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广东佛山有哪些历史文化
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考证,佛山的人类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而来在这里繁衍生息,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又称“禅城”。
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岭南传统文化。佛山素有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广纱中心、岭南成药之乡、南方铸造中心、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
佛山是“南国陶都”,制陶艺术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4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2005年,佛山荣获“中国陶瓷名都”称号。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沙,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其产品种类齐全,大约分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类,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备的中成药,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宋代时佛山所铸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鸦片战争期间,佛山所铸大炮为抗击外来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孕育并保留了秋色、醒狮、舞龙、龙舟说唱、龙舟竞渡等大量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纸、木刻年画、陶塑、灰塑、砖雕等手工传统技艺精湛,独树一帜。2005年底,佛山参与申报的狮舞、粤剧、龙舟说唱、佛山木版年画、广东剪纸、石湾陶塑技艺等6个项目,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
佛山自古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唐宋以来广东出过九个状元,佛山占其五。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政治活动家张荫桓、戴鸿慈、谭平山、何香凝、罗登贤、邓培,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等杰出人物。
近年来,佛山围绕建设文化名城目标,推动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相互融合,塑造开放、兼容和创新的佛山文化形象,全力打造“文化名城”品牌。成功承办亚洲文化部长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节、第六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等在国内外有着重大影响的文艺活动。各类文化设施建设均处于全省、全国先进水平,多层次配套发展的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和广东粤剧博物馆落户佛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落户顺德。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佛山市孔雀廊影音电器有限公司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禅城区石湾镇街道被评为“中国魅力名镇”,三水区大旗头村、顺德区碧江社区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佛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着名的旅游胜地。佛山祖庙、西樵山、南风古灶、清晖园、皂幕山、南国桃园、陈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评为“佛山新八景”。其中,佛山祖庙融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宫”;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顺德清晖园与佛山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陈村花卉世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三水荷花世界是目前世界上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的荷花生态专类园。还有东华里、康有为故居、宝林寺、芦苞祖庙、黄飞鸿纪念馆、李小龙纪念馆可让游客领略独特的岭南文化。目前,佛山以历史文化、南国武术、商务会展、产业观光、休闲度假、购物美食、美化家居等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方兴未艾。
佛山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珠三角“美食之乡”。佛山是粤菜发源地之一,素有“食在广东,师出佛山”的美誉。一直以来,佛山以其民间食谱丰富、茶楼食肆林立、烹饪技艺精良而蜚声海内外。2004年,顺德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厨师之乡”。为弘扬佛山美食文化,每年“十一”期间举办的“佛山美食欢乐节”,已成为集美食、旅游、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盛大旅游节庆活动。
Ⅱ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昆曲、古琴艺术、端午节、中国篆刻、中国书法、中国剪纸、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宣纸制作技艺、京剧、中医针灸、皮影戏、珠算、粤剧等。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确定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遗产项目。
记录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Ⅲ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什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
1、粤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Ⅳ 除了狗肉节,三水还有什么传统文化节日
在佛山的三水区乐平镇,当地人吃狗肉已有上百年历史,甚至还有传统的村节“狗肉节”,当地的“黄塘狗肉宴”更被列入三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当地人在听说法令将“禁吃猫狗肉”后,担心传统将会消亡。有律师指出,建议与正式的立法之间还相差很远,市民无需过分担心。
Ⅳ 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有粤剧、醒狮等7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羊传说”等18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佛山部分、8项)
文化空间:佛山祖庙北帝诞、佛山秋色
民间手工技艺:“石湾公仔”陶塑艺术
戏曲:粤剧(佛山)
曲艺:龙舟说唱(佛山市顺德区)
民间舞蹈:广东醒狮(佛山南海区)
民间美术:佛山剪纸、佛山木版年画
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佛山部分、11项)
民间音乐:佛山十番、八音锣鼓、
民间舞蹈:杏坛人龙舞(佛山市顺德区)、
曲艺:粤曲星腔
民间美术:佛山彩灯、佛山木雕、
传统手工技艺:佛山狮头制作技艺、香云纱染整技艺、
民俗:佛山春节习俗、行通济、乐安花灯会
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10-27 22:57:39)标签:岭南 民间文化 大学堂 广东省 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文化 分类:文化遗产抢救
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
(共101项)
(注:项目名称前标有*号的项目,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本批增加了申报地区。)
分类(代码)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民间文学(I)
共 3项
1
五羊传说
广州市
2
雷州歌
湛江市
3
泷州歌
云浮市
民间音乐 (II)
共10项
4
岭南古琴艺术
广州市
5
佛山十番
佛山市
6
八音锣鼓
佛山市
7
九峰山歌
韶关市
8
*客家山歌(石岩客家山歌、松口客家山歌)
深圳市、梅州市
9
南塘吹打乐
汕尾市
10
白口莲山歌
中山市
11
连滩山歌
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
12
* 咸水歌
广州市、东莞市沙田镇
13
* 潮州音乐
汕头市
民间舞蹈(III)
共20项
14
舞貔貅
广州市
15
鳌鱼舞
广州市番禺区
16
鹤舞
珠海市、中山市沙溪镇、揭阳市
17
竹马舞
梅州市五华县
18
杯花舞
梅州市兴宁市
19
傩舞
湛江市
20
雄鸡舞
肇庆市德庆县
21
龙鱼舞
肇庆市
22
瑶族长鼓舞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
23
闹花灯
清远市
24
舞马鹿
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25
瑶族小长鼓舞
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26
凤舞
清远市阳山县
27
禾楼舞
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茂名市
28
惠来九鳄舞
揭阳市惠来县
29
* 麒麟舞
深圳市、中山黄圃镇
30
* 龙舞(杏坛人龙、龙岗舞龙、荷塘纱龙、花环龙、东莞龙舞、乔林烟花火龙)
佛山市顺德区、深圳市龙岗区、
江门市新会区、梅州市大埔县、
东莞市大朗镇、揭阳市东山区
31
* 英歌舞
汕尾市
32
* 狮舞(醒狮、狮艺、高脚狮、席狮、福永醒狮)
东莞市石排镇、江门市鹤山市、
茂名市、梅州市、深圳市
33
* 鲤鱼舞(潮州鲤鱼舞、鲤鱼灯)
潮州市、梅州市
传统戏剧(IV)
共4项
34
粤北采茶戏
韶关市
35
贵儿戏
肇庆市
36
木偶戏(单人木偶)
茂名市
37
* 潮剧
揭阳市
曲艺(V)
共2项
38
粤曲星腔
佛山市
39
潮州歌册
潮州市
杂技与竞技艺(VI)共2项
40
蔡李佛拳
江门市
41
咏春拳
江门市
民间美术(VII)
共16项
42
灰塑
广州市
43
玉雕(广州玉雕、阳美翡翠玉雕、肇庆市广宁玉雕、肇庆市四会玉雕)
广州市、揭阳市阳美村、肇庆市
广宁县、肇庆市四会市
44
砖雕
广州市
45
榄雕
广州市
46
五华石雕
梅州市五华县
47
阳春根雕
阳江市阳春市
48
佛山彩灯
佛山市
49
潮州花灯
潮州市
50
抽纱
汕头市
51
瑶族刺绣
韶关市
52
嵌瓷(大寮嵌瓷、普宁嵌瓷)
汕头市、揭阳市普宁市
53
吴川泥塑
湛江市吴川市
54
张田饼印
韶关市
55
云浮石艺
云浮市
56
瓶内画
汕头市
57
* 木雕
揭阳市、佛山市、汕头市
传统手工技(VIII)
共9项
58
广式家具制作技艺
广州市
59
香云纱染整技艺
佛山市顺德区
60
龙舟制作技艺
东莞市中堂镇
61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
江门市
62
枫溪瓷烧制技艺
潮州市枫溪镇
63
佛山狮头制作技艺
佛山市
64
麒麟制作
东莞市清溪镇
65
莞草编织
东莞市厚街镇
66
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
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
传统医药(IX)
共3项
67
潘高寿中药文化
广州市
68
陈李济中药文化
广州市
69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
深圳市
民俗(X)
共32项
70
春节习俗(揭阳春节习俗、
佛山春节习俗)
揭阳市、佛山市
71
乞巧节
广州市、东莞市望牛墩镇
72
东坑卖身节
东莞市东坑镇
73
豆腐节
清远市佛冈县
74
畲族招兵节
潮州市
75
迎春花市
广州市
76
寮步香市
东莞市寮步镇
77
波罗诞
广州市
78
康王宝诞
东莞市
79
贞仙诞
肇庆市
80
赛龙舟(礼乐龙舟、赛龙舟、扒龙舟)
江门市、深圳市、广州市
81
黄氏宗亲祭典
深圳市
82
大溪宗祠祭典
揭阳市
83
三山国王祭典
揭阳市揭西县
84
“辞沙”祭妈祖大典
深圳市
85
疍家婚俗(疍家人婚俗、疍家渔民婚俗)
深圳市、阳江市
86
饶平彩青习俗
潮州市饶平县
87
忠信吊灯习俗
河源市连平县
88
舞草龙习俗
深圳市
89
行通济
佛山市
90
行彩桥
揭阳市
91
灯会(乐安花灯会、泮村灯会)
佛山市、江门市
92
张公庙会
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
93
六祖诞庙会
云浮市
94
锣鼓标旗巡游
揭阳市
95
大鹏清醮
深圳市
96
斗门水上婚嫁
珠海市斗门县
97
潮州工夫茶
潮州市
98
麒麟村爬刀梯
湛江市
99
舞被狮
清远市佛冈县
100
东坑地景
汕尾市陆河县
101
* 飘色
中山南朗镇、中山市黄圃镇、
珠海市
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 、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 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江号子、古琴、皮影戏、剪纸艺术、傩戏和傩戏面具、杨柳青年画等等。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指是没有具体实物,比如兵马俑、长城、洞庭湖这些都是实物,由实物产生的历史事件,所反映出的文化,就是物质文化。这个物件官方称呼,就是文物。而非物质文化,并没有一件闻名海外或者国内的文物。
有以下分类:
民间文学 民间音乐 民间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杂技与竞技 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 民俗。同样是只有中国有,或者具备独特的中国风格,但是历史上又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或者物件,都叫非物质文化遗产。
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 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简称非遗协会,成立于2013年11月6日,其隶属于文化部,是一家以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的社会团体法人机构。
一、滩头年画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Ⅷ 在广东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在广东的文化遗产有广东醒狮、广东粤剧、开平碉楼、洪拳、佛山狮头等,具体介绍如下:
1、广东醒狮
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一种地道的广东省传统民间舞蹈,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2、广东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嘉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
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3、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4、洪拳
洪拳属于中国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关于其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洪拳是清代南方民间秘密结社三合会(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另一种说法由元、明间陕西地方拳术红拳加上其他拳术演变而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洪拳流传区域甚广,如两广、两湖及四川陕西等地,在香港、澳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颇有影响。在台湾洪门由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开始流传,在南中国发展组织,练习武术,宣传反清复明思想。2015年,洪拳列入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佛山狮头
佛山狮头是广东省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始创于清代干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最大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设色鲜艳美观,制作精巧坚固。
Ⅸ 三水有什么地方好玩的吗
三水森林公园位于三水区西南镇北郊,距三水区中心约有2公里,总面积3366亩,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市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依法设立为三水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以闻名海外的世界第一大卧佛、汉藏佛文化艺 ...
佛山祖庙
没有到过祖庙就没有到过佛山。 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城区,据传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名“北帝庙”。原建筑于元代末年被焚毁,明初洪武五年(1372 ...
佛山西樵山
西樵山是一座沉寂了亿万年的死火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山上有72奇峰和36奇洞及大大小小的湖泊、泉瀑和深潭。由于西樵山林深苔厚,储存了极为丰富的水资源,因 ...
佛山祖庙
佛山祖庙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始建,至清代初年,这里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祖庙大修,形成今日的祖庙建筑群。佛山祖庙与肇庆悦 ...
佛山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南粤西樵,半山花雨──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南海市西南部,距广州68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海拔346米,山不高却有72座山峰,挺拔多姿,从山势看,五岭逶迤南下,渐渐百里平川,眼看要消失那“腾细浪 ...
佛山南海影视城
南海影视城是中央电视台直属影视摄制基地,占地1500余亩,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南国桃园旅游度假区。南海影视城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州、佛山、花都、三水交汇处,距广州、佛山、南海桂城均为12公里 ...
佛山碧江金楼
从宋代建村开始,繁荣的经济和深厚的文化为如今的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碧江金楼古建筑群,就包括了七处古建场。 金楼原名赋鹤楼,是碧江苏氏望? ...
佛山南风古灶
华夏名窑——南风古灶,位于历史悠久的"南国陶都"石湾镇,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一条国内罕见、世界少有的古龙窑。五百年来一直窑火不绝,生产未断,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湾 ...
佛山顺德宝林寺
顺德宝林寺座落在顺德大良太平山西麓。于明山秀水之中,取"龙跃天门,虎卧凤阁"的山势。因此,除了佛教徒经常去朝拜外,也是人们浏览的胜地,被誉为"太平瑞气"。 宝林寺始 ...
佛山石湾陶瓷博物馆
石湾陶瓷博物馆是广东首个以陶瓷为主题的行业博物馆,它以汇聚、展示石湾民间陶瓷文化为“目标”,并生动地展现陶业的历史演变。馆内展览共分陶瓷拾隅、陶的形成、窑的演变、石湾二十四行、石湾陶艺、陶 ...
佛山南国桃园旅游度假区
千百年来,多少人憧憬、追求清静、自由、幸福的“世外桃园”。其实,距广州、佛山两个繁华都市12公里的南海松岗,就有一方令人倾倒的人间乐土——南国桃园。南国桃园旅游度假区取意于陶渊明的《桃花源 ...
佛山清晖园
清晖园位于顺德大良镇华盖里,为我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素有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盛誉,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布局既能吸取苏州园林艺术精华,又能因地制宜,环境以清幽自然、秀丽典雅见称。
Ⅹ 佛山有哪些文化遗产
1、佛山狮头是广东省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始创于清代干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最大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设色鲜艳美观,制作精巧坚固。
2、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一种地道的广东省传统民间舞蹈,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3、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广东、广西两省和港、澳地区,在国外操粤语的华裔聚居区也时有演出。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4、佛山剪纸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其风格金碧辉煌、苍劲古拙,结构雄伟奔放,用色夸张富丽,以剪、刻、凿、印、写、衬等技艺并用,材料和表现手法巧妙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制作方法的差异,大致可分为纯色剪纸,铜衬料、例写料、纸写料、金花、银写料等几种。其作品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或在特制的铜箔、银箔上剪、刻而成。
5、佛山彩灯在民间俗称灯色,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传统手工艺品。它具有广东省南方彩灯精巧秀丽的特色,是传统彩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它包括大型彩灯和头牌灯、人物故事组灯、彩龙、灯笼四大门类,彩灯的扎制,全过程都是艺人手工操作。佛山彩灯为中国民间彩灯的代表,是岭南民间艺术的奇葩,也是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