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浙江文化有哪些

浙江文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14 13:12:20

1. 浙江有哪些文化民俗

如正月初一春节,吃汤圆,象征一元复始;正月十五元宵节,吃麦饼;清明节吃“清明馃”,它被做成三角形的,所以又叫“三角馃”,清明馃又分“白馃”与“青馃”,“三角馃”形似犁头,表示春耕农忙开始了;立夏,吃麦衣(一种薄煎饼);端午吃粽子、茶叶蛋和绿豆糕;农历7月15中元节,祭祖,吃手蒲头馃;中秋节吃擂头馃(驴打滚)和月饼;重阳节吃麻糍,等等。另外,红事(喜事)用红馃(杨梅馃)、白事(丧事)用白馃(横夹馃),新娘子回门(俗叫“转头趟”)、老人做寿、孩子满月周岁、房屋上梁、建灶乔迁的人家要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分喜馃(“杨梅馃”或点有红点的饼馃)。

2. 浙江文化

浙江传统文化与“浙江模式”的形成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23日电 (《浙江经济》杂志/张佑林) 现代社会,区域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现代工业社会与传统农业经济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具有本质上的差别。一般来说,传统的小农经济要求的是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只要做到循规蹈矩就行;而现代工业社会要求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力资本和企业家,没有创新意识要想在市场竞争社会立足简直是不可能的。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实践经验也表明,现代经济增长或工业化,首先离不开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或人的现代化。经济学家英格尔曾经尖锐地指出:“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一个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性的转变,仅仅依赖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都不能成功地使其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是:传统文化对工业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人的观念进而实现的。传统文化通过其长期积习而成的观念,对生活在本区域内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塑造出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而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适应现代经济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各区域的经济选择是不一样的,进而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

一、浙江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及其与现代经济的兼容性分析

按照笔者的观点,从人文地理学出发,可将中国文化划分为"中原传统农业文化区"和"东南功利文化区"两大部分。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播中心,其辐射范围遍及中西部广大地区。由于深居内陆地区,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小农思想根深蒂固,人们的观念保守。这种传统文化所以抵制现代化,不仅因为它是一种僵化的价值观念、思维定式,制约着人们思想什么,怎样思想,而且还因为它是一种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制约着人们去做什么,怎样去做。在它的长期熏陶和习惯作用下,一切与之不符的说法和做法、倡导和实践,都是不自然的,都是可疑的,甚至都是邪恶的,要么受到温柔的冷遇,要么受到严厉的封杀。这种思维机制使人们思想僵化,观念保守,不思进取,害怕创新。

"东南功利文化区"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其主体构成是吴越文化,其范围包括江浙及其附近地区。远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河姆渡文化和良诸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文化独具异彩。自唐宋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政治中心从黄河流域转向江南,文化中心也随之移向吴越,其间经过了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三次大融合。近代以来,东部沿海一带一直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熏陶,形成了本地文化与西洋文化的广泛交流,吴越文化终于从传统的农业文化,转化为商业气息浓厚的商业文化,并在我国各文化副区中冠领群雄,水平最高。

吴越文化从纵向上看,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反复碰撞中发展的;从横向上看,吴越处在我国传统的大陆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两大板块的交锋地带,这就使得其文化具有海陆两种成分,并进而发展成传统的伦理本位主义与现实功利主义两种性质的交流和融合。

作为吴越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浙江文化除了拥有"东南功利文化区"的基本因素外,还有自己的独特性。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素称"文物之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永嘉文化"为主体的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特色。浙江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第一,具有鲜明的"善进取,急图利"的功利主义色彩。第二,具有"富于冒险、开拓进取"的海派文化传统。这主要是因为傍海而居、出海而航的生活生产环境,培育出了浙江人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开拓冒险的精神。第三,具有浓厚的工商文化传统。浙江文化自春秋战国范蠡大夫弃政从商以来,就形成了蓬勃的尚利文化,"工商皆本"的思想几乎是自始至终一以贯之的。第四,具有"崇尚柔慧,厚于滋味"的人文情怀。江浙文化尊重人欲,重视家庭和家族的血缘亲情关系,这与"存天理,灭人欲"的儒家文化导向很不一样。由此可见,浙江文化与我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区别的。

浙江文化具有内生的创新冒险精神,其总体特征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勇于创新,注重功利”。创新冒险精神是浙江文化最显着的特征,巨大的生机和创造力是其文化的生命能量;功利主义和自然人性观构成了浙江文化的人生观基础。浙江人讲究实际、注重功利的价值取向,构成了浙江人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自主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思维品格,构成了浙江人在经济改革中致力于制度创新,实现体制外增长的精神动力;善于经营、富于机变的文化性格,赋予浙江人在适应市场机制中胜人一筹的素质和优势。

浙江文化蕴涵的自主创新精神与现代经济具有内在的兼容性,它对浙江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具有内源性的影响。正是这些潜藏在浙江人意识深处的独特的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苏,造就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民间企业家,使浙江大地在改革开放之后很短的时间内,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农民企业家,从而为民营工业的发展做好了人力资本方面的准备。以浙江温州为例,温州市总人口为600多万,其中有200多万人在办企业或从事市场交易活动,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以至形成了“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的说法,“温州模式”的形成,正是温州上百万民间企业家勇于创新的杰作。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大批企业家的主导下,形成了浙江“制度创新”的浪潮,从而推动了浙江工业化的进程。

二、浙江工业化道路的演进路径:企业家主导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

从制度变迁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两种形式: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并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能否产生的关键是,必须有一个新制度安排的“创造者”自发组织实施。从总体上看,一个社会的制度变迁是否发生,不仅取决于参与制度创新主体对制度创新成本—收益或损益的主观评价,而且取决于他们的判断能力和适应效率,也即一个社会只有存在一个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群体时,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才会发生并不断持续下去。

从浙江工业化道路的实践来看,其制度创新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内生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即这种制度创新不是外部力量的强制作用,而主要是以企业家为主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自愿选择,然后政府加以引导与规范的结果。笔者把这种内生于民间、通过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创新、最终实现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制度创新增长模式概括为:"自下而上的内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这种模式的动力来源于传统文化和民间力量,其本质是一种自发的和内生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运行原理是:在市场竞争社会,具有创新精神的民间企业家,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途径,不断地模仿和创新,实现创造性的毁灭,最终推动了浙江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实现。具体来说,这种自下而上的"浙江工业化模式"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从工业化发动的主体看,这是由浙江成千上万的企业家主导的。经过传统商业文化长期熏陶的农民们,在改革开放后,不甘贫穷,勇于创新,勇于冒险,突破传统农业的桎梏,依靠发展民间乡村工业和相关产业,在其他人尚未觉悟的时候捷足先登,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拓者和先驱者。其次,从浙江工业化模式的演进路径看,这是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创新过程。诱致性制度创新的一个前提,就是从事制度创新的主体必须具有强烈的自主创新精神,而这恰恰是浙江企业家的主要特点。改革开放后,浙江成为制度创新的"多发地区",在每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新的内容,接连不断,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浙江的制度创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乡村工业,专业市场,股份合作制、农民城、块状经济等均为全国首创,这些形式现在已经成为其它地区仿效和学习的对象。再次,从浙江工业化道路的类型看,其特点是自下而上民间发动的工业化。浙江的工业化从地域看,是民间工业发展壮大并逐渐包围城市工业的过程;从所有制结构看,是民营经济、个体经济逐渐成长并冲击国有大工业的过程;从市场发展看,是农村的大批专业市场逐渐挤压城市商品市场的过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看,是农村工业率先进入市场系统参与竞争,结果是农村地区反而先于发达的城市实现了体制转型。

由此可见,浙江传统文化通过对本区域人们长期的熏陶和潜移默化,在民间沉淀了一大批具有创新开放意识的高素质人群。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他们挣脱了政治束缚,迅速转化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民间企业家。正是在他们的带动下,形成了经济活动中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浪潮,并最终推进了浙江区域经济的成功转型。

3. 浙江有哪些传统文化,你知道吗

浙江文化 传统是浙江人民见过漫长的历史打造出来了,具有浓厚的浙江当地民风特点。源自于浙江百姓普通的日常生活中,传递出来的文化内涵是我们要了解浙江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最便捷的方式。

浙江传统文化
浙江传统文化是历史悠久而又内涵丰富的,它是浙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浙江人民的巨大财富。它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浙江人民的心血。无论是从文化,饮食,建筑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作为温州的名品特产,鸭舌早已闻名于全国。温州话中,舌的发音居然同亏,这么说,吃鸭舌就是吃鸭亏,每一个汗孔里都布满商业细胞的温州人,便不乐意“吃鸭亏”,索性就改了,叫“鸭赚”,请客也就成了“吃鸭赚”了。

乌镇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是个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曾名乌墩和青墩。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19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乌镇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

横店影视城位于中国浙江中部东阳市的横店镇境内。现已建成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梦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禅寺、明清民居博览城等13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和两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已成为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美国《好莱坞》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

龙游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瑰丽壮观、巧夺天工。走进石窟,宛若时光倒流到远古。而它的“开采年代”、“开采人”、“用途”……都是千古不解之谜。

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仅次于京剧,是“全国第二大局种”。在海外亦有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越剧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2006年5月20日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瓯绣,又称画帘,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产于瓯江地区,帮称瓯绣,是我国六大名绣之一。瓯绣构图精巧,针法严谨,富有地方特色。

孔庙是祭祀孔子庙,全国仅存的两个孔氏家庙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衢州孔庙素称南宗,具有700多年的历史。

4. 浙江省有哪些历史文化古迹和古镇越详细越好

距今6000-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和距今4000-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浙江悠久灿烂的史前文化的杰出代表。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种类齐全的骨、石、陶、木制成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稻谷,榫卯结构清楚的木构件,以及色彩鲜艳的漆碗,依然能吹出动听音响的陶埙、骨哨等。良渚文化以发达的黑陶制作和精美绝伦的玉器制作闻名,曾经存在世界上早期的大规模犁耕稻作农业、大型营建工程及社会组织形态。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浙江文化历史悠久,手工业发达,如春秋、战国时(前770-前221年)越国的铸剑,东汉时(25-220年)的制瓷技术和铜镜制作工艺,唐代(618-907年)以后的丝绸、雕版印刷、造塔、寺院建筑、佛像雕塑技艺。始镌于南齐建武年间(494-497年)的新昌大佛寺弥勒像,被称为“江南第一大佛”。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建的杭州六和塔、唐中和四年(884年建内塔)和北宋开宝年间(968-975年建外塔)建的湖州飞英塔等,被誉为全国造塔工艺的典范。

文博古迹

浙江文物古迹众多。全省现有杭州、绍兴、宁波、衢州、临海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杭州六和塔、岳飞墓,宁波保国寺、天一阁,绍兴古纤道、大禹陵 ,衢州南宗孔氏家庙,湖州飞英塔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浙北三古镇(湖州的南浔、桐乡的乌镇、嘉善的西塘)、浙江青瓷窑遗址、杭州良渚遗址、浙江木拱廊桥、杭州西湖·龙井茶、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等6处景点申请列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浙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较早的省份。浙江省博物馆的前身——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是中国早期建立的博物馆之一。浙江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40余个。浙江省博物馆馆藏文物10万余件。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良渚文化博物馆等在中国众多的博物馆中具有鲜明特色。

浙江的藏书之盛在中国自古闻名。宁波天一阁、杭州文澜阁、湖州嘉业堂、瑞安玉海楼等着名藏书楼在保存古代文献、培养人才、促进学术研究等方面素负盛名。

5. 概括说明一下浙江文化的特征,急用!!!!

浙江文化具有内生的创新冒险精神。
其总体特征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勇于创新,注重功利”。
创新冒险精神是浙江文化最显着的特征,巨大的生机和创造力是其文化的生命能量;功利主义和自然人性观构成了浙江文化的人生观基础。浙江人讲究实际、注重功利的价值取向,构成了浙江人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自主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思维品格,构成了浙江人在经济改革中致力于制度创新,实现体制外增长的精神动力;善于经营、富于机变的文化性格,赋予浙江人在适应市场机制中胜人一筹的素质和优势。
http://..com/question/1523771.html

6. 浙江的本土文化有哪些

越文化,美人计,卧薪尝胆报仇雪恨;宋都临安,昏君奸臣文化;绍兴师爷,文人批发;越剧文化,缠绵悱恻;圣鲁迅,民族魂。

7. 浙江有哪些传统文化,一种的简介!

一、戏曲:浙江的婺剧、绍剧包括乱弹、高腔在内的多数戏曲文化为浙江独有或辐射至周边省份地区;
二、艺术:浙派绘画、浙派筝艺、浙派琴艺、浙派书法都曾经是中国艺术的巅峰代表。
暂时就想到这两条~以后想到了再补充~至于简介,网络一大堆~

8. 浙江有什么文化遗址

1.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长江流域一处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遗址保存完好,内涵丰富,以发达的耜耕稻作农业、高超的干栏式建筑、独特的制陶技术为文化特征,真实地反映了7000年前长江流域繁荣的史前文明。它的发现和发掘动摇了中华远古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一元论,有力地证明了长江同样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


2.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 ,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

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3.马家浜文化遗址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为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

马家浜文化,居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多处遗址中出土了稻谷、米粒和稻草实物,经鉴定,已普遍种植籼、粳两种稻。农用工具有穿孔斧、骨耜、木铲、陶杵等。还饲养狗、猪、水牛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占重要地位,常发现骨镞、石镞、骨鱼镖、陶网坠等渔猎工具,以及陆生、水生动物的遗骸。

4.罗家角遗址

罗家角遗址位于浙江桐乡市石门镇东北2公里处。利星村的罗家角自然村,遗址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内涵为马家洪文化遗存。

罗家角遗址发现灰坑53个,还发现带榫卯的建筑木构件、大量的动物遗骸及稻谷等自然遗存,出土石、骨、木、陶器等遗物800件,在陶片中有少量精美白陶,不亚于商代的白陶。还发现了一批典型器物群,如宽沿盆和多角沿盘,喇叭形圈足豆、小网坠等,其文化面貌明显有别于钱塘江南岸的河姆渡文化。

在第三、四层中出土的156粒稻谷,经科学鉴定是距今7040年的人工栽培籼稻和粳稻,从而使嘉兴市境成为是迄今所知中国水稻的最早栽培地之一,世界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

5.南河浜遗址

南河浜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云西村和南子村,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为新石器时期遗址。

南河浜遗址是崧泽文化的代表,1996年建设沪杭高速公路时被发现,当时挖掘面积达1000平方米,清理出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时期墓葬、灰坑、房屋、祭坛等,出土了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遗存。

南河浜遗址的发掘规模大、揭露墓葬多、出土文物丰富,从房屋、灰坑、祭坛、墓葬到大量器物,南河浜遗址极大地增添了崧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成为崧泽文化遗址中具有重要价值的遗址之一。

9. 杭州还有哪些传统文化

1、淳安三脚戏

三脚戏是浙江杭州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淳安民俗素尚歌舞,每到春节元宵,市井乡间均有演傩神戏和表演各种歌舞的习俗,跳竹马尤为盛行。清光绪年间,湖北黄梅采茶戏和江西赣东采茶戏传入浙西后,与民间歌舞跳竹马(竹马班)相结合,以采茶戏的剧目、曲调及表演形式,融合本地的民间音乐、地方语言及风俗习惯。

5、楼塔细十番

楼塔细十番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音乐。据记载,公元1377年,楼塔的宫廷御医辞官返乡着书《医学纲目》时,与当时楼塔的一批善音律的文人墨客、富家贤士,经常吹弹各种乐器,演奏各种古典曲目,楼塔“细十番”由此而生。

阅读全文

与浙江文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8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