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绍
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绍
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绍,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 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之一,外地的游客每次提起四川成都,都会想起熊猫、火锅、麻将,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的特色,传统的民俗风情才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下面就来看看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绍。
四川的几大文化特色
1.麻将文化:四川人爱打麻将是全国出了名的,作为一名四川人,不会打麻将那是相当遗憾的!人生最快乐逍遥的事莫过于不受世事干扰地打一下午麻将。一个清一色带一个勾,库包头就揣起一两百了,旁边观战买你马的心里也美滋滋的!
2.茶文化:到四川来耍,不来这儿喝茶的话,你就感受不了这里的慢生活!四川人很爱喝茶,尤其是喝坝坝茶,和几个老表或者邻居朋友们喝茶摆龙门阵,还有就是斗地主或者打一下长牌(我们这儿喊kao ker)旁边都要整一杯茶,这真的巴适得板!
3.火锅文化:这个火锅啊,先不说四川人爱吃,就是外地人来这边耍的或者来四川读书的一般都爱吃火锅,真是无辣不欢,无火锅不四川。据我了解的就是,有几家火锅店那是真的味道不错,每天客人都很多!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小天鹅荣盛和火锅和那个吴铭火锅。
4.蜀绣文化:蜀绣,四川省成都市特产,又名“川绣” 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除以古代名家画作如苏东坡的怪石丛条、郑板桥的竹石、陈老莲的人物等为粉本,又请当时名画家设计绣稿,由刺绣工艺师加工再创造的一幅佳作。
5.川剧文化: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6.酒文化:当提到四川比较出名的酒的时候,肯定大家都会想到泸州老窖,宜宾五粮液,丰谷,郎酒歪嘴等。这些酒在过年的时候,经常会在团年饭饭桌上出现!
成都传统文化特色
1、茶文化
成都人尤其爱喝茶,爱泡茶馆,
点一杯茶打个盹儿或看闲书,
要么就凑在一块儿斗地主,
这就是我们的茶文化,
而且,很多嗨生意就在茶馆谈成的!
2、三国文化
“三国文化”覆盖了全世界,
刘备、关羽、张飞的形象深入人心。
武侯祠、赵云墓等三国文化,
让人们了解了中国,了解了成都。
3、熊猫文化
中国国宝大熊猫是四川的符号之一,
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
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
萌宝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深受世界各国的喜爱。
4、麻将文化
成都人爱麻将全国第一!对成都人来说,
人生最快意之事莫过不受世事烦扰他打一下午的麻将,连杠三次最后再来一个“杠上花”。
坐飞机听到一阵麻将声,就知道到成都了
5、道教文化
道教创教地点在四川成都的鹤鸣山,
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青城山和青羊宫,成为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6、蜀绣文化
蜀绣又称川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秀之一。
羊年春晚,蜀绣文化传播大使李宇春一首美轮美奂的《蜀绣》至今余音绕梁。
7、川剧文化
川剧,是四川成都文化的一大特色。
川剧最着名的当属变脸,变脸享誉国内外,
刘德华还专程为学习变脸到成都拜师。
成都生活文化
方言
成都话是西南官话极具代表性的口音之一,属西南官话—川黔片—成渝小片,主要分布于成都市中心城区及青白江、金堂等成都东部地区。全市范围还存在属于西南官话—西蜀片—岷赤小片的方言,以及客家话、土湘语等方言。短语/俗语:藏猫儿=捉迷藏、打牙祭=吃肉、打摔手=空着手、吃晌午=吃午饭
节日
成都是座休闲的'城市,这座城市有很多特有的知名的节日和活动。正月十五成都灯会汇聚民间曲艺、杂技、杂技表演以及各种风味小吃,每届灯会游人都在百万人次以上;成都花会始于唐宋,每年农历二月在青羊宫举行;武侯大庙会是成都传统新年中不可或缺的庙会,庙会形式多样,年初一的游喜神放、三国主题灯会和美食是亮点……
嫁娶
在成都结婚之前一般要两次正式会面。第一次是认识确定关系(名曰定亲),男方需为女方准备讨彩头的见面礼;第二次见面男方要买十个十斤的礼物去女方家拜访(名曰要人),确定婚期及婚礼规模。成都结婚传统习俗有传袋、撒谷豆及掀盖头、金盆洗手并祈福、交换信物、拜堂、合酒、花好月圆(切蛋糕)、结发和抛绣球等。
饮食
特殊的平民意识已经成为成都饮食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特征,上到富豪官员,下到平民百姓,人人都爱吃。成都历来便有“小吃之都”的美誉,与经典大菜相比,成都各色小吃更能感知浓郁的地方风情与生活真味。成都小吃种类繁多且有明显的品牌意识,吃麻婆豆腐要吃陈麻婆豆腐,吃兔肉要吃二姐兔丁,而钟水饺,韩包子,赖汤圆,川北凉粉亦闻名遐迩。
成都特色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已有5000余年发展历程,在中国上古三大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构成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而灿烂,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无为逍遥,更因刀剑而存。文化上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去川人彷徨;进退之间,死生契阔。
蜀绣
蜀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多种刺绣的总称,主要产于成都和绵阳等地。蜀绣、湘绣、苏绣、粤绣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蜀绣具有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的特点。蜀绣技艺严谨精密,讲究施针,针法变化多样,针脚整齐、掺色轻柔、虚实合度、变化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2006年蜀绣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蜀锦
蜀锦与杭州织锦、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蜀锦大都以经向的彩条作为基础起彩,并作彩条添花,使其织纹精细、图案繁华、配色典雅、独具一格,成为了一种最具地方风格与民族特色的五彩织锦。蜀锦质量坚韧而饱满,彩纹风格秀美,配色不失典雅而又不落俗套。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瓷胎竹编
瓷胎竹编是成都地区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清代中叶,瓷胎竹编产品技艺独特,以精细见长,具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技艺特色。工艺小花瓶以及功夫茶具等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的瓷胎竹编产品中外广受游客的青睐。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贰’ 四川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
四川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
四川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它的历史十分的悠久,发展到现在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体现在当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四川的灵魂所在,接下来看看四川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
茶文化
来四川不喝茶,你就感受不到这里的慢生活。四川人尤其爱喝茶,爱泡茶馆,点一杯茶打个盹儿或者看闲书、要么就凑在一块儿斗地主...这就是我们的“坝坝茶文化”。
四川人爱喝茶,在公园里喝盖碗茶、住酒店,房间里也要泡个功夫茶,还有哪儿比四川人更爱茶?
火锅文化
麻辣火锅起源于重庆。火锅,是四川人的家常便饭,也是外地人来四川必吃的美食,无辣不欢,无火锅不四川。
熊猫文化
中国国宝大熊猫是四川的符号之一,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萌宝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深受世界各国的喜爱。
麻将文化
四川人爱麻将全国第一!对四川人来说,人生最快意之事莫过于不受世事烦扰地打一下午麻将,连杠三次最后再来个“杠上花”,才两三个小时包包头就揣了五六百。
无论是职业玩家还是业余爱好者,四川人对于麻将的热情就如同德国人热爱啤酒,英国人热爱足球。就算不吃不喝,四川人照样能奋战一个通宵。
选秀文化
李宇春、张靓颖、郁可唯、谭维维、江映蓉、张杰、李易峰、吉克隽逸...咱川籍艺人们世界展示了四川人的美丽与勇敢,四川人,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道教文化
道教创教地点在四川成都的鹤鸣山,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酒文化
四川名酒众多,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酒作坊,被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水井坊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烧坊的.遗址,作为中国白酒的源头,其史学价值堪与“秦始皇兵马俑”媲美。坊间数百年来酒坊与技艺流传并存至今,是活着的文物,被誉为“中国白酒的一部无字史书”。
三国文化
要说在中国什么文化传播覆盖了全世界,让外国人也津津乐道的话。三国文化那是当仁不让的。不仅仅在国内,在国外那也是众多的粉丝追捧的文化之一。刘备、关羽、张飞的形象深入人心。
剑门关、武侯祠、张飞庙、蜀门栈道...三国文化让人们了解中国,了解四川。
蜀绣文化
蜀绣又称“川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羊年春晚,蜀绣文化传播大使李宇春一首美轮美奂的《蜀绣》至今余音绕梁。
川剧文化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川剧最着名的当属“变脸”,变脸绝技源自传统戏《归正楼》,表现义盗贝戎劫富济贫,遭到官兵追捕,以变脸巧妙脱身。最初,演员脸罩用纸壳面具,后来改用草纸绘制脸谱,依次粘贴脸上,临场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
“变脸”蜚声国内外,刘德华还专程为学习变脸到四川拜师学艺
1、祭杜主
相传,蜀国开国国王杜宇,号望帝,归隐西山后化为杜鹃。杜鹃为提醒人们不忘农时而号鸣,直至“啼血”。人们感今他教民务农有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和七月初一祭祀他。
今郫县城南有他和丛帝的陵墓,称望丛祠。每到祭之日,人们便纷纷赶来开展祭祀活动,同时,赛歌跳舞,演戏娱乐,十分热闹。在川西平原等地,当杜鹃鸣叫时,人们便认为这是望帝在提醒大家莫误农时。
2、祭蚕虫
相传,蜀中开国国王蚕丛教民养蚕,每年做金蚕数千头,送给百姓,凡得到金蚕的人家,养蚕一定获得丰收。他死后,人们因感恩而祭祀他。
3、药王菩萨
药王是民间对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尊称。孙思邈本是京兆华原人。精通医药,医德高尚。所着《备急千金要方》30卷,合方论5300首,被喻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网络全书之一。
孙思邈两次入川行医并采药炼丹,其影响遍及全川。故四川民间供祀药王的普遍程度在全国颇为着名。许多着名中药店堂。如同仁堂等均敬奉药王塑像。
4、宝光寺数罗汉
位于县城的宝光寺罗汉堂内有各种塑像577尊。来此上香和浏览的人们,都习惯要去数罗汉。踏进门槛第一步若为左脚,便从左数起,如为右脚,便从右脚数起。数到与自己年龄数字相同的那尊罗汉,以它的善恶美丑来判断自己是否有福。
5、贿耳目神
耳目神即灶神。民间以为灶神是玉皇大帝的耳目,其职责是专门观察人间发生的事情,然后上奏天庭。为使其不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给人间带来祸殃,人们每逢农历腊月二十四日晚便燃香点烛,贿以酒肉,计好于他。
6、除夕祭树
每年除夕之夜,各家饭菜端上桌后,首先敬神供祖,接着将每样饭菜取一点出来,切细和匀后,由家长用盘子或小簸箕端到最大最好的一棵树前祭树。据说,这样来年果树能花繁果丰,带来滚滚财源。祭树后,全家才围着桌子吃团年饭。
川菜
四川省的特色——川菜,是中国汉族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许多菜品已发扬到全国,备受欢迎,例如着名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回锅肉、水煮肉片、麻婆豆腐、泡椒凤爪等,数不胜数。麻辣是川菜的特色。四川火锅是川菜系的典型代表之一。火锅是谁都拒绝不了的美食,与重庆火锅相比,Maigoo我更喜欢成都火锅的“温柔”,它的味道不似重庆火锅那么厚重,更追求麻辣的均衡。
川酒
四川地区的白酒,因产酒量大和知名品牌众多而闻名,有着“川酒云烟”的说法。白酒是四川具有代表性的东西。闻名全国的四川名酒有六种——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郎酒、沱牌曲酒、全兴大曲。四川的名酒企业有四家国内上市公司——五粮液、泸州老窖、沱牌曲酒、水井坊。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都发掘的“水井坊遗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酒作坊之一,为中国白酒第一坊。酒文化是四川十大特色文化之一。
川剧
说到川剧,全国人民对川剧的“变脸”绝活再熟悉不过了。变脸有很高的观赏性,表演原理已被列为国家二级机密。川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在唐代更是“蜀戏冠天下”,风光一时无二。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从事川剧的人越来越少。纵然如此,川剧依然是四川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作为四川地方特色,川剧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茶
四川是中国最早种茶、饮茶、售茶的地区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竹叶青、蒙顶甘露、峨眉雪芽等名茶享誉全国。四川人尤其爱喝茶,爱泡茶馆。有一种说法是“四川茶馆甲天下”。四川日报2016年1月15日报道称:四川省茶馆已超过5万家,是全国茶馆最多的省份。四川省茶产业特色优势突出,产业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前三。
蜀绣
成都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四川西部民生研究院公布的《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9年,成都年产值上亿的非遗项目有9个,其中就包括蜀绣和郫县豆瓣。蜀绣是四川省的特色工艺,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凭借清秀明丽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独特的韵味,丰富程度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
川药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中医界有着“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获悉,四川全省各种类药材达4103种,占《中药大辞典》收载的5760种的72%。四川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天然药库”。2020年,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川药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2019-2022年)》,提出四川省将加快由中药材资源大省向中医药产业强省转变。
‘叁’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有哪些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项目不好以地域来划分,比如古琴艺术、中国书法、中国剪纸等,都属于中华民族共有的遗产。以楼主的“四川”特色,列举以下两项:
藏戏(2009.10)
羌年(2009.10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肆’ 四川的文化传统
四川的文化传统
四川的文化传统,四川是也是一个被称作“天府之国”的城市,有着非常的悠久而且丰富的历史,从古至今沉淀了许多的优秀民俗传统文化,散发着独特的民俗风情,那么四川的文化传统有哪些?
茶文化
来四川不喝茶,你就感受不到这里的慢生活。四川人尤其爱喝茶,爱泡茶馆,点一杯茶打个盹儿或者看闲书、要么就凑在一块儿斗地主、、、这就是我们的“坝坝茶文化”。
四川人爱喝茶,在公园里喝盖碗茶、住酒店,房间里也要泡个功夫茶,还有哪儿比四川人更爱茶?
火锅文化
麻辣火锅起源于重庆。火锅,是四川人的家常便饭,也是外地人来四川必吃的美食,无辣不欢,无火锅不四川。
熊猫文化
中国国宝大熊猫是四川的符号之一,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萌宝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深受世界各国的喜爱。
麻将文化
四川人爱麻将全国第一!对四川人来说,人生最快意之事莫过于不受世事烦扰地打一下午麻将,连杠三次最后再来个“杠上花”,才两三个小时包包头就揣了五六百。
无论是职业玩家还是业余爱好者,四川人对于麻将的热情就如同德国人热爱啤酒,英国人热爱足球。就算不吃不喝,四川人照样能奋战一个通宵。
选秀文化
李宇春、张靓颖、郁可唯、谭维维、江映蓉、张杰、李易峰、吉克隽逸、、、咱川籍艺人们世界展示了四川人的美丽与勇敢,四川人,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道教文化
道教创教地点在四川成都的鹤鸣山,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酒文化
四川名酒众多,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酒作坊,被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水井坊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烧坊的遗址,作为中国白酒的源头,其史学价值堪与“秦始皇兵马俑”媲美。坊间数百年来酒坊与技艺流传并存至今,是活着的文物,被誉为“中国白酒的一部无字史书”。
三国文化
要说在中国什么文化传播覆盖了全世界,让外国人也津津乐道的话。三国文化那是当仁不让的。不仅仅在国内,在国外那也是众多的粉丝追捧的文化之一。刘备、关羽、张飞的形象深入人心。
剑门关、武侯祠、张飞庙、蜀门栈道、、、三国文化让人们了解中国,了解四川。
蜀绣文化
蜀绣又称“川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羊年春晚,蜀绣文化传播大使李宇春一首美轮美奂的《蜀绣》至今余音绕梁。
川剧文化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川剧最着名的当属“变脸”,变脸绝技源自传统戏《归正楼》,表现义盗贝戎劫富济贫,遭到官兵追捕,以变脸巧妙脱身。最初,演员脸罩用纸壳面具,后来改用草纸绘制脸谱,依次粘贴脸上,临场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
“变脸”蜚声国内外,刘德华还专程为学习变脸到四川拜师学艺
1、麻将文化:四川人爱打麻将是全国出了名的,作为一名四川人,不会打麻将那是相当遗憾的!人生最快乐逍遥的事莫过于不受世事干扰地打一下午麻将。一个清一色带一个勾,库包头就揣起一两百了,旁边观战买你马的心里也美滋滋的!
2、茶文化:到四川来耍,不来这儿喝茶的话,你就感受不了这里的慢生活!四川人很爱喝茶,尤其是喝坝坝茶,和几个老表或者邻居朋友们喝茶摆龙门阵,还有就是斗地主或者打一下长牌(我们这儿喊kao ker)旁边都要整一杯茶,这真的.巴适得板!
3、火锅文化:这个火锅啊,先不说四川人爱吃,就是外地人来这边耍的或者来四川读书的一般都爱吃火锅,真是无辣不欢,无火锅不四川。据我了解的就是,有几家火锅店那是真的味道不错,每天客人都很多!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小天鹅荣盛和火锅和那个吴铭火锅。
4、蜀绣文化:蜀绣,四川省成都市特产,又名“川绣” 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除以古代名家画作如苏东坡的怪石丛条、郑板桥的竹石、陈老莲的人物等为粉本,又请当时名画家设计绣稿,由刺绣工艺师加工再创造的一幅佳作。
5、川剧文化: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6、酒文化:当提到四川比较出名的酒的时候,肯定大家都会想到泸州老窖,宜宾五粮液,丰谷,郎酒歪嘴等。这些酒在过年的时候,经常会在团年饭饭桌上出现!
四川民俗文化:
1、吃坝坝宴
四川民间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喜事或丧事。办喜事或丧事的人,会摆上几天流水席。受邀的人会带上伴礼,去吃上一顿。因为是在场坝里进行,所以俗称吃吃坝坝宴。
2、走人户
走人户时,一般要带上猪蹄、很多自己舍不得买的礼物、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3、春倌说春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现在的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演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4、拜把子
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习俗。又称结盟、结拜、换帖等。流行于四川各地。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
5、送节礼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
‘伍’ 非文化物质遗产有哪些
非文化物质遗产有如下所示:
1、毕摩绘画,四川省美姑县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毕摩绘画是由彝族祭司毕摩画在纸张或兽皮、树皮、竹简、石头、木板等载体上的图画,是一种通过绘画与文字相互配合的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反映历史生活、表达志向和愿望的艺术体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陆’ 成都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蜀绣——蜀绣又名“川绣”,主要指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带的刺绣。蜀绣早在晋代就被称为“蜀中之宝”,而闻名于世。一千多年来,蜀绣逐步形成针法严谨、片线光亮、针脚平齐、色彩明快等特点。蜀绣的针法有十二大类,一百二十二种。
2.蜀锦织造技艺——蜀锦,专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其起源于春秋战国,兴盛于汉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锦城”、“锦江”、“锦里”、“锦官城”……一个“锦”字,道出成都与蜀锦无法割舍的缘分。
蜀锦织造技艺独特繁复,令人叹为观止。要完成一件蜀锦作品,需要经历纹样设计、定稿、点意匠、挑花结本、装机、织造等几个重要过程。
3.成都漆艺——成都漆艺起源于距今三千多年的商周时期,是中国最早的漆艺之一。成都漆器又称“卤漆”,以精美华丽、光泽细润、图彩绚丽而着称。
早在汉代,蜀郡、广汉郡已是全国漆器生产中心,而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贵州清镇、平坝以及蒙古诺音乌拉、朝鲜平壤王盱墓、古乐浪郡等地先后出土的汉代精美漆器,都刊有“成市草”、“成都饱”、“蜀都作牢”、“蜀都西工”、“成都郡工官”等铭文,它们都是当时成都漆艺鼎盛辉煌的佐证。
4.成都银花丝技艺——银花丝是成都最具特色的汉族传统金银工艺品,其以高纯度白银为原材料,造型别致,玲珑剔透,具有浓郁的汉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地方风格。
成都银花丝工艺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工序繁多,银丝最细的仅有人头发的一半,粗的也仅几毫米。把白银抽成不同粗细的银丝后,按照已制作出的图形边框,用掐丝、填丝、织编和累丝四大技法对中间的图纹进行填充和编织,这种独特的技艺全凭艺人的艺术感悟和熟练的手上功夫。
5.四川竹琴——四川竹琴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表演者手持渔鼓、简板说唱故事。原名“名琴”。因其伴奏的乐器是竹制的渔鼓筒,故又称“渔鼓道琴”、“道筒”。清末、民初即有现名。流行于四川地区。竹琴长3尺,直径2寸,一端用鱼皮或猪小肠蒙上。演员斜抱竹琴,用指尖拍击竹筒下端;另一手持两块竹制的筒板,板上端系有小铜铃,筒板相碰时铃响板响,音韵铿锵。
6.竹麻号子——竹麻号子是一种流传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地方民歌,属于当地造纸工人在打竹麻时所唱的一种劳动号子,主要流行于成都所辖邛崃平乐地区。
竹麻号子的演唱风格为“一领众和式”的民间音乐形式,在繁重而单调的劳动过程中,当钩子手手执长钉耙,把需要打的竹麻交给工人时,竹麻号子嘹亮的歌声就开始响彻整个造纸作坊。开始时,由一名工人领唱,然后众多的工人一起合唱,以此达到鼓舞干劲、统一节奏、抒发感情和消除疲劳的目的。
20世纪50年代,经过收集整理的竹麻号子被搬上舞台,成为川西坝子独具特色的民俗文艺节目。这一源于生活的古朴号子,曾参加四川省文艺调演并获奖,还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民歌精英汇演,得到观众的喜爱和高度评价。
(6)四川有哪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阅读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2017年,全市下辖20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 面积1.4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0余万人,GDP超1.3万亿元,城镇化率达70.6%。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是我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内陆地区领事机构最多的地区;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56所, 各类人才约389万人;世界500强企业达281家。
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 公元前五世纪,开明王朝九世以“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故名成都。城址未徙,城名未易;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成都又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 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 唐为中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会,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 孕育了金沙遗址、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众多名胜古迹,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先后获世界最佳新兴商务城市、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城市、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十强、 中国十大创业城市 等。2016年4月,国务院明确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 ′~31°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8万亩。东北与德阳、东南与资阳毗邻,南面与眉山相连,西南与雅安、西北与阿坝州接壤。距东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属内陆地带。
成都地质悠久,地层出露较全,全市地势差异显着,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53米,相对高度在1000米左右。
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第四系冲击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500米上下,最低处金堂县云合镇仅海拔387米。
成都市东、西两个部分之间高差悬殊达4966米。由于地表海拔高度差异显着,直接造成水、热等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不仅西部山地气温、水温、地温大大低于东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成都市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
‘柒’ 四川传统文化有哪些
四川传统文化有哪些
四川传统文化有哪些,四川是一个拥有着“天府之国”美称的城市,它的历史非常的悠久,所以到现在积累了许多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在当地居民的手中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那么四川传统文化有哪些?
茶文化
来四川不喝茶,你就感受不到这里的慢生活。四川人尤其爱喝茶,爱泡茶馆,点一杯茶打个盹儿或者看闲书、要么就凑在一块儿斗地主...这就是我们的“坝坝茶文化”。
四川人爱喝茶,在公园里喝盖碗茶、住酒店,房间里也要泡个功夫茶,还有哪儿比四川人更爱茶?
火锅文化
麻辣火锅起源于重庆。火锅,是四川人的家常便饭,也是外地人来四川必吃的美食,无辣不欢,无火锅不四川。
熊猫文化
中国国宝大熊猫是四川的符号之一,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萌宝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深受世界各国的喜爱。
麻将文化
四川人爱麻将全国第一!对四川人来说,人生最快意之事莫过于不受世事烦扰地打一下午麻将,连杠三次最后再来个“杠上花”,才两三个小时包包头就揣了五六百。
无论是职业玩家还是业余爱好者,四川人对于麻将的热情就如同德国人热爱啤酒,英国人热爱足球。就算不吃不喝,四川人照样能奋战一个通宵。
选秀文化
李宇春、张靓颖、郁可唯、谭维维、江映蓉、张杰、李易峰、吉克隽逸...咱川籍艺人们世界展示了四川人的美丽与勇敢,四川人,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道教文化
道教创教地点在四川成都的鹤鸣山,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酒文化
四川名酒众多,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酒作坊,被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水井坊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烧坊的遗址,作为中国白酒的源头,其史学价值堪与“秦始皇兵马俑”媲美。坊间数百年来酒坊与技艺流传并存至今,是活着的文物,被誉为“中国白酒的一部无字史书”。
三国文化
要说在中国什么文化传播覆盖了全世界,让外国人也津津乐道的话。三国文化那是当仁不让的。不仅仅在国内,在国外那也是众多的粉丝追捧的文化之一。刘备、关羽、张飞的形象深入人心。
剑门关、武侯祠、张飞庙、蜀门栈道...三国文化让人们了解中国,了解四川。
蜀绣文化
蜀绣又称“川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羊年春晚,蜀绣文化传播大使李宇春一首美轮美奂的《蜀绣》至今余音绕梁。
川剧文化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川剧最着名的当属“变脸”,变脸绝技源自传统戏《归正楼》,表现义盗贝戎劫富济贫,遭到官兵追捕,以变脸巧妙脱身。最初,演员脸罩用纸壳面具,后来改用草纸绘制脸谱,依次粘贴脸上,临场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
“变脸”蜚声国内外,刘德华还专程为学习变脸到四川拜师学艺
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490.8万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世居少数民族。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
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第二藏区”、“中国唯一羌族聚集区”、“中国第一彝族聚集区”。
彝族是四川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凉山与安宁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语和嘉戎语,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汉语。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语,其中约60%的人兼通汉语。
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语,其中70%兼通汉语。世居的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语言。洛带古镇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涌入的粤、赣、闽客家人后裔,他们至今仍完整地沿袭着客家风俗,说着有“古汉语活化石”之称的客家方言。
四川是西部客家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以来,逐步形成了以龙泉驿区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岛,客家人口总数达50万,较好保留了客家语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目前约有70万人会讲客家话。
语言文化:
四川话是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巴蜀地区)及周边省份临近地区的主要汉语言,包括汉语西南官话中源自古蜀语。四川话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
成渝话(成渝片)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同时由于四川话内部互通度较高,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
四川的传统文化
1、走人户: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肉、点心、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2、春倌说春: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跋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说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3、拜把子:又称结盟、结拜、换帖等,流行于四川各地方,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
川剧的变脸
四川连厢及肉莲花表演大师牟庆云、四川相书表演大师鲁国华及飞刀花鼓惟一传人刘陶
川剧 【川剧】又称川戏。四川的代表性戏曲剧种。流布于四川和贵州、云南、湖北、台湾等省。分上坝、资阳河、川北河、下川东四条"河道"(地域流派)。成都是上坝派的中心。川剧历史悠久,清代雍正、乾降年间"花部"戏曲勃兴,继有柳子腔、皮黄腔入川,逐渐与四川语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间小调和秧歌相融合,衍化为川剧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及灯戏
形成了风格统一的四川地方剧种。民国初,三庆会剧社汇集五腔剧目于一班,正式形成五腔共和的演出形式。川剧拥有上千剧目,尤以喜剧着称。传统表演程式自成体系,常为其他戏曲剧种借鉴吸收。还有变脸、藏刀、踢慧眼等多种特技表演。1949年后,川剧艺术进一步发展,多次组团到全国各地及欧、亚数国演出,受到观众赞赏,被誉为"天府之花"。
着名演员竞华、杨淑英、笑非、晓艇、蓝光临、刘芸、陈巧茹等,着名鼓师王官福等,均在观众中享有盛誉。?
木偶戏
【木偶戏】成都木偶形成于唐代,此后遍及城乡。当时的木偶叫精木偶,长约0.3米,短小精干,操作方便。上演的剧目如《引凤楼》、《金山寺》、《群仙会》等皆为川剧传统剧目。班社有祥瑞班、瑞乐班、字均班、荣华班等,多在各种神会、庙会及茶馆、院坝等地演出。30年代木偶戏逐渐衰落。
1949年后木偶戏得到重视,组建了专业的木偶皮影剧院。目前成都木偶有大中小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手掌木偶。
木偶制作精细,造型美观,已采用化工原料和纸型塑造。木偶的手签子在衣服之外,称为"外支棒"的杖头木偶,其代表剧目有传统戏《人间好》、《小放牛》、《沉香救母》、《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现代戏有《老公公种红苕》、《调皮的小白兔》、《刘文学》、《雷锋参军》等。成都木偶曾先后应邀到德国、荷兰、瑞典、泰国、日本等国访问演出,受到好评和欢迎。?
谐剧
【谐剧】曲艺表演艺术家王永梭首创的一种"诙谐戏剧"。一人独演,不讲究服饰场面,道具极其简单,演员是剧中唯一主角,即剧中的第一种人--看得见的人;通过舞台道具的依托和语言、表情、动作表演,以不同侧面向观众显示剧中的第二种人--看不见而似乎看得见的人。这是谐剧特有的表演手法。
创始人王永梭早在1939年抗日时期就创作出了《扒手》、《赶汽车》、《黄巡官》等20多个谐剧节目,1949年后又改编了《在火车上》、《结婚》、《十二点整》、《苏二哥》、《打百分》等有影响的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了《王永梭谐剧选》。19。89年四川省举办了谐剧比赛,各省区方言谐剧纷纷登台献艺。
‘捌’ 四川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音乐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58 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四川省青川县
69 Ⅱ—38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四川省茂县
民间舞蹈
107 Ⅲ—4 龙舞 泸州雨坛彩龙 四川省泸县
122 Ⅲ—19 弦子舞 巴塘弦子舞 四川省巴塘县
136 Ⅲ—33 卡斯达温舞 四川省黑水县
137 Ⅲ—34 �6�7舞 四川省九寨沟县
传统戏剧
156 Ⅳ—12 川剧 四川省
221 Ⅳ—77 灯戏 川北灯戏 四川省南充市
236 Ⅳ—92 木偶戏 川北大木偶戏 四川省
民间美术
310 Ⅶ—11 绵竹木版年画 四川省德阳市
320 Ⅶ—21 蜀绣 四川省成都市←←←←←←←←←←←←←←←←←←←
338 Ⅶ—39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四川省色达县
传统手工技艺
366 Ⅷ—16 蜀锦织造技艺 四川省成都市←←←←←←←←←←←←←←←←
以上是四川省的
成都就只有两个是被联合国列为内了的
希望能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