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永泰有哪些文化

永泰有哪些文化

发布时间:2022-08-18 21:49:33

㈠ 福州市有什么名胜古迹

1、永泰青云山风景名胜

永泰青云山风景名胜区是集峡谷、森林、瀑布、古火山口、高山牧场和鸟类自然保护区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有九天瀑布、青龙瀑布、云天石廊、桫椤神谷景区及单独管理的天池草甸景区(中国云顶)。2003年7月31日,永泰青云山风景名胜区获得4A级风景名胜区荣誉。

2、福州华林寺

福州华林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鼓楼区北隅、屏山南麓,福建省人民政府东侧。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吴越国王钱氏割据时,福州郡守为祈求国境安宁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

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名“越山吉祥禅院”。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山、环峰”,明正统九年(1444年)赐额“华林寺”。名臣李纲、张浚等均曾寓游于此。

3、林则徐墓

林则徐墓在福州市省军区内,交马鞍村金狮山麓,坐北向南偏东南,面对五凤山。平面呈如意形,其墓为三合土夯筑,五层墓埕,面宽14.6米,纵深37米。

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后护坡正中饰一圆形的“寿”字,直径0.82米。封土前竖立一块高1.08米、宽2.55米、厚0.16为的墓碑,一是御赐祭文,一是御赐碑文。

4、昙石山文化遗址

昙石山文化遗址位于福建省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发现于1954年1月,先后进行8次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89座、陶窑9座、壕沟2条,出土大批陶器、石器、骨器和玉器。

以昙石山遗址命名的昙石山文化,分布于闽江下游,直达沿海地区,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是先秦时期闽台两岸海洋文化的源头。

5、乌塔

塔位于福州市内乌石山东麓,与于山白塔遥遥相对,原名 “崇妙保圣坚牢塔”。因塔身为花岗岩青石所砌呈乌黑色,故称乌塔。它的前身系唐贞元十五年(799年)所建“净光塔”。

唐乾符六年(879年)被毁。闽永隆三年(公元941年),闽王王审知第七子王延曦准备在旧址上重建九层宝塔,方到七层,王延曦被臣属所杀,工程遂告结束。

㈡ 永泰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永泰好玩的地方有云顶天池、青云山、云天石廊景区、紫山村祖厝自然村、紫山村溪里自然村、赤水村、嵩口社区、中山村永泰天门山、青云山御温泉、大樟溪等,其中紫山村祖厝自然村、紫山村溪里自然村、赤水村、嵩口社区、中山村必去。

1、紫山村祖厝自然村

中共闽赣省委旧址,位于洑口乡紫山村祖厝自然村。紫山地处德化、仙游、永泰三县交界处,是革命基点村。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及所属部队曾撤退紫山,并开展对敌斗争。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主力退出江西,中共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随省军区撤离宁化根据地。部队几经周折,才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上了紫山打游击。随后,敌保安团调集重兵前来围剿,中共闽赣省委书记钟循仁、省苏维埃主席杨道明指挥省工作团成员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激战中,多名战士牺牲。钟循仁、杨道明随后在偏僻的闇亭寺隐蔽下来。

5、中山村

嵩口解放军后勤部驻地旧址,位于嵩口镇中山村下前亭厝。由于曾经发生过火灾,这座大厝如今只剩下门厅。

解放军解放嵩口前后,后勤部驻扎在中山村下前亭厝,俞汉成等同志经常到后勤部驻地联系工作,并指派部队分赴水口、洑口、盖洋、长庆等地检查粮食挑运情况。嵩口解放后,经过嵩口的解放军队伍日夜行军,取道潼关、寨前、古县、莆田大洋一线进攻福清,包围福州。

旅游注意事项须知:

1、了解天气,准备合适的衣服

去旅行要看好要去的地方的天气,需要什么衣服,避免带的衣服不合适,也不要带太多衣服,还要注意地域风俗差异,避免人文冲突。

2、准备证件

外出旅行,一定要带好证件,不然乘坐火车、飞机、甚至住洒店等都会很麻烦。出行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几遍自己的证件。

㈢ 福建还有哪些文化遗产

目前,泉州有4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花名册项目3类的城市。同时,全州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4项。可以说“泉州文脉满满”。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福建地方戏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清末,高甲戏在泉州迅速崛起,台剧在漳州、厦门广泛传播,大成戏呈现出新面貌。正因为如此,梨园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级和团体的数量日益减少,范围日益缩小。连厦门梨园戏都改成了台剧。19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濒临失传。福州评话是一种独特的传统评书形式,以福建福州方言叙事,以学徒歌穿插演唱的方式演唱。在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以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华侨中流行。2006年5月20日,曲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㈣ 永泰县有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的,请到科技文体局下属的文化馆去了解。张圣君文化刚申报

㈤ 福建省有哪些地方特色文化

1、地方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三要素)、带有地域性,特殊性,文化属性。


2、畲族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妈祖文化,惠女文化。


3、海丝文化:郑成功文化,开漳圣王文化,土楼,红色。

㈥ 永泰武术之乡包括哪些村

永泰县是全国有名的“武术之乡”,1992.4.国家体委授予永泰县为全国首批“武术之乡”。

自宋代张圣君首创“牛法”、“猴法”、“鹤法”,后人又创了“龙尊”、“虎尊”等13种拳法,在南拳发展鼎盛时期,先后二十五年时间内就有江伯虎、黄东叔、张景忠三人中武状元,历史上还有几十人中武进士,上百人中武举人。现在永泰“南少林”武术蜚声海内外,有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新加坡等国家武术团体及个人来访。1992年11月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目前,该县南少林研究会正计划引进外资开发南少林景区。

1992年国家体委武术司社会部长郝怀木等一行到永泰民间检查了解武术发展情况

2002年英国武术团来访我们武术界到“南少林萧莲寺”考查访问跟觅主。

2002美国伯特先生等武术爱好者来永泰县访问

千年历史文化的洗礼,造就了永泰人尚文崇武的乡风。南宋永泰出了三名文状元,也出了三名武状元。这个倔强的民族,曾勇猛地与入侵倭寇、恶霸匪盗和镇压他们的官兵作斗争。男女老幼多习有武术,既可保家卫国,又可防身健身。永泰武文化博大精深,成为南拳的故乡,虎尊拳等15个拳种的发源地。这种习武乡风一直延续至今,被国家授予“武术之乡”称号。

“南少林”的故乡“南少林”并非某个寺院之名,而是全国武术界对南派武功-南拳的尊称。考南拳之渊源,可追溯到南宋,永泰县平甲(盘谷乡)出了张慈观,家境贫寒,自幼在方壶山放牛时遇老道指点,便与道教结缘,在方壶山修道习武,后又到高盖山“名山室”(如图)修道习武,首创南拳(牛法、猴法等拳法)。因与北拳区别较大被全国武术界称为南拳。后因南拳与河南登封“少林寺”的北拳有区别,又被尊称为“南少林”。
1176年张慈观与萧法明、连宗羌同往江西闾山(今龙虎山)拜张天师学道。后三人云游闽、赣、浙各地,除暴安良、治病救人,名声广为流传。张慈观自称“大圣”,老百姓称他“张圣君”,又因他首创猴拳,被称为“猴圣王”。明代中叶,吴承恩撰《西游记》中的孙行者形象是作者把张圣君动人的故事揉进书中。
张圣君圆寂后(1183年)尤溪人为感谢张、萧、连的恩德,捐资在方壶岩下建张圣君母殿,称“方壶寺”(亦有人称“萧连寺”),又因福州话“萧连”与“少林”谐音,后人误为“泉州少林寺”。永福(永泰)人还在高盖山建“大圣寺”,在城关北门建“大圣庙”祭祀张,至今保护完好。张、萧、连的南拳流传民间后,永福掀起习武热,人才辈出,南宋时永福有丹云人江伯虎(淳熙十一年)、赤锡人张景忠(宝庆三年)、白云人黄东叔(绍定五年)三人中武状元,22人中武进士,35人中武举人,一时轰动全国。
明正统三年(1438年)鄢法真代表鄢氏伙同张氏、戴氏在高盖山下建“名山院”以供乡人读书习武(因未修缮,现破烂不堪。如图)。后人把张、萧、连的南拳与北拳相媲美,后来“名山院”、“大圣寺”、“名山室”等被人称为“南少林”。“南少林”英雄好汉层出不穷。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入侵永福,大肆抢掠,县令周焕战死。自幼在“名山院”读书习武的鄢俊,变卖家财,募集武士600多人(约占当时尘县人口1/4)奋起抗倭,将倭寇驱逐到莆田海边。因与风浪搏斗有感而创“波浪拳”传世。后来鄢俊在围剿余寇中身中暗箭牺牲,被世宗敕封为“义士”,厚葬于大洋下苏山上(如图)。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自幼在“名山院”读书习武的进士鄢廷诲,任河南登封县令,李自成起义军开进登封,全城百姓出逃,廷诲独自守城,李自成见其有忠义之心,将十多万两白银交付代修中岳庙(因中岳庙在城中,李自成曾许愿修缮),便拔营而去。时河南旱灾严重,为救百姓,廷诲将此十万两银购粮赈恤。李自成带兵回来时,闻之大怒,欲杀百姓。廷诲骑马闯进帐营,喊道:“守城是本县令,银子本人拿去赈灾,罪责全归我,与百姓无甘,要杀就杀我!”拔剑自刎而死。李自成与部将们大为惊异,十分钦佩,当即发布命令,严禁士兵残害百姓,立即退兵。登封百姓抱尸痛哭,厚葬于城隍庙后山。清乾帝赐谥文,封廷诲为“节愍”。(气节刚烈,让人怜悯之意。)明末清初,乡民不服满人统治,奋起反抗,在“名山院”读书习武的鄢正畿同他的三个弟弟等招集“名山院”武僧及习武弟子,响应的百姓,联合明亲王兵余部,组建“南少林”反清复明联盟军,在永福、玉融(福清)起兵抗清,因兵力不足,有的殉义有的战死。
虎尊传播海外.举义失败后,清兵围剿“南少林”武士,武“僧”铁珠、安海等流落在永福民间继续授拳;铁珠研创的“龙尊”和安海研创的“安海法”流传于福州、建瓯等地。干隆年间,伏口人李元珠取猛虎之形创“虎尊拳”,授拳于村人郑登光和李昭北。登光擅长“虎腿”踢柱偏移;昭北精“虎爪”,击爪入木,击掌牛毙。登光隐居深山传艺。昭北闯荡福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据传中亭街布店老板欺负顾客,昭北入店用手将布匹捏得粉碎,老板大怒,指使打手收拾昭北,昭北使出虎尊拳法在中亭街大打出手,尽显虎威,声名远播。后昭北从军,任千总,因不愿去镇压洪秀全义军,被罢职回乡。伏口成为“虎尊拳”发源地。清末民国初,嵩口邹湖郑仙纪,号步恭,外号永福四(1854-1929年),潜心研习虎尊,练就一身好武功,在福州三堡开武馆,授拳闽侯南屿周子和及日本琉球人上地完文。日本人艺成回国收徒授艺,形成实力雄厚的上地流空手道流派,流传到西欧、北美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日本武术界先后两次来永泰访问,寻根觅祖。英、美、加拿大等十多个国武和地区武术团体及武术界人士曾多次慕名来访,互相交流武术。
民间习武热潮.建国后,民间习武活动方兴未艾,他们提倡武德立身,志在健身强体。据查发源于永泰的南拳有龙尊、鹤尊、虎尊、鸡法、牛法、猴法、狮法、安海法地术犬法、罗汉拳、波浪拳等15种。这些拳种经过几百年的孕育,创新发展,更具博大精深,长盛不衰。1977年毕业于福师大武术专业的省武协会员鄢武先生回永泰,全面开展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工作,取得好成绩,永泰县被评为省武术挖掘整理先进单位。他建议组织创办了“少体校”开设“武术班”,每年组织开展全县武术赛事活动,1983年成立了永泰县武术协会,鄢武为县武协主席兼秘书长。他提议争创全国首批“武术之乡”活动(比国家体委发文开展争创“武术之乡”工作提前8年),定正月十二日为“武术节”,并开展“武术之村”、“武术世家”、“武术之家”评选活动,于1985年全县评选出埔岭等6个村为第一批“武术之村”。同时建议教育部门从小培养学生学武术的兴趣,在中小学开设了“武术课”(如图)。鄢武被评为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先进工作者,入编《世界优秀专家名典》的《世界名人录》,主编“永泰县武术志”。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这首“中国功夫”之歌唱遍全永泰。县武协成立后,民间武术活动蓬蓬勃勃,涌现出许多武术新人,在全国、省、市武术比赛中屡屡获奖。长庆乡中埔村林文华(外号十师)于1938年参加东南擂台赛获铜奖,解放后热心传授虎尊拳术,为县武协委员、顾问。盖洋乡叶致余1991年参加福州武术代表团出访日本冲绳,叶在中国-冲绳第三回武术交流上获一等奖,现为县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由于永泰县是南拳发源地,武术成为该县民间文化传统全民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11月被国家体委授于全国首批“武术之乡”光荣称号。

㈦ 中国福建传统文化有哪些

1、闽剧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地方戏曲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等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三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

闽剧风格高雅、潇洒,道白清晰,唱腔优美,婉转流畅,演员在表演中重视运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现优美的身段,通过外形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006年5月20日,闽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45。

2、梨园戏

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梨园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

清末,高甲戏在泉州地区迅速崛起,歌仔戏也随即在漳州、厦门地区广为流传,打城戏又以新的面貌出现,梨园戏因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社日益减少,范围日渐缩小,连厦门的梨园戏也改唱歌仔戏。十九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已濒临消亡。

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

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

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高甲戏

高甲戏,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

高甲戏的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而演出剧目则分为“大气戏”(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

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高甲戏的表演艺术来自梨园戏、木偶戏、弋阳腔、徽戏和京剧。

高甲戏的音乐唱腔以南曲为主,兼用“傀儡调”和民间小调;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48。

4、福州评话

福州评话是以福建省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独特的传统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福州十番

又称"十欢"、"十番伬",是福州主要地方音乐。清干隆初年,侯官郑洛英《榕城元夕竹枝词》云:"闽山庙里夜人繁,闽山庙外月当门。

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其乐器用笛、管、笙、椰胡、大小锣、大小钹、云锣、狼丈、木鱼、檀板、清鼓等13种。

流行于福州、闽侯、福清、长乐、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平潭、霞浦、福安、柘荣、福鼎、宁德、古田以及南平等县市,还曾巡回演奏于上海、香港、南洋群岛等地,深受群众喜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甲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梨园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闽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福州评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福州福州十番

㈧ 永泰嵩口古镇景点介绍

摘要 您好,嵩口古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的西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福州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嵩口古镇是南宋爱国词人张元干的故乡,同时是永泰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交通枢纽。嵩口镇区有60多座明清时期古民居保存完好,属下各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达百座以上。[1][2]

㈨ 永泰寺的寺庙文化

从广义上来说,寺庙不仅仅与佛教一家有关。但在佛教中,寺庙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
永泰石碑
佛: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如白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庙。还有石窟,那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开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如大召、五当召等。另外,有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
道:在道教中,寺庙的称谓也很多:道教创立之初,其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皆以“治”称之。又称为“庐”、“靖”、也称为静宝。在南北朝时,道教的活动场所称呼为仙馆。北周武帝时,道教活动场所的称呼叫“观”,取观星望气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认老子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称为“宫”,所以道教建筑也称为“宫”了。其它还有叫“院”、“祠”的,如文殊院、碧霞祠等。儒家则称之为“庙”、“宫”、“坛”,如孔庙、文庙,雍和宫,天坛等。伊斯兰教称之为“寺”,如清真寺等。天主教称之为“教堂”。在原始或民间中,称之为“庙”、“祠”,如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叫太庙、中岳庙、西岳庙、南岳庙、北岳庙、岱庙等。如祖庙、祠堂,有武侯祠、韩文公祠等。
儒: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谓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乃当之不愧。寺庙建筑与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同时,寺庙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等.各地一年一度的庙会如火如荼,不仅丰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围,同时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此乃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
永泰寺传统文化学习基地

㈩ 福建福州永泰有哪些土特产

芙蓉李:以永泰县最为出名,甜酸适口,品质上乘,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应子、李片、李咸、李饼等,为县外贸传统出口商品。

阅读全文

与永泰有哪些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