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有哪些是论述哲学伦理的散文形式的
老庄哲学,比如《天道》《秋水》
满意请采纳
㈡ 散文是什么
散文(prose;essay)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散文定义
散文:1、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 。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2、形散而神不散,短小优美,生动有趣。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辞赋并列的文学体裁。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沾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⑵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邃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技巧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
只要弄清这些,写真实自我及由此生发的个性口语、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就掌握了散文写作的要领,什么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认识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他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
散文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传统的不明确的说法)两种。下面将两种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学者和高等教育应试者选择使用。
记叙散文模式
开头
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
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
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
开头
①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②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
①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②发挥联想。
结尾
㈢ 哲理散文的概述
分为:经典哲理散文,爱情哲理散文,生活哲理散文,友谊哲理散文。其开头没有鲜明开头,一般以一件事开头,论述道理,加以评论总结。哲理散文一般十分工整,不但有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之外,还具有行文对仗的特点,十分有韵味,不仅余音绕梁,而且内容丰富,比起哲理诗歌、记叙文、议论文来,语言优美。杂志《读者》中有许多哲理散文。《一沙一世界》将哲理散文发展到了极致。
先秦——散文与哲学的和谐共生,自古就有良好的传统,先秦便已然有诸多的哲理散文。
《周易》的表达方式是:“立言以尽相,尽相以达意的”(《易传》) , 并且先人们是在寂然不动心性寂空的情况下,通过言象的激发,从而:“感而遂通”以预测吉凶的。如“大壮”的上六:“羚羊触蕃, 不能进,不能遂”写公羊的角挂在了篱笆上进退两难的情形,而这种情形正好与卦画相配合,传达出一种进退两难的意义,从而给予占卜者以启示, 从而能够预测前途之吉凶。
《论语》是孔子门徒对孔子言论的编辑和加工,能够鲜明地反映出孔子说理的特色, 那就是善于使用具体的形象。如:“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通过颂扬松柏在严酷自然环境中的顽强斗志和生命力来歌颂一种坚贞不屈的人格。用“饭蔬食, 饮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述而》) 这样一种安贫乐道的形象来表现儒家的一种精神追求, 这里,孔子并没有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做抽象的教化而是用形象的言语来感化他的弟子,从而告诉他们做人应该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老子》说理同样具有这样的特色,为了说明柔弱生刚强的道理,老子用水来譬喻:“天下之柔弱莫甚于水,而攻坚者莫能胜之。”(《十八章》) 形象而生动。用:“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二十三章》) 来说明物极必反的道理,使人顿悟。
《孟子》和《庄子》中大量使用比喻和寓言。据不完全统计,《孟子》全书二百六十章,共使用了一百六十多个比喻。如用:“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来说明尊贤重道的重要性; 再比如《滕文公下》记: 载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争, 今兹未能, 请轻之, 以待来年而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 请损之, 日攘一鸡, 以待来年而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这个比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关市之争和偷鸡一样是不义行为,读后令人发笑又使人深省。李白在《大鹏赋》中便赞美《庄子》中的文章是:“吐峥嵘之高论, 开浩荡之奇言”,其说理往往是靠其奇伟诡怪的文风感染人, 而不靠逻辑推理来教化人。《逍遥游》就展开了一幅壮阔神奇的画卷:“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翅若垂天之云。”
魏晋玄学家哲理散文——魏晋之际玄学家的着作,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卓具异彩的一页,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开辟了新的篇章。肇自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至此又一大变,呈现出不同前代的风貌。而以何晏(《无为论》《无名论》)、王弼(《老子注》《周易注》)为代表的“正始名士”之文有别于以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绝交书》《声无哀乐论》)为代表的“竹林名士”之文。对此,刘师培在《中国中古文学史》中有所论述:“晋代自太和以迄正始,文士辈出。其文约分两派:一为王弼、何晏之文,清俊简约,文质兼备,虽阐发道家之绪,实与名、法家言为近者也……一为嵇康、阮籍之文,文章壮丽,总采骋辞,虽阐发道家之绪,实与纵横家言为近者也。”汤用彤在他的《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中便如是说:“王辅嗣(弼)兼综名理,其学谨饬……稽叔夜(康)则宅心旷达,风格奔放。”“王氏谨饬,注重者本之宗统;嵇氏奔放,欣赏者天地之和美。”
㈣ 有哪些好的哲学散文、哲学句子、哲学名着
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的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往上爬吧,多捞钱吧,进入上层社会,那里准备好了一切。——福莱塞《美国的悲剧》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吴承恩《西游记》
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观看她生活的寂寞。她像沉了船的水手一样,在雾蒙蒙的天边,遥遥寻找白帆的踪影。——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易经》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米兰·昆德拉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理想国》和《纯粹理性批判》,这样的名着是任何稍有哲学常识的读者都不应该忽视的,它们显赫的思想地位使你没法视而不见。所以这份书单既带有个人色彩,也具有些公认的价值。
人只有一次生命,绝无可能用实验来证明假设,因此他就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还是错。——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人类是唯一会交易的动物。因为没有狗会拿骨头去交换。 ——道格拉斯·亚当斯《欢迎迎来到实力至上主义的教室》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马克思《资本论》
每天都是一次新的旅行,每一个和我们走过一段的人都值得感激。“生命,不长不短,刚好够用来好好看看这个世界。”——郭子鹰《最好的时光路上》
男人是容易被考察的,女人却并不泄露自己的秘密。——康德《人类学》
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泰然处之,才能开朗、大度地活下去。——渡边淳一《钝感力》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老子《道德经》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老子》
㈤ 什么是哲学,和文学的区别是什么
哲学是思考人生的,文学是记录人生的。哲学是让你怎样变聪明的学问,文学是反应其他人聪明与否的学科。哲学充满思辨,文学记载思辨。哲学严谨有度,文学诗情画意。
㈥ 散文有几种类型,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叙事散文,叙事散文是指以叙事为主,充满浓郁抒情氛围的散文。它的特点是对人或事的具体叙述和描写,表现了作者的理解和感受。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叙述和描写,但往往不贯穿整个情节,其突出特点是抒情性强。即使它描写了自然风光,也给人以深刻的社会内涵和思想感情。
自古以来,诗歌是最具文学性的,在古代文学范畴中,它排名第一。散文语言清新明快,生动活泼,富有乐感,文笔如涓涓细流,叮咚声如雄辩,真挚。简洁指散文语言简洁、自然、流畅。只有寥寥数语,才能描绘出动态的画面,勾勒出动人的场景,展现出深邃的意境。散文力求把场景描绘得仿佛在眼前,使人耳目一新。它能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事物与自我的统一,表现更深刻的思想,使读者了解更深层次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