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赏析
您好,我是西北旅游包车姜师傅,莫高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有不同的意义,如下:
洞窟结构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
艺术特色
建筑艺术
现存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492个,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在多个洞窟外存有较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质结构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彩塑艺术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壁画艺术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科技价值
敦煌作为中西交通的枢纽,在壁画上不仅留下了商旅交往的活动情景,还留下了宝贵的交通工具的形象资料。特别是保存了中国为世界交通工具做出独有贡献的独轮车、马套挽具(胸带挽具和肩套挽具)、马蹬、马蹄钉掌等珍贵的图像数据。
说明了玻璃器皿是从西亚进口的。壁画不仅反映了古代玻璃工艺的特点,还反映了中西的玻璃贸易。
历史价值
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帮助了解古代经济生活的状况。
法华经变、涅盘经变提供了古代军队操练、出征、征伐、攻守的作战图,及兵器装备的宝贵形象资料。敦煌壁画中保存有属于体育属性的资料。敦煌石窟的彩塑和壁画,帮助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等等。
希望可以帮的到您!
2. 敦煌莫高窟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
敦煌莫高窟完整保存了大量北魏至宋代各时期的壁画、雕塑、文献,集西域佛教文化和中原儒家文化之大成。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宗教研究价值。由此产生了一门专业学科——敦煌学。
敦煌石窟艺术研究是全世界石窟艺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窟艺术最初的风格,必然源自印度、贵霜、希腊,古代犍陀罗地区是重要的佛教艺术中心,随着佛教的东向传播,石窟艺术渐渐有了西域风格、凉州模式,再后来就是以洛阳和长安为中心的中原风格,与佛教艺术风格东进形成对比的是西向回传,而诸种风格汇聚的地方,就是敦煌。
敦煌学本身就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交叉学科,具有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等性质。欧美诸国的汉学家,无论是从事语言文献研究的,还是从事绘画艺术研究的,多与敦煌学有交叉,他们对敦煌学的开拓有贡献,敦煌学对他们认知东方亦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全世界,敦煌学是国际汉学研究中的“显学”“绝学”。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诚然,敦煌的文化价值是突出的,敦煌的标本意义是鲜明的,借助敦煌文化、敦煌艺术、敦煌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用文化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中国,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争夺话语权的有效举措。
3. 为什么说敦煌莫高窟具有珍贵的艺术、历史和考古研究价值请举例说明
因为敦煌莫高窟集中了中国古代绝大多数的佛教器物的精品,是研究古代中国的佛教文化和传统绘画和雕刻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
敦煌石窟营造及其历史过程,敦煌的悠久历史,当地有影响的世族与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围民族与西域的关系,在历史中没有或很少记载。敦煌石窟有成千上万个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
敦煌石窟的彩塑和壁画,大都是佛教内容。如彩塑和壁画的尊像,释迦牟尼的本生、因缘、佛传故事画,各类经变画,众多的佛教东传故事画,神话人物画等,每一类都有大量、丰富、系统的材料。
还涉及到印度、西亚、中亚、新疆等地区,可帮助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等等。
敦煌石窟营建的一千年历程,时值中国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颠峰而式微的重要发展时期。
在此期间,正是中国艺术的程序、流派、门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佛教与佛教艺术传入后,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的佛教理论与佛教宗派,佛教美术艺术成为中国美术艺术的重要门类,最终完成了中国化的时期。
敦煌石窟艺术中有十分丰富的建筑史资料。敦煌壁画自十六国至西夏描绘了成千成万座计的不同类型的建筑画,有佛寺、城垣、宫殿、阙、草庵、穹庐、帐、帷、客栈、酒店、屠房、烽火台、桥梁、监狱、坟茔等等,这些建筑有以成院落布局的组群建筑,有单体建筑。
敦煌作为中西交通的枢纽,在壁画上不仅留下了商旅交往的活动情景,还留下了宝贵的交通工具的形象资料。他们有牛、马、驼、骡、驴、象、舟、船、车、轿、舆、辇等。
隋至西夏的尊像画、药师经变中的佛、菩萨、弟子手中及供桌上绘画了玻璃器皿,有碗、杯、钵、瓶、盘等器型,呈透明、浅蓝、浅绿、浅棕色。
器型、颜色与纹饰表现出西亚萨珊风格或罗马风格,说明了这些玻璃器皿是从西亚进口的。壁画不仅反映了古代玻璃工艺的特点,还反映了中西的玻璃贸易。
(3)莫高窟如何融合文化扩展阅读: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
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4. 被破坏之前的敦煌莫高窟是怎样的为何说“震撼视觉”
敦煌莫高窟不仅是中国佛教的“瑰宝”,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在这里存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文明,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宝库。后人说被破坏之前的敦煌莫高窟能给人“视觉震撼”,而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言过实,下面给大家分析下:
敦煌莫高窟有庞大的建筑群,有精妙绝伦的壁画,有中国的文学艺术瑰宝,更有中国的历史文化沉淀。但是它在外国侵略者的强取豪夺中失了最初的样貌,虽然现在的莫高窟像失了手臂的维纳斯雕像,但是其艺术价值仍然值得后人称颂。
5. 敦煌壁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它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敦煌的壁画是在敦煌的莫高窟里面的,这里面的壁画不是一个朝代一个人完成的,而是从南北朝,到隋唐,到宋朝,这十几个朝代,千年来无数的人在上面绘画而成的,有庞大的石窟群,有庞大的壁画群,还有彩塑,可以说莫高窟的壁画是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也最为精美的壁画了。上面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因为莫高窟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地点,很多外来商人也是在上面绘画的。
6.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和利用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 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转化.
游客增多 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 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 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 进的.
应坚持“两点论”和“重 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实际出发,探索莫高窟文 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 方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 合理利用中保护.
7. 敦煌壁画是一种怎样的文化你喜欢这样的文化吗
引言:敦煌壁画主要存在于莫高窟当中,千百年来,敦煌壁画也一直以自己最独特的方式来释放出一种震撼人世间的美丽,敦煌壁画也是敦煌莫高窟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中敦煌壁画当中的图案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其中东航壁画的图案品种是非常多的,像有一些常见的,有动植物,还有一些人物形式。除此之外,敦煌壁画颜色上也是非常美丽的,一般采用的是一些天然矿物植物进行画的,所以看起来有一些颜色上深浅明暗的细微变化,这些颜色变化是非常好看的,要知道敦煌莫高窟从最开始的开发到形成历经好几个时代,每个时代的颜色又有所不同,所以对于后世的人来说,敦煌壁画是非常美丽的,小编也非常喜欢这种文化,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值得所有人喜爱的。
总结
最后莫高窟的敦煌壁画是世界遗产,它所存在的价值并不只是本身意义上的艺术价值而是我国古代文明与佛教文化的一次碰撞和融合。
8.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反映了哪个地区的文化
主要是魏晋南北朝还有隋唐。唐以后就没了,因为那里的佛教文化彻底被绿了。描述的内容主要是与佛教文化相关的历史文化等内容,极具历史研究价值,可以说是那是西域的历史。与那个时代的荣光。不过最终还是化为了历史的尘埃。莫高窟创建于北魏时期,隋唐的创作达到鼎盛。虽经16OO余年的人为和自然侵蚀,如今保留下的492个洞窟成为世界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