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高中政治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高中政治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2-08-11 15:52:25

⑴ 高中政治必修三怎么继承弘扬传统文化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守旧主义.
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⑵ 高中政治如何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更有魅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确是博大精深,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博大说的是文化的广度,精深说的是文化的深度,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奥妙所在。但是对待传统文化,不应仅限于一味地赞同,更应该理性。

首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最常说的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发达,很多年轻人喜欢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且加入到了“古风古韵”的学习行列中。很多家长也会去培养孩子从小就开始参加国学班,学习国学知识,了解中国的文化。还有更多的班级类型,如礼仪班,女德班等。

国人近期一股脑的去了解中国文化,学习“古风古韵”,的确表达了国人的爱国情怀,但是,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理性地进行思考和辨别。因为传统文化是有糟粕的,任何国家的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些缺陷。像我们了解的孔孟之道,老子思想法家思想是文化的精华所在,而闭关锁国、文字狱、男尊女卑等,都是文化的糟粕。所以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去继承,更应该去发展创新。只有对文化进行批判继承,不断的创新,中国的文化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可以将古代传统的文化结合以现在的发展形势,进行不断的调整。

创新可以使文化越做越强,这并不是不是空穴来风。传统文化是祖先用心去摸索,用智慧去结晶而成的,思想值得人们去探索和讨论。我们应该去学习他们的智慧,而不是光去学习已经存在的思想结晶。

第三,传统文化要面向世界。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其优美所在。我们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应该去肩负重任,一点一滴,脚踏实地的学好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浮于表面。

国人学好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面向世界。只有我们自己做到文化的表里如一,才能将中国文化的底蕴,传播到世界。

⑶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有根本的关系。处理两者的关系,不能在“指导思想”和“固有根本”的概念上兜圈子、搞诠释、排位次,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抽象地等同于本末关系、体用关系,并据此来判定两者的高下优劣。马克

2、处理好尊重传统与反省传统的关系。传统涵义十分复杂,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总是纠缠在一起。即便是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也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土壤中生长出来,必然是瑕瑜错陈,很难说有绝对纯粹的精华。

3、处理好继承弘扬与转化创新的关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尊重传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高中政治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扩展阅读:

传统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其内容中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既有时代性、阶级性的一面,也有超越时代的、具有文明共性的一面。我们所说的继承和弘扬,自然是传统文化中独特且优秀的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而不是丧失合理性、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糟粕。

继承和弘扬的对象只能是“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这是论及对待传统文化态度问题时一个不言而喻的逻辑前提。

⑷ 传统文化怎么学习

学习传统文化,不仅要从书上入手,还得要实践才能了解得更加透彻。


想要学习传统文化,首先必须得有一颗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的心态,喜欢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古人曾说过,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对传统文化没有兴趣,那么学习它就如同嚼蜡,食不知味,更别提能够了解到传统文化独特的美,愿意把它记在脑海里,并且加以研究了。

当然,传统文化中自然也有许多令人唏嘘的一面。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很好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是与现在的时代潮流格格不入,鲜少有人会耐着性子将传统文化一一呈现给世人,如果喜欢这传统文化,大可发挥你的耐心,多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它的魅力。当然,也有许多匠人不愿将传统文化贡献出去,认为是祖上秘宝,对此我们也要多加尊重,不应该道德绑架,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留存。

⑸ 如何学习好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传统文化,要从认识传统文化起,不认识它,我们学了半天都不知道学些什么.
我觉得,我们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几千几的流传下来,它是真正教育人,解决人类问题的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德行教育为根本,而孝又是德行的根本,君子唯以务本,本务而道生.所以可以从学习孝开始,从落实弟子规开始.
弟子规
[“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是一本人人都应该落实的,字不多,但它是传统文化的根本,教人怎么做为一个人的根本.
望采纳

⑹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⑺ 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中政治答案

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传统文化和美德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和美德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美德走进生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实现创新发展,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养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修身立德”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天人和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自强不息”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强不息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自强不息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自强不息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有着独立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等等.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高等学校的审美教育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青年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审美精神.

⑻ 高中政治青年学生应当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传统文化和美德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和美德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美德走进生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实现创新发展,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养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修身立德”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天人和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自强不息”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强不息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自强不息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自强不息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有着独立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等等.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高等学校的审美教育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青年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审美精神.

⑼ 新课标下,怎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关内容,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是全国高考的重要依据,也是义务教育和高中教学的规范性文件。

三是要求更高

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

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这一点要求表面上看是要求学生大量的背诵优秀的古诗文篇目,但实质上是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古诗文篇目理解内化,领略其所体现的精粹,以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和世界观,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甚至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感。

此外,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数学等课标都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如美术课标增设“中国书画”,内容涉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等经典作品欣赏及传统画论,促进学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签,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顽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固然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但是更需要我们有强大的文化。

在当今新形势下,我们更需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我们文化标签更耀眼更明亮。

⑽ 高二政治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守旧主义。

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4: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

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拓展资料: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

阅读全文

与高中政治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