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利用文化提升人员晋升意愿度

如何利用文化提升人员晋升意愿度

发布时间:2022-04-08 09:09:22

㈠ 如何通过企业文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文化的人本人性的价值观,能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员工士气
影响员工士气的因素至少包括三个层面:公司层面、管理者层面、员工个人层面。要提高员工士气应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1、 公司层面

公司层面的影响因素很多,薪酬与福利体系、奖惩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员工晋升体系、培训与发展体系、劳动保护与安全、工作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员工的士气,因此公司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变革,适应公司发展要求。比如:薪酬与福利体系必须认真进行周密的薪酬外部调查,综合考虑同行业的薪酬水平,也要考虑当地的薪酬水平,保证薪酬的外部公平;另一个方面要进行岗位评价,保证薪酬的内部公平,不同岗位之间根据岗位的贡献价值,设定不同的薪酬水平,避免大锅饭同时又要适当拉开距离。

2、 管理者层面

除了公司层面进行改进之外,更重要的是作为公司的中层、基层管理者要掌握提高员工士气的一些技能。建议中基层主管在提高员工士气时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深入了解员工的需求

了解员工的需求可以通过平时的沟通、会议、员工的抱怨、调查问卷等形式。只有深入了解下属的需求,我们才能有效地激励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谁都不愿意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下工作:干活就出错,一出错就被指责;大事小事都要请示;办公/现场环境乱七八糟;周围净是聊天、打私人电话、吵架、不干活;团队成员相互拆台、不负责任;人际关系复杂;上司总是板着脸。

都愿意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下工作:宽松,和谐自由的气氛;办公/现场整洁温馨;团队成员相互帮助,精诚合作;人际关系简单明了;敢于尝试,不会受到指责;微小的进步和成绩都获得上司和同事的认可和赏识。

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我们中基层主管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3) 认可与赞美

人的天性是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美,员工的微小进步,我们应该及时给予真诚的认可与赞美。在批评员工时也要适当注意技巧,不能伤害到员工的自尊,一般状况下批评尽可能在私下进行。

4) 促进员工成长

在工作中不断得到成长,是绝大部分员工的期望,作为主管,帮助员工不断成长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

3、 员工个人层面

员工士气的高低最终决定因素是员工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的士气做主。士气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所以我们自己的命运决定于我们自己的士气。只有我们每一位员工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做自己积极心态的主人,我们公司的员工士气才能更高,自己的人生才能更辉煌。
以上三个方面提升员工士气的建议还需要针对公司的具体情况分重点进行,最好是公司进行一次调查,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然后根据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员工士气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期望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不现实的,最重要的是一点一滴不断持续行动。

㈡ 如何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公司劳动生产效率

不可想象,如果员工连应有的欲望都得不到满足,那么你还指望他们能为企业作出多大奉献呢?

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强企业凝聚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满足员工的基本要求——公平

公平是每个诚实员工都希望企业具备的基本特点之一。公平可以使员工踏实工作,相信付出多少就会有多少公平回报;相信自身价值在企业能有公正评价;相信所有员工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企业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到公平:

报酬系统的公平。要制定有利于调动和保护大多数人积极性的政策,充分体现“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突出投入产出的效率原则。同时,惩罚作为负激励手段完全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正激励手段,重奖有突出贡献者,使员工真正体会到他的付出和回报是公平的。

绩效考核的公平。要运用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定期考评。首先,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员工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针对员工职务不同进行职务分析和岗位描述,明确员工职责范围和责任大小。其次,各部门对考核范围内的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定性考核和定量测定,并做到真实具体。再次,要建立由单位领导、管理人员和员工代表组成的考核小组,对每个员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打分,并进行公开。最后,各单位要建立绩效考核监督机制,保证考核工作公正和公开。通过对员工价值的科学评价,使绩效考核成为员工竞争上岗、人员调整的主要依据。

选拔机会的公平。为了使各种人才脱颖而出,在员工的选拔使用上既看文凭,又看水平;既考虑专业,又考虑专长;既看现有能力,又看潜在能力。把员工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去考核,为各类人员提供公平的竞争舞台。时下不少企业在干部选聘上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选拔一律实行公开招聘,每个应聘者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理论考试和面试答辩,通过综合考核打分来决定是否受聘,而且每个环节都组织得非常严密,防止了舞弊。这为员工的成长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当然,公平还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其它方面,如:各项奖惩制度的公平、劳动纪律管理制度的公平、辞退员工时的公平以及离职时的公平等等。如果企业管理在各个方面都能做到公平与公正,将大大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潜能,从而为企业不遗余力地奉献才智。

创造和谐舒心的民主氛围——沟通

《孙子兵法》说:上下同欲者胜。沟通可以达到领导和员工的相互了解,使正确的决策和领导很快被人理解和接受,变成执行决策和服从领导的实际行动。没有沟通就没有统一的意志、观念和行动。

对企业而言,应当拥有一个开放的沟通系统,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交流,促进工作任务的有效传达。在这方面,国外有不同方式。日本企业的决策注重协商,是自下而上缓慢进行的,美国则是自上而下快速进行的。而在贯彻决策时,美国人行动上慢,日本人雷厉风行。日本人喜欢在决策前协商,美国人总是在决策后不得不协商。沟通的形式很多,包括:职工代表大会、厂情通报会、厂务公开活动等。通过这些渠道,将企业发展的难点、职工关心的热点、企业廉政建设的焦点——向员工公开,让员工对此发表意见和建议,通过协商对话、双向交流,使相互之间、上下之间架起理解和信任的桥梁。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沟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难达到完全的统一,但只要长期坚持、逐步完善,就能实现互信的初衷。

沟通的内容很多,包括工作沟通、思想沟通、学习沟通、生活沟通等。这就需要各级领导注意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加强了解、掌握情况、开展沟通。其实不少沟通并不需要花费很大功夫就能办到,比如:员工有了成绩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外,还给予应有的精神奖励,在庆功会上颁发奖证、领导到其家中祝贺、向其家属道贺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确能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

让员工享受春天般的温暖——关爱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群体的温暖。企业关爱员工,反过来员工就会关爱企业。企业关爱员工,就应该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员工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等都必须纳入议事日程,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特别是对新进厂的大学生,要在工作、生活、学习上加大关怀力度,使他们深切体会到企业是员工强大的依托,不仅为工厂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创造了条件,而且使员工为拥有这样的企业感到骄傲和自豪。

企业关爱员工要善于鼓舞员工的士气,适时地给员工以夸奖和赞扬。在员工作出成绩时,要公开及时地表扬。企业在对生产工作上取得成绩的员工,都让他们得到较高的荣誉,对评出的劳模、先进工作者每年都要在授奖大会上给他们披红戴花,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还组织他们外出旅游。同时做到“五挂钩”,即:同晋升工资挂钩、同分配住房挂钩、同休息休养挂钩、同困难救济挂钩、同厂领导走访挂钩。正是这些特殊的荣誉和待遇,激励着先进人物更先进,也使更多的员工争当先进。

企业关爱员工要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注意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各种兴趣需求。企业应加强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如:篮球场、健身房、娱乐厅、图书馆等,并开展相应的娱乐活动,既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又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企业关爱员工要时刻关心他们的疾苦。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和摸底工作,及时掌握本企业员工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企业还可以在制度上作出一些规定,如:带薪休假、医疗养老保险、失业保障等制度,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人是最富于情感的,若企业给员工一份关怀,员工便会以十分的干劲报效企业。

构筑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共享

在企业,能够使员工产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他们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来自对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认同感、构成共享的价值观念、形成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

企业与员工目标的一致性首先表现为经济利益目标的一致性。企业追求效益目标是其存在的前提,员工获得经济利益是其最终的目的,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与员工最大的满意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员工的满意必定会带来企业的效益,不考虑员工个人利益而获得的企业效益是不会长久的,也谈不上真正实现了企业的经济目标。

企业应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的收入。同时,按照“两低于”的原则,建立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企业效益好时,员工收入要相应提高,使员工更加努力地为企业工作。企业遇到困难时,员工收入可随之减少,让员工感到自身利益与企业的命运紧紧相连,成为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长春客车厂是我国新型客车生产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其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机车车辆行业中树起了一面旗帜,企业效益大幅度增长,员工收入相当可观,员工对工厂满意,对企业忠诚,并由此化作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两年多来,全体员工加班加点,取消了双休日也没有任何怨言。全体机关干部每星期六为工厂义务劳动,不计报酬。这正是因员工的满意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企业与员工的目标一致性,还体现在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与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上。人才是创造财富的财富,谁拥有了一流人才,谁就能捷足先登成为成功者。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提高员工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应对员工进行思想作风、文化、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推动企业全体员工去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并创造性地运用于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之中。通过每个人的发展来提高生产率,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最终达到企业目标的圆满实现。

企业与员工目标的一致性,使员工深深地感到,惟有促进企业成功,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特别是在工厂改革进入关键时刻,只有在利益一致的激励下,用团队精神大力开发企业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力量,形成一种奋斗气势,这种作用对企业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写一堆制度不如管好几个关键的员工

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人力资源部的职能在其它部门看来就象是一个行政监督机构,一个专门负责出制度并进行考核的“衙门”。很多管理者也习惯性的把内部管理上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归咎于制度不建全。但事实上写了一大堆制度,开展了很多工作,该做的事都做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反而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还是没有体现出来。

老板不满意、员工没感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没能最终产生直接的作用,这使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感到困惑。

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不能静态地孤立地看待这些制度本身是否合理、这些工作是否重要,而是应从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几个关键点去分析并找出原因,这样人力资源管理的着手点就可以迎刃而解。与其它管理一样,人力资源管理不应光从理论上解决应该具有什么体系做什么工作,而是企业需解决什么问题,明确什么样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发生上述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应该做什么”和“需解决什么”的思维方式上的差别,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也是当前很多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常犯的毛病,制度写了一大堆,企业培训、文化建设、个人生涯设计等等活动搞个不停。表面上看好象很专业,问其为何要做这些工作,回答是:这是国际上先进的东西,道理上必须这样。实际上,讲的道理都是目前流行的西方版的人力资源管理教科书里的内容,表面上无法反驳,但就是没效果。

第二个原因是最重要的,即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面对全体员工,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做好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工作。

管理学最着名的20:80原则说的是一个企业能否做好的关键是企业中占总人数的20%的人员。就是关键岗位的人员,虽然人数少但作用大。换句话也可以这样说: 20%的关键人员承担了公司兴旺的80%的责任。

其实,在其他企业,道理也一样。

如果一个企业是科技型企业,那么关键的几个研发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是这个企业的最重要资源,如果这些人员发挥出作用,那么假如这个企业的车间生产工人、办公室文员流动性很大,这都无关痛痒。正所谓几个人撑起一边天。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在于用合适的办法管理好这些人员,充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持骨干队伍的稳定性。比如说制定技术入股的办法、绩效考核和分配办法,可能是简单的几张纸解决关键的问题。也许从所谓的人力资源专业的角度看,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太粗线条,甚至是太不完善,但令人奇怪的是该公司业务发展很好,人心很齐。

第三,在目前中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企业还没必要建立所谓完整的管理制度,而是要抓住关键的点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管理工作的一切的指针是围绕着有效而展开。否则,既增加了管理成本,又起不到作用,劳民伤财。

前几年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甚至于今天还在每天重演。很多企业根据所谓最新的人力资源理论和专家说法,建立了所谓完整的制度,开展了许许多多的工作和活动,好像显得很专业,经常是望着一大堆制度,顿生自豪感,但半年一年过去,制度只会躺在抽屉里睡觉。

其四,“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关键岗位人员”的观点提醒我们,首先必须根据公司所处的阶段和特点,分析企业及影响企业的最关键岗位,然后根据功能明确关键岗位,比如说营销导向型企业与研发导向型企业、生产导向型企业是完全不同的。找出这些关键岗位后针对他们的问题与需求,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实施。当然,所谓关键岗位大致包括:关键技术人员、关键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甚至是生产骨干,等等。

管理学中很多理论并非来自创新,而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可参照和借鉴的东西很多,毛主席很早就曾经说过,在方针政策既定的条件下,干部决定一切,意思与20:80原则如出一辙。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关键的因素不会超过5项,影响企业发展的人员很多,但关键的就可能是几个人。

为此,上述说法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重要的,它是一把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管理的意义与价值也在于此。否则就会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一点效果也没有,失去了管理的本来意义,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㈢ 如何提升员工敬业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给队伍管理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思想观念更趋多元化,趋利意识更加显性化,队伍布局更趋分散化,工作运行要求制度化,热点难点问题更趋多样化。不少老职工体现了明显的岗位疲劳,学习积极性和敬业度不高,敬业精神缺失比较严重。
一、影响职工敬业度的因素分析
1、目前职工敬业度现状调查过去,我们常常都能听到这样的话,“这事不归我管”、“我很忙,实在没时间想那么多”、“领导,我试过了,没办法,实在做不了”。还有这样的情况,一些职工相遇,脱口一句话就是:“今天真郁闷。”还有的职工说:“今天我心情不好,别理我,烦着呢”。实际这些都是敬业度不高的体现。
2007年初,我们就职工对工作、工作环境、人员沟通和其它五个方面拟出85道调研题目,随机抽取250名职工进行职工敬业度调查,其中敬业度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54.4%;职工敬业度较高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6%;敬业度一般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4%;职工敬业度较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5.6%.敬业度高和较高的职工占调查人数80.4%,而敬业度一般及较低的职工占19.6%,说明还有近20%的职工敬业度有待提高。
调查统计发现,影响职工敬业度的所有因素中,职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对职工来说是首要因素。可见职业发展机会对职工敬业度影响占比例较高,占35.2%,其后依次是,薪资待遇占23.6%,取得良好的培训条件和再学习机会占18.4%,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氛围11.2%,个人兴趣占5.6%,领导重视占4.0%,其它占2.0%.
从以上影响职工敬业度的调查表明,认为职业发展机会是最主要因素的人占所有调查人员中的35.2%,高于其他因素的得票率。其次是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工作环境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个人兴趣、领导重视和其它。
2、目前职工敬业度低的原因分析经过职工问卷调查和全面、细致的分析,目前职工敬业度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1)职工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满意度低对于目前全中心职工职业发展的满意度调查中,表示满意的所占比重仅为58%;表示不满意的却占到17%,而持一般态度即说不上满意和不满意的占到25%,两项共占42%,这表明了不少职工对于职业的平淡和中庸态度,对职业发展不满意程度还比较高。
(2)职工对薪酬满意度低从对职工薪酬满意度调查看,大部分被调查职工都在抱怨薪酬低。认为采油企业经济效益较好,而薪酬、福利待遇等比较低,与付出的努力不相称。另外,在职工绩效过程中,由于职工间的岗位关联度低,而岗位分工比较细,考核依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与职工之间的融洽关系的好坏,致使考核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诸多的人为因素和感情因素,造成职工的薪酬公平感比较低。
(3)职工对企业培训方式及效果满意度低从对职工培训措施及效果满意度调查看,很多职工认为:第一,我们的培训存在赶形式、走过场的问题,缺乏明显的效果。培训的内容脱离实际,培训形式过于简单,导致学员厌恶培训。第二,培训不规范。培训计划实施不能一以贯之,培训的时间安排随意性很大,没有专门的培训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培训规范和培训指导教材,一旦遇到其它活动时,首先让路的就是培训。培训项目和内容时不是依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职工的需要,而是凭感觉、照搬其它企业的培训;对培训的授课内容也缺乏必要的检查。第三,培训方法单一。企业培训还是采用最简单的课堂式教学,单纯的理论灌输。
二、提升职工敬业度的激励管理理论依据
1、以提升职工敬业度为导向的激励管理的涵义:我们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激励原理为指导,实施提升企业职工敬业度的为导向的激励管理,就是从制定良好的规划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制定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培训计划、营造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等方面,提高职工敬业度的保障制度,使职工变得更加敬业,把“爱岗、敬业、服务、奉献”从口号转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落实到工作生活的全过程,全心全意为企业的发展谋利益。
2、理论依据(1)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只有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高层次需求才能发挥激励作用。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2)激励原理激励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就会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不好,就会伤害职工的自尊心,直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激励有正、负激励之分。物质奖励就是典型的正激励,而赏识是精神激励,也是“正激励”,而批评、惩罚常常是一种“负激励”。企业管理亦是如此,“赏识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要认为每一名职工都可能成为优秀的职工,对职工要多用表扬、鼓励这样的正激励,少用批评、惩罚这样的负激励,让职工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工作,这样工作效率就更高。
经济学家库克经过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任职初期,创造力增长很快,这一时期大约持续2年左右,接着进入创造力增长的稳定期,时间持续大约2年左右,随后创造力的增长开始下降,也就是一个人任职后创造力发挥较好的时间总共4年左右。
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发展态势就是将人性化融入管理,注重人的潜能开发,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按照赫兹伯格的理论,影响人行为状态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保健因素,一类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满足低层次需要的因素,也就是生理、安全、社交的需要。激励因素是指满足高层次需要的因素,也就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的低层次需求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高层次的需求即激励因素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管理者激励和赏识职工,就是为了满足职工的高层次需求,使职工处在健康愉快的心理状态中。而职工一旦处于健康愉快的心理状态下,则会“春风得意马蹄疾”,其工作的积极性将成倍高涨。
三、提升职工敬业度的激励管理主要对策
1、制定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和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培训计划就是要为每一个职工规划职业生涯,让每一个职工都看到自己的成长方向和成长的空间,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是提高职工敬业度的最佳途径。虽然油田企业职工的待遇在资源采掘型企业中算是比较好的,企业职工都认为他们的工作满足是来自生涯发展。就是要使企业里的每一位职工,根据自己的才干来主动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序列。有的人适合在技术职位的序列中发展,有的人适合在管理职位的序列中发展,使得职工不仅可以通过管理职位的晋升获得职业的发展,也可以选择与自己业务相关的专业通道发展,同时建立公平的职工升迁制度,为每名职工的发展提供机遇,从而提高职工职业发展的满意度。
在进行职工职业规划设计前首先要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家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外部环境分析侧重于对社会环境的分析,重点研究信息时代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和对人才成长的挑战;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对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发展环境、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在进行自我评估和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发展通道。为每一个职工规划职业生涯,让每一个职工都看到自己的成长方向和成长的空间,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提高职工敬业度的最佳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人才发展,要在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制度建设上进行积极的尝试。一是基层轮岗锻炼制度。有计划地安排职工不同岗位进行锻练,采取老带新、师带徒的方式,使他们尽快熟悉本专业的生产过程,积累经验,塑造坚韧不拔的品质,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积极促进人才流动,适才适用。主要采用直接聘任、公开竞聘、招聘、选任和委任等多种方式给大家创造选择岗位的机会。同时,有计划地对优秀职工进行轮岗培训。通过轮岗,提高工作技能,丰富工作经历。三是对职工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工作将贯穿职工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使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训以本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外语培训为主,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为辅。培训采取脱产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形成培训——提高——再培训——再提高的良性循环。四是完善奖励制度,增强职工不断进步的动力。当职工取得重大成果或显着成绩时,对其成绩进行评估、鉴定,并按照有关规定申报、评审有关奖项,享受相应荣誉与物质奖励,使优秀职工沿着职业生涯通道优先晋升。对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办法,定期对职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职业生涯阶梯晋升的依据,让优秀职工优先晋升。
长期以来,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企业培训工作一直追求的目标。由于职工素质参差不齐,培训需求有很大差异,“齐步走”、“一人得病,众人吃药”式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培训工作的组织者。要在进行职工培训模式深入调研分析和培训需求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实行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订单式培训就是根据职工培训需求,由职工出题,再请培训部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教材,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不再搞“一刀切”式培训,而是开“小灶”,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菜单式教学就是职工想学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针对职工需求进行量身定做培训方案,把培训对象划分为领导层、技术员层、班长层和操作层等四个层级,在同一层级上也要根据素质差异和不同的培训需求进行分类培训。
2、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
影响职工敬业度一个重要潜在因素是很现实的薪酬待遇。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采油企业职工的薪酬是基本确定的,在同行业中的其它企业相比较并不是很有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职工薪酬的公平感是现实的选择。即从提高内部公平度入手,提高职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公平度是职工的主观感受,不可能试图通过修订薪酬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薪酬管理的过程上,而不是薪酬管理的结果上。
在目前阶段,许多企业的薪酬分配方案业已确定,且加薪的期望值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注重精神激励,使职工感觉到:有创造才有回报、有贡献才有收益,从而激励职工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是精神激励要体现个人尊重和价值。就是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体现出对职工保持不变的尊重,赢得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倾情奉献。对于业绩好的职工和工作目标完成好的职工,不但要给予物质奖励,还要给予公开表彰,上光荣榜、授予荣誉称号等,对于业绩好又有能力的职工要给予其晋升的机会,以奖励他们的成就。就是要肯定职工的首创精神,鼓励更多的职工爱岗敬业,学知识,搞革新,引导、激励更多的职工投身到创新创效实践中去,给他们搭台子,给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并让他们名利双收,让所有职工在欢畅、快乐的心境中快速成长。
在绩效考核的设置上,要做好以下几项改进:一是突出职工主要绩效考核,塑造“激情集团”。一些基层队绩效考核的实行,使职工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生“激情集团”的。为衡量职工业绩,首先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但是有些工作是无法简单量化的。在考核项目设置上要突出职工主要业绩考核,考核项目设置要突出重点和企业的核心利益,而不是面面俱到,防止职工陷入绩效主义的泥淖。
二是重置激励项目,培养职工的挑战精神。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确定相对容易实现的目标,产生急“分”近“利”的现象,容易使“挑战精神”消失殆尽。过分强调绩效,容易使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这样一来,短期内难见绩效分的工作就会无人问津。因此,在绩效激励分值的设置上,将解决现场问题的创造性工作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奖得“让人眼红”,由此吸引职工的注意力,不断培植职工的创新力,培养职工的创造智慧,给职工的创新创造注入澎湃动力。
三是突出职工协作精神考核,铸造和谐团队。绩效考核的实行使职工远离了利益分配的大锅饭,随之而来的是职工各自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导师带徒留一手,出现问题时袖手旁观,出现“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同事间的协作配合就会出现问题,造成团队精神缺失。为此,在考核项目设置上增加协作精神的考核,培养职工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整体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众人拾柴”的可喜局面。
3、完善职工精神激励机制,让职工在激励中成长(1)让职工在赏识中成长哲人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赏识本身就是一种心态,赏识需要管理者善于发现职工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丁点的光亮,也要用放大镜来“看”;赏识是一种关爱,它需要管理者找到施爱的方法和艺术,把对职工的赏识具体化,让职工从日常工作中感受到管理者真切的关怀和爱护;赏识是一种激励,管理者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赏识引导职工扬长避短,释放潜能,勇敢积极地去努力进取;赏识更是一份亲近,它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互相欣赏之中,形成良性互动……在赏识的作用下,职工的自信心与责任心被有效激发出来,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职工积极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发展各种能力,最终成为高效能职工,使企业成为高效率企业。
赏识职工,就是要善于发现职工的优点,充分利用职工的优点。当发现职工的“闪光点”后,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职工的自我价值得到满足,工作激情就会被点燃,使周身有使不完的劲。如果职工工作总得不到认可,就会失去信心,处于不健康的精神状态,工作主动性就难以发挥,有的还会因此选择“跳槽”。在企业,一些多多少少有些缺点的后进职工得不到领导的信任,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盼望自己受到肯定和公正的评价。在这个时候他是多么需要鼓励,多么需要肯定和信任。
现在,企业里大多是业绩平平的普通职工,不优秀并不代表他们不努力,也不证明他们不想成功,不代表他们甘愿沉沦、甘于落后。他们长年累月生存在企业最底层,甚至是阳光难以照到的角落,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沟通、理解和鼓励,他们是那种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激励就会拼命想证实自己的那种职工。如果总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其结果是他们对企业彻底灰心失望,冷了心,成为对企业发展的阻碍和不利因素。因此,管理者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话语,一份真诚的谢意,一句关切的询问,都体现了对职工的信任与肯定,它可以激发职工的上进心和责任心,甚至可能会改变职工对工作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人生也许会因此出现拐点。此时,赏识就成为了职工成长的助推器,成为职工成长的不绝动力。
实际上,在管理者的赏识下,职工总是千方百计将优点发挥到极致。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将最好的一面体现在人们面前;另一方面,从维护“内心尊重”需求出发,会想方设法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做得更好,使自己对得住管理者的赏识。这样,就在管理者的赏识中,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对于我们管理者,就是要善于创造一种组织气氛,使职工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贡献自己的才能,挖掘职工的潜能,管理者不再控制职工、批评职工、惩罚职工,而是帮助职工在赏识的气氛中成长。职工因为赏识的氛围而相互信任,合作因为相互信任而充满效率与活力。企业因为职工的成长而发展,职工因为企业的发展而分享成果。
实践以为,赏识职工是激励职工的一种源泉,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现代管理艺术。赏识是一缕春风,它滋润着职工的心田,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能够身心愉悦,同时,它又是一架桥梁,拉近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企业内部形成宽容、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降低由于人际关系紧张而带来的各种不必要的成本,促进企业和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使用最最好的培养,让“金子”早发光现在,人才的淘汰率、折旧率越来越高。人才如同物品一样也存在贬值现象。人才贬值是指人才在使用过程中,人才如果不使用就会象物品一样失效、生锈,导致人才知识老化、技能、观念滞后,今天的人才就可能变成明天的“废才”、庸才。一个人在正当时如果不能及时得用任用,过了时,人才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过时,明珠投暗终究会黯然失色,是金子,但如果不挖掘出来,终究与一块土渣无异,永远不能发出其耀眼的光芒。如果得不到及时使用,就会事过境迁,成为“昨日黄花”。针对人才贬值现象,未雨绸缪,及早将建立人才的保鲜机制提上议事日程。树立“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的观念,使人才在使用中实现人才保鲜,并不断增值:
一是人尽其才,用当其时。在选才、用才方面建立完善的考核、考评机制,建立人才技术培训、绩效考核、岗位调整等技术档案,只要认准了他是人才,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少,尽快让他在重要岗位上挑大梁、担大任,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对年龄大,而技术和精力完全胜任的,也要及时任用,发挥作用,不让年龄稍大的职工失去用武之地。二是企业要在职工成长内心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为职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制定岗位设计、职务说明,不断激发创新思维,不断充实新内涵,积累才干,使他们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同时,为人才进修提供机会,让他们不断充电。三是为人才晋升提供机会,真正为他们的长远发展着想,提供展示才华和潜能的机会,让其与企业共同成长,让他们在为企业发展壮大作出贡献的同时,自己的素养和才能也得到同步的增长。就是要在人才很有朝气、锐气时使用他们,而不要等到有暮气、怨气时才想起他们。
(3)有效缓解职工岗位疲劳现在,企业一线职工工龄在十多年以上的老职工多,部分老职工自从参加工作以后长期从事同一项工作,数十年一贯制,产生了明显的岗位疲劳。突出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工作敷衍、进取心不强,工作懒散无精打采,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和创新意识,整天昏昏然。有的职工时常表现为情绪低迷,工作积极性不高:“出工不出力”,消极怠工;有的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干熬”工龄;不学习,不上进等现象。不少企业对这种现象视而不见,企业对他们的合理诉求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企业对其漠然处之,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要积极探索解决克服这一问题的方法,在职工管理工作实践中探索实施“四疗法”,有效地治愈职工岗位疲劳症。这四种“疗法”分别是岗位互换法、环境疗法、文体疗法和休息疗法。就是对从事一项工作三年以上的职工,进行内部岗位更换,使这部分职工对新的工作岗位有新鲜感,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工作积极性。每隔半年或一年时间,对同岗位人员进行更换流动,让职工变换工作小环境,增强对新的小环境的新鲜感。利用工作之余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职工有所乐,放松的场所,不是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㈣ 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提升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通过激励来实现的。所谓激励,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激励机制运用得好坏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影响激励的主要因素
纵观佛鲁姆的期望理论和波特的综合激励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员工工作努力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员工对奖酬价值的主观评价,以及对努力与绩效关系、绩效与奖酬关系的感知情况。一个员工的绩效如何,是由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首先,员工是否相信他们的努力可以反映到绩效评估中去。对于有些员工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可能是他们缺少必要的技能,这意味着不管他们多么努力,绩效也不可能很高。或者评估系统的标准是非绩效因素,如忠诚度等,那么努力再多也不一定能得到更高的评价。还有一种可能是员工认为经理不喜欢自己,因此,他觉得不管自己的努力程度如何,在绩效评价上都不会得到高分。这些现象表明,员工激励程度低的一种原因就是员工认为自己的努力不会得到回报。
其次,员工是否相信高绩效评估能带来高报酬。许多员工认为,绩效与报酬之间没有太大关系,原因是公司的报酬不是以绩效为依据。例如,如果薪酬是按资历计算或者对经理的献媚程度,员工就可能认为绩效和报酬之间没有多大关系,因而很难受到激励。因此,公司需要建立科学的、公正的绩效评估制度和体系,并进行宣传贯彻,让全体员工了解。
最后,员工得到的报酬是否是他们希望得到的。一个员工努力工作,希望得到晋升,结果得到的是加薪;或者一个员工希望能做更有乐趣和挑战性的工作,却只得到了几句表扬的话语。在这两种情况下,员工的激励都只能达到局部最优化。这些例子说明,将报酬个别化以适应不同员工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管理者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员工有着相同的需求,因而忽视了差异化报酬手段的激励性效果。因此,公司对不同需求的员工,需要采取个性化的激励手段。
很多员工在工作中没有受到激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绩效与报酬的关系,以及他们得到的报酬与实际想要的报酬之间的关系。如果想要激励员工,就必须强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员工激励应注意的问题
1.激励不等于奖励
很多管理者简单地认为激励就是奖励,因此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往往只片面地考虑正面的奖励措施,而轻视或不考虑约束和惩罚措施。从完整意义上说,激励应包括激发和约束两层含义,奖励和惩罚是对立统一的。激励并不全是鼓励,它也包括许多负激励措施,如罚款、降职、淘汰激励等。
在每个企业中,员工都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但其中有部分行为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对希望出现的行为,公司可以采用奖励进行强化;对不希望出现的行为,按照激励中的强化理论,可采用约束措施和惩罚措施,即利用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控制技术,如批评、罚款、淘汰等,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或带有压力的条件,将员工行为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
2.精神激励不容忽视
提到员工激励,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物质激励。许多管理者认为:员工上班就是为了挣钱,因此金钱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最有效工具。有些管理者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不少企业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美国管理学家皮特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不会正。”
客观看待和正确理解员工的需求,尊重他们的正当需求是激励的基础,是激励的出发点。如果对于员工的需求和价值观理解错误,那激励也就无从谈起。事实上人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美国的一项有关激励因素的研究表明,员工把经理对其某项完成工作的赞扬列为所有激励中最重要的。但不幸的是,在这项研究中,58%的员工说管理者一般不会给予这样的表扬。可见企业不能仅用物质来激励员工,精神激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平均分配等于无激励
有的企业在建立起激励制度后,员工不但没有受到激励,努力水平反而下降了。原因是没有辅以系统科学的评估标准,最终导致实施过程中的“平均主义”,例如评优中的“轮庄法”、“抓阉法”等等,打击了贡献大的员工的积极性。奖金本来是激励因素,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使员工产生不满意感,反而抑制和消减了员工的努力水平。
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是孤立的,应当与企业的一系列相关体制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其中,评估体系是激励的基础,有了准确的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在激励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公平原则,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受到了公平对待,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否则激励会产生负面效应。

㈤ 想升职如何向自己上司表达晋升意愿

1.做好本职工作基础上增加附加的价值
2.乐于帮助所有同事,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3.眼中有活有细节
4.从老板角度思考问题,明白他需要什么,然后你就去做什么
5.表达自己想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了以后谋求更好的发展,让老板了解你的上进心和目的
6.对进行私下的关心和互动,不要太刻意,要真诚
7.逢年过节想着老板,和公司
8.恰当的提问,你需要老板给你改进的意见,然后照做
9.改进后问题满意吗
10.了解升值具备的条件,看看自己欠缺什么去改进
11.如果觉得自己够好了,就表达自己想升职,因为别的公司有更好的工作机会给到你,你也很心动,试探他的看法
12.以退为进
祝你成功

㈥ 如何培养员工的意愿度

首先,要制定一个良性的工作流程,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开始,过程,到结果,工作的重点在哪里!这样的话,员工就会知道他在公司里的重要性,我想谁也不愿意做蒙着眼睛拉磨的驴对吧!
第二,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老板也有,别说是员工了,每个人在一个岗位干久了都会觉得疲劳,乏味,自然而然就会缺少激情,所以,作为领导者就要定期的给员工打鸡血,刺激他们对工作的激情!给他们力量,让员工知道这是为自己而奋斗的!这些都是内在的激励!
第三,也要创造一个舒适,开放的工作环境,定期为他们培训新的知识,让员工不仅在工作中赚到钱,也要学到更多的知识,公司也是一个提升自己能力的平台!
第四,设定晋升制度,培养员工的竞争力,让员工有目标有方向!

㈦ 提高员工满意度的途径有哪些

以下几种专业性的方式,大家可以参考使用。首先要了解影响的因素具体有哪些,员工满意度不仅仅只是调工资或者是多发福利,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工作环境、技能培训、绩效考核、人情况系,员工从归属感到价值认同感,整个团队的协作氛围、个人的价值体现和人文关怀都会影响员工满意度。作为管理者也要从这些因素考虑,再制定提升方法。

调查员工满意度也可以借助倍市得提供的管理工具,定期开展,很有效的提升了员工归属感以及凝聚力。员工通过满意度调查增强了团体意识,对企业更加有信心,这一环节往往是被企业管理者所忽略的,而它却正是员工满意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与此同时,还要分析员工满意度,更进一步优化工作状态。据倍市得的专业调查结果,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的企业了解到更多结果,在运用合理的统计方法,更专业的分析,进而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

如需了解更多提升员工满意度相关的信息,推荐咨询倍市得平台,

㈧ 如何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榜样激励,为员工树立一根行为标杆。在任何一个组织里,管理者都是下属的镜子。可以说,只要看一看这个组织的管理者是如何对待工作的,就可以了解整个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表不正,不可求直影。”要让员工充满激情地去工作,管理者就先要做出一个样子来。

2、目标激励,激发员工不断前进的欲望。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并且都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这种动机是行为的一种诱因,是行动的内驱力,对人的活动起着强烈的激励作用。管理者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可以有效诱发、导向和激励员工的行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授权激励,重任在肩的人更有积极性。有效授权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巧。不管多能干的领导,也不可能把工作全部承揽过来,这样做只能使管理效率降低,下属成长过慢。通过授权,管理者可以提升自己及下属的工作能力,更可以极大地激发起下属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

4、尊重激励,给人尊严远胜过给人金钱。尊重是一种最人性化、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以尊重、重视自己的员工的方式来激励他们,其效果远比物质上的激励要来得更持久、更有效。可以说,尊重是激励员工的法宝,其成本之低,成效之卓,是其他激励手段都难以企及的。

5、信任激励,诱导他人意志行为的良方。领导与员工之间应该要肝胆相照。你在哪个方面信任他,实际上也就是在哪个方面为他勾画了其意志行为的方向和轨迹。因而,信任也就成为了激励诱导他人意志行为的一种重要途径。

阅读全文

与如何利用文化提升人员晋升意愿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8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