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陕西红色革命遗址都有哪些
延安革命遗址 延安市 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市 洛川会议旧址 洛川县 杨家沟革命旧址 米脂县 渭华起义旧址 华县 吴旗革命旧址 吴起县 保安革命旧址 志丹县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西安
2. 陕西安康有什么历史事件
石器时代
人文史可上溯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在月河川道及汉江两岸繁衍生息。据文物部门调查和考古发掘,在全区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十余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安康五里花园柏树岭、柳家河、张家坝;岚皋肖家坝;汉阴阮家坝;紫阳马家营;旬阳李家那,龚家梁,新天铺等遗址,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先民的聚落。出土的新石器文物,既有半坡文化类型的特点,也有庙底沟文化风格,同时也有李家村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类型风采,又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点。
夏代
夏代,安康属梁州的一部分。据中国最早的地理着作《尚书·禹贡》记载,将全国分为九州,称“华阳黑水惟梁州”,唐代学者认为梁州为今汉中、安康、商洛一带。
商周
商周时期,安康成为庸国的封地,史称上庸,为“群夷之国”。商朝建立政权后,对周围的部族大加征讨和掠夺,汉水流域的各部族也未能幸免。在武王伐纣的战役中,庸人参加,并能征善战。西周时期,曾破昭王胶船,使昭王君臣溺死于汉水。后来穆王、宣王相继南征,均无功而返。后王室衰微,郡国兼并,东周安康隶楚、隶蜀、隶秦,更变频繁。这一带部族也被新起的五霸之一楚兼并。据《太平寰宇记》载:“金州于战国为楚地,附庸地,后为楚所灭,复为楚地”。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安康处“秦头楚尾”,地扼南北要冲,公元前611年庸国被秦、巴、楚三分,安康成为秦楚必争之地。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在安康汉江北岸台地(今天的中渡台)设西城县,属汉中郡,郡治设在西城。秦统一六国(前221年),划汉水上游为汉中郡,西城县为汉中郡治,领十二县,辖今汉滨、汉阴、石泉、紫阳、岚皋、平利、镇坪七县。
西汉
西汉沿袭秦制,汉中郡下设西城、安阳、长利(今天平利县)、旬阳、锡(今天白河县)五县,治所西城县。西城县辖今天汉滨区的大部和紫阳、岚皋全境。东汉建武元年至六年(25-30年)刘秀遣将军李通领兵,与巴蜀公孙述战于西城,取汉中地,郡治改迁南郑,隶益州刺史部。西城县辖今汉滨区、岚皋、紫阳、平利和镇坪五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5年),曹操攻占汉中,分郡之东部即安康为西城郡,划归荆州,西城郡辖今汉滨、岚皋、紫阳、平利和镇坪五县区。
三国
三国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取“曹魏兴盛”之义,设魏兴郡,辖七县。
西晋
西晋沿之。据《兴安府志》载: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将安阳县更名为安康县,“安康”从此得名。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安康先属南朝,后属北朝,先称直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设金州,因月河川道出麸金得州名,隶属魏兴郡。北周武成二年(560年),撤西城县改称吉安县。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治所迁回西城,县城改建汉江南岸,辖今汉滨、岚皋、平利和镇坪四县区。北周末年废县,复设魏兴郡。
隋朝
隋朝复设西城郡。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吉安,属金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撤金州,设西城郡,吉安改称金川,辖六县。十三年(公元617年)郡县俱废。
唐五代
唐、五代、宋设金州安康郡,辖西城、汉阴、平利、旬阳、淯阳、石泉等六县。
元朝
元朝设金州,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至元年间(1279-1294年),金州改为散州,下不辖县,辖区相当于今汉滨、平利、镇坪、白河、旬阳、紫阳、岚皋、汉阴、石泉和镇安十县境地。
明代
明代仍设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年)汉江洪水覆没金州城,遂于城南赵台山下筑新城,并易名为兴安州,属汉中府。二十三年(1595年)兴安州从汉中府划出,直属陕西布政司,领汉阴、平利、旬阳、紫阳、白河、石泉等县。
清朝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兴安州迁回老城。干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改设兴安府,并汉阴县地设安康县,领安康、平利、旬阳、白河、紫阳、石泉等六县,属陕西布政司领。
民国
辛亥革命后,即民国二年(1913年)陕西省撤消府、州、厅,省下设道、县两级,安康在清代六县基础上新增四县归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废道而直隶于省;二十四年(1935年)设为陕西省第五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十县。
新中国
建国后,1950年设市,1954年撤销安康市改设城关区,隶属安康县管辖。1988年9月15日复设市,中共安康地委和安康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安康市。公元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安康地区撤地设市。
新组建的中共安康市委员会、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于2000年12月正式对外办公,撤地建市后,原县级安康市改为汉滨区。
地级安康市于2001年元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安康市人民政府、政协安康市委员会、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安康市人民检察院相继对外办公。地级安康市下辖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1区9县。
陕西省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南宋墓葬上许家台古墓,在地处陕南的安康市建民镇佘家窑村被初步发掘整理。该墓葬是南宋抗金名将王彦为其父母所建的合葬墓
3. 红色传统文化有哪些
红色传统文化有京戏,吃北京烤鸭,京话。
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养无限,永屹世林。
二如何保护传统文化
(1)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进行系统性的文化教育。既包括由国家组织的小学、中学、大学及以上的国民教育,也包含了具备基础教育功能和高等教育功能的非行政教育。制定相关教育制度,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保障教育阶段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2)结合当前新时代的要求,赋予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结合当前新时代的要求,对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的意义,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对传统文化做出当代表述,为文化发展开辟出更大的空间。
4. 陕西的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陕西省红色教育基地有:
延安革命纪念馆
枣园革命旧址
延安凤凰山麓革命旧址
杨家岭
延安清凉山
王家坪革命旧址
渭华起义纪念馆
洛川会议纪念馆
汪锋同志故居纪念馆
扶眉战役烈士陵园
直罗烈士陵园
延安中央书记处小礼堂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马氏庄园)
西安事变纪念馆
5. 陕西安康旅游景点
陕西安康旅游景点主要是以下24个景点,具体信息参考以下说明。
1、安康高新生态休闲旅游区(免费),高新生态文化公园地处西康高速出口,安康大道以北,高新大道,汉江路紧邻而过,高新生态文化公园是集合我市十大县区的着名风景为缩影,集中在生态文化园对外展示;
2、汉阴县龙岗生态旅游区(免费),龙岗公园在汉阴县城之北,是一个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运动、游憩于一体的以体育运动为主的城市郊野生态运动公园,集中体现汉阴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重要地段;
3、石泉县明清古街景区(免费),石泉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主要活动在汉江沿岸,被历史学家划为“仰韶文化”区域;
4、旬阳县蜀河古镇景区(免费),蜀河古镇位于蜀汉两水交汇之处,地处两省三县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西达川汉,北上关中,南下鄂西,东进中原,是汉江上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镇;
5、瀛湖生态旅游景区,门票:100元(景区票价以当日公布为准),瀛湖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城区西南16公里处,是西北五省最大的淡水湖;
6、汉江燕翔洞生态旅游景区,门票:90元(景区票价以当日公布为准),汉江燕翔洞生态旅游景区位于石泉境内,近150个景点珠玉相缀巧妙搭配,凸显出秦巴腹地、汉江两岸特有的原生态美,并与悠久的汉水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融山、水、岸、洞自然景观及古镇、寺院、宗祠、戏园等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自然景区;
7、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门票:100元(景区票价以当日公布为准),南宫山景区位于陕西省岚皋县境内,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享有“云中净土,世间桃源”的美誉;
8、岚河漂流景区,门票:100元(景区票价以当日公布为准),岚河漂流从距岚皋县城5公里处安岚公路边的新春电站下水,随水漂流经九滩十八湾,到达终点——桂溪河大桥,全长12公里,历时近2小时;
9、香溪洞旅游景区,门票:40元(景区票价以当日公布为准),香溪洞风景区与安康城区紧密相连, 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由香溪洞、三天门、文武山、蜈蚣山、牛蹄岭五个分景区组成;
10、中坝大峡谷景区,门票:60元(景区票价以当日公布为准),石泉中坝大峡谷位于陕西省石泉县境内的汉江南侧,距县城20公里,距西安——汉中高速公路60公里,距安康市100公里。公路直通景区,是近期发现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项目;
11、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免费),旬阳县红军纪念馆位于红军乡人民政府驻地,距旬阳县城约120公里,筹建于1976年,1979年完成第一期基建工程,1983年10月举办红军革命活动展览,正式对外开放;
12、平利县龙头旅游村,平利县龙头村位于古仙湖景区,距县城东南5公里。清清的冲水河环村缠绕,行如游龙,新建的村落清一色的徽派农舍建筑,白色的马头墙、黑色瓦在阳光下是那样的迷人;
13、秦岭峡谷漂流景区,门票:138元(景区票价以当日公布为准),秦岭峡谷漂流景区位于宁陕县广货街镇,是我省第一家高山峡谷水上娱乐基地,这里交通便利,210国道、西汉高速穿境而过,距西安只有80公里,景区除了漂流、攀岩、射箭、水上滚筒、水上悠波球、水上拓展、篝火、表演等项目外,还有可同时接待上百人的综合会议室、餐厅、迷你小别墅、团体木屋等服务设施。是集会议、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景区;
14、筒车湾休闲景区,门票:138元(景区票价以当日公布为准),筒车湾景区位于秦岭南坡腹地,汶水河中游,宁陕县筒车湾镇,距宁陕县城约19公里,走西汉高速距西安126公里,年平均气温14℃,降雨量900~1100毫米之间,景区水资源丰富,并具有河、溪、瀑、泉、潭等多种水体景观;
15、旬阳太极城(免费),秦时设关,西汉置县的旬阳,历史悠久,南北文化兼容,积淀深厚,这里既是汉水文化的发祥地,又是一块红色的革命根据地,更是一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
16、紫阳北五省会馆景区(免费),北五省会馆坐落在紫阳县城西南10公里的瓦房店,最早建于清干隆末年,今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紫阳擂鼓台景区(免费),南小武当——擂鼓台,是陕南着名道教圣地和旅游风景区,1995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
18、紫阳真人宫景区(免费),仙人洞真人宫景区位于紫阳县城南岸,是距县城最近的旅游景点;
19、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免费),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以解构龙之传奇,体验龙之神韵,追寻中华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20、两合崖景区(免费),两合崖坐落于距汉阴蒲溪镇约3华里的后坝村,安石二级公路北侧200余米处,占地3.5公顷;
21、凤凰山森林公园(免费),凤凰山森林公园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交通便利,距城区35公里,面积19800亩,森林覆盖率85%以上;
22、飞渡峡·黄安坝生态旅游度假区(免费),飞渡峡景区与黄安坝高牧场度假区是紧邻的两大景区,同处于大巴山腹地。以前是两个独立的景区,各具不同的旅游形态;
23、紫阳文笔山景区(免费),文笔山景区位于汉江南岸,占地面积4.36平方公里,总投资5000万元,于2013年底竣工;
24、千层河旅游风景区,门票:80元(景区票价以当日公布为准),千层河位于陕西省岚皋县西部与重庆交界的横溪乡境内,山清水秀,自然风景独特,隐藏着许许多多不可忘怀的奇人奇事,让人回味的自然景观数不胜数;
6. 安康市的发展由来及其历史文化
安康市位于祖国版图中部,幅员在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11.4%。本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构成“两山夹一川(江)”的自然地貌。全市最高海拔2964.60米(秦岭东梁),最低海拔170米(白河县汉江出境处),海拔高低相对差为2794.6米。安康地缘和区位优势独特,在省际之间,处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即东与湖北省(竹山、竹溪、郧县、郧西)连接,南与川渝两省市(万源、城口、巫溪)接壤,位处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故有方志称安康为“东接襄沔、西达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在陕西省内,安康北与省会西安市(周至、户县、长安)和商洛市毗连,西与汉中市(佛坪、洋县、西乡)为邻。
安康市地处于祖国内陆腹地,陕西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通要冲,介于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北与西安周至、户县、长安县以及商洛市的柞水、镇安县毗邻;西与汉中市的佛坪、洋县、西乡县接壤;南与重庆市的城口、巫溪县、四川省的万源县相连;东与湖北省的竹山、竹溪县、郧西、郧县相接。安康处在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居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全市总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土地面积11.4%,其中耕地面积199432公顷,林地1658496公顷,森林覆盖率55.4%,荒山荒地91691公顷,水域面积39861公顷。
安康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部和杨子准地台北部汉南古路的东北缘,分别由东西走向的秦岭地槽褶皱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复合交接组成。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安康以汉江为界,分两大地域,北为秦岭地区,南为大巴山地区,以汉水—池河—月河—汉水为秦岭和大巴山的分界,其地貌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全市地貌可分为亚高山、中山、低山、宽谷盆地、岩溶地貌、山地古冰川地貌6种类型。月河是安康最大的支流,月河下游流经汉滨区恒口,五里 ,大同等地,经建民镇许家台注入汉江。在本市土地面积中,大巴山约占60%,秦岭约占40%,山地约占92.5%,丘陵约占5.7%,川道平坝占1.8%。海拔高程以白河县与湖北省交界的汉江右岸为最低(海拔170米),秦岭东梁为最高(海拔2964.6米)。秦岭主脊横亘于北,一般海拔2500米左右;大巴山主梁蜿蜒于南,一般海拔2400米左右;凤凰山自西向东延伸于汉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之间,形成“三山夹两川”地势轮廓,汉江谷地平均海拔370米左右。秦岭、大巴山主脊与汉江河谷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境内的主要山脉有秦岭的东梁、平梁河、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龙山、凤凰山、笔架山。
安康旅游图安康古称金州,地处陕西省南端,周边与四川、重庆、湖北毗邻,汉江横贯其中,阳安、襄渝和西康三条电气化铁路在安康交汇,旅游区位优势明显。北接西安,南连三峡,东承湖北道教圣地武当山及神龙架自然保护区,西邻汉中三国遗址,是连结国家规划的“西安——三峡——张家界”绿色生态旅游长廊中的重要驿站,又是陕西绿色生态旅游的品牌。安康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北亚热带季风地区的一部分,也是陕西省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这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历史遗迹遍布全境,有古遗迹、古窟寺、摩崖石刻及近代文物遗址650 余处,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寺、上许家台南宋古墓、庙、观、堂集中于安康市区,折射着先民的光辉。
秦巴汉水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安康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现已查明景区32处,景点78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千家坪国家森林公园 、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多处(擂鼓台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现已开发的景区景点29处。
其他名胜有:汉江、中华太极城、瀛湖、香溪洞、天柱山 、巴山秋池、子午栈道、龙王山、旬阳县博物馆、文峰塔、吕河千里荷塘等。
安康,地处“秦头楚尾”、陕西最南端,山川秀丽,资源丰富,历史悠久。
陕西省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南宋墓葬上许家台古墓,近日在地处陕南的安康市建民镇佘家窑村被初步发掘整理。该墓葬是南宋抗金名将王彦为其父母所建的合葬墓。
这座古墓全长三十二点零四米,墓道长二十四点七四米,宽二点零二米,墓深五点二四米。墓道由十九排九千三百余块方、条形封门砖砌成,墓底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墓门正面宽七点零五米,高三点五五米,为仿木结构砖雕建筑。墓室门前立二石碑,左书“宋故赠武略大夫绥德府君王公之墓”,右书“宋故太硕人绥德府君王公妻马氏”,该形制较为少见。碑刻文字介绍了墓主人姓名、籍贯、卒年,王彦官职、食邑,以及王彦于绍兴三十年(即公元一一六零年)八月十五葬其父衣衾与其母遗体于金州石泉县来苏乡越瓜里的经过。
王彦是与岳飞齐名的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在朝廷身居要职。他领导的八字军英勇顽强,在抗敌卫国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彪炳青史。此次发现的王彦父母合葬墓中,仿木砖雕结构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石碑上关于王彦的出生地、官阶等记载可补充史书的不足。另外,据此还可推断地理志所载石泉与今天石泉县的范围不同。
该墓葬在考古研究上还存在以下疑点:一是墓道雕花数量众多而在墓室中却找不到;二是墓中没有人骨;三是南宋葬俗,墓中多俑,而该墓没有任何陶俑残片;四是碑文载“意先君平皆出处之大节也,见于志铭,故不复书”,其父母生平事迹应见于墓志,而墓室中并无墓志。这些疑点有待于专家在进一步研究中逐一揭密。
人文史可上溯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在越河川道及汉江两岸繁衍生息。据文物部门调查和考古发掘,在全区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十余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安康五里花园柏树岭、柳家河、张家坝;岚皋肖家坝;汉阴阮家坝;紫阳马家营;旬阳李家那,龚家梁,新天铺等遗址,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先民的聚落。出土的新时器文物,既有半坡文化类型的特点,也有庙底沟文化风格,同时也有李家村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类型风采,又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点。
夏代,安康属梁州的一部分。据中国最早的地理着作《尚书•禹贡》记载,将全国分为九州,称“华阳黑水惟梁州”,唐代学者认为梁州为今汉中、安康、商洛一带。
商周时期,安康成为庸国的封地,史称上庸,为“群夷之国”。商朝建立政权后,对周围的部族大加征讨和掠夺,汉水流域的各部族也未能幸免。在武王伐纣的战役中,庸人参加,并能征善战。西周时期,曾破昭王胶船,使昭王君臣溺死于汉水。后来穆王、宣王相继南征,均无功而返。后王室衰微,郡国兼并,东周安康隶楚、隶蜀、隶秦,更变频繁。这一带部族也被新起的五霸之一楚兼并。据《太平寰宇记》载:“金州于战国为楚地,附庸地,后为楚所灭,复为楚地”。
春秋战国时期,安康处“秦头楚尾”,地扼南北要冲,公元前611年庸国被秦、巴、楚三分,安康成为秦楚必争之地。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在安康汉江北岸台地(今天的中渡台)设西城县,属汉中郡,郡治设在西城。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划汉水上游为汉中郡,西城县为汉中郡治,领十二县,辖今汉滨、汉阴、石泉、紫阳、岚皋、平利、镇坪七县。
西汉沿袭秦制,汉中郡下设西城、安阳、长利(今天平利县)、旬阳、锡(今天白河县)五县,治所西城县。西城县辖今天汉滨区的大部和紫阳、岚皋全境。东汉建武元年至六年(公元25-30年)刘秀遣将军李通领兵,与巴蜀公孙述战于西城,取汉中地,郡治改迁南郑,隶益州刺史部。西城县辖今汉滨区、岚皋、紫阳、平利和镇坪五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占汉中,分郡之东部即安康为西城郡,划归荆州,西城郡辖今汉滨、岚皋、紫阳、平利和镇坪五县区。
三国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取“曹魏兴盛”之义,设魏兴郡,辖七县。
西晋沿之。据《兴安府志》载: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将安阳县更名为安康县,“安康”从此得名。
南北朝时期,安康先属南朝,后属北朝,先称直州,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设金州,因越河川道出麸金得州名,隶属魏兴郡。北周武成二年(公元560年),撤西城县改称吉安县。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治所迁回西城,县城改建汉江南岸,辖今汉滨、岚皋、平利和镇坪四县区。北周末年废县,复设魏兴郡。
隋朝复设西城郡。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称吉安,属金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撤金州,设西城郡,吉安改称金川,辖六县。十三年(公元617年)郡县俱废。
唐、五代、宋设金州安康郡,辖西城、汉阴、平利、旬阳、淯阳、石泉等六县。
元朝设金州,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至元年间(公元1279-1294年),金州改为散州,下不辖县,辖区相当于今汉滨、平利、镇坪、白河、旬阳、紫阳、岚皋、汉阴、石泉和镇安十县境地。
明代仍设金州,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汉江洪水覆没金州城,遂于城南赵台山下筑新城,并易名为兴安州,属汉中府。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兴安州从汉中府划出,直属陕西布政司,领汉阴、平利、旬阳、紫阳、白河、石泉等县。
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兴安州迁回老城。干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改设兴安府,并汉阴县地设安康县,领安康、平利、旬阳、白河、紫阳、石泉等六县,属陕西布政司领。
辛亥革命后,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陕西省撤消府、州、厅,省下设道、县两级,安康在清代六县基础上新增四县归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废道而直隶于省;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设为陕西省第五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十县。
建国后,1950年设市,1954年撤销安康市改设城关区,隶属安康县管辖。1988年9月15日复设市,中共安康地委和安康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安康市。公元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安康地区撤地设市。新组建的中共安康市委员会、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于2000年12月正式对外办公,撤地建市后,原县级安康市改为汉滨区。地级安康市于2001年元月1日成立。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安康市人民政府、政协安康市委员会、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安康市人民检察院相继对外办公。地级安康市下辖汉滨、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平利、镇坪、旬阳、白河十县区。
全市有回、满、蒙、苗、白、侗、壮、东乡等24个少数民族聚居,汉族占人口的98.2%,少数民族占人口的1.8%。
7. 陕西安康市下面的一座县城——汉阴县,它有哪些景点值得打卡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很多人开始重视提升生活质量,比如说近些年来喜欢出门旅游享受生活的人还是越来越多,旅游在很多人眼中是最为直接享受生活的方式,国内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开发境内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的前景还是很好的。
最后一个景点它的看点比较足,它素有“陕南小武当”的美称,该景点就是擂鼓台风景区,该景区位于北瞰月河川道,南临汉江谷地。主峰海拔高达1891米,此外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山寨有28座,景区内森林茂密,溪流四注,瀑布飞溅,绝壁千仞,绿树凌空,景色迷人。
8. 有创意的红色主题名称有哪些
有创意的红色主题名称有很多,比如华美中国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雨余红色愈精神。
红色主题基于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炎黄二帝的传说,表明中华民族在立族之初就有着强烈的“红色崇拜”。
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点在于红色。故此,要探究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就必须由红色谈起。中国人的红色崇拜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华夏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炎帝又称赤帝,是中国的太阳神。
古时候,中原人称南方为炎方,称炎帝的国土为炎土,称炎帝的子民为炎人,炎帝的下属神是祝融,祝融是火神。黄帝的“黄”字,是太阳初出之色。“黄”与“皇”字可以通假,在古书上,黄帝也经常称作皇帝。甲古文中的“皇”字,上面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下面是一个王字,因此,黄帝氏族也是崇拜太阳神、火神和鸾凤的民族。
在西方人眼中,红色即是中国的“国色”。中国人就是有着强烈红色情结的民族。笔者认为红色文化不是红色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中国历史文化中红色寓意与社会历史实践的思想有机的整合;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选择、融化、重组、整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
以上内容参考:红色文化 - 网络
9. 陕西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陕西省红色教育基地有: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延安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杨家岭、延安清凉山、王家坪革命旧址、渭华起义纪念馆、洛川会议纪念馆、汪锋同志故居纪念馆、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等。
红色教育是指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务实的落点在于教育。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同时,革命老区也需要与时俱进,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当年奉献出无数红军战士以致将军和元帅的革命老区正在涌现新一代风云人物,而且还在呼唤更多各方面的紧缺人才。红色教育将以红土地教育下一代,以哺育人才建设红土地,在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滋养绿色生命,实现革命老区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10. 陕西省安康市 的历史资料
安康市地处“秦头楚尾”,位于陕西最南边,山川秀丽,资源丰富,历史悠久。
陕西省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南宋墓葬上许家台古墓,近日在地处陕南的安康市建民镇佘家窑村被初步发掘整理。该墓葬是南宋抗金名将王彦为其父母所建的合葬墓。
陕西安康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这座古墓全长三十二点零四米,墓道长二十四点七四米,宽二点零二米,墓深五点二四米。墓道由十九排九千三百余块方、条形封门砖砌成,墓底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墓门正面宽七点零五米,高三点五五米,为仿木结构砖雕建筑。墓室门前立二石碑,左书“宋故赠武略大夫绥德府君王公之墓”,右书“宋故太硕人绥德府君王公妻马氏”,该形制较为少见。碑刻文字介绍了墓主人姓名、籍贯、卒年,王彦官职、食邑,以及王彦于绍兴三十年(即公元一一六零年)八月十五葬其父衣衾与其母遗体于金州石泉县来苏乡越瓜里的经过。
王彦是与岳飞齐名的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在朝廷身居要职。他领导的八字军英勇顽强,在抗敌卫国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彪炳青史。此次发现的王彦父母合葬墓中,仿木砖雕结构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石碑上关于王彦的出生地、官阶等记载可补充史书的不足。另外,据此还可推断地理志所载石泉与今天石泉县的范围不同。
该墓葬在考古研究上还存在以下疑点:一是墓道雕花数量众多而在墓室中却找不到;二是墓中没有人骨;三是南宋葬俗,墓中多俑,而该墓没有任何陶俑残片;四是碑文载“意先君平皆出处之大节也,见于志铭,故不复书”,其父母生平事迹应见于墓志,而墓室中并无墓志。这些疑点有待于专家在进一步研究中逐一揭密。
人文史可上溯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在越河川道及汉江两岸繁衍生息。据文物部门调查和考古发掘,在全区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十余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安康五里花园柏树岭、柳家河、张家坝;岚皋肖家坝;汉阴阮家坝;紫阳马家营;旬阳李家那,龚家梁,新天铺等遗址,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先民的聚落。出土的新时器文物,既有半坡文化类型的特点,也有庙底沟文化风格,同时也有李家村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类型风采,又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点。
夏代,安康属梁州的一部分。据中国最早的地理着作《尚书·禹贡》记载,将全国分为九州,称“华阳黑水惟梁州”,唐代学者认为梁州为今汉中、安康、商洛一带。
商周时期,安康成为庸国的封地,史称上庸,为“群夷之国”。商朝建立政权后,对周围的部族大加征讨和掠夺,汉水流域的各部族也未能幸免。在武王伐纣的战役中,庸人参加,并能征善战。西周时期,曾破昭王胶船,使昭王君臣溺死于汉水。后来穆王、宣王相继南征,均无功而返。后王室衰微,郡国兼并,东周安康隶楚、隶蜀、隶秦,更变频繁。这一带部族也被新起的五霸之一楚兼并。据《太平寰宇记》载:“金州于战国为楚地,附庸地,后为楚所灭,复为楚地”。
春秋战国时期,安康处“秦头楚尾”,地扼南北要冲,公元前611年庸国被秦、巴、楚三分,安康成为秦楚必争之地。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在安康汉江北岸台地(今天的中渡台)设西城县,属汉中郡,郡治设在西城。秦统一六国(前221年),划汉水上游为汉中郡,西城县为汉中郡治,领十二县,辖今汉滨、汉阴、石泉、紫阳、岚皋、平利、镇坪七县。
西汉沿袭秦制,汉中郡下设西城、安阳、长利(今天平利县)、旬阳、锡(今天白河县)五县,治所西城县。西城县辖今天汉滨区的大部和紫阳、岚皋全境。东汉建武元年至六年(25-30年)刘秀遣将军李通领兵,与巴蜀公孙述战于西城,取汉中地,郡治改迁南郑,隶益州刺史部。西城县辖今汉滨区、岚皋、紫阳、平利和镇坪五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5年),曹操攻占汉中,分郡之东部即安康为西城郡,划归荆州,西城郡辖今汉滨、岚皋、紫阳、平利和镇坪五县区。
三国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取“曹魏兴盛”之义,设魏兴郡,辖七县。
西晋沿之。据《兴安府志》载: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将安阳县更名为安康县,“安康”从此得名。
南北朝时期,安康先属南朝,后属北朝,先称直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设金州,因越河川道出麸金得州名,隶属魏兴郡。北周武成二年(560年),撤西城县改称吉安县。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治所迁回西城,县城改建汉江南岸,辖今汉滨、岚皋、平利和镇坪四县区。北周末年废县,复设魏兴郡。
隋朝复设西城郡。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吉安,属金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撤金州,设西城郡,吉安改称金川,辖六县。十三年(公元617年)郡县俱废。
唐、五代、宋设金州安康郡,辖西城、汉阴、平利、旬阳、淯阳、石泉等六县。
元朝设金州,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至元年间(1279-1294年),金州改为散州,下不辖县,辖区相当于今汉滨、平利、镇坪、白河、旬阳、紫阳、岚皋、汉阴、石泉和镇安十县境地。
明代仍设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年)汉江洪水覆没金州城,遂于城南赵台山下筑新城,并易名为兴安州,属汉中府。二十三年(1595年)兴安州从汉中府划出,直属陕西布政司,领汉阴、平利、旬阳、紫阳、白河、石泉等县。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兴安州迁回老城。干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改设兴安府,并汉阴县地设安康县,领安康、平利、旬阳、白河、紫阳、石泉等六县,属陕西布政司领。
辛亥革命后,即民国二年(1913年)陕西省撤消府、州、厅,省下设道、县两级,安康在清代六县基础上新增四县归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废道而直隶于省;二十四年(1935年)设为陕西省第五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十县。
建国后,1950年设市,1954年撤销安康市改设城关区,隶属安康县管辖。1988年9月15日复设市,中共安康地委和安康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安康市。公元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安康地区撤地设市。
国务院2000年6月23日国函〔2000〕81号批复:
一、同意撤销安康地区和县级安康市,设立地级安康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汉滨区。
二、安康市设立汉滨区,以原县级安康市的行政区域为汉滨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五星街。
三、安康市辖原安康地区的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和新设立的汉滨区。
新组建的中共安康市委员会、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于2000年12月正式对外办公,撤地建市后,原县级安康市改为汉滨区。地级安康市于2001年元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安康市人民政府、政协安康市委员会、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安康市人民检察院相继对外办公。地级安康市下辖汉滨、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平利、镇坪、旬阳、白河十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