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看待中国文化bug

如何看待中国文化bug

发布时间:2022-08-19 19:50:34

Ⅰ 如何看待中华文化的糟粕还有保留的必要吗

中华文化的糟粕,当然没有保留的必要了。传统文化,要经过我们用现代视角对其审视,筛选过一遍之后,在进行选择性的传承。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的过去。曾几何时;

中国,是货真价实的“天朝上国”,拥有着世界上几乎无与伦比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明。或许,只有希腊罗马,才能和我们璀璨的传统文化相媲美。

政治上,法家鼓吹的“国强民弱”,数千年来,都是封建王朝秘不示人的统治内核,这当然也要摒弃。总而言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本来就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过程。

我们固然不能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认为中国文化应该“全盘废除”;但是,也不能再犯当年抱残守缺的错误,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吸收。

Ⅱ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缺陷

中国文化最大的弊端也是最大的优点就是系统的看待世界。这个弊端与优点都是与西方文化而来的,所以我尝试从中西文化差别中分析中国文化的弊端。

中国文化讲求系统,而西方讲求个体的。但双方都追求平衡和稳定,而系统的稳定是静稳定,个体的稳定是动稳定。所以中国的系统要求尽量少的变化和新事物,以免对系统稳定造成冲击,西方的个体则追求新、动与变化来维持个体的平衡稳定。系统害怕新事物破坏系统结构,而个体则害怕无新目标的丧失与毁灭。所以系统总是完美守旧打击新事物,个体总是抛弃旧事物拥抱新事物。

中国文化系统地看待世界也同样是中国的创新与西方的创新不同的原因。 西方的创新是不同体系间逻辑自然延续的必然结果,而中国的创新是体系内不同个体或不同范畴的事物的融合。西方创新是体系的突破,中国人体系内的融合,一个是向外,一个向内。 他们对世界理解的不同决定了取向的不同。也就是说创造力学体系并不比创造一种新的菜系更具创造力,只不过给人的观感不同罢了。

逻辑先天没有停止性,只有毁灭性,逻辑的生命与意义就是不停的演绎前进,逻辑停止演绎了也就说明逻辑进去了自我的毁灭。逻辑是脱离现实的。而中国的感受所想象与融汇贯通的是已知的,所以是体系内的,服务于现实的需要。感受追求的是平静,也就是体系的新的平衡。所以,西方必须不停地向外发展,中国不停地向内发掘。

一切事物都有两面,中国文化中这个所谓的弊端是中国文化的优点的反面,也是必然。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吸收其精华,又要剔除其糟粕。

对于那些能够推动历史进步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但要继承,而且还要发扬光大。同时对于那些封建的、落后的文化,由于阻碍历史进步的糟粕不仅要批判,而且还要抛弃。

中国政府根据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保护力度。目的只有一个,让那些老祖宗所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继续发扬光大,激励当代,教育后人。让人们通参观学习,更好地保护、利用和传承古代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使之成为造福人类的不竭源泉

Ⅲ 中国文化的缺点

中华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有独特性(每个汉字都有其形成演变的历史);主体性(独自开创并形成完备的文化体系);持续性(中华文化五千多年来从未中断);多元性(中国文化是由不同的异质文化融合而成的);变通性(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中国文化具有独特性: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传承工具,也是文化最显着的标志。每个汉字都有其形成演变的历史。独特的楹联通过独特的书法表现出来,钤印上独特的名章与闲章,一望即知是典型的中式装饰。其他诸如中华绘画、建筑,以至饮食、服饰等,都有其极强的个性。

中国文化具有主体性:即独自开创并形成完备的文化体系。梁漱溟说中华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自来公认中国、印度、西洋并列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者,实以其差异特大而自成体系之故。

中国文化具有持续性:体系和独特传统得以传承绵延,中华文化五千多年来从未中断。

中国文化具有多元性:中国文化是由不同的异质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本来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后来才合成一个大体统一的华夏文化。

中国文化具有变通性:留下了许多选择的空间,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中国文化的特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Ⅳ 如何看待中国文化

http://ke..com/view/9564.html?wtp=tt

Ⅳ 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华文化有哪些bug(缺陷)

中华文化有一些传统的观念是从古代就一直传承到现在,而这些都是糟粕,我们应该唾弃。比如说像重男轻女这个观念是非常的不对的,这就是一个明显的性别歧视,然后大家还都觉得这个事情是对的。

Ⅵ 为啥说“个人永不被发现”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缺陷

梁漱溟先生说儒学是反求诸己的学问,又有言:“在人格上不轻于怀疑人家,在识见上不过于相信自己。”不独修身为然,论学作文亦当如此;论他种文明,须常怀尊重与敬意,于自家文化,自尊自信之外,尤不可缺自反自省。今亦节选梁漱溟先生部分文字,以彰前贤筚路蓝缕于中西文化比较之功。


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

五四运动以来,所以遭受“吃人礼教”等诅咒者,是非一端,而其实要不外此,戴东原责宋儒理学:“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其言绝痛。而谭复生(嗣同)所以声言要冲决种种网罗者,亦是针对这一类的理念而发。不知者以为中国桎梏于封建,其实封建不过依恃于武力与迷信,植根甚浅,何足以久存?久据中国而不可去者,是伦理理念。理念虽后天形成,而在人类理性中远有其根,终不可拔——只可修正。

自由是一种理念,产生于西洋历史,曾被认为自明之理,俨若神圣而不可犯。伦理是另一种理念,产生于中国历史,其若为自明与神圣亦同。中国正为先有这种理念起来,所以那种理念便起不来。虽起不来,而中国人未尝不自由。害就害在这“未尝不自由”上,从此便难得有明确之自由。再例如一个人在中国只许有义务观念,而不许有权利观念,乃起因于伦理尊重对方,反而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机会。虽亦不免于被压抑被抹杀,但其压抑抹杀之者,是“理”而非“法”。

今日中国人恒不免落于两偏的情形:一偏于自私,一偏于不私,而不像西洋人大致总差不多。西洋人当初从身体出发,与一般生物为近之时,虽说辗转不出乎自私,然人毕竟是人,其与人与物通而不隔的生命,不知不觉随时流露出来,便是公而非私。及其理性随社会形势渐次开发,“自己人”的圈步步放大(看第十一章),则更趋向于公。从大事到小事,许多礼俗制度既随以养成,生活于其间的人自私不自私就大致相去不远。惟生于今日的中国人不然。一则礼俗制度破坏凌乱,大多数人失所依傍,自易堕落,而少数人之理性自觉此时却以转强。再则身体本能浸弱,生发之气不足,亦最易流于贪吝。

古语所谓“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是也。然如是者纵居多数,而火尽薪传,其少数人理性乃愈不可掩。所以今天中国人,其自私过于西洋人怕是事实;却是另一面,其不自私亦超过西洋人。——只这其间有些是与遗传有关。

Ⅶ /如何看待中国文化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众人进行的各种活动如生存交往构成了这个社会,华夏文化有好的也有坏的,宋国明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制度文化存在问题而又不思不知改革变化,我们要发展一些好的文化,摈弃一些坏的文化,进行文化建设,使华夏文化获得发展,政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社会运转,国家机构是因人民需要而产生,政权的组织属于制度的一种。

Ⅷ 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各文化之间的文化隔阂

对于文化而言,不同的文化有其特殊的特点,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文化特点都一样,这样就失去了文化本身应该具有的味道。文化因为不同而美丽,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不同文化之间应该产生隔阂,隔阂在各文化之间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尽可能的消除文化隔阂,这样会更加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个人不能是一座孤岛,我们总要与外界联系。如果将一个人关在一个屋子里面,收走他的手机、电脑以及其他一切能与外界相联系的通讯物品,那这个人将会怎么样呢?如果不让他与外界联系,那他也无法去超市给自己购买食材,为自己做饭。也不能够给自己点外卖,那他能够做到几天不吃不喝呢?这个人最终的结局也只有死路一条。一种文化也是如此,总要与其他文化有所关联,不然这个文化就会走向灭亡。

阅读全文

与如何看待中国文化bug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