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游文化学中对于“文化圈”的定义是什么
文化圈cultural circle 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描述文化分布的概念之一。它涉及的地域范围比文化区和文化区域更为广泛。文化圈概念是由文化人类学家莱奥·弗罗贝纽斯首先提出的。弗里兹·格雷布内尔在1911年出版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使用文化圈概念作为研究民族学的方法论。他认为,文化圈是一个空间范围,在这个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从地理空间角度看,文化丛就是文化圈。
2.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文明探源:“中国”、“中华”、“华夏”乃同义词(古指中原或中原王朝,当代指中国国家),源于中原地区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其流传年代久远,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的其他三大古文明大概同时期产生。流传地域广至东亚与东南亚地区,影响层面包含政治意识、思想宗教、教育、生活文化。其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华夏文化圈”与“汉文化圈”。
2、中华文化,相传经历了远古文化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以考古学为据:如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智人时代,已经开始出现文化,此时期考古发现有织缝衣物和葬礼,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懂得耕作。
在湖南已有文献记载有第一个的人工耕作,群居文化开始出现,形成氏族公社。在中原地区考古发现西元7000年前至10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等,已经进入以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业为辅的原始氏族社会。
3、从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的河南洛阳二里头文化已有出现中国最早的都城,二里头遗址其中青铜爵是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还有镶嵌录松石的兽面铜牌饰,是所知最早的铜镶玉石制品。玉器有圭、璋、琮、钺、戈、刀等用品,与制作精美的陶器。而二里冈文化的遗址经研究确认为商的初期王朝所在,商初期到中期政权历经多次变动,盘庚迁都到殷墟之前,应该已经迁都多次,二里头遗址可能也是被废弃的首都之一。
还有镶嵌录松石的兽面铜牌饰,是所知最早的铜镶玉石制品。玉器有圭、璋、琮、钺、戈、刀等用品,与制作精美的陶器。而二里冈文化的遗址经研究确认为商的初期王朝所在,商初期到中期政权历经多次变动,盘庚迁都到殷墟之前,应该已经迁都多次,二里头遗址可能也是被废弃的首都之一。
4、除了黄河下游出现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以外,还有处于西元前2500年~前1500年的河姆渡文化,这些遗迹说明了在新石器时代的前半期,无论在中国的北方与南方都已经发展出农耕文化。
随着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古代四川一带也有非常高的程度的文明,证明巴蜀地区等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是同等为中华古文明发祥地。而且各地的文化互有交流,并且一起继承之前的文化遗产,也可证明中华文化早期也是多元发展的,而中原文化是主体。
5、对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是从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开始的,到今年来随着中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而在大批着作中多有论述。“在中国,文化的整合通过国家集权来实现,文化的延续通过改朝换代来实现,文化的辐射通过疆域盈缩来实现,文化的涵化通过夷夏互动来实现。”
6、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使中西方学者在看待中国文化发展历程时有很多分歧和差异,而其中一个重大差别就是对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而涉及到的一个分期问题和各时代的主要文化特征,本文将就这两个主要方面做出论述。
3. 什么叫文化石
“文化石”是个统称,可分为天然文化石和人造文化石两大类。天然文化石从材质上可分为沉积砂岩和硬质板岩。人造文化石产品是以浮石、陶粒等无机材料经过专业加工制作而成,它拥有环保节能、质地轻、强度高、抗融冻性好等优势。一般用于室外或室内局部装饰。下面就来认识一下文化石吧!文化石应用很广,可以用于建筑,可以用于翻新的旧建筑,室内室外都可以用,可以生产任何款型,可以为任何款型做任何颜色。这也是畅销全美的原因。因为在美国设计师都想有不同的颜色和石头,人造石是可以改变颜色和款式。人造文化石是采用浮石、陶粒、硅钙等材料经过专业加工精制而成的,采用高新技术把天然形成的每种石材的纹理、色泽,质感以人工的方法进行升级再现,效果极富原始、自然、古朴的韵味。
文化石的搭配知识:电视的背景墙选用纹理粗糙的文化石镶嵌,既可以吸音,又能烘托出电器的精细质感;倘若客厅空间面积较大,也可用文化石制作一面古典风情浓郁的主题墙,使客厅装潢在精致中流露出一丝随意。或是在阳台营造颇具田园风格的一角。同时,也要注意文化石的主要作用就是装饰点缀,不要滥用,否则会适得其反;将墙面处理干净并做出粗糙的表面,(如是塑料质木质等低吸水性光滑面,须铺铁丝网,并做出粗糙底面,充分养生后再铺贴;贴岩石之前务必先将岩石在平地上排列搭配出最佳效果后在按排列次序铺贴,(相近尺寸、形状、颜色的岩石不要相邻)。
4. “文化圈”的定义是什么
文化圈,也称文化景观,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经过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可以辩识的自然-社会的空间实体。
5. 什么是文化圈
文化圈cultural circle 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描述文化分布的概念之一。它涉及的地域范围比文化区和文化区域更为广泛。文化圈概念是由文化人类学家莱奥·弗罗贝纽斯首先提出的。弗里兹·格雷布内尔在1911年出版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使用文化圈概念作为研究民族学的方法论。他认为,文化圈是一个空间范围,在这个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从地理空间角度看,文化丛就是文化圈。
世界五大文化圈:
西方文化圈:
西方文化圈(拉丁文化圈):代表天主教(以及新教各派)文化,后来突出科技文化,包括英美等世界多数国家。西方文化圈的地理范围,主要是以白种人的居住地为主,包含欧、美、纽、澳等地。西方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是:议会政治(政治)、实行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经济)、中产阶级为社会上的主要力量(社会)、物质文明发达、基督教的价值观仍为主流以及重视消费与享受(文化)。
东亚文化:
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代表儒学文化和后来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国,以及以华语作为民族语言之一的新加坡。因为中国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扩散中心,所以中国成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而表现在东亚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有:汉字、儒家思想(例如这些地方都设有孔庙)、以中国律法为蓝本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中国化的佛教。
伊斯兰文化圈:
伊斯兰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代表伊斯兰教文化,包括阿拉伯国家(埃及、沙特阿拉伯等)以及信伊斯兰教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伊朗、巴基斯坦等)。其特色就是直到今日仍虔诚地保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以及阿拉伯文字的使用。东南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等等。
印度文化圈:
印度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代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包括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印度文化圈的特色表现在对梵文系字母的使用和印度教的宗教信仰上。
东欧文化圈:
东欧文化圈(斯拉夫文化圈):代表东正教文化,主要是在俄罗斯、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等地为主。而东欧文化圈所展现出的主要特色有:以东正教为其宗教信仰,使用斯拉夫字母;而在政治方面,在苏联尚未瓦解之前,因为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皆受其控制,所以都倾向极权专制,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但这些现象已随着苏联的瓦解而有了改变,在政治与经济方面逐渐向西方文化圈结合、靠拢。
6. 什么是文化石
“文化石”是个统称。天然文化石从材质上可分为沉积砂岩和硬质板岩。人造文化石产品是以水泥、沙子、陶粒等无机颜料经过专业加工以及特殊的蒸养工艺制作而成,它拥有环保节能、质地轻、强度高、抗融冻性好等优势。 一般用于建筑外墙或室内局部装饰。
7. 中国早期的六大文化区系指的是什么
六大文化区系指中国早期的六个区域文化圈,是由中国着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的。它们分别是:
(1)北方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于中国北方早期文明,以辽西部和内蒙古中南部为核心区,又可细分为辽宁朝阳、内蒙古赤峰市、北京天津一带及河北张家口等4个分区;
(2)东方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于中国东部早期文明,在地域上以同东为中心,又可具体分为鲁西南和胶东2个分支文化;
(3)中原新石器文化,即被视为中国母体文化的黄河流域文化圈,在地域上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地带,辐射整个黄河中游乃至部分下游地区,其中的仰韶文化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新时期文化的主流文化;
(4)东南地区新石器文化,该区系是中国东南地区的早期文明,以太湖中心,向周围辐射开去,栽培稻米、捕鱼、采集水产共同构成了当时人的生存方式,春秋时的吴越文化即由此发端而来;
(5)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中国早期西南文明,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中心,具体分为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两个分区,而四川分地又分为巴、蜀2个分支,其中的江汉文化成为后来的“楚文化”的主要源头;
(6)南方新石器文化,该文化圈是中国早期的南方文明,以鄱阳湖—珠江三角州一线为主轴,辐射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东等南方地区,该区系文化具有浓厚的海洋风味。
8. 什么是文化石
作为专业品牌文化石生产20多年的文化石品牌制造商,我们觉得文化石其实内涵比较宽泛,人们把某些石材赋予了文化的概念,因而称之为文化石,那么到底是哪些石材被赋予了文化的概念而被称为文化石呢?首先是第一大类:比较小规格的、也比较薄的天然石材,这类石材叫天然文化石;还有一类是由人工用水泥制成的文化石,这类文化石叫人造文化石,人造文化石是由文化石模具经灌注水泥、轻集料、胶结料以及文化石专用添加剂等,用文化石模具成型,文化石面色采用顶好固色剂、顶好固色剂辅料,文化石底料采用顶好文化石底料添加剂A、顶好文化石底料添加剂B、顶好文化石底料添加剂C,成型后高温蒸养而成。文化石具体制作流程和工艺可以私信联系,希望可以帮到你!
9. 要太平洋文化圈的介绍。。高分啊
人东渡美洲论是一些中外学者提出的假说,将奥尔梅克文明之出现和商朝被周武王所灭时殷人军民渡海联系起来。
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设想的是19世纪英国翻译家梅德赫斯特,他指出周武王伐商纣王时可能发生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风,被吹到美洲。美国学者迈克尔·芤在1968年出版的《美洲的第一个文明》中提出拉文塔出土的奥尔梅克文明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接近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风暴发生时间,奥尔梅克文明可能来自殷商。迈克尔·芤在一篇1967年发表的论文《圣洛伦佐与奥尔梅克文明》中指出拉文塔的奥尔梅克文明有很强烈的殷商影响。
在中国,国学大师罗振玉和王国维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的可能性。后来郭沫若也相信殷人东渡美洲。
近年美国俄克拉荷马中央州立大学教授许辉的《奥尔梅克文明的起源》和中国学者王大有等的《图说美洲图腾》进一步阐明殷人东渡美洲论的根据。
殷商是中国的青铜时代,墨西哥也出土青铜人头像,相貌和华夏人相似。
奥尔梅克的玉圭刻着和甲骨文类似的图形,王大有、许辉还根据甲骨文将一些奥尔梅克图形解读。
奥尔梅克人跟华夏人一样喜爱玉器
奥尔梅克人的玉器上的虎头图案和商朝玉器上的虎头图案,惊人地相像。
[ ] 对殷人东渡美洲论的批驳
殷人东渡美洲论是近年在考古学、人类学界争论得十分剧烈的课题之一。反对殷人东渡美洲论的 有夏鼐、罗荣渠等学者。
America's first civilization. Coe, Michael D. Princeton, NJ, 1968
Coe, Michael D: "San Lorenzo and the Olmec Civilization"
Dumbarton Oaks Conference on the Olmecs October 28-29, 1967
《图说美洲图腾》 王大有,宋宝忠着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 ISBN 7-102-01818-5
《中国人发现美洲之谜》中国与美洲历史联系论集 罗荣渠着 重庆出版社 1988 ISBN 7-5366-0373-8
Origin of the Olmec Civilization by H. Mike Xu University of Central Oklahoma Press 1996 ISBN 09648694-2-X
《奥尔梅克的发现》许辉着 云南人民出版社 ISBN 7-222-03126-X.
殷人东渡美洲]
《神秘的玛雅》与玛雅文物展评述 王大有、宋宝忠
TRANSPACIFIC CONTACTS? by Dr. Mike Xu 许辉:横断太平洋的接触?
The 科学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陈淳、安志敏等都作过深入详细的研究。最初发现是在3万年前由中国甘肃、宁夏以及山西朔县为起点,漫布蒙古草原、中国东北平原、东北亚、阿拉斯加、直至加拿大南部。山西峙峪年代距今28945□1370年,东西伯利亚久克台年代为距今22000-10000年前,乌斯的诺夫卡距今20000□10000年前,日本白泷13地点为距今17000年(至今未见有突破20000年者),阿拉斯加年代为距今9857±155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年代为距今约为7000年;这些细石器的绝对年龄递减又一脉相承,有一个完整的连续谱系。贾兰坡院士因此作结论说:“如此高度特化的工具不可能由人类独立地在两个地方同时创造出来,它们向广阔的极地扩散,向东北方向,穿过北亚和北美,分布在东经90度至西经140度,北纬40度至65度之间”,“我称它为华北细石器传统,因为这一传统以华北发现的为最早”,“北美的细石器文化,据我看来是从我国华北地区分布过去的,因为相同性质的文化以华北的发现最早。分布的路线可能是从我国的宁夏、内蒙经蒙古和我国的东北部先分布到东西伯利亚,最后通过白令海峡分布到北美。根据目前的发现物来看,细石器文化的主人在距今11000多年前即到达了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海莱湖地区”,“而后又向南分布,华北地区正是这一洲际文化传播的起点和渊源所在。”所以美洲土着或原始居民是古代中华先民,是不争的事实。
10. 什么是泰山文化圈
泰山文化圈也称为海岱文化区。
海岱文化区可以早期大汶口文化为代表。大汶口文化以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的发掘而命名,早期大汶口文化的年代约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大汶口文化的生产工具已普遍使用磨制技术,原始农业和原始手工业在其社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大量发现猪骨、狗骨以及牛羊骨,说明当时家畜饲养、特别是猪的饲养已构成经济生活的重要补充。考古材料证实早期大汶口文化的居民为聚族而居,房屋为圆形或方形土木结构尖顶建筑,前后墙壁有门窗和透气孔,基本具备后世房屋的雏形。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以单人葬为主,同时也出现了成年男女及成年男子与其子女的合葬现象,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阶段。 海岱文化区的环境 1、地理环境 海岱文化区的自然地貌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海岱文化区的地理区系,按泰沂山脉的走向为界,可以区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在人文地理上,泰沂山以北地区,主要为后来齐国及其控制的小国分布区。泰沂山以南地区,则以鲁、宋、莒等为主。 2、自然气候 海岱地区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夏季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冷热、干湿季节区分十分明显。相对独立的地理地貌环境,相近的气候和相似的生态条件,对海岱文化区的产生与形成,并在长达数千年之久的时期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应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远古时期的海岱地区 一.人类产生之前的时期 ·寒武纪和奥陶纪 以泰沂山系为骨干的海岱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的底层十分发育。 ·石炭纪 鲁中丘陵地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均产生于石炭纪时期形成的底层之内。 ·中生代 众所周知,中生代是恐龙家族的天下。海岱地区是发现恐龙化石较多的地区之一,其出土量在国内仅次于四川省的自贡一带。 ·第三纪 第三纪是新生代的第一个纪。这一时期哺乳动物迅速崛起,取代了爬行动物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海岱地区第三纪哺乳动物比较繁荣,发现较多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各种象、犀牛和各种鹿等。最为着名的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物自然保护区-临朐县山旺古生物自然保护区。 二.旧石器时代初期 1、沂源猿人 沂源猿人的发现及其意义:沂源猿人的出土,是海岱地区第一次发现猿人化石,它将这一地区的人类历史提前了数十万年之久,并为在这一地区找到更多的古人类化石提供了重要线索。 地层堆积和年代:地层堆积的岩性特征一致,人类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均出自红褐色-棕红色砂质粘土层中,可与华北中更新世的离石黄土对比。沂源猿人地质时代应属中更新世。 人类化石:人类化石有头盖骨残片一块,额骨眶上部两块,牙齿七颗。 2、南洼洞旧石器遗存 南洼洞位于沂水县诸葛乡范家旺村西南山顶部,洞口高出山下河面约100米,海拔480米,西距沂河6.5公里。历次调查采集到石制品7件,类型有石核、石片和砍砸器以及一件有砍砸痕迹的鹿角。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 1、乌珠台人:乌珠台位于新泰市刘杜庄。其地质时代可能是更新世晚期。 2、长岛人 3、千人洞遗址:千人洞位于沂源县土门镇北的鲁山之阳,东南距沂源猿人化石产地7.5公里。 4、上崖洞遗址:上崖洞位于沂源县土门镇芝芳村北约2公里处,坐落在柏坪山西北坡,南距沂源猿人化石产地约0.5公里。 5、日照沿海的旧石器:1983年起,先后在这一带发现7处旧石器地点,7处地点的地层堆积大同小异。 北辛文化时期的海岱地区 一.北辛文化 1、发现与分布:1964年4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在滕县北辛遗址调查中,采集到一批和大汶口文化风格不同的陶器,称之为“北辛类型”。北辛文化主要分布于泰沂山系南、北两侧一带,包括了除胶东半岛以外的山东省大部分地区。 2、典型遗址:北辛文化发现以来,经过发掘的遗址有滕州北辛、邳县大墩子、兖州王因和西桑园、汶上东贾柏村、泰安大汶口、邹平苑城、临淄后李官庄、章丘王官、青州桃园等10余处。 3、文化特征、分期与年代:北辛文化已形成完整的聚落,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墓葬流行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无葬具,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骨、角、牙、蚌器十分发达,制作工艺以磨制为主。一般认为北辛文化的年代在距今7300—6100年之间,早期约在距今7300—6800年,中期距今6800—6400年,晚期距今6400—6100年。 4、地方类型:可分为北辛类型和苑城类型。 5、社会经济与社会性质:农业、饲养业、手工业和陶器制作业均有所进步;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所有制形式由氏族公有制向家族私有制转化。 二.白石村类型 1、发现与分布:白石村类型的遗址共发现近40处,分布区域限于胶东半岛地区。近80%位于海边或距海很近的河口两岸,并多为贝丘遗址。 2、典型遗址:比较重要的有即墨南阡和北阡、莱阳泉水头、长岛大钦东村、乳山翁家端口、福山丘家庄、烟台白石村、牟平蛤堆后和姜家庄、威海义和、荣成河口和北兰格等。其中白石村、丘家庄和河口三处经过发掘。 3、分期、特征与年代:白石村类型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的遗迹仅在白石村灰沟中发现3具人骨架,晚期的遗迹以柱坑柱洞发现最多,尤以较大的柱坑引人注目;年代在距今6500—6100年前后。 4、文化性质:白石村类型与北辛文化,尤其是与苑城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苑城类型与白石村类型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三.关于“青莲岗文化” 青莲岗遗址位于江苏淮安县东北部,坐落在废黄河的南岸。 1、研究现状:认为青莲岗文化是分布于鲁南苏北地区,在年代上早于刘林期大汶口文化(即大汶口文化的早期阶段)的一种较早时期的新时期文化;将青莲岗文化限定在淮河下游地区或江淮之间,代表这一小区系的早期阶段;青莲岗文化分布于以淮河为主轴,西到皖、豫、鲁交界,北以泰沂山南缘为界,东至大海;时间跨度为距今7000—6000年。 2、典型遗址:相比较而言,二涧村、大伊山和万北三处遗址较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