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儒家文化的主要价值如何实现

儒家文化的主要价值如何实现

发布时间:2022-08-08 08:34:35

A. 儒家文化在当代的价值

儒家文化是当今中国士人进行文化创化的精神源泉之一,而非是当今中国民族文化之体。当今中国的文化之体,源于中国士人再进行一次如孔子般那样的伟大创化,当今中国文化之体的创化必源于中国的精神史,源于当今中国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源于我们对西方文明的海纳百川。在这一前提下,中国儒家文化有二种可能性的命运:一如古希腊文化之于当今西方社会;一如西方基督教之于西方社会。儒家文化的第二种命运的可能性较小,但中国是一个有着12亿人口的大国,12亿中国民众必须有一良好的道德教化形式,儒家文化如何在当代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这需要中国士人对儒家文化进行一次源于历史、立足现实的伟大创化。

B.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儒家思想是什么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仁义”,“仁”是具有着仁慈心地善良的心,人和人之间的公平随意相亲相爰,具备崇高品德修养而又聪慧的思想境界。“义”是上下齐心,患难与共,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儒家思想经典作品,四书之首,被称作“中国东方的古兰经”。一部《论语》二十篇,109次提到“仁”,一个“仁”字围绕本书。“仁”是最大的政治原则,又是最高的社会道德标示。

浅析儒家文化价值观的“仁义”二字,“仁”的基本含意是人际交往,怎么做人。经荀子和儒家思想的充分发挥,产生了一整套客观的人际关系理论观念。仁者爱人,不但仅仅一种大家族伦理关系的爱,反而是关怀社会发展上的每一个人。以民为本,和蔼可亲,真诚待人。

C. 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体现

儒家思想中社会和谐的理念,是最符合中国目前的发展需要。

D. 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多大的意义

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在于其道德价值,教育价值和政治价值三方面。
首先,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在于它的道德价值。众所周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的诞生。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样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不仅需要法律,也需要道德。与之相适应的公民社会是法制社会,同样也是道德社会。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上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儒家文化强调人道与天道的一致,强调以义制利,忠恕之道,互信互利,这些都符合市场经济与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这是儒家伦理的道德超越性的现代价值体现。而当代社会,更确切来说是当代的中国,这种理念严重缺失,从三鹿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皮革奶,牛肉膏,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于我们来说迫切需要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信用体系建设。不仅仅是经济上需要儒家文化提供保障,在伦理方面,同样也需要儒家文化,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敬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也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谈何为人,谈何做人,谈何道德品质?因此,儒家的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更应该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其次,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在于它的教育价值。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已影响无数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在孔子的一生中,从15岁“志于学”开始,到70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而止,其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其终生“学而不厌”的结果。孔子通过其经历以及理论为后世的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其后,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儒学文化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不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终身性,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如他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仅要认识,更应该去实践。这种思想对于解决今天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矛盾、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政治价值。儒家的思想文化,不仅是道德的哲学,教育的哲学,生活的哲学,也是政治的哲学。重要的体现就是“仁政”主张和民本
思想,主张“轻刑薄税”“听政于国人”“与民同乐”等。众所周知,“和”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文化的精髓,“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儒家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对于当今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时代,儒家“大同思想”及“和”的主张可以起到抵制作用,这也正是儒家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闪烁着民主、民生的光芒,在历史的变迁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活动,尽管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它“德治”主张和“礼治”的秩序思想,都对当今政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岁月中,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诸多大国崛起又毁灭,更有数百个帝国无声无息地诞生和消亡,而中华民族稳固屹立了数千年,。毋庸置疑,儒家的思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功不可没。
儒家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已经不是几句话、几段文字能够说清表明的,其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加以吸收,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其发扬光大,实现儒家文化应有的现代价值。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灵魂之所在,丢弃它等于自取灭亡。我们有责任重拾儒家文化,有义务将它弘扬传承,这说大了是民族的事,说小了则是我们的人生获取自身价值,获得社会肯定的关键。

E. 如何充分发挥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

F. 儒学在当今时代有何价值该如何推陈出新,发掘其时代精神

儒学文化是一种“重义轻利”的文化,是值得社会道德理应宣传的文化。然而这种文化也是一种纸上的文化,与现实的距离是比较遥远的。着书者在书中描绘的是一种理想社会的道德与秩序,是一种追求。孔子号召众人重义轻利,然而也屈服于社会的现实,孔子收学生,学生必须向孔子交纳五条风干的肉做为学费,否则免谈!现实与思想就这样背离了。

儒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我们应该以学术的态度去学习与提倡。然而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主力,我认为儒学难担其责。中国人做事做人的标准想到的不是儒学,是更为直接的良心。虽然这是一种空泛的东西,是一种很难有尺度衡量的东西。但往往起着绝对性的作用,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因而,我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是要宣传内在的文化-良心。法律是“疏而有漏”的,法律的制裁是有限,人都有良心,良心的谴责是无限的。

因而儒学的宣传是要在学术的基础上提炼出做人做事的良心文化,给众人一个为人的标准。不求及至,但求伟大而平凡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剔除其封建化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并经过批判性的总结,就能继承这一份珍贵遗产,孙中山、刘少奇都曾作过承传的例证。但儒学的推陈出新有个过程,大体是与历史的发展相适应。从黄宗羲、康有为到现代新儒家都作过历史性贡献,但也有时代的局限。从“为民作主”到“民主制度”的创造性转换,从“返本开新”到“推陈出新”,这才是儒学在当代发展的正确进向。
[关键词] 儒学 批判继承 返本开新 推陈出新

今年“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讨论主题是:儒学与当代文明。其中有个子题:儒学在当代的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本是我们发展文艺的方针,但对在我国已延续二千多年的传统儒学,如何推封建糟粕之“陈”,出民主精华之“新”?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下面只能谈点本人探索意见。

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中,谈到学习时有段话:“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另外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亦表述过类似的观点:“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
他对于外国的文化遗产也有类似的说法:“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根据我的回忆,从解放后到“文革”前的这十七年间,国内学术界基本上按照毛泽东同志这种观点作为学习研究中外文化遗产的指导方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尊重历史辩证法的发展,各家的意见是比较一致的。但也碰到难题,如对中国传统儒学,从孔孟之道下传二千多年,留下各个时期有关儒家学者思想的历史文献,我们如何区分其中的精华与糟粕?怎样看各个时期历史辩证法的发展?用食物消化的例子固然生动而具体;但一个学派或一个学者的思想如何区别其精华与糟粕,与食物消化不同,在历史文献中只是以话语的形式表述其思想,如“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忠君”、“孝亲”是儒家要普遍遵循的伦理观念。按照历史辩证法的发展,如何分析其精华与糟粕,做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文革”前十七年似还未能解决这个问题。


统儒学中,像忠、孝那样人所共知的封建道德,到现代应该如何批判继承呢?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中有段解释:“现在一般人民的思想,以为到了民国,便可以不讲忠字,以为以前讲忠字是对于君的”,“现在没有君,忠字便可以不用,试问我们有没有国呢?我们的忠字可不可以用之于国呢?我们到现在说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以,说忠于国可不可以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以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性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
释,有学者认为孙中山强调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忠”字的多层含义以及普遍性因素,忠的对象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但忠字本身不会随着某个特定对象消失。他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某些内容进行了现代阐释,为我们在继承优秀传统的方式上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也有几处借用儒家经典中的某些格言,而作出符合自己需要的解释。如说《孟子》上有这样一句话:“人皆可以为尧舜”,我看这句话说得不错。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努力锻炼,认真修养,尽可能地逐步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质,不应该望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始人那样伟大的革命家的思想和品质,认为高不可攀,畏葸不前,如果这样,那就会变成政治上的庸人,不可雕的“朽木”。

G.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2020年我国正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且步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之中,需要我们形成并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一定应该去吸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精髓,融合当前的时代精神,将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进行融合,形成普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时,儒家则一定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流派。那么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以下笔者来讲一讲。

一、重民本,民贵君轻

传承儒家核心价值观一定要持一种辩证的态度,因为在其中有糟粕、也有精髓,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之中,鲁迅以及胡适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批孔批儒,便是将其中某些糟粕给去除的一个过程。

H. 儒家政治思想的现代价值

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道德价值、教育价值、科学、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四个大方面。
一、道德价值
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众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渊》)。这就表明,“仁爱”是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推己为人的利他风尚和助人为善的精神,要求人们做到“互利互惠”。一方面要敢于和善于追求个人正当利益,争取个人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又要惠及他人,利他益众。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孝”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何谈为人,更何谈什么道德品行?儒家的众多关于“孝”的论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更应该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孟子的性善论提出四种心,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信义”作为它的重要体现,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里生命和道义是合理的存在的,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或利害关系时,对道义的追求就高于了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的时候,人就应该舍身求道,舍生取义。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激励了一代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舍身为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信”与“义”作为一枝独秀,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是儒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及发展有其深远影响。在上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儒家道德伦理学说促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质品质,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人思想为历朝历代所倡导。批判的继承其思想,对于个人德行修养有其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二、教育价值
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已经影响了无数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孔子的教育思想还具有很大的终身性,即提倡“学不可以已”。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为政》)这是他对自己学思历程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可以看出,在孔子的一生中,由十五岁“志于学”开始,到七十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距”而止,其人生境界不断提升,而其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其终生“学而不厌”的结果。孔子通过其经历以及理论为后世的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其后,宋明理学将儒学的教育思想继承发展,不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终身性,如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不仅要认识,更应该实践。这种思想对于解决今天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应当有借鉴意义。
儒家的教育思想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教育,对当代人的价值在于思想价值观的修正。比如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人文主义精神,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存高远……这些都对现代教育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三、政治价值
儒家的思想,不仅是道德的哲学,生活的哲学,当然还是政治哲学。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孟子的“仁政”主张和民本思想,主张“德治”“轻刑薄税”“听政于国人”“与民同乐”。儒家还提出廉政的思想,孟子提出了要“仁民”的政德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政清廉不仅自身廉洁,还要关心老百姓疾苦,为民兴利等。现代的廉政建设也不妨借鉴一二。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政府官员的伦理行为,昭示着社会的伦理导向,是整个社会道德的表率,官位不是为自己牟利的机器,而是为百姓造福的手段。
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似。对于霸权主义横行的时代,儒家“大同思想”及“和”的主张可以起到抵制作用,以“王道”对抗“霸道”,也正是儒家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闪烁着民主、民生的光芒,在历史的变迁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政治活动。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礼治“的秩序思想、“德治”和“人治”主张,都对当今政治有借鉴意义。
四、科学、经济价值
儒家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已经不是几句话、几本书可以完全概括的了。从儒家文化经典到儒家文化遗址,这些物质文化范畴的东西是我们现代人研究儒家文化的重要工具,科学价值不容忽视。同时,一些文化遗址,如孔府、孔庙、孔林等的开发还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益,推动了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文化上的优势。对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国来说,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对孔孟之学全盘否定,又不能陶醉于历史,在故纸堆中被束缚,而应该批判的继承加以吸收,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发挥儒家文化应有的现代价值。

I. 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儒学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开始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环境,直至先秦经过孔孟荀等的大力发展形成了先秦原始儒学,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得到统治者汉武帝的大力支持,至此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宋明程朱理学、清末现代儒学,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儒家思想已经影响了我们2500多年。

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道德价值、教育价值、科学、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四个大方面。
一、道德价值
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众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渊》)。这就表明,“仁爱”是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推己为人的利他风尚和助人为善的精神,要求人们做到“互利互惠”。一方面要敢于和善于追求个人正当利益,争取个人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又要惠及他人,利他益众。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孝”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何谈为人,更何谈什么道德品行?儒家的众多关于“孝”的论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更应该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孟子的性善论提出四种心,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信义”作为它的重要体现,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里生命和道义是合理的存在的,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或利害关系时,对道义的追求就高于了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的时候,人就应该舍身求道,舍生取义。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激励了一代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舍身为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信”与“义”作为一枝独秀,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是儒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及发展有其深远影响。在上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儒家道德伦理学说促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质品质,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人思想为历朝历代所倡导。批判的继承其思想,对于个人德行修养有其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二、教育价值
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已经影响了无数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孔子的教育思想还具有很大的终身性,即提倡“学不可以已”。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为政》)这是他对自己学思历程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可以看出,在孔子的一生中,由十五岁“志于学”开始,到七十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距”而止,其人生境界不断提升,而其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其终生“学而不厌”的结果。孔子通过其经历以及理论为后世的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其后,宋明理学将儒学的教育思想继承发展,不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终身性,如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不仅要认识,更应该实践。这种思想对于解决今天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应当有借鉴意义。
儒家的教育思想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教育,对当代人的价值在于思想价值观的修正。比如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人文主义精神,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存高远……这些都对现代教育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三、政治价值
儒家的思想,不仅是道德的哲学,生活的哲学,当然还是政治哲学。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孟子的“仁政”主张和民本思想,主张“德治”“轻刑薄税”“听政于国人”“与民同乐”。儒家还提出廉政的思想,孟子提出了要“仁民”的政德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政清廉不仅自身廉洁,还要关心老百姓疾苦,为民兴利等。现代的廉政建设也不妨借鉴一二。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政府官员的伦理行为,昭示着社会的伦理导向,是整个社会道德的表率,官位不是为自己牟利的机器,而是为百姓造福的手段。
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似。对于霸权主义横行的时代,儒家“大同思想”及“和”的主张可以起到抵制作用,以“王道”对抗“霸道”,也正是儒家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闪烁着民主、民生的光芒,在历史的变迁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政治活动。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礼治“的秩序思想、“德治”和“人治”主张,都对当今政治有借鉴意义。
四、科学、经济价值
儒家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已经不是几句话、几本书可以完全概括的了。从儒家文化经典到儒家文化遗址,这些物质文化范畴的东西是我们现代人研究儒家文化的重要工具,科学价值不容忽视。同时,一些文化遗址,如孔府、孔庙、孔林等的开发还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益,推动了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文化上的优势。对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国来说,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对孔孟之学全盘否定,又不能陶醉于历史,在故纸堆中被束缚,而应该批判的继承加以吸收,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发挥儒家文化应有的现代价值。

阅读全文

与儒家文化的主要价值如何实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