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中国有哪些工匠文化

中国有哪些工匠文化

发布时间:2022-09-13 07:22:50

㈠ 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特点如下:

1、敬业。

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2、精益。

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

3、专注。

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

4、创新。

“工匠精神”还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中国有哪些工匠文化扩展阅读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

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须具备的特质。这种特质的培养,只能依赖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这是现代的大工业的组织制度与操作流程无法承载的。

“工匠精神”的传承,依靠言传身教地自然传承,无法以文字记录,以程序指引,它体现了旧时代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的历史价值。

㈡ 工匠精神典型事例有哪些

1、三菱的电饭煲

即使现在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许多智能产品取代了传统手工产品,但制造者们并没有因此而形成流水线作业,而是依然遵循传统工匠们的精神精工细作,不为一时的利益而降低品质。

三菱电机集团便是其中一个,他们用沿袭工匠们的执着精神,制造出非同一般的电饭煲,赢得了消费者们的青睐和好评。

成立于1921年的日本三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部位于东京,凭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企业信誉,三菱电机有限公司在全球的电力设备、通信设备、工业自动化、电子元器件、家电等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三菱电机公司排在第244位。

作为一家制造多种高端电子产品的企业,三菱电机集团完全可以不制造电饭煲这样的普通小产品。因为在一般人看来,电饭煲在当今时代太普通了,就像以前的铁锅一样寻常,而且根本做不出新意来。

但三菱电机集团并不这样认为,他们看好电饭煲市场,并坚信只要把电饭煲做出新意,就一定能够占领市场,成为电饭煲的领军产品。

他们调研发现,虽然人们已经进入简便快捷的电气化时期,却非常怀念传统土灶铁锅做出来的米饭,纷纷认为那是最美味的食物。或许平常人会觉得这只是一个怀旧的信息,但三菱电机集团的制造者们却从中抓住了电饭煲的本质:那就是口感。

三菱电机集团于是专注于这一点上,把它列为电饭煲的主要功能,并力争把它做到极致。为了做出与土灶相同口感的米饭,制造者们充分发挥执着的工匠精神,遍访日本各地老建筑与高级日料的土灶,彻底分析其构造及火势,同时将土灶烹制米饭的软硬、水分等数据化,并把这些数据应用到电饭煲的制造中去。

他们经过无数次的试验,请许多人试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利用纯度为99.9%的炭材料制成内胆,这样能加强电饭煲的加热能力,使米饭有传统土灶铁锅的香味,并最终让电饭煲烹饪再现土灶品质。

三菱电机集团的电饭煲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主妇们的喜爱。因为用这款产品做出来的米饭能够使家人胃口大开,而这也是主妇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家有着高端制作设备的企业生产电饭煲时,却采用了看似非常落后的工艺。

三菱电机集团的电饭煲名为“本炭釜”内胆电饭煲,在这款产品中,凝聚工匠精神的点在内胆上。一个内胆全部都是炭制成,因此名为炭胆。生产炭胆的周期非常长,从最初加工到最终完成需要5个月,而且完全是人工作业。

这种做法看似落后于工业化时代的步伐,却将米饭的口感做到了极致。而三菱电机集团也因其执着再现“土灶”米饭口感的匠人精神,赢得了消费者的尊敬和忠诚。虽然价格比同类产品要高两三倍,却在销量上位居首位,成为电饭煲产品的经典之作。

工匠之美,并不是一味地创新,也不是固执地守旧,而是抓住本质,将守旧和创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产品的品质得到质的飞跃。


精神简介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0提高到1,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㈢ 锔瓷印刻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你还知道我国的什么传统手艺

锔瓷是我国一项传统手艺,所谓锔瓷就是,就是把已经碎的瓷器,修复完整。佛山锔瓷匠人马武奇说过:“过去,锔瓷是一种生活需要;今天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而通过马武奇身上,我们也看到了锔瓷匠人的工匠精神,那么大家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手艺吗?

竹编

现在我们除了偶尔可以在网上刷到竹编匠人的视频之外,好像在日常里面,我们并没有亲眼看到这种人,是的,现在已经甚少有人在从事这项技艺了。竹编其实可以替代现代的许多材料,真正的主编艺术,不仅仅有审美价值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古代,竹子一种非常易得的材料,所以那个时候很多贫穷的人,都会选择用竹子来编制一些家庭用具,渐渐的竹编这项技艺就一代代传承下来,在传承的这个过程,也变得越来越精致。

中国从古至今已经传承千年,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靠着自己的勤劳的双手给我们带来现在这么多传统的手艺,也希望不论是哪种传统手艺都可以得到传承。

㈣ 中国有哪些工匠精神

中国古代工匠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倾注着他们毕生精力,大到一项工程,小至一个工具的发明,不仅仅是对技艺的追求,更有着奉献精神与济世情怀。他们热爱自己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所带来的金钱。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了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其釉如“雨过天青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被称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绝不可缺少的,若忽视了工匠精神,那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持续走向辉煌就会受挫。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才能永远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不仅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精彩,人生出彩的基石所在。我们需要重拾工匠敬业、勤奋、执着、创新精神,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和价值观。
敬业创造财富
回顾中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发明了木工工具、农业器具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底层人眼里,再多的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为了饭碗的坚固,才愿意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无形中,形成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造主要靠手工劳动来完成,设计、制作往往是同一人,在学习技艺上也完全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凭经验和记忆,伸展绳墨、竹笔划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经典家具和工艺品。
我国明代,木匠把日常生活的床已经做到了极致,一个家庭有一张好床,就是拥有了一笔财富。《金瓶梅》第九回说西门庆用十六两银子为李瓶儿买了一张黑漆描金床,他又用十一两银子顺手买了两个丫鬟。潘金莲知道西门庆为李瓶儿的屋里买了一张好床,就闹了起来,不得已西门庆旋即用了六十两银子买了一张螺钿敞厅床。可想一张床相当于多少个丫鬟的身价。
工匠的执着精神,还表现在农具的发明创造方面。据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载:古代工匠经过长期反复实践,发明了高效实用的耧车。它是一种用畜力牵引的播种器具,能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环节,达到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均匀,既提高了播种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播一顷”的效果;元朝棉纺织专家黄道婆对我国棉纺织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革,创造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她的敬业精神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古代的棉纺织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勤奋促进发展
古代工匠的勤奋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它促使我国农业生产的排涝浇灌器具的发明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传统水车,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翻车”和“筒车”,是一种能从江湖河塘地表中不间断持续汲水的大型农业机具,它不仅能用于高地提水、低田排水等生产领域,而且在济漕保运、沿海制盐等非农业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先进技术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从机械学原理的角度来看,水车结构复杂,有连杆曲柄、轮轴齿轮、链轮调节等。从动力学看,由人力、畜力逐渐上升到水力和风力自然能的应用。据方立松《中国传统水车研究》载:“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在动能利用上的卓越成就,它与耕种等其他农具系列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在那个时代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汉代就已有了畜力碓和水力碓,用来加工粮食,脱壳磨面。据张力军、胡泽学主编的《图说中国传统农具》载:到魏晋南北朝时的崔亮发明了用一个水轮推动八个磨盘的“八磨”机,使粮食加工的工效一下子提高八倍。西晋时有人将水轮转动改为用牛牵引,达到“策一牛之任,转八磨之重”,这样就可以在没有水源的地方也能用上高效的“八磨”等工具了。
除了以上古代工匠为我们留下很多宝贵文化遗产外,还有大家知道的大彬的紫砂、江千里的螺钿、黄应光的版刻、周翥的百宝嵌、方于鲁的制墨、张鸣岐的手炉、朱氏三松的竹雕等工艺品。这些工匠可称得上是举世闻名的能工巧匠。
执着铸就辉煌
古代工匠的执着精神为我国陶瓷的发明、发展同样作出了巨大贡献。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不但把人物形象表情刻画得逼真生动,而且规模宏大,成队成阵,不愧为世界奇观。唐代的三彩陶朝着更为精致的方向发展,人俑、马俑、骆驼俑,色彩鲜艳,各具形态,有很多细微的动作和表情。
唐宋以后,瓷器的工艺越来越精,出现了许多名窑名瓷。唐代绍兴有名的“越窑”青瓷,有“类玉”的美称。河北内丘的“邢窑”,则以出产白瓷闻名。湖南长沙一带的彩瓷,不但有绘画,还使用贴花、模印,装饰性很强。河南的钧窑、汝窑、柴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定窑,陕西的耀州窑等名窑所产瓷器,都驰名海内外。当时的瓷器有“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说法,被一般家庭争相收藏。中国的瓷器,从唐代起就通过陆路和水路传到亚洲、欧洲和世界各地,赢得了全球人的赞叹。
说起中国人的传统服装,一项令国人自豪使全球人惊叹的伟大发明——丝绸。毫无疑问,我国是世界最早养蚕和织丝的国家。祖先们很早就发现蚕吃桑叶吐丝又 “作茧自缚”的现象,经过仔细观察和实践,大约在六千多年前,就掌握了养蚕、缫丝、织帛的全套生产过程。聪明的古人们把蚕茧用开水煮烫,去掉胶性,抽出丝头,合成丝线,再织成绸、缎等帛品。这个过程说起来一句话,做起来难上加难。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服装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但重量仅有 49克,衣服可谓轻若烟雾,举之若无,让人着实惊叹当时的织造工艺如此精湛。到目前为止,用现代化的工艺都很难复制。丝绸的发达,促进了服饰、染织、刺绣业的发展。与丝绸密不可分的刺绣,它的艺术创造,商代就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形成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中国的刺绣与丝绸伴随着工匠的执着精神,名扬世界。
创新超越世界
我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工匠们除了以上各种发明创造外,还具有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 700多年;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3.,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两千一百年左右;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旋转式扬谷扇车,到18世纪初,西方才有了扬谷扇车,比中国晚了两千年左右;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独轮手推车;而西方到公元11世纪才出现独轮车,比中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东汉华佗擅长外科,被誉为 “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 600多年;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等等。
我们在传承中国工匠精神的同时,也要研究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与现代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并引入科学研究范畴,拓宽中国工匠精神与人文研究的视野,加深我们对中国工匠精神在文化中不可替代性以及提高员工地位的再认识。
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民族、不甘落后的民族,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我们要呼唤中国古代工匠那种敬业、勤奋、执着、创新精神,以此为铸魂。更要为冲锋陷阵者、为敢于亮剑者、为勇于改革者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激励机制,让人人敢担当、个个能出彩,使中国成为创新大国、制造大国。清代郑板桥有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了这种精神,定能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㈤ 我国古代工匠行业习俗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师承制度、职业行话、行业禁忌、祖师崇拜、艺谚艺诀。

工匠,拼音gōng jiàng,有工艺专长的匠人,现代被称为大师傅,技术员。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可称其为工匠。

画匠有着熟练的绘画技法,但他们的作品多以摹仿前人的粉本,抑或重复前人或今人的技法,在绘画艺术领域里,成为一个一流的画匠并不那么简单,仅有独特的艺术模仿能力还不够,同时还要建立起独特的艺术理论,这就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史、哲等综合知识,才能成就一代名师,比如"logo设计工匠",是对专门从事品牌设计的工作者的称呼。

木匠的工具很多,有斧、锛、锯、曲尺、墨斗、刨、凿、钻、锉、羊角锤等等。墨斗,是木匠用来打直线的工具。从墨斗中拉出墨线,放到木材上,绷紧,提起,墨绳趁着弹力就打上了墨线。木匠的工具箱,忌他人乱动。



石匠打钻眼时,忌打空锤,认为空锤不吉利。如果采的是盖厕所用的石板,忌说出“盖厕所”之类的话。他们认为,否则山神会发怒,会惩罚石匠。凿石料时,忌说话。

㈥ 工匠精神代表人物有哪些

1、周东红

周东红,男,生于1967年1月,安徽泾县人,初中学历,1986年2月参加工作,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捞纸工,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

30年来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着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㈦ 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是指在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

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工匠精神”还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0提高到1,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由来:

西方的工匠精神起源于中世纪的行会制度,而中国的工匠精神来源于农耕文明时期的四大发明和庖丁、鲁班等优秀工匠文化的传承。从传统意义上讲,一谈到工匠精神,人们自然会想到德国、日本等高端制造业国家对产品的精雕细琢、对制造的精益求精,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产品制造过程。

而从现代意义上讲,随着平等、开放、协同、共享的互联网精神的深入,实现了企业内的去中心化、企业间的无边界化、产业内的网络生态及行业间的互联互通。工匠精神,在产业内从制造环节向前、向后延伸至研发、制造、营销、物流、服务的每一环节都要求精准。

在产业间从制造业延展至商业、金融业、服务业乃至社会的各行各业也都要求精准。例如在日本,从拉面师傅、寿司店老板到顶级设计师、大文豪、大艺术家都称其为巨匠。也就是说,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物质生产领域,而且也体现在非物质生产领域。

㈧ 中国有哪些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24位人物事迹如下:

1.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

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5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泡。因为技艺高超,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聘请他,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他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3.“蛟龙号”上的“两丝”钳工顾秋亮

“蛟龙号”是中国首个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也因为有着这样的绝活儿,顾秋亮被人称为“顾两丝”。43年来,他埋头苦干、踏实钻研、挑战极限,追求一辈子的信任,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证了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

4.胡胜:是一位车床加工工人,是全厂车工中对刀具最精通的人。为了国产预警机核心部件的生产,他使用数控机床必须将加工精度控制在4微米以内,这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5.崔蕴:今年58岁的崔蕴,共参与总装过七十多发不同型号的火箭,可2016年在他第一次接到总装长征五号遥一任务的时候,却不知从何下手。

6.刘伯明:这个“五一”假期,无论是重点工程施工现场还是重点项目生产车间,广大劳动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715吨常规岛低压转子,是核电站发电的关键设备。为了打破国外垄断,中国一重的锻造工刘伯鸣接受了这个挑战。

7.李凯军:李凯军是一汽集团钳工班班长,在模具钳工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他凭借对工作近乎痴迷的热爱,不仅在单位家喻户晓,并且蜚声行业内外,成为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

8.周皓:周皓是中国科学院深海所里的一名普通钳工,负责所内深海科研装备的零部件加工、制造、维修工作。在两次马里亚纳科考航次中,他解决科研装备技术难题156 项,针对海试需要对科考装备合理升级改造58 项,使国产自主研发的科研装备取得多项国际、国内第一。

9.竺士杰:5月4日的“大国工匠”是一位码头桥吊司机,他曾经凭借着不差分毫的娴熟技术和独创的操作方法成功救援了一起海上事故。

10.郑春辉:5月3日的《大国工匠》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位木雕师——郑春辉,他凭借一双巧夺天工的手和一颗孜孜不倦的心,在一段木头上重现了《清明上河图》的盛景。

11.孙红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技艺精湛、执着坚守,他们不断创新,追求极致。来看“五一”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给飞机发动机维修就是在心脏上做手术。今天(5月2日)的“大国工匠”孙红梅就是这个“主刀医师”。

12.杨金安:大藤峡水利枢纽是我国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枢纽的船闸大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闸门,这个闸门的底枢曲扭“蘑菇头”要承受1295吨闸门的压力。炼钢工人杨金安就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炼出一炉35吨的特种钢,用来打造这个“蘑菇头”。

13.金其福: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我们该怎样当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河南中原特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钳工状元”金其福的回答是:要有一股轴劲儿。这个从两眼一摸黑的学徒工成长起来的省级“钳工状元”,从业18年以来,几乎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与机械设备改造和维修难题较劲。

14.曹遂军:“我觉得专注于自己手中的工作,并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极致,这就是一种工匠精神。”今年45岁的曹遂军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名焊工教练。

15.付浩:付浩,现在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付浩技能大师工作室”担任高级技师。参加工作三十二年来,付浩一直坚持在技术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的安装施工第一线。

16.王海荣:这所油田的首席技师王海荣,在工作的数十年间,加工改进多套工具。从1984年至2017年底,加工改装各种工具4000多套(件)。

17.李晓佳:李晓佳从事的数控机床试车工作,就是给每台机床做动态精度检验,通过车削试件来检验机床的加工精度。因为产出的每台机床都是中高档商品,所以在使用时不能出现差错。

18.高喜喜:走进中国西电集团西安西电开关有限公司机械加工车间,数控机床旁,高级技师高喜喜正聚精会神的编程加工零件,他双眼紧紧地盯着旋转中的刀头,不时对其进行修正。

19.张莉:相继参与全国铁路三次提速建设,参与时速250公里、350公里客运专线、重载线路所需30余种新型道岔的研发和10多项工艺改进工作,先后获得5项国家专利……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轨道线路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张莉在十余年的工作中用一段段经历和一项项成绩诠释着“认真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20.曹梅:临近11时,曹梅走到户外固定观测点,仰望天空,默记几秒,随后回到办公室操作台前,将仅凭肉眼观测到的云高、云量填进系统,连同观测仪器自动抓取的准点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地温等基础数据,11时准时上报至上级气象部门。

21.李刚:这个被工友们称之为“刀手”的技术大咖,不仅能蒙着眼在上千根电缆,数百个走向,数万个节点中,一口气精准无误的插接百余条线路,而且还具有着扎实的电气理论基础,参与国产盾构机电气系统的创新研发。。

22.徐立平:一台正在工作的大型风扇,一节等待精细加工的固体燃料发动机,两个埋头紧张作业的工人。这就是走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所在的厂房能够看到的全部景象。

23.周红亮:9月4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与往常一样,陕西宝鸡秦岭输电运维班巡视员周红亮肩上背着测温仪,行走在距离宝鸡市区50公里的秦岭观音山,巡视着连接秦岭南北的电力线路。

24.张新停:张新停在鸡蛋上练钻孔这门绝活儿,是为了在普通钻床上给高硬度钨合金钻0.4毫米的平底深孔。当时,全公司没有一个人掌握这种技术,如果外包,不仅费用高而且周期长,会影响按期交付。

㈨ 中华传统手艺都有哪些

1、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㈩ 中国传统工匠文化的含义

中国工匠向来制造的不仅仅是物,还有一种哲学精神。“文不按古,匠心独妙”,“神圣工巧,备出天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中国是世界上手工艺最发达的国家,从唐代到清末,中国都是世界第一大手工艺品出口大国。由于中国工匠的精湛手艺、认真、守时、守信的原则,才获得了全球性市场。

庄子在《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这是一个鲁国的木匠,名叫梓庆。他“削木为鐻”。(这鐻ju,是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上面会雕饰着猛兽。)堪称鬼斧神工,鲁王很惊叹,就召见梓庆问:“这么精妙的东西,先生能做出来有什么奥妙?”梓庆谦逊的说:“我只是一个木匠,哪有什么奥妙呢?只不过在做工前,我不敢耗费精神,静养聚气,让心沉静;斋戒3天,我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斋戒5天,我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或笨拙的杂念;斋戒7天,我已不为外物所动,似乎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然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选择好质地外形与鐻相合的,此时的鐻的形象已经呈现于我的眼前,然后我将全部心血凝聚于此,专心致志、精雕细刻,用自己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作,器物精妙,似鬼神之功,也许因为这些吧。”梓庆做鐻先用7天的斋戒,使身体和精神达到最佳状态,再走进山林,选择木料时已经在脑海中勾画出鐻的模样,认真寻找匹配的木料才动手取之,一旦进行雕刻就聚气凝神,全身心投入,把功劳、地位,金钱,非议,毁誉,通通放下,荣辱不惊、专心致志。

这个故事让人震撼的是他的严谨精致的态度,是他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之事精雕细琢直至完美的追求,是他身上那种专注的“忘我精神”。

阅读全文

与中国有哪些工匠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1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8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