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确定本村文化发展主题

如何确定本村文化发展主题

发布时间:2022-04-06 22:23:47

1. 我们这方是新农村建设应当以文化建设为先,从哪几个方面去辩

应该说今天的所有大的建设都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但是如何保证这个基础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呢?你的题目是“为先”吧?那就可以定义为“先开展”和“先决条件”。

2. 如何发展农村文化艺术

首先向村委会文明办汇报,由主要申报人书面形式上交。
或者直接到乡政府文明办汇报,不过首先要通过村级相关领导的审批和签字。

3. 如何发现和利用本村资源优势走出发展新路径

以发展战略引领转型

有了前瞻性的战略,才能成就跨越式发展。上个世纪末,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煤炭下游行业需求萎缩。由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过于依赖煤炭产业,平煤神马集团生产经营受到巨大冲击。

2004年起,该集团把发展战略丰富完善为“以煤为本,相关多元”,开始推进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焦、煤电、煤盐等下游产业,逐步改变了单一煤炭产业格局,非煤产业收入比重占到全集团三分之二以上。2008年,抓住平煤、神马重组机遇,对接整合煤焦、尼龙产业优势,打通了全球独一无二最完整的煤基尼龙产业链,从原煤等低端产品一直延伸到高性能纤维、改性切片等高端产品,使高端尼龙产品产能占到了全球第一。

“十二五”以来,随着集团产业体系逐渐完备,进一步提出“三个转变”战略构想:即加快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向传统产业提升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并重转变,由实业经营向实业与资本双轮驱动转变。这一战略构想,对于企业产业升级、转型发展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以优化布局促进转型

优化产业布局是整合资源要素、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该集团统筹推进煤焦化工、尼龙化工、盐化工等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全部焦煤和30%以上电煤内部转化,有力应对了近两年来经济下行的冲击。

一是大力调整煤炭产业布局,着力开发有质量、有效益的煤炭,推动煤炭由以燃料为主转向了燃料与原料并重,走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之路。

二是根据集团以焦煤、电煤为主的煤种资源特点,向煤炭下游发展煤焦化工、尼龙化工、盐化工、煤电等产业,构建起多业并举、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使结构比例更趋合理、产业体系日益完备。

三是坚持有进有退,有序关闭重组煤矿、衰老矿井和采区,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把一些长期亏损,产能、产品、工艺落后的企业,转产搬迁到产业园区,发展高端精细化工产品,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四是积极壮大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光伏电站、高纯度硅烷、改性切片、锂电池负极材料及特种石墨等项目,有序承接传统产业转移。下一步,集团将下功夫补齐煤电产业“短板”,加紧筹备推进瑞平电厂二期2×60万千瓦、姚电新厂2×100万千瓦等项目,建成后能够实现电煤全部就地转化。

以链式发展深化转型

“实践证明,产业链式发展是深化企业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董事长梁铁山表示,以资源梯次开发利用为目的,推动产业向下游延伸,发展高端精细化产品,不断提高附加值,打造了从煤炭到焦化,再到尼龙、炭素、高纯度硅烷等多条全煤行业一流的特色煤基化工产业链。其中,与上海交大合作建成1000吨氢气制硅烷项目,开发出的硅烷法生产多晶硅工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把产业链延伸到了太阳能、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实现传统煤化工与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对接。

另一方面,以系统集成与多项目联产为依托,强化产业链互联互通,大力建设平顶山尼龙化工、许昌首山焦化、开封精细化工等产业园区,最大限度放大资源价值功能。其中,许昌首山焦化产业园实现焦化副产品、余热、煤气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焦炭直接出售,焦化副产品全部循环利用,实现煤炭资源循环增值、吃干榨净。

4. 如何通过活动体现村里的文化底蕴

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让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就要坚持创新原则,并且不断的添加新的元素。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例如读书节、文化节和艺术节等等,面向农民,服务农民,通过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才能让他们对文化活动关心和参与,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享受文化生活带来的乐趣。农民也能够通过活动,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底蕴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加深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1、农村文化生活问题和现状
近年来,由于建设的需求,政府征收了大量的居民活动用地,没有了可以进行文化生活的场地,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电脑、手机等以及逐渐取代了农村的秧歌队、电影队等,这些行业的从业者也因为收入不佳,转向了其他工作。没有专门的人员对农村文化生活的开展进行管理,资金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有才艺的人,开始寻求新的市场,即使有一些留守的艺人,也会因为年龄问题放弃工作。所以,农村的文化生活已经越来越少,而且缺乏趣味,难以维持。
农民的思想、道德、习俗等等方面,都是包含在农村文化之中的,传统的农村文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在物质生活方面,能够看到的、有形的物质,例如土地、房屋等等,基本能够满足农民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土地是农民最为重要的物质,在土地中收货的食物,是农民要求的基本物质文化。农村的文化造成了农民行为与城市居民很大的不同,农村社会是以地缘和血缘进行相互联系的,邻里之间比较熟悉,小范围的居民之间一般都有血缘关系,所以,维持农村社会制度的主要因素,是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传统。
对于农民,有着勤劳朴实的优点,善良并且豁达。农村不够发达的交通条件也制约了农民对外面的世界的了解,农民主要依靠土地劳作来盈利,没有足够的回旋空间,对于新事物的态度上,他们非常谨慎,防止新事物给自己的财务带来影响和破坏,对于新式的农村文化建设方式,不敢轻易的接受。自己的观察和主观评价是对待事物的主要态度,经验才能够代表一切。
2、如何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建议
随着政府和国家对农村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加,农村活动场地逐渐增多,“文化广场”已经在很多乡镇出现,人们可以在闲暇时间来到这里放松。由于这里是人群的聚集地,所以可以组织一些演出、才艺展示等等,丰富人们茶余饭后的生活,多组织农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塑造他们新时代农民的形象;在组织活动这个方面,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注意资金的投入,有了资金,才能够购买进行文化活动所需的器材,例如音响和灯光等,也要组织人员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更换,因为这些器材超过使用年限的话,就不能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展开提供服务;如果农民自发组织活动的话,对于器材的要求不高,可以将旧设备进行修理,二次使用,不仅能够节省资金,也能够让农民拥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设备。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政府还可以组织“作品下乡”的活动,这也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好方法,农民群众可以欣赏高质量的作品,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对于很多的农村居民来说,他们的消费能力是比较低的,所以,“作品下乡”是能够使农民负担最小的文化生活方式。这其中,下乡作品是非常关键的。要使用群众在平时生活中自己创作的或者发现的作品,能够反映农村的真实生活。通过这些作品的下乡,为群众指明了发展方向,也能引领农村大众进行良好的农村文化生活,把先进文化作为目标并逐渐努力。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工作中,文化活动种类比较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在政府和社会的推动下,农民进行文化生活频繁了,但是质量仍然不是很高。随意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提倡“创新”和“新颖”,才能让农民耳目一新,培养农民对农村文化生活的兴趣。

5. 什么是农村社区文化以及如何理解

对于什么是农村社区文化,目前似乎没有统一的定义,甚至一些学者并未严格区分“农村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两个不同概念,常常将它们相提并论或者混为一谈。很明显,农村社区文化是指农村社区的文化,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农村文化。不同的农村社区具有不同的社区文化,俗话说农村“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讲的就是农村社区文化的差异。而农村文化这个概念,主要是相对城市文化(或都市文化)而言的。农村社区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界定农村社区文化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农村社区、什么是文化,然而,关于农村社区和文化的定义又是各说纷纭。相比较而言,文化的定义更加纷繁复杂。一般认为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 Tylor)最早对文化进行定义,他说:“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是指这样一个复合整体,它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①格尔茨(Clifford J. Geertz)认为,这种泰勒式大杂烩理论方法将文化概念带入一种困境。这在克拉克洪(ClydeKluckhohn)的《人类之镜》②一书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在论述文化概念时,克拉克洪用了将近27页的篇幅将文化依次界定为:⑴“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和”;⑵“个人从群体那里得到的社会遗产”;⑶“一种思维、情感和信仰的方式”;⑷“一种对行为的抽象”;⑸“就人类学家而言,是一种关于一群人的实际行为方式的理论”;⑹“一个汇集了学识的宝库”;⑺“一组对反复出现的问题的标准化认知取向”;⑻“习得行为”;⑼“一种对行为进行规范性调控的机制”; (10)“一套调整与外界环境及他人的关系的技术”; (11)“一种历史的积淀物”;最后,或许是出于绝望,他转而求

助于比喻手法,把文化直接比作一幅地图、一张滤网和一个矩阵。①格尔茨从符号学(semiotic)角度,把文化定义为“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他因此主张“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②

尽管人们不满意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但是几乎每一个研究文化的学者都不得不引用他的定义开始自己的研究,在博安南(PaulBohannan)和格雷泽(Mark Glazer)看来,泰勒的文化定义“是当其他定义被证明为太麻烦的时候,人类学家可以回头求助的定义”。③其实,对泰勒文化研究的最大争议并非是其文化的定义,而是他关于文化的观念。

一方面,遍及各种文明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或许能够归结为基于相同的原因而产生的相同行为;然而另一方面,其不同的级别可能被视为发展或者进化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是之前历史的产物,并且为塑造未来的历史扮演相应的角色。④

简单地说,泰勒关于文化的观念,实际上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均变论(uniformitarianism);二是遗留物(survivals)的概念。泰勒这一进化论思想影响了一大批文化学者。例如,摩尔根(LewisH.Morgan)的《古代社会》就体现了类似的文化进化论观点。他在该书开篇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关于人类早期情形的最新研究结果都倾向于得出这样一种结论:人类是从最低等级开始其生涯的,并通过缓慢的经验性知识的积累,逐步从蒙昧迈向文明。不可否认,人类家庭中仍然有部分生活在蒙昧社会状态,也有部分生活在野蛮社会状态,当然还有部分生活在文明社会状态。他们都经历了或是即将从蒙昧迈向文明的过程,这似乎是一样的,从而这三种不同的情形在一个自然的,同时也是必然的进化序列中彼此关联。⑤

尽管有许多学者批评了这种单线历史进化观,但是直到今天,文化进化论仍然得到不少人的认同。文化进化论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普遍主义,与之不同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历史具体主义的文化观点,试图对各种特殊文化模式进行解释,甚至强调从特殊的文化语境中理解一个特定社会的文化实践。例如,格尔茨认为,文化只是“地方性知识”。这种文化相对主义思潮日渐抬头,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农村社区文化具有重要启发性。

接下来再来看看国内关于农村社区文化的定义。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关于农村社区文化的专题研究还不多见,其中不少论文回避了农村社区文化概念的界定,直奔主题讨论农村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问题。从个别文章的定义来看,无论是关于社区文化还是农村社区文化的界定,基本上是泰勒式的。例如,张健认为:“社区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区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走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⑥郑杭生认为:“社区文化包括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两方面。前者主要是指人们衣食住行以及工作和娱乐的方式;后者主要包括人们的价值结构(追求、期望、时空价值观等)、信仰结构和规范结构(风俗、道德、法律等)诸方面。”⑦毕天云认为:“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并为社区居民分享的思想价值观念(values)和行为规范(norms)的总和。”⑧孟固、白志刚认为:“社区文化是社区成员为保护、改善聚居地的条件、形态、氛围,并使自己与之相融而形成的精神活动、生产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⑨对于农村社区文化的定义,一般只是在前述社区文化定义的基础上加上“农村”二字而已。例如,赖晓飞、胡荣认为,社区文化是我国新时期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娱乐、文化设施,还影响和包容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民情习俗、信仰观念、人际关系等。①张桂芳认为,农村社区文化就是由居住在农村的一定地域范围内(非严格的行政区划)的人们,由一定的纽带和联系而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情感归属和道德规范等。从形态的视角出发,农村社区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者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社区文化统一体。②张兴杰等认为,农村社区文化就是由居住在农村的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由一定的纽带和联系而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情感归属和道德规范等。③诸如此类的农村社区文化定义,严格而言不利于农村社区文化研究的累积或增量推进。

二、处境化经验

这些关于农村社区和农村社区文化的定义,都试图找出一个关于什么是农村社区、什么是农村社区文化的本体主义的答案来,然而,由于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必然对于一个事物是什么存在不同的看法,这就导致一个概念界定的分歧或争议;这样的界定更多是一种概念的分析或词语的“考古”,而不是一种经验性研究———缺乏实践性内容和生活意义。所谓经验性研究,就是根源于社会实践,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社会实践的一种阐释,因此它不得不深入社会实践而具有属人的生活价值。从经验性研究而言,所谓农村社区,就是指一群农民日常生活的范畴(这一范畴不单指地理区位的范围,更主要是指生活本身的差别与界分),他们享有共同的价值规范。因此,农村社区不能仅从区域上进行解释,还须从生活本身去理解,也就是说,与其说农村社区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地理区域,毋宁说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共同体;所谓文化,是指一套处境化的经验以及论证该套经验合理性的话语和相应的维护机制(如行为规范等)。在这样的基础上,不妨将农村社区文化定义为,一群农民日常生活所共同享有的处境化经验及其价值规范。

1.农村社区文化首先是一种在地性文化。在地性具有本地性、地方性和区域性等多种意涵。这也就是说,农村社区文化是农村社区本地人所共享的文化,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因而它具有区域性特点,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文化。

2.农村社区文化具有特定的社会适应性。每个具体的农村社区文化只是适应那个农村社区的社会生活需要,与该社区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生产方式相统一。恰如毕天云所言,对于“局外人”来说,社区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社区象征,了解一个社区的文化,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了一个社区;对于“局内人”而言,熟悉和掌握本社区的文化就成为一种适应社区的“生存和生活技艺”,这种“技艺”能够使他(或她)在社区里的一切生活和活动显得“自然而然”。④

3.农村社区文化跟农民的日常生活相关联。它不是脱离日常生活的独立实体。尽管农村社区文化一旦生成以后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这种独立性也只是相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个体而言的。即便如此,个体的行动一方面虽然受制于该社区文化,另一方面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实际地影响着该社区文化,吉登斯(Anthony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对此已有恰到好处的解释。

4.农村社区文化是生活经验的表征。文化是作为经验存在的,它只在实践时发生。⑤经验是一种实践性知识,因此农村社区文化是农村社区日常生活实践理性的表现,它跟这个社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这种实践性知识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在当地反复进行实践,并被实践所检验、印证和改造。为什么在传统的农村社区里长老具有很高的威望和权力?因为他们人生阅历的丰富而拥有应付该社区生产、生活,几乎一切的实践知识或生活经验。如果该社区成员实际地脱离了这种生产和生活实践领域,这一农村社区文化对他也就失去了作用。譬如,一个农民进城务工以后如果他的工作脱离了农业生产,其生活的重心也转向城市的话,不但原有的农村社区文化和社会资本无益于他现今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也对他产生不了规制或约束作用,其行为必然脱离原来社区的道德生活,产生一种“脱域”①效应。

5.农村社区文化是一套经验体系。它既包括具体的生活经验知识,也包括与之相应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所谓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一种论证性话语,它常常论证并维护某一社会结构的合理性。严格地说,农村社区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基础层次是一套生活经验知识,其次是与这套经验知识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意识形态论证该套生活经验的合理性,价值规范则规约人们按照这套经验知识去行动———玛丽·道格拉斯(MaryDouglas)说得好,她说:“从公共意义上说,文化是将一个群体的价值观标准化,它在个人经验间起仲裁和调和的作用。”②

6.农村社区文化呈现差序格局。由于生活经验体系是有层次的,农村社区文化也因此而具有一定的差序结构。一个具体的社区生活经验只是符合该社区的生活需要,与该社区处于同样物质条件和生产方式的相邻社区一起则表现同一区域的文化形态。譬如,皖南农村地区文化与皖北农村地区文化不同,华南农村文化与华北农村文化相差异,农业文化与游牧业文化相区别。从一个具体的农村社区由内向外看,农村社区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

三、处境化理解

那么,如何来研究农村社区文化?既然农村社区文化是一套处境化经验体系,也就只能通过处境化的方式去理解、阐释。

所谓处境,就是一个东西存在于其中的各种情况的相互关联的网络。处境总是基于特定社区而言的。

居于语境这个概念基础深处的,是地点这个要素。语境是地点创造的:地点是最底层形式的语境。地点不仅就地理方面而言,还包括观念上的地点。这样的地点是由意义、文化价值取向、支配社会礼仪礼节的规则、地区性的场景和空间方位、时间和历史契机、个人经历上的因素、与会话直接相关的圈子、当前的境遇等等意识形态的、宗教的华盖塑造形成。一个世界就是围绕着由类似于此的因素组成的地点而崛起。③

这里所说的“地点”,便是我们所说的社区。处境化理解采取的是主位的视角。简单地说,所谓主位的视角,就是研究者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立场去看问题。在研究农村社区文化时,只有站在该社区人民的角度、立场去看待他们的文化,才能发现该社区文化是符合当地人的生活实际需要的。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每一种文化不分高低、落后与先进,它之所以存在是有其存在的理由,而且这个存在的理由也只是局限于这个特定的社区范围,它是由这个社区特定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处境化理解也是一种“内部的视界”( the n-ative’s pointofview)。格尔茨非常赞赏马林诺夫斯基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界”去研究另一个文化,“你不必真正去成为特定的‘文化持有者本身’而理解他们,亦即文化人类学的分析方法所昭示的两重概念所揭示的角色处理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在不同的个案中,人类学家应该怎样使用原材料来创设一种与其文化持有者文化状况相吻合的确切的诠释”。④强调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来看问题,而不是把研究者的观念强加到当地人的身上,不仅是从研究者的视角来对当地的文化现象做出解释和评判。

去理解一些别人的贴近感知经验的概念,并将之有效地重铸进理论家们所谓已知的关于社会生活一般知解的遥远感知经验中去,是一种极其设身处地精微细致的任务,即使它不像是魔术那样不可思议,也应像是钻进别人皮层内里一样深入体察。其关键就是别被向你提供信息的当地人把你导入其内在精神的同一对应。或许,应该像我们大多人一样,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指称他们自己的心灵,他们毕竟不似有人指称的那样敏锐。最重要的是描述出他们自己是怎么想,怎么做的。①

处境化理解尽管不是跟文化持有者融为一体,却是要求把研究者纳入社区整体进行思考,即研究者是处境其中对社区文化进行理解和阐释,而且把研究者与该社区的人关联起来,不是简单地把二者对立起来或者采取主/客二分的方式去解释。语言人类学家派克(Pike Kenneth)针对人类学描写的“族内人”( insider)和“外来者”(outsider)两种不同视角,提出了“emic/rtic”的描写理论: emic是文化承担者本身的认知,代表着内部的世界观乃至其超自然的感知方式。它是内部的描写,亦是内部知识体系的传承者,它应是一种文化持有者的唯一的谨慎的判断者和定名者;而etic则代表着一种用外来的观念来认知、剖析异己的文化。在这儿,“科学性”是etic认知及描写的唯一的谨慎的判断者。②王海龙认为, etic这种以外部的描写、外部的理解来对特定的文化颁布给定的名义,它到底有多少“科学性”,以及在什么意义上赋予其“科学性”是值得质疑的。③尽管派克的“emic/rtic”的描写理论抛弃了“主/客”的分析,但是他讨论的两种描写方式仍然是判然相对的。处境化理解显然超越了这种对立的描写和思考方式,将二者构成一个互动的统一体。研究者在进入异己文化理解之前,是一个“外来者”,往往持有“科学性”的价值理念,但是在理解的过程之中,他试图深入到这个异己文化结构的深处,站在“族内人”的角度去体验、去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再抽身出来进行理论的阐释,这一阐释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却也带有文化持有者的印记,这是etic所不具有的。

我们在关于中国农村社区文化的研究中看到,更多的学者戴着“有色眼镜”研究农村社区文化,在他们眼中农村社区文化不免是落后的或者低人一等,他们主张用先进的城市文化去取代农村社区文化。即便有个别学者自觉地抛却了这种“有色眼镜”,但他们采取的却是etic描写方式,以所谓科学或客观的名义去研究农村社区文化。问题是,这一etic描写方式的结论最终跟前者合流,他们主张用所谓的现代性文化去改造落后的中国农村社区文化。与之相反,如果采取处境化理解,或许看到中国农村社区文化的另一番景观,在这种景观中不可能存有任何的文化偏见;在处境化理解方式中,我们看到中国农村社区文化正在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化,国家的和市场的力量正在重新型构中国农村社区文化。

6. 农村文化发展工作将如何继续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群众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础力量,长期以来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十一五”实现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后,今后一个阶段,文化部将按照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原则,在管好、用好阵地上下功夫,重点做好乡镇文化站“人、财、物”的保障工作,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一是积极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构建完善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科技、体育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整合当地文化资源,使乡镇综合文化站真正成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服务当地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文化站的管理。通过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推动建立健全文化站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加强免费开放工作,促进文化站管理和服务的规划化。
三是大力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队伍建设。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要求,落实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确保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不少于2个以上的人员编制,稳定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队伍。通过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和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
四是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水平。积极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组织、辅导功能,既要将群众吸引到文化设施中开展活动,又要积极“走出去”,送文化下乡、入村,培养一批爱好文艺、具备一定业务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提升其在基层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农民群众自觉主动加入农村文化建设中去,真正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成为指导基层文化工作的中心。

7.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文化产业如何发展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回归并超越乡土中国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因为我们的乡村现在正处于衰落的状态,贫困村、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儿童村,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不争的事实。留给人们的不是乡愁而是实实在在的乡衰。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与本质是回归乡土中国,同时在现代化条件下超越乡土中国。乡土中国问题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乡村不发展,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发展,乡村社会不小康,中国社会就不能全面实现小康,乡土文化得不到重构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弘扬。”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范建华一语中的。

可以说,在城镇化的过程中, 中国农村面临着传统农业逐渐衰弱、农村空心化、农村生活逐渐没落等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焦点,“空心村”的问题更是由来已久。所谓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说到底当前乡村发展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留得住人。

在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好路子。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仍需注意一些问题。范建华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旅游小镇和特色产业小镇混为一谈;要注重打造田园综合体,突出抓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打造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三业”,做好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工作。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支撑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实现三个转变

画家云集墨香飘逸,空心村变世外桃源,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这里是邯郸市永年区王边明清古村落。上世纪80年代,随着村民相继搬迁至新村,古村落彻底被闲置。2014年,画家陈玉东被这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吸引,遂与村里签订合同,建立了自己的画室工作室,着名艺术批评家栗宪庭还为老村题词“王边溪谷”。随后相继有一批全国知名的书法家、画家来到这里建立工作室,王边溪谷由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画家村。像北京宋庄一样,王边溪谷幸运地迎来了重生。

针对永年区文化产业如何发展这一具体问题,对外经贸大学文化与休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吴承忠认为,目前永年尚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目标定位不明确,产业发展路径不先进。在城市经济运营越来越依靠休闲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建议永年区首先进行科学的文化资源开发路径分析与排序,以国际太极拳旅游客源市场为龙头,带动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以及本地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做大做强太极文化。在做好文化产业功能分区的同时,在后期景区深度开发过程中做好细节与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旅游营销。

用开放的眼光、更现代的理念大胆走出去,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通,激发地方文化产业活力。“永年地区要注重资源整合,破除行政地域的限制。”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王国华在《文化产业与乡村复兴》的主旨演讲中这样谈到。整合永年的文化资源需要围绕文化圈、文化带、文化脉络,打造出一个定位精准的市场主题。在突出视觉震撼力、历史穿透力,生活渗透力等的同时,博采众长,借助高科技手段做活文化旅游资源。

乡村文旅要谨防“叶公好龙”

坚持文化导向 解决好生态问题

众所周知,邯郸既是老工业城市,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坐拥以“赵文化”为核心的女娲文化、磁山文化、建安文化、石窟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和红色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新时代下,文化产业将成为邯郸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导齐勇峰现场表示,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做大做强地方文化产业。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齐勇峰一再强调,现代化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坚持以生态文明为重点,建设美丽乡村。在发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坚持文化导向,通过文化渗透实现乡土人文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

与此同时,中国社科院研究院、博导章建刚认为,在发掘地方文旅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谨防“叶公好龙”这一现象,要明确自己的需求,以市场化、现代化、城市化的思路考虑地方文化产业开发,以人为本,既要注意引进与留住人才,同时也要在游客细分的基础上想游客之所想。

8. 怎么发展本村谈思路和想法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于中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十九大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对于乡村振兴发展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必须要解决人的问题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不论是工业振兴还是乡村振兴,都需要一支具有战斗力的人才队伍。目前,辽宁省乡镇人员编制“编多人少”,一些干部身兼数职,疲于应付,有时需要牺牲节假日加班才能完成工作,还有些乡镇干部基本工资难以保障。另外,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不够强,村干部面临后备不足、无人愿意干的窘困局面。优秀人才不愿回乡、不能回乡,使得乡村发展缺少活力和后劲。

建议:一是借省机构改革之机,进一步充实乡镇干部队伍,提高乡镇干部服务水平,激发乡镇干部工作激情。二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设立特聘岗位等方式,推进村支书和村民委员会主任职业化管理。三是省委、省政府应出台更多更好的政策优惠,吸引从乡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公务员和知识分子返乡,利用他们的知识、资源、情怀,充分发挥新乡贤作用。新生代农民返乡将对乡村振兴战略起到积极的作用,他们吸收了现代城市文明的一些精华,并且有着一定的专业技能与创业意识,而且他们相比父辈更加具有环保与生态以及绿色发展意识,只要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具有足够吸引力,且当地农村具备了良好的创业环境与人居环境,那么这些年轻的农民很有可能返回故土,重振乡村,为现代化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作出一番贡献。

二、必须要解决规划的问题

由于没有专门制定村庄规划,如今大部分村级发展规划不合理,大都依靠老经验、老办法,推一步走一步,村庄无序建设,土地利用粗放,或者“一刀切”禁止任何建设,导致村庄功能难以完善,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快速持续发展进程。

建议:一是由县级统筹制定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相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农村,并突出农业生产、农村居住、生态环境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等功能。二是加大乡村“双违”治理宣传引导力度。应推动“双违”治理宣传工作重心向乡村倾斜,采取公益广告、标语横幅和宣传册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大力普及城乡规划建设法规和整治“双违”工作政策措施,增强群众遵法守法意识,打造全民自觉参与、合力推进整治的局面,从而达到宜居乡村建设的目的。

三、必须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问题

近年来,农村的水、电、路、讯、房和环保等基础设施整体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仍有薄弱地方亟待改进,其中水、电问题尤为突出。例如,部分农村还存在因夏季或春节等用水高峰期供水不足、饮用水质不达标问题,夏季用电高峰时段出现电器无法使用、电灯照明出现红丝等现象。如果满足基本生活的水电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就无从谈起,城镇居民也没有人愿意带着资金和技术到农村发展。

建议:一是加大农村饮用水管网的铺设和改造及电网改造升级力度,确保农村居民用水、用电无忧;二是建议在大水厂供水充足的情况下,提倡大片区供水,关闭一些分散的、设施落后的小型水厂,确保用水安全。

四、必须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

乡村的振兴发展,首先应以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基本遵循,大力发展乡村经济。而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产业振兴,对于乡村产业发展,一般普遍期望通过吸引大型招商项目落地来实现,而忽视根据各村实际,培育村庄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建议:一是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通过精心的销售策划,扩大其知名度。二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对产业条件成熟的村先行项目策划和实施,做到成熟一批发展一批。三是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吸引当地一些外出务工青年回家乡企业务工。通过农村青年返乡,减少农村“三留守”人员数量,促使长期驻守农村的老人、妇女、儿童能够得到家人的长期关爱,从而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

五、必须解决资金的问题

乡镇和村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线,但实际可支配财力明显不足。村级的财政转移支付保障不足,乡村建设只能挤压村级资金。财政保障的工资标准太低,村庄保洁、路灯电费等村级公共服务支出也没有全额纳入财政转移支付保障范围。村级债务迟迟得不到化解,成为农村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建议:一是加强乡村资金投入,各级政府“三农”投入都应该重点下移到乡村,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支出。二是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三是把农村土地出让金全部留在乡村,做到取之于地、用之于地。四是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利用财政资金化解公益事业债务,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化解其他债务,按规定核销不合理支出造成的债务,同时严禁举债搞振兴。五是推动公共服务资源覆盖农村,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基层医疗、养老、教育条件,打造城乡联动的农村生活服务网络。

9. 在乡村旅游中,如何凸显渔业文化主题特色

旅游是靠文化来支撑的,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文化是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文化,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应注重乡村文化的挖掘,充分利用特色来占领乡村旅游市场。

将“山、水、田、林、城”融为一体的田园式城市形态的全新概念,形成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乡村文化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乡村文化并不是虚无缥缈、不可捕捉,它有其生存发展的地域根基。挖掘乡村文化需仔细探索,提炼乡村的原真性和独特性。

阅读全文

与如何确定本村文化发展主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8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