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的区别
一、相同点 1、都是人民政协的职能。
2、都是人民政协对国家重大问题提出的建议或者看法。
(1)参政文化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可根据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提议,举行有各党派、团体的负责人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代表参加的会议,进行协商,亦可建议上列单位将有关重要问题提交协商。”
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❷ 古代参政是什么级别
1、太尉:古代中央军事的最高官员,秦朝以丞相、御史大夫并为“三公”。汉朝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主席。
2、太守:汉朝官名。郡的最高长官。隋朝以后改叫“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
3、太师、太傅、太保:古代并称“三师”。名义上皇帝的老师。前面加太子的,就是名义上太子的老师。都是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虚衔,有实无权。
4、刺史:是监察御史的官职。御史是监察郡的地方长官,也就是监察太守的。御史相当于现在的纪委干部,御史大夫相当于现在的纪委书记,刺史相当于地方检察院院长。
5、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是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
6、布政使:分左右布政使两人。掌管行政和财赋,每十年将全省户籍、税役、民数、田数,汇报于户部。相当于财政厅厅长、税务局局长,或是分管财政和税务的副省长。
7、布政司:古代机构名称。全称承宣布政使司,长官为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相当于司法厅),长官为按察使(相当于司法局局长,当时是监管刺史的)。布政司和按察司是巡抚(也叫抚台、巡院)下属的二个司。布政司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厅和税务局。
8、织造:明清于江宁、苏杭各地设专局。纺织业是古代重要的手工业,是重要的经济贸易项目。一般以太监去管理。相当于现在轻工业局局长。
9、道台:布政使下设左右参政、参议,驻守在某一地方,称为守道。察使下设副使、佥事等,可去分巡某一地方,称为巡道。这些官员就叫做道员,道台是对此官职的尊称,道就是一个派出机构。待遇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属副省级(副部级)。
10、知县:县的最高长官,一般指的就是“七品芝麻官”,相当于现在的县长。
11、知州:比知县大。是州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知州有两种,明清分为直隶州(与府平级,现在的地级市,省直辖的市)和散州(与区县平级,现在的县级市,隶属地级市),都称为知州,散州的知州和知县平级,直隶州的知州和知府是平级的。(相当于济南市和章丘市,都称市长,但级别是不同的)
❸ “参政”和“摄政”有什么区别
简单地说
参政:指参加政治活动;
摄政:代国君处理政事(主要指于君主社会)。
❹ 民主党派的“参政”是什么意思。
就是特别是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据中央统战部介绍,我国民主党派通过6大形式参政议政。
一、通过担任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常委会领导职务等,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充分发挥参政作用。
二、通过担任国务院有关
部委及地方各级政府领导职务,担任政府参事等,积极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三、通过担任各级法院、检察院领导职务,在国家司法机关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四、出任人民政协的领导职务,在人民政协大会和有关专门会议上以政党或界别名义发言、提出提案,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五、参加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一些重要的外事、内事活动。
六、就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开展有组织的考察调研,提出意见建议
你所说的 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是其参与执政的表现。你所说的
❺ 什么是有序参政
这是政府角度发明的概念,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政府提供、开通的渠道进行政治意见的表达。而此外一切的在政府眼中均属无序政治参与。
以下是网文:
公民的政治参与要遵循“有序”、“合法”的原则。所谓“有序”是指公民表达政治愿望和要求时,应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进行。“无序”地混乱参与,则会严重破坏社会安定及人民生活的稳定。
政治参与的含义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采取积极的行动,以自下而上的的方式去影响政治生活。政治参与不仅是公民享有的正当资格,而且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❻ 什么是参政议政能力
参政议政就是“一参加三参与”此外,我不知道你是否从民主党派角度来讲,因从民主党派角度来讲的话,这个参政议政范围比较大,
❼ 什么叫参政
1、参政,指参加政治活动。 李大钊 《战后之妇人问题》:“妇人参政的运动,也是本着这种精神起的。”
2、官名。宋代参知政事的省称,为宰相的副职。元于中书省、行中书省,皆置参政,为副贰之官。明于布政使下置左右参政。清初,各部也设参政,后改侍郎。袁世凯统治时期设参政院,所指派的成员亦称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