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的和包含哪些内容
【和】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它从总体上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对于宇宙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追求。西周末年,史伯最早提出了“和实生物”的审美命题,语见《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又云:“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和乐如一,……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和”是自然社会不同事物的矛盾统一。其中所称“乐”和,因为先秦时代诗、乐、舞三者合一,常以“乐”表示艺术总称,因而其论“和乐”,即通于文艺美学。在中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和”具有丰富的审美内蕴,要义有以下几方面:
一、“和”是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发生的规律,存在的常态,功能的佳境。如前引史伯“和实生物”、即为“和”的最高审美义蕴提出了哲学依据。其中“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物错杂以成“文”等论点,对“和”发展为审美范畴影响尤大。而道家(老子》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更从宇宙本体论、生化论层面,阐释了“和”是阴阳二气矛盾统一,是生成万物的内在依据或存在状态。而《庄子·天道》篇称“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和、人和,即是顺应自然,而不要人为地干扰,甚至破坏自然,这是万物之美所以产生的哲学根据。
二、“和’,是创作主体的生理机能、行为态度以及精神境界的最佳状态和理想规范。如《国语·周语下》云:“单穆公曰:··…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刘姆《文心雕龙》则将“和”的理论(艺术论)直接引人文学创作,《养气)篇云:“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雍滞。”创作之时,诗人的身心调畅清和,是保证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反,如果是“销钎精胆,迫促和气”,必然导致创作的失败这说明审美主体的生理及心理和谐,是其审美创造能力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的内在基础。
三、“和”是作品创造的雅正和平、含蕴深厚的艺术境界,这一审美特征备受传统诗论家的推崇。孔子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悄))孔安国注:“乐不至淫,哀不全伤,言其和也”就在春秋时期,孔子已为诗歌之“和”定下基调,认为“和”是诗的最高境界。但孔了同时又强调“诗··…可以怨”(《论语·阳货》)。可见其“和”的艺术高境,即包含了社会人生的矛盾统一的内容,并没有完全否定诗歌文学揭露黑暗、讽刺时政的现实性。而发展到汉儒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主张“发乎情,止乎礼义”,则其所谓“和”,强调同,而淡化矛盾,削弱了文学对现实的批判作用。
这一观点,为明清儒家正统诗论所发挥,于是出现了追求温厚和平、含蓄委婉为审美极致的理论倾向。其特点是把思想规范与审美追求合二为一,如清沈德潜等即是。而张谦宜则反之,其《茧斋诗谈》卷一云:“人多谓诗贵和平,只要不伤触人。其实(三百篇)中有骂人极狠者,如‘胡不遗死’,…盖骂其所当骂,如敲朴加诸盗贼,正是人情中节处,故谓之和。”
四、“和”是艺术辩证法的适宜度量和最佳境界。如《左传·昭公二十年)云:“声亦如味,·…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人、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诗歌作品的艺术形式也应追求“和”。如(文心雕龙·声律)云:“是以声画妍蛋,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五、“和”作为中国古代杂文学观念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其义蕴中还包括了文学作品调节社会矛盾、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政治教化功能,以及调节平衡身心健康的作用。如《荀子·乐论)所称君臣上下一同听乐而“莫不和敬”,强调“乐者审一以定和”。《礼记·乐记》又据此加以发挥。但是汉以后的文论家,又多有强调“和”的审美功能而要求超越功利,其旨趣之异,不难分辨。
② 明清文化的特点
特点
一.发展缓慢
1.政治: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表明封建制度见去衰落。
2.思想
(1)程朱理学呗奉为至尊。
(2)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3)大兴“文字狱”
3.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1)图书典籍《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
(2)科技: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李时珍《本草纲目》
(3)其他:建筑,工艺品
二。嬗变
1.启蒙思想的兴起
(1)王阳明“心学”
(2)李赘“童心说”
(3)黄宗羲,顾炎武,王之夫“经世致用”
2.文学艺术表现出强烈的反叛精神:《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
3.实名文学兴起
《金瓶梅》“三言二拍”
这些是我在文化课上学的,望采纳
③ 你能介绍一下中国明清古典小说的主要内容吗
中国明清古典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对于当时中国市井生活的描写。
④ 急求 ·!试述明清时期对古典文化进行了哪些大概括
明清时期,文学经典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比过去更为突出,对经典作品创作规律和作品特征即文法的研究也发展到更深入的程度。明初高启在论诗法时提出的对诗歌进行艺术评价的标准是“格”、“意”、“趣”三个方面。(注:高启:《独庵集序》,《四部丛刊》本。)与唐代人喜欢谈论的“十七势”、“十四例”之类法式不同,其中没有什么实在具体的东西可供学习,毋宁说是一些具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范畴。“格以辨其体,意以达其情,趣以臻其妙”,这是把对诗歌艺术特征的分析区分成三个层次:“格”是形式的整体特征,可以说是评价作品的最直观层次,也是确定一个作品基本格调的层次;“意”是情感内蕴,是作品的内在意义层,也是一部作品感染、打动人的内在源泉;而“趣”则是作品中所透射出的作者的灵感和独创性,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特殊魅力。这三个层次的观念显示出高启对文学审美规律的理解更深入了一层。
明中叶的谢榛谈论诗文时提到的概念是体、志、气、韵(注:谢榛:《四溟诗话》,《历代诗话续编》下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41页。),与高启所说的格、意、趣有相似之处:“体”近于高启的“格”,“志”近于“意”,“气”与“韵”的准确含义当然不同于“趣”,但也是与作品的艺术魅力相关。这里可以看出明人进行艺术作品的描述和分析思路的一个特点,是比前人更注重使用抽象概念进行较全面、宏观的概括。这种研究思路的进一步发展,便是清代叶燮的《原诗》对诗歌艺术特征进行的全面系统的概括与理论抽象。事实上,叶燮用理、事、情三方面来概括作品的意义,用才、胆、识、力四要素来概括诗人的主观条件,这样的分析研究思路与高启、谢榛等明人的分析论述之间的联系是很明显的。谢榛还谈到诗有四格,即兴、趣、意、理。他集中谈论的是诗歌作品的内在意蕴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也谈到了“趣”。关于诗要有“趣”的说法,或许可以从严羽所说的盛唐人论诗惟在“兴趣”这个说法中找到源头。严羽所说的“兴趣”究系何指是个问题,因为他说来说去,总归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是“别材”、“别趣”。我们只能设想他的“兴趣”是相对于宋人的读书穷理而言的审美意蕴,显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而对于明人来说,“趣”这个概念具有了特定时代文化所赋予的意义。从谢榛用以说明的例句“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来看,似应指尖新脱俗的意趣。主张性灵的公安派袁宏道关于“趣”的解释是童趣,这与推崇古典的谢榛所说的“趣”当然不同。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谈论传奇创作时主张重“机趣”。他在解释“机趣”时说:
阳明登坛讲学,反复辨说良知二字,一愚人讯之曰:“请问‘良知’这件东西,还是白的?还是黑的?”阳明曰:“也不白,也不黑。只是一点带赤的,便是良知了。”照此法填词,则离合悲欢,嘻笑怒骂,无一语不带机趣而止矣。(注:李渔:《闲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他在这里解释的趣或者说“机趣”,更近似于当代人所说的“脑筋急转弯”式的机智。这些对“趣”的理解和解释虽各不相同,但也有共同的东西,就是要出自个人天性、见出灵气才称得上有“趣”。当关于文学创作规律的研究涉及像“趣”这样的概念时,就不再能机械地靠对法式的研究和学习来解决问题了。
明人胡应麟说:“汉唐以后谈诗者,吾于宋严羽卿得一悟字,于明李献吉得一法字,皆千古词场大关键。第二者不可偏废,法而不悟,如小僧缚律;悟不由法,外道野狐耳。”(注: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1页。)他要求将“法”与“悟”结合起来,而“趣”正是需要通过“悟”才能把握的东西。叶燮则将胡应麟“法”与“悟”的区分变为“死法”与“活法”之分,而“活法”所论之理、事、情则是“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注:叶燮:《原诗》内篇,《清诗话》下册,第587页。)由于有了“法”与“悟”、“死法”与“活法”之别,对文学创作规律或法式的研究变得复杂了。明代另一学习古典的文学流派“唐宋派”的领袖人物之一唐顺之曾用唱歌奏乐之法来说明文法的不同层次,他认为一般人可感知的法就是“气有湮而复畅,声有歇而复宣。阖之以助开,尾之以引首”这些基本规律。然而“最善为乐者”虽然也不离这些基本的法,却“使喉管声气融而为一,而莫可以窥”,成为无法之法。这才是明清人心目中文法的最高境界。(注:唐顺之:《董中峰侍郎文集序》,《荆川先生文集》卷一○,《四部丛刊》本。)
那种“莫可以窥”的无法之法意味着对经典作品仅靠学习来把握是不够的,还得靠个人的灵感和悟性。这样一来,自唐宋以来对古典作品创作方法的学习就变成了对古典作品深层意蕴的神悟式释读。这表明,对古典作品意义的理解越来越向个人主观体验的方向发展。以主观体验甚至臆度的方式释读经典作品,这种风气直到明末仍不绝如缕。其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以评点“六才子书”着名的怪才金圣叹。金圣叹批评《离骚》、唐诗、《水浒传》、《西厢记》乃至释讲佛经易理,多有出人意表的奇谈怪论。赞者称颂他的批评灵心妙舌、透发心花;批评者则认为他的观点牵强附会、怪诞不经。其实在金圣叹对古典作品的释读中,这两种情况都存在着。他在《水浒传》中对许多人物性格的分析的确是独具只眼、妙笔生花;而他在《通宗易论》中硬把孔子与如来拉在一起,不能不说是生拉硬拽的奇谈怪论。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他对古典作品的理解和解释都带有明显的个人体验色彩。个人体验的主观性使得他的批评的客观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因而造成了精彩深刻的分析与牵强附会的误读并存的矛盾情形。
一般说来,清代文人的学风与文风比明人要严谨实在。清代的学者们对古典作品的释读和研究比起明代来更严谨科学,但并未因此而忽视了对作品审美意蕴的体验。清初学者王夫之研究诗歌艺术特征的方式,虽然看上去不像竟陵派或金圣叹对古典作品的释读那么主观偏激,但在重个人体验而不是普适的推理和客观标准方面却是一致的,以至于后人往往批评他的这种带有主观倾向的释读“不免堕入空虚一路”(注:王kǎi@④运:《湘绮楼说诗》,《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07页。)。
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诗经》中诗句的解释,可看做这种体验式释读方式的出色例证。比如他在解释“周南”中的《fú@⑤yǐ@⑥》时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在解释《汉广》时说:“终篇忽叠泳江汉,觉烟水茫茫,浩渺无际,广不可泳,长更无方,唯有徘徊瞻望,长歌浩叹而已。”这两首诗不但篇幅短小,而且内容更简单,主要是一些重复的叠句而已。像这样的诗句如要从字面强解,那就不免会成为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那种将“一二一、一二一,香蕉苹果大鸭梨”解作“香蕉一,苹果二,大鸭梨一”的迂腐经生了。(注: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5页。)方玉润的解法如他自己所说,是平心静气的“涵咏”,也就是在想象中设身处地地体验。金圣叹在小说批评中把这种体验方式称作“动心”,是指作者在构思小说中生动的人物性格和故事细节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实际上方玉润在释读古诗时也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正是这种设身处地“动心”的体验,使明清人对古典作品中审美意蕴的理解比宋人胶着于字义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对古典文学释读和研究的意义在于寻求一种贯穿历史的艺术精神,一种始终活在一代代人心灵深处的审美需要。这种深藏在文学文本背后的活的精神,只能通过读者的个人体验来获得。它实际上是读者与仍然活在作品背后的作者之间的一种心灵沟通。这正是谭元春所说的古人“有炯炯双眸从纸上还瞩人”的那种阅读境界。(注:谭元春:《诗归序》,《谭友夏合集》卷八,台湾伟文图书出版公司影印本。)随着这种体验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古典作品的价值不再仅仅是文学创作中学习、效法的样板和工具。对古典作品的欣赏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了。在近代文学批评史研究中所总结、提炼出来的传统文学审美范畴“意境”,可以说就是古典作品释读中体验意识发展成熟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境”理论的主要功用不是指导诗歌创作,而是对古典作品释读欣赏经验的总结,是对后来的一代代古典文学接受者提示的体验式阅读的门径。古典主义的文学思潮就这样逐步从创作转向了接受。
详细见:http://wtx.sysu.e.cn/mofei_list.asp?id=239
⑤ 明清的文化特色
明清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相继占据文化宗主地位;
第二,早期启蒙思潮应运而起;
第三,进入古典文化总结时期;
第四,进入“西学东渐,中西文化汇合”的初级阶段。
以上四点,是就明清两代文化的共通特色而论的。若就明清两朝之间言之,彼此又有明显的差异。
⑥ 明清时期对古典文化进行了哪些大总结
[思路分析]
明朝中叶,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明传奇和明清小说蓬勃发展,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产生了激烈的撞击,一些领域开始注意吸收来自域外的学说和技术。
[解题过程]
一.明清文化的特点。
1. 科学技术取得新成就,集大成的科技着作相继问世;
2. 理学走向极端,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
3. 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戏剧和小说成为文学主流;
4. 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大型图书编纂成就突出,显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5. 传教士东来,使中国人了解到一些西方先进文化。
二.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1. 程大位。明代数学家,编着《算法统宗》,全部采用珠算法,反映明代商业数学水平,使珠算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地。程大位为安徽省休宁县人。
2. 明安图。蒙古族数学家,钻研三十余年,证明出求圆周率的三个公式,并推导出六个新公式,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一书。
三.古典科技巨着涌现。
1.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余种,方剂一万余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2. 徐光启《农政全书》。介绍传统农学成就,建立起了较完整的农学体系,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与工具;
3. 《徐霞客游记》。地理学巨着,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出记述,早于欧洲两个世纪;
4. 宋应星《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国外称之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网络全书”。
四.理学的演变——王阳明“心学”:主观唯心主义理论。
背景:程朱理学盛行,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与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
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善,心外无理,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恢复内心固有道德观念,忍受压迫。
评价:理学已经走向极端。
五.进步思想家。
1. 李贽。明后期,以“异端”自居,指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为“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揭露道学家的虚伪。评价: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2. 黄宗羲。明清之际,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开睛之害尽归于人”,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评价:思想震动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想兴起有一定影响。
3. 顾炎武。明末清初。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结合书本知识与实地调查写下《天下郡国利弊书》等。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他的学风对清代影响较大。
4. 王夫之。明清之际,晚年隐居石船山,故我称“王船山”、“船山先生”,杰出的唯物思想。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为客观规律,“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唯器”的唯物观点。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否定理学家主张的形而上学思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提出政治上要“趋时更新”。评价: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六.明传奇。
明代中期以后,传奇佳作层出不穷。汤显祖的《牡丹亭》,从个性解放的角度描写爱情。《清忠谱》,反映苏州市民抗击阉党迫害东林党人的示威事件。《万民安》描写明末葛贤领导苏州染织工人反税监的斗争。评价:是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挣脱封建专制镣铐的新思想。
七.明清古典小说。
1.《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3.《西游记》,吴承恩,明,浪漫主义小说;
4.《红楼梦》,曹雪芹、高鹗,清,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5.《儒林外史》,吴敬梓,清,讽刺小说;
6.《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优秀短篇小说集。
八.类书、丛书的编纂。
1.《永乐大典》,明成祖时,解缙主持的类书。两万余卷,辑入七八千种图书,装成一万一千余册。
2.《古今图书集成》,清代,一万卷,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
3.《四库全书》,清干隆时,纪昀主持编纂。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收录典籍三千四百余种,装成三万六千余册。但修书的同时,禁毁的数量相当可观。
九、西学东渐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欧洲传教士东来,我国与西方思想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直接接触和交流.
西方传教士来华的目的:
16世纪中期的宗教改革,天主教在西欧,北美势力缩小.为了扩张势力,天主教建立了耶稣会,作为传教组织.由于西方的新教势力强大,耶稣会转向东方发展.真正为其在中国传教奠定基础的人是利玛窦.
⑦ 明清时期文化的特征及主要成就
一、明朝
1、文化特征
明中叶后,随着城镇经济的繁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又出现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
明代文学以小说达到的艺术成就最高,创作了大量的以历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章回小说和短篇的话本、拟话本。“三言”、“二拍”就是这种话本和拟话本的代表作。
明代诗文数量却浩如烟海,不仅作家众多,而且各成流派。
2、成就
明代剧作中最负盛名的是《牡丹亭》。
在明代,流行的戏曲唱腔中,主要有弋阳腔和昆山腔(昆腔)。
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着中的三部——《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小说《金瓶梅》就是出于明朝。
二、清朝
1、文化特征
清代的画坛由文人画占主导地位,山水画科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更多画家追求笔墨情趣,在艺术形式上翻新出奇,并涌现出诸多不同风格的流派。
清初和中期,统治者屡兴文字狱。其特征是:罪状由权力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起,证据也由权力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成。
2、成就
京剧源于明朝的昆曲和京腔,形成于干隆、嘉庆年间。
清朝小说以曹雪芹等着《红楼梦》被认为代表。《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晚清谴责小说均有很大影响。
清初朱耷、石涛的山水花鸟画,中期的“扬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吴昌硕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民间年画均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7)明清古典文化集成的内容是什么扩展阅读:
1、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逾亿,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
2、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总计296年。从改国号为大清开始,总计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在清初的“康乾盛世”里,人口增殖,土地增垦,物产盈丰,边境无事,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相对繁荣稳定,综合国力远胜于汉唐。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改革。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朝后期,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实现五族共和,清朝从此结束。
⑧ 四库全书讲的是什么
《四库全书》讲的内容如下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 15类;"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05类。总共44类。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 。是在干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由于搜集四库全书时毁灭大量古籍档案,故有学者称为"四库毁书"。
共有3500多册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当年,干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⑨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明清两代中国古典文化。
(1)在图书典籍方面,收集,考证,考辨典籍文物,编撰了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大型字典《康熙字典》,大型丛书《四库全书》。
(2)在古典科技方面,出现了科学技术巨着。李时珍《本草纲目》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徐光启《农政全书》不仅记载了国内关于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理论,同时还介绍了欧洲的农田水利技术。宋应星《天工开物》,记录了明末清初的生产技术,是一部享誉海外的工艺学网络全书,等等。
(3)在学术文化方面,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献展开了空前的整理与考据。
西学东渐:明末清初,利玛窦和汤若望等欧洲耶稣会士东来。他们在给中国人带来欧洲宗教神学的同时,也将近代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技成就广泛传播于中国学术界,打开了部分中国人士的眼界。同时将中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也带回自己的祖国,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叫“西学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