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唐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唐文化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一、宽松的文化政策使唐文化兼收并蓄
1.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
2.在文化政策上,积极鼓励文艺创作的多样化
3.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4.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
二、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唐代文化显示出一种阶段性集大成式的灿烂风采,其辉煌的成就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达到了颠峰状态。
1.中国的文学首唱是诗,而中国诗的辉煌巅峰则在唐朝;
2.与中国诗的历程几乎一致,中国书法在魏晋六朝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在唐代也达到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篆书圆劲,草书飞动,行书纵逸,楷书端整。
3.唐代是诗歌与书法的黄金时代,也是绘画的极盛时期,出现了画圣吴道子等。
4.唐代的散文也有丰硕成果,其领袖人物便是韩语、柳宗元,他们所发起的古文运动,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唐文化的特点
1.全面繁荣: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
2.兼收并蓄: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
3.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影响深远: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世界地位: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唐文化影响深远,不仅影响到亚洲的文明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❷ 什么是汉唐文化
说白了,不管是文化发展、军事武备、经济交流不管创造了多么庞大的帝国,都离不开一个核心:人。所以汉唐文化说实在点,就是汉唐精神,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有这种文化、这种影响力、这种创造力。离开人的因素去谈文化、军事、经济,都是白谈。汉唐精神就是锲而不舍、刚健勇猛、昂扬向上的一种奋发精神
❸ 什么是唐型文化
所谓的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昭陵古雕中雄壮建伟,神采飞扬的“八骏”,透漏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样式无论是哲学,文学,艺术还是社会风气,都在不同程度上侵润着孙兴文化的特有风格。
❹ 唐文化主要内容
宗教在社会上的地位与影响力,唐朝时可谓最高。唐朝时期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和禅宗。天台宗奉《法华经》,故又称为法华宗。华严宗奉《华严经》,参与政治较多。净土宗则易于入门。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北宗创立者是神秀,他主张渐悟说。南宗创立者是慧能,他主张顿悟说。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会昌灭法,使得除禅宗南宗等少数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别从此一蹶不振。由于唐朝皇室姓李,又相传其为老子之后,因此道教在唐朝上流社会也很流行。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也大力提倡道教,还在科举考试中增设道举。除了佛道二教外,当时还有伊斯兰教、拜火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等外来宗教。但影响力较小。
唐代社会,虽然世族的势力被削减,但仍然不是一个平等的社会。《唐律》中也明订,人分为“良”“贱”两大类,贱民只能与贱民结婚;地主杀害部曲最多求刑一年,而部曲杀害地主必处斩。虽然科举制度实行,但由于世族的生活条件较为优渥,其子弟的文化修养也就跟着较高,不论是否参加科举,进入仕途都不是非常困难;唐代宰相出身世族者也就不在少数。
唐朝文学成就以诗歌最为发达。清人所编《全唐诗》共收录两千两百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这还不是全部。唐初诗人以“初唐四杰”最为着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时期诗人可分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派和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派。其中集大成者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最为出名。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而杜甫的诗则更多体现现实主义之情怀。中唐时期最卓越的诗人是白居易,他的诗通俗易懂。此外还有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晚唐诗人以李商隐和杜牧最为出众,被称为“小李杜”。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在散文方面。六朝以来,文坛盛行骈文这种文体形式,骈文讲究声韵、对偶、典故,辞藻华丽,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组成。在唐初乃十分盛行,以初唐四杰最为着名,但这种文体到唐朝时显得形式僵化,内容空洞,故到了天宝年间,古文逐渐兴起。古文运动在名义上是要恢复先秦两汉的问题,实际上是要文章更有内容,也就是“文以载道”。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气势磅礴又思想深刻,号称“文起八代之衰”;不过唐代的古文运动在韩柳去世后就逐渐衰退,唐末骈文又再度兴起。传奇是中国的一种古典小说形式,出现在隋朝,兴盛于唐朝。着名的传奇包括《柳毅传》、《莺莺传》、《南柯太守传》、《枕中记》和《长恨传》等。有的传奇在后代还被改编为戏剧和白话小说。唐朝变文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所谓变文起初是指佛教僧侣宣传佛教讲唱佛经的底本。最初变文仅限于佛教经典,后来则开始讲唱其他故事,讲唱的人也不限于僧侣。变文对传奇和后世的说唱文学都有很大影响。
由于吸收了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唐朝艺术与前后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阎立本、阎立德兄弟擅画人物。吴道子则有“画圣”之称呼,他兼擅人物、山水,并吸收了西域画派的技法,画面富于立体感,有“吴带当风”之说。张萱和周昉以画侍女图为主,他们的着名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和“簪花仕女图”等。诗人王维擅长水墨山水画,苏轼称他“画中有诗”。唐朝的壁画事业特别发达。莫高窟与墓室壁画都是传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艺术同样出众。敦煌、龙门、麦积山和炳灵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时期步入全盛。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和四川乐山大佛都令人赞叹。昭陵六骏、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杨惠之被称为塑圣。唐朝时期,书法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都是初唐着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笔力严整,其名作有《九成宫醴泉铭》。虞世男楷书字体柔圆。颜真卿和柳公权是唐朝中后期的着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用笔肥厚,内含筋骨,劲健洒脱,其代表作有《多宝塔碑》;柳公权的字体劲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称颜柳二人书法为“颜筋柳骨”。张旭和怀素则是草书大家。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唐朝音乐舞蹈发达。唐太宗平高昌得高昌乐,并入原有的九部乐成为十部乐: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7]。唐高宗以后,十部乐开始衰落,音乐家开始研究新的乐舞。玄宗本人就是音乐家,爱好亲自演奏琵琶、羯鼓等多种乐器,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等百余首乐曲;他非常重视音乐事业,将十部乐分为坐部伎、立部伎[8],曾经亲选坐部伎三百人,号为“皇帝梨园弟子”,李龟年和永新娘子都是名噪一时的歌唱家。唐朝的舞蹈则是以健舞和软舞最为出名,着名的舞蹈有“七德舞”、“上元舞”等,舞蹈家则有公孙大娘等。
唐朝史学开创了国家正式开馆修史这一风潮。唐初史馆奉诏所修的正史有《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加上史家李延寿私撰的《南史》和《北史》,合计廿四史中有八部出在唐朝,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此外,唐朝还有杜佑撰写的政书《通典》,刘知几的修史专着《史通》,李吉甫着的地方志《元和郡县图志》。
唐朝科技亦有明显进步。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他还与梁令瓒合作,制成水运浑天铜仪。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唐朝首都长安城与东都洛阳规划严整,人口都超过了百万。不仅是当时的世界一流大都市,也为后世留下了城市规划的样板。当时周边国家的首都,如日本平安京、新罗平壤和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是仿照长安建造。唐朝的木结构建筑规模雄浑,气魄豪迈。佛塔形式也融合了中国与印度的造型,显得千变万化,多种多样。868年,中国《金刚经》的印制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阿拉伯地区远传到西亚、欧洲。同时期甘蔗熬糖法也从摩揭陀传入中国[9]。
科举制度在唐朝进入了发展期。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中央设国子监,下辖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学生称生徒,人数在两千以上。地方设立州、县学,每校有学生十人。学校为科举考试服务,成绩好的学校保送参加科举考试,主要的讲授内容是九经。唐朝的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办考试,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此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两个来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应考举子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难度较低。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进身之阶。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二,进士科不过百分之一二。时有谚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而制举则是临时考试,是为了网罗非常人才,不常举行。
❺ 什么是唐文化
简单给你归纳来,大体是四点:
1。国家强盛,经济繁荣。
国家强盛不但表现在对外战争上,更多应归在国家内部的稳定。唐朝出现了两个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教育上能够给予各个阶层人予以机会,科举开于隋朝,但明显得到发扬是在武则天执政之后。对国内及周边各个民族政策开明,曾遣数万突厥灾民南下抗灾。
3。文化交流频繁。
这个主要表现在与东亚各国、以及南亚、中亚等国。特别像日本,受唐朝的影响极为深刻。
4。继承传统文化。并变得多元。
继承汉朝以来的中国原有文化,并从国外引进多种文化,各种宗教进入,如景教,摩尼教等。唐玄宗李隆基的《羽衣霓裳曲》,即出自印度的《婆罗门》。
❻ 中国文化是唐文化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基础,唐文化是其中一个阶段而已,不能代表所有(整个文化)。中国文化是现代文化人所想要的一种托,追求原始文化。
唐文化的发展是因为外国人只是对那个时候的中国有很多的想法而已
❼ 唐朝的文化
唐朝的文化:
1、雁塔题名
隋代开创了通过考试选拨官员的科举制度。唐代在隋朝基础上进一完善。由此,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
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成为普遍的现象。当时,流传着雁塔题名的习俗,即科举考试得中后,把自己的名字题写在大雁塔上,以示夸耀。
2、吟诗作赋
唐玄宗在位期间,在科举考试中,增加诗赋内容。因而,上至皇帝百官,下至普通百姓,普遍以吟诗作赋为乐事、雅事。唐代诗人众多,创作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前代。
3、饮茶之风盛行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原产于我国南方。唐代时,茶叶开始传播到全国各地,饮茶的风俗也开始普遍流行起来。饭后饮茶成为当时的风俗。
4、以胖为美
与今天的审美观念截然不同,唐代是以肥胖为美的,认为肥胖像征着富足。所以,在对事物的审美判断上,祟尚肥胖宽大。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杨玉环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胖美人。
5、骑马出行
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之间交往频繁,联系密切。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方民族骑马的风俗也传入到内地,官员骑马出行的风俗开始流行起来。
❽ 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区别
唐文化和宋文化最主要的区别是一个尚武一个尚文。这源于二者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有关。
其次就是诗文化在唐的盛行和词文化在宋的盛行。为什么说词文化呢?而不说诗?词是用来唱的。他是有曲子的。词牌名就是词所用的曲调。而诗是读的。接下来就是社会风气的不同,唐朝之前女性地位相对来说比较高,社会存在比较自由。但是,到了宋朝女性地位大不如以前,也变得不自由起来。裹脚就是从宋开始的。在军事上,唐是有藩镇军权的,当然唐的灭亡也是因为这个。宋的军队则是归国家所有。治军不统军。将军是没有兵权的。这也是宋灭亡的原因。在经济上唐主要还是自然经济,但是宋时市场经济较多。这就是唐宋之间的文化区别。还有什么要知道的可以追问。
❾ 唐朝文化有哪些
文学
诗: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极盛时期,唐代中国被誉为“诗国”。唐朝有名的诗人数以千计,其中最着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
散文:中国古代散文在这一时期得到重大发展。唐朝发生了一场反对华而不实文体,提倡“文以载道”的“古文运动”。这场文学运动的领导人是韩愈和柳宗元。
小说:唐代开始把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进行创作。唐代的文言小说叫做传奇。传奇的故事性强,结构完整,情节曲折,对人物性格进行细致的描写,对后世文学产生很大的影响。
艺术
书法: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个光辉时期。主要的书体如篆(zhuàn)、隶(lì)、草、行、楷等发展成熟,涌现出许多着名的书法家。代表人物有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和怀素等。
雕塑:中国古代雕塑和壁画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进入全盛期。着名的石窟有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kū)、敦(dūn)煌(huáng)的莫高窟等。唐代陶塑,造型逼真,色彩艳丽,人物神态逼真,马和骆驼栩栩如生,是享誉中外的艺术杰作。
舞乐:隋唐两代,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纷纷传入中原,与汉族的音乐歌舞交相融汇,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如着名的《霓(ní)裳羽衣曲》,便是汉乐与胡乐融合发展的成果。
科技
天文;唐代张遂suì(一行和尚)在奉命改编历法的过程中,通过实际观测,发现了恒星移动的现象,比欧洲天文学家哈雷的同样发现早了一千年。一行和尚又通过测量,实际计算出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对子午线的首次计算。
医学:唐代实行分科治疗,当时已有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妇、针、按摩科等。唐代名医很多,最着名的是孙思邈(miǎo),他特别重视劳动人民因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病症如脚气病、夜盲症、大脖子病的预防和治疗,医药着作有《千金方》、《千金翼方》。
建筑:隋唐二代木结构建筑技术达到了成熟的境界,产生了不少着名的经典建筑作品,如隋代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和唐代长安城等。长安城建筑宏伟,设计周密,城内有相当完备的排水系统,是古代城市设计的代表作品。
❿ 同为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汉文化和唐文化有何异同
1、汉文化是儒家文化为主,前有叔孙通,后有董仲舒。唐文化是儒道结合,因为皇上姓李。
2、汉文化是汉族中原为主,唐文化兼有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大概和开国皇帝的生长环境有关吧。
3、除了元和清,中国的文化基本是一脉相承的,同多异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