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陕西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至少写三个
陕西历史文化遗产有:兵马俑、唐华清宫、大雁塔、小雁塔、法门寺。
1、兵马俑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2、唐华清宫
唐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3、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
4、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
5、法门寺
法门寺(FamenTemple),又名“真身宝塔”,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
‘贰’ 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宝鸡社火、凤翔木版年画、凤翔泥塑、西秦刺绣、炎帝祭典、社火脸谱、西府皮影、宝鸡剪纸、凤翔草编、面花礼馍、千阳八打棍等等。
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维系陕西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叁’ 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绣——穿罗绣 户县民间布艺老虎 金台罗氏彩塑彩绘 陇县染色剪纸 宜君剪纸 耀州面塑
合阳纸塑窗花 子长刺绣 子洲面花 子洲面花 商州花灯 商州花灯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古典插花 关中传统驯马技艺 民间玩具九连环制作工艺 泥叫叫制作技艺
民间竹扎技艺 雁塔结绳香囊 传统打铁技艺 永寿土梁油制作技艺 陇县花灯制作技艺
岐山油漆绘画技艺 秦源影雕黑陶 传统寺庙营造技艺 张良庙花木手杖 洋县戏剧头帽制作技艺
野生山核桃工艺品制作技艺 杏坪皮纸制作技艺 中华老字号贾永信腊牛羊肉制作技艺
牛羊肉制作技艺 耀州雪花糖 富平县流曲琼锅糖制作技艺 柿饼制作技艺 蒲城水盆羊肉制作技艺
神木传统榨油技艺 原公土席杂烩制作技艺 汉中绿茶手工制作技艺 佛坪竹编技艺 柞水洋芋糍粑
略阳罐罐茶传统手工技艺 白河“三点水”制作技艺 镇坪腊肉腌制技艺 黑龙口豆腐干制作技艺 蒲城芯子 船张芯子 二曲礼仪 关中丧葬风俗礼仪 麟游地台社火 太白高芯社火 华山庙会 吴堡黄河古渡
柞水十三花 漫川古镇双戏楼庙会
‘肆’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有兵马俑、大雁塔、兴教寺塔等。
一、兵马俑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伍’ 陕西有几处世界文化遗产
陕西11处景点
汉长安城 唐大明宫 汉茂陵 唐昭陵
唐乾陵 张骞墓 草堂寺 法门寺
大雁塔 小雁塔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中国段初拟22处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段丝绸之路由陕西段、甘肃段、新疆段组成,国家文物局对该三段的重要古迹和遗址初步推选出了22处景点,作为现存的主要代表性遗产。丝绸之路中国段文化遗产初拟名录由四大类组成。
石窟类有:1.麦积山石窟(包括仙人崖、水帘洞)、2.炳灵寺石窟、3.北石窟寺、4.柏孜克力克千佛洞、5.吐峪沟千佛洞、6.龟兹石窟群(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尕哈石窟、库木吐喇千佛洞、森木赛姆千佛洞)。
城址类:1.长安城、2.唐大明宫、3.骆驼城遗址、4.锁阳城遗址、5.玉门关遗址、6.交河故城、7.高昌故城、8.楼兰故城、9.米兰故城、10.尼雅遗址(和田)、11.玛扎塔格。
墓葬类:1.汉茂陵、2.唐昭陵、3.唐乾陵、4.张骞墓、5.果园—新城墓群、6.苏巴什佛寺遗址。
寺庙类:1.草堂寺(鸠摩罗什)、2.法门寺、3.大雁塔(大慈恩寺塔)、4.小雁塔(荐福寺塔)、5.张掖大佛寺、6.苏巴什佛寺遗址、7.台藏塔、8.西安化觉巷清真寺、9.天水后街清真寺。
‘陆’ 陕西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民俗文化
陕西有八大怪,大多都是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面条宽得像裤带、锅盔大得赛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老碗似盆分不开、家家房子半边盖、有凳不坐蹲起来、妇女手帕头上戴、秦腔大戏吼起来。
‘柒’ 你知到陕西的历史文化遗产有那些吗(至少写三个)
陕西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太多了吧,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小雁塔、法门寺、昭陵、茂陵、乾陵等等,西安一条地铁就能挖出150座古墓,哪座大学没有名人墓都不好意思叫大学,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密度,在全国绝对绝无仅有。
‘捌’ 陕西风俗文化,除了腰鼓,皮影,剪纸外还有什么
年画十大陕西风俗习惯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陕西十大怪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益、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等。
以下是详细
一、面条像腰带
“扯面宽得像裤带”。扯面也叫冰冰(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有这个字)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 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二、锅盔像锅盖
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没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燎(好)乍咧!”
四、泡馍大碗卖
“牛羊肉泡馍大碗卖”可称上是“陕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馍似乎是白来一趟。而牛羊肉泡馍要数回民食品了。
关中人吃饭讲究实惠,肉是大块的肉,馍是硬梆梆的死面托托馍,碗是能盛6两8两的大老碗。刚端上来的羊肉泡馍很烫,呼呼地直冒热气,吃时用筷子从贴碗的四周往嘴边拨,边拨边吃。
羊肉泡的作法主要分煮肉、烙馍、熬汤、掰馍和煮馍。肉要煮得又酥又烂。馍要烙得又硬又黄,还要遇水不化、百煮不烂。汤用牛羊肉骨髓熬成。馍要掰得越碎越匀越好,然后将馍、肉、粉丝、葱、盐、味精等调料加入,在炒瓢内旺火爆煮。
由于烹煮的方法不同,羊肉泡馍为煮馍和小炒。加汤的多少不同,分为干泡(汤少)和水围城(汤多),吃得自有分寸。这种泡馍有干有汤,又热又香,很叫人开胃口。所以泡馍馆,便选用一种耀州(耀县)产的大瓷碗来装盛泡馍。
五、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
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六、帕帕头上戴
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经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对襟夹袄的老汉及老年妇女头上都戴着(顶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关中农村,这里的形,和你在电影里看到的一模一样的。
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汁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七、房子半边盖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何为一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
八、姑娘不对外
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因而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
九、不坐蹲起来
由于关中的男子们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开“老碗会”,贿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加之人们冬天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暖暖”或者“丢方”、下棋。于是,关中人就养成了“蹲”的习惯。外地人说这是“板凳不坐蹲起来”。实际上是人们劳累后歇息的一种习惯。
十、唱戏吼起来
唱戏,指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吼戏者,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观众叫声“好”,这吼戏者的高兴程度不亚于获得什么大奖,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秦腔,听起来“过瘾”、“解馋”、“燎得太(好极了)”。
</LI></UL>
‘玖’ 陕西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石窟类有:1.麦积山石窟(包括仙人崖、水帘洞)、2.炳灵寺石窟、3.北石窟寺、4.柏孜克力克千佛洞、5.吐峪沟千佛洞、6.龟兹石窟群(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尕哈石窟、库木吐喇千佛洞、森木赛姆千佛洞)。
城址类:1.长安城、2.唐大明宫、3.骆驼城遗址、4.锁阳城遗址、5.玉门关遗址、6.交河故城、7.高昌故城、8.楼兰故城、9.米兰故城、10.尼雅遗址(和田)、11.玛扎塔格。
墓葬类:1.汉茂陵、2.唐昭陵、3.唐乾陵、4.张骞墓、5.果园—新城墓群、6.苏巴什佛寺遗址。
寺庙类:1.草堂寺(鸠摩罗什)、2.法门寺、3.大雁塔(大慈恩寺塔)、4.小雁塔(荐福寺塔)、5.张掖大佛寺、6.苏巴什佛寺遗址、7.台藏塔、8.西安化觉巷清真寺、9.天水后街清真寺。
‘拾’ 《世界遗产名录》中我国的37个世界遗产地分别是哪些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单
【文化遗产】
长城,北京故宫,北京颐和园,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孔府、孔庙、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西藏布达拉宫,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家陵寝,澳门历史城区,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大足石刻,都江堰——青城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山西云岗石窟,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开平碉楼与村落,福建土楼
【文化自然遗产】,泰山风景名胜区,黄山风景名胜区,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文化景观】,庐山风景名胜区
【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日本TBS电视台从1996年就开始摄制的世界遗产大型系列纪录片,每周播放一期,迄今为止已经连续播出465集。"世界遗产是属于地球和人类的,保护世界遗产业已成为21世纪最大的国际合作。或遭风化或受人为破坏,遗产也许无法永存,而借助数码技术,一旦凝固于影像,便可以高清晰的再现,永久保存。
"几乎每个摄制人员都曾有与死神擦身而过的情况,有时我们感叹能够活下来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昔日的艰辛,今天在村国弘(日本TBS电视台资深制片人)看来已成了笑谈,但实际上,在这一张张精彩的照片后有着大量不为人知的艰辛乃至危险。
"提起世界遗产,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中国的故宫、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比如创立于1930年的跨越大西洋和瑞典的一个通讯广播站,日本原爆点所在地,法国、匈牙利、波兰的葡萄园,有的甚至是人迹罕至、举步维艰。"村国弘回忆,一个摄影组到柬埔寨某地,后来才知道下车的地方就埋着地雷,如果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在非洲的森林里,一个导演被毒虫咬了,差点送了命;一个工作人员在航拍时差点从飞机上掉下去……
"且不说每个小组需要搬运的摄影器材就有500多公斤,光是拍摄本身就充满困难,比如有的山峰很高,攀越非常艰难;像长城这样的世界遗产,不仅要拍摄它本身,还要表现出它背后的文化、传统;挪威的一个小木教堂,怎么就这一个简单的对象拍出30分钟的纪录片,也颇费周折。"村国弘说。
《世界遗产》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7Gh9I4zgTGW8XkDxZlTJ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