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苏州的传统文化遗产有哪些 苏州的传统文化遗产介绍
1、苏州的传统文化遗产有昆曲、古琴、宋锦、缂丝、端午和苏州香山帮等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苏绣、玉雕、二胡、江南丝竹、锡剧、剪纸(溱湖刻纸、金湖剪纸)、庙会(祠山庙会、金村庙会)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传统节目:苏州弹词(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说时也有采用醒木作为道具击节拢神的情形)。
3、民间工艺:苏绣、制扇、玉雕、缂丝、木刻年画、红木小件、剧装戏具、民族乐器等等。
4、园林文化:苏州园林。
5、建筑文化:古代建筑的布局规划、风格独特和工艺精湛的建筑构件,也括木雕、砖雕、石雕和闻名遐迩的“金砖”等。
6、民俗文化:其在时令、节气、观光、禁忌、祭祀、服饰、曲艺、方言、民谣、器具等方面,更表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情。
㈡ 苏州文化遗产是什么
苏州文化遗产:
1、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已有6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也是苏州着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江苏省苏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缂丝,又名刻丝,是中国古老、独特的一种传统织造工艺,主要存在于苏州及其周边地区。苏州缂丝自南宋以后,盛名全国,成为主要产地。明清时代,苏州缂丝仍昌盛不衰。2006年5月20日,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㈢ 非遗项目有哪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 、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
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江号子、古琴、皮影戏、剪纸艺术、傩戏和傩戏面具、杨柳青年画、木卡姆、梁祝、少林功夫、昆曲。
一、缂丝简介: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传统说唱艺术。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
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㈣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物质文化遗产有东莞可园、虎门炮台、蚝岗遗址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广东凉茶、水草(莞香)等等。
㈤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梁祝传说
祝传说,流行于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的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故事表现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结合含恨而终的婚姻悲剧。
梁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一侧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与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传说、白蛇传传说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而其中又以梁祝传说影响最大,无论是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来说都居各类民间传说之首,是中国具有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
评弹的历史悠久,清干隆时期已颇流行。最着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干隆皇帝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
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不衰。
㈥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江苏省文化厅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江苏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位列全国第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2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73项。
2006年11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江苏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位列全国第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2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73项。全省基本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并建立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厅)和传习所(传承基地)513个。截至2014年上半年,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达2万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4675 项名录,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32位,省命名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92名。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省文化厅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43号)精神,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评审工作。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初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审议,推荐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11项,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37项。
1
白蛇传传说
民间文学
江苏省镇江市
2
梁祝传说
民间文学
江苏省宜兴市
3
董永传说
民间文学
江苏省东台市
4
吴歌
民间文学
江苏省苏州市
5
江南丝竹
传统音乐
江苏省太仓市
6
海州五大宫调
传统音乐
江苏省连云港市
7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传统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8
昆曲
传统戏剧
江苏省昆剧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
9
苏剧
传统戏剧
江苏省苏州市
10
扬剧
传统戏剧
江苏省扬州市
11
苏州评弹
曲艺
江苏省苏州市
12
扬州评话
曲艺
江苏省扬州市
13
扬州清曲
曲艺
江苏省扬州市
14
桃花坞木版年画
传统美术
江苏省苏州市
15
剪纸(扬州剪纸)
传统美术
江苏省扬州市
16
苏绣
传统美术
江苏省苏州市
17
扬州玉雕
传统美术
江苏省扬州市
18
泥塑(惠山泥人)
传统美术
江苏省无锡市
19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宜兴市
20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21
宋锦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2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3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通市
24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5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6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27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8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29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镇江市
30
雕版印刷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31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32
制扇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3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4
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通市
35
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民俗
江苏省苏州市
36
秦淮灯会
民俗
江苏省南京市
37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民俗
江苏省苏州市
㈦ 苏州姑苏区有什么景点
园林(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网师园、留园)
古街(平江路、山塘街)
㈧ 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白酒是什么
王四桂花酒生产技艺被列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史料记载,翁同和晚年时常去“王四酒家”品尝王四自酿的桂花酒,并为“王四”题联“带径锄绿野,留露酿黄花”,联中所说“黄花”就是王四的传世名酒——桂花白酒。当年像宋庆龄、宋美龄等名人以及易君左、赵石、邓散木、裴肯堂等文人都在王四品尝过桂花酒或给王四留下了墨宝。
㈨ 苏州到底有什么文化遗产
1.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诗人苏舜钦(字子美)所筑,南宋初年曾为名将韩世忠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见一泓绿水绕于园外,漫步过桥,始得入内。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隆然高耸。山上幽竹纤纤、古木森森,山顶上便是翼然凌空的沧浪石亭。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廊中砌有花窗漏阁,穿行廊上,可见山水隐隐迢迢。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与明道堂东西相对的是五百名贤祠。园中最南部的是建在假山洞屋之上的看山楼,看山楼北面是“翠玲珑馆”,再折而向北到“仰止亭”,出“仰止亭”可到“御碑亭”。
沧浪亭清幽古朴,适意自然,如清水芙蓉,洗尽铅华,无一丝脂粉气息。
2.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苏州潘儒巷内,东靠园林路,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因中峰原住在浙江天目山狮子岩,而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
狮子林平面成长方形,面积约15亩,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峻宇,气象森严。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洞穴岩壑,奇巧盘旋、迂回反复。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轩”,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指柏轩之西是古五松园。西南角为见山楼。由见山楼往西,可到荷花厅。厅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内藻饰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两层石舫。石舫备岸为“暗香疏影楼”,由此循走廊转弯向南可达飞瀑亭,是为全园最高处。园西景物中心是“问梅阁”,阁前为“双仙香馆”。双香仙馆南行折东,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致。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运,一草一木别具神韵。
3.留园
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留园占地约50亩,全园大致分为中、东、西、北四部分,中部以山水为主,为原留园所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西、北部为清光绪年间增修。入园后经两重小院,即可达中部。中部又分东、西两区,西区以山水见长,东区以建筑为主。西区南北为山,中央为池,东南为建筑。主厅为涵碧山房,由此往东是明瑟楼,向南为绿荫轩。远翠阁位于中部东北角,闻木樨香处在中部西北隅。