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马文化是哪个国家的

马文化是哪个国家的

发布时间:2022-08-12 07:51:10

‘壹’ 概括马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养马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马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马文化有以下特点。
1、马文化的历史悠久
自从已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诞生的那一天开始,马文化就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猎马食肉到把多余的活马驯服、饲养再到骑乘、劳作、运输、战争、通讯、科技等运用,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应该是马文化的文化。
2、马文化涉及的范围广泛
凡是人类涉及到的领域如生产、生活、交通、运输、通讯、军事、医疗、教育、科研等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曾与马和马文化有联系。
3、马文化的地位显耀
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皇冠,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框架。可以说,没有马文化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今天。
4、马文化的影响深远
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精神寄托、生活、做人、科技进步、社会进程、战争胜负、娱乐休闲、艺术欣赏、健康医疗、经济政策、政治关系等都依附着马之文化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不仅在过去和现在起作用,随着中国马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马文化对人类方方面面的影响将会更深更远。
5、民间是推动马文化发展的主体
历代历朝的帝王们爱马、骑马、好马的举动以及各朝代实行的″马政″起到了积极引导和促进的作用;民间的养马、马在各行各业中运用、马的民俗形成、马的娱乐享受和马的艺术展现等成了马文化发展动力的主体;历代文人骚客的颂扬和赞叹对马文化的提炼和升华起到了推波助阑的作用。
6、马文化的表现的形式丰富多彩
在目前关于现存动物的文字、语言、文学、艺术、体育、民俗等表现形式中马的表现形式最多,也最丰富,而且制作工艺和技术达到了顶尖的水平。
7、马文化的消亡与兴起并举
一部分己经消失(响马、马神庙、马阶、部分马民俗);一部分正准备消失(马帮、骑兵、马褂、部分民俗);一部分正在兴起(马健身、马博奕、马医疗、马旅游)。
8、吉祥象征是中国马文化的显着特征
马文化长期以来都是主要以″吉祥″为核心价值,其中包含有祝福、祈祷、激励、成功等象征意义,″马到成功″已成为了人们相互间祝福的代名词。马的词语中出现贬义成份的机率,也是所有现活的象征动物中最少的。
9、马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甚少
在中国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喜欢马的人多、从事与马相关的工作的人多、玩马(骑马、养马、赌马、买卖马、创作马、表演马)的人多,但把马当成一种文化来研究的人就少之又少了。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投入少、创作少、报道少、媒体平台不完善……这是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马文化极不相称的现实。

‘贰’ 蒙古族马文化的马的物质文化

从历史的角度看,亚洲人发明马的物质属性以来,马被人类重视的原因,首先是马最初成为游牧民族所依赖的交通运输工具;其次是马变为游牧民族狩猎的快速扑猎工具;其三是马的速度被跳跃到政治、经济、军事、战争和民族文化教育等一系列领域中发挥主要作用。经过这个转变,关于人类对马的物质发明,就大范围的迅速发展起来了。这些发明,体现了游牧民族用马观念和方式的纵向历史变化过程。
世世代代在草原上过游牧生活的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生活用具等均反映了马背生活。因此世人把蒙古民族称作马背上的民族。久而久之马文化就变成民族文化。比如,游牧生活所需的蒙古袍、蒙古靴子等民族服装;马鞍、套马杆等马具就是典型的马背文化之组成部分。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当中马是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有了马才能够了解辽阔的大草原的内涵,才能够准确挑选出下一次游牧的理想草场;有了马才能使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分散居住的游牧民得以相互来往和交流;有了马才能够在无垠的大草原上放养成群的牛、马、羊和骆驼等五大畜。蒙古袍和蒙古靴子最适合在寒冷的冬天骑马奔跑,骑马时蒙古袍能盖住整个腿部挡风遮寒,并对马减少风所带来的阻力和负担。在草原野外过夜时,马鞍是最适用的用具,把鞍垫(蒙古语为Tohoom)垫在底下,枕鞍架就可以安心的睡觉,既不着凉,又不受风(鞍架两边的高出部分可以挡风)。套马杆除套马之外,还有很多间接作用。草原上见到插在地上的套马杆就表明年轻美丽的姑娘和健壮善良的小伙子在那里谈恋爱,草原上的人们见到了这种情景就绕道而行。

体现蒙古族适应大自然的能力和聪明智慧的产物—酸马奶是草原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天然绿色保健品。亦是招待贵客的一种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消暑良饮。蒙古族人民长期饮用酸马奶,在酸马奶制作、医药作用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酸马奶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肺和健胃等功效。蒙古人因为每天饮用这种天然绿色保健饮料,才会有强壮的体魄和能够在恶劣的大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的时候,是酿制奶酒和酸马奶的季节。勤劳勇敢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每日搅拌数千次,数小时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酸马奶。这时举行马奶节,亲戚朋友都欢聚在一起,共饮马奶,长辈们说着祝福词,是草原人们贺丰收、相互交流的时光。蒙古族牧民在长期的游牧实践中发现了酸马奶的许多独特之处和医疗保健作用,创立了蒙古医学的“酸马奶疗法”。蒙医典籍中记:“酸马奶是味酸、甘、涩;酸能开胃、助消化、祛温、行气;甘能健身补虚、疏通食道、治伤、接骨和解毒,并增强五官生理功能;涩可治血热、化淤血、消肥胖、祛腐生皮和润滑皮肤”。
在民间流行着许多以马为名的服饰,如马甲:即指坎肩。马褂:清代满族男子上衣,流行于全国各地,始于干隆,盛于嘉庆,短衣短袖,便于骑射。马尾帽:汉族传统男帽,流行于贵州。由马尾加工编织而成。马靴:蒙古族传统靴子,流行于蒙古地区。马司吐兰:旧时高山族泰雅人男子臂饰,流行于台湾地区。马蹄袖:清代满族一种礼服袖头样式,流行于东北地区。

‘叁’ 蒙古族马文化的蒙古族马文化介绍

蒙古马与蒙古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动物的影响对人类文化的推动作用超过马,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
马成为人类的交通运输工具之后,极大的提高了古代人的迁徙能力。尤其是蒙古族骑兵和战车的出现,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许多民族的盛衰荣辱。从而,在人类文明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历史产物——蒙古族马文化。 对“马文化”概念的界定,各国民俗学者们认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动物民俗中的一类,即本意;二是指驯马人和骑马人的民俗,即引申意。后者探讨与马有关的人类社会行为。这一引申意的马文化概念,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以不同文化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诸环节。
这种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类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类生活习惯的例子很多。因此,我们不能说人类征服了大自然,而只是人类适应了大自然。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叙述蒙古族马文化在北方游牧民族生活中的渗透过程。

‘肆’ 中国的马起源于哪里

在中新世(距今约2330万年~距今约530万年)以前,马类动物主要分布于北美森林,到中新世时才迁移到欧亚大陆。中新世时出现了草原古马。到了上新世(距今530万年~距今180万)初期,出现了上新马。

到了全新世(11500年前至现在)时,北美的马类动物趋于绝灭,只有欧亚大陆的后裔得到繁荣和发展。中国北方出土的更新世(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的三门马以及现在还残存在甘肃、新疆和蒙古等地的野马,都是马类动物的代表。
现代马是由野马经人工驯化培育出来的。马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中国是世界马文化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

全世界马的品种约有200多个,中国有30 多个 。
中国的马主要有蒙古马、哈萨克马、伊犁马、三河马、河曲马等。

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

哈萨克马,产于新疆的哈萨克马,也是一种草原型马种。现今伊犁哈萨克州一带,即是汉代西域的乌孙国。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汉武帝为寻找良马,曾派张骞三使西域,得到的马可能就是哈萨克马的前身。到唐代中叶,回纥向唐朝卖马,每年达十万匹之多。其中很多属于哈萨克马。因此,中国西北的一些马种大多与哈萨克马有一些血缘关系。

伊犁马,别名天山“天马”,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地区,中心产区在昭苏、特克斯、新源、尼勒克,巩留等县。伊犁马是我国着名的优良培育品种之一。

三河马,是俄罗斯后贝加尔马、蒙古马及英国纯种马等杂交改良而成的,至今已有上百年的驯养历史,主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河地区。

河曲马亦称乔科马,原产中国甘肃、青海、四川3省交界处,黄河上游第一河曲处,故名。河曲马史称“南番马”,据史料记载,这种马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以青、甘、川三省交界处的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玛曲县、四川若尔盖为主要产地。因其分布区处在黄河河曲地带,1954年由西北军政委员会正式定名为“河曲马”。河曲马在我国战争史上战功赫赫。汉朝时,朝廷为改良中原地区的马种,曾引西域的优良马种汗血马放牧于青海一带,这些马的后代为汉朝征讨匈奴立下“汗马功劳”。在蒙古大军南征大理时,忽必烈指挥大军在水草丰美的河曲地带大量牧养军马。

河曲马、三河马、伊犁马,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

‘伍’ 悠久的马文化历史你知道多少

原文在这里
在人类悠久的历史上,马在人们生活、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至于评价功绩比喻为“汗马功劳”。马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超过了人自身。马所拥有的与其它动物不同的自身价值——力量、速度及对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自从开始驯化马,它就在不断地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发展,也为工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马在人们生活生产中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地不同马文化,不仅如此,马也影响了人类活动的其他方面。而随着技术的发展,马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蒙古族是马背民族,是在马背上从远古走向文明的古老民族,蒙古人天生跟马有着兄弟般的深厚情感。世世代代在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不论是生产劳动、行军作战、社会生活,还是祭祀习俗、文学艺术等,几乎都伴随着马的踪影。传统的那达慕盛会、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以及悠扬动听的马头琴长调等,构成了多姿多彩的蒙古马文化,与能征善战的蒙古民族一同被载入了史册。
马不但是其民族精神的体现,而且也是文化图腾象征之一。而蒙古族马的起源是从单一原型的氏族图腾发展到民族文化的图腾。从氏族文化表征,发展到民族文化的象征。它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不但体现在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个历史进程中,而且还外延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因此,运用现代化的思维观念传承马文化、传播马文化、弘扬马文化,把蒙古族马文化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这是投巨资打造奥威蒙元马文化旅游生态区的初衷。
奥威蒙元马文化生态区就是要传承者几千年来的马文化发展,呼和浩特管辖区内建有可容纳两万名观众的赛马场和现代化的马舍、育马基地、马具加工厂、马术学校、马术俱乐部等,正在建设可进行室内马术表演、马戏表演、马球的多功能演艺大厅以及马文化博物馆、马文化创意中心、大型儿童游乐场、室内温室公园、滑雪场、生态餐厅等,全方位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采摘、休闲度假等,充分满足全国马文化爱好者和广大游客的需求,填补了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尚无一处有影响的以马文化为主题旅游项目的空白。

‘陆’ 马术是哪个国家发明的运动什么时候起源的它如何演变的

马术运动,它是奥运会比赛项目当中的一项体育运动。那大家知道马术运动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他在什么时候起源的,又是如何演变到现在的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马术运动是在哪个国家出现的,什么时候起源的和它的发展过程。

马术的最高组织机构为国际马术联合会,国际马术联合会成立于1921年,总部设在了瑞士洛桑。中国的码数最高组织机构,为中国马术协会成立于1979年,总部设在北京。马术运动自出现以来,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以上内容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柒’ 什么是马文化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马在人类生活、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至于评价功绩比喻为“汗马功劳”。可见我国“马文化”在历史上的丰厚程度。
什么叫马文化?按照教科书的解说是:以反映人马关系为内容,是人类文化的分支。它包括人类对马的认识、驯养、使役以及人类有关马的美术、文艺及体育活动等内容。

新疆农业大学的马学专家介绍说,我国是世界上养马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马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已用马驾车,殷代即开始设立马政,是世界上最早的马政雏型。周代将马分为六类即种马、戎马(军用)、齐马(仪仗用)、道马(驿用)、田马(狩猎用)、驽马(杂役用)。秦汉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马政机构,大规模经营马场,汉代在西北边区养马30万匹,唐初在西北养马70余万匹,在经营管理上又有所改进。汉唐盛期,从西域引入良马 7000多匹改良军马。当时养马业的兴盛,不仅对国防起了重要作用,还进一步沟通了中原和西域的文化。随着养马业的发展,历朝历代积累了丰富的养马经验,在养马科学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远在周代出现善于养马的非子,善于赶马车的造父,名入史册,传闻后世。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相马家,各家判断良马的角度不同,形成各种流派,为我国古代相马学奠定了基础。赵国的王良,秦国的方九皋,特别出名的秦穆公的监军少宰孙阳,世人敬仰选马技术超群,而喻为伯乐。伯乐着的《相马经》,是世界上最早的相马着作,一直流传至今。唐代有其他相马经问世。

宋代曾施行过保马法,效果不大。元代重视养马,但只注意当地养马业的发展。明代采历代马政制度所长,重视养马,马政设施甚为完备。清代扩充了官办马场,限制民间养马,禁止贩马,使民间养马业受到摧残。辛亥革命后军阀连年混战,养马衰落。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马匹数量损失严重,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马匹数比1933年减少24.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发展耕畜采取保护和奖励政策。在积极发展马匹数量的同时,注意马匹质量的提高,除本品种选育外,引入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和培育新品种,取得显着成绩。由于政策的落实,1952年和1949年比较,马增加25.7%;1963年经过调整之后,养马业得到恢复和发展,至 1977年马达到1144.7万匹,居世界之首。

我国马匹大部分布在北方地区,即兰州以西的新疆、青海,以北的内蒙古、东北、华北北部,以南的四川山地、云贵高原。东北、西北、华北马匹总数约占我国马匹总数的3/4。

在我国的文化、艺术中,马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将有关马的内容从我国的文化史中抽出,那留下的文化典籍和艺术作品将会残缺不全甚至惨不忍睹。在这方面只要对中华文明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有真切感受。

‘捌’ 世界马文化的起源是哪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综合体。要形成一种文化不是说仅仅冠以“文化”之名就可以的,必须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以形成一种文化。它需要特定的形式作为载体。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有着深厚的积淀,也遗留下很多丰富的文化遗产。

“龙马精神”——如同龙一样,马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而且也是文化图腾象征之一。龙的起源是“多元综合原型”的产物,龙的头就是马头的形状。它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不但体现在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个历史进程中,而且还外延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

我国是马种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养马最多的国家,具有丰富的马品种资源和广阔的草原牧场以及适合养马的地区。早在5000多年前我国北方的各游牧民族的先民就开始驯服和畜养马匹了。随着人们对马这种动物的不断认识,对其研究也不断地深化。人类对马的研究以及它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没有其他动物能跟它相比。而且在马的用途、马病的治疗、竞技运动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就。

马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与马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马在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超过了人自身。马所拥有的与其它动物不同的自身价值——力量、速度及对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自从开始驯化马,它就在不断地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发展,也为工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文化。

马文化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也跟其他文化一样需要一个可以呈现它特点的载体,也与其他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历史始终围绕着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南方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而展开。马也成为了战争成败的关键,秦始皇的万里常成就是为了抵挡北方游牧民族强悍的骑兵而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长城不仅是一条军事防线,也不仅是宏伟的建筑,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一条文化分界线。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长城文化与马文化始终都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长城外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马匹、牛羊,是游牧民族生存繁衍的地方。马具有强悍的躯体和风驰电掣的速度,而长城的建立则是阻挡这强悍动物上的民族入侵。

时至今日,马和长城都已退出了战争的历史舞台,或许你不再因马而忆起长城,或在登上长城之颠时想到马,但马与长城,始终都是不曾相互独立过。在长城脚下,骑着马儿追去追寻历史的遗迹,触摸历史的伤痕抚摸着一块块的城砖,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厮杀;行驶在长城脚下的古道中,马踏着山花,人心欢畅。如今围绕着长城和马,在八达岭周围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马文化圈。

位于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北京长城阳光山谷马术俱乐部成立于2000年12月,它背依燕山余脉,雄伟的万里长城蜿蜒其间,林木繁茂,空气清新,视野辽阔。周边围绕着40公里残旧长城的峡谷更是风光秀丽独特。俱乐部所在的位置正是我们先人囤兵饲马的中心地带,如今这里仍然保留着许多古代囤马的土围墙遗迹。它的建立无论是设施风格,还是功能用途都渗透着浓厚的长城文化和马文化的内涵,随处都可见到马和长城的影子。

俱乐部依照现代马术训练基地模式而建立,是由若干个独立的运动休闲娱乐场所组成,集马术运动、健身休闲、度假设施于一体的现代马术城。它拥有国内最大的综合室内马术场地、三个室外马术外训练场地、1200米的速度赛场、200间专业标准的马厩、一个马匹医院,以及国内外优秀的马品种上百匹。为了更好地满足来次参与马术运动人士的需求,俱乐部还完善了其他的各项配套设施:四星级饭店、网球馆、马术俱乐部会所、马文化博物馆等。

作为中国马术协会指定的国家马术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训练基地,北京长城阳光山谷马术俱乐部具备承办国际水平的马术比赛设施和能力。2002年韩国釜山亚运会中国国家队就是在这里集训和出征的;俱乐部马名为 “西夏王”的温血马也代表中国参加了亚运会的比赛;2003年来自日本、韩国、蒙古、伊朗等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第3届亚洲马术锦标赛就是在这里举办的。另外俱乐部每年都要承办若干场全国性马术障碍、盛装舞步锦标赛和挑战赛,北京等地区的比赛就更加频繁。

北京阳光山谷马术俱乐部的室内马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室内马场,建筑总面积10000平方米;(包括:11 0m x 4 5m的比赛场地,1 000个观众席、2 0间运动员休息室和会议室)。这里既是一座开展专业马术运动训练及比赛的场馆,亦可开展场地障碍、盛装舞步、西部绕桶和场地马球的比赛与教学。

室内马场共有三层,在一层中央部分是沙土场地;外间由栅栏环绕,分别设有休闲区(酒吧、卖品部)、更衣室、办公区、7 0间国际标准马厩。二层为看台区和学员教室、会议室、贵宾休息室和电子屏幕中控室。三层为运动员、学员的宿舍区。由于室内安装了中央空调,举行各项比赛不受气候影响。

俱乐部聘有十多名资深的专业马术教练,为前来俱乐部学习的马术爱好者进行指导。俱乐部饲养了一百多匹训练有素的良种马匹,用于俱乐部会员来此学习和运动员的比赛。

速度赛马场的赛道长度为1200米的封闭跑道,其宽度在20米左右,可容纳14匹马并排起跑出闸。地面基础层底层是由排水道和基础渗水层组成,用于雨季的排水系统;基础层上面为8厘米厚的沙层;场地四周使用PVC护栏封闭;在入口处有通道与马厩连接;场地拐角处了修建配备有电子通讯系统了望塔。速度赛道的中心地带建有马游泳池和马术训练场地。

俱乐部会所是一座颇具欧陆风情的、具有四星级标准的综合服务设施。内设健身房、室内游泳馆、桑拿浴室等服务场所,设有酒店式管理的客房和中西餐厅、酒吧、咖啡厅,是为骑马训练和娱乐的客人准备的配套设施,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会所内的欧式书房与会议室是进行商务洽谈、社交活动的最佳场所。

会所的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已开展服务项目:游泳、健身、桌球、壁球等运动场地;咖啡厅、酒吧、餐厅、会议接待。

中国马文化博物馆是亚洲最大的马文化博物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座介绍中国和世界马文化的综合艺术馆,馆内收藏了2000余件有关马的文物和艺术品。还向人们系统地介绍有关马的知识和理论。

同力奥邦马具厂专业生产精密铸造不锈钢马镫,马衔,马刺系列,及各类皮质马具用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尤其是精密铸造及后道工序抛光中,全部是手工操作,进行表面光亮处理,产品精益求精,质量上乘。批发、零售所生产的鞍具、 护具、马靴、头盔等马术用品, 提供送货和邮购服务。提供设计、定制各类款式和不同尺寸的马裤、马靴、马鞍垫,马腰带,马衣,马绑腿等各种马具。

马具厂至今仍保留着纯手工制作工艺,企业信誉好,产品质量优,产品畅销国内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逐年提升。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加强诚信经营的重要性,马具生产不仅涉及到外型美观,更要保证坚固耐用,提高它的安全性,因此,技工精工细作,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把关,诚信经营理念让同力奥邦马具厂产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经销商的目光,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玖’ 汗血宝马是哪个国家的

汗血宝马是土库曼斯坦。

汗血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马种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400年。在悠久漫长的历史中,被冠以不同的名字,诗人和历史学家记载了这种马输一千年的历史,赞美了它的优雅、力量、耐力和美丽。

公元前126年,中国汉朝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和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从西域归来,使我们第一次听说了西域有这样的一种良马,后来这种马被命名为宛马、大宛马、贰师马、天马、汗血马等,从此,2000多年的诗词歌赋中都在不停地歌颂这一神奇而伟大的马种,在我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汗血马文化。

汗血宝马历史

汗血宝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

世界上有3种纯种马:汗血马、阿拉伯马和英国马。其中汗血马是最纯的马种,阿拉伯马和英国马都有汗血马的血统和基因。马史专家认为,汗血马其实就是现在还奔跑在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捷金马。

‘拾’ “马”对欧洲文化有什么影响

西方马文化

2015-12-29 14:56:08

来源: 中国国家马术网

分享到:

在人类悠久的历史上,马在人们生活、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至于评价功绩比喻为“汗马功劳”。马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超过了人自身。马所拥有的与其它动物不同的自身价值——力量、速度及对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自从开始驯化马,它就在不断地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发展,也为工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马在人们生活生产中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地不同马文化,不仅如此,马也影响了人类活动的其他方面。而随着技术的发展,马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什么叫马文化?马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与马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人类对马的认识、驯养、使役以及人类有关马的美术、文艺及体育活动等内容,以反映人马关系为内容,是人类文化的分支。

西方马文化

在西方,马文化的一个反映就是骑士精神,象征着骑士精神和道德,象征着名誉、礼仪、谦卑、坚毅、忠诚、骄傲、虔诚。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传承到现在,代表的是绅士风范和高雅。

现代马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马文化。英国马业、马文化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已发展成为英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马业对农业、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生物工程学科、兽医学科及围绕马业的其他学科和技术都获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马文化在英国也最具代表性,保留了绅士风范及高雅特征的全社会大众娱乐活动,它是英国马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英国是现代马术运动的发源地。

马术运动是由人和有生命、有性灵的动物一起参加的户外运动,它要求人和马成为一个整体,骑手驾驭马的技术与马的能力相结合。所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骑手是在进行与性灵的对话运动。而人马合一才是骑乘的最高境界。与其他户外运动相比,马术是一个互动的运动,性灵与性灵的对话运动,而这种把奢侈与健康的运动结合在一起,也将是一种世界顶级生活品位的享受。

拥有一匹或者几匹高贵的纯种名马,不仅是身份的象征,同时,马术运动给你带来的更是一般运动所不能拥有的健身效果,给你健康、英姿飒爽的体魄。

马术运动拥有让全身健美的魔法。初次骑马后,会浑身酸痛,但亦是让全身的肌肉都得到锻炼。在骑马时,骑手全身所有骨骼和肌肉,以及内脏各器官都会跟随坐驾一起处于运动状态,从而也能够起到消耗多余脂肪,强健肌肉的运动效果,从而促进人体健康。

如今,英国马业发展已成为世界级产业。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英国马业多样性和富有挑战性,英国有独特的英纯血马检测机构,而且拥有最先进的训练设施和最优秀的驯马师、骑手及育马专家,因此,英国培养出了世界上高品质的英纯血马。英国是纯血马的发源地,十七世纪,英国支持赛马运动的第一个国王五查理二世,为了比赛的需要,英国马业育种专家通过引进东方种公马以提高赛马的速度和马品质。一七九一年威热比斯公司首次出版了种马全书,用于登记英纯血马的系谱。

目前,英国有五十几个各具特色的赛马场,并都具有先进的全天候赛道,意味着一年到头都可以举行平地赛马和障碍赛马,英国每年从一月一日到十二月三十一日都有赛马运动;截止到一九九九年底,英国拥有种母马11000多匹,种公马200多匹,拥有受训马13000多匹;英国每年赛马一般都超过1100次,其中平地赛和障碍赛共计70460多场比赛,英国赛马、爱马者不断增多,近几年每年到赛马场观看比赛的人数超过500万人次。

英国的育马和驯马者向全世界提供了高质量的赛马,这些优秀马匹在世界各国的赛场上都有卓越的表现,而且享有盛誉。

现在,国际马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以美国为代表的休闲骑乘马业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赛马业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马术业模式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产品养马业模式。

阅读全文

与马文化是哪个国家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