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文化元素怎么分析

文化元素怎么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08 16:19:50

‘壹’ 90年的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元素、 并分析这些民俗元素在影片中的作用。。。 希望是专业人士解答。



民间剪纸、年画、葫芦工艺品、筷子笼、刺绣
说媒、下聘、梳头、哭嫁、迎亲
农耕文化 端午文化 匠作文化 兵戎文化 儒家文化 道教文化 民间文学 传承与 ...................

‘贰’ 旅游文化元素有哪些

旅游文化元素有很多,包括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聚落文化,旅游艺术文化,园林文化,名人故居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世界遗产等等。

‘叁’ 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
cultural trait
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亦称文化元素。例如,一只茶杯,一张弓,一个动作和一个符号等都是文化元素。由于最小单位的确定是相对的,故文化特质或元素亦有其不确定性。如果将文化特质界定为文化的一个最小的功能单位,把它视为一个较大的文化复合体的基本元素,则只有能够发挥一定文化功能的元素才是文化特质,而组成它的更小的元素就不能视为文化特质。如一只茶杯是文化特质,而制造茶杯所用的原料则不是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是研究者抽象出来的概念,它舍弃了组成文化复合体的基本单位的不同性质,没有显示出文化的功能。因此,有些学者尤其是功能学派反对使用这个概念,认为这样会把不同性质的元素当作相同的元素对待,并且“元素”的划分是不确定的,使用这个概念没有意义。而多数学者认为,一个文化复合体的繁简是由它所包含的文化元素的多少来衡量的,使用文化特质或文化元素概念来分析文化,有利于对文化进行定量分析。

‘肆’ 中国文化元素有哪些

中国文化中国元素

(2017·全国卷Ⅲ)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图片

1.如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答案:1.D 2.B 3.D

解析:第1题,图示反映了一派“小桥流水”的水乡景色,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水网稠密,是该景观的主要分布区,D项正确。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海拔相对较高,河流水量大、水流急,没有该景观分布,A项错误。华北平原降水较少,地表河流稀少,无该景观的分布,B项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河流水量较大,不是该景观的主要分布区,C项错误。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景观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低平,降水丰沛,B项正确。沟壑纵横,降水集中,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特征,A项错误。地形封闭与三角洲的地形特点不符,C项错误。山河相间是横断山区的典型特征,降水均匀与长江三角洲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不符,D项错误。第3题,越剧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等我国南方地区,故D项正确。川剧主要流行于四川一带;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一带;豫剧主要流行于黄河、淮河流域。故A、B、C错误。

泽雅素有温州“西雁荡”之美誉,泽雅山多地少,山上多竹林,川间多溪流、瀑布,四百多年来,山外朝代更迭,山内纸农依然是合家做纸。如今虽然造纸技术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那种“斩竹漂塘”、“煮徨足火”的古法造纸术依然在当地民间流传着,成为“中国造纸术的活化石”。据此完成4~5题。

4.泽雅古法造纸术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是()

A.独特的自然条件 B.充足的原材料

C.广阔的市场 D.高素质的劳动力

5.近年来,古法造纸术得以传承的主要原因是()

A.工艺改进 B.原料替换

C.需求扩大 D.政策扶持

答案:

‘伍’ 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下:

一、思想教育文化

我国节日文化是很独有的。我们在季节上分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在生活上,比较重要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个节日都有很多不同的习俗。如吃有特定的有象征意义的食物,如元宵、粽子、月饼等。

‘陆’ (二)文化层的元素组合特征

从上述各层元素平均值相对高低反映的元素组合特征多少带有人为因素,为此,我们采用多元统计的方法来定量研究元素组合特征。

1.文化层元素组合的因子分析

将澧阳平原21个遗址86 件文化层样品的52 个元素、3 个指标(总有机碳、pH值、磁化率)共55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取样足够度的KMO检验值为0.704,提取的11个因子的方差累积83.7%(图6-2),各样品的因子得分见图6-3。

图6-2 澧阳平原文化层因子贡献的方差累积百分比图

因子1,元素组合为Cr、V、Ga、Bi、TFe2O3、Al2O3、Li、As、Sc、Sb、Ge、-SiO2、W、Ni、Pb、Ti、Th、Sn、Nb、Tl、F、Be、I、Rb。从其元素组合上可知该因子的正向代表了文化层的自然土壤形成作用,以脱硅富铁铝化为特征。从因子得分(图6-3A,6-3B)可知,该元素组合主要在旧石器时期至彭头山文化层表现明显的正高峰,而在皂市下层、屈家岭、石家河、战国、唐代明清文化层为明显负高峰。

因子2,元素组合为P、CaO、Zn、Sr、Cd、Ba、Rb、Ag、Cu、-Zr、-SiO2、F,以磷和钙为主,为典型的磷灰石及其有关的元素组合特征。磷灰石Ca5(PO43(F,OH)中的Ca可被Sr、Cd、Ba、Rb、Zn等其他元素替代,其矿物的稳定性与pH值及Fe、Al、Mn、粘土矿物对P的吸附有关,在酸性介质中易风化溶解。Ca5(PO43OH称为羟磷灰石(hydroxylapatite),是动物硬组织,如牙齿和骨骼中的主要成分(它还可在机体的各个部分,包括局部的和系统的结缔组织、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中沉积,医学上称为异位钙化),亦存在于贝壳和珊瑚中。文化层中出现该类元素组合(以因子2代表的元素含量值高),尽管不能断为沉积有人体的残骸,但可推测为人类活动明显,作为人类食物的动物骨骼、贝壳等多有保存。该元素组合主要在大溪和汤家岗文化层表现明显的正高峰,是因为取样点为灰坑,如大溪文化的城头山遗址。所以,“磷灰石型”元素组合表示人类活动明显的生活环境;也可将这种元素组合定义为比较原始的人为作用——狩猎文化的特征元素组合。

因此,以因子1的元素组合和“磷灰石型”元素组合(因子2)结合,可能是区分自然与人文文化景观变化的重要标志。图6-4为各文化层样品在因子1和2上的投影。在图上,这84个样品按时代聚合在一起,并表现出一定的演化趋势,说明这些因子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环境信息,由其可很好地将文化层进行分类。

TOC、TC、N、Cu、Hg、Br和负相关Zr的元素组合(因子3)为植物茂盛、有机物丰富、气候温湿的标志,可以间接推测为人类农耕活动明显,将这种元素组合定义为相对比较进步的人为作用——农耕文化的特征元素组合。其在大溪文化层与因子2 的“磷灰石型”的因子得分均高,可能代表着与其下伏的汤家岗文化层有不同文化景观,可以认为,以大溪文化层为转折,由狩猎文化向农耕文化过渡。

因子4,元素组合主要为MgO、K2O、-Ti、-SiO2、-Nb、次有Al2O3、F、I等。Mg、K的元素组合可能与盐类,如卤石、钾盐镁矾等矿物有关,Ti、SiO2、Nb的负相关则表示石英等碎屑矿物较少。因此,本组合反映了文化层堆积时的气候相对较干热,雨水较少,掩埋古人生活器物的泥沙为较细的物质。

图6-3A 澧阳平原文化层元素组合的因子得分图(1)

样品序号数字为表6-1中的层序号

图6-3B 澧阳平原文化层元素组合的因子得分图(2)

样品序号数字为表6-1中的层序号

图6-4 各文化层样品在因子1和因子2上的投影

上述4种组合的方差累积达61.7%。

其他尚有如下几种组合:因子5,元素组合为Ce、Co、Mn、Pb;因子6,元素组合为-S、Na2O、Rb、Ag、-Br;因子7,元素组合为-Mo、Y、Na2O、La、I;因子8,元素组合为U、Se、Be、-Tl;因子9,元素组合为磁化率、Ba、Cu;因子10,元素组合为 pH、B、Na2O、-Tl;因子11,元素仅有Cl。其意义将在后面进一步讨论。

2.文化层元素组合的聚类

对澧阳平原21个遗址86个文化层按元素组合进行样品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以55种元素(及指标)为变量(即对所有变量而言,无厚此薄彼,同等对待),还是以区内影响文化层元素分布的所有自然和人为作用(即全部的11个因子)为变量,作Q型聚类分析,发现虽整体规律明显,但有不同时代文化层聚集到一起的现象,说明影响区内文化层元素分布自然和人为作用过于复杂,互相干扰,反而不利于分类。

以前4个因子得分为变量进一步分别作Q型聚类分析(图6-5),发现其结果明显优于上述以11个因子为变量所作的聚类分析。所谓“优”,粗略来看,就是一簇一簇比较明显。因此,可以以前4个因子为变量对文化层进行样分类。

‘柒’ 文化元素有哪几种形式

文化元素一般包括三种类型:

一是物质类,主要指通过现实中存在的有形产品表现出来,具体可表现为汉服文化、青铜器文化、茶文化、农耕文化、剪纸、皮影民俗文化、山岳文化等;

二是精神类,主要指精神文化,包括哲学、科学、宗教、艺术以及各种思想观念,具体可表现为禅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

三是象征符号类,主要指通过语言、姿势、表情、动作、声音、图形、标志等体现文化要素,具体可表现为二次元动漫文化、传说故事、影视作品、熊本熊、米老鼠卡通形象等。

新时代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

消费升级背景下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高效率、个性化的消费,全新消费特征浮现出来,文化的发展也有了新要求,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也从千篇一律的文化衍生品逐渐变成追求更具审美、更有底蕴、更贴近生活的文创产品。

2019《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中也提出要通过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因而文创产品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代生活,正是迎合了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全新文化需求。

阅读全文

与文化元素怎么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