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化冲击和文化休克是一个意思么
文化冲击和文化休克是一个意思么?
不是的。文化冲击是指一种文化对于另一种文化的冲撞。比如,大中学生重视学习英语的程度远远超过五千年流传下来的灿烂的文化遗产-----国语,有些人四大名着没读过,国外小说倒读了很多。这就是外来文化对于祖国文化的冲击。
文化休克是指某一种文化处于停止不前或者不再发展阶段就叫文化休克。例如我国许多少数名族的文化出于灭绝阶段
㈡ 文化休克的案例分析
一、表现
留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其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心理过程。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大致可人为地分为蜜月期、休克期、恢复期和适应期4期。
在刚到学校的时候,学生会表现出很强烈的新鲜感,不管看到什么都觉得很新奇、兴奋,话很多,非常愿意结交新朋友,在一起谈学习、聊生活。在这个阶段里,学生的情绪是积极的,称之为蜜月期。
在此阶段,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变得不安、孤单,稍微出现一点挫折就开始抱怨,对周围的老师和同学或对某门课程产生厌烦甚至憎恨感。此时,他们往往会特别怀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种怀念使得与现实的差异进一步加深,厌倦感更加强烈,学生会变得敏感、孤僻,对学习没兴趣甚至厌学,喜欢一个人或来自同一邦的几个人组成一个小团体,把自己和外界孤立开。在这个时期,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产生矛盾,处理问题方法简单,是产生问题的多发期。
再经过更长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后,就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即恢复期。在恢复期,随着对新环境地不断适应,留学生的思想、认识也不断改变,逐渐熟悉了这里的语言、食物、风俗习惯,特别是与中国同学问交流增加后,发现自己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了,心里上的孤独、失落感逐渐减少,自信心逐渐增加,于是重新振作起来,对学习和生活又充满了热情。
再后来,通过反复不断地磨合,调整心态,进一步适应新环境,并接受了学习生活状态后,就能很融洽地与周围的人和平相处。这时,学生的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学习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学生间出现问题的频率明显减少,这个时期就是适应期了。
当学生进入适应期之后,自己的交际能力、问题的处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学习和生活也就步人了正轨。
二、教学和管理对策
1.文化背景
在尊重留学生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同时,我校对留学生实行单独、统一的管理,配有专门的留学生公寓、留学生食堂,尽可能地提供舒适的生活服务设施,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由于宗教在这几个国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于留学生不同的宗教信仰,教师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予以重视。对学生在正常范围内进行宗教活动应给予尊重。当学生需要外出进行礼拜等集体活动时,要向学生说明注意自身安全,外出和归来应向有关负责人报告。此外,在日常管理中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其既得到了重视又不违反学校的相关规定。
2.转变管理观念,探索管理方式
(1)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
刚性管理注重硬性命令约束,管理思维是非此即彼,制度是其核心。其优点是利于执行,便于考核,对保障和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制度的硬性规定容易导致管理者与学生间产生矛盾和冲突,将学生置于被动的管理状态,而限制了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即让留学生自己进行对留学生的管理。它的优点在于能激发留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在留学生内部形成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但其缺乏像刚性管理那样的约束力,会使留学生与学校管理者之间产生代沟。我校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了留学生管理的相关文件,这些管理措施和管理本国学生相比既讲灵活性,同时更强调规范性。实践证明,通过留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方法,能够减少留学生的排斥心理,尤其在解决留学生间的摩擦和冲突方面作用明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避免产生对留学生管理的特殊性,如何把握好管理的尺度,刚柔并济,值得进一步的摸索。
(2)变单一的程序管理为分层的目标管理
程序管理要求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明确行动的目标,且交代每一个行动的操作步骤,而目标管理仅需对被管理者明确目标及其工作要求,具体步骤由被管理者、操作层次的人个人自行解决[31。我校对留学生实行校级留学生管理部门与二级学院留学生管理部门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二级学院管理部门在留学生管理中更具自主性和灵活性。其管理成员由二级学院相关领导、留学生专职辅导员、留学生的年级长、班主任和班委组成。其中,班委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充分发挥留学生的积极性,体现自我管理的意识。管理成员根据分工的不同,有不同层次的管理目标和任务,各尽其责。班委和班主任具体管理本班学生学习、生活及思想情况,深入了解班级中的每个同学。年级长和辅导员在协助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将留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向学院留学生管理的相关部门汇报,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做到信息的双向动态流动,快速、高效地解决好留学生中的问题。
在留学生出现文化休克的初期阶段,该方法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其在遇到问题时能妥善解决。
(3)创造跨文化管理条件
跨文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协同不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有效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圄。对于刚到中国的留学生,我们尽力为留学生创造交流和学习的条件。通过组织中国文化专题讲座和涉外人员安全讲座等方式,向留学生介绍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相关法律法规及在中国学习生活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利用我校的地理位置优势,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和风景区参观,让留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和饮食生活,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此外,借助校庆、国际日及文化节的时机,举办以留学生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演出,学生们精彩的演出和独特的表现方式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他们不仅向中国学生展示了其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也促进了与中国学生的交流和学习,增进了彼此的认同感。随着与中国学生联谊活动的不断开展,丰富了留学生的业余生活,扩大了学习和生活的圈子,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帮助留学生树立了自信心,这亦能缓解文化休克带来的不适感,减轻了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3.科学教学模式
(1)树立新的培养观念
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医学教育沿用的是英国的医学教育模式,这与我国的医学教育模式相差很大。我国留学生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①达到我国医学本科生培养的标准;
②达到他国医学生能考取医师执照的标准昀。
这些差异要求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文化特点和教育优势,与国际高等医学教育接轨,进一步探索留学生培养模式。
(2)教学计划和成绩评价
在研究了印度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后,结合我校自身的教学特点,整合了课程结构和考核制度,增加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中核心课程嗍。第一学年还要求全体学生学习汉语,并应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但取消了政治类课程。教材的选择方面,引入了全英文原版教材,同时结合各学科自身的优势组织编写了理论和实验的辅助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基本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成绩的评价采取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成绩按照一定比例综合评定,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实验成绩则通过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来评定,并强调出勤率在考核中的比例,这样做更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做出客观评价。
(3)改革教学方法
留学生思维活跃、踊跃发言及提问、课堂气氛较好,在课程教授中教师采用了PBL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交流的自信心,而且根据学生的反映,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探索和调整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为增进与学生间的交流中,除了语言和文字外,还加入了其它一些表达方式,比如身体语言、面部表隋等非语言方式,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正如语言学家DavidAbercrombie所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
(4)双语教学
英语是留学生普遍使用的一门语言,为了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学校开展了不同类型的英语提高班,并聘请具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外籍教师授课。针对教学中对教师英语听、说能力要求较高,而教师本身在听、说能力间存在着较大差异的特点,外教主要在日常交流、医学英语的规范使用等薄弱环节重点培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学习,教师的听、说能力有明显提高。另外,在教研室,通过邀请外教参与教学讨论、教学观摩等方式,在实践中相互交流、切磋教学心得,为英语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氛围。双语教学在我校已开展多年,其在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营造校内良好的语言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对中国学生的教学中进一步开展双语教学,并逐步向全英语教学过渡,是提高教师英语运用能力和教学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
不同的文化背景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文化差异是导致留学生出现文化休克的原因,了解文化休克,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培养合格的留学生,而且能为留学生教育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㈢ 跨文化交际学吸收了哪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转载]跨文化交际学 概念
2013-11-04 15:08阅读:50
关于英美
博主很神秘,什么也没有留下~
关注
原文地址:跨文化交际学 概念
原文作者:JosephChiang
1、交际 交际是一种符号活动,它是一个动态的编译码过程,当交际者把意义赋予语言或非语言符号时,就产生了交际,交际受制于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不一定以主观意识为转移。
2、文化
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就是文化。
3、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是指因文化感知能力和符号系统明显不同而足以改变交际结果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从对外汉语专业的角度,“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可以这样界定: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
4、跨文化交际学
是一门运用众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交际行为、交际过程、交际规律、和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达到有效交际的交叉性和应用型的学科。
5、言语交际
言语交际是指至少两个人之间进行的、以人际交往为目的的言语行为。是一个说与听的互动过程,其成功与否,取决于交际双方是否能理解对方的语义。 言语交际就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我们内心想法并告知给对方的一种方式。
6、非言语交际
非语言交际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即非语言交际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语言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过程,其交际方式包括了眼神、表情、身势、手势、体距、沉默、服饰、时空利用、副语言等。
7、影响交际的因素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心理因素又分为积极心理因素和消极心理因素,积极的心理因素对跨文化交际起着促进作 用,在交际中主体应当具备平等意识,双方应当具备宽容意思和顺应意识;消极的心理因素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阻碍作用,消极因素包括定式和认知偏见、民族中心主义、偏见和普遍性假设。
环境因素包括因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环境因素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无处不在。
8、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可分为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协调工作。跨文化能力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指文化差异的识别能力;宽容性是指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处理文化的差异的灵活性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交际者根据对方文化的背景灵活调整自己的交际行为, 使交际取得预期效果的能力,二是处理由文化差异而引起交际冲突的能力。
9、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是1960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文化休克又称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症。即当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在试图理解或适应不同文化群体时,由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信念和习惯。会出现不舒服、无助以及不知所措的感觉。
10、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就是按照一定的模式发展而来的。
构成三分模式:这一模式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包括目的语文化知识,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能力;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这一模式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确定了方向。
行为中心模式: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践为中心,其关注的焦点是交际行为或外部结果。该模式是以具体目标为基础的,在短期内可以获得成效。
知识中心模式: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关注中心的,在学校情景中比较受欢迎,这种模式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测试。
㈣ 文化休克的应对策略
针对第一种原因,即本国文化环境中原有角色的丧失,我们应当意识到,既然社会环境是个体无法一时改变的,那么就应该学会自我的文化调适。而这首先需要认识到任何一次重大的文化转换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压力与焦虑,但这种压力与焦虑却是一种正常的社会适应性后果。当一个人遭遇“文化休克”,并可能因此而产生“恐外症”的时候,其不仅需要具有个人的自尊、真诚与信心,而且还需要保持健康的自我意象和重塑个人文化需求的良好愿望。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文化休克”的再度发生,也无法一时摆脱“恐外症”的出现,但至少可以减轻进入客家文化的适应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是再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和“恐外症”心理,也称得上是一种新的文化体验和心理感受吧。
针对第二种原因,即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我们应当意识到,价值观方面的分歧往往是潜在的,不容易察觉的,同时又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有些华人在美国生活几十年,在许多方面与美国白人几乎没有差别,但是,在价值观方面依然与美国自人存在很大分歧。所以,跨文化交际研究者一般都不主张异国人彻底本土化或完全按照本地人的风俗习惯行事。一方面,我们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如果做的不地道,往往会闹出不少笑话:另一方面,跨文化交际并不要求某一方放弃自己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只是要求在交际中尽量理解对方,在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面尽可能一致.以求得与对方更好的合作。
针对引发文化休克的第三种原因,即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的不适,则是相对容易解决得多了。俗话说入乡随俗,饮食等问题的不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步适应。而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交通的愈加便利,人们越来越发现,几乎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吃、穿、住、行了。
文化休克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文化环境造成的。它是从自我标准出发来批判异类文化时的一种文化偏见与心理偏差造成的。只要我们用一种平视的眼光来看待异文化.便会清楚地意识到,这不过是大海中水波荡漾时激出的浪花而已。一种文化既然能够千百年承传下去,就一定有其存在与承传的理由。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审视自我,认识他人,真正做到对异国文化的“奇”而不“惊”,这才是找到了文化休克的真正对策。
㈤ 文化休克的漫谈
文化休克这种现象的产生常常是由于突然处于异已文化生活环境或者是在长期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活环境,后来又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生活环境;也可以是由于同时分别忠诚于两种或多种文化心理时产生的。文化休克常见于移民当中或者是在一个社会内,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因文化生活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候。
关于跨文化和社会文化变迁与心理状态及精神卫生的研究日益被各国各民族所关注。因此,世界各地均有报导,比如:丹麦学者Mirdal曾对女性土耳其移民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女性移民多数有心理和躯体反应,最多的是紧张感。其原因除疾病,职业,居住拥挤因素外,与她们长期夫妻分居,文化水平及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当地文化生活环境冲突,语言障碍等因素有关。同时这些移民在心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焦虑,无助和压抑感。
Graves在新西兰调查结果:并非所有移民都伴有心理问题,如移居新西兰的Ploynesian人,他们文化水平低,城市生活经验少,需供养的人多,但是他们的心理问题却少。通过人格测查发现这些移民多具有攻击性小,较温和等特征,这一因素起到了缓冲社会环境应激的作用。
Gorney从宏观角度曾对美国民族自身发展中的心理卫生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的成就,攻击性和心理苦恼部分,取决于竞争性和人际关系;当有高水平的社会协同性时,人的攻击和心理苦恼就降低,然而成就水平却不受影响。这就是说,人们不必以降低向成就的进取为代价,来换取减低社会压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逃避攻击性和心理苦恼被视为是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但是,通过促进社会的协同性行为,例如:使个体和社会同时都受益的行为模式,可以减弱,甚至消除这种副作用。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国家,国内地区,民族文化,经济发展不同也不均衡,文化民俗也有很大差异。同时,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外来文化的交互影响日渐突出,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在中国东北地区日本人遗留下约三千个孩子。这些“日本孤儿”在民间的帮助下不少人回日本寻亲,据估计,迄今已有近千名日本孤儿和他们的中国家属已迁往日本,也有不少日本孤儿和家属仍留居中国。这些日本孤儿是在中国的文化生活环境中成长并度过了三、四十年,虽说是“回归”日本,但是他们面对的却是一个新异的社会生活环境,自然存在适应问题,在语言、生活方式、经济等各方面会有更大的适应难度。日本学者江田敬介,对日裔86人,中国配偶77人和他的子女203人,在日本生活三个月后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日裔组焦虑、强迫、敌意、恐怖明显增高;配偶组焦虑、敌意显着增高,这种增高与移居动机强烈程度有关,愈强者,增高愈明显。说明当初归住动机越高的人,越显示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其次学习掌握新语言的能力及对新异文化环境的适应,也是重要因素。
文化休克,是当一个人突然处于一种新异的文化生活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社会性隔离,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人的焦虑,抑郁情绪体验的变化都有明显的时间性与条件性。另外,这些情绪与人格、自身价值观也有关系,特别是过分追求完美,害怕失败或好寻求赞许,把自己的愉快认为来自外界等特点的人,最容易引起心理冲突。因此,文化休克的预防,除增加对新异文化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外,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㈥ 文化休克的表现有哪些
文化休克的表现在当一个人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工作时,开始会有一段时间的兴奋期。在这段时间,人们感到新鲜、刺激、有激情。但是,这段兴奋期过后,人们又会进入文化休克期。
文化休克大体经历4个阶段:蜜月阶段、沮丧(或敌意)阶段、恢复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人是有文化差异的,明智的、成功的国际经理人应妥善地驾驭这些差异,使其成为自己的核心能力。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跨越“文化休克”,不仅将对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时间浪费,同时还给失败的外派经理心理和家庭造成难以医治的创伤。
(6)非言语文化休克研究什么扩展阅读:
文化休克这种现象的产生常常是由于突然处于异已文化生活环境或者是在长期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活环境,后来又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生活环境;也可以是由于同时分别忠诚于两种或多种文化心理时产生的。文化休克常见于移民当中或者是在一个社会内,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因文化生活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候。
关于跨文化和社会文化变迁与心理状态及精神卫生的研究日益被各国各民族所关注。因此,世界各地均有报导,比如:丹麦学者Mirdal曾对女性土耳其移民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女性移民多数有心理和躯体反应,最多的是紧张感。
其原因除疾病,职业,居住拥挤因素外,与她们长期夫妻分居,文化水平及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当地文化生活环境冲突,语言障碍等因素有关。同时这些移民在心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焦虑,无助和压抑感。
㈦ 如何在实习中避免文化休克
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提前熟悉新环境的文化模式,增加对新异文化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外,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或者避免接触新环境中的文化模式,避免与新环境建立联系。
文化休克也叫文化震荡症。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而不是指临床上那种由于疾病引起的丧失意识的病理性休克,属于医学专属名词。
㈧ 如何医治留学生的“文化休克”
令留学生深陷消极情感漩涡,"文化休克"该如何医治?
记者_乔丽娟 编辑_彭杏月
本文原载于《留学》杂志第64期
留学是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留学生满怀憧憬地开始这段异国之旅,是否最终能够积极适应当地环境,从而成功融入异国生活,最大化地实现留学价值。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留学生是否具有一种跨文化意 识。
挥不去的“抑郁症”阴影
樊季敏(化名)是上海理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研二期间她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习,可是不到一年,原本开朗活泼的她居然患上了抑郁症。
“刚 到澳大利亚时,我看到满机场的外国人,听到周围的外国话,觉得心里空空的。”由于自己的语言不过关,樊季敏没能和同学们一起出发,只能自己孤身前往澳大利 亚读语言。“后来到了语言学校,班里也没有中国人,我自己做饭、洗衣服,应付考不完的小测验和写不完的小论文,没有朋友也没有太多交流,我心里想:也许我 根本坚持不到毕业,那种孤独太难捱了。”小樊感慨道。后来,她开始有些自暴自弃,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玩游戏、看电影,从中得到一些安慰,可成绩却一落千 丈,连续挂红灯,这让小樊彻底崩溃了。”
原本就深感孤独的小樊,失去了自己仅有的骄傲资本,她开始焦虑,失眠头疼,直到被诊断为抑郁症。满心期待的澳大利亚留学之旅居然演变为一场“抑郁症”的噩梦,这让小樊无法接受,面对未来,她表示自己很迷茫,希望自己可以先恢复健康,再考虑是否要继续留学。
“压力”成留学主要消极情感
樊 季敏的经历在留学生中并不罕见,因抑郁引发心理疾病,使得学业中断,甚至了结生命的例子越来越多。在马德里理工大学读研的“90后”中国留学生李儒陵,曾 因抑郁服毒自杀;在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李扬凯,因抑郁症跳楼自杀;在加州州立大学的林旭因抑郁跳楼身亡⋯⋯这些留学生在国外患了抑郁症,并 最终选择用极端的方式告别了世界。
这些案例和数据揭露了一个事实:留学生因抑郁产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威胁到其生命安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留学生们满心欢喜地开始一段异国之旅时,因为欠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预防,导致留学之路并不成功。
在 留学生活中,“跨文化”意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遗憾的是,这个角色经常被忽视。2015年10月11日,启德教育集团在北京发布《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 应调查报告》,邀请了美、加、英、澳、欧、亚六个地区在读的1221位中国留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社会文化适应各维度上,中国留学生得分最高 的是日常生活方面,最低的是人际交往方面。数据显示,留学生体验最多的消极情感是“压力”,以5分为满分,调查样本的“压力值”达到了3.9 分。
留学要避免:
“蜜月期”在先、“文化休克”在后
针 对以上现象,中国跨文化中心主任庄恩平教授在接受《留学》采访时指出:留学生在留学过程中会面临四个阶段,分别是蜜月期,抑郁期(休克期),适应期和平稳 期。留学生初到异国他乡,周围的生活习惯、建筑风格、人际关系以及价值取向等都与本国不同,这种文化差异会使留学生在感官上受到刺激,从而对新的生活产生 兴奋感、好奇感和极大热情。这一阶段往往被称为“蜜月期”。
留 学生在“蜜月期”阶段,心理适应程度较高。但这种文化刺激时间不会持续很久,往往是数天到数个月不等,最长的不会超过6个月。随着留学时间的延长,当与周 围的同学、朋友和教师建立了深层人际关系时,便会出现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焦虑感,从而造成心理上的震动,随后即跌入“文化失衡”的低谷。
文 化冲突也叫做“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当一个人初次进入异文化时,文化刺激所带来的兴奋感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弱,文化差异对心理的负面影响便会显现出来。内在的文化积累与外 在的文化移入所引起的急剧变迁往往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冲击与震动,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不适。在这一阶段,留学生由于文化休克、不适应新文化所引起的 心理反应往往表现为内心深处的失望感、孤独感、寂寞感、思乡感、挫败感、无能感、无安全感、缺乏自我价值感,以及外部的焦虑、易发怒、精神抑郁、自我封闭 等情绪和行为,如不知所措、惶恐不安、畏惧、反感、恐慌、抗拒、抵触、逃避等。
这一阶段是留学适应最关键的时期,如果积极调整可以进入到平稳期,就能重拾“蜜月期”的激情;反之,如果任其发展,则会出现许多不必要的悲剧。
“非中国朋友的支持”
更能助力留学生适应当地文化
调 研数据显示,留学生最常接触的四大社会支持来源中,获得的主要支持来自“家人”,其次为“中国朋友”“教学教务人员”,而与“非中国朋友”的人际互动较 少。大部分留学生还是停滞于“分离模式”阶段,学习和生活乃至日常娱乐各个圈子里全是和自己具有一样背景的中国同胞,没有融入当地的主流文化圈子,即使面 对国外文化体系里的一些优秀部分也是不屑一顾,丧失甚至拒绝了本可以学习、发现和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精华的机会。从海外留学的自身价值来看,也就失去了远离 父母亲人、不远万里、花费昂贵地来到国外留学深造的根本初衷。
庄 恩平认为:相较于“中国朋友的支持”,“非中国朋友的支持”更能够正面影响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当地朋友对于东道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更熟知,他们能够为留学生提供即时、有效的跨文化知识和信息,并具备提供实际帮助的基本能力,因此对于中国留学生学习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沟通技能和适应策 略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
李 雨涵是一名就读于美国东北大学的研究生,她在美国的生活非常精彩。采访中,对于怎么样避免文化休克,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打工是一个不错的减压方式。刚 到美国时,我在课堂上一知半解,课后也不愿意和同学一起去购物,经常独自一人去学校旁边的咖啡馆学习和看书。就在我觉得自己已经快到抑郁症边缘的时候,偶 然听到咖啡馆缺人的消息,于是毛遂自荐。后来,我和其他店员成为了好友,也和许多来买咖啡的中国学生熟识了起来。美国的留学生活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这 种调节方式得到了庄恩平的认可,他也对留学生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多参与当地的体育活动,多与当地朋友结伴出游旅行,多去品尝当地的美食,这样就会与当 地人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和谈资。学习期间还应积极寻找实习工作机会,参与社工组织活动。如此,即可形成更广泛的人际网络,又能深入了解海外的主流文化价值、 法律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习俗,毕业后无论是回国就业还是在当地找工作,这些收获都会很有帮助。”
㈨ 引起文化休克的原因
“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休克”本来是指人体重要功能的丧失,如身体失血过多,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但是,当一个长期生活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相异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其在一段时间内常常会出现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
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处于一种社会性隔离,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而不是指临床上那种由于疾病引起的丧失意识的病理性休克。这种心理状态的产生常常是由于突然处于异已文化生活环境或者是在长期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活环境,后来又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生活环境;也可以是由于同时分别忠诚于两种或多种文化心理时产生的。文化休克常见于移民当中或者是在一个社会内,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因文化生活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候。
近年来关于跨文化和社会文化变迁与心理状态及精神卫生的研究日益被各国各民族所关注。因此,世界各地均有报导,比如:丹麦学者mirdal曾对女性土耳其移民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女性移民多数有心理和躯体反应,最多的是紧张感。其原因除疾病,职业,居住拥挤因素外,与她们长期夫妻分居,文化水平及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当地文化生活环境冲突,语言障碍等因素有关。同时这些移民在心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焦虑,无助和压抑感。
㈩ 男友在我不在的时候加了别的女生q为什么游戏里的。
乎 死 你 客 服 ⓠ ⓠ :5010 1333
-
-
-
--------------------------------------------
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的研究在国内已渐成态势。跨文化交际包括不同的研究领域:(1)对陌生环境的心理反应研究,如“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U曲线和V曲线以及减少不确定性理论;(2)跨文化适应(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or
adaptation)及涵化(acculturation)研究;(3)跨文化交际效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简称ICC)研究;(4)价值及价值取向研究;(5)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研究。虽然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了解在不断增多,认识在不断提高,但理论化程度不够高,基础理论建设薄弱仍然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学科化发展的困难所在。正如传播学先驱卢因(Lewin)所说:“没有什么比好的理论更实用了。”因此对相关学科理论成果的借鉴不失为一条出路。现代图式理论(Scheme
Theory)是认知心理学兴起之后,在70年代中期产生的。由于图式概念有助于解释复杂的社会认知现象,很快被社会心理学家所采用。90年代以来图式理论又被运用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与其他理论相比,图式理论兼具描述和解释功能,并可以籍此开展一些实证研究,因此应当引起重视。
一、什么是图式
当人进人一个熟悉的环境,就可能根据记忆中原有的知识进行相应的思维或行动反应。比如我们看到在一个台子上有两名壮汉挥舞着拳头攻击对方,而周围有许多人观看,依据我们原有的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可以知道这是在进行拳击比赛,如果我们还具备对拳击比赛规则
(进一步的认知结构)的一般了解,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欣赏比赛,否则就只看到台上台下的“野蛮”行动了。这个例子说明我们会自然地把个别刺激物放在一个预存的认知结构,即图式中去认识。图式就是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每个人头脑中都存在大量的对外在事物的结构性认识称为图式(schema)。图式是对我们生活中的事物的大量个别事例的抽象,图式总结了这些事物的重要特征。这些图式很象自然分类,它们包含一些事物的某些特征和品质,但通常并不是清楚界定的绝对的归类,比如树的种类有很多,但一般都包括树干、树冠、枝叶、甚至花果等等特征。当人们看到一棵从未见过的“树”时,虽然不知道它的种类和名称,但是基于头脑中一般的图式,可以很快断定是“树”而不是别的东西,当然越接近头脑中原型的越容易断定,比如高大的乔木比矮小的灌木更接近原型,也更容易判断。图式不仅指对事物的概念性认识,也包括对事物的程序性的认识。比如对婚礼形式的认识,对会议形式的认识,以及对于商务谈判过程的认识等等。
图式的概念最早来自19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他把图式(schema)看成是“原发想象力”(proctive
imagination)的一种特定形式或规则,籍此,理解(the
understanding)可以把它的“范畴(categories)”应用到实现知识或体验的过程中的多种感知中。[2]瑞士着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在20年代就考察了“图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3]
30年代英国试验心理学家巴里特(Bartlett)有关记忆的研究被看成是图式理论所赖以建立的经典探索。他让参加试验的一些英国被试了解一个爱斯基摩的民间传说。故事的最初意思是一个要死的人的灵魂(黑物体)在日落时从嘴中离开躯体。但是当这些英国被试去复述这一故事时,却发现他们不是遗漏了带有原先文化特征的内容,如“黑物体”,就是把相关事实解释为他们能理解的东西。试验表明,人们没有按照字义来记住故事的事实,而是把事实同化于他们所具有的带有本文化特征的图式中。人们改变对故事的记忆来使它们和它们的文化准概念一致。[4]人们对故事的“改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图式。巴里特认为图式化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在回忆时,图式帮助记忆检索,而且图式有多种形式。他认为图式的存在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回忆故事时会改变某些细节。[5]
随后几十年图式的概念又有了不断的新的发展。按照权威的社会心理学网络全书中的解释,图式是“代表个人对事物、人或环境的知识的认知结构,它包括对所认识的对象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图式是对一个整体的抽象,侧重于许多事例的相似之处。图式可以帮助人们简化现实。更重要的是,图式指导人们处理新的信息。图式会建立对未来信息的期待,帮助人们把外在刺激的若干细节与一个总体概念相联系,而与之不一致的信息则会被过滤掉。”[6]
现代图式理论是在吸收了理性主义关于心理结构的思想和经验主义关于以往经历对心理具有积极影响的观点,又在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关于表征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他们认为图式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对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而学会和获得的,具有后天获得性。
大量研究证明,图式是储存在头脑中的,是从以往经历得来的,是对反复出现的情况的概括认识,它省略了细节而概括了一些相似情况的共同特点。比如人们在生活经历中形成了关于“桌子”的一般概念而省略了对桌子的形状,制造材料等等的细微差别。人们也依据头脑中的图式对新形式的“桌子”进行判断。随着认识的扩大,人们也会对头脑中的“图式”进行自动修正。
很多图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存在等级排列,被称为“图式塔(schemata)。比如“桌子”的概念可能和“椅子”“柜子”等相联系形成“家具”的概念,“家具”又可能进一步和“房屋”等概念相联系。
图式化认知是指当头脑中的某种图式一旦形成,一些细节就丧失了,而代之以结构化的抽象。比如我们从无数具体的树中抽象出树的图式,而当这个图式一旦形成,我们提及树的概念时就不再以具体的某棵树为参照了。图式化认知常常是无意识进行的,它影响人们对信息的加工以及人们在特定情况下所采取的特定的行为方式。比如一个在学校里学习过几何图形分类的学生能比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更快地识别图形;再比如一位熟悉社交宴会的人与一位初次赴宴的人相比,由于固有图式的作用,前者能表现出更多的适应性,并采取适当的行动。研究表明,图式以一般期待的形式存在,并通过个体的知觉、记忆和推理过程来预测和控制个人的外部世界。[7]
二、社会交往图式
作为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图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交往图式则是人们在社交环境中对于面对面交往的知识进行概括而形成的认知结构。同一文化中的成员常常会进人相同的情况中,比如婚礼、葬礼、探亲访友、互赠礼品等等,因此会在头脑中形成类似的图式。而在活动中他们还会进一步收集与图式相关的信息,从而使图式更抽象、更稳固、更准确、更实用、更得心应手,图式化过程又转而强化了他们作为文化成员的行为特征,例如对同一文化中的成员,我们一般在年长者身上能看到更多的文化的特征。
社会交往图式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几类[8]:
1、事实和概念图式(fact-and-concept
schemas)是关于事实的一般知识图式。比如具体的每一个苹果从形状、颜色甚至斑痕都和其他的苹果不同,但是人们头脑中关于苹果的图式是相近的。也许每一辆自行车都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有一个车把、一个车架、一个车座和两个车轮。再比如,人们对北京的印象和了解各有不同,但对“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一事实的认定应是共同的。
2、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是关于不同类型的人的知识,包括人格特征。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人进行评判,如“某某很神经质”,“某某很内向”,“某某平易近人”。因为我们头脑中预存了“神经质”,“内向”,“平易近人”等个人类型图式,所以常常套用在一些人身上,我们会据此对人进行划分。有时候个人图式会和社会“刻板印象”或“偏见”相关,比如认为犹太人聪明而吝啬、法国人浪漫、英国人冷漠、德国人严肃而刻板、美国人慷慨大方又傲慢无理等等。在美国好来坞影片中常常会看到简单图式化的人物表现,如落难少女一定是金发碧眼、外形纯真而身体柔弱,华人一定是长辫细眼、武功高强等等。当人们用特定的图式架构来认识他人时,常常表现出一旦看到对方具备某一种特质,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也具备其他相关的特质。比如认为“漂亮的”人一定“聪明”,“热情”的人一定“大方”,而“丑陋”的人一定“愚蠢”或“凶恶”等等。
3、自我图式(self
schemas)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以区别于他人。它是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概念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自我的一种认识和判定,它和自我预期(self-fulfilling
prophecy)紧密相连。自我图式可能包括“智慧”、“独立”、和“敏感”等各种维度。
人一旦在自己心目中形成一定的“自我图式”,就会用此图式来理解或解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比如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个性,个人会在发表意见时标新立异,并谢绝他人甚至家人的帮助。而没有这种“独立”的自我图式的人则不在乎自己在这方面的表现。那些强烈地倾向于沿着某一维度组织他们行为的人被认为具有该维度的图式。
4、角色图式(role
schemas),是指对在社会中或在特定情况下具有特定身份角色的人的行为的认识,这种角色图式会产生特定的角色期待。比如有人认为妻子应该是贤妻良母,既要侍奉丈夫,料理家务,又要孝敬公婆,养育儿女,有人则认为妻子是比翼双飞的人生伴侣,既是闺中知己,又是事业伙伴。再如对教授的看法,不仅要教好书,还要搞科研,不仅能教好一门课,还应该学识渊博,为人师表等等。角色图式也和所谓的“刻板印象”有关系,比如认为女人是情绪化和软心肠的,亚洲人比较勤劳等等。
5、情境图式(context
schemas)是对社会交际的情境场合以及相应的适当行为的认识。情境图式帮助人们识别环境,并采取相应的适当行动来实现目标。不同文化中社会交往情景存在差异。比如同样是葬礼,中西方差别也比较大。西方一般是去教堂参加葬礼,着黑色服装,送鲜花。而中国一般是去死者家中看望,守灵,着白衣,送钱物,参加出丧和随后的宴请等等。再比如,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日本人除付保险赔偿外,肇事者往往要去医院看望伤者,但美国人却没有这一习惯。
6、程序图式(proceral
schemas)也可以称为草案(script),和情景图式相连,是对经常发生的事件的有序组织的认识,包括采取恰当步骤和行为规则。比如有上医院就诊经验的人,对如何挂号、诊治、检查和缴费的过程比较熟悉,就比较能争取主动;再如中国学生对如何申请学校和申请奖学金不太熟悉,感觉比较困难和麻烦。此外还有各种社会交往程序,如登门拜访,出席各种活动,处理企业中上下级的人事关系等等。
7、策略图式(strategic
schemas)是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办法的认识。对情景的识别也会影响到人们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办法的选择。比如在中国,当个人遇到思想或情绪问题时,常常求助于朋友的解劝和帮助,而在美国可能主要求助于心理医生。对策略的选择往往和人们对某类问题的熟悉程度有关。比如医院里经常处理急救的大夫比没有急救经验的人更善于找到解决办法。策略图式也常常和克服各种条件限制联系在一起,比如消防队员要具备争取时间和应付各种意外的知识,登山队员也要具备各种野外生存的知识和能力。所以策略图式往往和专业相联系。
8、情感图式(emotion
schemas)是对愤怒、恐惧、嫉妒、孤独等情感的认识,它们来自个人的生活经历并储存在长期记忆中,而且会和其他图式相联系相伴随。虽然图式主要是一种认知结构,但研究表明它们也往往和特定情绪相联。比如一见到牙医就会感到紧张或恐惧等,曾受性暴力袭击的纯真少女可能终其一生都对性持否定性情绪等等。这些和一定图式相联系的情感反应在社会交际中也有很大作用。
所有这些社会交往图式都是随个人经历而产生的。个人在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和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外部世界以图式化的方式构成个人头脑中的世界。同时个人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这些也储存在记忆中成为图式的组成部分。由于个体的生理差异和个人经历的差别,社会交往图式也存在个体差异性。
如前所说,各种图式可以构成相互联系的图式塔。各种社会交往图式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特纳(R.M.Turner)在人工智能研究中表述了计算机对人类行为的模拟过程:
首先,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们尽力识别是否认识这一情况。这就需要从记忆中追寻一个甚至几个情景图式(context
schemas);然后,当类似于当前情况的情景图式找到之后,该图式会随即提出一个要实现的目标;当目标确定以后,又会进一步寻求完成这一目标的策略图式,而这种策略图式不仅要和情景图式相关,而且和自我图式、角色图式以及其他图式相关联。(可以想象一个有强烈自我倾向的人和一个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身份的人所选取的策略图式会有所不同。前者可能把个人获利和个人的幸福感受作为追求的目标,后者可能更认同于角色而牺牲个人利益。)当策略图式选定之后,程序图式(proceral
schemas)将会提供一系列的行为步骤指导人们的行动。并且,在采取行动的过程中,人们又会进一步判断情况,选择情景图式,从而在更具体的情况下依据与之更相应的图式来行动。[9]当然,这只是理想的理论模式。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进一步修正原有图式,建立新的图式,因为缺乏特定图式而造成的行为失当和达不到既定目标也是常有的事。总之,图式对人的社会交往有重大影响,它会影响人对信息的选择、提取、加工以及个人的行为取向。一般情况下,来自于经验的图式化认知有助于我们快速而又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当认知中存有空隙时,图式有助于填补漏失的信息,图式还有助于我们产生合理预期,以避免不良后果。但同时图式化也常常导致认知上的主观、简化、片面和顽固坚持原有看法,妨碍人们对信息的全面准确接收。[10]
三、图式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当一种文化中的成员所生产和传递的讯息被另一种文化的成员所接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美国传播学者波特和萨姆瓦(R.E.
Porter & L.A.
Samovar)认为“对跨文化交际的最佳理解在于对社会事物认识上的文化差异”[11]。按照图式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传受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经历可能存在很大差异,由此个人头脑中的社会交际图式也会有很大不同,由此而影响了他们对讯息的选择、理解和加工以及行为方式。跨文化交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减少误解,增强跨文化的适应性。
跨文化适应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面。按照金•
杨(Young Yun
Kim)提出的“适应理论”,“(文化)适应是在一种文化中已经完成基本社会化过程的人与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持续地长期直接接触而发生改变的过程。”[12]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为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而改变原有生活方式,与当地人交往和发展关系。换句话说,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人原有的社会交往图式由于环境改变而被弃置不用或发生改变,同时要逐渐获得新的社会交往图式。
交通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各种自愿或非自愿的原因离开本国本地区到异国他乡生活。如商人、外交官、外籍劳工、留学生、国际志愿者、移民、难民等等。对于无需在当地生活的短期逗留者如旅游者和公务出差的人来说似乎不存在跨文化适应的问题。移民、难民等长期居留的人和在特定时间内在异地求学和工作的人在停留时间和停留目的上有所不同。对于后者来说,研究跨文化适应更有意义。因为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尽快适应以完成既定目标,同时当他们返回本土的时候还会面临新的“返文化适应”。图式理论可以用以进一步解释跨文化适应中的种种现象并为跨文化适应的训练提供帮助。
首先,个人的社会交往图式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个人受所处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强化的,是由于不断遇到类似情况而自然形成和发展的,常常是不自觉无意识的。但是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而缺乏相应的图式,会造成如下几种困难:
一是在跨文化适应中,由于对特定的环境缺乏相适应的图式,
人们难以对环境和情况进行有效识别,也难以做出有效反应,由此导致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心理焦虑。这是在跨文化适应中最常遇到的困难。比如在国内很少乘坐地铁的人到了日本东京,不太适应地铁的各种标志和换乘办法而感到出行困难;初和日本人打交道的美国商人也常常因为弄不清日本人说话的真实含义而发生误会。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甚至在公共休息室里都会感到“不知所措”。[13]
二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图式图式而不能预测或控制形势及事态发展,难以选择适当的策略行为。例如一位中国农村妇女初到美国,因为语言不通、经济困难而不知如何向当地人或医疗机构求治生病的孩子;当她给孩子使用了随身携带的药品,又因为药品过期而被指控为虐待罪,被暂时剥夺对孩子的抚养权;后来又因为无法接受这一痛苦的事实而不断给当局指定的抚养人打电话要求接回自己的孩子,从而又面临“骚扰罪”的指控。[14]这一极端事例表明,如果缺乏相应的情景图式,人们将无法准确识别情景(context),而缺乏相应的策略图式,也难以完成目标,从而造成适应困难。
三是在跨文化的环境下,由于缺乏获取新知识的图式而影响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比如很多中国留学生在国内都是聪明自信,而初到美国却感到学习困难[15],这是由于缺乏美国式的教学方法训练而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
四是在跨文化背景下,由于缺乏相应的情感图式而很难与当地人实现情感共享,也常常体会焦虑不安、孤独和“局外人”的感受。比如中国留学生感到很难和美国人交流饮食的乐趣,也很难理解对方对棒球赛的热情。中美对“情感交流”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16]
其次,完成基本社会化的人,由于头脑中固有图式的存在,对环境常常采取图式化反应。图式化反应在相同或类似的情况下,比较准确有效,但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如果对情境识别发生错误,常常导致目标选择和策略选择的错误。自动进行的图式化反应常常直到受挫为止才开始反思,调整或改变,同时会伴随相应的情绪图式。比如中国留学生焦林初次在美国大学参加新生劳动,曾主动帮助一名女生抬木板,没想到却受到对方“性别歧视”的谴责,使他陷入困境。[17]也有不少留学生初到美国时,错把美国人“什么时候一起吃饭”这样的问候语当成是邀请,造成各种麻烦。[18]基本社会化的人对环境的反应常常是“图式”驱动(schema-driven)而不是
“数据”驱动(data-driven),是反应型而非学习型。在原文化中社会化程度越高的人,其跨文化适应性越差,适应中困难越多,因此人们常常发现大人比小孩适应得慢,语言能力弱,对当地文化了解少的人比语言能力强,对当地文化了解多的人适应慢。研究表明,9岁以下的儿童在移居国外后基本没有“跨文化适应”的困难,而15岁以上的人在跨文化适应中则会比较强烈地感到“文化冲突”。
以往的跨文化适应理论常常突出强调个人特征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如跨文化交际效力(ICC)理论中就强调要从动机、知识和技巧三方面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力,个人应具备并着重培养诸如尊重、宽容、容忍模糊、移情等能力。[19]但是图式理论更多地强调个人、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它强调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对个人图式的形成包括个人的社会认知、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影响。以往的理论虽然承认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但都是笼而统之,缺乏一个准确的核心概念,而图式理论则用图式(schema)这一概念使之具体化,便于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它还突出强调了情景图式(context
schemas)对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作用。在跨文化适应中人们需要识别不同的情景,并学习与之相应的社会图式,以保证行为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这进一步增强了跨文化适应训练的可操作性,比如加强外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在研究中也可以进一步考察在相同情景下不同文化的人的社会图式差异所导致的行为和思想差异,或不同文化中的情景差异,从而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力。总之,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图式理论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展现了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