壁峰为张道陵修炼之地,有张天师坛。剑劈石、双鲁门、风门、一天门、丹井等处,无不俊美奇特,加上那美丽的神话传说,更显得神奇无比。凌云峰峡口的悬崖上,飞跨着一座石拱桥名曰鸣水桥。它建于北宋政和元年(一百一十一年),历经了800多年的风雨,桥拱至今完好无损。
⑷ 新余横店影视电影城有限公司文化宫分公司怎么样
简介:新余横店影视电影城有限公司文化宫分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22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电影放映,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零售(凭有效许可证经营,有效期至2017年5月3日))等。
法定代表人:邵伟武
成立时间:2011-11-22
注册资本: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60500120005250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
公司地址:江西省新余市抱石大道179号
⑸ 新余的位置
一、新余名片
新余市地处赣西中部,是江西省直辖市,现辖分宜县、渝水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 3178 平方公里,人口 110 万。
新余位于北纬 27°33 ′~28°05 ′,东经 114°29 ′~115°24 ′,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较短的特征。
新余历史悠久,早在 5000 多年前,新余先民就已在这方水土辛勤耕作、繁衍生息。三国吴宝鼎二年(公元 267 年),新余就已建县,迄今有 1700 多年历史。
新余资源丰富,已发现铁、铜、钨、锰、金等 30 多种矿藏,其铁矿储量占全省的 87% ,硅灰石储量列全国第二。植物种类繁多,有木、竹、果、药、菌等 2000 余个品种;境内的林科院亚热带中心,就分布着 30 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全市森林覆盖率 53.5% 。水量丰沛,年降雨量达 60 亿立方米。
新余城市化速率达 47% ,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10 个百分点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 7.8 平方米,绿地率为 35% ,列全省第一;城市管道煤气入户率为 100%。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雅,人居条件一流。
新余市紧紧抓住城市化这条主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等许多经济指标均居江西省前茅。在 2003 年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前 200 位城市中,新余位居第 66 位;2004年,新余又跻身中国城市“诚信政府”前30名。
新余的率先崛起,为这座城市赢得了一个个美誉: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环境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江西省园林城市……
新余正朝着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奋进。
二、经济强市
新余是江西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生产了全省 80% 的钢铁和全国 40% 锰铁,有30多种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越南等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成为全省首家实现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单个企业。新余华源通过技改,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制线企业。飞宇工业园全力跻身全国电声行业前 3 名。新余主要产品预应力钢绞线、顺酐、涤纶股线、自动扶梯、驱动桥、电动叉车、有色铸件、火箭增雨弹、水泥等都在全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新余是赣西最大的电力负荷中心,新余发电公司、分宜电厂是江西省的主力电厂。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钢铁工业为主体,机械、纺织、化工、建材、电力、煤炭、食品工业为支柱的工业生产体系。 新余市坚持科学发展观,“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落户工业园区的企业有 100 多家,已形成高新技术工业园、五金工业园、绿源工业园、食品工业园、电器工业园、台湾工业园等“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
新余盛产优质水稻、棉花、新余蜜桔、苎麻、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等,是国家商品粮、瘦肉型猪、秸杆氨化养牛基地;新余是中国的“夏布之乡”,夏布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杠杆。新余金融业率全省之先,实现整体扭亏为盈,为新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文化大市
新余有着悠长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新余是唐朝江西第一个状元卢肇,北宋江南第一个宰相王钦若,明朝权臣严嵩,当代着名国画大师傅抱石和世界风云人物、着名医学教授、美籍华人何大一博士的故乡。明代世界科学巨着《开工开物》,就是宋应星在分宜任教谕之职期间完成的。这里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着名的“罗坊会议”所在地,毛泽东的《兴国调查》就成书于此。
新余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民办教育享誉全国,形成了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从非学历教育到学历教育的完整体系,吸引了 29 个省市、 30 多个民族的近 7 万名莘莘学子,被国家教育部称为“新余现象”。新余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蓝领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之一,为社会输送各类技术人才 20 余万。
新余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联合拍摄 30 集电视连续剧《欢天喜地七仙女》、儿童电影《会说话的风筝》、电影电视《傅抱石》;中国音乐家协会已将 10 个考级项目放在新余,每年参加钢琴考级的学生达 300 余人,户均钢琴拥有量居全省前茅。
新余是全国乒乓球重点城市,曾多次承办全国重大体育赛事,赢得了广大运动员的交口称赞。
四、旅游兴市
“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娶以为妇。生三女……”。 1600 多年前,东晋干宝 《搜神记》中“七仙女下凡”的故事,就发祥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仙女湖。
仙女湖集“水文化”和“仙文化”于一体。群岛狭谷曲水、植物基因种库、水下千年古城,称为景区“三绝”。
为了加快建设以仙女湖为龙头的旅游休闲中心,新余市投巨资对名胜古迹、历史遗存、自然景观进行了整饰和修建,魁星阁、孔庙、洪阳洞、崇庆寺、昌山庙、袁水园、三叠园、仙来园、艺术中心、文化广场等独特的文化景观成了人们争睹为快的旅游景点;大岗山、蒙山、仰天岗、百丈峰、九龙山、袁河、孔目江等极富魅力的青山绿水,让游人留恋忘返。
工业观光是新余一大旅游特色。游客在新余可以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布匹是怎样织就的,电能是怎样产生的……
五、开放活市
新余位于庐山和井冈山两座名山、长沙和南昌两座省会城市之间, 京九铁路傍市而过,浙赣铁路横贯东西,赣粤、沪瑞两条高速公路和四条省道在新余交汇。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形成了 1 小时交通经济圈。
新余通讯发达。建成了与全国联网的移动通信网、数据通讯网、数字汉字兼容的无线寻呼网,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 20 部。实施新闻、政府、企业、教育、农业等上网工程,建设新余信息数码城。
新余坚持大开放主战略,率先在江西省推行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城市准入门槛,提升城市人气。面向全国高薪招聘人才,吸引了大批人才在新余安家立业。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环境,切实维护外商合法权益;采取“利润倒算法”,确保投资者得到理想的预期回报;建立了软硬件设施全省一流的“一站式”办证收费大厅,组建了新余海关和商检机构,简化了外商办事手续;建设“信用新余”,推进政务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取消率达 76% 。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美国、韩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客商来新余投资发展。上海华源、广东飞宇、安徽海螺、南京雨润、宁波春龙、福建康居、香港地洲、东亚鞋业、美国灵顿 - 沃斯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落户新余,近年来,引进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就达 11 个, 使新余经济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⑹ 新余市大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新余市大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5月1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文化产业活动策划、开拓等。
法定代表人:桂陈林
成立时间:2014-05-16
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6050221002460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新余市抱石文化街2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