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邯郸文化魅力怎么样

邯郸文化魅力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8-05 09:34:20

⑴ 邯郸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介绍

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在邯郸悠久历史的进程中,孕育并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这是先人留给我们后代子孙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绵绵8000余年的历史铸造成了邯郸十大文化脉系:磁山文化、赵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内涵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是我国以粟作农业和定居生活为特点的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磁山文化博物馆。

赵文化:
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赵文化,其基本内涵为开放、进取、包容,展现出赵国在逐鹿中原时所表现出的改革创新精神。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源头之一,是华夏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融合和升华的结晶,具有中原华夏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构成的二重性,集中反映了北方地区诸民族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重要景点:学步桥,回车巷,丛台,赵苑等。

女娲文化:
娲皇宫,女娲炼石补天处,始建于北齐、全国规模最宏大的祭祀女娲古迹,被誉为“华夏祖庙”。现正在申遗,今年“首届中国女娲文化节”将于9月16日至18日举办。值得期待!

北齐石窟文化:
响堂山石窟是北齐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院,是位列中国云岗、龙门、敦煌、麦积山四大名窟之后的全国第五大石窟群。

建安文化:
位于临漳县西南的古邺城遗址是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有铜雀三台。

广府太极文化:
清朝道光年间,在中国邯郸的永年县广府城,诞生了一代太极宗师杨露禅和武禹襄,使永年县成为中国太极拳两大流派—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的中兴发祥之地。永年被命名为“中国太极拳之乡”。在广府古城,太极盛行,可以拜访有太极先人故居。

梦文化:
以“一枕黄粱”名梦和黄粱梦吕仙祠古建筑群为代表的梦文化,蕴含着极为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表现出中华民族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执着追求。产生于唐代的黄粱美梦传奇故事,就发生在邯郸的黄粱梦镇。景点“黄梁梦”。

磁州窑文化:
古来就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之说。

成语典故文化:
由邯郸历史和相关史书中所滋生、蕴积、提炼出的具有邯郸地方特色或与邯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达1500条之多,如“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等,2005年10月26日,经中国文联批准,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邯郸市举行命名颁牌仪式,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

边区革命文化:
邯郸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中心。刘伯承、邓小平及其领导的八路军129师以太行山为战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展现出边区人民的浩然正气和民族之魂。现代最早的纪念性建筑—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和涉县的“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及“陈列馆”名列了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一句话,邯郸是值得一看的,另外如果看自然景观的话,京娘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至此),北武当等太行景观,很美,邯郸还是马姓的发源地,在紫山每年都有世界马姓认祖活动,历史文化很浓厚!

⑵ 河北邯郸有什么特色

邯郸还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太极之乡、指南针的故乡 、钢铁之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娲皇宫)、第一批国家试点智慧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河北邯郸的特色有:

  1. 杨式太极拳(永年县)

  2. 磁州窑烧制技艺(峰峰矿区)

  3. 女娲祭典(涉县)

  4. 河北鼓吹乐(永年县)

  5. 武安平调落子(武安市)

  6. 皮影戏(邯郸市)

  7. 傩戏(武安市)

⑶ 历史名城邯郸的十大文化分别是什么,有何意义呢

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10300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在邯郸悠久历史的进程中,孕育并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这是先人留给我们后代子孙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绵绵7000余年的历史铸造成了邯郸十大文化脉系。

十:边区革命文化

邯郸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中心。刘伯承、邓小平及其领导的八路军129师以太行山为战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展现出边区人民的浩然正气和民族之魂。刘、邓首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在这里指挥大小战役3100多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形成了光彪史册的革命军事文化。从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的300余位将帅,成为新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

《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在邯郸创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华北新华广播电台在邯郸开播。在抗战中创建于邯郸的《人山报》影响深远,边区革命文艺活动和创作演艺队伍在这里培养、成长、壮大,催生出了如火如荼的边区大众文化。现代最早的纪念性建筑——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和涉县的“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及“陈列馆”名列了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⑷ “典故之乡”邯郸有什么特点

邯郸市是一座兼具占老文明和现代风采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地处被誉为“华夏龙骨、天下之脊”的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南部。西依巍巍太行,东临华北大平原,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全市总面积1.266万平方千米,是一座兼具古老文明和现代风采的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19个较大的市之一。总人口约849.9万人。

邯郸是7000年前磁山文化的发源地。磁山文化是一种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就在这里哺育了炎黄子孙的先民,并且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磁山文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智慧的巧妙结合,赋予了这座城市以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旅游资源,也留下了众多的古迹遗址、陵墓祠堂和碑刻石窟,俨然一座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的露天博物馆。邯郸是世界上粮食作物——粟的最早发源地。

邯郸兴起于殷商后期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这一时期留下的古迹遗址比比皆是。如赵王城遗址、武灵丛台、学步桥、回车巷等。而且与之相联系的还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成语和典故,如围魏救赵、完璧归赵、邯郸学步、负荆请罪、胡服骑射、漳河投巫、破釜沉舟等。据考证邯郸县全国成语典故最多的城市,达200条之多,被誉为“成语典故之乡”。独具特色的燕赵文化培育出大批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着名的有蔺相如、廉颇、苟子、赵奢、李牧等。

邯郸的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被人称作“关天下之形胜,绝天下之转输”的名城。赵敬侯以邯郸为都城得以迅速把赵国发展成为“前有漳滏,右倚常山,左邻河间,北通燕涿”的万乘强国。曹操以邺城(邯郸市南40千米)为基地,挟天子以令诸侯,独霸中原,称雄一方邺城繁盛一时,建安文学发祥于此。北齐王朝时,佛教盛行,凿窟建寺,留下了许多石窟艺术。唐宋时期,邯郸境内的大名府为“河北重镇”。宋元时期,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民窑的杰出代表,以其绘画装饰丰富多彩,自然豪放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清末,这里诞生了一代太极宗师杨露禅、武禹襄,他们所创的杨式、武式太极拳以柔寓刚、刚柔相济的特点享誉海内外。

1940年,刘伯承、邓小平率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山区,以涉县赤岸村为司令部,开辟、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原地区抗击日军的一支劲旅。

邯郸不仅文物古迹众多,而且自然风光秀丽。西部的太行山,峰峦叠翠,回环错列,于险峻之中蕴含着无限的秀美。因赵匡胤千里送京娘而得名的京娘湖秀美清澈。泛舟湖上,空气清新,清风徐来,尤如仙境。因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而得名的娲皇宫,登高远眺,如入云中,深山古刹的风的一览无余。在太行山深处,还有一个“长寿村”,该村人常年饮用山泉水,身强体健,长寿无疾。

邯郸是太极拳的故乡,已连续五届成功地举办了国际太极拳联谊会。聚集太极界六大门派,切磋技艺,弘扬太极文化。使太极拳真正成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运动,成为体育运动的阳春白雪。

诸多的名胜古迹为邯郸保存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除了以磁山文化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早期文化,以赵王城、武灵丛台为象征的古赵文化,还有以“曹魏三台”和南北响堂为代表的魏齐文化。革命战争年代,也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保存有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等革命历史遗址。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邯郸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邯郸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⑸ 邯郸好吗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北纬36°10'至37°2',东经113°30'至115°28'。西依太行山,东临华北平原,北距省会石家庄150公里,离首都北京450公里。邯郸市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57平方公里。

邯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各等级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是连接晋冀鲁豫四省的交通枢纽。邯郸市地势西高东低,是太行山隆起与华北平原沉降区之间的过渡带。大致以京广铁路为界,东部地区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西部为侵蚀剥蚀地形,山脉、丘陵、盆地相间,河谷辗转穿越,地表形态差异很大。境内最高点是太行山中的老崖寨主峰,海拔1898.7米;最低点是曲周县五间房村,海拔仅32.7米。

历史文化:

邯郸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春秋早期见于史籍,战国时期是赵国的都城。秦统一后,邯郸是全国三十六郡之一的邯郸郡首府。汉代,与洛阳、临淄、成都、宛城、齐名同为五大都会。汉代末期,曹操攻下邺城后,修城扩地,使其成为北方军事和政治中心。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个朝代相继在此建都。唐朝时期,邯郸境内的大名府逐渐崛起,成为“河北重镇”、“畿辅八府之首”,宋代又晋升为京都开封的陪都,由此成为黄河以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伴随着京汉铁路的通车,邯郸再度复兴,使冀南的区域中心又回到了邯郸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邯郸真正走向复兴,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邯郸历史悠久,留下丰富的文化底蕴,主要有以赵王城、武灵丛台为象征的古赵文化,以“曹魏三台”和南北响堂为代表的魏齐文化和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重要代表--磁山文化。早在7300多年前,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文化,磁山先民们就在这一带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磁山文化”。邯郸兴于殷商后期,繁荣于战国和秦汉时期。先属卫后归赵,战国时为赵国都城,雄踞中原,为战国七雄之一。它将中原农业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融为一体,构筑了赵文化豪放粗犷、慷慨悲歌的思想基调。武灵丛台、赵王城、赵王陵、回车巷、学步桥等遗址可以见证邯郸文化源远流长,赵文化至今为许多文人、学者研究。

邯郸是全国着名的成语之乡。“贫贱之交.知人未易”、“因人成事.三寸之舌”、“惊弓之鸟”、“胡服骑射”、“黄粱美梦”、“围魏救赵”、“邯郸学步”等500多条成语出自于邯郸。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邯郸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邯郸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解放后,党政府在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邯郸市委、市政府把加强文化建设列为整个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分,做出了《关于振兴邯郸市文化事业的决定》。并采取有效措施,使邯郸文化事业出现了百花争艳、生机勃勃的可喜局面。

邯郸产业:

邯郸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雄厚的产业发展基础。煤炭、冶金、电力、纺织、建材、陶瓷工业是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机械、化工、医药、食品及其它轻工业具有一定规模。其中:

冶金工业:冶金工业是我市支柱产业之首,同时也是我省乃至全国冶金大市,除地方冶金企业外,在我市境内有四家大型或特大型企业,它们分别是邯钢、新兴铸管、天津铁厂及邯邢矿山局。2002年完成产值(90年不变值)2546247万元,其中:邯钢1154640万元、新兴铸管341560万元、天铁405000万元、邯邢局41372万元、地方604095万元。电力工业:邯郸市是全国火力发电基地,拥有电力工业企业33家,2001年发电量为166亿千瓦小时,总装机容量327万千瓦,其中以邯郸、一五O发电厂、马头、峰峰为主的4个发电厂装机容量297万千瓦,居全省南网第一位。

建材工业:邯郸市建材工业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截止2002年底总计1200余家。2001年全市建材工业乡及乡以上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7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0%,年新增利税3.6亿元,工业增加值12亿元。年末固定资产总计约40亿元。

机械工业:我市机械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一定能力和特色的产品。近几年完成新产品开发50多项,数十家企业采用数控车床,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广泛应用。2002年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2.1亿元。

纺织工业:居河北省第二位的邯郸市纺织工业,是全国17个纺织基地之一,拥有纺织企业62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0家,年产纱10.22万吨,布21624万米,印染布6300万米,共有纱锭60多万枚。邯郸发达纺织集团公司位列2002年全国棉纺色织行业按销售收入排名第7位,邯郸雪驰集团为全国羽绒服装行业十大名牌企业。

煤炭工业:以峰峰矿务局、邯郸矿务局和地方煤矿组成的煤炭工业,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煤炭采选业是煤炭工业的主体产业,2002年原煤产量1516万吨。煤炭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共伴生物利用等其它非煤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

陶瓷工业:以“磁州窑”闻名于世的邯郸市陶瓷工业,是全国八大瓷区之一。全市现有陶瓷工业企业22家,年产日用陶瓷1.45亿件,主要产品有日用瓷、工业瓷、建筑瓷、美术瓷等。

邯郸交通:

邯郸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带,是河北省的南大门和山西通往华北平原的主要通道。邯郸市北距首都北京450公里,与济南、太原、郑州、石家庄等几个省会城市的距离,均在200公里左右,其间有城市10余座,邯郸市位置居中,交通十分便利,京广铁路穿市而过,公路四通八达。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106、107国道横贯南北,邯长、邯济铁路,309国道沟通东西,加上即将建设的邯郸机场,邯郸将成为一个西连三晋、东接齐鲁、南北贯通、陆空并行的立体化交通枢纽,大大加强了邯郸的战略地位。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940公里,全市基本上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公路密度0.49公里/平方公里,过境铁路总长375公里,其中京广线62公里,邯长线140公里,邯济铁路85公里,地方环行铁路88公里。

投资环境:

我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晋冀鲁豫接壤地带,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物产资源丰富。建国初期是国家投资建设的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经几十年奋斗,已形成了以冶金、钢铁、电力、煤炭、陶冶、建材、纺织等产业为支柱的较完备工业体系。现时,正致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同时招商引资,扩大外商和民营经济进入范围和领域。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市委、市政府把创造良好的城市投资环境作为打造城市品牌、经营现代城市、发展现代城市的最佳途径,摆上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场秩序井然,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工业园区的吸引力和聚集力不断增强。减少和简化了行政审批,增加了政策透明度,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德国西门子、汉堡电力、美国孟山都、金佰利等许多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已经在邯郸市投资兴业。

今天,我市把“诚信”作为自己加快发展的无形资产,宽松优越的环境已成为邯郸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全面推行限时服务承诺制、规范公务员言行、培养诚信作风,以带动社会和企业全方位诚信建设。积极为招商引资开“绿灯”,营造“你赚钱,我保护;你发展,我铺路;你纳税,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的良好投资环境。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会见邯郸市招商团时,曾题赠“邯郸好地方”。如今,良好的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更把“邯郸好地方”美名张扬。

⑹ 邯郸的人文精神是什么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有许多青史留名的文化人物生于斯长于斯,如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就生于邯郸,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将相和”中的廉颇、蔺相如为邯郸的历史增添了多少传奇。邯郸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七千年的文明历史,拥有自己灿烂的赵文化、梦文化、邺都文化、石窟文化、磁山文化、磁州窑文化、陪都文化、太极文化、成语典故、近现代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及浓厚的人文精神

⑺ 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介绍

邯郸成语典故文化是河北省邯郸市的汉族民间文学。2005年10月26日,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河北省邯郸市举行命名颁牌仪式,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据专家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漫步在邯郸的街头巷尾,随处都能见到成语典故,邯郸学步雕塑(学步桥)、胡服骑射雕塑、荀子雕塑、罗敷雕塑、武灵丛台、七贤祠、回车巷、插箭岭等等,无不让你感到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2013年,河北省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类项目——中华成语文化园正式落户邯郸市。邯郸道是古都邯郸城的中心大道,是秦始皇荀子的故里,是邯郸历史的重要载体。武灵阁、玉皇阁、秦始皇诞生地纪念馆(朱家巷、秦始皇故里)、荀子故里(荀子诞生地纪念馆)、蔺相如回车巷、蔺相如府、廉颇将军府、古战役纪念柱、学步桥、慈禧行宫、邯山书院、武灵丛台、张国彦宗庙、王琴堂故居、汉阙、司马相如题诗枕、河北银行旧址、骑兵雕像群等人文景观荟萃。

⑻ 参观邯郸博物馆读后感50字

写作思路:首先说明一下,在什么时间,和谁一起去参观邯郸市博物馆的。把邯郸市博物馆的内部构造详细的描述一下,比如主体建筑分上、中、下三层,高达26米。内设大小展厅15个。馆址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展厅使用面积5500平方米。

正文: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邯郸市博物馆。邯郸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 年,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和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体建筑的前身是1968年建成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邯郸展览馆",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主体建筑分上、中、下三层,高达26米。内设大小展厅15个。馆址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展厅使用面积5500平方米。馆前广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

邯郸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是“赵文化”,因此,整个序厅设计一面大型屏风,中心为“战国赵王城龙台遗址”巨型照片彩喷图;两侧分别为展题和前言,文字全部中英文对照。

北、东、南三面墙壁装饰有三幅大型锻铜工艺壁画:正面(东壁)一幅为《胡服骑射》;两侧壁画分别为反映磁山文化生活场景(北壁)和“六朝故都”邺城的魏晋文化风貌(南壁)的《磁山之光》、《建安风骨》。

大厅中央有一组以赵王陵2号墓出土的战国青铜马为原型创作的三匹3米高的青铜奔马群雕。

展厅东壁为一排铝合金通联橱,陈列石磨盘、石磨棒、支架陶盂、家鸡骨、炭化粟、炭化胡桃等文物标本110件,展线长32米。展厅中央放置“磁山文化”遗址沙盘。西北角有反映磁山人生活场面的半景画式的景观。

再现了磁山人磨粟、制陶、养鸡、打猎、播种等活动场面,并将磁山遗址出土的典型器物也融合进去。通过文物标本、文字、照片、图画及大型景观突出展示以小米文化、家鸡蓄养、原始制陶、原始艺术、胡桃种植为代表的磁山文化。

博物馆建馆以来,馆领导将包括商代羊首尊、东汉鎏金大爵尊在内的八件锈蚀严重的珍贵青铜器送往故宫博物院进行除锈、焊接等技术性修复,使国家珍贵文物得到妥善保护。

⑼ 河北邯郸有什么特色

邯郸的十大特色小吃:

  1. 大名二毛烧鸡。创业于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第一代开业人王德兴诨号“二毛”,故俗称“二毛烧鸡”。现已传于第七代传人王书林。大街上有很多二毛烧鸡店,而且在一篓油的各个饭店都可以吃到 。


  2. 津津乐老槐树烧饼。是邯郸市饮食总公司经营了半个世纪的风味食品,因经营场地旁有一棵老槐树而得其名。

  3. 大名郭八火烧。创业人郭致忠,大名县西大韩道村人。曾在北京(原叫顺天府)学艺,清光绪二十一年,回到大名,在县城经营火烧。因他从顺天府学艺而来,堂号首取“天”字,并希望买卖兴隆,故立店铺“天兴火烧铺”。因郭致忠小名叫“郭八”,当地人便称他经营的火烧铺叫做“郭八火烧铺”了。后来郭致忠将手艺传给儿子郭瑞。目前,“郭八火烧”的经营者是其第四代传人郭卫东 。

  4. 津津乐菊花包。由天津正宗狗不理传人第三代高焕章、第五代高渊亲传技艺。在邯郸市津津乐酒家落户已50年,2001年获河北省烹饪大赛风味品种比赛银奖。

  5. 一篓油水饺。是邯郸赵国风味小吃。相传创制人王一香早年与父亲在赵国南门外开一肉包子店铺。有一天,赵国大将廉颇“武灵丛台点兵”路过南门外时,很远就闻到了肉包子香味。当廉颇购买包子时,包子已卖完了。廉颇说:“你的案板上的不是包子?”王一香说:“那是生的,还得蒸。”廉颇说:“那得几个时辰?”王一香说:“不到1个时辰。”廉颇一听心急了,就将案板上的包子统统扔到了开水锅里,不一会儿,包子全漂了起来。吃了煮熟的水包后,廉颇连声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从此,王一香将包子铺改为“一口油”水包馆,生意更加红火。后在北宋年间改为“一篓油”,流传至今。

  6. 武安拉面。特点柔润、滑爽,是近年来新兴的小吃品种。

⑽ 邯郸成语典故:历史文化的精髓

邯郸历史悠久,邯郸作为成语典故之乡,其数量之多,传承之久,应用之广,影响之大,是中国城市少有的,也是世界城市绝无仅有的。 纵览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负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满载着中华文化的魅力,还表现出大情感、大智慧、大和谐,像一颗颗明珠,闪耀在历史文化的舞台之上,成为今天我们历史文化的精髓。

阅读全文

与邯郸文化魅力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