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怎么样,就业面怎么样就业前景如何
我是山师的,这是我们学校的文管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文化艺术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具有文化产业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类文化产业、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基础课程:美学原理、艺术概论、影视学概论、文化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会展产业管理、影视产业管理、旅游文化管理、媒介文化管理、平面设计、视频制作等。
主要选修课程:影视文学创作、书法艺术、中国民俗文化、广告创意设计、动漫游戏设计、影视编导、信息与网络技术、电视艺术、文化热点、公共关系学、文化人类学等。
‘贰’ 文化产业管理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专业,以后就业前景怎么样
文化产业管理,简称文管,属于管理学类专业,工商管理类的二级学科。专业设立于2004年,是为适应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而设立的专业,以培养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掌握现代产业理念和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为目标。[1] 文管专业授予管理学学位,少数艺术类院校授予艺术学学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覆盖面较广,所学课程较多,覆盖了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贸易、文物遗产、工艺美术、广告会展、文化政策、体育娱乐、手机网络、动漫音乐、文化经纪等众多文化产业领域。[1] 因此,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探讨文化产业中各个行业以及综合经营管理中企业的盈利方法及其模式[2] ,区别于以探讨文化发展与传承为目的的文化事业、文化研究类专业,也区别于以培养编导、编剧、音乐等艺术类人才为目的的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三者不可混淆。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途径有:
1.考公务员 招考职位概述:党委宣传部 、文化部(局)、 广电局 、 教育部(局)
2.考选调生 职位概述:西部及基层老少边地区的文教宣传等工作者
3.应聘文化企业文员职位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优势有亮点
1、文化市场经纪人角色,具体指方方面面文化活动的设计,各种各样企业文化的设计。
2、文化市场经营者角色,具体指可以开书店,画廊、玉器、旅游商品、体育运动器材等。一切与文化相关的产品、商品的经营,传媒商品的经营等等。
3、由此,上升进入到文化市场管理者的角色(这主要是属于公务员的范畴、专业性行业性的执法管理人员范畴)。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的时候能学到什么样的就业“技术”能力:
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应加重技术性,应用性能力的课程。
1、市场策划学
2、玉器或古玩实用鉴赏
3、书画鉴赏
4、传媒技术运用
5、动画制作
6、网络技术等
7、经营、成本、计算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此外,此专业优势:文化成绩要求低,成绩在300--500之间,在班级名次40名左右的的学生都有机会;
2、招收条件、范围宽:偏科严重、性格特别、喜好特殊、能力奇特都会有很大希望;
3、专业选择空间大:专业设置分类很细,适合不同条件不同追求的同学报考选择;
4、发展就业有潜力:新设专业,就业面很广,适合创业而且事业机关职位仍不饱和。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即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企业行为和活动,包括演出业、影视业、出版业、报业、网络业、娱乐业、广告业、咨询业、策划业等行业,是2004年新兴的高校专业。是针对于高考的一门新兴专业,类似于美术、音乐等专业。但是它的优势是高考过关率与录取率要高于上述两个专业。此专业刚刚诞生,有五六个年头,但是发展趋势很好,现在全国很多高校都陆续开设此专业,前景是很好的,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概念上来讲,作为朝阳产业的文化经济,就业前景是美好的,只要热爱文化、热爱艺术、不为困难而折腰、执着前行,有理想有抱负,就会大有作为。文化经纪人是适应中国文化产业市场迅速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现代新型职业,为文化艺术市场的发展提供咨询、策划、信息对接、代理、组织承办等服务。文化经纪是国际上公认的“金领行业”,也是21世纪中国最有发展前景和最具市场潜力的“朝阳行业”!而目前中国在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中缺少这样的专业,社会上的各类文化经纪人都不是科班出身,一般都是由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员转过来的。因此社会对文化产业管理(文化经纪方向)的人才需求有着巨大的空间。我们在这里更愿意推心置腹地说: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现实面前,不是有了一个好专业就一定有了竞争力的!
真正美好的就业前景,需要了解活跃在各类文化艺术舞台上的大量文化名人、艺术家、明星和演职员,需要对国内外的文化精品和艺术名家以及文化艺术殿堂真正有所把握,并真正以策划和实验为手段,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演艺活动,从事策划、包装、推广、代理、拍卖等方面的相关实践。如果没有这些扎扎实实的功夫,是很难进入职业门槛的;即使进入了,也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功,成功从来是来之不易的。这是一个为文化艺术产业寻找市场、拓展市场,为文化艺术保值、增值的职业!属于就业前景较明朗的专业。
总结,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是现在管理专业中非常乐观的专业之一。就业方向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既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能在宣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艺术演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的综合管理层中,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也能到海关、银行等部门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管理及文化投资咨询等工作。
就业岗位
区域总经理、总经理、总经理助理、项目经理等。
城市就业指数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银川。
同类专业排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管理学类中的公共管理类,其中公共管理类共16个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排名第7,在整个管理学大类中排名第33位。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劳动关系,公共关系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航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
参考:http://ke..com/view/1388100.htm
‘叁’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行业比较广泛,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产业规模较小,所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待遇不高。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建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学习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掌握文化产业管理相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后可在政府宣传文化管理部门机构,各类文化企业、以及大型文化跨国公司从事各种文化业务和管理工作。
‘肆’ 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的学生需要考什么证书吗毕业之后能找到哪些工作平均的薪资有多少
这个肯定是跨专业了,历史学毕业发的史学硕士文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发的管理学文凭,完全不一样。不过有的学校历史学专门史专业有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方向,学的内容可能差不多,但是毕业是历史学硕士文凭。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伍’ 文化产业管理毕业以后会从事什么工作
首先,我觉得,专业和工作不是完全相等的;另外在应聘工作时,也会受到学校竞争力,个人实力等的影响~
还是先从理想的状况下,讲讲这个专业以后能从事的工作~
1.和专业对口的工作
当然,我在高考前也是这样想的,选什么专业,以后就基本上是从事这个专业相关的工作,最好岗位的名字和专业一模一样,才不枉费自己选的专业~
就像是我高考就是要达到多少分,然后我就能去这个学校一样~
哪一般就是到民营企业上去找工作的,像一些文化产业相关的互联网公司,比如游戏公司,这种是目前薪酬比较高,受到追捧的公司~
然后就是某个文化创意类公司,可能这类还不是那么成熟,或者寻找一些和传媒影视相关的岗位,都比较符合~
或者你有辅修经济学等其他你感兴趣的专业,或者进行了很多相关实习的岗位~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陆’ 2018毕业生薪酬榜是怎样的
日前,中国薪酬网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这份榜单通过对包括39所985工程院校和112所211工程院校在内的近百所高校2017届、2015届、2013届本科毕业生进行调研(调研样本数量达到281万人),计算出了各高校毕业生的薪酬状况,从中可以对中国高校毕业生各专业的就业状况有大致的了解。
此外,还有中国各大学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TOP20和中国各大学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BOT20。
985、211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大幅度领先普通高校
从上榜高校来看,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平均薪酬最高,达到9065元。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平均薪酬为9042元和9020元。
位居前十的高校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等,这些高校2015届毕业生和2013届毕业生薪酬水平相比2017届毕业生也有较大提高。
整体来看,排名靠前的大多是原985和211重点建设高校,普通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差距较大。
一线城市的高校在毕业生薪酬上明显占据优势
从上榜高校所在城市来看,一线城市的高校在毕业生薪酬上明显占据优势。除浙江大学外,位居前十的高校均为北京和上海高校。
下面我们来单独看下北京和上海高校的情况:
北京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
3、基础设施建设类
其中包括:力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风景园林和城市规划、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2014年,武汉市城建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根据当年英国财政部的消息,英国将在未来7年完成公共投资1000亿英镑,平均每年大约140多亿英镑,约合1250亿人民币。也就是说,武汉一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相当于英国全国一年的。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及城市给排水系统、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是所有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生活的共同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投资在逐年加大。
2016年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06466亿元。根据资料显示,2018年仅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就增加了1.5万亿元。其中贵州省公路水路投资1650亿元,山东省计划投资944亿元。
城市方面,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共安排240个重点建设项目和80个预备项目,投资额达到了惊人的13682亿元,其中240个重点项目投资10280亿元,年计划投资2788亿元。此外,城市轨道交通M2线,全长43.1公里、31个车站全部为地下站的轨道交通M3线工程项目均在今年开工。
这个只是排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