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地域文化感悟有哪些

地域文化感悟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09 19:57:35

⑴ 中国的地域文化包括哪些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包括敦煌学、藏学和徽学。

中国地域文化区包括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东北黑土地文化、青藏高原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华北平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江南水乡文化、云贵高原文化、华南妈祖文化。


(1)地域文化感悟有哪些扩展阅读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⑵ 中国地域文化都有哪些呢它们的特征是什么呢

中国传统文化区的三级划分:
1.东部农业文化地区(北方文化亚区,南方文化亚区)
(1)关东文化副区:主体位于我国东北,因其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为关东文化副区。此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文化占主导地位,在明朝以前的主要经济类型是渔猎。明清时期,此区与关内汉族文化交流频繁,因此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现在此区民族以汉为主,满族星散其间,在西部大兴安岭地区还分布着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在长白山地区有朝鲜族。汉族和朝鲜族的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其他少数民族多为渔猎。不同的经济类型下有不同的民俗、信仰和不同的艺术形式。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有东北的“二人转”。
(2)燕赵文化副区:以今河北省为核心,北以燕山为界,西止太行山,东临渤海,南接中原和江淮。此区民族以汉为主,传统经济类型以农耕为主。这里的民风民俗粗犷豪放,尚武之风普遍,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豪侠之士。燕赵地区的艺术形式多样,代表性的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吴桥杂技等。
(3)黄土高原文化副区:依托于黄土高原,西迄河西走廊,东抵太行山脉,北界万里长城,南限秦岭太白山。此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宋以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历史悠久,主体民族为汉族,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留给这里大量的物质文化景观,今陕西省被称为“地下文物博物馆”,山西省被称作“地上文物博物馆”。这里的民风热情、朴实,艺术风格高亢激越。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有秦腔、山西梆子等。
(4)中原文化副区:核心地带是今河南省,因位于古九州的中央,故又称“中州”。象征中华民族的黄河横贯中原大地,历史上它与黄土高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继黄土高原之后的中国古代又一个政治、文化中心。由于这里长期为帝都所在,因此历史上曾云集了许多天下有识之士。本区的主体民族是汉族,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民风淳厚豁达,少林武功、河南豫剧名扬华夏。
(5)齐鲁文化副区:以今山东省为核心,由于春秋时这里为齐国和鲁国所在地,故又称齐鲁大地。本区位于黄河下游,土壤深厚肥沃,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业,沿海有渔业。此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从这里扩散到整个中国,乃至世界,被世人视为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在尊孔崇儒的上层文化影响下,形成了讲礼数、重义气的齐鲁之地民风特点。山东大鼓、山东梆子、山东快书等是本区的代表性艺术形式。
(6)淮河流域文化副区:顾名思义位于淮河流域,大体上北界陇海铁路,南濒长江,西临河南、湖北,东达江苏北部沿海,即今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无论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位于黄河流域,还是转移到长江下游地区,本区都位于重心区的边缘,加上这里是自然地理的过渡带,因此本区文化也带有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的过渡特点。表现之一,这里的传统经济虽以农耕为主,但是在耕作形式上具有从旱作向稻作过渡的特点;表现之二,这里的语言也具有汉语北方方言向吴语过渡的特征。本区为人熟知的艺术形式有凤阳花鼓、淮海戏、柳琴戏等。
(7)巴蜀文化副区:位于四川盆地,3 000多年前重庆为巴国的首府,2 400多年前成都为蜀国王都,因此人们习惯上将这里称为巴蜀之地。本区虽偏处西南,但是以富饶的成都平原为依托,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本区盆地四周形势险要,军事上利于攻防,加之与外界文化交流不畅,故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川剧是巴蜀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活泼生动,幽默风趣。
(8)荆湘文化副区(荆楚文化副区):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江汉—洞庭湖平原,巫山、武陵山屏障其西境,东有幕阜、武功诸山与吴越相隔,北以桐柏山、大别山与中原分野,南以五岭为界。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因此传统农耕业比较发达。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本区是中国古代的又一个文明中心,也有学者认为它是黄河文明中心扩散后的又一个中心。无论本区与黄河流域文化有何关系,人们都承认本区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对后来本区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戏剧方面,除了发展较为成熟的汉剧、楚剧、花鼓戏、采茶戏等外,民间的歌舞艺术形式也比较丰富。
(9)鄱阳文化副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鄱阳湖一带,以今江西省为主。本区一面对水(长江),三面环山。传统经济以农耕为主。本区多山,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但许多风景秀丽之山被儒家、道家和佛教选为圣地,例如庐山和龙虎山。本区的代表性艺术形式有弋阳腔,它是中国四大声腔(余者为江苏昆山腔、浙江余姚腔和海盐腔)之一,其特点是激越奔放。
(10)吴越文化副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和杭州湾沿岸,北临长江天堑,西望鄱阳平原,南界雁荡山脉,东濒茫茫大海。本区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传统农耕发达,是物宝天华之地。本区富庶的经济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苏州园林、西湖美景、云锦、宋锦、苏州刺绣、文房四宝等都与富裕的经济有直接关系。昆剧、越剧是本区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本区戏曲细腻、婉转、清丽、圆润的特点。
(11)岭南文化副区:顾名思义位于南岭以南。本区背山面海,历史上长期位于华夏文化核心地区的边缘,近代以来本区又处于中外文化交汇的地带,因而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本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起步较前面述及的文化副区晚,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本区艺术形式中的粤剧、广东音乐和岭南画派最有地区特色。
(12)台湾海峡两岸文化副区:基本上与今天的福建和台湾两省范围符合。本区西部与鄱阳文化副区相连,北部与南部分别与吴越文化副区和岭南文化副区接壤。尽管台湾与福建文化各有特点,但是从文化渊源上看,台湾与福建文化同脉共祖,至今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依然紧紧地联系着海峡两岸的人们,例如妈祖信仰。本区多山,适农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山区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成为了历史上许多文化要素的保留地或“庇护所”,如汉语的古音、高山族的文化。
2.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地区:以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为主体,包括今天的滇、黔、桂的一部分。尽管本区的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但是其文化综合体的特点又与东部农业文化区有很大区别。本区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地区,文化特点也显现出众多少数民族的多元化风格。从物质文化层的起居、饮食、服饰到精神文化层的风俗、信仰、艺术等都能体现这种
3.西部游牧文化地区:
(1)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大致包括除陕西、青海以外的西北广阔地区。这里自然环境以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为主,因此游牧是本区的主要传统经济类型,在沿河平原和零散的绿洲地区还有种植业、园艺业。本区的艺术特色粗犷、豪放、热情、开朗,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艺术形式。
①内蒙古文化副区
②北疆文化副区
③南疆文化副区
(2)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尽管历史上本区有独特的发展历程,但是本区与中原的联系较与高原南部的印度文化区的联系多得多。宗教在本区文化各个层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⑶ 看完粤剧有什么感受

粤剧充分体现了广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传统,辐射范围遍及全球各地,在世界华人中具有文化凝聚力。粤剧初登场的是演员们精妙的开幕表演,看着女演员们长袖飘飞,男演员们能在椅子上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不禁感叹:粤剧原来这么精彩!

在这里,可以看到嫉恶如仇的老板娘、思念亡妻的痴情书生、欺软怕硬的官差等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引人入胜。表演中,音乐、布景、烟雾、彩灯等等的效果配合着演员,为演绎古代的神话传说添上了浓墨的一笔,使人恍若身临其境。

在没有看过粤剧表演之前,粤剧留给人的印象无非是“咿咿呀呀”的歌声和吵杂喧闹的锣镲声,看过才会明白粤剧原来如此精彩!引人入胜的剧情,以及人物的各种高难度动作,让人印象深刻。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结晶,从很久之前流传到现在,实属不易。粤剧是祖祖辈辈们留下的心血,应该珍爱她、保护她、传承她。

粤剧历史起源

1、形成于南宋。陈非依在其《粤剧六十年》中指出:“南宋末期,南戏传入广东,成为最早的粤剧。”梁沛锦也认为:“从粤剧发展渊源来说是悠久而又深远的,简括地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2、形成于明代中后期。赖伯疆、黄镜明合着的《粤剧史》认为:佛山的琼花会馆建立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早期粤剧戏班的行会组织,“粤剧发展至此已经基本成为一个大剧种了”。

3、形成于清代前期。王兆椿《从戏曲的地方性纵观粤剧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将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出现的“广腔”看作粤剧历史的第一阶段。

4、形成于清中叶或中叶以后。欧阳予倩在《试谈粤剧》中认为,广东的本地班和外江班并立的时候可以看作粤剧奠定基础的时候。外江班逐渐退出广东舞台是在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年—1908年),欧阳予倩认为粤剧形成于清中叶以后。

何国佳在《粤剧历史年限之我见》中认为粤剧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也有学者认为粤剧历史应从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李文茂起义(或稍前)算起的观点,也属于此列。

粤剧的历史始于唱梆子,约在清代干隆年间(1736年—1795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之后又吸收了二黄,成为“皮黄系统”的一员。

⑷ 地域文化带是怎样形成的谈谈对地域文化的感受。

玉文化带是形成的,如果对地域文化有一定的感受的话,我们就能够看到他的文化,对人人类的这种冲击

⑸ 中国的地域文化有哪些,你最喜欢哪一种

华夏文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还在延续的古文明,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每一个华夏儿女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华夏文明诞生的这片土地上,幅员辽阔,拥有着众多山川河流,正是因为这个地理特点华夏文明根据每一个地方的不同,衍生出了多种地域文化,例如荆楚文化、齐鲁文化、中州文化、巴蜀文化等。在这众多差异巨大的地域文化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富足闲适、乐观向上的巴蜀文化。

历史中,生活在巴蜀之地的人民经历了多次屠杀,巴蜀文化也经历了多次断层与融合,如今的巴蜀文化融合了多种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文化。古时候的巴蜀之地拥有着自己的文化——三星堆文化,但在被秦国吞并后,这个古老的文化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原文化,后来逐步形成了拥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尽管被屠戮了多次,但巴蜀人民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正是因为这份心态,使得这片土地一直保持着繁荣兴盛的状态,这一点是我非常喜爱它的原因。

⑹ 地域文化带是怎样形成的谈谈对地域文化的感受。500到1000字

文化具有区域性的特征,地域文化是由于在一个地域内人们的生活的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不同的条件造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⑺ 地域文化受大家欢迎,它有哪些特点

中国地域分五个气候带,新疆内蒙和东北这里属于一个气候带。黄河以南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省一部分,山东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属于一个气候带,湖北省北部,安徽省中部,江苏省中部,四川省北部,河南省南部,属于一个气候带。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南部,湖北省中部南部,四川省全部,贵州省全部,云南省全部,江西省全部,湖南省全部,浙江省全部,属于一个气候带。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属于一个气候带。西藏和川藏,青藏高原属于另一个气候带,有四川人的特征,但是有中国中原人的气质。到了西藏你会感觉这些藏民说着四川话,却像中国北方汉人。

⑻ 江南文化作为我国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江南文化作为我国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江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地域概念。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文化概念。“乐明教,让自然”的江南文化以其超功利的审美气质和诗意精神,积淀和催生了古代文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巨大的创作潜力。研究江南文化传统及其当代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具有地域性和历史性的中国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长期以来自然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域文化。目前,最常用的地域文化概念:是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确定的,如楚文化、秦文化、吴文化、越文化等。按地域划分的,如中原文化、江南文化、湖湘文化、塞北文化、巴蜀文化等。


从西晋末年到南朝末年,大约有一百万北方人移居南方。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生活方式、中原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在南朝中期,蒋楠已经繁荣昌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不仅与北方的差距缩小,而且在许多方面也有所发展。建康(南京)、广陵(扬州)、京口(镇江)和山阴(绍兴)是世界着名的城市。孙武、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江南的文学、绘画、书法和雕塑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着名的“服饰南渡”,也是江南文化的第一次大变革。

与地域文化感悟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