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国性的或是地方性的古筝比赛有哪些
全国性~最权威的!应该是金钟(文化部最高奖)和文华(教育部最高奖)啦~
像蒲公英就是商业性的!至于商业性的比赛就很多啦!
你去一些古筝网站就可以搜到~
‘贰’ 中国古筝艺术周是什么样的活动
★ 中国古筝界最高规格的赛事
★ 海内外古筝艺术大师云集北京
★ 人民大会堂盛大开幕
主办单位:中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中国古筝艺术周是近期全国范围内一次最具影响力的、最高规格的古筝艺术盛会,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
它不仅可以促进当前青少年古筝艺术的发展,还将繁荣中国古筝艺术,为我国古筝艺术事业积蓄后备力量,为古筝艺术起到推动和引领的作用,同时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艺术实践平台。
中国古筝艺术周先在全国各省举行选拔赛,各省的优秀选手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古筝艺术周”全国活动。
中国古筝艺术周福建选拔赛由厦门市青少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承办。
福建省设福州、厦门两个分选区,预计是:
福州选区比赛时间:12月11日、12日 比赛地点:南后街琴南书院
厦门选区比赛时间:12月18日、19日 比赛地点:鼓浪屿音乐厅
凡热爱古筝艺术,并在古筝演奏方面有一技之长的青少年均可自愿报名。
中国古筝艺术周活动时间:2011年1月21日至24日 地点:北京
中国古筝艺术周系列活动如下——
◆中国古筝艺术周开幕式
地点:人民大会堂 ※凭票入场
时间:2011年1月22日
◆九大音乐院校古筝专业师生音乐会
地点:中央音乐学院 ※凭票入场
时间:2011年1月21日19: 00
◆中国古筝艺术周名家专场音乐会
地点:北京音乐厅或中山音乐堂(待定) ※凭票入场
时间:2011年1月22日19: 00
演出:王中山、林玲、周望、李萌
◆“星光学堂”古筝名家讲座
地点:中国音乐学院
时间:2011年1月23日9: 00-11: 30
主讲:王中山、林玲、周望、李萌
◆中国古筝艺术周展演活动(全国总决赛)
地点: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人民大学
时间:2011年1月22日-23日
◆中国古筝艺术周颁奖大会及文艺晚会(CCTV或CETV播出)
地点: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 ※参与晚会录制的选手需另行报名
时间:2011年1月23日14: 00
◆中国古筝艺术周研讨会
地点:人民大会堂 中央音乐学院 ※面向古筝教师,需另行报名
时间:2011年1月22日
活动官方网站:东南青少年文化艺术网 www.dnqsn.com
‘叁’ 求全国古筝弹得最好的人的资料..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项斯华
饮誉中国乐坛、蜚声海内外的当代中国筝乐大师项斯华,1940年生于上海,早年专修钢琴,后师承浙江筝名家王巽之,又从曹正、郭鹰学习其它流派筝乐,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在校期间,首次尝试双筝演奏,初露锋芒,深获好评。
毕业后,项斯华先后在北京电影乐团、上海乐团和中国歌剧舞剧院任古筝独奏演员,并任教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及中国音乐学院,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古筝研究会理事。
一九八一年,项斯华移居香港,为香港民族音乐学会理事及永久会员、香港艺术家联盟成员,东方乐舞交流学会理事,上海中国古乐团特约演奏家,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演艺学院,并获吉林艺术学院名誉教授荣衔。着有《中国筝乐的源流及风格》和《项斯华演奏中国筝谱》两集。
八十年代初,中国唱片社、日本东芝EMI株式会社分别出版了项斯华演奏的古筝专集《渔舟唱晚》和《项斯华中国筝名演集》,此系首次出版中国民族器乐的个人演奏专集。由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岸边成雄博士所监制的《项斯华中国筝名演集》亦荣获日本文部省艺术祭大奖。此款录音,于香港发行,早己逾金唱片销量,也成为中国筝曲的经典录音之后,香港及台湾的唱片制作公司等又出版项斯华的专集.《出水莲》、《灯月交辉》、《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梁祝》及《望乡吟》等多集。
她在改革筝上成功地演奏了转调筝曲《东海渔歌》、《思想起》和京剧唱腔音乐《文姬归汉》等。其演奏风格朴实,深刻细腻,富有韵味。
周延甲
秦筝教育家、演奏家,男,山西省闻喜人,汉族,大学专科,教授。曾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古筝学会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秦筝学会会长。1953年考入西安音专(今西安音乐学院暨附中前身)主修古筝,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1960年整理编订了陕西流派《古筝迷胡曲集》等,1961年全国古筝教材会议上,陕西筝曲16首被列为音乐艺术院校古筝专业学生的学习曲目。撰文倡导和奋力实践“秦筝归秦”活动。先后发表论文《榆林古筝考查报告》(合作)、《继承和发扬秦筝流派演奏艺术传统》(获陕西省艺术科学研究成果优秀论文奖)、《秦筝归秦,贵在实践》等十多篇,并主编《秦筝》杂志。创作并演奏合带《姜女泪》、《绣金匾》、《凄凉曲》、《秦桑曲》(此曲获中央电视台《山城杯》作品一等奖)等筝曲,赴香港演出《秦乡行》、《中港台筝乐大师演奏会》、《秦声粤调音乐会》、《秦土情筝乐演奏会》,赴韩国、新加坡演奏陕西流派筝乐。报界评论称“曲调特点鲜明,风格突出、就是秦筝乐派。”筝坛宗师曹正教授生前说,“具有西秦风格的‘秦声’,使两千多年的逸响新声,不但恢复了它的历史盛名,而且是奇葩吐艳,大放异彩。”1999年《周延甲筝曲选》(周望编)出版发行,2001年录制《中国筝曲.陕西篇》CD盘,2002年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中国古筝流派名家音乐会》。培养学生200余人(获国家级奖9人,省级名次奖20人)。1982年获“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纪念证”,1994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证书。多次被聘任全国古筝学术会议委员和大赛评委。业绩被收录《中国音乐家辞典》、《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音乐家传记》等。
任洁(青年演奏家)
南京人,6岁习筝,师从古筝教育家阎爱华教授,并受到古筝名家王中山的教益。8岁考入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担任古筝独奏小演员,从此开始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先后多次出访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被誉为“神奇的音乐小神童”。考入南艺音乐学院之后,凭着卓越的音乐天赋、高超的古筝技艺,任洁成为该学院的尖子学生,得到着名作曲家王建民、庄耀等教师的信任,首演了一批古筝新作,如《西域随想》、《山的遐想》,受到筝界名家王中山悉心指导,从传统底蕴到最新技术,任洁都有了进一步更全面的掌握。
2001年在“龙音杯”国际民族器乐(古筝)比赛获专业组优秀奖。
2002年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族乐器独奏比赛获青年专业组银奖。在此之前,任洁已是六次金奖的得主了。
罗小慈
上海民族乐团独奏演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先后师从筝教育家、演奏家郭雪君女士、何宝泉先生、孙文妍女士。进入民族乐团后,罗小慈便开始了她的演奏家道路。由她演奏或首演的《临安遗恨》、《林冲夜奔》、《西楚霸王》受到关注与好评。2000年首演筝�6�1乐�6�1诗《陆游与唐婉》,将筝演奏、现场书法、交响合唱、诗词吟诵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在中国民乐界开创先河。曾被评为上海文化新人、传媒十大青年才俊。
袁莎
袁莎,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创办国内第一所古筝专业高等艺术院校--北京兴华大学古筝艺术学院,并亲自任院长及教学总监。曾是两大国际和国内最具权威古筝演奏大赛的冠军获得者,是享誉中外的当代中国杰出青年古筝演奏家。
林玲
中国当代着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早年师从潮州古筝名家杨秀明,一九七七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一九八一年转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曹正、邱大成、李婉芬教授及古筝名家项斯华等。一九八五年大学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被推举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免试的古筝研究生,一九八七年以学术论文《论潮州筝演奏艺术》获硕士学位。
周望
着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筝派代表人物。
1977年进入中国歌舞团后,一直活跃于国内外乐坛,兼收南北各派所长,并大力介绍陕西筝乐,1979年由中国唱片社首录《秦桑曲》,为陕西流派的发展和振兴奠定了基础。1985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后留校任教至今。
录制古筝专辑镭射唱片《高山流水》、《名家名曲.北派古筝精髓》、《传统古筝专辑》、《中国筝曲-陕西篇》;出版了由自己创作、演奏和主讲的VCD教学带《古筝教程》、《古筝名曲解析》、《名家名曲-中央音乐学院古筝考级示范教学VCD》及《古筝基础教程》。出版专着《古筝速成演奏法》及《周延甲古筝曲集》,发表学术论文《秦筝.秦人.秦声》及《古筝名称的由来及其他》。
1982年获“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演出优秀表演奖”,1986年获“全国首届江南丝竹比赛演奏一等奖”。多次出访港、澳、台及东南亚、美国及日本等地讲学及演出。1991年作为中国十大民乐演奏家之一赴香港、澳门、珠海及深圳等地巡回演出并获得赞誉。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出众多古筝专业演奏人才,并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作为中国古筝领域的优秀人才,被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及《中国名人录》。
李萌
着名演奏家、古筝专业硕士、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东方古筝研究会理事、《中国古筝艺术》刊物编委。近年,分别在北京、汉堡、澳门、台湾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1992年全国第二届江南丝竹比赛演奏一等奖、并获中央音乐学院第二届民乐作品比赛优秀奖、1995年获文化部颁发的"园丁奖"。多次出访各国,好评如潮。出版的个人专辑有《粉蝶采花》、《高山流水》、《跟我学-中国古筝演奏教程》、《中国古筝名曲欣赏与演奏》。出版多种乐谱并创作大量作品,在各民乐大赛中担任评委。
王中山
出生于河南南阳,蒙古族,曾得到十多位民间筝家的指导,后师从古筝艺术家赵曼琴先生。一九八六年,王中山以全新的高难度技法演奏了《打虎上山》及《井冈山上太阳红》等筝曲,轰动了中国第一届古筝学术交流会。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后,师从古筝教育家李婉芬教授。曾获“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古筝第一名。
王中山现执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在教学之余,他还参加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并为多部影视剧配乐,曾出访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在古筝演奏技法上,他有许多新的创意并付诸实践,如在一九八六年“中国第一届古筝学术交流会”上,他开拓性地运用了轮指技法、率先使用左手内戴四个羲甲的形式进行演奏,开发和发展了多指摇和左手摇指,令古筝面貌一新。目前,有些新的演奏形式在中国的各个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中已经得到了推广,显示出这些新技法的广阔前景和勃勃生机。
应香港、台湾、澳门和北京、长沙、沈阳、乌鲁木齐、常德、襄樊、大连、青岛、东港、大同等地邀请,他先后举办了许多场古筝独奏音乐会和学术讲座,大力推广古筝艺术;他还出版了《王中山古筝曲集》,与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合作录制了多张演奏专辑。
对于他的艺术成就,人民日报、北京晚报、音乐周报、音乐生活以及海外报刊都给予了采访和介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北京音乐台等宣传媒介,也多次播放他创作演奏的《溟山》、《汉江韵》等乐曲,并作专题介绍。他的艺术生平现已选入《国乐精粹》、《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
阎爱华
性 别: 女 民 族: 汉 出生日期: 1953.6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社会兼职: 中国音协会员、古筝学会理事 学习工作经历: 1977年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南艺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 研究方向及专业特长: 古筝演奏 主讲课程及教学优势: 古筝演奏 着作 1993年《筝艺新探——线谱古筝教程》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6年《筝艺新探——线谱古筝教程》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0年《古筝现代演奏技法训练》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3年《边弹边唱——古筝演奏抒情曲集》 江苏文艺出版社 创作
1982年 《大浪淘沙》筝琶二重奏
1982年 《水乡高歌》筝琶二重奏
1982年 《月下瘦西湖》筝琶弹唱
1983年 《筝与筝曲》
1993年 《春江引》(古筝独奏)
1994年 《如来一叶》(古筝与乐队)
1998年 《雪山春晓》(古筝独奏)
1999年 《高山流水》(古筝独奏)
1999年 《苏武牧羊》——阎爱华古筝独奏专辑(CD)
2000年 《拨根芦柴花》筝二重奏
2000年 《达姆"达姆》古筝独奏
2000年 《葬花吟》古筝与乐队
“最”这个字实在难指定给某一位名家。只能说弹的好,没有说弹得最好。因为都很棒嘛。以上几位是很优秀很优秀的了。
‘肆’ 有谁知道最近有什么古筝类的大赛啊~~~~~
专业性强的最近有 第四届文华奖比赛 其中包括古筝,古筝比赛地点在沈阳
业余和专业的一起的有 中日韩首届古筝比赛 地点在首尔 你可以去官网了解下
‘伍’ 古筝每年出去比赛吗
是可以比赛的每年。
2022华夏杯国际古筝大赛为促进古筝艺术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华民族音乐教育和演奏水平的普及与提高,发掘新一代才华横溢的古筝艺术家,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让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音乐文化走向世界,2022“华夏杯”国际古筝大赛正式启动。本次大赛由香港国际音乐家协会提供学术指导;由环球音乐家频道GMTV提供技术支持;由华夏杯古筝大会组委会、音节乐动传媒、艺音同创以及InternationalMusicianAlian共同主办。
‘陆’ 秦岭杯古筝大赛含金量
很高。秦岭杯古筝大赛属于国内二线的比赛。奖杯含金量极高,大赛依托国家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三年创新发展行动计划XM-20秦筝艺术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广项目。由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秦筝艺术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广项目组承办,西安秦岭乐器有限公司协办。
‘柒’ 2022全国古筝大赛有哪些
2022华乐杯-全国古筝大赛。
民乐器乐独奏形式包括:民族器乐独奏;时长不超过3分钟。参赛曲目要求:自选曲目一首,曲目风格不限,原创、移植、改编、节选均可。
2022国际华乐杯(中国民族器乐大赛)于2022年1-5月为全国总决赛,2022年8月在新加坡进行亚洲总决赛。
‘捌’ 魏伟的艺术经历
1998年由河南省组织的“ 9 8 ”超凡古筝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2005年在四川音乐学院第三届“民风杯”才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007年获得“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节选拔赛”四川赛区古筝青年专业组一等奖。
2007年荣获全国青少年艺术选拔活动古筝青年专业组一等奖
2007年获得“第一届香港青少年艺术节选拔赛”四川赛区古筝青年专业组一等奖。
2008年获得“中华青少年DV艺术作品大赛”四川赛区古筝青年专业组一等奖。
2007年参加“忆故人”古筝大师邱大成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音乐会演出。
2007年所教学生参加了由文化部、中国音乐学院等单位主办的“中华之星”青少年艺术风采大赛获得金奖。并被组委会授予优秀指导教师。
2008年在成都骄子音乐厅为国家二级演员、琴歌演唱家王铁军担任主伴奏。
2008年在四川普通话形象大使中,荣获古筝专业组金奖。
2009年5月29日于四川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个人古筝独奏音乐会。
2008年所教学生参加“河南省电视台第二届古筝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并被组委会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2009年带领多名学生参加“中州杯”第三届《小演奏家》古筝艺术节总决赛取得优异成绩,被组委会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2009年带领学生参加河南电视台“青少年才艺电视大赛”,荣获古筝组金奖,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2009年带领学生参加郑州“德艺双馨大赛”荣获古筝一金、两银的优异成绩,被河南省组委会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玖’ 2011年有什么古筝比赛
第二届国际古筝比赛
时间:2011年7月18日至23日
地点:香港沙田大会堂文娱厅
主办: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
赛事官方网站:www.huain.com (华音网)
宗旨:弘扬人文、和谐、纯善的艺术精神。促进古筝艺术的交流学习与提高。
组织委员会:
组委会主席:杨涛
艺术总监: 武乐群(日本)
评审委员会主席:周望
总统筹: 陈晓薇
秘书长: 闫嘉颖
赛事主任: 李宜洺
评审委员会:(排名不分先后)
王昌元(美国)
项斯华(加拿大)
周 望(北京)
沙里晶(深圳)
樊慰慈(台湾)
苏宇虹(日本)
黄建伟(澳门)
尹 群(新加坡)
罗 晶(香港)
艺术顾问:(按姓氏笔划)
王建民 何占豪 何宝泉 曲 云 周成龙
周廷甲 周煜国 徐晓林 陈安华 杨娜妮
报名要求:
1、参赛者国籍不限。
2、报名表可登陆www.huain.com 华音网站下载。
3、近期二寸照片两张,身份证及护照(海外选手)复印件
初赛形式:
即日起由各地组织选拔赛。选拔赛通过后进入香港总决赛(有名额限定),进入决赛的选手将收到组委会发出的决赛通知书。
决赛组别:
1. 少年非专业A组(14岁以下)有指定曲目
2.少年非专业B组(15-17岁)有指定曲目
3. 青年非专业组(18岁以上)有指定曲目
4. 少年专业组(17岁以下)有指定曲目
5. 青年专业组(18岁以上)有指定曲目
6. 海外组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外之地区):年龄不限,曲目不限,限时6分钟
7. 专业重奏组:形式限定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曲目不限,限时8分钟。
少年非专业A组,指定曲目:
1、 洞庭新歌
2、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3、 丰收锣鼓
4、 香山射谷
5、 雪山春晓
少年非专业B组,指定曲目:
1、 战台风
2、 幸福渠水到俺村
3、 茉莉芬芳
4、 井冈山上太阳红
5、 黔中赋
青年非专业组,指定曲目:
1、 乡韵
2、 长相思
3、 幻想曲
4、 溟山
5、 箜篌引
选手必须在指定曲目中选奏一首,时间限定6分钟。
少年专业组指定传统曲目:
1、 高山流水(山东)
2、 陈杏元和番(河南)
3、 蕉窗夜雨(客家)
4、 将军令(浙江)
5、 道情(陕西)
青年专业组指定传统曲目:
1、 汉江韵(河南)
2、 四段锦(山东)
3、 柳青娘(潮州活五)
4、 崖山哀(客家)
5、 姜女泪(陕西)
(传统曲目版本不限)
少年专业组、青年专业组选手必须在指定传统曲目中选奏一首,自选曲目一首,(自选曲目少年专业组为1960年后创作的现代曲目,青年专业组为1990年后创作的现代曲目)两首时间合计限定10分钟,可自行选段弹奏。
决赛形式:独奏、重奏(不接受伴奏形式)
决赛规则:
1、决赛分少年非专业A组、少年非专业B组、青年非专业组、少年专业组、青年专业组、海外组、专业重奏组。
2、决赛采取抽签方式决定选手出场顺序。
3、决赛成绩由9位评审委员当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
最低分,以剩余7位评审平均分为选手最后得分。当场
公布。
4、组委会主持全部赛事工作。决不允许干扰比赛结果和不
正常的事情发生,确保决赛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下进行。
5、参加决赛的选手应按时到达比赛场地候场,擅自离场或
迟到,将会被取消决赛资格。
6、选手必须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保持赛场安静。保持清
洁,爱护公共设施。
奖项:
决赛各组别设金奖一名,银奖二名,铜奖三名,其它为优秀演奏奖。
金、银、铜奖选手的指导老师将获得优秀教师奖。
获奖证书有九位评审的亲笔签名。
评审委员会由国际知名艺术家组成,对决赛的评定结果是不可更改的最后决定。
金、银、铜奖选手组委会将择期在香港及澳门举办大型《第二届国际古筝比赛获奖选手音乐会》。
另:2011年7月18日晚7点30分开幕式及9位评委专家音乐会。
2011年7月19日、20日、21日每天下午2点至4点有二位评委专家上大师课。
联系方式:
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
地址:香港九龙尖沙咀厚福街3号华博商业大厦9楼906室。
邮政信箱:九龙尖沙咀邮政局97589号信箱
电话:00852-6559 0986 9368 8780
联系人:杨 涛 陈晓薇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