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婺剧传统文化有哪些

婺剧传统文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08 11:22:32

① 婺剧是哪里的地方戏

婺剧是浙江金华及周边地区的地方戏。

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临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因金华古称婺州,1950年正名为婺剧。

舞台布置美轮美奂、精致入微,整个剧情环环相扣、一波三折,演员扮相俊美、表演流畅,观众席间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从这些年轻演员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希望。”年届85岁高龄的台北市浙江同乡会常务监事徐达仁连连感慨“不容易”。

知名演员

婺剧的名演员有江和义(擅老生)、徐东福(丑),徐锡贵(老生)、叶阿苟(老生)、徐汝英(旦)、周越先(旦)、王金龙(小生)、王景春(老外)、郑兰香(旦)、徐凤仙(旦)、吴光煜(丑)等。

1982 年,浙江婺剧团经过改编演出的《西施泪》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并被该厂第五届" 小百花"奖评选为最佳戏曲片奖。 1985 年改编上演的《白蛇前传》更是别开生面,耳目一新,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赞誉。

近年来剧团曾先后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纪念徽班晋京二百周年、 '93 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 '95 全国现代戏交流演出,新编大型婺剧《昆仑女》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奖,新编大型婺剧《梦断婺江》在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上荣获优秀剧目奖。

② 浙江有哪些传统文化,一种的简介!

一、戏曲:浙江的婺剧、绍剧包括乱弹、高腔在内的多数戏曲文化为浙江独有或辐射至周边省份地区;
二、艺术:浙派绘画、浙派筝艺、浙派琴艺、浙派书法都曾经是中国艺术的巅峰代表。
暂时就想到这两条~以后想到了再补充~至于简介,网络一大堆~

③ 各地的戏曲都有什么特点

地方戏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指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为那一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一方面,地方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地方戏又具有不同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

这是因为,地方戏是“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既传承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期待着在时代精神的表现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方言不同,除京剧外,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据统计,中国的地方戏遍及全国各地。



地方戏生存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总体构成中的众多局部形态,由于感受到日益强烈的文化交流障碍,从而陷入某种生存窘况和发展困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戏就是如此。

尽管地方戏的创作和演出仍在进行,且不时有令人惊喜的佳作出现;但地方戏观众的流失和市场的萎缩,就总体而言却是不争的事实。这说明许多地方戏未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在文化生态发生变化时缺乏自我调适的能力。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地方戏

④ 婺剧中有哪些特技表演

婺剧中特技表演很多,这些特技多来自于古老的傩舞傩戏、百戏、木偶戏和目连戏等。

婺剧有变脸、耍牙、甩发、踢宝剑、甩佛珠、桃花霸、纸人功、穿桌扑虎、原座穿凳、飞锣打叉、蛇步蛇行、大眼小眼、蜻蜓点水、踢鞋穿鞋等20多种特技。

最突出的武功有台劲、姜维霸、红拳、穿刀、穿火圈、18吊、后僵尸跌、前僵尸跌、两头跳等十五六种。

婺剧特技中的变脸是婺剧绝技之一,它比川剧的变脸更加丰富多彩,婺剧变脸分为自然变脸、油彩变脸、吹粉变脸、扯纱变脸等几种。

自然变脸又名“一把捋”,即用手往脸上一捋,运用气功就能改变脸色,这种变脸表现各种不同的感情,如婺剧《断桥》中的许仙,当小青愤怒拔剑追杀时,许仙倏然用手在脸上一捋,急速运气,立即面如死灰,鼻孔凹陷,恐惧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自然变脸艺伶要化淡妆,巧妙运用憋气技法,使面色一刹那呈红、变紫、胀青、转灰等。

油彩变脸又叫“彩色变脸”、“抹脸”,是以油彩颜色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脸部表情。根据剧情发展,角色心态的变化,演员将手掌上的油彩快速地往脸上均匀一抹,整个脸立马变色。失态时抹白色,激奋时抹红色,诧异时抹绿色,惊恐时抹黑色。

如婺剧徽戏《火烧子都》中的子都,因此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为抢头功暗杀大将颖考叔,得胜凯旋后,皇上为其大摆筵席。子都在宴会上内心复杂,几杯酒后,产生幻觉遇见颍考叔的冤魂,惊惶失色。

为表演烘托子都内心的极度恐惧,在一瞬间用猛火和油彩出现另一副面目,脸部由原来的武小生粉脸变白脸、再转红脸,继成绿脸,又显紫脸,旋即现出灰脸等6个不同的色彩,最后以口吹法变为金脸,一共需要变出7张脸。

演员变脸时,后台武戏调度手拿火把、口含白酒,站在饰颍考叔的演员背后。颖考叔大喝一声:“子都,拿命来!”武管事用力朝火把喷酒,火焰猛然射出。

此时,饰子都的演员随锣鼓声“急急风”,一个后滚翻、面朝后台单跪颤抖,继而转身亮相,此时他的脸已变得面目全非。

吹粉变脸是将粉状颜料,预先放在道具中,口吹使其黏在脸上的变脸方法。吹粉变脸的演员脸上必须先有油彩,方能黏住,故往往在抹脸后使用。

如婺剧《火烧子都》中最后一次变脸,子都在庆功宴上举杯欲饮时,杯中先放好金粉,当子都一手端杯,一手遮掩,正待饮酒时,颍考叔冤魂再现,并又一次喷火,饰子都的演员“啊呀”一声,猛对杯中吹气,金粉飘起沾上黑脸,变成金脸,演员一个从桌后翻出的“窜毛”,再挺躯仰倒呈僵尸状,全剧告终。

扯纱变脸是利用带色织物,事先缩藏于额上,变脸时转身迅速拉下即成。婺剧中的变脸有一种是利用绉纱变黑脸。

如在婺剧乱弹《玉蜻蜓》中,与女尼厮混的书生申贵升,在他死的时候,他的头向桌下一低,将绉纱扯下,蒙住整个脸,因绉纱半透明,五官似见而不见,呈死灰色。

婺剧变脸是婺剧表演中的精粹,它在演出时,虽有喷火及马童跟斗小翻动作来转移观众视线,但又不能露出破绽,时间之紧、手法之隐、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为此,婺剧演员必须做到快、匀、净三个字,即速度快、脸抹匀、手干净,非千锤百炼不可,所以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说。观众也对戏中的火烧之猛、翻跌之险、变脸之奇而惊叹不已。

在婺剧中,凡是有鬼魂地府的剧情内容或剧中人心情变化反差很大的剧目,都会用以上婺剧的传统变脸技巧。婺剧除了传统的变脸技巧以外,还同时掌握了四川的扯脸手法,更加丰富了婺剧变脸技巧和表现形式。

婺剧特技中还有一种耍牙,在其他剧种中同样非常罕见。所谓耍牙,就是将两颗或4颗猪牙放在嘴里,利用舌头的滚翻和两腮肌肉的控制,让獠牙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翻动,显示出人物威武的姿态和勇猛的性格。

婺剧界耍牙的佼佼者要数义乌的老名伶鲍济富了。他能耍6颗獠牙,且滚动自如。他在《水擒庞德》中扮演周仓,配以他那绝伦的脸谱,把周仓演得绝无仅有,被我国戏剧界誉为“活周仓”。婺剧耍牙源于古代傩戏、目连戏的表演,从耍牙可以推知浙江特技表演之源远流长。

婺剧特技中的桃花霸又名“翎子功”,也是非常突出的。翎子功就是利用帽上两根翎子的千变万化来刻画人物的情绪、性格,同时增强舞蹈动作的美感。

桃花霸名目繁多,如双轮翎、亮翅翎、双龙出水、燕子衔泥、凤毛麟角、水中照影、蝴蝶穿花等。婺剧翎子功共有85套,数百个动作,是我国戏曲艺术中又一种独特的传奇功夫。

婺剧特技中的台劲,指在一张桌上叠两张方凳。表演者背朝观众立在凳上,然后倒翻而下。

这是早期婺剧各班社在开演前表演的打台戏,一方面为了显示自己演员们的武功,另一方面也为了借此特技吸引更多的观众,为戏台造成热闹的气氛。

婺剧特技中的武功两头跳又叫鼓鼎小翻,指演员能在大鼓上翻62个小翻。

婺剧特技中的飘若纸人又名“纸人功”,是轻功一类的特技。演员犹如悬在半空,低头直臂,左右晃动,前后打转如纸人一般。演员的两只脚尖踮地,利用轻柔的身段功夫,忽而摇摆,忽而左右移动,忽而360度打转,均要显示出如纸在空中飘浮的形态。

飘若纸人要领是演员两脚踮起时,双臂尽量下垂,然后用小碎步移动身子,并要把戏装遮住双脚,这样才不致使观众看出演员们是在用脚尖功夫。飘若纸人特技在我国其他各剧种中均有使用,久演不衰。

蛇步蛇行特技是婺剧滩簧《断桥》中白素贞和小青的表演。白素贞和小青不是人间妇女,而是亦人亦蛇,因此她们在表演中就要兼有两者的风格。

婺剧《断桥》的表演几乎尽善尽美,白蛇和青蛇的台步轻捷细碎,S形地前行,犹如蛇行水面,飘飘欲仙,加上优美的舞姿,使人感到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小青在追赶许仙时,杀气腾腾,一旦停住,就来个三窜头,即把头突然窜抖三下,好似水蛇觅食时凶悍而敏捷的形态。

新中国成立后,婺剧表演《断桥》白素贞和小青的演员已有好几代,最早的要数陈美娟和陈娟弟,其后有徐汝英和金凤茶、刘玉莲和江淑英、倪志萱和朱珠凤、方磊和龚健、方晓蓉和金国娟等。她们表演的蛇步蛇形保持着浓郁的婺剧特色。

大眼小眼特技是婺剧徽戏《火中练》中韩湘子的表演。八仙之一韩湘子到深山拜师学法,三年未归。一天,湘子下山,为试探他的妻子林氏是否变心,就变为丑僧,偷偷潜入花园,当时林氏正在花园焚香祝告,祈求丈夫早回。

韩湘子上前用花言巧语挑逗调戏,林氏让婢女把他赶出,湘子放下了心,变回原身,嘱咐妻子说:“若要夫妻相会,再待三年。”说完隐身而去。

湘子在乔装丑僧向林氏挑逗时,右眼睁得很大,左眼缩得很小,甚至连乌珠也看不到。这种神情将丑僧嗜色如命的心理活动表露无遗。婺剧名丑应阿尧、徐东福都会表演。

蜻蜓点水特技是婺剧徽戏《探五阳》中王英的特技表演。王英在探五阳城时,寻找水源,将右手直立撑地,全身平直,时而表演吃水,时而身子后翘。这一特技显示王英的高超武艺和侦察时的神秘姿态。

婺剧的另一绝活还有踢鞋穿鞋,这是婺剧滩簧《断桥》中许仙的表演。婺剧徽班着名小生范寿棋,能将脚上的平靴踢到头顶,然后又从头顶落到脚尖上,自动穿进。

范寿棋将这特技用于许仙身上。当许仙被白娘娘和小青追赶时,落荒而逃,在慌不择路的情况下,坐地一跌,将鞋踢到头顶上,四处寻找,一无所获。

到处抓摸,原来落在头上。然后将头一耸,鞋子准确无误套入脚尖。这一踢鞋穿鞋的特技,把许仙胆怯惊慌的心情表演得出神入化。

婺剧之所以能深受群众的喜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出神入化的表演特色,而这些惊人的特技和非凡的武功,有很高的难度。正是它的这些独具特色的演出风格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⑤ 婺剧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婺剧的代表人物:陈美兰 张建敏 杨霞云 楼胜 张琳 周志清 郑兰香

⑥ 金华婺剧有哪些剧目

剧目丰富,如《槐荫记》、《合珠记》、《白兔记》、《二进宫》《法门寺》《青龙会》《黄金印》、《孙膑与庞涓》、《三请梨花》、《断桥》、《西施泪》和现代戏《桃子风波》等。

⑦ 婺剧的表演有什么特点

婺剧由于早期长时间在广场上演出,没有进入真正的舞台,所以形成了夸张、粗犷、强烈、明快的表演风格。

在表演中,它还非常注重吸收傩戏等古老剧种的表演动作和程式,拥有变脸、耍牙等大量特技表演。此外,婺剧演员手指和手腕的表演功夫也格外吸引观众的眼球。

婺剧的表演风格粗犷有力,动作夸张生动、线条分明、讲究造型。特别是婺剧高腔、乱弹、徽戏的武打动作,往往吸收民间武术南拳北腿的架势,运用在舞台上就能显示出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

如在婺剧徽戏《月龙头》中,北宋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表演的那一套红拳和滚叉,就是从江湖拳师那里吸收过来的。这套拳术通过演员的演绎,更加显示出了赵匡胤的勇猛和威武。

另外,婺剧徽戏《水擒庞德》中的周仓,其威风凛凛的身段架势和呲牙咧嘴的面部表情,则是通过模仿寺庙里的四大金刚和十八罗汉的动作,经加工提炼而成的。

很多剧种的一招一式都讲究一个圆字,动作呈连续变化的曲线,而婺剧却往往圆中带直,曲线中出现折线和直线,以此来显示动作的力量和感情的强烈,也就是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的表演特点,用他们的行话说就是:

武戏慢慢来,文戏踩破台。

如婺剧剧目《断桥》是一出文戏,但白素贞和小青的蛇步和一连串的舞蹈身段,许仙的吊毛、飞跪、抢背、飞扑虎等跌扑功夫,其动作难度均不下于武戏;反之,婺剧剧目《水擒庞德》是一出武戏,剧中人物却慢招缓式,在乐曲中开打,以舞蹈动作取胜。

过去婺剧服饰没有水袖,因而演员们的手腕和手指功夫就显得非常突出,如旦角的开门、整装、整容等动作,无不注重这手指的颤动功夫;净、生等角色的各种运手动作,也十分注重转腕、翻掌加上亮相时屈腿亮靴底等动作,这与傩舞和佛教舞蹈颇有相同之处。

另外,角色上场时两臂平曲,大拇指翘起,其他四指并拢;起霸时用身子旋转动作;扬鞭催马时鞭梢总是向上等;又与傀儡戏的动作相似。这些手势动作,既表现了各种人物的性格,也显示了这一剧种强烈粗犷的风格。

⑧ 婺剧有什么特色

婺剧是典型的多声腔剧种,它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等6大剧种的总称。婺剧的实际涵义是,它唱腔中的高腔应称作为“婺剧高腔”,以区别其他戏剧中高腔;昆腔也要称作“婺剧昆腔”,以区别苏昆和北昆。其余几个剧种的情况也是如此。

如果继续将婺剧的几大声腔再细致地分类,婺剧高腔可分为东阳侯阳高腔、金华西吴高腔、衢州西安高腔和松阳高腔;婺剧昆腔也可分为金华昆腔、兰溪昆腔、衢州昆腔和东阳昆腔;婺剧乱弹可分为浦江乱弹、东阳乱弹、金华乱弹和处州乱弹等;婺剧徽戏是单一的剧种。

各徽班的剧目、音乐、表演等基本一样;婺剧滩簧可分为金华滩簧、兰溪滩簧、衢州滩簧、浦江滩簧和东阳滩簧;婺剧时调也是单一的剧种,各班社演唱的时调,大都如出一辙。

婺剧是花部和雅部交融流变的结果。它以乱弹为主腔,属于乱弹腔体系。婺剧的形成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明代形成或传入的南戏诸腔中的义乌腔、弋阳腔、余姚腔,在清代发生较大的变化,至清中叶统一被称为高腔。

清代,昆曲在民间职业昆班的基础上形成了金华昆剧。高腔与昆曲的结合,两合班的出现,标志着婺剧的胚胎开始孕育。

第二阶段是乱弹、徽戏、滩簧等在清代传入,并且高腔、昆曲与乱弹、徽戏、滩簧、时调之间,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结合,出现了被称为“三合班”和“二合半班”的戏曲班社,最终形成并诞生了最后形式的多声腔戏曲剧种婺剧。

在婺剧的第二阶段中,三合班就是习惯规定必须能演唱高、昆、乱各18本的戏班。因其流动中心和兼唱高腔的不同,又分为三种,一是衢州三合班,唱西安高腔,班社多以“文锦”取名,如班主姓何,即称何文锦班;二是金华三合班,唱西吴高腔,班社多以“品玉”二字命名,取其三腔合一,声如金玉之意;三是东阳三合班,唱侯阳高腔,多以“紫云”二字作班名。

以后,徽戏传入金华一带,有的三合班弃高腔而兼唱徽戏,于是就有了二合半班的形成,二合半班是从三合班演变而来的。由于高腔难学,且逐渐不受观众欢迎,有的就摈弃高腔,成为昆乱班。

至20世纪30年代,二合半班又以徽戏盛行而吸收了徽戏,并以演唱高腔、昆腔和徽腔为主,仍自称为三合班,但观众认为徽戏不及高腔古老,且18本才能弥一合,而这类班社的徽戏当时尚不足18本,因此被贬称为二合半。

后来,为了统一婺剧的名称,约定俗成,人们对兼演昆、乱、徽的班社,也均称为“二合半班”。在这个时期中,有的徽班也兼唱乱弹,于是便有了乱弹班。乱弹班中因为很多演员都是浦江县人,所以又被称为“浦江班”,主要以演乱弹为主,兼演徽戏。

后来,有的徽班又吸收了滩簧和时调,人称“徽班”,又称“金华班”,以演徽戏为主,兼演滩簧、时调小戏和乱弹戏,这类班社为数最多。

1862年至1908年,金华婺剧班社达40多个。1935年后,婺剧开始有女演员,金华等地还先后办了民生、文化、民乐、小文化等女子科徽班。各三合班、乱弹班也都通过随团收徒等方式,培养了不少出色的女演员。

早期婺剧班社主要在四乡集市、庙会演出,20世纪30年代初才开始进城,他们以金华城隍庙、西华寺等为演出场地,后逐渐开始在长乐、北山、金城、群众等戏院演出。

在此时,这些业余的班社成员,主要由村镇的农民组成,被称为“太子班”。他们在组织初期多以坐唱自娱的方式为主,但是每到迎神赛会的日子时,他们便敲锣打鼓的沿街挨村游动演唱。再后来,开始发展为化妆上台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以留省文工团婺剧组人员与大荣和班合并建立了浙江婺剧实验团,并在金华的其他地方先后成立了一批共和班。各剧团联合招收了200多名学员,培养了一批人才。以婺剧训练班为基础的婺剧实验团正式更名为“浙江婺剧团”,把原定设在杭州洪春桥的团址改设在金华。

浙江婺剧团的成立标志着婺剧走上了新的历史阶段。剧团工作者从寻访演员、挖掘剧目、创新剧本、培养新秀开始,对婺剧进行了发掘,把婺剧推上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并使其登上了我国戏剧的辉煌巅峰。

婺剧是建国后才使用的新名称,在这之前,浙江的这类戏剧被称为“某某班”,也被统称为“金华戏”或者“金华乱弹班”。

华东戏曲改革工作干部会议在上海召开。与会人员认为,金华原有婺州之称,而金华戏又发源于江西婺源,清代时期才流入金华,所以,应仿效华东实验越剧团的命名,将金华戏和乱弹班等剧种合称为婺剧。

浙江省婺剧团成立后,为使婺剧后继有人,婺剧团招收了郑兰香和吴光煜等一大批青年演员。此后,又在杭州创办了浙江戏曲学校婺剧班,该班在全省招收演员和乐队45人,这是新中国第一代婺剧中专生,毕业分配到了浙江全省的各个婺剧团。

老演员们还整理和加工出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如《黄金印》、《送米记》、《孙膑与庞涓》、《米栏敲窗》、《父子会》、《马前泼水》等剧目参加调演。

婺剧进京演出了《双阳公主》、《三请梨花》、《米栏敲窗》、《牡丹对课》、《僧尼会》、《断桥》等剧目,受到了文艺专家的高度评价。

改革开放后,农村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浙江农村业余婺剧团也如雨后春笋,出现了蓬蓬勃勃的新景象。永康县舟山乡婺剧团演出的由浙江戏剧作家顾锡东编制的《姐妹缘》拍摄成连环画在全国发行。

义乌义亭区婺剧团赴首都演出了历史名剧《海瑞罢官》,受到了好评。一个农村剧团走上北京的戏剧舞台,不仅推动了婺剧的发展,也为浙江省戏剧事业赢得了荣誉。

新一代的婺剧人创造着新辉煌。浙江省婺剧团创作了《白蛇前传》、《贺家桥边》、《梦断婺江》、《江南第一家》、《昆仑女》等剧作,在金华城乡演出,使婺剧成为了金华农村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

⑨ 婺剧音乐唱腔有什么特点

婺剧共有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大声腔,六大声腔既能独立存在,其中的高腔、昆腔、徽戏、滩簧之间又有相互的联系。高腔因受弋阳腔影响较深,故又称弋阳腔,它的最大特点是有人帮唱,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

婺剧中的侯阳高腔形成于浙江东阳、义乌一带,也是义乌腔的产生地。该腔用大鼓和小锣作击节乐器,唱腔比其他高腔更粗犷激越,以演武戏为主。

婺剧中的西吴高腔因为流行于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并开设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较西安高腔委婉质朴,且多滚唱,与徽剧雅调有较深的渊源关系。

婺剧中的西安高腔流行于浙江衢州一带,因为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西安高腔在1521年至1567年自江西弋阳传入,但也有人认为西安高腔与明初盛行在金衢的海盐腔有密切关系,海盐腔地方化后衍生出义乌腔,义乌腔流入衢州后又衍生出西安高腔。

西安高腔应是义乌腔流入衢州后杂以乡音改调而成,弋阳腔仅对其影响较大而已。它以鼓为节,有帮腔,唱腔高昂,但较其他两种高腔略低而显流丽典雅。

后加入以笛子为主的乐器伴奏,有时也出现简短的过门,在唱腔上除滚唱仍接近口语和节奏比较自由外,其他部分的旋律有受昆曲影响的痕迹。西安高腔的曲调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尽的特点。

婺剧中的松阳高腔流行于浙江遂昌、龙泉一带,源于明末清初,1875年至1908年间盛行。该腔常用花腔以及高八度假嗓。

以上前三种高腔,均由一人启唱,众人帮腔,锣鼓助节,音调随心入腔,而松阳高腔还加入了管弦乐伴奏。在戏曲界,多数高腔的特点都是锣鼓助节,不管托弦,一人启唱,众人相和,声调高亢激越。而西吴高腔及松阳高腔则均有乐队伴奏,是我国各种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

婺剧昆腔俗称“草昆”、“金昆”,是昆腔流传在金华一带的支派。因为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的草台和庙会,以农民为主要观众对象,所以语言比较通俗,剧情情节曲折,唱腔也不拘泥于四声格腔,婺剧昆腔以演武戏、做工戏、大戏为主。

婺剧昆腔中的金华昆腔、兰溪昆腔、衢州昆腔、东阳昆腔等几类声腔,各自以它们的流行地点命名,没有其他的区别。

在明代之后,昆腔一直被视为婺剧诸声腔中的正宗声腔。实际上,昆腔是昆曲在衢州、金华的一个支流,在语言和曲调上均结合当地习惯予以简化或改变,所以被人称为“草昆”。

乱弹泛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戏曲声腔,因婺剧专攻乱弹的乱弹班多出自金华浦江县,所以又被称为“浦江乱弹”。它以二凡、三五七、芦花为主要唱调,流行地区除金华、衢州、浙江建德外,也常在昌化和桐庐一带演出。

二凡具有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有人认为它源出于流行在陕西和甘肃一代的西秦腔,也有人认为它源于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调;三五七具有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属于早期吹腔。有人认为其形成与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诸腔有关。芦花则源于吹腔一类,受徽戏影响。

乱弹在婺剧中,指唱三五七、芦花调、二凡、拔子四个声腔的剧种。三五七、芦花调由安徽石碑腔演变而来,用笛主奏,曲调华丽、流畅、舒展,唱调字少腔多,后发展为字多腔少的叠板。

二凡是秦腔传到南方后演变而成的声腔,在婺剧中又发展为尺字、小工、正工、凡字四种不同属性的曲调,又各有倒板、原板、流水、紧皮、垛板等不同板式,分别具有激昂、高亢、悲壮、沉郁等感情特点。拔子也有倒板、回龙、原板等板式。按定调性质,二凡一般与三五七相连,芦花则与拔子相连。

徽戏指由皖南传入的徽戏声腔。在清代末年,大量皖南人迁往金华一带,多数是以经商或者随着徽戏经商的路子进入金华等地的。据统计,在当时,金华、衢州两地传入的徽班达30多个,仅1918年前后开设的本地科班就有10多个。

婺剧徽班自成一格,以拔子、芦花、吹腔等老徽调为主,唱西皮、二黄,表演粗犷、泼辣、朴实、健康。剧目有《二进宫》、《法门寺》、《青龙会》等,其中《火烧子都》、《水擒庞德》等的表演风格,在后来的皮黄剧中已少见。

滩簧源自苏州滩簧。在1736年至1820年,金华已有曲艺滩簧坐唱班。有人认为,婺剧中的滩簧腔是由往来于衢州和兰江的花船船娘卖艺带入,先有业余坐唱班,后由婺剧演员演变为戏曲,成为婺剧声腔之一。婺剧滩簧戏的流行地点有浦江滩簧、兰溪滩簧、东阳滩簧等。

时调是明清以来时尚民间小戏的统称,有的来自明清俗曲,有的属南方的南罗腔,有的为油滩,有的源于地方小调。由当地民歌和歌舞演变而成,是一种演唱农村生活小戏的声腔。

以上6种声腔,在婺剧中不是一戏混用,而是各个声腔都有一批专长剧目。最初,高腔、昆腔、乱弹等独立成班,后发展为合班,并有不同的组合,有三合班、两合半班、乱弹班等。

婺剧演员都采用真假嗓相结合的唱法。过去婺剧的旦角都是由男人扮演的,因此演唱时要用假嗓,由于学不得法,只能采纳半假半真的唱法。

一句唱词中,拖腔用假嗓,其他用真嗓,唱起来忽高忽低,忽粗忽细,人称“雌雄音”或“阴阳嗓”。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唱法,但也有不少演员是用真嗓演唱的。

婺剧唱腔颇具特色,技巧有两种,一是老生的高云滚翻腔,二是大花脸的水底滚翻腔。高云滚翻腔又叫“小瞠喉”,真假嗓结合,但听起来像真嗓,声音高亮。

着名的婺剧龙游二合半班老生叶阿苟,在《九件衣》中扮演县官李文斌,当他错判公案,酿成人命,死者的亲属上前欲打时,他唱道:“老兄长,老嫂嫂,且慢动手啊……”当他唱到“手”字时,突然翻到高音,激情澎湃,声惊四座,这就是典型的高云滚翻腔。

水底滚翻腔是婺剧大花脸中独特的唱腔,它的特点是利用喉嗓和胸腔共鸣,使声音发出滚动的震响,犹如滚滚江潮,激荡如雷,十分威武雄壮。婺剧徽班着名大花脸章汝金在扮演《雁门摘印》中的潘洪时,其水底滚翻腔就表现得非常具有特色。

婺剧伴奏乐器有科胡、板胡、二胡、提琴、月琴、三弦、牛腿琴、琵琶和大唢呐、吉子、笛子、笙、箫、先锋和大号筒等。打击乐器有板鼓、檀板、梆、大堂鼓、扁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碰铃、狗叫锣等。

在高、昆、乱合班后,高腔乐器也以昆笛为主奏乐器,辅以提琴、月琴或琵琶、唢呐。西安高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简单的过门,曲调也逐步地丰富起来。

婺剧的伴奏别具一格,它采用大锣、大铙、大鼓,且有长号先锋、胡笳等特殊乐器一起演奏。在婺剧伴奏中,先锋一吹,犹如虎啸龙吟;吉子、唢呐一响,犹如鸡唱鹊闹;锣鼓一敲,犹如万马奔腾;战鼓一打,犹如倒海翻江。这些乐器加在一起使用,表现力极为丰富。

婺剧的这种鼓乐的形成与发展,除了继承自己的传统外,还受到十番锣鼓的影响,如金华、衢州、义乌、东阳、永康、兰溪一带的民间舞蹈龙灯、马灯、鱼灯、虾灯、台阁、罗汉、拉线狮子、滚地狮子等,都是用十番锣鼓伴奏的。

婺剧的鼓乐除了为演员伴奏外,还要在戏的开场和间歇时单独演奏。戏开场前一般都要闹花台,三折小戏演完后又要闹二台,然后接下去演正本大戏。东阳三合班的开场锣鼓叫小鼓头场。

俗语说:“锣鼓响,脚底痒。”婺剧的锣鼓其实是最能使人精神振奋,给人带来欢乐的。

阅读全文

与婺剧传统文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1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8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0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