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教养与文化的导向是什么

教养与文化的导向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13 15:17:19

1. 我国当代文化导向是什么

民族的文化认同是实现社会价值导向的文化根基。要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文化发展价值导向上需要实现文化“三正”:“正名”、“正位”、“正行”。所谓“正名”不是指学理上的,而是指人们对文化的实际理解,即要克服重“形”而轻“神”的认识误区;所谓“正位”是指要摆正文化与经济、政治等的位置;所谓“正行”是指要正确发挥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文化认同就是对一种文化的承认和以该文化的方式呈现自己;价值认同就是对某种价值观念的接受和践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价值认同,实际上是核心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基础;文化传播是提升国家亲和力与影响力的关键;文化宽容才能繁荣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巩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在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冲撞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民族性与时代性结合起来,将有力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文化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分三个层次: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当然是发展着的、前进着的马克思主义,是最高的统领;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理想的内核是对社会制度的追求,是意识形态最重要的内容;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上是道德伦理的内容,主要调节社会行为。

倡导注重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中,应该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强调传媒作品的文化内蕴与艺术特性,在注重娱乐品质中反对泛娱乐化倾向;规范传媒的社会责任,强调传媒作品的文化品格与艺术品位,在注重提高大众水平中反对低俗倾向;完善传媒的监督制度,强调传媒作品的时尚风格的精品层次,在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中反对窥秘化倾向;加强传媒的职业精神,强调传媒人员的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在注重提高传媒公信中反对虚假化倾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引领的和谐文化,必须在国家的文化引领和文化管理方法上实现一系列的转变:必须以民主法制作为最基本的方法,必须坚决落实“双百”方针,必须坚持核心价值理念的树立和价值观的引导。大众传媒对自身的定位问题是其担当社会责任的关键,作为媒体,必须使自己的内容时刻充满人文关怀。

2. 陈道明说文化和教养是两回事什么意思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有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教养是带有某种天生的素质和一点一滴的积累。——陈道明
一个人的涵养,不在心平气和时,而是心浮气燥时;一个人的理性,不在风平浪静时,而是众声喧哗时;一个人的慈悲,不在居高临下时,而是人微言轻时;情侣间的尊重,不是闲情逸致时,而是观点相左时;夫妻间的恩爱,不在花前月下时,而是大难临头时。——陈道明

我喜欢收拾家,这是一种心境,收拾完特干净,会觉得很舒服。我觉得男人最大的时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其实把所有该回家的人都召回家,这个社会就会安定许多。现在有多少不回家的人,不是因为事业,而是在酒桌上,歌厅里。如果晚上每个家庭的灯都亮了,也是一种时尚。 ——陈道明
【好男人的基本标准】不一定要浪漫,但一定要负责任。不一定要挣大钱,但一定要养家。不一定要事事听父母,但一定要有孝心。不一定要三从四德,但一定要宠老婆。不一定要飞黄腾达,但一定要有时间陪家人。不一定要管孩子,但一定要爱孩子。不一定要大男子主义,但大事发生一定要拿得了主意。——陈道明
这个世界不是你的世界,不是说你成功了,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我觉得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所以我享受这种节制,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释放是很容易,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陈道明
责任是男人的脊梁,是男人顶天立地的支柱。说到的事就要做到,揽下来的事就要扛住,做错的事就要承担后果。看一个男人是否成熟,不是看他的年龄有多大,而是要看他能担起多大的责任。越是优秀的男人,承担的责任越大,负责任的范围也越广。即使做不了伟大的男人,也要做一个负责任的男人。

3. 教养是指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养:
①懂礼节,有礼貌;
②有宽广的胸怀,不盲目自大;
③懂得尊重别人;
④注意生活细节;
⑤能够将人类的各种优秀品质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
有教养的人具有以下方面:
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谈吐有节;
注意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总是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看法和意见。
态度和蔼;
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望着对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翻东西、看书报,心不在焉,显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语气中肯;
避免高声喧哗。在待人接物上,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注意交谈技巧;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自己不能接受或明确同意,也不当着他人的面指责对方,而是陈述己见,讲清道理。
不自傲;
在与人交往相处时,从不强调个人特殊的一面,也不有意表现自己的优越感。信守诺言即使遇到某种困难也从不食言。自己说出来的话,要竭尽全力去完成,身体力行是最好的诺言。
关怀他人;
不论何时何地,对妇女、儿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表示出关心并给予最大的照顾和方便。
大度;
与人相处胸襟开阔,不会为一点小事情而和朋友、同事闹意见,甚至断绝来往。
富有同情心;
在他人遇到某种不幸时,尽量给予同情和支持。

4. 怎样提高教养,文化,素质!

什么叫教养?辞典上说教养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也有资料说教养是 “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而我自己认为: 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阶层都有有定俗成的规矩,当规矩成为文化符号时,便称之为教养, 教养是对于人比财富对人还吝啬的东西。因为财富还能继承,但教养却不能过户;财富可以暴发,但教养不会顿悟。然而教养和财富又有共性的一面,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学富,不是权贵、不是金钱,无论你读过多少书,写出多少夸夸其谈的文章,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你的官位有多高,还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拥有多少资产,并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这不是有真实意义上的教养,这些仅仅是一些教养表面的气泡而已。 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指入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然而,一个人可能受过教育,但他不一定就有教养,那要看他对“教”的吸纳程度。不过这话似乎不能反过来说--一个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却能够很有教养。 谈及有教养的证据我自己认为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热爱大自然是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是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微薄。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进行和谐的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这应是人有教养的第二个证据。我所说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语言——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洁和明亮的语言,而不是某种狭窄的土语俚语或者某特定情境下的专业语言。这个要求并非画蛇添足,在这个千帆竞发的时代,太多的人,只会说他那个行业的内部语言,只会说机器仪器能听懂的语言,却不懂得和人亲密地交流。这不是一种批评,而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和人和谐交流技能或说技巧,特别是和陌生人的沟通,通常不是自发产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练习来获得的。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所掌握的词汇是有限和贫乏的,除了描绘自己的生理感受,比如饿了、渴了、睡觉以及生殖的欲望之外,他们对于自己的内心感知甚为模糊,因为那些描述内心感受的词汇,通常是抽象和长于比兴的。不通过学习,难以明确恰当地将它表达出来,甚至出现一些偏激伤人的词句。那些虽然拥有一技之长,但无法精彩地运用公共语言这种神圣的媒介,来沟通和解读自我心灵的人,难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技术是用来谋生的,而仅仅具有谋生的本领是不够的,就像豺狼也会自发地猎取食物一样,那是近乎无需教育也可掌握的本能。而人,毫无疑问地应比豺狼更高一筹。 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身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可谓人有教养的第三个证据。诚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如同生活在一条奔腾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这是人有教养的第四个证据。教养把人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每一个个体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当你在跋涉和攀援中,虽然伤痕累累,因为你具有的教养,确知时间是流动的,明了暂时与永久,相信在遥远的地方,定有峡谷的出口,那里有瀑布在轰鸣。 对自己的身体,有着亲切的了解和珍惜之情(特别是女人),是人有教养的第五个证据。知道它们各自独有的清晰的名称,明了它们是精致和洁净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他知道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建筑在这些功能灵敏的感知上和健全的完整上的。他也毫无疑义地知道,他的大脑是他的身体的主宰。他不会任由他的器官牵制他的所作所为,他是清醒和有驾驭力的。他在尊重自己身体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身体。在尊重自我的权利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权利。在驰骋自我意志的骏马时,也精心维护着他人的茵茵草地。 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是人有教养的第六个证据。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所有做到了这些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知道害怕是人有教养的第七个证据。知道害怕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正义的惩罚。由于害怕正义的惩罚,因而约束自我,是意志力坚强的一种体现。 知道仰视高山和宇宙是人有教养的第八个证据。知道仰视那些伟大的发现和人格,知道对于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表达尊重,而不是糊涂地闭上眼睛或是居心叵测的嘲讽。 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他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修身养性,言之修养。 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他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 2、动不动就生气的人修养不会很好。 3、善于接受他人赞美是一种做人的艺术。 4、幸灾乐祸显出你的修养较差。 5、微笑始终是对你自己或其他人通往快乐的最好的入场券。 8、良好的风度和礼貌,是一个做人所必需而且应该有的自然的反应。 9、是尊重别人的意见才能使别人尊重你 一个可处理为最小质点的物体,其承受作用力的涵养有多大,就是光速C。所谓涵养在这里也就是质点单位质量(也就是我们这个宇宙最小的质量)所能承受的最大的作用力量的概念,速度就是单位质量上所承受的力量,最大的速度即为C。当然如果这个物体是属于原子,分子这样具体之物,那么它们最大能承受的力量,还达不到C,因为分子的化学健,原子的核健,其承受能力是小于最小的质量。质量越小,密度就越大,对力的承受能力就越大。对于一个人的体能,那也有涵养的概念,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最大的体力劳动,就是这个人的体力涵养。显然人的体力涵养是可以通过锻炼而提高的。如何提高人的体力涵养,这又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问题,人如果只是很轻松地锻炼,那是提高不了体力涵养,因为这是近平衡态,只有很艰苦的锻炼,只有体力锻炼的强度临近人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强度,即临近体力涵养值,也就是所谓的远离平衡,才可能激发出人的体力潜能,从而使人的体力质量上一个台阶(表现为人的身体结实性提高),进而使人的体力涵养也升一个台阶。当然这里也要注意,就是说当人在进行临近体力涵养值的最大限度的劳动时,那也可能不是发生使体力质量及体力涵养上一个台阶的进化,而是人的身体吃不消,而累倒了,即发生质的退化。对于人的心理素质,更是有涵养问题,一个人心理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反对力量,就是其涵养值。同样人也有涵养上潜能,如果接受临近心理涵养值的强有力的挫折打击涵养,或者这种打击累积到临近涵养,那也是会发生质变的,质变也分质的进化,与质的崩溃两种,前者人的心理潜能激发出来了,心理质量与相应的心理涵养提高了一个层次。后者,则是承受不了打击,心理质量崩解,表现出巨大的情绪能量。 由上分析可见,要变得有涵养,那就是要去经受打击。当然也不能太过了。 教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也具有某种坚定的流传和既定的轨道性。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片子。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5. “一个人的教养,和文化无关”这句话真的正确吗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教养和其文化程度的高低有一定的关系,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大多数人眼中,一个文化水平高的人一般素质都比较高,而文化水平低的人则往往“没有教养”,其实不然,新闻报道中不乏有与之相反的例子。

实际上,生活中与传统刻板印象相反的例子比比皆是。高校大学生开豪车撞人后逃逸,城市环卫工人拾重金辗转还予失主,还有备受关注的张玉环的前妻宋小女,她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却用女子的坚毅扛起了一个家的责任,她的眼里有着永远不会熄灭的光。所以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不能说明什么,而一个人的教养也不是体现在文凭上,而是体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之中

6. 浅谈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论文

教育自身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论文篇一

《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述评》

摘要: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开始开展。本文根据不同时期呈现的特点,将其分为起步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和多元化发展时期,通过对各个时期的研究概况作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出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以对进一步研究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化关系;研究述评

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界,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关注,当时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在这一文化背景下,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发展备受各界人士的瞩目。此外,80年代出现了“文化热”,促进了此问题的研究。到90年代及新世纪以后呈现出了新态势和新特点。总的说来,学术界对此的研究并不成熟,探究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颇有意义。我根据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总结出一些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一、起步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的阐述,是在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中初见端倪的。1980年,潘懋元在为一机部所属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科学研究班讲学时,第一次提出了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其中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指:“从整个社会来说,教育跟政治经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教育所摆的位置和在社会中所承担的任务。”[1]这里的“其他社会现象”还未提及文化的因素。1983年,潘懋元编写的《高等教育学讲座》对教育内外部规律问题做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把外部关系规律修正为:“教育的外部规律是指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2]明确提出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988年,潘懋元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论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将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表述为:“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3]认为教育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受社会制度的制约,这两种制约因素又需要文化传统这个制约因素的折光反射出来。以上所述都是由一般教育层面来论述的,并未涉及高等教育层面,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掀起一股“文化热”,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开始受到高等教育界的关注。1989年,潘懋元、邬大光合作发表了《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第一次从理论上明晰了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他们首先分析了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的作用:“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和传递文化的载体与文化传统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各种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往往要通过文化传统的折光反射出来。”[4]如前所述,潘懋元在1988年论述教育的基本规律问题提及教育受文化传统制约,是从一般教育的层面来阐述的,而这篇论文将教育的基本规律问题具体化到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上来。1990年,潘懋元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一文中再次明确提出:“文化传统也是制约教育的重要因素。”[5]并论述了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保存、传递、改造和创新文化。储皖中则对专门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作了更为具体和深入的分析,分别为:一是传递文化,二是促进文化传播、交流和融合,三是助于对文化进行选择、整理和改造,四是创造文化。[6]

在这一时期,对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一部分研究只是从一般教育的层面简要探讨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散见于几本着作之中。尽管如此,起步时期的研究为高等教育理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体现在:首先,开始认识到高等教育与文化是有着重要关系的;其次,明确高等教育面对文化传统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取舍原则。

二、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才在高教理论界得到重视。主要代表人物有潘懋元、张应强等,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此外,朱国仁、何云坤、刘海峰、黄福涛、吴岩、侯定凯和薛彦华等人也发表文章参与讨论。归纳如下:

(一)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推向深入。潘懋元对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论述概括为两种关系(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两重作用(直接作用和中介作用)和两大功能(传承和创新)[7],为此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线索。一些学者对上述关系、作用与功能及其他相关问题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中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的研究较为集中,朱国仁、薛彦华、张应强和何云坤等对文化的选择、创造、批判、整合等功能专门撰文阐述。黄福涛则从比较和历史的视角考察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8]此外,开始明确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意义。张应强提出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摆脱苏联教育学模式,形成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有利于人们加深对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解;推动和深化人们对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理论研究和认识;还可能促使“高等教育文化学”的产生。[9]正如潘懋元为张应强的着作《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作序时谈道:“研究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瞻望高等教育的未来,都不能只看到经济、政治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而不对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有深入的理解。否则就会对许多高等教育现象迷惑不解,对许多高等教育问题思考不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预见简单化;从而对21世纪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难以提出周详准确的对策。因此,从文化的视野研究高等教育很有必要。”[10]

(二)加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确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注重阐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传承和传播,并与现代化、国际化接轨。刘海峰用历史的视角分析了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的深刻关系,传统文化对近现代高等教育有相当的影响,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中西教育模式经历了冲击、汇聚和融合的过程。[11]别敦荣提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鲜明的、强烈的民族特性,必须认清我国高等教育的民族特性,而不能一味地“国际化”或“某国化”。[12]张应强总结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分别是高度的综合性、广泛的弥漫性、显着的民族差异性和强大的历史惯性等四个方面,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只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主动适应’。”[13]吴岩则提出“新生中国本土化文化”这一概念,新生本土化文化是西方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自然在这个群体中经过比较、冲突、碰撞、融合、提炼而形成的新型文化。[14]此外,潘懋元和张应强在合作的两篇文章分别谈及了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和现代价值。[15]

三、多元化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90年代研究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有关学者,兴趣转移,并未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一直坚持下来。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从理论上系统探讨“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较少,大多研究以高等教育的微观领域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走向多元。总结如下。

(一)联系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背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国际化、大众化、民营化、地方化和终身化。在近十年来,已有的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从国际化和大众化出发。从国际化出发的有郭继超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的文化双向互动》,宋彩萍的《全球化・民族文化・高等教育》,张红霞的《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文化思考――兼谈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戚务念和何齐宗的《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白杰瑞和赵振洲的《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国际化与多元文化的链接》等文章。从大众化出发的有洪芳的《社会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李雯和欧阳玉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解读》,薛天祥的《大众化是一种文化精神――兼评〈大众高等教育论〉一书》。此外,还有学者将多元文化格局作为大背景,如张云洁的《试论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

(二)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存在着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一些学者关注到由此而引发的教育发展问题,体现在关注西部高等教育、农村教育和家庭文化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等。比如有学者通过田野调查,认为高等教育应该承担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16]

(三)研究视野更为开阔,研究方法更为丰富。除了涉及高校内部的微观领域外,还涉及社会的宏观领域。除了用本学科的知识进行阐述外,还运用了跨学科的视角。在高校微观领域方面,比如以“大学文化”或高校“校园文化”为主题进行的研究比较丰富。在社会宏观领域方面,比如黄琦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7]在跨学科视角方面,如张万红和彭勃合作的文章《高等教育资源的分类及文化资源的培植》有所体现。在研究方法方面,一些研究运用了比较研究法对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进行探讨。陈昌贵和王璐从美国传统文化出发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18]高桂娟和李敏则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考察对象,分析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之所以享誉世界是因为英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以此作为中国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参照。[19]

(四)出版了几本专着。继1999年张应强的专着《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后,2000年,顾冠华和沈广斌合着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一书,全书从文化与高等教育之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出发,分别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操作层面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特点与优劣,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以及两者间内在的互动功效。2001年,潘懋元主编了《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里面有专门一章以文化的视野来看高等教育。可见,专门论述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专着并不多,但文化的研究见于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或教育哲学的书籍之中。在承认已取得的成果的同时,也应看到还有发展的余地。

四、结语

本文梳理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概况和特点,由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此研究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对于高等教育与文化的研究,我提出一些见解。

(一)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思辨的方法。进入新世纪以后,开始运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从宏观走向微观,是发展的必然,也必然要求运用更为丰富的研究方法。在西方,对文化的研究更多地采用人类学的学科知识进行分析,亦值得我们借鉴。

(二)要考虑高等教育如何为建设新文化服务。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只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对文化具有创造功能。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文化的适应和创造上,就显然是不够的,高等教育对文化应该有引领的作用,从而实现从适应―创造―引领的功能的转变。

(三)要注意新兴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作用。目前,进入多元化、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时代,瞬息万变,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层出不穷,高等教育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吸取有益的成分为高等教育服务,亦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4.原引自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及教育规律问题.湖南大学教务处,1980.11.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34.

[3]潘懋元.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88,(3):1.

[4]潘懋元、邬大光.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89,(1):1-2.

[5]潘懋元.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J].厦门大学学报,1990,(2):5-6.

[6]储皖中.试论高等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1,(2):18-24.

[7]潘懋元.全面深入地认识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J].教育研究,1996,(11):17-18.

[8]黄福涛.谈谈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J].教育研究,1996,(11):20-22.

[9]张应强.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J].上海高教研究,1995,(3):22-24.

[10]潘懋元.《序》.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11]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1996,(11):27-29.

[12]别敦荣.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性[J].教育研究,1996,(11):29-30.

[13]张应强.论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6,(3):6-12.

[14]吴岩.新生本土化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J].上海高教研究,1997,(3):21-22.

[15]潘懋元,张应强.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1):15-21;潘懋元,张应强.华文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彰显[J].高等教育研究,1998,(3):12-15.

[16]林健.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来自西部农村的几则田野调查及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8):19-22.

[17]黄琦.高等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研究,2009(7):104-106.

[18]陈昌贵,王璐.从文化视角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2,(2):117-121.

[19]高桂娟,李敏.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文化力量[J].江苏高教,2008,(6):146-148.

浅谈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论文篇二

《浅谈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摘要:教育自身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本文在分析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基础上,探讨了新时期教育与文化的应变,从而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文化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对于准确把握教育的文化本性和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文化;关系中图分类号:D523.3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育”与“文化”词源上的同义性,反映了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密切性。在汉语中,“文化”一词由“人文化成”简化而来,按照其字面意义来解释就是“文而化之”,其基本含义是通过文治教化把人培养成有教养的人的过程,即“教化”的意思。由此可见,“文化”与“教育”在词源上都是有直接联系的,以至于有人认为“教育即文化,文化即教育”,这些都反映了教育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名词,它包括人类通过后人的学习所掌握的各种思想和技巧,以及用这种思想和技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文化人类学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相同之点和相异之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社会学家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所有群体和社会的人们共享非物质文化――抽象和无形的人类创造,如“是”与“非”的定义、沟通的媒介、有关环境的知识和处事的方式。人们也共享物质文化――物质对象的主体,它折射了非物质文化的意义。人类社会的行为模式不仅仅依赖于遗传,而且还依赖于人类文化。人类行为深受我们生长在其中的文化的影响。

就教育而言,可分为两个紧密相联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两者实际上分属文化的不同层面。教育活动隶属文化的制度层面,而教育理论则隶属文化的精神层面。在教育活动中,学校教育本身就是“制度化教育”的代名词,其“制度”色彩自不待言,就是非正规、非正式教育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零散的,“制度化”的成分在其中仍占着重要地位。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讲,教育又是文化的精神层面这一大家庭中的一员。它所产生的思想观念是人类知识宝库的一部分;它所形成的价值规范是人类价值判断体系的一分子;它所需要的技能、技巧是人类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它于文化的精神层面,实是生于斯,长于斯,又丰富于斯。

2.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

文化并非只是静态地固守其传统,它在历史长河中屡有变迁,教育也随之嬗变更迭。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知识的构成形态具有原始性,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并以感性的、现实的形态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的。这种原始的文化形态,完全可以用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传至下一代。在这里,原始的、自然形态的教育方式与文化积累之间并不存在不相适应的矛盾。传授知识,要求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付出更多的劳动,进行更多的专门训练,因而不能仅仅通过生产和生活中运用简单的示范和模仿,必须要创新专门的传授工具、专门的传授场所以及专门的途径,当然更需要专门的施教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逐步成为专门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成了专门施教的场所。

在当今世界,现代化已成为一个中心议题,一些发达国家已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付诸于实践,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吹响了现代化的号角。文化现代化,建构新的文化观――这一现代化中或许是最富有渗透性的一面正在深入人心。与此相应,教育的现代化也扬起了风帆,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正在使自己的一套教育制度适应其具体的要求,使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整合于一个共同的制度框架,不断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

3.教育可以传播文化,蕴育和创造文化,促进文化变迁

传播在文化变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指文化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个区域传到另一个区域的流动现象。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传播关系、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教育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文化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第一,教育可以对传播内容加以选择整理;第二,教育过程中可随时接受反馈,修正传播内容、渠道,避免所传文化的失真;第三,传播者大多是“闻道在先”的,值得信赖,易于为受传者接受;第四,传者与受传者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建立起稳定、亲密的联系;第五,可利用远距离教育、班级授课等组织形式,大范围地进行文化传播。创新是文化变迁的另一重要维度。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过程就是创造文化的过程。教育在传递、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从来就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它或因社会变革、受教育者不同的身心状况以及教育者自身价值观的差异,赋予已有文化以新的文化意义;或因融合、汇总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使原有文化发生性质、功能等方面的变化,衍生出新的文化要素。这些新的文化意义或文化要素往往会成为文化创造和革新的萌芽。

二、新时期教育与文化的应变

教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决定了新时期的教育必然会对文化的变迁有所应对,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文化对教育的调适

教育对新时期文化的适应性调整不仅是教育中人的主观意欲而且也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时期教育变革的大势所趋。教育受文化所趋而进行的调适在教育的各个层级都应有所体现,但鉴于任何文化首先是一种价值之源,则文化对教育的调适最应该在教育价值的提升上有所反映。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从它产生的时候起,便具有了价值属性。“所谓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不同认识、评价、界定或描述就构成了人们的教育价值理念。教育价值理念作用于人们的教育行为是以意识为中介的,而这种意识的形成必然来源于意识主体所处的文化语境。这一点在当前文化形态下表现为,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把教育当作发展和完善自己的重要手段,作为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在新时期的文化形态下,教育价值要凸显文化中的主流因素即现代性文化的精华,就不应只是有利于实现技术的现代性文化而更要追求解放的现代性文化。亦即,教育价值不应只是迅速发展的社会所需求的有利于创造物质财富的价值,这种价值如同技术的现代性文化一样,虽然是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发展正需要的,但它只是一种阶段性的价值而非教育的永恒价值。教育价值对新时期文化的调适还应该表现在教育对人性的合理自由与相对理性以及对社会民主与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在此,教育作为文化的承载者与传递者,理应承担起创新文化的使命。

2.教育对文化的创新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探讨教育对文化进行创新的可能。

一方面,我国传统型文化的核心就在于道德中心主义,这种道德中心主义重伦理规范、人伦关系,对维系社会及家庭的和谐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极端的道德中心主义又确实钳制了人们的自由意志和民主意识,一直以来的教育活动也是以社会道德及伦理规范为蓝本来塑造受教育者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在这种保守的道德中心主义的传统文化导引下,教育之于社会生产力及人自身意义上的生存发展的价值就难以得到彰显。在当前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教育应该培养具有独立理性、科学精神、民主观念等现代文化精神及公德意识的现代公民,而不是缺乏自主判断和个人意识的传统意义上的臣民或顺民。唯此,教育方能通过对人的影响反作用于文化,进一步推进当前文化的现代创新,步入现代文明。

另一方面,西方现代性文化的核心精神如自由、理性、科学、民主等意识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无疑应该在新时期深深地植根到我们的教育价值中。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辩证对待西方现代文化,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应该更多地弘扬人文精神,突出受教育者的个人生活空同的建构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养成。亦即,当前文化形态下的教育理念在输入西方现代文化中那些我们所缺乏的诸如科学民主意识和自由理性精神等优秀元素的同时,不应舍弃传统型文化中仍具有现代意义并且经过适度改造后将具有永恒价值的精华元素。在新时期,教育负载着现代理性文化启蒙的时代重任,同时也应承担起传统人文精神升华的历史使命。

此外,相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潮而言,尽管其语义含混、内涵不明,但其反本质主义、反中心主义、反绝对主义、反基础主义等理论特征,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等文化特征,以及分裂、偶然、不确定、非连续、不可表达、不可设定等思维和心理特征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我们在今天的教育过程中则应更多地给人以自由思维的空间,给人的个性以充分发展的可能。但是,“后现代性从现代性而来,只有吸纳了现代性之后,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后现代性潜质才能转化成同现代性相辅相成的活力。”因此,新时期的教育对文化的创新关键,仍在于从传统型向现代性文化嬗变过程中对道德中心主义的扬弃及对工具或价值理性的审度。

结语

从文化与教育关系的认识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与教育的确是一种共生关系。没有文化,就不会有教育。如果抽去了文化,教育就不仅失却其内容,而且会失却其作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同样,抛却了教育,文化就成了不可思议之物,无由存在和发展。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互相部分包含,互相作用,并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

参考文献

[1]周昌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7.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

文 | Huaer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拥有教养的基础,不管你是谁

做教育行业这么久,发现一个问题,文化和教养并没有关系。

今天下午婷婷给我打电话,彼时我正忙的脚打后脑勺,她的情绪很沮丧,我问她怎么了,她跟我讲工作上遇见了一个渣男客户。

用一个不怎么好听的词,就是调戏。

不难怪,客户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这种情况简直是常态。

婷婷难过的跟我学着客户出口成章的难听的话,那边委屈的想掉眼泪。

“你也知道我,长这么大唯一能给我气受的就是客户,我不能还口,我要微笑着给解决一切的问题,为什么这些人的素质就不能好一点呢?”

我听完,沉默了好一会,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因为这样的事情我也遇见过太多次。

我叹了口气,跟她讲:这个中国14亿人口,什么样的人没有呢?不经历这些人那以后又怎样学会看人呢?全当学习了,总有一些人虐你是顺路帮你成长了。

安慰了几句就挂了电话,想想自己说的话,还是很无奈的笑了,那些被客户气的胃疼的日子,我就是拿这话来安慰自己的。

跟一个人渣计较,那岂不是自己也变成了人渣?

最近公司特别忙,小歪今天就被一个客户气得爆炸。

小歪是一个很负责人的人,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今天下午小歪跟客户讲电话,工作性质客户过一阵子要到公司总部所在地,需要住两天,涉及到订酒店。

小歪在这个消息刚出来时就及时的通知了客户,并细心地把方方面面都准备好。

但是其中有一位先生说:“我现在打麻将没时间,你帮我定了吧,我忙着呢。”

小歪说:“这个真不行,我这手里一百多个客户等着通知,实在是顾不过来,否则其他人就订不到房间了,您稍后有时间抓紧定吧,很抱歉。”

这话不假,小歪的客户根本都不止一百多个,而且订酒店确实是客户自己拿主意的事情,如果小歪真的有时间定了也没什么,可是这个先生不高兴了。

“你们这是什么态度啊?这不是你们应该做的么?我给你们钱,你们就得什么都给我做····”

足足给小歪骂了三分钟,麻将都不打了!

小歪认认真真的听完说:“先生,您有这三分钟足够定个酒店了。”

其实站在任何人的角度去想,总有人天生自带优越感觉得万民都要服务于自己,可是在希望得到别人的服务之前,要看看自己本身是不是足够另一个人甘心的为您服务。

说起这个,我倒是想起了我自己的一个客户,暂且称他为C先生好了。

C先生我认识他一年多了,对于他,我只能说在没接触太多之前,我是想跟他成为朋友的。

因为工作原因我给同一批客户建了一个群,平时说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唯独这位C先生,时不时的会在群里说一些不堪入目的黄段子,可笑的是并没有人回复他,偶尔我说一件跟工作相关的事情,他就会紧接着在说上几句加以调侃。

全群的人都在看,他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更别提尊重了。

这种猥琐男我是很反胃的。

有一个在群里的客户私信我说:这人有病吧,孙老师能不能把他移出群聊啊?

自然,站在C先生的角度想,我不能把他移出群聊,即便他再不好,即便我完全可以把他拉黑不再管他。

然而总有人把自己当做场控一样哗宠取宠,殊不知,是哗众取丑。

所以,我不在理会C先生了,除了工作通知,就再也不想同他多讲一句话。

相反的,其他所有的客户我们都相处的很好,工作上会有礼貌的叫我孙老师,即使我的年纪比他们要小,私下也会跟我嘻嘻哈哈一起吃饭开玩笑,把我当做妹妹一般。

一个有教养的人,与家庭贫富、文化高低无关。

教养是强制的,而文化是自由的。

心中有风景,眼里无是非,教养是带有某种天生的素质和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的。

看一个人的涵养,不是在心平气和的时候,而是在心浮气燥时;

看一个人的理性,不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而是众声喧哗时;

知书方达礼,温柔才贤惠。不管男人或是女人,一个有教养的人,都懂礼节知荣耻,秉性温柔待人和善;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是熠熠生辉得。

大家对胡歌都不陌生,本身从来不追他的剧,却是在看他参加了金鹰节领奖后变成了胡歌的小迷妹。

胡歌在金鹰节领奖前的一个动作,表现出了他自身的教养。

在最具人气男演员网友票选时,胡歌以第一名的成绩领先老戏骨李雪健,获此殊荣,他在走上领奖台之前特意走到李雪健老师身旁,双手合十,俯身弯腰对李雪健说“受之有愧”。

这一动作,被广大网友赞为“尊师重道,君子谦谦”。

这种急流勇退的姿态不得不说很漂亮,看得清局势,看得懂自己,于烈火烹油般的喧嚣后还能回归本心,胡歌的教养就在于此。

一个有素养涵养教养的人,日夜熏陶,细水长流,能使自己在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的躯壳下还拥有触及人灵魂深处的教养。

能做的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拥有教养的基础,不管你是谁。

一个人的教养,在安静祥和之时,更在人声鼎沸之时,能保守心底对他人的尊重,不随波逐流;

一个人的教养,在众口一辞之时,更在莫衷一是之时,能尊重他人的选择,而非以真性情为由出口伤人。

尊重讲究互相,就像付出就会有回报一样的道理。

可能有人会问,一味地尊重一些没教养的人会不会被认为是好欺负?

那我只能回答你一句通俗易懂的话:狗咬你一口你还能再咬狗一口么?

一定不会的。

但是关于很多不懂得尊重的人,也只能奉劝一句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感同身受一下可能早就被虐死了。也不要把他人的忍让当做软弱,对方只是不想理会你罢了。

洛克说过:一种天性的粗暴,使得一个人对别人没有礼貌,因而不知道尊重别人的倾向、气性或地位。这是一个村鄙野夫的真实标志,他毫不注意什么事情可以使得相处的人温和,使他尊敬别人,和别人合得来。

所以教养无关文化高低、出生贵贱、其表达方式更与关系远近无关,而是建立在对他人尊重的基础之上。

共勉。

8. 教育的导向是什么

教育的现在导向是指教育的导向功能。强调教育必须适合现在社会文化的需要,使教育内容与当代社会现象相配合,使受教育者在知识、品德、价值及行为诸方面符合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

以学习具有实用价值的内容和应用领域的学习为核心。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实施的“生活教育”就是一种现在导向。

9. 教养和文化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含义不同,形成的方式不同。

1、教养:

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礼貌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2、文化: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需知:

两者合二为一就叫修养。指人的综合素质;道家的修炼养性等。语出唐 吕岩《忆江南》词:“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是修行后的表象,修行是对内心思想和行为的改造,通过修行后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修为是修行的程度,而修养只是表象。

阅读全文

与教养与文化的导向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1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8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