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庆元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庆元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11 14:57:42

Ⅰ 浙江省庆元县建于什么年代

庆元历史悠久,始置县于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以皇帝年号为县名,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Ⅱ 庆元的风土人情

庆元人过旧历年节,也和国内汉族其他地方一样,当作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同时,庆元的春节旧俗也有自己的特色。
每年年关岁底,家家户户便忙着洒扫庭除,把所有家具、被帐洗刷干净,以取除旧换新之意。同时还要杀鸡、宰猪、做黄馃、熬米糖,为春节备下最丰盛的食品。因此,这段时间是家庭主妇们最忙。正如俗话所说的:年长年夜忙。
到了除夕(俗称“年三十”),一切过年的准备就绪后,家家户户都要贴出春联,不待太阳下山,就在各自门前燃放“辞年”爆竹,再由年长的人插烛点香,在神社祗前叩头礼拜。旧时—般人家都设有二个神龛,一是设在厅堂正中的“香火龛”,所供神极大多是观音菩萨,另一神龛则是立在锅灶上方的“灶王”,并在厅堂后面的祖先灵位上以丰盛的祭品祭奠祖先。晚饭后,每家都要在灶前“炉窝”内生一火堆,埋人一段坚硬的木柴,上复炉灰使其缓慢燃烧,取火种不灭之意。这—夜,各家都按照古礼点灯守岁。待到深夜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全家人再欢聚—起吃点心、放爆竹,以示“开年”。但是,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旧社会,“过年”在富人与穷人之间是有天壤之别的。在富足人家灯红酒绿的同时,贫苦人家却在熬着一年中最艰难的时光。因为旧俗中有一约定俗成的规矩,所有的债务必须在过年前还清。于是,这一夜所有的高利贷者和财主都顾不上过年,纷纷出去讨债,而那些欠了债又实在无力偿还的穷人,就只好象杨白劳那样弃家外出躲债。因而在僻街冷巷,在爆竹声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躲债人踽踽独行的身影,可以听到讨债人骂骂咧咧的打门声。这种凄惨的情景,给这个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民所推崇的节日之夜构成一幅极不和谐的生活画面。
正月初一早上,一般人家都起得较迟。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燃放鞭炮。这—天,除拜祖先、菩萨外,相互之间都不串门。道路相遇,大家都彬彬有礼,不吉利的话绝对不能说,谁都要在这一天图个吉利。入夜,家家都不点灯,早早入睡。传说这一夜如点灯火则夏天多蚊虫。
初二日,亲朋间开始往来祝贺,宴客吃饭。小孩来拜年,要馈以五彩果品、红包。
从初一至初五称“小戒”,这段时间最多禁忌,如初一早上不能喝汤,灶台上边不能弄湿,否则,一年到头外出都会碰上雨天,待到初五开过“小戒”,这些禁忌才可部分解除。至于全部解除,则要待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大戒”过后,才可开戒,仪式亦不外把神、放鞭炮。总之,庆元旧俗的春节,不仅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也是一年中一切社会矛盾最集中的日子。解放后,除夕之夜成千上万穷人外出躲债的现象不复存在,那些离奇怪诞的禁忌也已逐渐消失。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进步,一般人已不再去祈求鬼神赐福;而代之以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来活跃节日的气氛。
庆元端午走桥风俗
农历五月初六,浙南闽北群众齐聚浙江省庆元县袅桥走桥祈福。“走桥”虽是民间相沿成习的自发性风俗活动,但其仪式过程却十分考究。首先,“走桥”者要在廊桥中间设供桌摆上祭品,上香祭拜。随后,走桥人手持十双香,肩挂六个粽子,唱着吉祥小调,跳着传统祭祀舞蹈,以边走边舞的形式往返桥头桥尾十个来回,每走两个来回,从廊桥上往河里各扔一只粽子。走完十趟,再到桥下河边烧香祭拜,并将祭品扔入河中。最后,走桥人回到廊桥上再次烧香祭拜,燃放鞭炮,带着桥上祭拜后的祭品回家与家人共同分享,意寓子孙兴旺、福禄无边。
“端午走桥”活动集民间歌舞艺术、服饰艺术、祈祷仪式为一体,融情于古廊桥,场面壮观,体现了淳朴庆元人民对廊桥的归属之感、寄托了山区民众祈求福祉的深切愿望,承载了一方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庆元端午走桥活动是庆元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了解庆元古代乡村社会历史、宗教、文化、艺术的重要窗口,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12年7月列入浙江省第四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Ⅲ 庆元的历史古迹

探究庆元历史,大概可以从认识古村大济开始,这是一个位于庆元山水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村,历史上不足三百人的小村庄,从宋朝到明代竟陆续涌现出26名进士,被誉为“进士村”。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漫回,檐牙高琢;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长虹卧波,无云何龙……”在今天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世界里,人们已很难见到这种古代美丽建筑的真面目。但在庆元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大济村,能让你意外地见到雕栏玉砌的明清古屋、木屋廊桥、接官亭,用青砖和鹅卵石镶嵌而成的金瓷街、古道。这就是方圆两万平方米、着名的大济古民居。
这些大多建于明清时代的古民居,不同的时代烙印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明代民居聿新堂、怀德堂、世德堂、裕德堂、挹清楼,以三合院为整体布局,从大门进去不设倒座,选择硬木作形状各异的木柱础。时间延续到清代,二十余座至今仍矗立风雨之中的清代民居,普遍构筑牌楼式大门,屋内有前、后二组四合院组成布局,每座房子至少有6个天井合6个天窗,有的房子甚至达到12个天窗和12个天井,并且砖雕、木雕、石雕技艺与木柱梁结构巧妙综合运用。
1999年,由全国人大常委毛昭晰教授等组成的省历史文化保护区评审小组到该村考察时认为,大济祖先巧妙利用该村南高北低的地形,一层坐南朝北,合理利用,二层却利用回廊转朝南,并且整座建筑是前院套后院,大院套小院,统分结合,相得益彰。大门以曲见幽、见奇,构思之巧妙,千古奇绝。
当徜徉于村中那些青砖古道、明清院落,空气中幽幽漂浮的诗书文礼气息让人顿发思古之念。据史料记载,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和景祐元年(1034年),吴、吴兄弟俩同登进士,为纪念一门双进士的荣耀,大济人在清雅别致的临清桥头两端各竖一个牌坊,形成双坊护桥,而这座临清桥从那时起便被村民改叫为双门桥。
双门桥是一座距今有近千年历史的木拱廊桥,它与同处大济的甫田桥,成为中国有史料记载时间最早的木拱桥,比北宋青州(史称木拱桥最早发祥地)出现的虹桥早10多年,比《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早100多年,而且比现在各地发现的木拱桥始建最早记录———闽清合龙桥还早110年。
在庆元,像双门桥沉淀千百年人文历史的廊桥随处可见。如龙桥(明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现在寿命最长的木拱桥)1998年修缮,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座廊桥或凿石为梁、或叠木为拱,或横跨群山之间、或静卧水声之上,无声无息、如梦似幻。97座风格各异的古廊桥让庆元成为全国廊桥数量最多、时间最早、质量最高的县。全国现存寿命最长、单孔拱跨度最大、廊屋最长的木拱廊桥就在庆元境内,堪称当世一绝。
浓重文化色彩的民间文艺、诗书辞赋、唱词戏曲,遍地的古桥、古村、古建筑、古窑址、古地道,三朝文化、千年廊桥、百年进士村……这些从古至今的人文情趣与民间胜境使得如今的庆元这般令人沉醉不忍离去。在庆元,还有另外一个重大发现,据当地人介绍,庆元方言还是研究唐朝语言的活化石。
近日,一直致力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庆元人又获殊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委员会授予庆元木拱廊桥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最高奖。

Ⅳ 庆元曾经出过哪些文化名人较详细的介绍其中一位.

庆元文化名人有吴三和胡纮。

吴三又名吴煜,庆元龙岩村人。以植香菇为业,相传某年因香菇歉收,无路费回家,忧愁无门,随意以斧砍树,事后见斧击处香菇生长茂盛,总结制菇经验,创造“砍花”、“惊蕈”法。庆元、龙泉、景宁一带菇民争先仿效,香菇产量剧增,菇民视为菇神,尊称吴三公。

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菇民在后广乡西洋村建立灵显庙,清光绪元年(1875年),菇民又集资修建规模宏伟的松源殿,塑吴三公像,供奉香火。1984年松源殿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北与本省龙泉、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东、西、南与福建省寿宁、松溪、政和三县交界。县城松源镇距丽水市233千米,距杭州市532千米。全县南北长49千米,东西宽67千米,总面积1898平方千米。2005年底总人口19.84万人。

(4)庆元的历史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1、风景名胜

(1)百山祖

百山祖位于庆元县东北的百山祖乡境内,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面积约三十二平方公里。它自闽入境,属洞宫山脉,主峰海拔1856.7米,为我省第二高峰。因其是庆元群山中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余脉又伸延于东部的广大地区,有百山之祖的含义故名百山祖。它同龙泉风阳山遥遥相对。[8]

(2)巾子峰

巾子峰位于庆元县城西7.6公里处,海拔1563.2米,松源溪纵贯其中。有巾子祥云、龙源探秘、山岱幽居、梅岭果香、栗林秋色、湿地雀影、林海奇松、大洋消夏、百丈龙湫、竹径寻幽十大景观,是集科学考察和森林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公园。

2、庆元美食

(1)黄粿用山中一特种灌木烧成灰,沥取其法,浸上等粳米至米色橙黄,冲净蒸熟,置石臼中捣成团,然后分切小块,趁热将其揉压成扁形或长条形即成。黄中透绿,色泽晶莹,清香宜人,柔韧可口。

(2)百菇宴以食用菌及野味为主料,采用炸、熘、爆炒薰炖、烩蒸等多种手法,兼具二百多种味道,精品纷呈,口感、色香、味形均臻上乘,有清淡宜人之南味,兼有鲜香咸辣之北味,适应当今美食追求绿色食品之风尚,极具营养保健之功效。

Ⅳ 庆元廊桥的文化内涵

庆元廊桥文化底蕴深厚。廊桥是显示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文化品位、人文景观的特殊场所,一向为文人墨客所钟爱。各类桥记、题字、对联、诗赋、雕刻、廊画、书法一应俱全,丰富多彩。庆元廊桥流传着许多美丽的民间故事。教喻故事、爱情故事、风水故事、帝王神仙趣事等广为流传。
廊桥还是人们祭祀的重要场所。廊桥与佛庙、道观、社堂相结合也是庆元廊桥一大特色。桥中央多设有神龛,供奉最多的是观音及金童玉女,地方神灵陈夫人、马夫人、土地公、社主等。廊桥成为乡民寄托美好愿望之所,或保安康,或求财增寿,或求子添女,或求取功名。桥上的神龛和祭祀活动,给古廊桥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庆元廊桥也是一部革命史。从1933年到1949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军挺进师、闽东独立师、闽北独立师等在庆元频繁活动,革命前辈的足迹踏遍了庆元的古道廊桥,赋予庆元廊桥红色的神韵。竹口后坑桥就因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此与敌发生过一场战斗又名“红军桥”。
庆元廊桥自产生就属于民众共有性,其公用性也是任何古典建筑难以比拟的,是一种人性化的古典建筑。建桥修桥护桥的资金绝大多数是募捐集资为主,家族民建为次,官资民助为辅。
庆元廊桥是庆元古代劳动人民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历史、艺术价值。庆元廊桥不仅是庆元人民的宝贵财富,而且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Ⅵ 庆元县的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庆元境内繁衍生息。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庆元境域为越地(古代民族越族聚居地)。春秋(前770~前476)为吴、越东平乡。战国(前475~前221)后期(约前306)楚灭越,属楚国。秦(前221~前206)属闽中郡(郡治在今福州市)。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2)惠帝三年(前192)立东瓯国(治所在今年内温州市),为东瓯国土。始元二年(前85)以东瓯地置回浦县(治所在今台州市椒江区章安镇,辖今台、温、丽三市区域),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郡治在今江苏苏州市)。东汉(23~220)建武初(公元25年)省回浦入鄞县(属今宁波市)。章和元年(87)析回浦故地置章安县(治今台州椒江章安镇),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治今绍兴市)。建安四年(199)分章安置松阳县,属扬州会稽郡;建安二十三年(218)分太末县南部置遂昌县,属扬州会稽郡。自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历隋(581~618)至唐朝乾元二年,500多年间,松阳县先后隶属扬州临海郡、永嘉郡、处(括)州、江南道(或江南东道)括州;遂昌县先后隶属扬州东阳、括州、江南道(或江南东道)括州。
唐(618~907)乾元二年(759)析遂昌县、松阳县置龙泉县,庆元境域属浙江东道括州龙泉县,称松源乡。五代十国(907~760)后晋天福二年(937)闽国夺取吴越国龙泉县松源乡之半(今福建省松溪县溪东、渭田、旧县、河东、茶平、不含钱园桥行政村的松源镇及政和县的铁山乡锦屏行政村)建松源镇(治今松源县旧县村),属闽国。另半(今屏都、淤上、隆宫、安南、松源、四山、百山祖、合湖、贤良、五大堡、张村、举水、龙溪等乡镇)仍属吴越国处州龙泉县。北宋(960~1127)属两浙路(或两浙东路)处州龙泉县。
南宋(1127~1279)宁宗庆元三年(1197)析龙泉县松源乡益以延庆乡之半(今龙泉市小梅、查田、茶丰、青溪、四源及庆元县三济、黄真、黄田等地)置县,以宁宗年号“庆元”称名——为庆元县建制之始——属两浙东路处州。县治濛洲(今庆元县城松源镇)。
元(1271~1368)初庆元县属江淮行省(1284年改属浙江行省)处州路(1359年改为安南府,旋改处州府)。明(1368~1644)洪武三年(1370)撤庆元县置庆元巡检司,治查田(今属龙泉市)。洪武十三年复置庆元县,属浙江布政使司处州府。景泰三年(1452)青田县鸣鹤乡升天里一部分地域(今江根、竹坪、官塘、左溪、青竹、苏湖、岭头、南峰等乡村)划给庆元县,“延庆乡之半”地域中的小梅、查田、茶丰、青溪等地划归龙泉县。清(1644~1911)属浙江省处州府(辛亥革命时改为浙江军政府处州军政分府)。清嘉庆(1796~1820)年间,庆元县属的金村、下洋划归龙泉县。
民国(1912~1948)元年庆元县直属浙江省都督府。民国3年(1914)属浙江省长公署瓯海道(道尹驻今温州市)。16年(1927)废道,直属浙江省政府。21年(1932)6月属浙江省第十二县政督察区(同年10月改称第三临时特区,署址龙泉)。24年(1935)6月改属丽水行政督察区(25年4月改称第九行政督察区。37年4月改称第六行政督察区,署址丽水。同年7月改称第七行政督察区,署址云和县)。
1949年5月17日庆元和平解放,7月5日庆元县人民政府成立(县府驻地松源镇),属浙江省第七专区(同年10月改称丽水专区)。1952年1月~1963年4月撤销丽水专区,改属温州专区。1954年3月原属景宁县的吴坑乡划给庆元县(今属张村乡)。1957年5月原属龙泉县的龙岩村划给庆元县(今属百山祖)。1958年3月隆宫乡的张天村划给福建政和县。1958年11月庆元县并入龙泉县。1973年7月17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庆元县建制。1975年3月原属庆元县的四源乡划归龙泉县。1975年8月18日庆元县革命委员会挂牌办公(1981年7月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县人民政府),属丽水地区。2000年撤销丽水地区,设立地级丽水市,庆元县属丽水市。

Ⅶ 在庆元县的优秀文化遗产中,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a.口头传统和表述; 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其它的就应改是物质文化遗产了。是具体事物的

Ⅷ 庆元县的风景名胜

庆元历史悠久,始置县于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以皇帝年号为县名,已有800多年历史。
百山祖
百山祖位于庆元县东北的百山祖乡境内,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面积约三十二平方公里。它自闽入境,属洞宫山脉,主峰海拔1856.7米,为我省第二高峰。因其是庆元群山中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余脉又伸延于东部的广大地区,有百山之祖的含义故名百山祖。它同龙泉风阳山遥遥相对。
濛洲桥
濛洲桥,原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五大堡乡蒙圩村,最早修建于1264年,明嘉靖5年重建,1986年重修,1992年毁于火灾。
地处浙闽边界的庆元县,是中国着名的廊桥之乡,被誉为“廊桥天然博物馆”。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廊桥文化,庆元县于2004年8月成立了庆元县木拱廊桥抢救保护领导小组,对廊桥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并与福建省宁德市和南平市就木拱廊桥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巾子峰
巾子峰位于庆元县城西7.6公里处,海拔1563.2米,松源溪纵贯其中。有巾子祥云、龙源探秘、山岱幽居、梅岭果香、栗林秋色、湿地雀影、林海奇松、大洋消夏、百丈龙湫、竹径寻幽十大景观,是集科学考察和森林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公园。
火山岩区冰川遗迹
在庆元县举水乡的崇山峻岭中,有中国目前最大的火山岩区第四纪冰川遗迹,遗迹距今约200万至300万年。绵延10余公里的三条高山河谷中有大量冰斗、冰川漂砾、冰碛砾石、冰蚀洼地和数百个冰臼等第四纪冰川遗迹。庆元河谷冰臼群,系第四纪冰川时期由冰川侵蚀和堆积作用,在火山岩区形成的冰川遗迹。
月山村
月山又名金乡、东庄、举溪、举水,位于庆元县城东南57公里,现为举水乡政府所在地。境内峰峦叠障,山川景色秀丽清幽。月山村后山形如半月,村前溪水曲似银钩,村庄坐落其间,如同山环水抱的一轮圆月,故名月山。月山村首尾各有一块田土羊,分别称为“考坑土羊”和“梅花土羊”,六座古廊桥形如长虹卧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展现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那恬然而优美的画卷,置身其中,宛若人间仙境。时任处州知府孙大儒曾赞月山为“山环水抱一桃源”。
西洋殿
西洋殿位于庆元县西洋村,始建宋咸淳元年(1265),祀奉香菇鼻祖吴三公,又称吴判府殿。殿宇依山傍水,飞檐画栋,雕梁翘角,气势宏伟。每年三月十七日和七月十七日至十九日为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菇民朝拜菇神的进香期,云集诸方山货,举行戏剧表演,宣扬菇民民俗文化。该殿是“香菇之源”的象征。殿旁有兰溪桥,与之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荐元塔
荐元塔又名文明塔,在县城东南18.5公里,享有“文物之乡”誉称的举水乡梅花岭巅。据《吴氏宗谱》法释:“荐者推荐也,元者状元也,意为书乡之帮耳。”塔名源此,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基座高2.5米,占地40平方米,砖砌。原为7层,每层高2米,紫瓦顶盖,魏峨挺拔,后遭雷击。现留五层。系县内仅有的一座古塔。
如龙桥
如龙桥该桥位于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南侧,横跨于举溪,呈南北走向,因其态势与后山山脊的古松林依稀相连,桥似龙首下倾,故名。如龙桥修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其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功能完备,系迄今发现有明确纪年、年代最早的木拱廊桥之一。此桥建筑上颇具宋代遗风,在全国已属少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考察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济村
大济村位于松源镇,距县城2.5公里。到此肇基的吴氏先祖,历代尊师重教,崇文尚礼,人才层出不穷,使这个历史上不足300人的小村自宋朝至明代陆续涌现出26名进士,被誉为“进士村”。遗存金街、古道、古地道、卢福神庙、吴氏宗祠、木拱廊屋桥、明清民居建筑等诸多古迹文物。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Ⅸ 浙江西南冷僻小城庆元,被誉为“小西藏”,它的“西藏化”体现在哪


浙江西南冷僻小城庆元,被誉为小西藏,它的西藏化体现在了:四季分明、风景独特、具有神秘的气息。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想去西藏旅游一次,都想去感受一下西藏的风土人情。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浙江也有一个城市被很多的人称为小西藏。他能够称得上是小西藏,可见风景是十分优美的,想必那个地方应该拥有非常足够的底气。


之所以称衢州为小西藏,我觉得可能就是因为它拥有着悠久的文化以及一些神秘的遗址吧。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意见,请写在评论下方。

Ⅹ 丽水有什么文化遗产

丽水作为古代处州的府城,自隋朝开皇九年建立处州府至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达1500余处,位居全省各市首位占全省历史文化遗产的六分之一。丽水的历史文化遗产涵盖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廊桥、摩岩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门类,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5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龙泉哥窑大窑遗迹是我国青瓷历史上的名窑;我省历史最悠久的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全世界最早采用拱坝形式建堰,具有极高的文物、科学价值;景宁时思寺完整地保存了宋元时代古建筑的风貌;仙都摩崖石刻和省级文保单位南明山、石门洞摩崖石刻是古代书法艺术宝库,数量为全省之最;庆元县举水乡的如龙桥、廊屋里楼、桥、亭三者合一,如意斗拱层层叠加,如朵朵莲花开放,造型巧夺天工。

古村落和传统街区是丽水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建构文化特征,并保留了一些原有的生活和农耕等内容。缙云河阳古民居是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始建于元代,现存的有十大家族花园式古民居建筑群,十多座祠堂乃明清两朝所建,百栋旧第共计1500多间。庆元大济村在历史上自宋朝至明代陆续涌现出26名进士,被誉为“进士村”,遗存金街、古道、古地道、卢福神庙、吴氏宗祠、木拱廊屋桥、明清民居建筑等诸多古迹文物,目前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阅读全文

与庆元的历史文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