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指的是什么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指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10 07:06:29

⑴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句诗出自哪里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七言绝句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第21册),第15106页,最后一行。

追溯前缘:
《封神演义》第十九回,“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乃妲己因爱伯邑考,为所拒绝,故发此言。“照”一作“满”。

元.高明《琵琶记》:

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
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

卷三十六 东廊僧怠招魔 黑衣盗奸生杀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简单的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就是本来我一心向明月的,但是呢明月没有照我却照满沟渠。喻自己很喜欢/很想做的事没有得/做到,更无奈的是自己喜欢/想做到的人/事物却做的更不好,

比如我本来很喜欢一个女孩子,无奈他喜欢的不是我而是比我更差的一个,

本来我想做个好人的,但结果呢,我不用做什么就比别人好,因为别人太差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句诗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王风》集中,题为《黍离》。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原意为: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黍离》全诗如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俗称小米;离离:茂盛的样子;稷:高梁。

(2)行迈:远行;靡靡:迟迟,行走缓慢;摇摇:忧苦不安。

(3)知我者:了解我的心情的;谓我何求:认为我久留不去,有什么要求。

(4)“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意思是:渺茫的苍天啊,造成这个后果的到底是谁呢?

(5)噎: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压抑不能喘息

⑵ 黍离之悲的渊源是什么

《黍离》节自《诗经王风》,其原文如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是一首慨叹西周王朝盛衰兴废的诗。郭沫若说过:“《黍离》是周室遭了犬戎的蹂躏,平王东迁以后的丰镐的情形。相传周室东迁以后,所有旧时的宗庙宫室尽为黍稷。周的旧臣行役过旧都,便不禁心中悲怆,连连呼天不止。”(《沫若文集》第十四卷,第一九○页)三章诗意思相同,每章开头是满目凄凉,结尾含蓄无穷,悲伤欲绝。 后世即用“黍离之悲”来表示亡国之痛。“黍离麦秀”一词即源于此。

黍:俗称“小米”。离离:茂盛的样子。 稷:高梁。

⑶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黍离之悲”

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出自于《诗经》“王风”,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诗经》“王风”,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周大夫行役路过镐京,看到埋没在荒草中的旧时宗庙遗址,有感于周室的被颠复,悲伤而作【黍离】。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见《白石道人歌曲》。《思旧赋》“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语文知识。

⑷ 简述黍离麦秀的典故的由来及含义

黍离麦秀,相传西周灭亡后,周大夫长途跋涉来到西周都城,看到过去的宗庙宫室都成了长满禾黍的田地,触景伤怀,无限感慨,就作《黍离》诗一首。后来微子朝见周王时,路过殷墟,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非常哀伤,就作一首《麦秀歌》。由此得来“黍离麦秀”之说。 原文 〔商朝〕箕子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史记·宋微子世家》版本)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诗

作者
箕子,名胥余,因封国于箕(今山西太谷县东北),爵为子,故称箕子。

箕子与纣同姓,是殷商贵族,性耿直,有才能,在纣朝内任太师辅朝政。

箕子佐政时,见纣王进餐必用象箸,感纣甚奢,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后纣愈奢靡,旦夕酒作乐而不理政。箕子屡谏纣不听。有人劝箕子离去,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悦于民,吾不忍也”。于是箕子便披发佯狂为奴,随隐而鼓琴以自悲。纣见此,以为箕子真疯而囚禁之。武王灭商建周后,命召公释放箕子,向箕子询治国之道,箕子不愿作周的顺民,带领遗老故旧一大批人从今胶州湾东渡到朝鲜,创立了箕子王朝。同去的有殷商贵族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等。

后来,箕子过殷(朝歌),见宫室毁坏荒凉,遍地野生麦黍,心甚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则近于妇人,乃作《麦秀歌》,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这里“狡童”系指纣王,意为你那时不听我劝,如今落得这般天地。朝歌殷民听见,皆动容流涕。

今朝鲜平壤有箕子陵,是其遗迹。唐朝时,在朝歌南关建箕子庙,文学家柳宗元为其写了碑文,今存。明正德年间,在南门内路西建有“三仁祠”,以祀其位,遗址尚存。

注释
题注:箕子东渡朝鲜后,朝周时,见故都朝歌宫室毁坏荒凉,遍地野生麦黍,心甚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则近于妇人,乃作《麦秀歌》,意为你那时不听我劝,如今落得这般田地。朝歌殷民听见,皆动容流涕。

渐渐:jiānjiān,(麦芒)渐渐长。《古乐府》卷九作“蔪蔪”。

狡童:此系指纣王。《诗经·郑风》有《狡童》篇,与此无涉。

⑸ “黍离”是什么意思

【成语】: 麦秀黍离

【拼音】: mài xiù shǔ lí

【解释】: 哀伤亡国之辞。

【出处】: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磨,中心摇摇。”《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

【举例造句】: 诗多残山剩水之思,麦秀黍离之感。

⑹ 谁知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里的故事

出自《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①诗序曰:“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②毛传:“彼,彼宗庙宫室。迈,行也。靡靡,犹迟迟也。摇摇,忧无所想。”钱澄之曰:“毛云靡靡犹迟迟也,盖意懒而足不前之貌。”李塨曰:“离离,散垂之貌。稷即今之小米也。黍秀,即散垂,稷则苗穗挺直,实乃垂而不散,故黍但见其离离,而稷则见其苗、其穗、其实也。”焦琳曰:“摇摇者,神魂之无主也;如醉者,意绪之俱迷也;如噎者,愤气之填满胸臆也。”沈青崖曰:“述其所见,既非托物,因所见而行为之靡靡,心为之摇摇,亦是实写其忧,而非由于黍稷引起,直是赋体,不兼有兴。”邓翔日:“章首二句咏物,后六句写情,惟三、四句自肖形神,觉此时此身茫无着落处,深心国事,尚有斯人。”
关于《黍离》,似乎不必再说太多的话,停留在诗人心弦上的哀伤早已作为一个象征而成为永恒的悲怆。牛运震曰:“此诗纯以意胜,其沉痛处不当于文词求之。后人诗如‘山川满目泪霑衣,六朝如梦鸟空啼’之类,徒伤代谢而已,固无此怀古深情也。‘谓我何求’四字,说尽人世浅薄,一‘求’字误人,直到君国之义漠不相关,可惧哉。谢叠山先生云:文武成康之宗庙尽为禾黍,而能为悯周之诗者一行役大夫外无人也。吾读《书》至《文侯之命》,观所以训诫文侯者,惟自保其邦而已。王室之盛衰,故都之兴废,悉置不言,吾于《黍离》之诗,重有感也夫。按此数语委婉尽致,而出自叠山先生,尤足发此诗幽情。”所引谢氏语,出自谢枋得所着《诗传注疏》。论《黍离》一节原很长,引者乃撮述其要。谢氏于宋亡之后,以死拒绝元朝的征聘,可算全了名节的忠烈之士,其读《黍离》,自当别有怀抱,不仅仅为诗而发也。如牛氏所论,后世的怀古诗,多半指点江山,月旦古人,作局外人言,虽然不乏兴废存亡之慨,却很少有切肤的伤痛。《黍离》之悲,则是把整个儿的自己放在一叶痛史里边,故戴君恩曰:“反复重说,不是咏叹,须会无限深情。”以一个孤独的个人来哀悼沉重的历史,他不能为这个历史负责任,他本来也不在“佛时仔肩”之列,而却明明把丧亡的哀恸全部来担负。“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与其说是以天下为己忧者的悲哀,不如说,更是“不知”者的悲哀。

关于黍稷,范处义曰:“稷之苗、稷之穗、稷之实,非必谓前后所见,盖其忧思既乱于中,谓我所见宗周故都尽为禾黍,岂真黍邪,抑稷之苗、稷之穗、稷之实邪。既不能辨其为黍为稷,岂复计其成之蚤晚,为苗、为穗、为实哉。”但也有另一种意见,李樗曰:“箕子闵商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既曰麦秀,又曰禾黍,则亦与此同意。彼稷之苗,彼稷之穗,彼稷之实,以见尽为禾黍之意。”两说各有理据,不妨并存。

“悠悠苍天”,毛传:“悠悠,远意。苍天以体言之,尊而君之则称皇天,元气广大则称吴天,仁覆闵下则称曼天,自上降鉴则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说本《尔雅》。初看似是赘文,细绎则不然。且读《周颂·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是天去人也近。而《黍离》之天,则不同于皇天,吴天,曼天,上天,是再没有《敬之》时代的监临与护佑,而悠悠也,苍苍也,去人也远。可知与“悠悠苍天”对应的乃国之败亡,却并不仅仅是“远而无可告诉”的迷惘,下接“此何人哉”,揭出人天两造,既是无所归咎,又是有所归咎,所谓“通篇不指一实事实地实人,而故国沦废之况,触目伤心之感与夫败国基祸之恨,一一于言表托出”(王心敬),是也。

⑺ 黍离麦秀的象征意蕴是什么

商朝灭亡,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在去朝见周王时,路过殷商旧墟,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非常哀伤,作诗一首,是为《麦秀歌》。
而后,相传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所在,皆成为长满禾黍的田地,触景伤怀,无限感慨,就作《黍离》诗一首。由此得来“黍离麦秀”之说。

⑻ 唐宋诗词中的文化现象有哪些

宋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不同唐诗的独特风貌,形成可与唐诗抗衡的独立壁垒,对后代诗史发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宋三百一十九年,产生了众多诗人和大量诗篇。如果将流传至今的宋诗全部收集起来,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全唐诗》其中名篇佳构多不胜数,流派之多,亦为前代所少有。

对于宋诗这样一宗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究竟如何评价,自南宋时起,即产生了毁誉皆然不同的议论。明清以来,诗坛上便形成尊宋贬宋两派之争。前人对唐宋诗的比较: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风骨,故瘦劲。
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彩/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
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唐诗善摅情,以韵味胜/宋诗工言理,以意趣胜。唐诗较浑厚,宋诗工委曲。唐人豪迈者,宋人欲变之以幽峭。
-------------------------------------------------------------------------------------
宋诗的四个时期,八个阶段。
(一)北宋前期,即从开国到英宗末。
第一阶段是太祖,太宗,真宗三朝,诗坛主要承袭唐风,以王禹偁为代表的一派学白居易,以九僧为代表的一派学贾岛,西昆则学李商隐。

第二阶段为仁宗,英宗两朝,主要以苏,梅,欧为代表,他们反对西昆,致力于诗风改革。

(二)北宋后期,神宗初到北宋末。

第一阶段是神宗,哲宗时期,以王安石,苏轼为代表形成了“荆公体”东坡体“诗歌创造出现高潮。
第二阶段是哲宗,徽宗,钦宗时期,出现”山谷体“和江西诗派,成为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三)南宋前期,即从南宋初到宁宗开禧末。

第一阶段是高宗朝,诗坛风气是宗法江西而又想补救江西流弊,重要诗人有吕本中,陈与义,曾巩等。
第二阶段是孝宗光宗时期,以尤,杨,范,陆四大家为代表,出现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四)南宋后期,即从宁宗嘉定初到南宋么
第一阶段为宁宗,理宗时期,诗坛风气是以仿效晚唐的贾岛,姚合,来矫江西诗派之弊代表者是”江西四灵“和继之而起的江湖诗派,刘克庄是其中声望较高者。

第二阶段是从度宗宋亡前后,代表作家为文天祥,谢翱,林景熙,郑思肖,汪元量等,他们从四灵江湖诗人的写个人琐细感受,变而为写斗争经历和麦秀黍离之思,为宋末诗坛增添了光彩。

---------------------------------------------------------------------------------------------------

词兴起于晚唐,发展于五代,繁荣于北宋,派生于南宋。
自唐五代到北宋有一个历史现象:词的风格很相像,个人的作品相像到可以互”乱楮叶“(语出《韩非子喻老》比喻模仿逼真),一个人的词掉在别人的集子里,简直不能分辨出来。他们可以统统归到花间派里。

改变从苏轼开始,但远没有达到改变词坛风气的状况。只能说写了【少许】与别的词人不同的作品。可以说,在北宋词的宝库中,苏东坡贡献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作品,至于”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则是信口开河了,东坡乐府三百四十多首中,专写女性美的不下五十多首,而集中最多的是宋送别朋友。应酬官场的近百首小令几乎每一首都要称赞女舞伎,所以在东坡全部词作中不洗”绮罗香泽“的超过一半以上。苏轼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增加了前人只用以写诗的文人情感那是对的。

题外话:豪放”婉约“在北宋词坛的当时并没有这些标签

阅读全文

与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指的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