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蚌端口市现在还剩余多少文化遗产

蚌端口市现在还剩余多少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22-08-16 23:19:55

Ⅰ 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70项,其中新入选项目65项,扩展项目5项)
皖政〔2014〕38号 ,2014年5月4日公布。
新入选项目(6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一、民间文学(4项) 1 Ⅰ—19 庄子传说 亳州市蒙城县 2 Ⅰ—20 蒙城歌谣 亳州市蒙城县 3 Ⅰ—21 张孝祥与镜湖的故事 芜湖市镜湖区 4 Ⅰ—22 九井沟传说 宿松县 二、传统音乐(6项) 5 Ⅱ—27 全椒民歌 滁州市全椒县 6 Ⅱ—28 六安灯歌 六安市金安区 7 Ⅱ—29 和县民歌 马鞍山市和县 8 Ⅱ—30 美溪唢呐 黄山市黟县 9 Ⅱ—31 广德民歌 广德县 10 Ⅱ—32 宿松民歌 宿松县 三、传统舞蹈(1项) 11 Ⅲ—37 独杆轿 蚌端口市固镇县 四、曲艺(2项) 12 Ⅴ—21 颍上大鼓书 阜阳市颍上县 13 Ⅴ—22 岳西鼓书 安庆市岳西县 五、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4项) 14 Ⅵ—12 陈抟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 亳州市 15 Ⅵ—13 五音八卦拳 阜阳市阜南县 16 Ⅵ—14 吴翼翚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 淮南市 17 Ⅵ—15 徽州武术 黄山市 六、传统美术(7项) 18 Ⅶ—25 庐州木雕 合肥市肥西县
合肥市包河区 19 Ⅶ—26 淮北泥塑 淮北市濉溪县 20 Ⅶ—27 殷派面塑 淮北市相山区 21 Ⅶ—28 花山剪纸 马鞍山市 22 Ⅶ—29 旌德漆画 宣城市旌德县 23 Ⅶ—30 徽州墙头画 宣城市绩溪县 24 Ⅶ—31 皖南根雕 广德县 七、传统技艺(32项) 25 Ⅷ—56 庐州吴氏船模制作技艺 合肥市蜀山区 26 Ⅷ—57 三河羽扇制作技艺 合肥市肥西县 27 Ⅷ—58 高炉家传统酿造技艺 亳州市涡阳县 28 Ⅷ—59 卢家笙制作技艺 亳州市蒙城县 29 Ⅷ—60 砀山毛笔制作技艺 宿州市砀山县 30 Ⅷ—61 埇桥唢呐制作技艺 宿州市埇桥区 31 Ⅷ—62 醉三秋酒传统酿造技艺 阜阳市 32 Ⅷ—63 文王贡酒酿造技艺 阜阳市临泉县 33 Ⅷ—64 运酒传统酿造技艺 马鞍山市含山县 34 Ⅷ—65 无为板鸭制作技艺 芜湖市无为县 35 Ⅷ—66 宁国龙窑制陶技艺 宣城市宁国市 36 Ⅷ—67 水东蜜枣制作技艺 宣城市宣州区 37 Ⅷ—68 花砖制作技艺 宣城市泾县 38 Ⅷ—69 宣纸制品加工技艺 宣城市泾县 39 Ⅷ—70 后山剪刀制作技艺 宣城市泾县 40 Ⅷ—71 榔桥木梳制作技艺 宣城市泾县 41 Ⅷ—72 皖南木榨油技艺 宣城市宣州区 42 Ⅷ—73 铜陵凤丹制作技艺 铜陵市铜陵县 43 Ⅷ—74 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技艺 池州市石台县 44 Ⅷ—75 胡玉美蚕豆辣酱制作技艺 安庆市 45 Ⅷ—76 徽州楹联匾额传统制作技艺 黄山市黟县 46 Ⅷ—77 徽州顶市酥制作技艺 黄山市屯溪区 47 Ⅷ—78 徽作家具制作技艺 黄山市徽州区 48 Ⅷ—79 太平曹氏纸制作技艺 黄山市黄山区 49 Ⅷ—80 黄山玉雕刻技艺 黄山市黄山区 50 Ⅷ—81 徽州手工瓷制作技艺 黄山市祁门县 51 Ⅷ—82 安茶制作技艺 黄山市祁门县 52 Ⅷ—83 吴鲁衡日晷制作技艺 黄山市休宁县 53 Ⅷ—84 徽州烧饼制作技艺 黄山市 54 Ⅷ—85 黄山贡菊(徽州贡菊)制作技艺 黄山市歙县 55 Ⅷ—86 明德折扇制作技艺 广德县 56 Ⅷ—87 青铜器修复技艺 安徽博物院 八、传统医药(4项) 57 Ⅸ—4 砀山王集王氏接骨膏药 宿州市砀山县 58 Ⅸ—5 戴氏正骨法 马鞍山市含山县 59 Ⅸ—6 野鸡坞外科 黄山市 60 Ⅸ—7 祁门胡氏骨伤科 黄山市祁门县 九、民俗(5项) 61 Ⅹ—39 吴山庙会 合肥市长丰县 62 Ⅹ—40 张家祠祭祀活动 阜阳市临泉县 63 Ⅹ—41 降福会 宣城市 64 Ⅹ—42 郭村周王会 黄山市黄山区 65 Ⅹ—43 许岭灯会 宿松县 扩展项目(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Ⅳ-21 淮北梆子戏 亳州市谯城区 2 Ⅴ-2 淮北大鼓 亳州市蒙城县 3 Ⅶ-10 徽州三雕 宣城市绩溪县 4 Ⅷ-11 髹漆技艺 宣城市绩溪县 5 Ⅷ-34 铸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安庆市宜秀区

Ⅱ 安徽的文化遗产是什么

安徽省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1.民间音乐

⑴当涂民歌(安徽省当涂县)

⑵巢湖民歌(安徽省巢湖市)

2.民间舞蹈

⑶花鼓灯(安徽省蚌端口市、凤台县、颍上县)

3.传统戏剧

⑷青阳腔(安徽省青阳县)

⑸岳西高腔(安徽省岳西县)

⑹徽剧(安徽省、黄山市)

⑺庐剧(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⑻黄梅戏(安徽省安庆市)

⑼泗州戏(安徽省宿州市、蚌端口市)

⑽目连戏(安徽省祁门县)

⑾池州傩戏(安徽省池州市)

4.曲艺

⑿凤阳花鼓(安徽省凤阳县)

5.民间美术

⒀徽州三雕(安徽省黄山市)

6.传统手工技艺

⒁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安徽省界首市)

⒂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安徽省芜湖市)

⒃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安徽省休宁县)

⒄宣纸制作技艺(安徽省泾县)

⒅徽墨制作技艺(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歙县、屯溪区)

⒆歙砚制作技艺(安徽省歙县)

(五)首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名录拟定项目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或单位
备注

一、民间文学(6项)

1
Ⅰ—1
鞭打芦花
宿州市萧县

2
Ⅰ—2
孔雀东南飞传说
安庆市潜山县、怀宁县

3
Ⅰ—3
桐城歌
安庆市桐城市

4
Ⅰ—4
六尺巷传说
安庆市桐城市

5
Ⅰ—5
徽州民谣
黄山市

6
Ⅰ—6
徽州楹联匾额
黄山市

二、民间音乐(14项)

7
Ⅱ—1
五河民歌
蚌端口市五河县

8
Ⅱ—2
皖西大别山民歌
六安市

9
Ⅱ—3
寿州锣鼓
六安市寿县

10
Ⅱ—4
金寨古碑丝弦锣鼓
六安市金寨县

11
Ⅱ—5
当涂民歌
马鞍山市当涂县
国家名录

12
Ⅱ—6
巢湖民歌
巢湖市
国家名录

13
Ⅱ—7
繁昌民歌
芜湖市繁昌县

14
Ⅱ—8
铜陵牛歌
铜陵市铜陵县

15
Ⅱ—9
贵池民歌
池州市贵池区

16
Ⅱ—10
石台唱曲
池州市石台县

17
Ⅱ—11
九华山佛教音乐
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18
Ⅱ—12
潜山弹腔
安庆市潜山县

19
Ⅱ—13
徽州民歌
黄山市

20
Ⅱ—14
齐云山道教音乐
黄山市休宁县

三、民间舞蹈(11项)

21
Ⅲ—1
花鼓灯
蚌端口市、淮南市凤台县、阜阳市颍上县
国家名录

22
Ⅲ—2
卫调花鼓
蚌端口市龙子湖区

23
Ⅲ—3
临北狮子舞
蚌端口市五河县

24
Ⅲ—4
火老虎
淮南市凤台县

25
Ⅲ—5
秧歌灯
滁州市来安县

26
Ⅲ—6
肘歌抬歌
六安市寿县、阜阳市临泉县

27
Ⅲ—7
十兽灯
芜湖市南陵县

28
Ⅲ—8
竹马灯
铜陵市铜陵县

29
Ⅲ—9
东至花灯
池州市东至县

30
Ⅲ—10
黎阳仗鼓
黄山市屯溪区

31
Ⅲ—11
祁门傩舞
黄山市祁门县

四、传统戏剧(20项)

32
Ⅳ—1
庐剧
合肥市、六安市
国家名录

33
Ⅳ—2
淮北花鼓戏
宿州市埇桥区、淮北市

34
Ⅳ—3
亳州二夹弦
亳州市谯城区

35
Ⅳ—4
坠子戏
宿州市

36
Ⅳ—5
泗州戏
宿州市、蚌端口市
国家名录

37
Ⅳ—6
嗨子戏
阜阳市阜南县

38
Ⅳ—7
推剧
淮南市凤台县、阜阳市颍上县

39
Ⅳ—8
洪山戏
滁州市来安县

40
Ⅳ—9
含弓戏
巢湖市含山县

41
Ⅳ—10
梨簧戏
芜湖市

42
Ⅳ—11
南陵目连戏
芜湖市南陵县

43
Ⅳ—12
皖南花鼓戏
宣城市

44
Ⅳ—13
贵池傩戏
池州市
国家名录

45
Ⅳ—14
青阳腔
池州市青阳县
国家名录

46
Ⅳ—15
石台目连戏
池州市石台县

47
Ⅳ—16
文南词
安庆市宿松县、池州市东至县

48
Ⅳ—17
黄梅戏
安庆市
国家名录

49
Ⅳ—18
岳西高腔
安庆市岳西县
国家名录

50
Ⅳ—19
徽州目连戏
黄山市
国家名录

51
Ⅳ—20
徽剧
安徽省徽剧团、黄山市
国家名录

五、曲艺(6项)

52
Ⅴ—1
门歌
合肥市包河区

53
Ⅴ—2
淮北大鼓
淮北市濉溪县

54
Ⅴ—3
清音
阜阳市太和县

55
Ⅴ—4
渔鼓
阜阳市界首市

56
Ⅴ—5
凤阳花鼓
滁州市凤阳县
国家名录

57
Ⅴ—6
锣鼓书
六安市金安区

六、杂技与竞技(2项)

58
Ⅵ—1
华佗五禽戏
亳州市

59
Ⅵ—2
民间杂技马戏
阜阳市临泉县、宿州市埇桥区

七、民间美术(10项)

60
Ⅶ—1
火笔画
合肥市

61
Ⅶ—2
灵璧钟馗画
宿州市灵璧县

62
Ⅶ—3
萧县农民画
宿州市萧县

63
Ⅶ—4
民间剪纸
阜阳市

64
Ⅶ—5
凤画
滁州市凤阳县

65
Ⅶ—6
青阳农民画
池州市青阳县

66
Ⅶ—7
望江挑花
安庆市望江县

67
Ⅶ—8
徽州“三雕”
黄山市
国家名录

68
Ⅶ—9
徽派版画
黄山市歙县

69
Ⅶ—10
徽州篆刻
黄山市黟县

八、传统手工技艺(21项)

70
Ⅷ—1
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
宿州市

71
Ⅷ—2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阜阳市界首市
国家名录

72
Ⅷ—3
紫金砚制作技艺
淮南市、六安市寿县

73
Ⅷ—4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六安市寿县、淮南市

74
Ⅷ—5
舒席制作技艺
六安市舒城县

75
Ⅷ—6
太平府铜壶技艺
马鞍山市当涂县

76
Ⅷ—7
传统加工纸制作技艺
巢湖市

77
Ⅷ—8
无为剔墨纱灯技艺
巢湖市无为县

78
Ⅷ—9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芜湖市
国家名录

79
Ⅷ—10
宣纸制作技艺
宣城市泾县
国家名录

80
Ⅷ—11
宣笔制作技艺
宣城市宣州区、泾县
国家名录

81
Ⅷ—12
徽墨制作技艺
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歙县、屯溪区

82
Ⅷ—13
石台油坊榨制技艺
池州市石台县

83
Ⅷ—14
桑皮纸制作技艺
安庆市潜山县、岳西县

84
Ⅷ—15
歙砚制作技艺
黄山市歙县
国家名录

85
Ⅷ—16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黄山市休宁县
国家名录

86
Ⅷ—17
徽州漆器制作技艺
黄山市屯溪区

87
Ⅷ—18
徽州建筑技艺
黄山市

88
Ⅷ—19
徽派盆景技艺
黄山市歙县

89
Ⅷ—20
祁门红茶制作技艺
黄山市祁门县

90
Ⅷ—21
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屯溪绿茶、松萝茶、六安瓜片、霍山黄芽)
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市黄山区、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市休宁县、六安市、六安市霍山县

九、传统医药(1项)

91
Ⅸ—1
新安医学
黄山市

十、民俗(11项)

92
Ⅹ—1
洋蛇灯
合肥市肥东县

93
Ⅹ—2
涂山禹王庙会
蚌端口市怀远县

94
Ⅹ—3
界首苗湖书会
阜阳市界首市

95
Ⅹ—4
走太平
滁州市全椒县

96
Ⅹ—5
霸王祠三月三庙会
巢湖市和县

97
Ⅹ—6
九华山庙会
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98
Ⅹ—7
跳五猖
宣城市郎溪县

99
Ⅹ—8
徽菜
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

100
Ⅹ—9
程大位珠算法
黄山市

101
Ⅹ—10
徽州祠祭
黄山市祁门县、黟县

102
Ⅹ—11
轩辕车会
黄山市黄山区

Ⅲ 安徽蚌端口固镇都有那些名胜古迹

固镇县-风景名胜

固镇县
新兴的商贸旅游集镇濠城镇:濠城镇位于固镇县城东24公里处,行政面积78.8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现辖1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人口3万。是五、泗、灵、固四个县交界的中心集镇,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快捷;每年两次古会,商贾云集,交易活跃,是皖东北一个商贸重镇和物资集散中心。主要农产品有小麦、花生、玉米、西瓜、棉花等。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涌现出项军集团、垓下肉犬场等一批明星企业以及肉鸽、肉狗、垓下豆饼、虞姬豆腐等一批品牌产品;养殖业已初步形成“名特优”一应俱有,“水陆空”齐头并进的格局。

濠城史称“垓下”,是弛名中外楚汉相争“垓下之战”的古战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秦砖汉瓦随处可见。垓下文化底蕴丰厚,民间广为流传着“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动人凄美的故事,史有“霸城烟雨”、“汉陵秋色”、“虞湾夕照”等十大古景,是追踪探秘,观光考古的一个新兴旅游亮点。濠城镇党委、政府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商,以商强镇”的经营城镇之路,

以保护性开发霸王城的契机,以发展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2001年,濠城被列为蚌端口市“十五”规划的唯一个商贸旅游型集镇和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濠城正日益成为国内项羽遗迹网络上一颗熠熠闪亮的明珠, 为了挖掘、保护和利用这份珍贵的垓下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发挥边贸重镇的优势,尽快把濠城建成新兴商贸旅游型城镇。濠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战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99年镇政府投入70万元建设了垓下街;2000年引资1000万元建设了霸王街;2001年先后投资30万元对集镇区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硬化、亮化;引资70万元建设了日产水1200吨的自来水厂;又多方筹资120万元在霸王街中心广场建设了“霸王别姬”大型雕塑和乌骓战马雕塑。目前,一个市场大、功能全、环境美、秩序井然的新濠城已展现在世人面前,蚌端口市政府已把“垓下古战场”列入市“三山两湖一场”的旅游发展规划。

韩信点将台
垓下旅游资源品位高,潜力深厚,垓下古十景、霸王城遗址、虞姬湾遗址、许家大楼遗址、韩信点将台、张良吹箫台以及众多汉墓都有待于开发建设。下一步实施初步规划:将重点建设霸王街中心广场,以广场为中心向北开发霸王街二期工程,修建长600米的仿汉一条街,东西打通宽40米的汉王街;实施霸王城搬迁复垦,退庄还林,保护垓下遗址肃穆深沉的古战场原始风貌,逐步修复霸王城城墙及东、西、南、北四边城门;疏通城护城河,修建四门吊桥;建设垓下博物馆,用以陈列反映垓下之战的史料、文物及后世文学;开发I号汉墓展示景点,修复“夹山口汉墓群”,建造“垓下碑林”;保护并发掘“许家大楼”遗址,征集文物,丰富资料,再现传说中的“楼台回廊”;改造虞姬湾,建设度假村;在固泗路濠城镇的进出口和仿汉街街口分别建造“仿汉门楼”以及旅游软件服务配套建设。

在今后的开发建设工作中,固镇县将本着少花钱、多办事、见效快、量力行的原则,加强对外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实施步伐,坚持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开放一个,滚动发展,稳步推进,争取早日形成规模,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各界人士一如继往地关心和支持,濠城的明天会更美好。我们热忱欢迎更多有胆有识的社会有志人士来濠城投资开发,共同把濠城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胜地。

Ⅳ 关于安徽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我省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1.民间音乐

⑴当涂民歌(安徽省当涂县)

⑵巢湖民歌(安徽省巢湖市)

2.民间舞蹈

⑶花鼓灯(安徽省蚌端口市、凤台县、颍上县)

3.传统戏剧

⑷青阳腔(安徽省青阳县)

⑸岳西高腔(安徽省岳西县)

⑹徽剧(安徽省、黄山市)

⑺庐剧(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⑻黄梅戏(安徽省安庆市)

⑼泗州戏(安徽省宿州市、蚌端口市)

⑽目连戏(安徽省祁门县)

⑾池州傩戏(安徽省池州市)

4.曲艺

⑿凤阳花鼓(安徽省凤阳县)

5.民间美术

⒀徽州三雕(安徽省黄山市)

6.传统手工技艺

⒁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安徽省界首市)

⒂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安徽省芜湖市)

⒃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安徽省休宁县)

⒄宣纸制作技艺(安徽省泾县)

⒅徽墨制作技艺(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歙县、屯溪区)

⒆歙砚制作技艺(安徽省歙县)

(五)首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名录拟定项目

Ⅳ 安徽非物质遗产

首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名录拟定项目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或单位
备注

一、民间文学(6项)

1
Ⅰ—1
鞭打芦花
宿州市萧县

2
Ⅰ—2
孔雀东南飞传说
安庆市潜山县、怀宁县

3
Ⅰ—3
桐城歌
安庆市桐城市

4
Ⅰ—4
六尺巷传说
安庆市桐城市

5
Ⅰ—5
徽州民谣
黄山市

6
Ⅰ—6
徽州楹联匾额
黄山市

二、民间音乐(14项)

7
Ⅱ—1
五河民歌
蚌端口市五河县

8
Ⅱ—2
皖西大别山民歌
六安市

9
Ⅱ—3
寿州锣鼓
六安市寿县

10
Ⅱ—4
金寨古碑丝弦锣鼓
六安市金寨县

11
Ⅱ—5
当涂民歌
马鞍山市当涂县
国家名录

12
Ⅱ—6
巢湖民歌
巢湖市
国家名录

13
Ⅱ—7
繁昌民歌
芜湖市繁昌县

14
Ⅱ—8
铜陵牛歌
铜陵市铜陵县

15
Ⅱ—9
贵池民歌
池州市贵池区

16
Ⅱ—10
石台唱曲
池州市石台县

17
Ⅱ—11
九华山佛教音乐
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18
Ⅱ—12
潜山弹腔
安庆市潜山县

19
Ⅱ—13
徽州民歌
黄山市

20
Ⅱ—14
齐云山道教音乐
黄山市休宁县

三、民间舞蹈(11项)

21
Ⅲ—1
花鼓灯
蚌端口市、淮南市凤台县、阜阳市颍上县
国家名录

22
Ⅲ—2
卫调花鼓
蚌端口市龙子湖区

23
Ⅲ—3
临北狮子舞
蚌端口市五河县

24
Ⅲ—4
火老虎
淮南市凤台县

25
Ⅲ—5
秧歌灯
滁州市来安县

26
Ⅲ—6
肘歌抬歌
六安市寿县、阜阳市临泉县

27
Ⅲ—7
十兽灯
芜湖市南陵县

28
Ⅲ—8
竹马灯
铜陵市铜陵县

29
Ⅲ—9
东至花灯
池州市东至县

30
Ⅲ—10
黎阳仗鼓
黄山市屯溪区

31
Ⅲ—11
祁门傩舞
黄山市祁门县

四、传统戏剧(20项)

32
Ⅳ—1
庐剧
合肥市、六安市
国家名录

33
Ⅳ—2
淮北花鼓戏
宿州市埇桥区、淮北市

34
Ⅳ—3
亳州二夹弦
亳州市谯城区

35
Ⅳ—4
坠子戏
宿州市

36
Ⅳ—5
泗州戏
宿州市、蚌端口市
国家名录

37
Ⅳ—6
嗨子戏
阜阳市阜南县

38
Ⅳ—7
推剧
淮南市凤台县、阜阳市颍上县

39
Ⅳ—8
洪山戏
滁州市来安县

40
Ⅳ—9
含弓戏
巢湖市含山县

41
Ⅳ—10
梨簧戏
芜湖市

42
Ⅳ—11
南陵目连戏
芜湖市南陵县

43
Ⅳ—12
皖南花鼓戏
宣城市

44
Ⅳ—13
贵池傩戏
池州市
国家名录

45
Ⅳ—14
青阳腔
池州市青阳县
国家名录

46
Ⅳ—15
石台目连戏
池州市石台县

47
Ⅳ—16
文南词
安庆市宿松县、池州市东至县

48
Ⅳ—17
黄梅戏
安庆市
国家名录

49
Ⅳ—18
岳西高腔
安庆市岳西县
国家名录

50
Ⅳ—19
徽州目连戏
黄山市
国家名录

51
Ⅳ—20
徽剧
安徽省徽剧团、黄山市
国家名录

五、曲艺(6项)

52
Ⅴ—1
门歌
合肥市包河区

53
Ⅴ—2
淮北大鼓
淮北市濉溪县

54
Ⅴ—3
清音
阜阳市太和县

55
Ⅴ—4
渔鼓
阜阳市界首市

56
Ⅴ—5
凤阳花鼓
滁州市凤阳县
国家名录

57
Ⅴ—6
锣鼓书
六安市金安区

六、杂技与竞技(2项)

58
Ⅵ—1
华佗五禽戏
亳州市

59
Ⅵ—2
民间杂技马戏
阜阳市临泉县、宿州市埇桥区

七、民间美术(10项)

60
Ⅶ—1
火笔画
合肥市

61
Ⅶ—2
灵璧钟馗画
宿州市灵璧县

62
Ⅶ—3
萧县农民画
宿州市萧县

63
Ⅶ—4
民间剪纸
阜阳市

64
Ⅶ—5
凤画
滁州市凤阳县

65
Ⅶ—6
青阳农民画
池州市青阳县

66
Ⅶ—7
望江挑花
安庆市望江县

67
Ⅶ—8
徽州“三雕”
黄山市
国家名录

68
Ⅶ—9
徽派版画
黄山市歙县

69
Ⅶ—10
徽州篆刻
黄山市黟县

八、传统手工技艺(21项)

70
Ⅷ—1
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
宿州市

71
Ⅷ—2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阜阳市界首市
国家名录

72
Ⅷ—3
紫金砚制作技艺
淮南市、六安市寿县

73
Ⅷ—4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六安市寿县、淮南市

74
Ⅷ—5
舒席制作技艺
六安市舒城县

75
Ⅷ—6
太平府铜壶技艺
马鞍山市当涂县

76
Ⅷ—7
传统加工纸制作技艺
巢湖市

77
Ⅷ—8
无为剔墨纱灯技艺
巢湖市无为县

78
Ⅷ—9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芜湖市
国家名录

79
Ⅷ—10
宣纸制作技艺
宣城市泾县
国家名录

80
Ⅷ—11
宣笔制作技艺
宣城市宣州区、泾县
国家名录

81
Ⅷ—12
徽墨制作技艺
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歙县、屯溪区

82
Ⅷ—13
石台油坊榨制技艺
池州市石台县

83
Ⅷ—14
桑皮纸制作技艺
安庆市潜山县、岳西县

84
Ⅷ—15
歙砚制作技艺
黄山市歙县
国家名录

85
Ⅷ—16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黄山市休宁县
国家名录

86
Ⅷ—17
徽州漆器制作技艺
黄山市屯溪区

87
Ⅷ—18
徽州建筑技艺
黄山市

88
Ⅷ—19
徽派盆景技艺
黄山市歙县

89
Ⅷ—20
祁门红茶制作技艺
黄山市祁门县

90
Ⅷ—21
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屯溪绿茶、松萝茶、六安瓜片、霍山黄芽)
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市黄山区、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市休宁县、六安市、六安市霍山县

九、传统医药(1项)

91
Ⅸ—1
新安医学
黄山市

十、民俗(11项)

92
Ⅹ—1
洋蛇灯
合肥市肥东县

93
Ⅹ—2
涂山禹王庙会
蚌端口市怀远县

94
Ⅹ—3
界首苗湖书会
阜阳市界首市

95
Ⅹ—4
走太平
滁州市全椒县

96
Ⅹ—5
霸王祠三月三庙会
巢湖市和县

97
Ⅹ—6
九华山庙会
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98
Ⅹ—7
跳五猖
宣城市郎溪县

99
Ⅹ—8
徽菜
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

100
Ⅹ—9
程大位珠算法
黄山市

101
Ⅹ—10
徽州祠祭
黄山市祁门县、黟县

102
Ⅹ—11
轩辕车会
黄山市黄山区

Ⅵ 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民间音乐

⑴当涂民歌(安徽省当涂县)

⑵巢湖民歌(安徽省巢湖市)

2.民间舞蹈

⑶花鼓灯(安徽省蚌端口市、凤台县、颍上县)

3.传统戏剧

⑷青阳腔(安徽省青阳县)

⑸岳西高腔(安徽省岳西县)

⑹徽剧(安徽省、黄山市)

⑺庐剧(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⑻黄梅戏(安徽省安庆市)

⑼泗州戏(安徽省宿州市、蚌端口市)

⑽目连戏(安徽省祁门县)

⑾池州傩戏(安徽省池州市)

4.曲艺

⑿凤阳花鼓(安徽省凤阳县)

5.民间美术

⒀徽州三雕(安徽省黄山市)

6.传统手工技艺

⒁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安徽省界首市)

⒂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安徽省芜湖市)

⒃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安徽省休宁县)

⒄宣纸制作技艺(安徽省泾县)

⒅徽墨制作技艺(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歙县、屯溪区)

⒆歙砚制作技艺(安徽省歙县)

Ⅶ 蚌端口的文化

家门而不入的许多动人事迹;荆山的卞和得到和氏璧,为献与楚王,竟历经三朝,被削双足,可歌可泣。同时,因蚌端口北为淮河冲击平原,南为低山丘陵,淮河一天然屏障横贯中间, 成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故为历

瑞雪白乳泉 代兵家必争之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的决胜战役垓下之战就发生在固镇县的濠城集,这里至今仍流传着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传说故事。蚌端口东郊的曹山,据说因三国进曹操曾驻兵于此而得名。东鲁山、西鲁山则是同时代鲁肃屯兵处。到了南宋,淮河成了抗金前沿阵地,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这里留下着名诗篇。元末朱元璋在濠州(今凤阳)起兵后,其子朱沐英也曾在蚌端口市区东郊锥子山练兵,至今山上仍有当年点将台、饮水池等遗迹。明代开国元勋汤和葬于曹山南麓,其墓“东瓯王墓”现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秀丽的风景和便利的交通,曾吸引过无数文人骚客流连忘返。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梅尧臣等都在此留有诗作。在近代,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宋玉琳、程良又成为蚌端口人民的骄傲。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世界十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又称蚌端口会战)就发生在这一代。

蚌端口市的微雕、版面在国内外声誉较高。另外,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泗州戏和花鼓灯,以其浓厚的生活气息,博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是花鼓灯,更是多次在国内外获得大奖,被誉为“东方芭蕾”。

近日,五河县临北回族乡的狮子舞正忙着排练,准备在县民间文艺调演中大展身手。该乡的狮子舞源于清末年间,是一种集娱乐、武术、杂技、信仰、竞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该乡狮子舞兼有南北方狮子的特点,形神兼备,风格清新,舞蹈动作欢快明亮,简捷流畅,通过狮子的扑、闪、腾、挪,把狮子的兽性与灵性表现的淋漓尽致,颇具人性化和人情味,是淮河流域优秀的民间舞蹈之一。2006年8月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小溪镇是五河县的民歌之乡,该镇经常利用春会等时机,组织农民开展民歌赛等活动,有效提高广大农民参与民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各乡镇的民俗文化活动做法特色鲜明,人人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更可喜的是,村级的民俗文化活动也丰富多彩,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把文化的“种子”撒入群众的深厚土壤中去,使更多农民踊跃参与,乐在其中。

Ⅷ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一、民间音乐:
1、当涂民歌(安徽省当涂县)。
2、巢湖民歌(安徽省巢湖市)。
二、民间舞蹈:
花鼓灯(安徽省蚌端口市、凤台县、颍上县)。
三、传统戏剧:
1、青阳腔(安徽省青阳县)。
2、岳西高腔(安徽省岳西县)。
3、徽剧(安徽省、黄山市)。
4、庐剧(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5、黄梅戏(安徽省安庆市)。
6、泗州戏(安徽省宿州市、蚌端口市)。
7、目连戏(安徽省祁门县)。
8、池州傩戏(安徽省池州市)。
四、曲艺:
凤阳花鼓(安徽省凤阳县)。
五、民间美术:
徽州三雕(安徽省黄山市)。
六、传统手工技艺。
1、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安徽省界首市)。
2、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安徽省芜湖市)。
3、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安徽省休宁县)。
4、宣纸制作技艺(安徽省泾县)。
5、徽墨制作技艺(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歙县、屯溪区)。
6、歙砚制作技艺(安徽省歙县)。

Ⅸ 蚌端口的文化遗产

蚌端口是花鼓灯、泗州戏、凤阳花鼓戏的发源地。

花鼓灯:

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

2006年5月20日,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6。

2006年凤阳花鼓戏入选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蚌端口市现在还剩余多少文化遗产扩展阅读:

截至2017年底,蚌端口市有A级旅游景区28个,4A级旅游景区5个,3A级旅游景区10个,2A级旅游景区13个。

蚌端口的风景名胜包括双墩遗址,大禹治水圣地涂山,垓下古战场,龙子湖,湖上升明月,张公湖等。

阅读全文

与蚌端口市现在还剩余多少文化遗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