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有些人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的本源易经的精神是什么呢
古时有三易,《连山》、《归藏》和《周易》。《连山》是我国最早的易学经典,为三易之首。《连山》除了记载占卜之术,还记载有排兵布阵,驾驭万物、撒豆成兵之术。《归藏》除了记载占卜之术,还记载有辟谷养生、修仙捉鬼捉妖之术。《连山》、《归藏》早已在上古或者殷商时期失传。只有《周易》流传了下来,《周易》只是继承了《连山》和《归藏》中的占卜之术,并经历千年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模样,是数千年占卜文化的结晶。
《易经》的形成,是《易》学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变化,汇总而来的结果。那么,什么是“易”?“易”学的本源是什么?“易”学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
因此,《易经》的科学性,毋需质疑。易学的本源即占卜,以预测吉凶祸福,而占卜本身就是一门应用科学。以占卜为方法,以求测吉凶为目的,以教人如何趋吉避凶便是《易经》的本源,便是这部经典最本质的功能。
㈡ 易经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文化之源
一,易经是什么?
易经是容易学习之经。
这话是湖南的黄鉴先生说的,虽然浅近,但有一定道理。
易有三义,简易当先:简易、不易、变易
世界太复杂了,不把它简单化,就看不清、把握不住
宇宙每天都在动,我没有办法不让它动,但我可以让自己静下来。
宇宙很大很深很远,我没有办法把它的每一处都看透,但我可以从自己的小宇宙入手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大宇宙与小宇宙是同息共通的。
所以,万事从简,最简单的,同时也就是最复杂的。
以不动应万动,以不变应万变。
这里面,既有简易,又有不易。
不易,还有一个意思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和大原则是不变的,长期起作用的。
宇宙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我们就需要每时每刻关注它,需要与时俱进,不能用老眼光来看问题,不能用老办法来解决问题。这个,自然是变易精神了。
所以自古来说,易学是作为儒家,道家地位最高的经书,排名第一,素有易,诗,书,礼,乐之称。国之文化,为国学,大体分为儒、释、道。而鲁迅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基在道教,道教思想的产生源于易经,所以,道教也是为一一个先思想,后宗教的一个宗教,他承载着我们众多的文化底蕴,从古至今。
㈢ 有人说《易经》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本原,这种说法有什么依据吗
这个问题,从《易经》自身的发展过程和《易经》中国文化全方位影响两个方面,就可以说清楚。《易经》是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被称为群经之祖。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由此可见。
汉唐之际,佛教思想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儒道思想结合,魏晋时期兴起玄学。到唐宋,儒家知识分子把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创造新的思想成果,这就是理学。周敦颐及二程思想的哲学根基就是就是建立在《易经》之上的。所以,周敦熙最重要的着作是《太极图说》。儒家哲学到宋之后,就不必多说了。
㈣ 被誉为文化起源,《易经》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易经》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实证。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只是一昧的去思考,而不做出任何行动,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应该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实践,去找出最适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因此《易经》这本书当中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实证精神,而不是我们的思维能力。
总之,《易经》这本书告诉我们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自己去实践,为只有通过实践之后,你才可以发现到底什么是真正合适的。
㈤ 为什么说《周易》是中华文化的起点
《周易》是《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古人都喜欢算卦,很迷信,信佛信天信命。《周易》和马克思主义都是唯物主义,但是《周易》是朴素唯物主义,而朴素唯物主义就是信金木水火土,在古代传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一俗语也有关系,年过七十的姜太公在河边钓鱼,在第九九八十一天的时候,姬昌来了。
科学是在寻找最根本的规律,而易经则是在寻找能看见的规律。中华文化的源头一般会认为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时期,但是道家儒家鬼谷子这些在往上推源的话就是伏羲的河图洛书,华夏哲学的源头也就和占卜不可分离。
㈥ 为什么有些人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的本源易经的精神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的本源?易经的精神是什么?
那么学习《易经》的目的或者精神就是了解规律,了解道,进而去“合道”。
《易经》是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总结的经验理论,它是一种哲学思想的概括,并且可以去指导现实的生产、生活。因为它本身就是从实践中来的东西,是对客观实际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事物。应用到哪个方面,就会根据哪个方面的具体情况产生具体的应用结果。比如医疗、农耕、天文、军事等等。合乎客观规律就叫做“合道”。这里有朴素的古代哲学思想在里面,那些装神弄鬼的说辞已经偏离了《易经》产生的基础。只有尊重客观实际的用科学的观点去继承和发展《易经》精神,才是对《易经》最好的传承,要与时俱进,精华的要继承和发展,糟粕的东西要摒弃和排除。否则就会弄出刻舟求剑的笑话,比如,我们现在的八卦是以干卦开始,这是以我们中华大地的北半球做时空来看待的,如果在南半球,那么以干卦开始也许就会欠妥,生搬硬套就是没有理解《易经》到底说的是什么,也就会出现刻舟求剑的现象。
㈦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周”指什么,“易”指什么
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所以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在各个王朝中有许多着名的着作,比如鲁国时期孔子的《论语》,这本着作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里面的内容有如何去学习,该向何人学习等。是培养一个人德行的宝典。关于中国的文化历史有人就很疑惑:《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周”指什么,“易”指什么?“周”和“易”其各有四种含义。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作,其内容包含着哲学,政治,生活。文化等。所以我建议大家有时间可以专研这本书,不管是从事农业,政治等方面事业的人,其作用都是非常大的。
㈧ 有人说《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有什么依据吗
《易经》确实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主要是由于易经里面所包含的意思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只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稍稍有一点了解的都知道,《易经》是我国群经之首,被誉为千古第一奇书,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西方人也称《易经》为宇宙算数学,这本书几乎在我们生活或工作当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得到,最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3、功能繁多
易经的功能是非常多的,它不只可以帮助我们指导人生,如果深入研究的话,易经还有一种特别神奇的功能就是占卜,当然对于占卜这一说,很多人都抱有着保守的态度,不过真正懂得易经的人,并不是完全相信它的占卜,而是根据占卜的结果,对于一些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做预防,这才是最贴近科学的方法。
㈨ 易经的由来
终于搞明白了《易经》的由来,“时历三古,人更三圣”
周易“时历三古,人更三圣”上古时期伏羲一画开天地,始作八卦易经;到了中古之时,周文王被囚羑里,演绎出六十四卦;下古时期,孔子韦编三绝,用文字阐述了易经,称之为“十翼”,意思是给易经插上十只翅膀。到此,完成了现代我们所看到的易经,这就是易经的由来。
在上古时期,没有文字,伏羲氏画八卦,始作易经,所以易经原本是“无字天书”,一套符号象征。那么伏羲氏是如何画出八卦的呢?想象一下,在远古时期,他们没有工具,没有文字,只有赤裸的身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他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观察到天上的出现这样的气象时,会下雨;出现那样的气象时,会打雷,于是他们想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做提示,然而他们没有文字,只能用符号。当他们去了不同的地方时,发现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气候,不同的物种,不同的危险,他们也用符号记录了下来,,,经过总结,验证,他终于得出一套完整天地自然体系,称之为先天八卦,并把这套符号体系留给了后来人。
先天八卦图(伏羲八卦)
到了中古时期,商纣王因听信崇侯虎的谗言,将周文王囚禁在羑里。周文王是一位积德行仁、有大智慧的智者,在被囚羑里的这段时间里,拘而演周易,他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再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智慧进行了融汇、总结、演绎出了后天八卦图,也称之为后天八卦流行图,而且将这八个符号进行组合,变成了八八六十四个符号象征,并为每一个符号写一句爻辞,每一卦的六爻各写一句爻辞。从伏羲氏但周文王,《易经》始成。
后天八卦(文王八卦)
然后是孔子的《易传》。孔子,曾经说过:多给我几年的时间,五十岁而学习易经,人生可以没有大的过错。孔子不仅说出了这句话,而且多次研读易经,导致书简脱落了多次,这才有人人皆知的成语“韦编三绝”指的就是这件事。孔子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他的解释,他给易经的插入了十只翅膀,称为十翼或《易传》作为易经各项的注解,作为辅助,让你了解《易经》,他们分别是《彖转》上下篇,是解释卦辞的;《大象传》解释卦义;《小象传》解释爻辞;《系辞传》上下篇,精彩的哲学论述;《文言传》对干坤二卦做了特别说明;《说卦传》说明每一卦出现的原因、命名和八卦所象征之物;《序卦传》解释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杂卦传》就是什么都说,这十个内容合起来就称之为《易传》
这就是易经的大致由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易经,就是这三部分所加起来。合而称之为《周易》或《易经》
《易经》作为中国古老的哲学,其精髓光芒四射,意义深远!说'易经'始于夏周,始于'河图洛书',但我更赞成一说,即《易经》可能是上个冰河期文明时代的遗留产物,或者是外星智慧。。。就像金字塔、就像巨石阵之谜一样。你看河图上的星星点点,其实好像是一副宇宙的天象图,出现在龟背、马身是有可能的,就跟发现化石一样!当然中国古人阴阳五行的智慧依然笑傲江湖 独步天下的。。
易经,之所以可以用来预测。是人利用自然规律并形成理论的计算和推演。阴阳辩证理论和五行生克制化关系便是他的核心,天干地支是符号,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按照一个人的出生八字就可以知道其命运的根源所在。
八字算命完全靠的是真学问,十分的学问,八卦预测,四分靠学问,六分靠灵气。
我学易经,涉及六爻占卜、四柱命理、风水、相学和姓名等科目。究其根本,诸科基础理论依然不出八卦、五行和阴阳,其相通之处,相圆之说,甚是微妙!
时到今日,我始得悟出易经之指导意义在于:一、极乐时要防不测,失意时要表乐观,所谓世事无常、阴阳互换之理是也。二、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所谓祸福相对是也。三、处世之时,不要固执一理,也不要广听众从,所谓中庸之道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