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学选修西方文化概论是哪个模块
本科 代码050105: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5 英语(二)0016 日语(二) 0017 俄语(二) 这是三选一
0037 美学
0540外国文学史
0541语言学概论
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1)0321中国文化概论 (2)0422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3)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5)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6)0815西方文论选读
(7)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此为考外语者七选二 不考外语者为七选五
❷ 英美文化概论属于人文吗
这个肯定是属于人文一类的学学科呀,这是很正常的,显而易见的。
❸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科建设
历史学科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和教育部陈至立部长曾经到我院视察。湖北省原高工委书记、教委主任余凤盛曾经到学院作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报告。
1995年,学院历史学科被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003年,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正式挂牌。
2000年,学院取得美国环太平洋教育基金会的支持,创办了文化管理学系。
2001年,学院引进人才,组建楚学研究所。
学院有一批研究中心,如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张舜徽研究中心、文化管理研究中心、教会大学研究中心、商文化研究中心等。
学院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中国近现代史。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近代史所。省级重点学科1个——历史文献学。校级重点学科1个——中国古代史。学院在2003年申报了历史学一级学科,申报了专门史(思想文化方向)、世界史二级学科。
学院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教育与教学规律,坚持改革,把我院办成以历史教育和研究为主的,并在文化与跨文化管理研究方向有所拓展的国内一流的学院。
学院确定以张舜徽先生和章开沅先生“自强不息、务实求真”作为院里的学术传统。学院营造出了“和谐、有序、实效、奋进”的学科建设氛围。 全院现有本科学生492人,硕士研究生116人,博士生43人。
历史系形成了师范专业和本硕连读基地班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历史系坚持课程改革,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新的特点:
(1)专业领域拓宽。有专业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师范素质课程和实践环节四个课群,分别组成四个教学链,按逐步递进原则进行安排,形成综合的教学体系。
(2)专业课程结构优化。压缩了中外通史的课时和学分,由原来的720课时40学分压缩至450课时25学分,相应增加了选修课程,将选修课分成专门史(包括断代史、国别史)和专题研究课两大类。专门史从二年级开始安排,专题研究课从三年级开始安排,既体现层次性,又逐步递进提高。
(3)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前沿性、前瞻性和学术特色。开设了一批新课,如博士导师专题课、中外文化史、20世纪国际关系史、国学元典导读等;还注意设置了一部分有助于提高专业素质的课程,如专业英语、治学与人生等。
(4)把相关学科理论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基础、中外文学史、政治学、社会学、高等数学、文化人类学、公共关系学等课,还规定每个同学必须有10个学分到外系选课,其中有4个学分必须选学自然科学类课程。
文化学系目前已招收三届学生,140余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文化学、管理学方面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职业技能,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状况,熟悉现代管理运作的文化机制,掌握经济学和经济法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规约和惯例,具备熟练运用外语进行跨国交际和管理能力的外向型复合型管理人才。 文化学系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文化学导论、管理学原理、等几十门课,形成了三个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文管(管理)结合;中外结合;古今结合。该专业课程有主干基础课19门,指定选修课8门,任意选修课16门,形成理论、知识、能力培养三个层次。文化管理作为新专业,在注重选用面向21世纪新教材的同时,还着手编写并初步完成了《世界主要文化传统》、《人类文化与研究导论》、《西方文化概论》、《文化学概论》等教材。其中《中国文化概论》已出版,并被列为全国高等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学院的课程改革研究获教育部师范司面向21世纪教改立项项目,并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院承担了教育部教改研究项目3项,省教改研究项目 3 项,学校教改研究项目4 项。学院承担了教育部高教司资助的网络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的课件制作任务。
学院重视教材的采用和编写。学院着手进行通史教材建设,教师编写了《中国通史》(三册)、《世界通史》(三册),已成稿四册,拟在本科教学中试用。编写《史学论文写作讲义》。还承担了一些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教材,如师范司组织的专升本教材《中国经济史》、湖北省教委组织的自考教材《中国文化概论》等。《中国历史地理论纲》已被多所兄弟院校采用。学院经常举办教师现代教育技能培训,要求教师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院的教授上本科生课占90%,正副教授上本科生课占95.5%。马敏、朱英、罗福惠、严昌洪等教授承担了《中国近代史专题》课程,全部由博士生导师上课。《中华元典导读》课基本上也是由熊铁基、周国林等博士生导师来承担。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分别承担了本科生的专业课或选修课。教学成果多次获奖。 学生每年都涌现出先进集体和个人。8801在1991年也获得湖北省先进班集体称号。1991和1992年暑期,历史系学生自愿组成赴革命老区红安社会实践团,连续两年获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教委、省高工委、团省委和省教育工会授予的“社会实践先集集体”称号。校学生会主席,本系8802班学生陶阳在1990年代表全校同学出席了全国第三次代表大会。历史系学生多次获全校团体冠军。 1992年校春季运动会上,获学生男子组总分第一名,女子组第二。1993年校春季运动会上获学生男子组总分第二名,并打破两项校田径比赛的记录。在校际比赛中,系文艺队员获湖北省高校文艺节目汇演一等奖。86级学生宋智获全国星星杯小说征文一等奖。84级学生张执浩和86级学生王敬东分别获武汉市高校诗歌大赛奖创作一等奖和朗诵一等奖。继95、96级基地班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以后,97级基地班在2000又被评为全国和湖北省先进班集体。
每个年级均有80%学生写了入党申请书。毕业班一般都有20余名党员。冯圣兵同学坚持资助贫困学生,获全国三好学生标兵称号和联合国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他还倡办了“圣兵爱心社”,在全校带动了一批学生投入到爱心活动中去。
学生中涌现一批出象侯深、向静、高相国、李勤合等科研新秀。有9项成果获湖北省科研成果奖,有3项获全国文科基地“史学新秀奖”。学生在《军事历史》、《世界民族》等刊物发表论文,有些论文还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每届学生都涌现了一批优秀论文,其中不乏创新之作。如96级学生李文凯的毕业论文《宋代加役流法新探》在《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发表。学生自办了《文史之舟》小报和《鉴海》杂志,作为发表习作的刊物。
学院培养的本科生大多数成为中学历史教学骨干,有的担任了校长,有的评为特级教师。他们经学常回校举办“同学会”,与历史系有深厚的感情。 学院一直在培养硕士生与博士生。研究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近代史、国际关系史、国别史、当代史等。研究生中间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强化读书,每月定期举办“研究生论坛”。近代史所的论坛由博士生导师主持,研究生提交论文,完全按照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模式进行报告,并由研究生对论文予以评论,然后开展热烈的讨论。每期论坛结束后,还将论文、评论及讨论情况在本学科网站上登出,继续进行讨论。
学院先后培养出一批史学界的带头人,他们在各自的单位发挥重要作用。如中国社科院的虞和平,中山大学的桑兵,北京大学的朱庆之,山东大学的冯浩菲,哈尔滨师大的傅道斌,苏州大学的王继如。学院还培养了一批政府官员,如中组部秘书长李,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武汉市市长李宪生。
学院现在设有的奖学金主要有:章开沅东西方文化交流基金、野泽丰奖学金、张舜徽奖学金、余家菊奖学金、历史文化学院爱心基金。
❹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讲什么内容
《文化产业概论》是传播学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针对学生特点,本课程将理论部分精简为核心概念等形式,将大部分理论内容化整为零地分散到各个模块中去,使课程既保证了必要的理论性,又突出了应用性和实用性。
本课程介绍中国和世界文化产业概况,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基本路径;具体而深入地对文化产业的核心类别(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报刊出版产业、演艺产业、会展产业、艺术品产业、动漫产业)进行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化产业的运营管理规则和操作要点,具备从事相关职业和研究的素质。
课程重视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教学等方法,教师与学生将通过对中外文化产业经典案例的解剖和复盘,从实践中学习文化产业的知识、理论和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关注当地文化产业定位、规划和实施中的最新进展,学以致用。
❺ 西方文化概论属于人文社科类吗
西方文化概论
(方汉文主编书籍)
编辑
《西方文化概论(第2版)》从西方文化的滥觞写起,介绍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概况,民族与种族成分;历数西方社会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分析其文化的主要成就等等。
书名
西方文化概论
作者
方汉文
ISBN
9787300115184
定价
29.80元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开本
1/16
目录
1内容简介
2图书目录
3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编辑
《西方文化概论(第2版)》从西方文化的滥觞写起,介绍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概况,民族与种族成分;历数西方社会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分析其文化的主要成就,其社会政治经济的特点,它的历史走向与前途。重点则在于介绍和分析西方文化的主要构成,包括它的自然科学、教育、法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的历史与成就。《西方文化概论(第2版)》从古到今,条分缕析,意在从中体悟历史的规律。[1]
西方文化,源远流长,人文荟萃,与伟大的东方文明双峰并峙,共同谱写人类历史的辉煌篇章。
图书目录
编辑
绪论 基本范畴
第一编 西方文化的起源与历史
第一章 西方国家与民族概况
第一节 欧洲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第二节 部分西欧国家
第三节 西方的重要构成:美国与加拿大
第二章 西方文化的起源及古典时代(上古时期-公元5世纪)
第一节地中海文明的起源
第二节古代希腊文化
第三节古罗马文化
第四节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特性及评价
第三章 欧洲中古封建文化(公元6世纪-16世纪)
第一节 关于欧洲中古封建社会的历史评价
第二节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
第三节 中世纪西欧文化
第四节十字军东征
第五节文艺复兴运动
第四章 西方文化(公元16世纪以后)
第一节 新历史时期的大西洋文化
第二节 启蒙主义思想家的学说
第三节 工业文明时代
第四节 西方的殖民扩张
第五节 西方对非洲的殖民
第六节 西方在美洲的殖民与移民
第二编 西方文化体系构成
第五章 西方的文化逻辑与文化理论
第一节 西方逻辑与世界逻辑体系
第二节 西方文化逻辑与认识方式
第三节 西方文化观念系统的评价
第六章 西方社会经济及商业贸易
第一节 古代渔猎生产与农业经济
第二节 欧洲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
第三节 欧洲现代经济与世界贸易
第七章 西方国家体制与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第二节 欧洲采邑制度与封建国家
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建立
第四节 现代西方国家体制
第八章 基督教信仰与宗教思想
第一节 基督教的历史
第二节 基督教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基督教的组织与宗教礼仪
第四节 基督教与理性和科学
第九章 科学技术的成就
第一节 西方科学的观念
第二节 古代科学思想
第三节 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 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
第五节 西方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
第六节 走向科学技术时代
第十章 西方的教育制度与高等教育
第一节 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初等与中等教育体制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第十一章 哲学与社会科学
第一节 西方哲学思想
第二节 西方的历史学与史学理论
第三节 法律与法学理论
第十二章 西方的文学与艺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西方文学
第三节 西方艺术
第三编 西方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联系
第十三章 西方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西方古典文明的东方观
第二节 近代西方对东方的看法
第三节 18世纪之后欧洲对中国与东方的看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编辑
方汉文,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特聘专职研究员,美国图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英文系客座教授,兼任美、日、韩和港台地区多所大学特聘教授,从事比较文明文化学与比较文学的研究和教学。
出版的代表性学术论着有:《比较文明史 新石器时代至公元5世纪》、《陶泥文明》、《缪斯与霓裳羽衣——文学和语言的比较》、《声律启蒙新解》、《比较文学高等原理》、《现代西方文艺心理学》、《西方文艺心理学史》、《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比较文化学》、《比较文学基本原理》、《东西方比较文学史》等。其中《比较文化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入选教育部“研究生教学用书”。另在《中国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什么大类 属于哪个学科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是文化学、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交流史,产业经济学、管理心理学、文化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文化管理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公共事业管理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公共部门公共关系、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艺术基础、美学概论、世界文化简史、民俗学、宗教文化概论、广告学、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地理学、出版管理学、文博基础、影视产业概论、文化旅游概论、动漫与数字产业概论、管理文秘等。
主要就业方向包括文化产业类如影视产业、音像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动漫与数字产业、网络游戏、艺术品市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文化旅游、会展、广告传播等部门,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以及文化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也可到其他类企业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如果你读的是本科的话,建议你考公务员,这样到文化局工作可就是金饭碗了。
当然,经纪人也是你日后择业的一条不错的出路
❼ 关于自考的一些问题
1.经济法
专科段: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英语(二)、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和熟练掌握法学专业知识,能胜任各级公检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的工作,能在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顾问、经济和行政等工作,还能担任中专和高职专科同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
2.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段: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等。加考课程: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会计学)。
本专业培养精通管理、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能在党政机关从事外部宏观管理,能在各单位内部的规划部、生产部、财务部、质检部、人事部分别从事经济统计与规划、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人事管理工作,还能担任中专和高职专科同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
3.人力资源管理(无专科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公共关系学、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绩效管理、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薪酬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免考英语者须加考社会学概论、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非本专业须加考人力资源管理(一)。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在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人才测评和遴选、人才培训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还能担任中专和高职专科同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
4、会计/企业财务管理
会计专科段:基础会计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济法概论、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高等数学(一)、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英语(二)、管理学原理、金融理论与实务、通用财务软件、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
企业财务管理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二)、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电算化、金融市场学、审计学、高级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国际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资产评估。加考课程:中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统计、会计等方面知识,可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统计、审计及财务管理工作,还能担任中专和高职专科同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
5、公共事业管理
专科段: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大学语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计算机应用基础、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管理文秘。本科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管理信息系统、选学(教育管理原理、文化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加考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行政管理学。
本专业为政府机构、文教、卫生、环保、社会保障、邮政等行业培养行政管理、文秘人才。
6、对外汉语(无专科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外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外国文学(一)、英语(二)、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二)、英美概况、汉英语对比、对外汉语教学法、英语表达与沟通,非汉语言文学的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需加考现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非人文社科专业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考古代汉语。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外语水平,能在国内外各学术机构从事汉语语言教学、研究,在国外企业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及管理工作。
7、涉外秘书
专科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法律基础、英语(一)、大学语文、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概论、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公文写作与处理、办公自动化原理与应用、外事工作概论、世界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三资企业管理、中英文速记。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财)、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科技概况、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
本专业培养掌握秘书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办公室的工作程序,具备使用现代办公设备的技能。具有公文和商务文书写作的基本能力,具备组织会议及商务活动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处理办公室各种日常事务;具有相当的政策、理论水平与辅助领导决策能力;具有较强的协调公关能力和一定的口头交际能力。
8、新闻学
专科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计算机应用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一)、新闻心理学、汉语基础。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等。免试英语须加考:美学、新闻伦理学、法学概论。非本专业加考: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
培养系统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等业务能力,以胜任出版社、报社、杂志社、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相关工作。
9.英语
专科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大学语文、综合英语(一)、综合英语(二)、英语阅读(一)、英语阅读(二)、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口语、英语听力。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日语、英语写作、英语翻译、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经贸知识、外贸函电、口译与听力(实践)。加考课程:综合英语(二)、英语听力、英语口语。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具有从事涉外工作和英语教学的专业水平,毕业后可从事经贸、外资企业的翻译等工作以及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
10.英语(外贸方向)
专科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英语(一)、综合英语(二)、英语阅读(一)、外贸文献阅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外贸英语会话、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本科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汉语基础、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美文学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日语、国际商法、外贸知识英语、市场营销学、外贸口译与听力。加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综合英语(二)、英语口语、英语听力。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具有从事涉外工作和英语教学的专业水平,毕业后可从事经贸、外资企业的翻译等工作。
11、采购与供应
专科段: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物流数学、物流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物流企业会计、采购原理与战略、采购谈判与供应商选择、国际物流、采购环境与供应市场分析、采购绩效测量与商业分析、采购过程与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一)、商业组织与过程。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二)、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采购与供应谈判、采购环境、采购与供应关系管理、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采购绩效管理、采购战术与经营、采购与供应链案例、采购项目管理。
本专业本科培养从事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应用型、国际型专门人才。要求考生掌握采购与供应管理的理论与技术,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提高参与国内国际市场采购与供应管理基本能力。
12.物业管理(无专科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经济法概论(财)、管理学原理、金融理论与实务、房地产金融、物业服务经济概论、房地产财务管理、房地产市场营销、物业环境管理、物业管理计算机化、物业管理国际质量标准。
13.经济信息管理
专科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国民经济统计、计算机软件基础(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概论、英语(二)、经济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加考政策:经济管理类专业加考计算机软件基础(一)、计算机信息基础;计算机科学类加考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其他专业须加考以上四门。
本专业培养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采集、加工、处理和开发的信息的能力,其他专业加考计算机软件基础、
14.电子工程
专科段(电子技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工原理、英语、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办公自动化、音响技术。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计算机软件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工程经济、声视频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等。加考: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广播与电视技术专业可以直接报考;电子类其他专业加考非线性电子电路;理工类其他专业加考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子学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并能借助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各企业从事电子工程设计与分析、电器生产调试与维护、计算机应用等技术性工作,还能担任中专和高职专科同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
15.计算机信息管理
专科段: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语文、英语、高等数学(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数据库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物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运筹学基础、信息系统开发、信息资源管理、管理经济学、软件开发工具等。加考:工科类、工程管理类专科须加考管理信息系统、其他专业须加考计算机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含实践)、管理信息系统(含实践)。
本专业面向IT 行业,培养掌握信息管理基本知识、精通计算机在信息管理中的运用,了解信息管理的流程,培养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维护、使用的专业技术人员、软件工程师。
16.房屋建筑工程/建筑工程
专科段(房屋建筑工程专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工专)、计算机应用基础、土木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工程力学(二)、结构力学(一)、房屋建筑学、混凝土及彻体结构、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建筑施工(一)、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9门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环节。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英语(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工、含实践)、结构力学(二)、混凝土结构设计(含实践)、钢结构(含实践)、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含实践)、水力学(含实践)、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建筑设备、建筑结构试验(含实践)。加考规定:建筑工程、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等专业专科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土建类其他专业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也可报考,但须加考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一)(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混凝土及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等三门课程。
17、国际贸易
专科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市场营销学、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概论、经贸英语、外刊经贸知识选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现性代数、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外贸英语写作、涉外经济法、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商贸谈判、企业会计学。加考:英语(一)、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
18.家具与室内设计
专科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家具与室内工程制图、绘画基础、人体工程学、摄影技术、室内装饰材料、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家具与木制品加工工艺、建筑设计基础、室内装修施工等;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二)、设计制图、CAD绘图、家具设计概论、电脑三维设计实践、平面设计实践、室内专题设计、装修工程预算、展示设计、装饰材料。加考课程:绘画基础、人体工程学、建筑设计基础。
本专业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外居室设计艺术理念和现代工艺,能从事专业家具与装潢设计工作、独立开店以及教学工作。
19.音乐教育
专科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基础钢琴、合唱指挥艺术、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中外音乐欣赏、中外音乐史、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音乐美学等。加考:教育学、心理学、基本乐理、视唱练耳。
本专业培养扎实的音乐功底,能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工团、文艺团体、歌舞剧院、KTV的相关工作及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
20、视觉传达艺术
专科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素描基础、色彩画基础、构成艺术、字体设计、插图艺术设计、中国工艺美术简史、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印刷工艺、平面广告设计、POP与DM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结构形象设计、商业摄影、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二)、艺术概论、现代设计史、展示设计、系列书籍装桢设计、系列招贴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概论、版面设计、广告创意与设计、影视广告。加考: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
21、金融管理
专科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货币银行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银行会计学、财政学、证券投资与分析。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二)、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电子商务概论、商业伦理导论、战略管理教程、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审计学、管理会计实务等。加考: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学、基础会计学。
22、旅游管理
专科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计算机应用基础、旅游经济学、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法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业务、基础会计学、酒店概论、旅游英语(一)、旅游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旅游英语(二)、中外民俗、旅游市场学、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酒店投资与管理、财务管理学、世界旅游地理、对外经济管理概论、西方经济学、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等。加考:中国旅游地理、酒店概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经济学。
❽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的专业介绍
新闻与传播学系简介
新闻与传播学系是新江汉大学组建之后,在原江汉大学新闻广告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的一个新系,充满青春的活力。下设新闻学教研室、广告学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副教授4人,拥有硕士以上学历者8人,目前有3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较为理想,并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近年来出版着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与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主持4项省级科研项目。“广告学概论”为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课程。
新闻系招收广告学专业本科、广告学专业专科和新闻学专业专科学生,人才培养计划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近年来,广告学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0%以上。
新闻系专业介绍:
一、广告学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传播学与广告学理论和操作技能、能在广告公司、媒介广告部门、市场调查与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影视广告创作、广告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信息咨询工作的广告学实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传播学、广告学、广告策划、广告史、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与管理、广告媒体应用、广告设计、电脑图文设计、广告调查与效果测定、公共策划、市场营销学、影视艺术基础、广告摄像与摄影等。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二、新闻学专业(专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合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杂志社等新闻媒介从事记者、编辑工作专门人才,适合其它机构从事宣传与公共关系工作的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了解中国国情,熟悉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社会活动能力强;热爱并愿意献身于党的新闻事业,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基础厚实,知识面宽,并掌握一门外语。
主要课程:
新闻学概论、新闻史、新闻采访和写作、新闻作品分析、编辑学、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电视摄像和编辑、网络音频制作、网络视频制作、文艺学概论、新闻栏目策划、广告创意和制作等。
历史与文化学系简介
历史与文化学系系共有专职教师14人,以职称高、学历高、队伍年轻、科研能力强而着称。其中,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者7人,有博士4人、硕士7人,且全部为45岁以下年轻教师,发展后劲足。
目前,历史系承担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文化部科研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6项、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师每年在多种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在中华民国史、拉丁美洲史、近代思想文化史、历史地理、史学理论等研究领域均有一定影响。除承担专业课程外,教师还承担了人文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和全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世界现代化进程”为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课程。多年来,历史系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历史与文化学系专业介绍:
一、历史学专业(本科)
历史学专业是江汉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自1977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26年历史矣。本专业实行3+1模式,即前3学年学习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第4学年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职员,再分流设置师范专业培养方向,学习高等师范教育必备的专业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出版、文博档案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史学研究、教学和史学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专业英语、史学概论、历史文选、训诂与版本目录学、历史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历史教学论等。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二、公用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专业(本科)
公用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本科专业是江汉大学新近开办的本科专业,也是湖北地区手个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文化学、经营管理学宽广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在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网络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艺术品业、文物博物业、出版业、会展业、咨询业等文化产业及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文化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心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概论、文化贸易学、文化政策学、文化投资学、知识产权概论、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分析、经济法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
中文系是江汉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系之一,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教授4人,双聘教授2人,副教授22人,有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者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省市政府津贴8人,市优秀专家3人,市学科带头人3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4人,近几年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学术着作20余部,编写教材10余种,是人文学院的大系之一。
中文系学科分布合理,设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对外汉语、写作与教材教法7个教研室,并社有文艺生态学研究所、社会语言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中文系学术力量较强,汉语言文学为武汉市品牌专业立项建设专业,文艺学为市、校两级重点学科、湖北省硕士学点建设立项学科,文艺现代汉语为学校重点学科、湖北省硕士学点建设立项学科。“现代汉语”课程为湖北省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课程,“文艺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为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课程。
中文系专业简介:
一、中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本科)
培养目标:
本试验班是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发展和具有特色的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具有基础扎实及综合素质较高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竞争意识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人才。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新的教学方法,使用国家优秀教材或外语原版教材,部分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在管理上,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可提前或推迟毕业,同时实行淘汰制,鼓励学生冒尖。
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史、中外语言学史、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论文导引、语言文学优秀博士论文导读、英语夏令营等。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成绩优异者可本硕连读。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出版部门、中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实行3+1模式,即前3学年学习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第4学年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职员,再分流设置师范专业培养方向,学习高等师范教育必备的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
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史、中外语言学史等。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三、汉语言文学(影视文化)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影电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具有较高文学艺术修养,能在电视台、电台、电影制片厂、文艺团体、文化管理机构、报刊杂志社、高等院校及相关单位独立从事影视创作和评论、影视文化传播、管理、教学、研究以及影视制品流通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外电影史、影视艺术概论、影视鉴赏、西方电影理论思潮、影视剧创作与评论、网络传播、广播电视新闻采写、大众传播学、文化市场与管理、文艺学概论、比较文学、影视语言、中国文学史、中国汉语通论等课程。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❾ 吉首大学 专升本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关于这个专业学些什么 有没有人来回答下啊!最好可以告知去年的考纲
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10310S】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有扎实的文化产业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文化产业经营能力,具有创意思维,熟悉民族民间文化,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文化法律、法规知识,能够在文化企业、媒体、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文化产业管理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中外历史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关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市场以及与此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利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手段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品创新与运营、文化活动策划等实际工作的能力。
(一)知识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
1、掌握管理学、文化学、经济学、传播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3、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文化产业运营及发展动态。
4、掌握现代文献资料检索、查询的方法,具备信息检索的知识。
5、熟悉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6、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
(二)能力要求
通过本专业的系统培养,学生毕业时应初步具备如下能力:
1、文化创意能力。
2、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和应用写作能力。
3、具有从事综合管理,问题协调和人际沟通的能力。
4、掌握电子商务的操作技能,具备实施办公自动化的技能和操作技术。
5、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文化产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具有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和计量经济知识进行管理定量分析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策划能力,能根据文化市场情况进行文化产业的项目策划、运作、保护、研究和开发。
8、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了解、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2、能应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具有宽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5、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及公共服务精神。
6、具备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1、学制:4年。
2、修业年限:3-6年。
四、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条件
毕业要求: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必须修满最低学分满165。其中必修学分修满121.5学分。专业选修课修满11.5分,公共选修课学分与素质拓展与创新10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满18分。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4分。
学位授予: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本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管理学 经济学 文化学
六、主要课程
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文化学、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投资学、文化传播学、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策划学、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广告学、文化项目管理学、文化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英语等。
大一在吉首大田湾校区,大二之后在吉首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