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月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山东博物馆开展首届“山东华服日”系列活动。
《左传》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大地自古有崇尚华服之美的文化传统。记者了解到,今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第四届中国华服日,也是由山东博物馆倡导发起的首届“山东华服日”。从华服爱好者自发组织民间联动到现今博物馆里的“华服热”,华服活动愈演愈热。
博物馆成华服新舞台
4月14日,记者走进山东博物馆举办的“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生活图卷”专题讲座,发现近20个穿着华服的观众。进场前,他们轻声细语地交谈、加微信,或摆出动人身姿与喜欢的文物合影留念,现场云鬓衣香,好不热闹。来到讲座大厅,“华服迷”认真听专家讲述华服背后的文化蕴意,了解华服文化盛行的前因后果。
身着明圆领、藩王袍的“醉酒笑红唇”和齐腰襦裙的“霓裳”(均为化名)表示:“我们夫妻俩都很喜欢华服,因此参加了不少华服‘同袍群’和相关活动。这次丽人行讲座的信息就是在群里看到的。作为华服的业余研究者,我们特意来学习一下。”
华服,别称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相传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后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服饰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具象载体,而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更是蕴含了中国人的礼制观念、伦理习俗和审美情趣等文化内涵。“霓裳”认为,“华服热”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山东博物馆便开始策划举办以古代服饰为主题的相关展览,分别于2012年推出“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特展”,2013年推出“大羽华裳——明清服饰特展”,将大部分孔府旧藏明代服饰公之于众,让观众切身体验中华传统服饰之美与其文化内涵。直到2020年,掀起了一波“华服热”。
2020年9月,“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展览共展出孔府旧藏明代服饰文物及其他辅助展品80余件。据策展团队介绍,展览以核心文物为主,注重营造空间的层次感与沉浸感。围绕重点展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阐释,在空间中把视觉的艺术审美效果和逻辑叙事完美融合,通过设计语言的隐喻,让明代服饰回归历史语境。从“文物展”到“文化展”,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展现明朝服饰端庄仪态与宏美气度的视觉盛宴,是这场展览的一大特点。
与七八年前相比,山东博物馆典藏部副主任庄英博明显感受到,观众汉服着装的变化,她回忆,以前逛展,很多观众上身穿一件汉服,但下面搭配牛仔裤和旅游鞋,如今人们开始重视穿一整套汉服以及头饰、妆容等搭配。“有一个上海来的小姑娘,为了来看‘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专门赶工定制了一件明制汉服,她手拿扇子,穿梭在博物馆中,非常赏心悦目。”
博物馆这波“华服热”,不止是文物本身和华服爱好者参与,还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源。比如,展陈设计团队与独立服装设计师合作,从明代服饰中提取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制作出更符合当今审美的创新时装。文创产品“大明襟风”,自明代服饰提炼出的麒麟、蟒、飞鱼、斗牛四种寓意富贵吉祥的精美纹饰,化身精巧可爱的“冰箱贴+杯垫”二合一功能的纪念品。“实现服饰与文化的美学新连接,让文物真正‘活’了起来,把文化真正用了起来。”山东博物馆产业发展部副主任孙若晨说。
目前,为了延续展览的效果,山东博物馆采取宣传教育不停、系列活动不停、文创产品不停的“三不停”措施,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作了很好的示范。
赤罗衣裳
多元因素促成“华服热”
实际上,博物馆“华服热”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并于201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和“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要求。博物馆“华服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随着国家政策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宣传推广,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日渐兴盛,古代服饰作为其中耀眼的一部分,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热爱。如今,汉服社团不断增加,民间组织日益丰盛,越来越多的华服爱好者开始从浅层的喜欢转入到深层的研究。
“我们会每周组织一次活动,参与者遍布泉城,大家因为相同的爱好汇聚在一起,不仅参加华服日、花朝节等大型活动,也会参与文化知识类等讲座,这对增强文化自信、了解传统文化非常有帮助。”前来参加“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生活图卷”讲座的田洪旭说。作为济南云梓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济南高校汉服联盟的组织者之一,田洪旭身穿明制道袍、搭护和衬袍,头戴大帽,不断与前来参加活动的观众沟通,对华服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讲座嘉宾、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说:“我非常敬佩服饰爱好者们,因为对传统文化的爱好,他们主动探索、查阅资料,而这也会让大家在参展时有丰富的参观体验。”
采访中,记者发现,“汉服热”的出现也催生了较多的汉服生产企业。但是,由于对古代服饰的形制、工艺等缺少专业化的知识,市场上出现了种类质量参差不齐的“汉服”,而真正热爱传统服饰的人也希望有专业机构来指导,并拥有真正接触更多服饰知识的机会。
2012年“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特展”展览展出后,随之出现了几件网红文物,“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便是其中之一,它被称为明制少女心中的“白月光”和“梦中情裙”。记者了解到,该文物火爆之后,有许多商家根据图片进行模糊仿制,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仿制品。2020年“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展览的消息一宣布,便有很多网友呼吁,希望山东博物馆推出官方“花鸟裙”。针对这一现象,山东博物馆利用本馆鲁绣资源,对其进行复仿制,用时33天完成手工绣制,对原物实现了由内而外自表及里的精准复原。
身着带有复原文物图案服饰的刘玉彬,来自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她是汉服圈的“资深人士”。展览期间,她曾多次到山东博物馆看展,见到那些保存完好、色彩鲜艳的文物成衣,她欣喜不已。“这让我有一种和历史对话的感觉。”刘玉彬说。
这是博物馆的一手文物资源优势。作为国内乃至世界明代服饰收藏的“领头羊”,孔府旧藏明代服饰的实物大多保存完好、色彩鲜艳,并且涉及明代不同时期,堪称“半部明代服饰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衣冠大成展览立项之后,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策展团队。由山东博物馆副馆长杨波担任策展人,并成立策展小组,分为内容设计、形式设计、文物保护、文创产品开发、宣传推广、信息采集和活动策划等。”庄英博说,山东博物馆在博物馆展览社会化领域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将独有的明代服饰展现在了观众眼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大明襟风”文创产品
既要传承,也要创新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博物馆“华服热”现象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说,由于时代久远、保存不易,服饰文物很难进行多次、长期的展出。据策展团队介绍,为了尽可能减少展示带来的损耗,“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展览提出“文物未动,文保先行”的理念,选择以平铺式的呈现为主,对展示环境进行了精细的调控,并为每一件适合展出的文物“量身定制”灯具和灯光。
除此,记者发现华服产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传承断层问题。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易被新事物吸引,难以静心钻研传统技艺。尽管近年来潜心研究汉服的人日益增多,但由于传统汉服制造工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汉服制造的传承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针对这一问题,庄英博表示:“目前文创产品设计主要有考据复原、新中式和元素借鉴三个方向,未来我们会更加深入、努力地去钻研传统技艺,将文物展品和现代设计完美转化。”
另外,“华服热”也催生出一大批各类商家,一些机构在没有经过文物考证和专家鉴定的情况下,在产品上使用不恰当的元素。这样虽然获得了经济价值,却极大地损害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对青少年的传承教育。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古代“三月三上巳节”时年轻人的活动。近些年,当故宫雪落、江南初春、大漠落日时,都有当代年轻人穿着华服的身影,岂不美哉?(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 实习生 张 雪 报道)
2. 话剧《丽人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丽人行》是田汉四十年代话剧的代表作。该剧写于1947年2月,当时正是黑暗的旧中国走向光明的新中国的历史转折点,在解放区党和人民对蒋介石挑起的内战进行自卫反击,在国统区人民运动风起云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口号响彻云霄。田汉为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满怀热情地创作了《丽人行》。
3. 《丽人行》主要描述了什么故事
《丽人行》明写日本统治下的上海,暗讽美蒋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全剧以李新群、梁若英、刘金妹三个女性的命运为线索,叙述了沦陷区上海的故事,并通过刘金妹的不幸遭遇,揭露和讽刺了美蒋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刘金妹是三个女性中经受苦难最多的人物,她被帝国主义侵略者日本士兵强奸,做工的工厂倒闭,借印子钱摆地摊横遭没收,最后被迫沦为私娼。她的身上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绝大多数妇女的影子,她的悲剧代表了旧中国最大多数妇女的命运。刘金妹的遭遇说明,善良的人民在沦陷时所受到的苦难在抗日胜利后并没有减少,中国人民所希望的胜利以后的美景全破灭了,人民被骗了。
4.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写的节日是什么
上巳节 又叫做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日”,是古人出门踏青的日子,也是去年男女在野外相会,表达爱意的好时机。
在古代,三月三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唐代杜甫的《丽人行》就是写这个节日的盛况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可惜,宋代以后礼教渐严,男女私会不被容许,这个节日也日趋没落,最终被人们遗忘。踏青也改在清明进行。
不过,幸好西南少数民族仍然保持了三月三这一节日风俗。
在这一天,阖族男女全体盛装出动,举行歌会,狂欢终日,其盛况颇似唐代。
“三月三”是黎族最盛大的传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时候各县、镇、乡、村都要举行隆重的欢庆活动。会场一般设在开阔的橡胶林里,头上绿叶蔽天,脚下“叶毯”铺地,幽邃、凉爽、安谧。难怪“三月三”就成了当地人自由选择配偶而被称为“爱情节”。
传说远古时 代,聚居于昌化江畔的黎族百姓遭受了一次大洪灾。只有一对恋人坐在大葫芦瓢里幸免于难,被漂流到燕窝岭边。三月初三,洪水退去,俩人结为夫妻。男耕女织, 生儿育女,相濡以沫,辛勤劳作,又渐渐使黎族繁衍发展起来。后人奉他们为祖先,每逢三月三便隆重纪念。
节日里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带着糕点、粽子,小伙子们 捕鱼,姑娘们做饭烤鱼,然后把祭品供于有天妃和观音 化石的岩洞口。拜祭毕,青年们来到活动会场,进行射 箭、爬竿、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夜幕降临,岸边燃 起堆堆篝火,小伙子撑开花伞,姑娘们的银饰及贝壳饰物在火光下闪闪烁烁。男女青年都会饮酒对歌跳舞狂欢至深夜。情歌婉转,舞蹈渐起,由平缓抒情而进入欢乐奔放。
5. 杜甫的《丽人行》这首诗好在哪里
《丽人行》是很重要的诗篇着作。这首诗是歌行体,同李白的《长干行》相同都来源于歌谣体系。《丽人行》描绘的是女人在春天盛装去出游的现象。杜甫写过许多仿乐府的歌行体诗,他现已离开了贵游文学,开端寻求比较平淡无奇的歌谣体。李白的诗里边有许多形式上的发明,对贵族的富丽日子多有触及,杜甫这方面的要素相对比较少。越到后期,杜甫越是返璞归真,几乎不做作文字。富丽的东西都拿掉,十分平实。杜甫是写实文学的开创者,李白则是浪漫文学。
读过中国美术史的朋友对《丽人行》应该十分熟,唐代画家张萱画的《虢国夫人游春图》,讲的是同一个故事。可能其时,画家张萱与诗人杜甫都在阴历三月三日这一天,在长安的曲江边,看到贵族妇人盛装打扮到水边去游春。
“三月三日气候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用“新”去描绘气候,是由于烦闷的、冰冷的冬季过去了,气候总算转暖,长安城的曲江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女子。“态浓意远淑且真”,“态浓”是化装十分淡雅,唐朝女人涂的胭脂、贴的花黄,十分富丽,会在整个脑门上画一只凤凰。“态浓”必需要“意远”,也就是精力层面上要够高远,才干平衡,才干美。美常常是两个相反事物之间的平衡。态浓、意远、淑且真,然后“肌理细腻骨血匀”。只要在唐代对女人的身体才会如此直接地描绘,关于骨血的均匀,用最直接的字。宋代今后很少看到这样的言语才能,能够看到唐诗关于人的身体的调查与描绘多么健康。现代诗都很少用“肌理”去写女人的身体,无法像唐诗那样安然地去面临。
下面开端讲衣服。“绣罗衣裳照暮春”,绣着十分美的纹样的罗衣,到了春天现已有一点薄,被暮光照着。“蹙金孔雀银麒麟”,这是讲金子做的孔雀与银子做的麒麟形状的首饰。“头上何一切?翠微叶垂鬓唇。”用翡翠镶出来的荷叶,从脑门与鬓角上垂下来。“背面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腰衱是什么?现在日本人和服后边的那个东西就是腰衱。由于是用珍珠绣出来的,走起路来会特别稳,背面如同有一个靠垫。
6. 丽人行是哪个朝代
《丽人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约作于唐天宝十二载(753年)。此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诗分三段:先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引出主角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次写宴饮的豪华及所得的宠幸;末写杨国忠的骄横。全诗场面宏大,鲜艳富丽,笔调细腻生动,讽刺含蓄不露,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达到了如前人所说“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
来源网络
7. 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
纪 年
��纪年有: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3)年号纪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季节,一季三个月顺次称孟、仲,季,如盆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每月的特殊日子有特定称呼,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一昼夜分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称呼,每时辰两小时。每夜分五更9鼓)每更两小时。此外,鸡鸣指早上三、四点,日出时叫旦、晨、朝,黄昏,人定即亥时相当晚上9-11时。夕、暮、黄错,人定即亥时相当晚上9-11时。
��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七夕
��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礼仪习俗
��1.年龄称谓
��襁褓:婴儿。
��孩提:2~3岁的儿童。
��总角:幼年儿童。
��豆蔻年华13岁女子。
��及笄:15岁女子。
��冠、加冠、弱冠:20岁男子。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50岁。
��花甲、平头甲子:60岁。 耆:60岁。
��古稀:70岁。
��耋:70~80岁。
��耄:80~90岁。
��期颐:100岁。
��2.避讳
��封建社会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 如"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即"民风"。
��3.谦辞和敬辞
��窃:私下、私自。
��敢:冒犯、冒昧地。
��蒙:承蒙。
��请:请允许我、请让我。
��枉驾:有劳大驾。
��惠赐:指对方给以了好处。
��科举职官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拜:授给官职。
��除:免去旧职任新职。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升官。
��革:革除官职。
��罢:罢免、停职。
��免:免除官职。
��黜:废黜、贬退。
��谪:降职远调。
��削:革职罢官。
��废:罢免或废黜。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斥:屏弃不用。
��去:去职,被调离。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擢:提拔、选拔。
��授:封给官职。
��人名称谓
��(1)人名 古人有名、字、号,当大官的死后有谥号。如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名和字间一般有联系,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亮的意思;也有反义的,如韩愈字退之,退之就和愈相反。
��(2)一般称谓。直称姓名,用于自称,称轻视的人或客观介绍。称字、号、斋名、谥号表示礼貌发尊敬。还有称官爵名,称籍贯(如康有为称康南海)。有几项边称的,一般是先烈是先官名,次籍贯,后姓名,如"余在史馆,闻翰林(官名)天台(籍贯)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马副使(官名)鸣录(名)。"
��(3)谦称。王侯自称孤、寡人,大臣自称臣,一般人自称仆、不地、不佞、愚等,女子自称妾。晚辈自称小子。
��古代年龄称谓
��孩提:幼儿时期。
��童龄:换牙时期(七八岁)。
��弱冠:二十岁左右。
��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岁。
��知(天)命:五十岁。
��花甲: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文化典籍
��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
��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着作,又名《吕览》,系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
��《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
��《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岁时历法
��1.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如:辛未三月。
��2.年号纪年 (从汉武帝开始,皇帝即位要设立年号) 如崇祯十四年。
��3.纪月常用序数 (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 阴历每月初一称"朔",十五称"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称"晦"。
��4.干支纪日 如:元丰六月丁丑。
��5.用十二地支纪时
��十二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die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时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代时段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具体一点来说,太常掌管宗庙祭祀与礼仪;光禄勋掌管宫廷的守卫和护从;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工作;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等;大鸿胪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负责外交及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务;大司农又名治粟内史或大农令,掌管谷货、租税、赋役、财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帝。到北魏时期,在正卿之下还设少卿,历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废止。
��三公之说也起始很早,周时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公。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司徒、司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负责军政事务。
��古诗文集命名例谈
��中学语文课本中涉及到很多古代诗文集,这些诗文集的命名除了姓子式(如《孟子》、《孙子》、《列子》)、姓名式(如《岑参集》、《陆游集》)、表字式(如《李太白全集》)、别号式(如《白香山诗集》、《东坡全集》)外,还有其他一些命名方式,如:
��①封号式。古时君王常给臣子封号,封号也能作为集名。如明代刘基,字伯温,封诚意伯,其作品集为《诚意伯文集》。北宋王安石,封荆国公,其作品集有《王荆公诗笺注》。
��②谥号式。古代帝王高官死后,朝廷根据死者生前事迹给予一种褒贬善恶的称号,叫"谥号"。"谥号"也可以命名诗文集,如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死后加谥"文正公",他的作品集命名为《范文正公集》;欧阳修谥号"文忠",其作品集为《欧阳文忠公文集》。
��③官爵式。西汉司马迁曾任太史令,世称太史公,其《史记》又称《太史公书》;唐代诗人杜甫,曾官检校工部员外郎,也称杜工部,其作品亦名《杜工部集》;明初文学家宋濂,曾官翰林学士承旨,其作品集有《宋学士文集》。
��④籍贯式。古代以籍贯称人表尊敬或表自谦雅趣,并常以此作为集名。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河东解县人,也称柳河东,其作品集名为《柳河东集》;宋代散文家王安石,抚州临川人,其作品集名为《临川先生文集》。
��⑤地名式。即以任职地或隐居地地名为诗文集命名,如唐文学家杜牧别墅在樊川,故有《樊川文集》;北宋文学家沈括晚年隐居润州"梦溪园",故有《梦溪笔谈》。
��⑥书斋式。古人常自取或由他人贺取书斋名,斋名也可以作为诗文集的命名。如清代散文家姚鼐,室名"惜抱轩",其诗文集名为《惜抱轩诗文集》;近代梁启超,书斋名"饮冰室",其作品集为《饮冰室合集》。
��⑦年号式。以皇帝的年号作为诗文集的命名。如唐代白居易有《白氏长庆集》,因在唐穆宗长庆年间编纂而得名;苏洵有《嘉佑集》,嘉佑是宋仁宗的年号。
��⑧显志式。以书名显示撰文编书的目的。如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其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行失",宋神宗赐名《资治通鉴》。
8. 杜甫的千古名句丽人行
丽人行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灸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丽人行》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约作于唐天宝十二载(753年)。此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诗分三段:先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引出主角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次写宴饮的豪华及所得的宠幸;最后写杨国忠的骄横。全诗场面宏大,鲜艳富丽,笔调细腻生动,讽刺含蓄不露,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正如前人所说的,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