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欧洲有哪些民族文化

欧洲有哪些民族文化

发布时间:2022-08-08 13:29:35

A. 有关日耳曼,法兰西,斯拉夫等欧洲主要民族的文化,习俗,信仰,历史发展

我简单说一下历史发展。1.日耳曼:日耳曼民族原先是在罗马帝国东部居住的“蛮族”,自称德意志人,罗马人称之为“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包括西日耳曼和东日耳曼。西日耳曼的民族大多数存留了下来,包括法兰克人(今天法国人的祖先之一),条顿人(德国人的祖先之一),瓦隆人(比利时人的祖先之一),尼德兰人(荷兰人的祖先之一),佛拉芒人(比利时的民族之一)等。东日耳曼的民族大多数都已消亡,包括哥特人,勃艮第人,汪达尔人等。他们的信仰一开始和北欧民族相同,信奉日耳曼多神教,主神是雷神奥丁。后来被罗马人征服后,多数人改信了基督教。2.法兰西:就是法国人。法国的历史和文化可以上网络看。3.斯拉夫:分为东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东斯拉夫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等,南斯拉夫包括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黑山-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等,西斯拉夫包括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他们的信仰也是从多神教变为基督教。不过不同的是,日耳曼人的信仰多以天主教和新教为主,而斯拉夫人普遍信奉东正教。关于斯拉夫人的文化习俗,网络查俄罗斯人的文化习俗即可。

B. 古代欧洲有哪些民族

欧洲各主要民族的祖先——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属欧罗巴人种。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边的北欧地区,古罗马人称之为日耳曼人。条顿人是古代日耳曼人中的一支,公元前4世纪时分布在易北河下游的沿海地带。
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条顿人与日耳曼人中的另一支森布里人组成部落联盟,越过阿尔卑斯山脉侵入罗马帝国境内,从而揭开了日耳曼人与罗马人冲突的序幕,这是日耳曼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此后,条顿人大举向亚平宁半岛北部推进,公元前102年被罗马军队击溃,条顿人从此淡出了历史舞台,但日耳曼人却在继续发展,在公元4~6世纪的民族大迁移时期,这一时期日耳曼人分为南北两大支系。北支系在北欧地区扩充领域,他们是现代瑞典人、挪威人和丹麦人的祖先。南支系又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包括哥特人、汪达尔人以及勃艮第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其族体和语言都融化在地中海沿岸各民族中。西支分为三个区域性集团:北海沿岸集团,包括巴塔维人、弗里斯人、考肯人、盎格鲁人和朱特人等。前两者是现代荷兰人的祖先,后三者融合成盎格鲁-撒克逊人;莱茵-威悉河集团,其中的卡狄人为黑森人的祖先,另外的部落在公元3世纪融合成法兰克人;易北河集团,其主体是斯维比人,斯维比人后演进为施瓦本人,这个集团的马科曼尼人和夸迪人最终成为巴伐利亚人。
日尔曼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向各地浸透,几乎遍及欧洲各地,他们与当地的原居民结合,成为近代德意志、奥地利、卢森堡、荷兰、英吉利、瑞典、丹麦、挪威等族的祖先。

浪迹天涯的吉普赛人

遍及世界各地的流荡民族,又称吉卜赛人,据1995年统计,人口有900多万。自称罗姆,意为人。“吉普赛”一词系由“埃及人”一词讹传而成,西欧人误认为其发祥地为埃及,而称其为埃及人;东欧人和意大利人则称其为茨冈人(Atzigan),由Athinganoi(意为不可接触者)一词演变而成。吉普赛人大部分集中在东欧。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肤色黝黑,发黑而鬈曲,牙齿洁白,动作灵活,面部表情丰富。宗教信仰受所在国周围民族的影响,但却保留许多本民族古代信仰。使用吉普赛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吸取了不少希腊语、埃及语、土耳其语词汇。吉普赛人可分为三大群体:罗姆群,使用罗曼尼语;马努斯群,使用辛托语;卡洛群,使用卡洛语。
据考证,吉普赛人的发祥地在印度北部。有的研究者认为,他们由于遭到突厥人的入侵,可能于10世纪自印度迁出。迁移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条经波斯、土耳其进入南欧;另一条经亚美尼亚、俄罗斯到达东欧。他们出现于西欧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4世纪。吉普赛人自流浪以来,备受歧视和压迫,处于社会底层。从15世纪后半叶起,有关国家开始对他们采取限制措施,迫害他们的法令和条例层出不穷,仅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就有68条之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吉普赛人约有1/10死于纳粹集中营。从20世纪60年代起,吉普赛人的组织相继出现,影响较大的是1965年成立的罗姆人国际委员会和芬兰的罗姆人文化中心。吉普赛人通过这些组织开展斗争,迫使所在国政府承认其政治经济权利,生活状况逐渐有所改善。
吉普赛人的传统社会以血缘为纽带,长期保持部落组织。部落由类似氏族组织的克里斯组成,有立法、司法、仲裁、祭祀等职能,由酋长掌握司法大权。酋长之上有大酋长,负责同所在国政府联系。吉普赛人有其固有的婚丧习俗,禁忌甚多。一般禁止与外族通婚。妇女多从事占卜和巫术,能歌善舞。男子职业多为铁匠、贩马人、乐手等。有一部分人后来定居务农。据统计,定居者已占总数的3/4。定居后大多受当地文化影响,社会、经济、语言均已发生变化,通用所在国语言,有的甚至已与异族通婚。尚在流浪的吉普赛人虽然力图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但也在发生变化,如有的已用汽车代替大篷车。

创造灿烂文明的希腊人

希腊人口中占多数的民族,据1995年统计,约有1 003万人。人种属欧罗巴地中海类型,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希腊语,属印欧语系希腊语族。文字分古希腊文和新希腊文。希腊人多数信奉东正教,少数信奉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古希腊人曾在公元前4世纪以前,创造过丰富多彩的古典文化。
希腊是欧洲的文明古国,有3 000 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公元前5世纪为希腊的鼎盛时期。1832年宣布独立并成立希腊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德国占领。1944年10月15日全国解放,1974年改为共和国。
希腊人创造的神话、雕刻、哲学和自然科学标炳古今,更被称为海员国,航海业发达,拥有众多海员。希腊人热情好客,非常注重个人之间的友谊,喜爱喝咖啡,饮酒。酒喝得稍醉微熏被认为是社交的风范。
希腊大多数人信奉希腊正教。在希腊教堂里妇女应穿长裙,胳膊不可外露,而且妇女不得站到圣坛后面去。希腊是个大男子主义传统较深的国家,为避免受到男人骚扰,女性单独外出时最好乘坐出租车,在外面就餐时最好选择一些较高档次的餐馆。希腊人喜欢吸烟,商务谈判和社交活动中都喜欢吸烟,甚至吃饭的时候也吸上几口香烟。
希腊人对其古代多彩多姿的历史、古迹、哲学、艺术、政治深以为荣,因此对于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人深有好感,但是谈话的话题应避免谈及希腊目前的国内政治以及希腊和塞浦路斯的关系,以免使自己陷入失言的困境。

爱好艺术的意大利人

意大利人是欧洲南部意大利全国人口中占多数的民族。据1995年统计,总共为5 637万人。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和地中海类型。使用意大利语,为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大多数意大利人信仰天主教。罗马天主教曾是意大利的国教,1927年政教分开后,天主教的影响在年轻人中逐渐减弱。除天主教外,还有基督教,犹太教等。罗马境内梵蒂冈为教廷所在地。
公元前8世纪,意大利中部拉丁部落兴起,建立罗马城。后融入威尼斯人、利古里亚人、伊特拉斯坎人等,形成了意大利民族。5~13世纪,意大利人又同化了东哥特人、拜占廷人、伦巴德人、法兰克人、阿拉伯人、匈牙利人和诺曼人,形成了统一的标准语——意大利语。
意大利人朴素、豪迈、爽朗、乐观,爱好音乐、艺术。意大利俱乐部不论城市和乡村都很普遍。亲友之间互相跳舞联欢,生活非常艺术化,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意大利是世界文明古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意大利文化独具特色,文学艺术、刑事法典、建筑技术、雕塑绘画、军事科学、农业技术、地理科学、医学等多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名人辈出。但丁 阿利格里(1265~1321年)的《神曲》,乔万尼 薄假丘(1313~1375年)的《十日谈》、达 芬奇(1452~1519年)的《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等极其有名。

严谨的英格兰人

英格兰人是在英国占多数的民族。据1995年统计,共有4 59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威尔士,少数分布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使用英语,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其成员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也有少数人信奉天主教。
公元前3 000~2 000年左右,在不列颠岛上居住着来自比利牛斯半岛的伊比利亚人,他们以巨石文化着称。公元前6~1世纪,大批克尔特部落从今法国和比利时沿海地区来到不列颠。其中主要有不列颠人,还有别尔格人。他们同化了原岛上的土着居民,成为英格兰民族的最早基础。公元5世纪初,来自日德兰半岛南部和易北河口至莱茵河口沿海一带的盎格鲁人和撒克森人,另外还有朱特人和弗里斯人相互结合,共同形成盎格鲁—撒克森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作“英格兰”,11世纪诺曼底人征服英格兰后,英格兰民族基本形成。其语言以盎格鲁—撒克森语为基础并吸收大量法语、拉丁语成分,形成中古英语,成为现代英语的前身。
英格兰人是工业发达的民族,农业人口很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养牛,其次养猪、羊及家禽;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城郊多种果木和蔬菜。17~19世纪,大量英格兰人向海外移居,成为美利坚人、英裔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等民族的主要成分。
英格兰人做事认真严谨,崇尚循规蹈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保守,但在人际交往上又很幽默诙谐。

引领时尚的法兰西人

法兰西民族是法国的主体民族。据1995年统计,约4 8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2%。属欧罗巴人种。主要由高卢人的法兰克人结合而成,并含有阿基坦人、诺曼人等成分。在今天的法国地域内,最初的居民是克尔特人部落,罗马人称他们为高卢人。高卢人被罗马人征服后,逐渐与罗马移民形成了高卢罗马人。罗马统治时期,是法兰西民族形成的重要阶段。
高卢人在罗马社会影响下,改用拉丁语,形成古法语基础。后来,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征服了大部分高卢,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一部分日耳曼人逐渐被高卢罗马人同化,构成现代法兰西人的基础。9世纪中叶,进入法国西北的诺曼人也被同化,成为法兰西民族中的一员。查理曼帝国分裂后,莱茵河以西的罗曼语地区大部分划归西法兰克王国统辖,并开始成为“法兰西”。这是第一次在语言和地域上把法兰西和德意志分开。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现代民族最终形成的阶段。法兰西人用拉丁字母拼写文字,居民多数信奉天主教,少数信奉基督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法兰西人是文化极为发达的民族,他们拥有许多优秀的作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伟大的雨果、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罗丹等为世界人民所敬仰。法兰西人的建筑很富有艺术性,着名的凡尔赛宫是一座艺术宫殿,埃菲尔铁塔也举世闻名。法兰西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民族,时装、香水、化妆品等蜚声世界,一直引领世界时尚潮流。

勤劳朴素的波兰人

波兰人是东欧波兰的主体民族,加拿大移民集团之一。有人口3 763万人(1995年),主要分布在魁北克省、安大略省、马尼托巴省、艾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人种属欧罗巴地中海类型和中欧类型。使用波兰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波兰人绝大多数信奉天主教。教会对其社会生活、文化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波兰人移居加拿大的时间相对较早,1858年首批波兰人就定居在加拿大的马达瓦斯卡河流域,形成第一次移民浪潮。早期波兰人由于受歧视和感到寂寞,对宗教比较虔诚。他们到达加拿大之后,往往先建立宗教组织,然后才建立非宗教组织。最早的波兰人教区于1872年建立于安大略省。波兰人的组织都曾为维护波兰人的语言和文化起过重大的作用。他们通过学校、出版物、剧院、舞蹈队、体育活动、图书馆、合唱队和展览会来保持波兰人的语言和文化。近几年来,波兰人的语言和文化有被同化的可能。因为80%以上的波兰人居住在城市,而城市生活中主要使用英语和法语交往,所以使用波兰语的人数正在减少。目前仅有20%的家庭经常讲波兰语,并且这些家庭主要是居住在农村的家庭。目前波兰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已进入加拿大社会的各个阶层。无论是高阶层的经济职务、行政管理、教授、白领工人,还是蓝领工人,服务行业和农业都有波兰人。他们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加拿大的各行各业中做出新贡献。

精明的德意志人

德意志人是中欧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国。据1995年统计,约有7 762万人,此外,尚有700多万人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前苏联和巴西等国。大多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德语,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书面语言以高地德语为标准。德意志人是由撒克逊人、法兰克人、巴伐利亚人等日尔曼人互相混合而成的,并吸收有科尔特人、西斯拉夫人、普鲁士人等成分。9世纪属法兰克王国,10世纪,德意志作为族名开始出现,1871年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人比较注重礼节形式。在一般社交场合上,他们总乐于在打招呼时对方称呼他们的头衔。他们在与朋友相见或告别时,总习惯互相把手握了又握,似乎这样他们的心情会更高兴的。他们在握手时惯于坦然注视对方,以示友好。他们与熟人、亲朋好友相见时,一般惯施拥抱礼;情侣和夫妻间见面惯施拥抱礼和亲吻礼。德意志人不注重时装的花哨时髦和衣冠楚楚,但都很注重衣冠的整洁,即使是观看文艺演出,男的也要穿礼服,女的也要穿长裙。德意志人主要信奉基督教和罗马天主教,另有少数人信奉东正教和犹太教。他们忌讳“13”和“星期五”。认为“13”是厄运的数字,如“13”与“星期五”在同一日,就更为不吉利,恐怕那就要大难临头了。
德意志人是文化、教育水准极高的民族,对欧洲和世界文化有着重要影响。马丁 路德、弗洛伊德、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等大思想家都是德意志人,因此,德意志人有欧洲的“思想家”之称。莱辛、歌德、海涅的文学作品也享誉全球。

讲究穿着的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是欧洲东部俄罗斯主要民族。“俄罗斯”一词源于古代斯拉夫部落名。约12 300万人(1995),大部分集中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境内。人种属欧罗巴东欧类型。使用俄罗斯语,分南北两大方言,以莫斯科方言为标准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采用斯拉夫字母为文字。东正教影响很大,但也存有精灵崇拜、祖先崇拜和巫术等传统信仰。
良好的文化素质使俄罗斯人非常重视人的仪表,举止。在社交生活中,俄罗斯人总是站有站相,坐有坐姿。站立时保持身体正直,等候人不论时间长短,都不蹲在地上,也不席地而坐。同时,他们在社交场合还忌讳剔牙等不良动作。俄罗斯人的姓名,通常由本名,父名,姓氏三节构成。在社交场合,一般以握手礼最为普遍。握手时应脱掉手套,站直或上体微前倾,保持一步左右距离。若是许多人同时互相握手,切忌形成十字交叉形。 亲吻也是俄罗斯人常用的重要礼节。在比较隆重的场合,男人要弯腰亲吻女子的右手背。俄罗斯人是非常讲究穿着的。服装不一定华丽高档,最重要的是干净整洁。在公共场所,除了极少见的醉鬼,找不到穿着脏衣服,鞋也不擦的人。朴素的衣服一经熨烫,再加上俄罗斯人昂首挺胸的气质,也倍显风采。对穿着的重视反映了莫斯科人维护自我形象和洁身自好的个性。出门前一定要擦鞋,拂去外衣上的细尘。
俄罗斯人的民间创作丰富多彩。雕刻、彩画、陶瓷、绣花以及金属或骨制品的艺术加工独具风格。口头创作有歌颂英雄的诗歌、历史题材的民歌、故事、传说、相声等。俄罗斯音乐舞蹈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色彩。俄罗斯也是一个音乐家辈出的国度,着名的柴科夫斯基就出生于这里。芭蕾舞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和高超的艺术性闻名于天下。

坚忍不拔的芬兰人

芬兰人是北欧民族之一。据1995年统计,总共约有474万人。居住在芬兰的,约有442.5万人,其余则分布在挪威、瑞典、前苏联、德国、美国和加拿大境内。属乌拉尔人种,是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芬兰人使用芬兰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文字使用拉丁字母拼写。绝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少数人则信奉东正教。
在芬兰境内,早在1万年前便有原始人类居住。据考证,最早的居民为原始拉普人,他们在公元前4 000年纪中叶创造了早期新石器文化。至公元前3 000年纪,又有原始芬兰人迁入。原始拉普人一部分被迫北迁,一部分逐步被原始芬兰人同化。稍后,有少数波罗的部落和斯拉夫部落自南方跨海迁至芬兰南部,也逐渐与原始芬兰人发生混合。然而,现代芬兰人的直接祖先,是在公元初期从波罗的海南岸和拉多加湖一带进入芬兰境内的。至8世纪他们已分布到芬兰大部分地区,与原来的居民发生混合,形成3大部落联盟,即西南地区的苏奥米人、中部地区的哈梅人和东南地区的卡累利阿人。尔后在此基础上,于14世纪发展为统一的芬兰民族。12世纪中叶, 芬兰人的社会仍处在原始公社制末期,尚未建立统一国家,此时便遭到瑞典人的入侵。1155年,瑞典人以在芬兰异教徒中传播基督教为借口,逐步吞并芬兰领土。1581 年起,芬兰成为瑞典统治下的一个公国;1809年俄、瑞战争后,又成为俄国统治下的大公国,由沙皇兼任芬兰大公。至1917年12月始获独立。
芬兰人因长期受瑞典和俄国统治,其经济文化多受两国影响,但在许多方面仍保持本民族特点。16世纪中叶创制自己的文字,用以开展初等教育,至19世纪中叶,高等学校也采用芬兰语文进行教学。近年来,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全国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已无文盲。

和蔼可亲的奥地利人

奥地利人是奥地利的主体民族,约有784万(1995年)。另有部分散居在意大利、美国、瑞士、英国等国。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阿尔卑斯类型。国语为德语,口语有多种方言。奥地利人多为天主教徒,少数为基督教徒中的加尔文派。奥地利人主要由属于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结合而成,并吸收有斯拉夫人以及罗马化的土着居民的成分。他们虽与德意志人在族源和语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形成过程。
谈起奥地利,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 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奥地利人待人诚恳,和蔼可亲,善于与人交往。在经济上工农业都较发达。

刚柔相济的匈牙利人

自称“马扎尔人”,是东欧匈牙利的主体民族。加拿大的移民集团之一。主要分布在魁北克省、安大略省、马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艾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操匈牙利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乌戈尔语支。多信天主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
匈牙利人的先民系来自乌拉尔山和伏尔加河之间的马扎尔游牧部落,1000年建立封建制匈牙利王国。1526年后分属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1867年与奥地利组成奥匈帝国。1918年帝国解体,两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入轴心国,1945年获得解放。1946年建立匈牙利共和国。
匈牙利人移居加拿大的时间相对较早,据推测,早在公元1000年时,到文兰探险的成员中就有一名匈牙利人。1885年以后,在冒险家保罗 埃斯特哈兹的影响下,大量的家庭或从美国,或从匈牙利直接移居加拿大。他们有的当农民,有的当矿工,干着最辛苦、最危险、最差的工作。到1914年时,加拿大约有5 000匈牙利人。1921年到1931年,匈牙利人口继续增加,达到4万多人,并且人口向艾伯塔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扩散。同时,匈牙利人还向城市转移。1921年时,城市人口只占11%,到1931年时,城市人口上升到30%,其中蒙特利尔是匈牙利人的生活中心。
匈牙利的男子穿粗麻布做的宽袖窄上衣,白色裤子,长筒皮靴;女子穿宽袖上衣,裙子,长筒皮靴,围绣花围裙。匈牙利人以酿制葡萄酒着称。

温文而雅的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是南欧西班牙的主体民族。操西班牙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多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16世纪曾大量向海外移民,成为构成拉丁美洲现代民族的族源之一。人口2 740万人(1995年轻)。
西班牙的形成情况非常复杂。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公元前8世纪起,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外族入侵,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西班牙人为反对外族侵略进行了长期斗争,1492年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国家。同年10月,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均有殖民地。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1873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1874年12月王朝复辟。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国建立。1939年4月佛朗哥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达36年之久。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78年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君主制。
西班牙人在过去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有些地方至今人保持传统的庄园经营方式。现在,旅游也非常发达。
西班牙人的斗牛和弗拉门戈舞举世闻名。西班牙制式的吉他是很有特色的民间乐器。建筑也独具风格。在文学上,有塞万提斯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家。

C. 关于欧洲的民族特色文化

欧洲人的伦理道德和民族心理特点文化

在荷兰,人与人之间是有相当大距离的。荷兰人只有在无选择的情况下才会坐在别人旁边,连在汽车和火车上都如此。如果是高峰时间车上很挤,他们会收腹,像是在说:“我尽量让自己少占地方,别怨我。我真的尽了最大的努力。”任何不注重这种迫不得已的礼仪的人都是自寻烦恼,他们会被看作在公共场合在你身上来回蹭的肮脏的人。

来自人与人之间距离较小的国家的人,如阿拉伯国家的人们,到这里后,很快就会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会发现他们谈话的对象总是不断后退,一直要退到他们之间有了最短的可接受的距离为止。据我的测试,这距离大约是70厘米。

荷兰人具有执拗和不易接近的名声。他们交流的方式在他们与生人之间竖起了一道障碍。他们与素不相识者全然不交谈。在公共场合中,除非有事,人们不轻易与周围的人搭腔。如果你问路或问其他非私人性的问题,人们解答得很详细。在火车上,乘客都保持冷漠的寂静,要么是读报纸,要么是听随身听,将自己与周围的人隔开。某处可能时时会传来谈话声,但那一般是来自朋友或一起工作的同事。

许多荷兰人相信这种与他人不接触的倾向还会有上升趋势。荷兰人在陌生人——与他们不相关的人——和朋友之间界限划得很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朋友或交往的圈子越变越小是可能的。有证据表明这现象确实存在。除了在本世纪初大批人迁往荷兰西部的城市之外,荷兰人一般是不爱迁移的。人们世世代代居住在同一个村庄或市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的迅猛增长基本为这种现象画上了句号。我仍记得我父亲和他的五个兄弟带着全家老小,在星期日聚在他父母家中。他们与我们的省城的其他家庭靠一个复杂的关系网联系起来,这意味着与朋友和亲戚交往的圈子总是很大的。如今,我这一代中没有一个仍生活在那个镇上。全家分散在各地,我可能已有20年没见到我表兄弟姐妹中的大多数人了。

广阔的家庭网络在当代已被摧毁,这使得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的后果更明显,更容易被孤独的恶性循环所缠身。老年妇女特别受到其危害。她们的人均寿命是78岁,也像在多数国家一样,她们一般活得比她们的丈夫长。在她们一尘不染的白色窗帘的后面,她们默默地在愁苦中煎熬,因为她们很难表达自己的情感。荷兰有无数的组织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但普通老百姓一般不会伸出求援之手。
1.liberté. égalité et fraternité这个大家都明白吧,我就不解释了,很多朋友都认为此条已过时,本人觉得这是时代的体现,是法国乃至法国人一个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描述。

2.Un Français parle autant avec ses mains et son corps qu'avec sa langue.法国人说话的时候喜欢动用他的手和身体一起来表达。

3.La France a 36 millions de sujets sans compter les sujets de mécontentement.法国有360万个话题,还不包括那些悲伤的话题。

4.Ce qui n'est pas clair n'est pas français.不准确的不是法语。(法语的精确是毋庸置疑的)

5.En France, le 1e jour est pour l'engouement, le second pour le critique, le 3e jour pour l'indifférence.法国人对一件事先感兴趣,喜欢;然后开始评论,批斗;最后就爱理不理,没啥想法,也懒的关注了(这一条CHOEGH解释的很对,我就用他的解释了)

6.L'impossible n'est pas français.对法国人来说没有不可能。

7.Les Français parlent vite et agissent lentement.法国人说的快做的慢。

8.Les Français arrivent tard à tout. Mais enfin, ils arrivent.法国人做事晚成,但最终,他们都做成了。
说起英国人的性格,可以用保守、含蓄、幽默、好赌这几个词来形容.比如,在英国,汽车的方向盘在左边,行车时也靠左,这种与其他国家大相径庭的做法一直保留至今也没有改掉,英国人的保守可见一斑.英国人同其他欧美国家的人相比,显得格外沉默寡言.他们只有在熟人面前才会表现得无拘无束.但是,英国人的语言却含蓄中不乏幽默.比如,一位英国朋友向你推荐一部极好的电影,他会说"It is not a bad film,you know."其实,句中的notbad(不坏)代表的意思是"极好的、第一流的".英国人特别好赌.在英国各地,人们每年赌马、赌狗、赌足球投下的赌注往往有几十亿英镑之多.英国有60个赌马场,每年有8000多个赛马日.此外,英国的赛狗场有100多个,聚赌俱乐部有18,000多个.
谁都说德国人循规蹈矩,死板,没人情味,而我大概是住久了,已经习惯,“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然而,妻子海佩春观察周围事物特别敏锐,无形中影响到我。

上流社会的约会

上周某天,我们应邀到一个德国最大船舶公司总裁家里去晚宴。我们很少参加这种上流社会的活动,为此晚宴应穿什么衣服,佩春和我讨论了好久。请柬上写着,晚宴时间为晚上7点15分。

我觉得奇怪,为什么不是7点或7点半。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主人要看7点钟的新闻节目,其次是,请客人务必准时。

当晚7点10分,我们就已经提前到达主人的郊外别墅了,只见大门外停着几部漂亮的轿车,里面坐着人,还有车陆续不断地到来。为什么都不下车啊?哦!客人不敢提前入内。

准7点15分,所有车门都打开了,男男女女一个个穿得时髦笔挺,但毫无珠光宝气,说明主人所结交的朋友都有品味。我们是第一对进去的,主人夫妇还在花园里,听到铃声才来到大门口迎接,客人鱼贯而入。在五分钟之内,竟然所有的客人都已到齐,比开国典礼还准时。令我惊讶的是,除我们俩以外,大部分都是主人几十年的老朋友。这么老的朋友还需要提前两个月下请帖,岂不太过分了。不!这就是德国上流社会的生活礼节,要有多冷就多冷。

令人哭笑不得的调查

佩春姐夫的母亲刚过一百周岁,姐夫组织了盛大的庆祝晚会,当晚他还宣读了德国总统和汉堡市长写给她的祝贺信。这并不意味着她有什么功勋或者私人友谊,而是因为在德国,百岁老人已是人瑞,政府已经掌握了全德百岁老人的名单,由专人负责,到时会寄贺信给他们。这虽是轻而易举的事,但说明对人的一种重视和尊重,与会者都很动情。

可是,可笑的事情发生了。姐夫的母亲住在一个豪华的养老院,某晚她不小心从床上滚了下来,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姐夫在床边加了一个窄木条。百岁生日过后,国家负责社会福利的官员下来关心人瑞,忽然发现这窄木条,认为这是侵犯人权和人身自由,就和百岁老人进行三小时长谈。

我们都知道,她年迈有时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认识了,可是这官员回去写了一份几页关于侵犯人权的报告书,准备起诉姐夫,还又派来了福利医生检查因这窄木条对百岁病人造成的“精神和肉体折磨”,结果又写了七页。佩春姐姐姐夫为此感到哭笑不得。

一个朋友解释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在当前经济情况不好的情况下,三小时谈话,七页报告,加上两页上诉书,都是劳务。他们都是吃国家饭的,总得有所作为。这样吃国家饭到各地没事找事干的人,东德比西德还要多,怪不得国家的行政经费怎么减也减不下去。

绝对遵守条条框框

我们的一对朋友夫妇都是医生,开了一个诊所,需聘请一个有经验的助手。最后来了一个51岁的女子,双方谈得都很满意。按工会和国家规定,这样熟练的助手,月薪应为2100欧元,但这医生只能支付她1900欧元,并且双方已达成默契,她可以上班了。

可是,政府官员介入了,认为这样做是不遵守国家法律,违法人权,他若不制止,就是失职。于是,这名助手只好继续领国家的失业金,诊疗所只得另找他人。

据笔者所知,欧洲各国的法律和官方规定如麻,有的还是19世纪留下来的。目前,德国有一个笑话说,德国人是靠法律活着的,如果没有法律,他们就不知道如何活下去。

在中国,每个人都有一种自律,现在国家有了法律,人们却不知道如何工作。中国人都会自圆其说,到头来都圆到一起,交通再乱,也能圆出一个逻辑来。而德国的马路,如果红绿灯失灵了,行人可以在马路前一直等下去,等到修好了再过马路。信不信由你。

意大利人的性格

意大利国土狭长,象一只长靴。北面与奥地利、瑞士、法国、克罗地亚相接壤,南面跨海遥望非洲大陆。在历史上,意大利北部曾被奥地利、瑞士、法国等多次占领,而意大利南部则深受西班牙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历史背景迥然不同。1861年意大利实现了全土统一。在此之前,各地分裂为大小不一的独立都市国家。

短短的100多年无法改变各个地方的文化特色。不仅南北之间差异悬殊,各个地区都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习惯、传统、历史、饮食文化、语言、及风土人情。因此当地人的性格与气质也是五花八门。

同处一国之内,地方风情如此千差万别,这样的国家是很罕见的。而意大利人又特别以自己家乡为荣。有一句话说∶“每一条街上的教会钟声都值得珍爱。”这句话里透出了对自己家乡的深情,也表现了与他乡之间展开的强烈的竞争意识。这从每次足球场上发出的喝倒彩,以及闹出人命的斗殴中也能看出来。

“没有爱情,生活则不可想象”——开朗的南方人

正像上面说的那样,初次与一个意大利人见面,了解他是哪里人,了解他的生活背景是相当重要的。不仅对于我们外国人来说是这样,意大利人之间也认为知道对方是哪里人,是交往时至关重要的因素。

首先从外表上来看,一般来讲,身材高大、皮肤略呈金色、棕色头发、蓝眼睛的人大多是意大利北方人。越往南去人们的个子就越发矮小,肌肤、头发、眼睛的颜色却越来越深。我们心目中的豪爽、典型的意大利人其实是意大利南方人。--论坛上哪位能考证一下 托蒂

他们性格开朗、快乐乃至于喋喋不休;他们总是把工作放在其次,最热衷于喝酒、聚餐、歌舞与恋爱……质朴而热忱地欢度着人生。对这些南方人来说,如果没有爱情,生活简直就不可想象。

这些男人能说会道,常常洋洋自得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过反过来说,他们内心浪漫、一往情深。正因为如此,一旦他们移情别恋,结局令人难以预料,这一点可要多加注意。他们重视传统风俗,如果你当了他的新娘,他们会在街心广场邀上两、三百人摆上两天两夜的婚宴。真是一个“教父”的国度。结婚竟然能成为盛大的节日。

南方意大利人表面上嘻嘻哈哈、不拘小节、令人容易坠入情网,可事实上他们也有深沉和细腻的一面。他们重视与家族之间的感情,即使双方同是意大利人,也会因此感到困难重重。只谈恋爱还没有关系,如果想结良缘,没有家族之间的充分交流与默契,结婚是难于上青天的。

与此相反,不少北方的意大利人追求上进、野心勃勃,工作勤奋而努力向上。他们不像南方人那样尽情玩乐、没有节制,待人也有分寸,比较城市化。北方的职业女性多数抱有男女平等的思想。

米兰与上海一样,象一个大熔炉,容纳着为了工作而来自各地的意大利人。来自南方的移民到了第二代就变得“北方化”。在米兰常常还能遇到一些父母亲分别出生于南方和北方的“混血儿”。

同是意大利人,却由于出生地区的不同而导致外表、气质大相径庭。这一点实在是既不可思议,又令人趣味盎然。

D. 欧洲的三大民族是

欧洲民族主要有四支而不是三支,分别是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和拉丁人,具体介绍如下:

1、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时期与凯尔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也是现今欧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

现今的德意志人、奥地利人、瑞士人、盎格鲁-撒克逊人(英格兰人)、荷兰人、挪威人、丹麦人、瑞典人、冰岛人都是日耳曼人,其中德意志人、奥地利人和瑞士人的语言为德语。

2、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在罗马帝国时期与日耳曼人、凯尔特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也是现今欧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现今的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索布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卢森尼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波斯尼亚人、保加利亚人都是斯拉夫人。

3、凯尔特人

凯尔特在罗马帝国时期与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也是现今欧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现今的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英格兰的康沃尔人和法国的布列塔尼人都属于凯尔特人,其中以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为代表。

4、拉丁人

拉丁人原指古意大利中部拉丁姆地区的古代民族。其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就是拉丁语。现在泛指受拉丁语和罗马文化影响较深的操印欧语系-罗曼语族的民族,包括意大利人、法兰西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罗马尼亚人。

E. 欧洲有多少民族

欧洲有68个民族,根据语系分类。

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盎格罗-撒克逊族、德意志族/奥地利族/列支敦士登族/瑞士德意志族、荷兰族/比利时佛拉芒族、丹麦族、挪威族、瑞典族、冰岛族、卢森堡族、罗曼语族、法兰西族/比利时瓦隆族/瑞士法兰西族/摩纳哥族、意大利族/瑞士意大利族、西班牙族、葡萄牙族、罗马尼亚族/摩尔多瓦族、

罗曼什族、加泰隆族、斯拉夫语族、俄罗斯族、白俄罗斯族、乌克兰族、波兰族、保加利亚族、捷克族、斯拉伐克族、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族/穆斯林族/黑山族(蒙特内格罗族)、斯洛文尼亚族、马其顿族、波罗地语族、立陶宛族、拉脱维亚族、希腊语族、希腊族、阿尔巴尼亚语族、阿尔巴尼亚族、凯尔特语族、苏格兰族、爱尔兰族、威尔士族、伊朗语族、吉普赛族;

芬兰-乌戈尔:

芬兰族、马扎尔族、爱沙尼亚族、拉普族、乌德穆尔特族、马里族、莫尔多瓦族、卡累利阿族、科米族:

阿尔泰语系:鞑靼族、楚瓦什族、巴什基尔族、卡尔梅克族;

亚非语系:马耳他族、犹太族;

语系不清民族:巴斯克族。

(5)欧洲有哪些民族文化扩展阅读:

欧洲各民族主要是操印欧语系语言的民族,也有从东方迁徙过去的使用芬兰-乌戈尔语系语言的各民族和古老的巴斯克民族,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尚有一部分使用阿尔泰语系的民族。基本是以民族国家划分,有的生活在不同国家的操同一语言的人群承认属于同一民族,但有的不愿意承认,只强调自己是那一国家的人。

阅读全文

与欧洲有哪些民族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