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四年级写字课如何说传统文化

四年级写字课如何说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2-09-13 22:57:00

‘壹’ 怎么样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还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现在本人就将在语文课上如何进行国学教育及一些浅显的见解总结如下:
一、利用汉字激趣.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欣赏汉字之美,可以说是学国学的基础。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特别是小学启蒙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孩子们走近我们的汉字,让他们体会汉字的神奇与美丽。一个汉字就是一部简易的历史。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在识字教学中,可通过班班通演绎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隶书,再到现今的宋体。如“门”字的甲骨文“”很像两扇门的样子,指的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这样不仅从形体的变化,而且到文字意义的认识,都给学生一个具体形象的印象,寓教于乐。汉字教学还要抓会意字、形声字,从造字的意义着手,解释字义,这样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学”字,上面两边是两只手,表示合力办学;中间是金“爻”,表示读音;下边是个房子,房子里有个“子”,表示教孩子读书。所以,“学”本来意思是学习,引申为学校。另外,还可以科学地安排书法、古诗等传统文化进入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针对现在电脑、手机流行,让学生写好字,书写姿势端正、字体工整。老师面临着重大的责任和压力。写字教学中可融入书法教学,因为汉字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美,教学中每周都有一节写字课,进行写字教学,要求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等规范。这样孩子对字的字形,演变等都有了了解和练习。
二、诗词吟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诵读诗

‘贰’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传统文化23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 艺术审美等元素,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而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并且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动画片,很少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造成用方块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不仅是学习语言的手段,更是学习文化的工具,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传承的功能是目的,语言学习是手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并传播中华文化经典,是语文课程当仁不让的使命。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那么,怎么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汉字激趣
汉字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领略汉字之美,可以说是国学基础。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启蒙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走近中国汉字,让他们体会汉字的神奇与美丽。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在识字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演绎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隶书,再到现今的宋体。如“门”字的甲骨文很像两扇门的样子,指的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这样不仅从形体的变化,而且到文字意义的认识,都给学生一个具体生动的意象,寓教于乐。汉字教学还要抓会意字、形声字,从造字的意义着手,解释字义,这样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安排书法教学进入语文课堂。特别是针对现在电脑、手机流行,让学生写好字,书写端正、工整,教师面临着重大的责任。日常教学中可每周安排一两个课时进行写字教学,要求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等规范。在教学生写字时积极倡导“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教学理念,不论是上书法欣赏课还是临摹课、练习课我都要重复一句歌词“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让它这一丰厚文化底蕴和情感感染学生,使他们对书法艺术产生浓浓的兴趣与向往之情后,再让学生由一笔一画做起。学生从中收获的不只是正确的书写姿势,也不只是端端正正、潇潇洒洒的一幅幅书法作品,更重要的是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临摹书法作品时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例如:字的结构方面,很多字由于结构的要求,产生了需要变化的偏旁部首,有的字需要注意各部分的“大小”和“避让”,形成巧妙的顾盼与呼应之美,这正如做人需要有宽大的胸怀和尊重他人的品格一样。使学生认识到学写字、写好字是弘扬祖国文化传统,从而对祖国的文化更加热爱。
二、经典诗词吟诵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的着作,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的作用。在小学中开展诵读活动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天人合一”“和为贵”中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都能在传统国学经典中找到渊源。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在逐渐提高。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我们小学阶段的课本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从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让学生懂得惜时;从《弟子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中,让学生懂得仁孝,明白做人的道理;从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学生懂得了怎样爱国;从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学生明白了为了崇高的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态度;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更让学生树立了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奉献的远大抱负。可见,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轻松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表演读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得以传承。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积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故事熏陶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是孩子的共性。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粒明珠,正确地使用它,往往能起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国学,如三字经、弟子规、成语等它们本身背后就是一个故事。故事给学生以知识、以梦想、以信任、以思索,给学生讲故事,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如成语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三顾茅庐》《闻鸡起舞》等,三字经中的《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铁杵成针》等等。在课堂中开展以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读、写、记、演等形式的综合性语文训练活动,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每天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由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国学故事的无限精彩,对成语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从而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最后,由学生合作表演故事,他们积极性很高,表演欲望强烈。表演的过程正是理解的过程,这样不但展示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而且锻炼了其合作能力。
四. 传统节日熏陶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他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如今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如果能在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中秋节时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并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进行一次诗文熏陶;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在端午节时,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从而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五、营造文化氛围
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当涉及到传统文化课文教学时,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与此同时,也可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古筝曲创设传统文化的校园育人氛围。
总之,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语文教学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小学语文教学只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让我们在教学中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吧!

‘叁’ 语文课该怎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如何在语文课上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徐梓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主编《历史》《传统文化》《国学》教材等。在《语文学习》杂志特约作者李节对他的访谈中,徐梓主张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而在组织教学时,应该最大限度地遵循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比如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近日重读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张先生在书中导言中写道:语文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一个非常重要之点,即没有足够重视传统、没有正确地对待传统。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中小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从古至今,语言文字是割不断的文化血脉。传统文化与语文学习的关系最为密切。用渗透的方式在语文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的比重,会不会成为继承语文教育传统、改革语文教学内容的契机呢?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需要面对的传统最悠久、最丰厚。除了语言文化这个根,还有几千年教育留下的传统和经验。

我理解张志公先生说那番话的意思是,语文教育必须要解决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语文独立设科,一般从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算起,而教材中语体文取代文言文占主要比重则要迟至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刊布以后。在语文教育中谈传统,要面对几千年的历史,内涵丰富,话题众多。一篇访谈,自然不能网罗所有问题。

徐梓教授研究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多年,参与了指导纲要的制订。在这次对话中,我向徐老师请教的很多问题是至今没有解决好的老问题。囿于篇幅,有些问题也只能表达观点、开启思路,欢迎方家一起讨论。

Q=李节
A=徐梓

Q:教育部指导纲要里所说的“传统文化”
与我们一般所说的“国学”和“读经”有什么不同?

A:现在,我们最常用的是三个层次的概念,一是传统文化,二是国学,三是读经。在我看来,传统文化包括经典文本、文化知识和技能技艺三个方面内容,这是一个最宽泛的概念,所指最广,领导人讲话和我国政府发布的文件,往往用的是这个概念,也最为恰当。

很多人认为“国学”的名头更响,影响更大,宁愿使用这个概念。实际上,它更多的只是和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本所指近似,也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至于读经的“经”,一般特指儒家经典,或少量其他经典,这样说来,它又是国学或传统文化经典文本中的一部分内容。

Q:根据指导纲要的精神,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以在各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我就想到一个问题,过去看到一些书里有不少大学者感慨自己古文念得少,国学功底不够,建议年轻人多读古文。要学好经典文本却不专门开设课程,对改善一代人的传统文化素养能起多大作用?是否还是隔靴搔痒?

A:我很赞同这一观点,所以,我主张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基于课程和教学的系统性,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整体擘画,全局组织,以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目的的实现。

而这样的目的,不可能通过其他学科偶尔地“体现”,或者零星地“渗透”就能完成。所以,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成为所有学生的“正餐”,而不是个别地区、个别学校、部分学生的“点心”。

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所在、魂魄所系,它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维系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它显然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学校应该教学的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包括经典在内的古代典籍,显然是应该优先考虑的内容。

Q:在目前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制度下,优先考虑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似乎为改革语文教材带来新的可能性,比如增加古文的比重,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A:在现行的课程体系下,在语文课中增加古文的比重,不失为最为可行的做法。

入选语文教材中的古文,首先自然应该是那些历经千锤百炼、世所公认、最能体现祖国语言美的经典名篇。要避免那种什么都照顾一点但什么都不突出的面面俱到,不要有太多附加的功能,要以语言的优雅、精致为最高原则。

此外,也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经典的学习上,我认为在小学阶段,以学习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古代蒙书如《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千字文》之类为主;初中阶段,可以选学“四书”和百家诸子;到高中阶段,再选读“五经”和历代文集。

Q: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A:在组织教学时,我认为应该最大限度地遵循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比如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古人读书特别注意循序渐进。

《三字经》中就有“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这样的说法。清朝初年的施璜曾说,“五经”以“四书”为阶梯,“四书”以《近思录》为阶梯,《近思录》以“小学”为阶梯。没有精熟“小学”,就不可以读《近思录》;没有精熟《近思录》,就不可以读“四书”;没有精熟“四书”,就不可以读“五经”。

在现代,学习的条件和内容都和传统社会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的教学,没有必要再按照《三字经》和施璜所说的顺序进行。但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任何教育中都是有效的。我们应当保持耐心,等待蛹茧化蝶的那一刻,不宜过早让年纪尚小的学生单纯背诵狭义的儒家经典,不要对童年过早、过度地开发。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以游戏来代替督责。

Q:传统文化教育、加大古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与语文学习三者是什么关系?

A:传统文化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恰好是跟语文教育相关的,这就是要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这也是学习语文的主要目标。

一句话怎样才叫精彩?我认为是语言的优雅和精致,表述有个性、有节奏、有气势,气韵生动。在我看来,好文章就是把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镶嵌到独特的、有节奏的句子当中。要做到这样,就要到古文中去感受、体味和把玩。

我自己读古文的经历,也可以印证这个观点。我在中小学的时候,因为正值“文革”,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后来到华中师范大学,跟随中国历史文献学会会长张舜徽先生读硕士。张先生要求我们最多的就是要把文章写好。要写好文章,就要多花时间背诵古文,而且是长篇古文。

他常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认为背诵贾谊的《治安策》、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王安石的《上神宗皇帝万言书》等长篇古文可以养气,可以感受到汉语的气势和气韵;背多了,就可以驾轻就熟地驾驭汉语,写一手漂亮的好文章。

硕士阶段,我听从老师的告诫,每天早上,别人在背外语的时候,我就背《古文观止》《六朝文絜》《论语》和《孟子》。诵读的时间长了,受益极大。以前写文章只是注重技巧,写些无病呻吟、面目可憎的东西。而这三年的诵读,使我面貌一新,写文章甚至讲话的节奏感明快,气势、气韵充足。

Q:张志公先生曾经总结道,我国古代教育的一个传统是把语文教育与道德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不是可以包含语文和道德两个方面的教育目标?

A:现在学科的划分使每门学科的功能变得颇为单一。我始终认为,语文学科不要兼顾太多别的功能,担负太多,自己的功能就会被削弱。

当然,无论哪一个科目,都要体现出教育的宗旨和追求,体现出赫尔巴特所谓的“教育性教育”,也就是使人“高尚而不是变坏”的教学,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我很反对语文教育中过多过重的道德教育因素的注入,语文教学不应该变成道德之学。

语文首先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祖国语言的优雅和精致,并且对这种语言产生兴趣,直到能够灵活应用这种语言。现在语文教育搞不好,我个人认为原因之一就是人们赋予了它太多的功能,让它承载太多的任务。现在社会上有什么问题,人们往往把板子都打在语文教育的身上,这不是语文教育能够承载得了的。说白了,语文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自如地运用祖国语言。

Q:语文课虽然不以道德完善为目标,但是语文形式和内容一体两面的特点,使语文教育的目标不像数学、物理等学科那样纯粹。在选材的时候,除了要考虑文本的工具性、文学性,还要考虑其思想内容方面的价值。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深厚的儒家思想,儒家读书讲究“修身为本”,这一思想对于我们选取古文做语文教材有哪些启发?您有什么建议?

A:很多人希望把传统的优质资源拿到当代,用以治疗当今社会的乱象,解决现代社会道德缺失的问题,我认为这个目的注定是要落空的。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很厚重的伦理色彩和道德说教,读这些文本的时候,对一个人的心性和道德有所影响是必然的。我经常讲一个故事:明代有一个新考中进士的人,去见当时的大学者章懋。因为刚考中进士,这个人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他问章懋:我已经考中进士了,该读什么书呢?章懋说:你回去可以读读“小学”。进士虽然心里很不服气,认为自己都是进士了,还读什么“小学”呢?但回家之后,他还是按照章懋的指教,读了三个月的“小学”,而且越读越有味。三个月后,他又去见章懋。章懋在院子里看到他,就问:你是不是读了“小学”?进士大惑不解,问:你怎么知道?章懋说:我看你走路的样子跟上次很不一样。

这个事例说明,阅读古典文本对于改变一个人气质是有好处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很多,只谈道德一个方面,有狭隘化的倾向。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优化我们的素质,提高我们的素养,使我们成为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使我们从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这更重要。

Q: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很长一段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坦率地讲,我很不赞同这种说法和做法。

首先,我反对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分为精华和糟粕。在你眼中是精华的,在我眼中可能是糟粕;今天认为是精华的,明天思想观念变化了,就可能被认为是糟粕。法国之喜,英国之悲;今日之是,明日为非。精华和糟粕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有很强的主观性,关键是从什么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如果都根据一己之好恶,对传统文化任意去取,长此以往,那么我们就没有传统可传、没有经典可读了。其次,所谓的精华和糟粕是水乳交融的,它们不过是一个铜板的两个面,二者相须为用,相资相济,相辅相成,就像一辆车的两个轮子一样。如果把古代文化中的糟粕去除了,留下的将不是精华,而是精华的危如累卵和朝不保夕。

所以,即便传统文化能够分辨出精华和糟粕,那我们应有的态度,也应该先“取其精华,存其糟粕”,然后倡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希望通过这番作为,为孩子们制造一个纯净的学习环境。实际上,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最弱不禁风。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就不能培养学生分辨善恶、美丑、真假、是非的能力,批判性地阅读、独立地思考、自觉运用理性的习惯就无从养成。

所以,真正的危险不是我们的孩子接触了所谓的糟粕,而是在人为虚构的“精华”中,丧失了基本的辨别能力。所以,我反对所谓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才是应有的态度和原则。

Q:古代由蒙学教育承担的识字写字、认识声律、属对写作等任务,基本上是要在今天的语文课上完成。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育可以借鉴的传统经验丰富而复杂。除了选什么文本之外,还有方法。古代的方法和经验,怎样与现代语文教育相融合?我们该注意哪些问题?

A:的确,语文教育可以借鉴的传统启蒙教育的经验非常丰富。传统启蒙教育之所以有效,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全社会高度重视启蒙教育,很多着名的学者如宋代的吕祖谦、吕本中、陈淳、王令、胡寅、方逢辰、真德秀、王应麟等人,元代的许衡、程端礼、胡一桂等人,明朝的吕坤、王守仁、方孝孺、陈继儒、袁黄等人,清代的陆世仪、张履祥、张伯行、陈宏谋、贺瑞麟、王筠等人,民国时期的章太炎等人,都参与了启蒙教材的编写。

又如,在蒙学教材的编纂上,不断总结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形成了许多现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编纂特色,如注重蒙学教材内容的稳定性与时代性,蒙学教材类型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蒙学教材语言的简洁性和趣味性等。

另外一个原因是,传统启蒙教育教育教学方式有效,这其中包括教育的原则:以豫为先、及时施教,德教为主、蒙以养正,教之以事、培养习惯,宽严有节、宽猛相济,多说恭敬、少说防禁等内容;包括教学的原则:识字为先、目标单一,量资循序、少授专精,诵读为主、适当讲解等;包括具体的教学方法:学习礼仪与习惯养成、讲说故事与日长月化、认字仿写与识字教育、诵读为主与记忆教育、作诗作对与写作教育、歌谣舞蹈与游戏放松等内容。

传统启蒙教育的这些原则和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完全可以用于现今的语文教育。但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古代的启蒙教育,一般只有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只有一个教师承担,承载着多样化的功能;而现今的语文教育,则是众多门课中的一种,它承载的功能相对单一。所以,现今的语文教育和传统的启蒙教育比起来,它更应该突出语文性,这就是对优雅、精致祖国语言的掌握并灵活应用。

Q:古人重视蒙师,认为“蒙师教授幼学,其督责之劳,耳无停听,目无停视,唇焦舌敝,其苦甚于经师数倍。非品端学优,而又勤且严者,不克胜任”(唐翼修《父师善诱法》),
“蒙师失则后世难为功,蒙师得则后世易为力”(崔学古《幼训》)。古代对蒙师作用和价值的认识,对于我们今天小学语文老师的培养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A:古人把启蒙教育和读经教育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将它们分属于大学和小学的范畴。从事启蒙教育的老师被称为“蒙师”,教授儒家经典的老师则被称之为“经师”。所以,“蒙师”是相对于“经师”而言的,而语文教师则是现今众多科目教师中的一种。“蒙师”相对于“经师”,突出的是它的阶段性、基础性,语文教师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教师,则突出的是它的专门性、功能性。

小学语文老师和蒙师处于同一层次。在工作的辛苦、重要性方面并无二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启蒙教育都被看成一个人终身事业的根本,被看作一个人一生乃至一个家族成败之所系。正如沈鲤在《义学约》中所说:“子弟读书,有成有废,乃关系门户盛衰,一家祸福。为师者,成就得一个好人,便即是许大阴功,若耽误人家子弟,亦大伤天理,与寻常亏欠者不同。”启蒙教育既是大事,也是难事。而从事启蒙教育的蒙师,也远不是人们通常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也就是崔学古在《幼训》中所说的:“为师难,为蒙师更难”。

对小学教师资质的要求,表述虽然不同,但精神实质几乎完全一致。比如,古代对蒙师的要求:

首先,必须是学生行事的榜样,视听言动的模范;

其次,要有一定的学识,或者看他是否有从教经历,或者看他在科举的道路上,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获得了什么功名;

再次,还要求有对自己工作的忠诚,对东家的负责,对他人子弟前途的重视,用古代的话来说,就是尽心,用现代术语来表述,也就是敬业;

最后,历史上那些最能做育人才的蒙师,也是那些能针对学生的实情、因材施教、教育方法使用得当、训导有方的蒙师,这也就是善教。这些古代对蒙师的要求,对现今的小学语文老师依然有效。

‘肆’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主要指各民族在历史上特有的宇宙观、道德观、价值观,传统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等,是集体和个人的创造力和智慧的体现。进入21世纪,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全球化环境下中华民族继续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乃民族的精神之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教育改革出现令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对人文取向和文化传统的重视。进入21世纪,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上兴起国学热潮。
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新课标把传统文化教育摆到了重要的位置,这在各个版本的新课标教材中可以看出来。语文,承担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践中寻求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发挥语文学科应有的作用,尽到语文学科应尽的职责。下面以粤教版教材为例,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1.教学内容要立足课本,科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性出发,在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着眼于具体知识的单纯讲授,而必须全面地、整体地把握目标,将课程标准三方面的要求有机地、相互渗透地落实于教学活动,真正使学生获得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同时吸收其精神内涵,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并尽量引导、督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使良好的行为形成习惯,使良好的道德修养成为心灵之必需养料。
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认真斟酌确定各学段目标要求,落实课文又不拘泥教材的课文;既注意瞻前顾后,作好孕伏与延伸,又要落实本课的教学,同时还要有所联系和拓展。教师在教学中有个共同的感觉,就是经常觉得课时不够用。殊不知教师只善于做加法,而不善于做减法。教师既想将教材选入的所有课文讲深讲透,面面俱到,还想要加入新的内容,时间自然捉襟见肘。所以教师要对高中前两年的语文教学有个整体把握,在全面目标意识的指引下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吃透教材,根据各学段的教材特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每课、每单元、每一学段的重点,重点精讲一些课文,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读一些课文,做好教学安排。

2.发挥学生主体性,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相结合
语文学习是学生领会文本、发现问题、创造意义的一种思维活动,从发现的角度而言,文本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它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来主宰自己的思维活动,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不应该只是接受精心设计的提问和机械的训练,而是要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文本和现实中吸收人文的养料,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即知、情、意、心各方面的素质,做到善于学习、善于审美、善于创造。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体验传统文化的精神精髓,同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创造。
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创造。我国古代学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里的“自得”,就是指读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和创造。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养成学生多角度研究问题的习惯,鼓励求疑、创新,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促进教学交往、对话、互动和经验共享,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倡尊重心灵舒展、精神个性的创造,使课堂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象。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和生活历练等方面,让学生在主体性活动中获得发展。语文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外学习的空间却是广阔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引导、鼓励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

3.对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活动,教师要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
发挥学生主体性,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应该是合作的协调者,是探究指导者。学生的知识面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探究的方向,让学生知道“路往哪里走”,让学生借助多种手段,在拥有充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广泛联系、质疑问难,由点及面展开思维,综合归纳,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之后,教师还应进一步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或形成文字,让学生展示探究成果,一起加以鉴赏评价,或使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交汇融合,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让学习活动引向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迁移,“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生活”。学是为了用,学习活动是学生抒发情感、活跃思想展示智慧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生发挥创造精神的时候。只有在活动与迁移中,学生的智慧、灵气、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扩张。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与培养兴趣相结合
刻板的、僵硬的规训与教育只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传统文化需要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来滋养、来培育。因此,我们必须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要实施情境化教学,创设美的境界,注意在情趣上下足功夫,以影视、音乐、美术、幻灯等多媒体手段来营造氛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叙谈、问题设境等许多手段驱遣学生的想象,激发学习情感,唤起学习需要。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诵读、感悟、质疑、讨论、演讲、表演等多种方法,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吸引学生的目光与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大胆地把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进行专题的准备后上台讲解、接受提问,发现问题,共同探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思维的火花等各方面及时加以鼓励和肯定,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学生对传统文化真正有了兴趣,他们才会去关注,去积累,去思考。

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单元主题教学
在新课标教材中,不少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基本阅读版块的篇目基本是以前旧人教版的课文。虽然大体篇目没有变化,但是单元组织有所不同了。教材的单元组织并非只是简单地把一类文体和一种主题的课文拼凑在一起,我们应考虑不同选文间的相互关系,以求产生更为丰富的单元整体价值,体现出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教师除了充分吃透每一册的各篇课文外,更要体会编者所说的每一册的其他3个文体、语体单元的主题题材内容,尽量与活动单元的主题题材内容“互相呼应,互相兼顾”的特点。所以可以采取单元主题教学的方法。在进行主题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各篇文章在主题引领下彼此的关系,下面以必修二作说明。
比如必修二的活动单元主题是“体验情感”。古代文学作品单元基本阅读篇目有《阿房宫赋》、《赤壁赋》、《项脊轩志》、《与妻书》。扩展阅读篇目有《逍遥游》、《论毅力》。教师要结合本册主题,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除了文言文语言知识外,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古人的情感世界,走近古人的生活,走近古人的内心世界。“穿别人的鞋,走别人的路”,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并思考他们的情感为什么历经千年仍能打动人心。笔者根据课文内容,采用一线贯穿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一篇是《阿房宫赋》,起到统领整个单元的作用。文中有这样一句议论:“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在杜牧看来,秦灭亡的原因是秦王只顾及一己的私欲,而不考虑百姓的情感与利益,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尊重他人的情感与权利,这是“同理心”的一部分。具有同理心的人才能够推己及人。这篇文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体验情感的方法,那就是同理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同理心去读下面几篇文章,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与理解苏轼、归有光、林觉民等人对待自身和他人的情感态度。只有设身处地,才能感受他们笔下情感的真实性,从而被感染,受启发。
《赤壁赋》中涉及的是对待自身情感的方法。读这篇文章,要探寻作者情感产生的原因,从情感变化中体会作者处理情感的方式。教师可联系作者遭受贬谪的遭遇,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苏轼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产生的与“美人”“天各一方”的失意与无奈,体会他借客人之口对人生短促无常发出的感叹。最终苏轼以其乐观与旷达得到了精神的超越。苏轼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他处理自身和外界关系的方法成为后代许多知识分子的精神典范。这篇文章的学习还可以和拓展篇目的《逍遥游》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道家相关的思想。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是否可以从苏轼对待自身情感得到一些借鉴。
《项脊轩志》《与妻书》则是珍惜亲情与爱情的文章。教授重点放在学生情感的感性体验上,设身处地地想象,惟有动心,才能有所思考。教师还可以提供《祭十二郎文》、《祭妹文》、《陈情表》等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学会珍惜。
对必修二单元的设计,重点挖掘了其中“体验情感”的因素。由第一篇《阿房宫赋》中引导学生培养一种同理心,在此基础上去阅读其他三篇文章,感受别人笔下的亲情与爱情,感受他人笔下的失意与解脱,从而思考自身看待事物、对待情绪的一种可以参照的方法。
2.比较阅读教学
在活动主题的引领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的课文有针对性地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更好地体会这一主题的内涵。下面以必修一进行说明。
必修一的活动单元主题是“认识自我”。基本阅读篇目有《诗经》两首:《氓》、《静女》;《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归园田居》。
强调个体意识,重视个体存在的重要性,就要发掘生活于社会中每个人的个人价值。每个人都能够重视自己的社会存在,知道自己有何可为,知道自己有何能为,知道自己有何需为,并为之付出坚实的努力,这便是创造源源不断的社会价值的源泉。本单元的课具备一定的可比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诗经·氓》、《孔雀东南飞》可以围绕女性的“自尊自爱”进行比较阅读。这两首诗都写了被抛弃的女子的抗争,体现了女性的自尊与自爱。《氓》的女主人公在被虐待时重视内心愤怒的声音,重视作为人必须得到尊重的权利,奋起控诉负心人的恶行,捍卫自已的尊严。此外她思考男女的婚姻爱情态度的差异,体现了女性的个体意识的萌发。《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在个人的意志得不到充分的尊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时,为了维护尊严选择死亡,以生命的解脱获取最终的自由。两首诗中的女子,都是处于弱势,但是她们不依赖、不幻想,凭着坚强的内心维护着自己作为女性的尊严。
《离骚》(节选)、《归园田居》可以围绕“追求理想,坚持自我”进行比较阅读。屈原和陶渊明,他们都是敢于追求理想并且有着坚定信念的人。他们同样面对着无法改变又不可认同的外界环境。屈原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他宁愿忍受无限的孤独和痛苦,也决不改变他所认定的道路,决不改变原则、不改变理想与小人同流合污,悲壮地走向毁灭。陶渊明在仕途沉浮中认识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坚决辞官归隐,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追求自身的完善。教师可以把这两课的抒情主人公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识屈原与陶渊明,思考个人应该坚持的人生准则,思考个人应该拥有的理想与追求,思考应该如何处理个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
在拓展阅读篇目上,教师可以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和讲课重点,推荐学生读一些文章,如《诗经》中的《郑风·溱洧》、《郑风·子衿》、《秦风·蒹葭》、《郑风·将仲子》,《史记·屈原列传》、《归去来兮辞》、《苏东坡突围》等,并结合本单元教学重点设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3.名着拓展教学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着,是传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名着知之甚少,学生总是习惯按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的内容,不喜欢名着。他们觉得这类书创作时间距离当今时代久远,语言方面困难较大,有些书思想性太强,不够吸引人。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重点分析,或探究其思想性对后世的影响,或探究其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或挖掘名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与人生智慧等,让名篇焕发其独特的魅力。“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精讲课文教会学生阅读思考的角度与方法后,再将课文作为一切入点,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去阅读原着,了解原着,进行探究性的专题学习。
比如必修四中选入了《孔孟两章》:《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这是儒家作品中的名篇,体现了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了《论语十则》,对《论语》中关于为人、为学的主张有一定的了解。作为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在高中阶段,学生有必要系统性地了解儒家的主要思想,教师可以以此带动学生对《论语》的阅读。在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上,教师可以将古代文学作品单元放在学期初讲授,布置学生在本模块学习时间做好《论语》的专题研究性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参考的方向,如“君子之道”“学问之道”“仁义礼智”等。此外,教师还当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即使不是很成熟、很有说服力,也是学生自己的思考。比如有学生在其《论语》的读后感悟中写道:“《论语•公冶长》里,孔子有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这未免太绝对化了吧,孔子一生接触了这么多人,难道真的没有一个能自己检讨自己的吗?是不是孔子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呢?他还说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也不太妥,夸自己‘忠信’和‘好学’虽然未见有错,但令人觉得孔子有点自大。”姑且不论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样的一番话,但学生能够看出点问题并提出质疑,教师要及时鼓励。
又如在必修五中选入了《鸿门宴》与《报任安书》。这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史记》,了解司马迁的思想。《史记》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春秋战国与秦汉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从割据混战到统一的时代,也是精英人才层出不穷、智慧火花不断闪现的时代,其中发生的一些故事与语言资料,一直是后代的经典。加上其故事性较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文章,如《屈原列传》、《项羽本纪》、《孔子世家》等让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同时通过对这些篇章的阅读,理解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提到的创作目的,体会司马迁“发愤着书”对人物的评价标准,如探讨司马迁的“英雄观”等等。让学生形成书面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教师评改并进行交流展示。
4.专题拓展教学
教师还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使学生对该主题的相关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进行主题拓展教学,这个主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事先设定的,也可以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
比如《唐宋散文选读》的第一单元中选入了《小石城山记》、《黄州快哉亭记》、《道山亭记》、《百丈山记》几篇山水游记。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山水游记已经有所了解,教师的人可以继续进行山水游记的拓展阅读,但是笔者认为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拓展的范围应该有所扩展。比如这一单元,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提到的“贬官文化”。“古制中国,宦海沉浮,稍不留意,就要受到贬谪。在数不清的遭贬人员之中,常常有饱读诗书之人。贬了官,失了宠,摔了跤,悲剧意识就来了。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过些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时过境迁,天子觉得此人不错,拨乱反正,恢复名誉,于是受贬官员人品文品双全,传之史册,通之后人。又因他们在受贬期间亲热过山水亭阁,足迹所到之处,便成了遗迹,这些文化便形成了贬官文化。”在中国传统中,知识分子的出路是“学而优则仕”,被贬无疑是政治生涯甚至人生的巨大打击。被贬之后,不少人流连于山水之中,有的把满腹辛酸愁苦寄托于山水,有的在山水游玩中得到暂时的解脱,特别是在唐宋两代,留下了很多很有意思、值得品味的文章。除了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还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石钟山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贬官文化”,同时还可以探究被贬之人何其多,写被贬心情的文章何其多,为什么这些文章能千古流传?通过探究,以期对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情怀气度、文章风格和写作手法等有较系统的了解。又如“隐士情怀”,在教材中有相关的诗与文,也可以形成一个专题让学生探究。
5.读写结合教学
“读”与“写”是语文学习素养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两种素养的实现是通过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来完成的。在心理机制中,阅读是从语言到思想,从形式到内容,从外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而作文则是从思想到语言,从内容到形式,从内部到外部,从整体到部分的心理过程。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阅读积累与思考是写作的先导,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要让学生进行积累和思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首先,引导学生积累名人名言、典型事例并运用到写作中。着名作家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功。”这里的“慢功”强调的就是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写作素材缺乏的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下手,积累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将其作为议论文的有力论据,合理地支撑论点。除了司马迁、苏轼、屈原,教材中还有大量的人与事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积累。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作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论据,亦可将其作为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例证;《寡人之于国也》两千多年前的祖先已经注意到滥捕滥伐的危害,告诫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这与现代社会一些现象形成鲜明对比;《兰亭集序》中的风流雅士们那种寻找风景,享受生活的态度,在今天也仍有积极意义。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去设计创造读书笔记的方式,可分为“精华摘抄”、“佳句赏析”等板块进行积累,培养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的习惯,锻炼其思考分析与书面表达能力,逐渐积累起属于自己的“资源库”。其次,引导学生对一些传统观念和做法提出自己的感想和见解并形成文字。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添加时代的新因子,才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学生如果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仅止于被动接受,那并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上完课后,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探究并形成文字。如《鸿门宴》和《项羽本纪》中通过对刘邦和项羽的描述,结合司马迁对“英雄”的评判标准,进一步探究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对《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做法,可以探究什么才是真正的“孝”;《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的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可以探究是否与当代的竞争意识相违背,要如何看待平均与竞争的关系等等。只有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并将其转化成自己的收获。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从课文题材、话题进行引申,进行思考创造。如《劝学》,除了作者提到的那些方法外,学有所成还需要什么因素?《游褒禅山记》是一篇由游玩而引发感想的文章,自己是否也有相似的经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形成文字,养成多关注、多思考、多动笔的习惯。教学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重视各种资源,学会积累,开拓思路,勤于动脑,形成一己之得,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伍’ 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书法

一、书法教学的现状

1.对书法课程开设意义的认识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书法课程应作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同时是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识字与写字”是“新课标”的学段目标内容之一,新课标指出,写字要求“按笔顺规则”,“注意间架结构”,“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这些目标如有书法课程配合,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标还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一目标的实现,完全可以借助书法课程的优势。也就是说,书法课程应在汉字书写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文化熏陶。

2.书法师资短缺是课程开设面临的主要障碍。一门课程的开设,首先必须保证师资队伍的配备。从目前来看,全国普遍缺少书法师资,这一实际情况严重制约了书法课程的有效开设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弊端无疑会影响书法课程的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势必导致书法课程地位的下降,最终被边缘化,乃至名存实亡。从目前书法师资的培养情况来看,要在短时间内为中小学配备足够的合格师资显然不现实。

3.学校对书法(写字)教学的态度。目前中小学校对写字课普遍不够重视。虽然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学校每周开设了一节写字课,却常常被其他课程占用,或者干脆把写字课程并入语文课,放在可有可无的极次要的位置上。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小学在考核老师的工作业绩时,只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主要依据,老师迫于分数的压力,常常将写字课占用,只强调分数,不顾书写。因此,一些学校写字教学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此外,迫于升学压力,家长愿意送孩子上英语学校、双语学校,肯给孩子在电脑和其它兴趣班上花钱,但独独对自己祖国的本土文化不屑一顾。这是造成当前书法(写字)教学现状堪忧的一个重要原因。
4.社会的需求影响传统的书法(写字)教学。社会对书法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小,导致了书法蜕变为精英文化。虽然目前有好几所大学招书法人才,从专科到博士,但多数是与书法有关的师范、古籍、考古等方面的研究,真正书法人才的出现少之又少。就是毕业了,书法人才也没有多大的生存空间,这是造成当前书写现状的一个原因。
二、加强书法(写字)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切入点,加强书法(写字)教学。传承祖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

2.紧密联系素质教育,以“书”传“文”。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育的有机组合。书法教育的载体是书写,书写(书法)是一门艺术,是人的基本技能,因此说书法(写字)教学也属于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内容,同时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3.提倡“提笔就是练字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传统文化熏陶。书法教育的全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传承的教育过程,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要了解、学习、懂得传统文化艺术,书法学习是非逾越不可的高山。
三、解决当前问题之对策
1.加大书法师资培养力度。
(1)要明确书法教师岗位的设置,在中小学教师系列给予书法教育工作者以独立的身份。(2)发挥高校书法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3)发挥书法课程专家在教师能力培养、教材使用培训、课堂教学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尽快编写出符合书法课程特点与教学规律的教材。要根据各学段学生身心特点编写教材内容,并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书法文化、书法欣赏等方面为书法教师提供典范资料和方法指导。这就需要合格的书法教材编写团队,尽快编写出容量适当、难易适度、体系合理、符合中小学书法课程特点与教学规律的优质教材。

3.启动书法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尽快出台书法课程标准。书法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是建立在书法课程得以正常开设、相关教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上的。根据《意见》要求,各级教研部门要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研究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教学规律和评价方法,安排教研人员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展书法教学工作。
四、结语

书法一直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官方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六艺”之学,其中就包含了汉字的认知和书写。诚然,传统环境下的书法教育业已成为历史,但不必悲观,汉字文化保持着五千年历史不断,书法艺术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国民素质的提升,需要书法文化的浸染;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书法教育的支撑。新的时期,传承、弘扬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书法文化理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陆’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的故宫、山东的泰山等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有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为一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柒’ 讲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讲什么

如果从小的范围讲,就可以将佛道儒了,这三者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华,其实主要还是以儒学为主了,讲孔孟之道,讲宋明理学,讲陆王心学都可以。
若广义讲,从古到今的衣食住行皆有可讲之处,就拿汉服来讲就可以讲好多内容。

‘捌’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都可以渗透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在语文课当中是最容易渗透的。上午语文课的教学当中呢,教学生写字的时候就要教学生。做之端兽正同时写字儿的时候呢要写横平竖直,从而告诉学生们中国人做人是正直的,身体是端正的。而且呢写方框字的时候呢要写的方正,也就是做人也要做的要方正。所以在这里面呢中国人的文化呢谁意思都可以渗透在教学当中的每一个地方。

阅读全文

与四年级写字课如何说传统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1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8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